登陆注册
10230100000041

第41章 文臣武将 (2)

一个人之所以撒谎,是因为撒谎能带来好处,但每个人在第一次撒谎时,都是战战兢兢、忐忑不安的,倘若第一次撒谎败露,得到了严厉的处罚,那他日后撒谎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因为有前车之鉴。但是倘若没有受到任何处罚,那么在侥幸过关之余,胆子自然会越来越大。可以说第一次撒谎带着极大的试探性,裴延龄正是通过第一次试探,了解到自己撒谎不会令德宗生气,更没有任何惩罚,于是变本加厉地拍马奉迎。

裴延龄是河中河东人(今山西省永济县),安史之乱结束后任过太常博士。在奸相卢杞当权期间,二人臭味相投,很快就升为膳部员外郎和集贤院直学士。德宗登基后,裴延龄又升为司农少卿。史书中对他的评价是:“延龄资苛刻,又劫于利,专剥下附上,肆骋谲怪。其进对,皆他人莫敢言,而延龄言之不疑,亦人之所未闻者。帝颇知其诈,但以其不隐,欲闻外事,故断用不疑。”很明显,裴延龄这个人是个马屁精,在德宗面前是一套,一转脸就马上变成另外一个人,对下属苛刻狠毒。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尽管知道他为人奸诈,德宗却仍然对其非常信任,让他担任着高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德宗是否有其他的目的呢?

我们知道,一个人之所以撒谎,是因为撒谎能带来好处,但每个人在第一次撒谎时,都是战战兢兢、忐忑不安的,怀有极大的试探性,倘若第一次撒谎败露,得到了严厉的处罚,那他日后撒谎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因为有前车之鉴。但是倘若没有受到任何处罚,那么在侥幸过关之余,胆子自然会越来越大。

裴延龄第一次撒谎的情形明显就是具有极大的试探性。当时,在京师附近有几顷苇地,裴延龄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上奏德宗,说:“在长安和咸阳之间有数百顷苇地,臣以为可以将其利用起来,作为内厩牧地。”

德宗一听非常高兴,马上就相信了,他当即兴致勃勃地询问宰相:“可有此事?”

宰相回答道:“臣不知此事,也从未听说京师附近有如此大面积的苇地,倘若果真有,属下的官员应该早就上奏陛下了。”

德宗将信将疑,似乎觉得宰相没有说真话,又问了好几个其他官员,结果众人都说没有。裴延龄当众撒谎欺瞒自己,这一下,德宗觉得下不来台了,于是他给自己解围说:“既然裴卿说有,也许真有也说不定,倘若消息是实,岂不浪费了几百顷好地?”说完,他派出一个使者,命其前往裴延龄所说的地址仔细勘察。

使者回来后报告说:“的确没有此事。”

德宗这才相信裴延龄在撒谎骗自己,不过他并没有恼怒,暗想:“裴延龄这么做的目的也无非是想讨朕的欢心,倘若将其治罪,免不了会有人认为小题大做。”于是他并没有治罪裴延龄,此事就不了了之了。不过,对裴延龄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信号,从此他就开始大胆地编造谎言,而且一次比一次厉害。

公元794年,德宗修建神龙佛祠,需要五十尺的木材。裴延龄抓住这个机会,马上禀报说:“臣听说在同州境内有一个山谷,里面的树木差不多都是八十尺,而且面积还不小。”

由于有了第一次的前车之鉴,德宗非常谨慎地问道:“朕听说开元年间建宫殿时,就无法在京畿(包括山西同州)一带找到一棵可用之材,如今可能可能出现如此异常的情况呢?”

裴延龄理直气壮地说:“这些异材瑰产到处都有,只不过要等待明君才会长出来,开元、天宝年间没有,那是因为没有明君。现在有,才说明现在的皇帝是明君。”

德宗听了这番话不禁沉默起来。开元盛世时的先祖玄宗皇帝当然是明君,裴延龄这么说无疑是在吹捧自己,但倘若自己坚持说附近没有良材,那岂不是承认自己不是明君?倘若不想承认自己并非明君,还必须默认同州有良材的事实。就这样,裴延龄再一次利用德宗的虚荣心,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他说的谎话越离谱,就越是得到德宗的青睐。

德宗刚登基时,生活非常节俭,但在经历了“泾原之变”以后,他对钱财的占有欲猛然增大起来,似乎积攒的钱越多就越有安全感。裴延龄察觉到这一点后当即又上奏道:“朝廷仓库收藏的钱物多有失落,臣近日在粪土中拾得银钱十三万两,还有一百多万的布匹和杂货。既然这些钱物没有入帐,就应该马上移到仓库收藏,以供陛下支用。”

这个谎话可以说漏洞百出、不堪一击。布匹倘若已落入粪土之中,恐怕早已腐烂不堪,不可能再继续使用了,但德宗对此毫无怀疑,甚至还将几个提出疑义的官员治罪。由此可见,德宗缺乏最基本的明辨是非的能力,裴延龄撒谎的功夫也颇有功力、堪称一绝。

而裴延龄在编造了一笔意外之财之后,贪财的德宗必然会命他将这笔钱财交上来,不敢暴露真相的裴延龄只得加紧了对百姓的勒索和巧取豪夺。裴延龄的这种举动早已被一些正直的大臣所不齿,宰相张廷赏厌恶他的所作所为,曾上奏请求将其贬为昭应令。陆贽执政后,也反对由他掌管财赋。但德宗非常信任裴延龄,不仅没有批准陆贽的请求,反而将他斥责了一顿。

不过,裴延龄虽然撒谎成性,并以此得到了德宗的信任和重用,但他寿命不长,死得比较早,否则很难说他日后不会当上宰相。

其实对德宗来说,偶尔听听奉承话也无伤大雅,而且裴延龄的谎言也曾令他自己陷入了困境,比如那几百万的银子和布匹杂货。也许德宗当时就知道裴延龄在撒谎,于是将计就计,自己也得了不少好处。只不过,德宗的这种纵容行为除了让裴延龄更加大胆,让奸臣有机可乘之外,还让老百姓莫名其妙地受到了压榨,本已艰难的日子过得更加痛苦了。

能为帝师的道士

诗仙李白曾有一个梦想“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进则入世济民,退则修道成仙”,而这也是很多中国文人所期盼的完美结局,难度如此之高的事,没有几人能做到。然而有这么一个人,他以道士身份入仕,历经四朝,数次起落,最终成为有名的政治家,智慧的谋士,死后被封为太傅,如此一个传奇之人,究竟是谁呢?

倘若归纳一下唐朝历代君主的个性,德宗无疑会排在后几位。他猜忌心极强,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也无力平衡各大臣之间的微妙关系,总之是极其缺乏政治手段。不过,尽管德宗如此无能,但唐朝江山也并没有迅速地衰败,惟一原因在于,他当朝期间不仅出现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而且这些人才还不止一个,李泌就是其中之一。

李泌生于公元722年,即唐玄宗开元十年。据《邺侯外传》中记载:李泌未出生时就出现了种种灵异,一是某位僧人曾预言他将来能为帝王师,二是他母亲周氏生产时非常顺利。李泌是家中的第三子,周氏生产前两个孩子时非常辛苦,整日觉得困乏疲惫,浑身不舒服,唯独生李泌时什么事都没有,异常顺利,所以李泌出生后,小名就叫顺。纵观李泌一生,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个性格迥异的皇帝,却一直备受盛宠,不像其他的权臣一般晚景凄凉,他到底有什么才华和秘诀呢?

这一切都得从李泌小时候说起。李泌家世代都很重视读书教育,他的父亲李承休拥有两万多卷藏书,并立下一个规矩:“不得让这些书出门,若有前来求读的人,只能在别院阅读,由李家提供饮食。”由于有了这个家规,李家的图书最后至少保留到李泌的儿子李繁的时候。一代文宗韩愈与李家交情颇深,他曾在《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中说:

“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为人强记览,过眼不再读。伟哉群圣文,磊落载其腹。

行年余五十,出守数已六。京邑有旧庐,不容久食宿。

台阁多官员,无地寄一足。我虽官在朝,气势日局缩。

屡为丞相言,虽恳不见录。送行过泸水,东望不转目。

今子从之游,学问得所欲。”

这里的邺侯就是指的李繁,这首诗生动地说明了李家的藏书当时已天下闻名,甚至有人从京城远道前往借阅。

在这种家庭氛围下长大,李泌自然受益匪浅,而且他聪明过人,书只需看一遍就能背。公元728年,唐玄宗搞了个聚会,大宴天下文士,并令儒、道、释三教开坛辩论,李泌姑姑家的孩子——九岁的李俶也穿着儒生的衣服,在台上一本正经地和大人们高谈阔论。玄宗见了觉得很是有趣,马上单独召见他,结果李俶谦虚地说:“臣不算什么,我舅舅家的顺弟比我小两岁,但他聪明得多。”玄宗闻言立刻派人把李泌抱进宫中。

李泌进宫时,玄宗正和张说在下围棋,张说是当时才华横溢的名诗人,被称为“燕许大手笔”。玄宗一见到李泌,就高兴地夸道:“这孩子仪态家教真不错。”说完回头对着张说:“你出题考考他,看水平到底如何?”

张说便指着棋盘说:“我们就以‘方圆动静’四字为题作诗。这样吧,我先来,留一点时间给你思考。方如棋局,圆如棋子,动如棋生,静如棋死。”说完他看向李泌,见其仍未开口,又提示道:“你也可以从‘棋’上来思考,但若能不提棋字,才显得更高明。”

李泌张口就说:“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也就是说,行义时方正,用智时圆通,在宁静中适意,在必要时却可以逞才报国,扬名天下,一如龙飞九天,能说出这个道理,必须是深得道家真义之后才能领悟出来的,很多人稀里糊涂地活了一辈子,都不可能明白,而七岁的小李泌居然能说出来,着实令人称叹。

这两首小诗都是即兴之作,两相对比之下,李泌的作品在立意方面远超五十多岁的文坛权威张说。玄宗大喜过望,马上拉着小李泌的手搂进自己怀里,并让太监们赶紧拿糕点水果过来。张说见龙颜大悦,也立刻道贺说:“我朝有这样的神童,实在是国之祥瑞啊!”后来,玄宗不仅给了李家很多赏赐,还常令他和太子李亨一起学习玩耍,所以,后来成为唐肃宗的李亨和李泌的关系也非常好。

李泌声名大噪之后,还曾当面批评过名相张九龄,不该只喜欢重视“软美者”,让张九龄佩服得连呼他为“小友”。十七岁时,意气风发的李泌又写下一首长诗:

“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一丈夫兮一丈夫,平生志气是良图。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

这首诗狂放桀骜,大有李白傲然之风,而且我们不难看出,十七岁的李泌就已为自己定下了明确的人生规划,要么学道成仙,要么建功立业。事实上,李泌此后的一切经历也确实是在这两条道路上来回徘徊。

然而,此诗在广为流传之后,张九龄不仅不喜,反而郑重告诫他:“早得美名,必有所折。宜自韬晦,斯尽善矣。藏器于身,古人所重,况童子耶!但当为诗以赏风景,咏古贤,勿自扬己为妙。”这番话犹如当空一道惊雷,炸醒了年少出名的李泌,聪明如他马上意识到“过刚易折、祸从口出”等道理,于是大哭着向张九龄拜谢,并承诺以后不会再如此行事。

玄宗在位时,李泌就得到他的重视,令待诏翰林,东宫供奉,但后来遭到杨国忠的嫉恨,被派往蕲春郡(今湖北省蕲春县)。没过多久,李泌索性脱离官府,潜入山中开始修道。

在学道期间,李泌很吃了一些苦。一天夜晚,他被进入山中的贼寇所害,抛下深谷,若不是谷中的枯叶十分厚密,李泌差一点儿就被摔死了。经过一番休整,他才攀援而出,保住一条小命。经过多年的修行,天资聪颖的李泌在道术上很有成就,据说他能多年不吃饭,也就是道家常说的“辟谷”,而且身轻如燕,手指能够发出一股气吹灭烛火,有点类似金庸小说中的“一阳指”。总之,李泌的这些养生方法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道教后辈们纷纷效仿。

唐肃宗初登大宝后,便召李泌入宫做宰相,因为他当时的处境相当狼狈。唐玄宗已远避四川,半壁江山又落入安禄山之手,自己这个皇位到底能坐多久,心里实在没底。不过,李泌非常坚决地推辞了宰相之位,只肯以白衣身份协助,唐肃宗拗不过他,最后只能同意。

李泌认为叛军不会猖獗太久,原因有两点:一是参与叛乱的大部分为异族人,华人寥寥,这说明叛乱并未得到中原人的支持;二是叛军将掠夺的财物如数送回自己的老巢范阳,说明叛军根本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大略。

接着,李泌迅速制定了平叛方略,将叛军一网打尽,永绝后患。肃宗起初认可这个方案,但后来他急功近利,坚持先收复长安,结果叛军逃回河北,形成割据局面,为后世留下祸患。不过,无论如何,这天下暂时是太平了,此后,但凡国家大事,肃宗都会先咨询李泌。

同类推荐
  • 我当正德

    我当正德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不一样的正德不一样的世界,让日月之下皆是大明巍巍沃土!
  • 毒舌小地主

    毒舌小地主

    经历过末世的绝望,深知人生不易,功名利禄皆是过眼烟云,重活一世,不求高官厚禄权倾一方,只求小富即安,醉卧花丛间。因为活的通透明白,受不的闲气,谁让我不爽,我让谁全家都不爽,练就一张毒舌,怼天怼地怼空气
  • 匈汉演义

    匈汉演义

    他是约早于成吉思汗1400年的草原第一传奇人物,他的族群叫“匈奴”。冒顿单于,号“撑犁孤涂”,史书是这样记载的:滥杀部属、杀己爱马,杀妻,射父坐骑,弑父,残杀后母和弟弟,屠戮旧臣,把爱妻送给东胡王,拿月氏王的颅骨当酒杯。活脱脱一尊魔头。然而《匈汉演义》这么想:莫道其性格张力,连“爱”也绝非凡响。恰恰是早期历史记载的简约与观念局限,给文学留下了能动的演绎空间。冒顿,不输秦皇汉祖,足令无数英雄瞻其项背;再莫说广阔背景上还有色彩斑斓的草原生存和战争传奇。读懂了冒顿和他的匈奴,才足以回归秦汉,来审视我们或未真正走近的汉高祖刘邦和看似豪迈的《大风歌》,去体验不一样的中原忧思。读一读,作品看重你的视角。
  • 三国之八极纵横

    三国之八极纵横

    滚滚长沙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乱世,出现了太多英雄,又埋没了太多英雄,高顺以八百陷阵营无敌天下,麹义率先登死士决胜幽州。看古武术传人韩麒带着这群埋没名将如何争霸天下。
  • 铁马

    铁马

    黄巢起义的余晖还未过去,天下割据的狂潮已经来临,大唐的江山已经疲惫不堪!“两脚羊”、“白马之祸”……这是一个民族悲剧的开始!契丹、吐蕃、女真他们的马蹄轮番践踏着中原的河山,人命贱如草芥!……这是一个悲剧的年代,但同时这又是一个枭雄辈出的年代。朱温、李克用、王建、杨行密……一个个出身草根的枭雄演绎着属于他们的故事!就在这一年的秋季,燕云的卢龙军哨卫捡回了一具快被淹死的“尸体”。于是新的历史从这里开始!对五代这段混乱历史感兴趣的不妨看看!作者尽量会依据真实的历史来安排情节,若是与历史不同的话,你就当他是因为主角穿越而发生的改变吧!
热门推荐
  • 反派恩仇录

    反派恩仇录

    庙堂虽高,高不过天下人心;江湖虽远,逃不过庙堂之君;少年自魔教而出,先学刀,后练剑,搅乱天下局势。乾坤颠覆之时,天下方知吾名!
  • 萝莉萌宝萌翻天

    萝莉萌宝萌翻天

    五个阳光帅气高冷的男生,与四个清新脱俗的可爱女生会蹭出什么样的火花呢?【A】“这个东西是我的所有物,现在给了你,就说明,你,也是我的!”皇甫宇魅将怜菡禁锢在怀里说道,“笨蛋呀,我,也喜欢你!”怜菡眼里流着泪,嘴上却笑着。在另一边的一堆人...“亲一个..”“你傻啊,他们肯定知道咱们在这..”.....【B】怜菡在学校看书看到了很晚,没想到宇魅一直在等她,等怜菡出来时,宇魅便把她摁在了墙上,“让我回家啊!”怜菡急了,“小家伙,几次偷走了我的心,我还没有‘复仇’呢~”宇魅说罢便吻了上去【B】(这里铃音~此书写了..几段恋情来着..算了,管他呢,反正生活处处有爱撒~)
  • 御境破天

    御境破天

    我非盘古,却也可破天,我无圣躯,却亦能化地,离奇异地,便是我崛起的契机,万古妖魔,只堪为我奠基。昔日弃我,待我回归,已是御尊,卿何以待我?曾经一夜一梦,而今一世一梦,梦回心间,往事何留巨鲸现,两界灭,扁舟一叶,两界分天,降临他界,是天意操纵,还是自我拯救,御境破天跟随一起走进一个全新的修行世界。。。。。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风的少年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风的少年

    终于等到了下雨天/我想起了小时候/常躲在妈妈的怀里听雨声/听着听着就睡着了。长大了的孩子/还是喜欢听雨声,听别人的故事/听别人的故事中有没有自己演绎的角色……成长过程中,青春的岁月是那般美好,又是如此短暂,向风一样轻灵,划过每个人的心间。
  • EXO要知道我相信你

    EXO要知道我相信你

    HI~大家好~我是行星饭、团饭、本命灿烈的一个作者~记住哦~作者的笔名叫:灿灿~(*^__^*)你懂得~至于文章讨论群嘛······就是:301933017啦~大家看见一定要加群哟~
  •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本书围绕太平天国的重大事件、政治社会制度、政治观念展开研究;善于从历史的细微处进行深入探讨,对太平天国史上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就太平天国史研究的思路进行探索,开拓了太平天国史研究的领域;新收几篇文章是作者近几年的相关研究成果。本书内容充实,文字精当,考证细密,是太平天国史研究中的经典性著作。
  • 超神娱乐至尊

    超神娱乐至尊

    陈放重生了,重生在了一个科技与武功并存的世界,带着音律天尊传承《乐典》以及前世诸多经典的流行歌曲以及影视剧的记忆。凡音、灵音、仙音、道音,陈放走上了以音入道的道路。逆天的口技演绎金庸经典,经典的旋律唱响世界乐坛,他的影视剧频频创造票房与收视率记录。陈放说:“要饭也是一门学问”于是他将《莲花落》传授给丐帮弟子,从此要饭也成了一门艺术。他的粉丝遍布三界。鸿钧老祖第四次紫霄宫讲道,都因为他开演唱会而门罗可雀…。峨眉派大师姐:“陈放我爱你”怡红楼花魁:“陈放我爱你”嫦娥:“……”吕洞宾:“陈放我爱你…”陈放:“呃..别激动,不好意思我不搞基”玉皇大帝咬牙切齿:“陈放我恨你”因为王母也成了陈放的脑残粉。
  • 全职高手之几人回

    全职高手之几人回

    这是来自一个另个世界的职业玩家来到全职高手来当职业玩家的事情
  • 限时婚约:陆少的天价宝贝

    限时婚约:陆少的天价宝贝

    和他结婚两年,却只是名存实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雪狼令

    雪狼令

    新婚之夜,新郎连成志突然逃婚去了朝鲜,新娘陈明慧一路跟踪,却无意间被辽东土豪徐珍所救。这一年正好是农历甲午年,老大的清国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海战陆战气势磅礴,连成志在聂士成总兵的带领下,创立雪狼营特战队,与凶残的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而与此同时,随着战争的结束,连成志与陈明慧这对冤家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聂士成与连成志也从教训中萌发了建立现代军队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