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27600000019

第19章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1)

因为相信真理,所以不怕挑战权威

教书自然离不开教科书,但是可悲的是,有些人对教科书到了迷信的程度,唯教科书是从,因为在他们的经验里,教科书就是权威,权威就是对的。

但是,权威和真理可以画等号吗?

不见得。不少时候,权威并不等于正确,更不等于真理。

中国科学院院士梁守磐是中国导弹技术和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开创者之一。1956年他调到国防部五院,从事导弹与火箭发动机研制工作。

1960年,为考核靶场设备质量,并通过实际操作练兵,上级决定用引进的P2导弹进行靶试。

燃料就像是炸弹中的炸药一样,是导弹的食粮。没有合格的燃料,导弹就是造出来了,也只能是一个空壳儿。

中国按照前苏联提供的图纸建成的化工厂,将已制造出的一车皮燃料提前运到了发射基地。可是前苏联专家却说,要将中国的燃料送到前苏联去化验。

化验结果大出梁守磐等中国专家的预料。

前苏联专家说,中国的燃料中含可燃性物质太多,使用中国的推进剂发射,火箭有爆炸的危险。要发射火箭,必须购买前苏联的推进剂。

事情很明显,如果中国没有掌握火箭推进剂的生产技术,前苏联专家一旦离开,中国的导弹发展计划便会搁浅。因此,中国专家们非常希望能在这次发射试验中试试中国自己生产的燃料。

我国通过基地司令孙继先与前苏联专家进行了交涉,建议使用中国的推进剂,如果发射失败,由中方承担责任。可是得到的回答依然是傲慢的摇头--因为导弹是前苏联制造的。

没有自己的推进剂,就根本谈不上发展中国自己的火箭事业。

梁守磐拍案而起:

"我们的产品经过化验,完全达到了资料上规定的标椎,为什么不能使用呢?"他的话绝不是夸大其词,他的确对国产推进剂进行了严格的化验分析。

"应当尊重专家的意见,否则出了问题不好交待。"好心的人劝告他。

梁守磐却说:

"引进的资料也是专家意见,而且是更多专家意见的结晶。根据理论分析,我们的燃料不可能出问题。如果错了,我愿接受处分!"

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一个星期之后,问题的症结终于找到了。原来,外国专家在计算时,误将分析数据中某一物质的气态容积作为液态容积使用了,于是这种杂质在液体燃料中所占的百分比比实际数值高出了1000倍。这样算出的推进剂当然不能使用。

1960年8月,外国专家组撤走了。答应运来的推进剂也一拖再拖,之后又以推进剂厂发生了不测事故而拒绝提供了。

面对困难,梁守磐毫不气馁。"我担保,我们的推进剂百分之百合格。"梁守磐对聂荣臻元帅说。

1960年9月10日,在外国专家撤走后的第20天,我国第一次在自己的国土上用国产燃料成功地发射了那枚P2弹道导弹,写下了我国导弹发展史上的第一页。

不久,我国自行研制、装有新型推进剂的第一枚弹道导弹腾空而起,也准确地击中了目标。

在观看了发射试验之后,聂荣臻元帅兴奋地对在场的专家们说:

"很好!感谢你们为祖国争了光。"

由于攻克了高能推进剂和一系列技术难关,我国加快了自行研制大型中、远程运载火箭的进程。

但在刚刚成长起来的中国火箭专家面前,出现了一个从未遇到过的新课题--直径。火箭的直径究竟需要有多大?别小看了这个问题,它的大小决定着整个运载火箭的内部布局。

当时担任火箭总体负责人的梁守磐和总体设计室主任孙家栋经过讨论和论证认为,火箭的直径在2.2~2.40米之间为好。

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我们在国外学习时教授们说,弹径最大只能是1.8米,将直径提高到2.4米,即使打出去了,也是国际笑话。"

梁守磐反驳说:

"如果打不成,人们当然要笑话我们;但如果成功了,怎么会成为笑话呢?"

那年冬天,五院召开了型号方案审查大会。尽管直径1.8米的方案木已成舟,尽管那时他已处于绝对少数,但梁守磐还是毫不犹豫地站了起来,又一次陈述了自己的观点:

"弹径1.8米不行。太细、太长、太软,一振动,驾驶仪的参数就会乱,导弹就会失控。还是2.4米合适。"

1962年3月,直径1.8米的"东风一号"导弹发射失败。

真理在科学试验中被证实了。鉴于"东风一号"的教训,"东风二号"的直径改为2.4米,并成为了我国中远程导弹的最后定型尺寸。

在整个导弹的研制过程中,就是因为梁守磐不断坚持真理,即使面对权威也拒不退缩的精神,使中国的导弹研发走向了成功!

一流的教师也是不会迷信权威的,他们的心中只认定对的东西,而正是因为相信真理,所以他们更能够挑战权威。

教科书是我们相当宝贵的教学资料,不过,关键的地方在于--它们仅是资料而已。我想起了一位老师。开学第一天,他就让学生们把书塞到了屁股底下,然后说,"好啊,现在我们就已经"覆盖"了整本书的内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完全抛弃了教材里的内容。实际上,他仍然会使用其中的一些相关内容,只不过是把它们用做了教学的必要补充。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完全不受教材的左右,根据不同的内容要求和水平,大多数学校都有自己的课程设置和安排,要求老师们贯彻执行。事实上,没有哪本教材可以和某一个学校的课程完全匹配。但是,学校在选择教材的时候,还是尽可能选择那些与具体课程密切相关的教材。但是,老师们往往会误把教材当做课程,亦步亦趋,循规蹈矩。他们把教材内容从头到尾一点不落地讲给学生,却忽视了这门课程的根本目的。优秀的老师能够按照课程要求,选择最好的教学资料进行教学;而能力差一点的老师就只会依葫芦画瓢:讲什么,什么时候讲,提问什么问题,学生们该怎么作答都要按照教材来,分毫不差。甚至连考试的形式和答案都照抄不误。表面看,这是在维护教材的权威,事实上是在坑害学生。

记住,迷信教材,迷信所谓的"权威",你就永远不会有大出息。

"鹦鹉学舌"不可取

不久前看过一位教师"借分"给不及格学生的故事,故事说,有一位语文成绩不好的学生,在一次语文考试中得了59分,老师借给他1分,给了他一个成功,但同时提出必须在下一次考试时归还10倍的分数。从此,这位同学发奋学习,在下一次考试中竟得了87分,这位同学自此也爱上了语文学习。老师的良苦用心很明显,就是要给后进学生以鼓励,让他们通过找回自信而改变自己。可是,当人们把这个故事推荐给一些学校后,却发现在一些教师手底下,竟因此上演起伤害学生自尊的悲剧,有的教师对"借分"与"还贷"作出了硬性规定,而且对不肯"借分"的学生竟然恶语相加甚至变相体罚。

我们的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什么要借分?为什么要制定服务程序?甚至,我们为什么要微笑?

做任何事情,如果我们还没有弄清楚这些,没有弄清事情的本质,就很容易做一些表面的文章,热衷于赶时髦,甚至陷入教条主义。翻开《现代汉语词典》,编者在给出"本质"的定义之后,很不放心地告诫我们,"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本来,制定服务程序是为了更好地为旅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可在一些人的手上,程序却经常成为提供优质服务的障碍;借分是为了让学生找回自信,可在许多校园里,却不知打碎了多少孩子的自尊。

曾经参加过一个课堂教学改革的研讨会,听了一节被称为"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公开课。其实,整堂课只不过是从过去的教师讲变为现在的学生讲罢了。8个小组的学生代表分别上讲台轮番轰炸,很快,教室里就出现了明显的心不在焉和局促不安。虽说有的学生已经成为课堂的主人了,但还有更多的学生继续处于欲做主人而不能的境地,他们不过从过去做老师的听众,转换为现在做某些学生的听众罢了。因此,教师也好,某一位学生也罢,只要是在同一个起点上搅和全班50个脑袋,课堂教学改革就不会有什么特别好的效果。因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本质,说到底,就是要找到每一位同学不同的学习起点,从这个真实的情境开始,让学习成为每一位同学自己的探索。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是个不错的追求,但切不可把个别学生的主体地位当成了课堂中处于不同基础的同学的全部。

在美国洛杉矶的一所初中考察时,校长曾经向我推荐他们的"表扬孩子的101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就是一个"哇"字。校长很认真地告诉我,可别小看一个简单的感叹,在孩子们的眼里,这是老师对他们了不起的嘉奖。可是,我却再也不敢轻易地向人们推荐,因为,我担心重演"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借分故事,没有对学生的尊重,没有对教育本质的深切理解,一个"哇"字不知"哇"出的是南腔还是北调。

可以不挂"名人名言"吗

记得我上小学时,教室正前方挂着毛泽东肖像,两侧挂着名人头像与名言,其一为华罗庚,名言是:"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其一为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名言是:"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思考是人类最大的快乐。"二十多年后,当我走进某校一年级教室时,同样的情景仍然存在。

我问孩子这几个人是谁,大家摇摇头说"不知道";我又问那些名言是什么意思,孩子们又摇摇头。见此情景,不禁使我陷入沉思。

且不说一年级的教室布置太单凋、呆板了一点,我不知道老师在布置教室时有没有想想这项工作的价值。教室是孩子们学习的场所、活动的天地,我们应该要思考该为孩子提供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一年级的孩子涉世未深,他们感受世界一般还是借助于形象,这些伟人那么高深、那么严肃,是不是离孩子们太远了一点,那些名言那么深奥、那么精辟,小朋友又怎么能理解它们的内涵。既然这些东西对孩子们没什么特殊的意义,那挂在教室里岂不是多余?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想着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所以不少学校都很注意教室的环境布置,甚至统一了内容,"用名人来激励孩子,用名人名言来教育孩子",便成了这项工作的主题。但人们忽视了教育最基本的"因材施教"原则,用统一的主题规范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的教室布置,忽视了被教育者的年龄、年级、曰历、水平,于是便有了上例中的无效布置,于是一块重要的教育阵地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

同类推荐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农村改革浅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农村改革浅析

    回顾中国改革的历程,从20世纪中期到70年代末期,中国始终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国营工商业方面,却始终没有大的突破。直到通过在农村实行大规模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后,才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农村改革才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原始推动力。但我国目前农村改革发展滞后,农村改革落后于城市改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加快农村改革入手。
  • 活着,就为了灿烂:我的青春从60岁开始

    活着,就为了灿烂:我的青春从60岁开始

    网络红人励志婆婆讲述了自己参加第一次选美、数次整容、相亲、隆胸寻初恋等在网络反响巨大的各种非凡经历,以及她如何冲破各种非议一步步迈向梦想的舞台。作者更是首次勇敢而真实地揭露了自己前半生鲜为人知的苦难岁月。昔日往事,今朝梦想,看当今最时尚的励志达人是如何不屈不挠,追求梦想,将励志进行到底的!
  • [当代]学习理论流派发展与教育论著选读

    [当代]学习理论流派发展与教育论著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本书奉献给读者的是作者对于当今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创造、文化传播、艺术功能、产业理念及实践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本书是一本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基本理论著作,书中对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进行了准确界定,研究分析广播电视艺术的构成要素、功能及其属性,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建构起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概念范畴及知识体系。
  • 生命政治·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生命政治·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收入这个集子的学术报告,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大学--按照这些报告中的一个报告人丁学良教授的说法,没有一流的大学,就没有一流的国家。我们是否也可以说,没有一流的国家图书馆,也就没有一流的国家。这是一本学术报告集,按照现在开讲、学者对话、现场问答这样的顺序编排,内容涉及经济全球化与国家制度建设、全球一体化与法的变动、全球化:美元本位制与企业的治理模式、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有限与无限、社会网络与企业管理、社会资本的理论及研究任务、中国水问题等。
热门推荐
  • 红尘落芳州

    红尘落芳州

    太子妃崔灵:那时候,告别青梅竹马陵王阿衡的情谊,嫁进幼时哥哥太子凌渊的府邸。我从来都知道,哥哥喜欢姐姐崔宁,为了换回崔家的地位稳固,我自愿成为姐姐的替代品……他喜怒无常,总爱折磨我。后来,我终于要死了,他竟还记得我幼时的喜好,带我一起去看了风筝。原来,他还是那个善良的大哥哥。太子凌渊:我用尽计谋把她娶进府里,她却相信幼时我喜欢崔宁的玩笑,在我面前从来都扮演着崔宁。我日日缠着她,搜寻着她还未变成崔宁的部分。最后,终于找不到了。小时候,她最爱放风筝。我带她放了人生中最后一次风筝,终于把她放回天空。作者:一个爱而不自知,一个爱而不敢言。两个人就这样互相折磨,完美错过。
  • 眼泪自有天意

    眼泪自有天意

    跨国集团的商战引起了许多媒体的关注,他们正在调查掌握谁是商业窃取者
  • 赫连一梦

    赫连一梦

    抑郁症版简介:想死吗?赫连也想,只是,过程有些曲折,她还是想死,只是想等等,再等等,或许她能找到活下去的理由,发现活下去的动力,就会觉得,活着还不错,就先,活着吧。普通小说版简介:一个女人和一群男人的故事;一个死者与一群生者的故事;一个无节操人士与一群正儿八经君子的故事;一个风使与一群能人异士的故事。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失落的成功经典: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人生法则

    失落的成功经典: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人生法则

    本书是一部永恒的励志经典书,也是一部成就梦想的成功秘笈。书中用通俗质朴的语言为读者揭秘成功者需具备的几种特质,其中包括:不放弃、靠自己、有坚定的信念、拥有积极的心态、使用正确的语言、相信直觉和奇迹、淡然处世、为致富做准备……只要有了上述积极心态和信念,相信成功就在不远处向您招手!
  • 系统它又跑了

    系统它又跑了

    快穿文,栖恩是系统的制造者,而男主只是一个编号为0023的系统,男主意外获得灵智脱离时空管理局掌控,为了维持三千世界的秩序和稳定,栖恩作为系统制造者被派抓回0023的任务而展开的快穿故事。
  • 邂逅在江湖

    邂逅在江湖

    一部作品的名字很重要吗?宁翰的答案是相当重要。拿最近刚上市的《地下格斗》和《邂逅在江湖》来说,前者一目了然是糙汉子们脱光衣服滚来滚去的动作游戏,有一两个姑娘也是不咋好推的硬汉型;后者明明也只是文明一点穿着衣服跳来跳去的持械斗殴,但有了邂逅两字,顿时相亲网站化了呢。于是这一款根本没什么良心的游戏作品,在全球数十亿家长的协助下,成为了本年度人气最旺的虚拟游戏。几十年后依然经久不衰,持续被提名游戏界挂羊头卖狗肉的家伙都该烧死奖,可惜游戏开发商后台很硬,年年提名年年落榜,最后连组委会都烦了……
  • 不争论的智慧:王蒙经典散文

    不争论的智慧:王蒙经典散文

    本书为著名作家、文学泰斗王蒙先生的经典散文新作,收录了其在不同时期创作的六十余篇代表作品,包含怀人、忆旧、旅行、读书、社会、历史、文学等诸多方面,较全面地反映了作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流畅的语言、澎湃的诗情、乐观的态度,对世界敏锐的观察和对时事深刻的思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倾之冰魄

    倾之冰魄

    一切的开始只因为你的眼神,一切的结尾一只因为你的那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