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82900000022

第22章 历史文物证文明 (1)

绵阳的历史悠久,不仅用语言文字可以说明,历史文物虽是麒麟之一毛,虬龙之片甲,却是铁证。市博物馆副馆长何志国先生、市文化局文物科科长文齐国先生、市文馆所副所长赵义元先生撰写的资料,提供了绵阳市的现存文物情况。现刊于此以飨读者。

第一节 古老的边堆山人类遗址

考古新发现表明,早在距今约五千年的原始社会,绵阳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就有人类生活、繁衍了。1989年,绵阳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了绵阳新皂乡边堆山新石器时期遗址,再现了绵阳先民们的生活面貌。边堆山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现已发掘3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2至3米,重要遗迹有石灰窑等。出土文物标本数万件,有陶器、石器、玉器、骨器和建筑红烧土块等。陶器以各种式样夹粗石英砂的花边口沿平底器为主要特色。有夹砂红、灰陶、泥质红和磨光黑皮陶系。器形有罐、缽、豆、纺轮等,仅纺轮就有5种式样;陶器装饰绳纹、点纹、附加堆纹、戳印纹等纹饰20余种。石器分磨制、打制、打磨结合三种,有斧、锛、凿、刀、箭头、矛等。骨器有鱼钩等。边堆山遗址生动地再现了四川盆地内原始社会面貌。陶器火候高,制件比较细致,显示了较高水平的制陶术;石器加工也比较精致,有些石斧锋利的刃部甚至能划破皮肤;先民们已掌握在石器上面钻孔的技术,其中一件玲珑小巧的鸡心状饰物莹润光洁,磨制精美,体现了较高水平的石器加工技术和原始审美观念。大量工具和生活器物表明,当时人们已进入农业定居兼渔猎的生活。

绵阳边堆山遗址是川北乃至四川盆地内首次正式发掘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五千年,填补了四川这一时期的空白。虽然川东大溪文化年代较早,但主要向鄂西发展。四川盆地内目前发现最早的新石器遗址是广汉三星堆遗址,其最早年代距今也有4000多年。多数学者认为,绵阳边堆山遗址与三星堆遗址有某种渊源关系。三星堆文化早期遗存的文化面貌与边堆山部分遗存相似。因此,边堆山遗址对探索"巴蜀文化"的起源,乃至寻求四川盆地文明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边堆山新石器时期遗址内涵丰富,其崭新的文化面貌独具特色,在四川的原始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四川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发现。

第二节 巴蜀时期的兵器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前221年),四川境内主要有两个奴隶制国家,一个是以今成都为中心的蜀国,另一个是以今重庆为中心的巴国。由于巴蜀两支民族毗邻,互相影响,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巴蜀文化"。新中国成立初期,绵阳涪江沿岸出土了一批"巴蜀式"铜兵器,有戈剑、矛、钺等。巴蜀式铜兵器别具一格的地方色彩是:戈援狭长,后部有一较大的穿,援与内的连接呈弧形;剑扁茎无格,形似柳叶,俗称"柳叶剑";矛短叶长;钺形状很像四川农民过去常用的皮烟袋,俗称"烟荷包式"钺。上述几种兵器与中原地区同类兵器的形状有明显的区别。较为奇特的是,这种兵器上铸有许多稀奇古怪的符号,有手心、花蒂、鸟、人头、水滴类图案,是有别于其他图形像汉字符号的图案。学者们对此认识不一,有的认为是原始氏族巫术符号,有的认为是介于文字和符号之间的"巴蜀图语",迄今人们未能解开这个秘密。

第三节 汉 墓

刘邦建立汉朝,实现了政治的高度统一和经济的繁荣,社会安定,为生产力发展进供了可靠保证。汉代是绵阳空前发展的时期,丰富多彩的汉文化写下了绵阳历史上辉煌的一页。

1992年至1993年,绵阳永兴镇二砖厂施工时发现西汉木椁墓两座。这两座墓形制巨大,出土文物数百件,其中一些精品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属罕见,具有重要价值。

一号墓出土陶俑20余件,这批西汉陶俑身高35至44厘米,均为泥质灰陶模制。头饰分两种,一种缠平帻巾,另一种则梳长发,垂至后背,收尾处挽成垂髻。面部安详,皆为立姿,穿右衽长袍,曳地,仅露二足尖、袖手。身上尚存朱绘痕迹,头发则由黑漆涂绘。西汉陶俑艺术价值较高,其体形修长,比例协调,神态流露出一种贤淑、文静的气度,使人不免联想到,它产生于西汉统治者笃行黄老无为之术和与民休养生息政策的土壤。

二号墓出土最重要的文物是我国最早的人体经脉漆雕,堪称一绝。这件人体漆雕高28.1厘米,光头,作裸体直立状,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它以木作胎,体表遍髹黑漆。引人注目的是体表纵向分布的红色线为人体经脉。人体正面从头顶,经过胸腹部至脚两条线;背面则有三根线条,两根从头顶经过背部至脚,一根从头顶至股缝;两臂各有三根线条,从指尖,经过手臂至颈部,与头部连接,形成网络。线条虽多,但行径有序,其分布与《黄帝内经》记载的十二经脉大致相符。《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言:"经脉流行,环周不休。""如环无端,......终而复始。"这个特征与人体经脉漆雕上的经脉分布比较相似。

人体经脉漆雕在绵阳出土并非偶然。《后汉书·郭玉传》:"初有老父,不知何出,尝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乞食人间,见有病者,时下针石,辄应时而效。乃著《针经》《诊脉法》传于世。"涪翁将医技传于程高,程高再传郭玉,郭玉后成为东汉和帝时著名的御医。涪翁生卒年代不详,从其再传弟子郭玉所处年代推测,他可能是西汉晚期或两汉之际人,与人体经脉漆雕所制年代相差不远。由此可见,汉代涪县一带可能是中医经脉学酝酿产生的重要地区之一。《黄帝内经》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两部经脉佚书,均是经脉学形成过程中的早期著作,其年代可上溯至春秋战国,但是它们只是文字记载,绵阳出土的人体经脉漆雕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一件有关经脉的实物,它为中医经脉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最早的直观、形象的研究资料。

永兴一二号墓规模与著名的马王堆一号墓相当,后者墓主是西汉初期诸侯长沙王国相驮侯的妻子。永兴一号墓出土一成套陶编钟、编磬和漆列鼎,显示其具有较高的墓葬级别;永兴二号墓出土银镂玉衣残片,根据汉制,具有诸侯王的级别,方可随葬银镂玉衣。据此,虽然两座墓早期被盗,根据墓制和仅存的遗物推断,它们的墓主可能是汉朝宗室的某诸侯王及其家族。

在绵阳发现东汉崖墓上千座,分布极广。经调查,发掘的有河边乡、杨家镇、何家山等重要崖墓群,出土了铜马、摇钱树佛像和说唱俑等珍贵文物,它们是东汉艺术的代表。

铜马出土于何家山二号墓。该马高1.34米,长1.15米。昂首、竖耳、翘尾,呈行状。该马头、颈、腰、腿分别铸造成九部分,各部连接处有子母口,拼合后由铆钉连接。马体壁浇铸极薄,工艺细致。该马造型准确、简练,刻画生动、传神。它虽然被牵马人手执缰绳控制成行走姿态,但是,我们从那怒绽的面部肌肉、高扬的尾巴,以及欲扬的四蹄可以看出,它似乎正在急不可耐地咆哮嘶鸣,欲图挣脱羁绊,扬蹄飞奔,驰骋千里。这件表面上处于静态的铜马,所蕴藏的力量和气势,显示了汉代艺术强大的生命力。该马的另一特征是无与伦比的巨大体形。

70年代,甘肃武威出土一件东汉铜奔马,即著名的"马踏飞燕"(或称"马超龙雀"),其艺术精湛,已成为一绝,被确定为中国旅游的标志。不过,"马踏飞燕"高度仅30余厘米。就连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的鎏金铜马车,单马也不过92厘米高。近年来,有人报道了一件流失在英国的东汉铜马,身高1.27米,长1米,并得出"这件奔马是国内已经发现的最大的一匹东汉时期的青铜马"的结论。其实,这件身材高大的铜马,仍比绵阳铜马矮7厘米,短15厘米。就目前公开发表的资料来看,绵阳出土的铜马是全国最大的铜马,亦堪称一绝。1990年,全国举办第七届亚运会时,同时举行全国首届文物精华展览,就专门邀请绵阳铜马参展。

我国最早的铜佛像发现于何家山一号墓,堪称一绝。该墓出土的摇钱树干铸有形制相同的佛像,单像高6.5厘米,头后有横椭圆形项光,头顶为肉髻,穿通肩袈裟,结跏趺坐,右手施无畏印相。该像具有明显的佛教特征。一般认为,佛教于西汉晚期从印度传入中国。《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注引《魏略·西戎传》云:"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到了东汉晚期,佛教在中国流行。二千年来佛教对中国历史、文化、艺术、宗教等各个领域,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观点认为,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是经著名的"丝绸之路",即从今印度,经今阿富汗和中亚地区到我国新疆等西北地区,进入中原地区,再传入其他地区。我国目前出土的最早的佛教图像资料都是东汉晚期,为数不多,主要分布于四川、山东、江苏、新疆、内蒙古等地,全国仅发现十多处,而四川则占半数以上。四川地区的佛教不可能由中原传入。

因为中原地区迄今未发现东汉佛教题材的文物;再者,四川与中原、西北、东南地区相距数千里之遥,古代信息传递较慢,很难想象,与上述地区同时的四川东汉晚期佛像会从这些地区传入。四川地区东汉佛教应当是从印度经缅甸、云南传入。早在西汉时期,四川与印度已有交往。《史记·西南夷列传》载:"元狩三年(公元前122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今阿富汗)归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东南身毒国(今印度)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史记》又说:"或闻邛西可二城有身毒国,......诚通蜀身毒道便近。"按照汉朝人的观念,从长安经四川、滇缅到印度,要比从长安经"丝绸之路"到印度的路程,至少近一半以上。因此,东汉时期,佛教从滇道传入四川地区之说是能够成立的。作为中国最早的青铜佛像,绵阳摇钱树佛像受到了国内外佛教史专家的高度重视,笔者于1993年11月应日本龙谷大学邀请,赴日本京都参加"早期佛教初传中国南方之路"中日学术讨论会。会上,绵阳佛像引人注目地出现在会议招贴之中,不少日本佛教史专家在论文中都提到了绵阳佛像。

绵阳出土的说唱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堪称一绝。1992年,绵阳园艺乡出土说唱俑,带平顶冠,坐姿,左手夹鼓,右手执槌,面呈微笑。1986年6月,绵阳河边乡出土说唱俑,立姿,头系巾,裸上身,以肚作鼓,双手击之伸舌,作笑容可掬状。1988年,绵阳吴家乡出土说唱俑,立姿,缩头,右手抚头顶,左手拍肚,其肚突出,伸舌耸鼻,挤眉弄眼,十分滑稽。这类说唱俑共同特点是,皆裸上身,面带笑容,神态滑稽,作击鼓或以肚代鼓敲击状,形态逼真,生动自然。人物题材明显系采自劳动人民阶层,那赤裸上身,光脚和前额长而深的皱纹,都是历经艰辛,饱经风霜的见证;那满面的笑容和滑稽的神态,正是对乐天的人生观和充满智慧、幽默的展示。东汉说唱俑采用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完美、传神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手法是继秦俑写实风格之后的一个重要变化,它开创中国古代艺术追求"神韵"和"意境"最高艺术境界的先河。因此,绵阳东汉说唱俑不仅在中国雕塑史,而且在中国艺术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著名美学家王朝闻专程来绵阳观摩东汉说唱俑,他赞不绝口,爱不释手,久久不忍离去。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烽火岁月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烽火岁月

    该系列丛书为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本书详细记录了中国的烽火岁月。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 诞辰与丧葬习俗(上)

    诞辰与丧葬习俗(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历代小说(上)

    历代小说(上)

    文学艺术卷:分为神话传说、历代诗歌、历代词赋、历代小说、历代散文、文学名著、文学名家、民间文学、书法与篆刻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戏曲艺术、民间艺术、工艺美术、艺坛典故等36分册来展现中国文学形式的丰富多彩与辉煌成就,描绘古代绚烂多彩的艺术殿堂。
  • 中华实用对联精选

    中华实用对联精选

    对联是一种源远流长、雅俗共赏的应用文体,在古代,每当年终岁首及节日喜庆之时,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庶民百姓,均撰对联除旧迎新。人们将所有的情怀、哀思和祈盼都浓缩在对联中,它可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根据现代家庭及各行各业的需要,从实用的角度精选了一万三千余副对联,并按照节日、婚嫁、生育、贺寿、丧葬、宅第、行业、风景名胜、修养励志等方面进行分类,条理清晰,查阅十分方便,适合广大城乡读者阅读和使用。
  •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成语,是汉语中对复杂语义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并且大多数成语背后都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或伟岸磅礴,或快乐活泼,或风情万种,或诙谐幽默,但故事背后更多的,则是意味深长的哲理和文化。本书取材广泛,着重选取实用性强,同时对读者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每一个成语中蕴涵的道理,从而培养孩子掌握语言的能力,正确引导他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热门推荐
  • 我真不爱吹牛啊

    我真不爱吹牛啊

    “我每天除了发愁怎么把钱撒出去就是发愁怎么躲那些妹子,我……”李一帆还没说完,就被人拍了拍肩膀,“兄弟悠着点哈,牛比吹的太大容易崩着嘴的!”“……”
  • 漫漫星辰有星河

    漫漫星辰有星河

    试问这个世界上有哪个人能够让她心动,绝大部分人都说没有这个可能,可是她却知道,只有那个蓝眼睛的少年才能拨动她的心弦
  • 秘爱成婚

    秘爱成婚

    谁没有喜欢过几个渣男......众里寻他千百度,却不知道哪个才是他的爸爸。隐瞒事实的真相,为了就是嫁入苏家。谁知临近结婚,却发现闺蜜跟老公关系不寻常。为了报复,我使尽浑身解数接近她的大哥——陆霆。陆霆却说:他不爱我。他只是想要补偿我。为了一个承诺,他还是娶了我。没有爱情的婚姻,注定走不远。儿子,最终成为我最后的筹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空鸠之歌

    空鸠之歌

    巴塞罗那、美术生、出国留学、建筑大奖……华美浪漫的异国之恋,全新上演!在巴塞罗那街头巧遇的少年尼克,摇身一变竟然成为了自己的弟弟!爱情来得迅猛,让艾西措手不及,面对禁忌的恋情,她该如何选择?家人的不解,朋友的报复,她该何去何从?这样一场抵死缠绵,她该如何收场?时?浪漫之都的曲折爱情故事,闪耀梦幻的色彩,看寻找爱情的鸠鸟,最终落脚何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死药师

    不死药师

    一位言行举止颇为奇怪的人,背着漆黑巨大的药箱,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会去哪里。只要愿意付出代价,他什么药都可以给你,长生不来,青春永驻。他漫长麻木的生命什么时候才是尽头?他师父离开时曾对他说,不要怨恨自己,有一天你会庆幸自己的不死之身,别人远离你,骂你,唾弃你,是因为他们怕你,妒忌你。等你炼的药可以救他们的时候,他们便会爱你。但是,他却从来没有被爱。
  • 明卒

    明卒

    1640,捍我大明!大明不会亡,大明会变强!残垣断壁的大明,如何面对倭寇的再三纠缠?如何面对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如何面对皇太极的满清八旗?如何面对全新的世界形势?如何面对荷兰、莫卧儿、俄罗斯、奥斯曼、法兰西、英格兰、神圣罗马帝国、葡萄牙、西班牙诸多强权?如何面对全世界反明联盟?答案,就在本书中主人公张举会一一告诉你
  • 天命医女:腹黑帝王的宠妃

    天命医女:腹黑帝王的宠妃

    苏染莲,一届平民之女,其医术之神奇为江湖之佳传,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获苏神医一碰,从此无病上身。获苏神医一药,百毒不侵。”峰晋,当今圣上,天下如此太平全靠他的统治,为百姓所爱戴。但是真实的他又是什么样的人?你认为这是一部宫斗传?错,天下之大,一个小小的皇宫怎么留得住苏染莲的脚步!
  • 青烟凫水

    青烟凫水

    温清辰重生了。回想起她的前世,真是满怀痛苦...她的亲生女儿宁儿,陪嫁丫鬟浮裳与芷烟,好姐妹洛水都被莫辞昭赐死!“莫辞昭,你好狠心!为了温清婳,你竟至我们的女儿为死地!”温清辰一生都被这温清婳给毁了!虽是庶妹,但温清婳狠毒之心真是让人咋舌!“莫辞昭!若有来生,我温清辰愿做一平民女子,也不愿与你相遇!”温清辰与莫辞昭相遇在街市,他是帝王,他对她一见钟情,说要立她为后。结果她为后不过一年,便被莫辞昭以不守妇道之名打入冷宫!原来,是为了温清婳!温清辰前世处处忍让,颇有乖巧嫡女风范,既然上天让她重生,这一世,她必不会再做那毫无心机的嫡女!想要伤害她和她所爱的人,在温清辰眼里只有一个字,亡!
  • 金光阎帝

    金光阎帝

    他身背长弓,脚踩金剑,左手生死,右手锋芒,金光双瞳,仰观苍天“阿耳法,我的天使,你在何方。”她背生双翼,粉发粉翅,天生呆萌,怒而发红,黑弓黑箭,俯视苍生“方圆,我的主人,我想你了”PS:只求免费推荐票和点击。(知道吗!六个小时内不管点击多少次,都只算一次哦!)所以一天两更10:00和20:00,请朋友们不要合在一起看,拜托了。(QQ群:③①⑧⑨⑨⑤⑨④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