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5600000018

第18章 鲜美的态度(1)

你要是等着明天再写诗,明天再恋爱,明天再旅行,明天再好好地吃,明天再好好歌唱,那你就真正错过了自己。

爱,并且流浪

恋爱,并且流浪。

这是青春时代的两大景观。

哪怕只有十六岁,开始恋爱。

哪怕只有十六岁,准备流浪。

恋爱可以让人学会爱。

恋爱可以让人懂得自己。

恋爱可以让人懂得别人。

恋爱可以让心灵柔软丰富。

恋爱让人充满活力与激情。

为了心爱的人,可以变得更加高尚优美。

而流浪,可以欣赏世界的精彩,进而看到人生的精彩。

流浪可以让人了解世界,进而了解自己。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无拘无束地漂泊,自由自主地动荡。

也许,爱情会让我们痛苦,但不怕痛苦。

流浪可以让我们经历风雨,但是不怕风雨。

热爱生命的年轻人,决不会一开始就想着金钱、名利、房子、婚姻,想着那些可能将我们五花大绑的绳索。

因为那些,该来的时候就会到来。

每一只鸟都会觅到自己的食物。

每一只鸟都会遇到自己的伴侣。

每一只鸟都不会无故地饿死。

但是,如果错过了爱情,但是,如果错过了流浪,就会内力不足,心就会饥寒交迫。

如果我们整天忙碌,收获的只有忙碌。

忙是什么意思呢?忙就是心死的意思。

心死了,我们还有什么可活的呢?

所以,给自己更美妙的空间,谈更浪漫的恋爱。

给自己更多的时间,走在路上。

没有爱情的青春,是残缺的青春。

没有流浪的青春,是乏力的青春。

让自己颓废一点,没有什么。

让自己物质贫困一点,没有什么。

让自己心慌意乱一点,没有什么。

让自己无家可归,没有什么。

让自己在路上。

爱,并且流浪。

把一颗尘土变成整个宇宙的游戏

整个上午,我都在热衷于玩一个游戏,那就是把一粒尘土变成整个宇宙。并非我真的拿了一粒尘土再把它变成整个宇宙,而是要寻觅一粒尘土和整个宇宙对等的切口。

我也并非刻意在寻找这个切口,而是放弃自我--放弃对世界的误会,一重重的误会。放弃,并非有什么真实的东西需要放掉,而是一种态度,一种诚实的态度……

那种诚实的态度是什么呢?

走出正确的荒原

散步归来,遇见两个男孩,十来岁,在社区的石头凳子上做算术题。

一个孩子说:

这个题的正确答案是多少?

"正确答案",这个说法让我微微有些不舒服。我能感觉到自己皱了皱眉。现在已经很少有事情让我皱眉头了,所以我清楚地觉察到了自己的情绪,心有点儿疼疼的,还有一种轻度的厌恶感。

多年前,尤其是中学时代,特别是当我信誓旦旦地要考上大学的时候,生活整天都被正确答案包围了。尤其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语文也有正确答案。我显然不是个正确答案的最好回答者。但我无时不受到它的干扰。人家都有正确答案,你没有能考上吗?

所以,我就这么被正确答案伤着了。

正确答案使整个教育显得特别的机械而简单,只要智商正常,谁会记不住正确答案呢?但是正确答案背后的分析、思维运作到哪里去了呢?正确答案背后的生命感受到哪里去了呢?

考这些正确答案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呢?

不知道,但就是要正确答案。有了正确答案,就有了高分,就有了成绩,就可以升级,就可以有好工作,就可以有好生活。

事实真是这样吗?没有人去质疑它,先得到正确答案再说。在追求正确答案的过程中,我们幼小的心灵变成了僵硬的计算机,记忆的垃圾桶。我们美妙的青少年时代,完全被这些矿渣塞满了。

我们的生命就像进入了一个正确的荒原,毛草不生,淡而无味。

是的,正确就是荒唐的一个荒原!

当我考上了所谓的大学,当我有能力自我启蒙的时候,我不断地告诫自己,要撤退出去,先从正确答案撒出去,落个浑身自在再说。

我告诉自己,世上就没有正确答案这档子事。

世界上的事情,只有因果互动。

只为正确答案的教育注定是一个死海。

只追求正确答案的人,注定是荒原上的流浪者。

我要享受生命的过程。

山顶也只是山的一部分。

而登上山顶的过程,难道可以用正确或错误去评价吗?

在后来的多年间,我都在使劲地让自己的血液从中小学教育、从高考的正确答案的僵化中,变得柔软、混沌,激情充满。我在使劲地忘掉所有,就像除掉瘟疫一样,把所有记住的知识,甚至连诗经、唐诗、宋词都忘得一干二净,就像蚕脱茧一样,把自己从那种片面的、局部的存在状态脱了出来。

不正确?不正确我也要试一试!

谁规定1加1必须等于2?!

所以,后来,我的人生变成了一个实验的人生。我所走的每一步,以这个社会的眼光来看,都是错误的。真的,简直没有走过什么正确的道路。我背着叛逆的包袱沉重地行走了多年,谁的话都不听。像一只从人群中出逃的母狼,我忧伤地寻觅着属于生命的原动力,属于生命的可贵的过程。

我要一步一步地踩在大地上,享受不求答案的过程。我要退出正确的荒原,来到水草丰满的丛林,踏上原始的温馨的鲜活的生命之路。

回头看着算算术的两个孩子,我对他们很不放心。

因为,他们用那美好的时光学习一种计算的技术,完成着所谓的作业。他们没有享受真正的数学的魅力。

而且,沿着这样一条计算的实用主义之路,他们只能水到渠成地变成一个实用主义者,生活在比正确答案还要荒凉的荒原。当他们成了青年,他们也会愤怒,对自己所接受过的教育进行怀疑。可是,他们会不会也像我这样,说:不!去走一条自主的道路,去抛弃正确,找回正确或错误都没有资格评论的真生命,真自我!

我只有祝福了!也许我的担忧是多余的。但,这就是我此时的担忧。

而我知道,这个担心,一会儿,也会像花儿一样,自然落下。

而我的眉头,也会舒展。

因为,如果我这样拿着自己的担忧,不把它放下去,我就又以担忧为正确了,重新踏入了正确的荒原。

写诗,吃饭,恋爱及平等性智

再也不把写诗、吃饭、恋爱、喝茶这些事情割裂开来。

早些年,因为受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偏见的影响,曾把写诗看成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差不多要把自己写诗这件事情供了起来。所以诗就那么被供着,搞得诗中没有生活,生活中没有诗。那个时代的人都这样做。那个时代刚从内心和社会结构上的封建等级制度过来,很多事情都有个高低贵贱,上下长短。

这是一种民众性的心理图式,教育就是沿着这个心理图式进展的。有一天,我感到了它的不舒服,整个的做作。我想诗和生活应该是互相浸润,完美结合的。没有比生活更伟大的诗歌了,没有比生活更完美的艺术了。所以,现在,我把写诗和吃饭整成一回事儿,心里感到很舒服。这主要是一种观念的转换--平等性的智慧的建构。

如硬要说写诗是阳春白雪的话,那吃饭又何尝不可以阳春白雪,想怎么阳春就怎么阳春,想怎么白雪就怎么白雪。当我做饭的时候,当我把做好的饭菜端上桌子的时候,当我把一口饭菜慢慢送到嘴里的时候,当饭菜在我口腔里漫步的时候,真的,那种无以言传的诗意,满满地浸濡着我。那种与大自然宁静的共鸣感,不会比欣赏任何的音乐、创造任何诗歌差。

我还会对那些看不见的生命说一些话,让它们和我一起吃,一起喝。一切美好,一切创造,一切芬芳,其实都在这里了,享受并分享的过程中,尽然和合,变化无穷。

我是这么吃饭的,我也是这么写诗的。

让诗自然地流出来,再也不为难自己,也不为难诗;不再考虑如何把一句话说得漂亮,那是匠心,而不是诗心。就像我不为难自己照着菜谱去做菜一样,诗是从心里流出来的,这么自然的乳汁,我对它毫无挑剔,从来不说它们不好。它们都是从人性的自然中,从我心的各个角落里走出来,来装饰我的生命的。

然后,我把她呈现给大家,就像一个农夫向尊贵的客人呈现她用农家肥种的瓜果一样:瞧,还带着露珠。

嘿,还有爱情!你说生命多么美好,还有爱情!这种鲜美的人生礼物,也是这样自然。见了可爱的人不爱,那就是跟自己过不去;硬要因某些非生命的原因,爱一个不可爱的人,那也是跟自己过不去。

总之,都是一样的,充沛地流露自己,不要想太多,背景、资料、表面的一切假象、利益得失都不要去想,动心了就是动心了。以动心作为爱情的第一标准。一个亿万富翁可以去爱一个乞丐,一个八十岁的老妇也可以爱一个十八岁的少年。爱,从动心的那个切口出发,去扩展情感的疆域,尽情观赏,尽情受用自己的情感所至之地。

这样子,才可以及时地享受到自己心灵的真诚,情感的美妙。不必去等一个结果,不必去占有什么。欣赏,感动,让自己先活起来,活在爱的柔软旷野之中,这是首要的。

世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所有的事物都是平等的,所有的道路都是平等的。

写诗、唱歌、吃饭、恋爱、工作、喝茶、走路,都是平等的。你要想到精神的绝地,千万不要忽略任何一个思绪,任何一条小路。及时地活在当下,体贴到当下,这就是无与伦比的诗情、诗意、诗魂。

你要是等着明天再写诗,明天再恋爱,明天再旅行,明天再好好地吃,明天再好好地爱,那你就真正地错过了自己,错过了人生的黄金时代。人生没有一个黄金时代。你珍惜了,诚实地面对了,体验了,就是黄金时代;放弃了,错过了,你就没有真正地活过。

这是刚吃了饭,抱着碗在藤椅上靠着,打了个盹儿,又把碗随手放下,写了这几个字,然后再去洗碗。

把孩子教育成人,而不是人才

今天,一家电视台来访,让我谈谈教育的话题。

这个话题我爱谈,我已经谈了多年。但我更愿意谈学习。因为我只是一个学生。虽然我曾经当过老师,但我并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老师。当老师的时候,感到一种扭曲,一种良心的不安。因为我既不认识自己,也不了解孩子。我感到自己是个莫名其妙的家伙,一个应试教育的副产品,一个被学习者,一个无能为力的愤青。

于是我见机行事,从课堂上逃走了,一逃就是十几年。

十几年来,我浪荡江湖,过着一种野性的生活,透过山水、草木、民间风情、孤独、阅读、倾听、写作、恋爱等可能的人类手段发现着自己,修复着自己。

我是谁呢?我从哪里来呢?我往何处去呢?

很多次我都作哈姆雷特状。

的确,这种追问是人生唯一重要的事业。

我把自己送到了这条追问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时光流逝了,我的追问似乎有了柳暗花明的某种迹象。我不再被别的观念左右,我不再做小小自我的奴仆。我从一个被学习者,变成了一个学习者。我的生命开始流淌着鲜活的血液,我顾盼生情,我微笑灿烂了,我活了,成了一个真正的生命,真正的人,真正的女人,真正的朋友,真正的爱人,真正的女儿。

此时,如果让我谈教育的话,我会说,教育从学习开始,从自我发觉开始。

任何权威,任何专家,如果不学习,不认识自己,都谈不上教育。

教育是一种自然的张显。

一个满口真理但人格不饱的教授,决不会比一个用心扫垃圾的清洁工更能张显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空气,而不是解释。

说真理的人,如果没有奉行真理,真理马上堕落为谎言。

所以学习。

正像印度学者克里西那穆提所说的,一生的学习。学习什么?

学习懂得自己,懂得别人。

学习打开心灵。

自由来自于懂得。

教育从懂得开始。

用心懂,而不是用语言来懂。

教育,把孩子教育成人,而不是人才。

成了人,人才是水到渠成的。

所以,不要急着把孩子教育成人才。

让孩子是孩子,让孩子拥有童年。

让孩子学习,而不是被学习。

让孩子自由,而不是被自由。

不要遮蔽孩子流淌爱的通道。

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拥有觉悟幸福和真理能力的成人。

也让没有长大的成人,再次获得成长的机会。

我对所有的人都充满了信心。

我理解你,杀人犯,如果你没有被伤害得失去理智,你就不会杀人。

我理解你,骗子,如果你没有被骗过,你就不会有如此多的谎言。

我理解你,小偷,如果你不是这么穷,你就不会偷。

失败的人,如果你不是被某种价值观所控制,你就不会感到失败。

不能活在当下的人,如果你曾经学习过认识自己的知识,你就不会如此盲目。

……

总之不管你是谁,我都理解你。如果我常常站在你的角度上去想问题,正像你站在我的角度上去想问题一样,我们就OK!

这就是我理解的教育。

尽管单纯,尽管美吧

在书市上逛了两天,拍下了三百多幅喜欢的封面。

越来越喜欢单纯的东西。看到一本设计单纯雅致的封面,就会乐上半天,反复地欣赏着,从各种角度去看它的美。

尤其喜欢新西兰的儿童图书,设计者好像是从天国来的人,把孩子们的世界搞得温馨、纯净、自然、宁静、轻逸,看得令人心碎,看得人想死掉。我还动了这样的念头:为了这些小书书,生个孩子吧!

还有德国的文学图书,封面也是十分的单纯、唯美。这个诞生过许多伟大音乐家、哲学家、文学家的国度的图书封面,散发着一种惊人的自信气质。那些躺在书架上的家伙,都在不断地告诉人们:我就是这么单纯,美就是这么单纯,美从来就不是急功近利的。

真的,一个民族,一个人,只有具备了真正的自信,才敢于如此单纯地表达,如此单纯地展示自己。

我希望自己的书也能设计得单纯、唯美、大气,我希望它是天真、灿烂、纯粹的新娘或者新郎,跟更多美好的心灵完美地结合。

我也盼望着中国图书行业的同仁们勇敢地单纯一些,为中国人捧上图书的国宴。中国人更喜欢传神的、单纯的美。不要小看读者,以为单纯、宁静、大气的东西没有市场,以为把书搞得越花越跳越热闹越琐碎越小家子气,就越有读者群。不是这样的。

我见过很多的人,从最纯粹的艺术家到扫垃圾的人,从高级的官员到牧牛的牧民,不管他们曾经被多么恶劣的教育催眠过,每个人都拥有可贵的直觉,都会在一面特别的镜子前,捕捉到天地的大美。

所以,不要担心,尽管单纯,尽管美吧!

慢走·找到心里本具的慈悲

日复一日。

早晨又来到了人间。

我的妹妹和她的丈夫来住了十天,今天要回去了。

我抚摸着妹妹的脸,说了些祝福的话--也许我只是在心里说了,我只是在心里祝福,在他们回家的路上铺满鲜花。

送走了妹妹,就到小森林里去了,跟那些花儿草儿鸟儿呆着去了。

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来到了我的面前,甜脆的声音向我问好。

我也热情地回应了他们。

我们每天都会在这里相见,但从没有说过话,只用微笑打过招呼。

他们每天早晨都会在这里慢步行走,走好几个小时。他们比一般人行走的节奏要慢上三分之二。他们既不是老人,也不是病人,而是两个年轻人。

他们的表情淡定从容,好像被什么力量牵动着行走。

我知道,他们在实践着自己内心的艺术,所以一直都没有去打扰他们。

"我们在寻找一种与大自然、与自己沟通的方式。

"现在的生活节奏这么快,人都走得那么快,每一步是怎么走下去,每一步是怎么走完的,糊里糊涂地就把时光和生命交给了坚硬的水泥路,内心空空荡荡。

"有一天,我们发现,再像这么走下去,这一生就完了。你就是一个悬在空中的车轮,随着风不断地转动,但永远也不能到达终点。

同类推荐
  • 从容生活,温柔处世

    从容生活,温柔处世

    《从容生活,温柔处世》为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先生的散文作品精编!书中精选朱光潜数十篇代表作品,解读大师毕生的思想精华,让读者走进朱光潜的散文世界。从容生活,像草木虫鱼一样,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人生真正的美,是静守初心,从容独行;温柔处世,听内心的声音,让自己醒来真正的美极为柔弱,但却不可征服。愿你在这匆忙世间,无忧无惧,温暖自在!
  • 追忆似水童年:一个95后北漂的家乡回忆(南瓜屋故事)

    追忆似水童年:一个95后北漂的家乡回忆(南瓜屋故事)

    本书讲述了一位从小生活在江南水乡的少年,在童年的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关于儿时一起成长的伙伴,关于那些有趣的童年游戏,关于成长的快乐与收获,作者都用细致入微的笔调,重塑了一副如诗画般美好的童年。或许在这本书中,你可以看见自己的童年,唤醒你生命中,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
  • 边缘人札记

    边缘人札记

    本书为“青年精读书系”之一。徐刚,1945年生于崇明岛西北角,世代农人之后。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主要作品有:《徐刚九行抒情诗》、《倾听大地》、《伐木者醒来》、《梁启超》、《守望家园》、《绿色宣言》、《长江传》、《地球传》等。
  • 好一座浮岛

    好一座浮岛

    本书是华语散文名家简媜老师累积十年的转型之作,文字一改往日清新温柔的笔锋,以更加犀利和幽默的眼光看待世事的浮沉,正如她在本书中提到:“我感觉这书进入黑色麻衣时期;入味,乃动了肝火之故,某些篇章甚至有焦味。”简媜以冷静的目光审视这个世界,以更锋利的笔尖刻画这个时代,她从一个成熟的角度观察世事的沉浮,叹息人到中年的无奈。相信读者在这部作品中,可以认识另一个简媜,可以看到她眼中的这个时代。
  • 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朝代中国文学精神

    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朝代中国文学精神

    没有生命的感同身受,体味揣摩,又怎能准确地把握作品微妙复杂的内核?又怎能将作家传神写照,描摹出其精魂?优秀作品正是作家的生命激情和人生体验的结晶,要想真切地了解你的研究对象,必得贴近身心,贴近灵魂,屏息谛听。蜷缩在文红霞编著的《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时代中国文学精神》文字里,聆听玫瑰绽放的声音,并让内心也呈现玫瑰的光芒。
热门推荐
  • 晴天之初心

    晴天之初心

    一个是武学宗师的关门弟子,一个是豪门世家的千金小姐。碰撞在一起的是爱情,是守护,是永恒;一个惩治罪恶,一个助人扬善;只愿彼此守护,同伴同行。
  • DNF之幻灭黑瞳

    DNF之幻灭黑瞳

    火,冰,光,暗。独辟蹊径的魔法理论,湮灭一切的元素爆炸。时间与空间的交错,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 朕乃大明战神

    朕乃大明战神

    他扭转乾坤,有经天纬地之才,却没想到是个挂逼!主人公穿越到明朝土木堡,成为明英宗朱祁镇。且看他如何扭转乾坤、南征北伐、立不朽之世.......谁还敢说寡人是昏君?没错,寡人就是昏君!
  • 绝代疆域

    绝代疆域

    时隔三年,尉迟九皋终于记得她的名字。她却冷笑一声,手中的剑瞬间架在他的脖子上:“将军,晚了。”
  • 魔法夜路

    魔法夜路

    魔法的世界玄奥繁杂,变化万千,冥冥之中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小承天,原本只是小山村里的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年,却被偶然经过的神秘魔法师发现了体内蕴含的魔法才能。罕见的S级土系特殊属性,举一反三的绝佳悟性,以及对魔法领域无穷无尽的好奇心,那么这个小家伙儿将在魔法世界里走出怎样一条道路呢?答案不妨由你来猜,由我来写~
  • 博弈苍穹..more

    博弈苍穹..more

    一个资质异常平庸的高中生夏天,为救深陷水火中的兄弟而踏上修炼之道。一声兄弟,一生兄弟。在遭遇了兄弟,亲人,爱人的多次背叛后,他将和去何从。新人写新书,大神们不要骂,请你们看完之后给我指出不足。小弟在此跪谢了
  • 寺塔记

    寺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洪荒之体

    洪荒之体

    不能修炼元力,不能修炼仙力?呵呵,我是洪荒之体,任你成为武圣,一拳轰爆,任你飞升仙界成仙,呵呵,一拳轰爆,就是要这么拽。我是洪荒之体,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被人欺负了,一拳的事情。
  • 回忆从前十八年

    回忆从前十八年

    一个人的成长(黑化)历程。但或有意或无意会不那么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