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70500000015

第15章 龙韬篇(6)

《三国演义》记述吕蒙在荆襄之战中也曾施展“四面楚歌”之计,安排关羽军中的将士亲属在山上喊话,以动摇其军心。“荆州士兵,呼兄唤弟,觅子寻爷,喊声不住。军心尽变,皆应声而去。关公止喝不住,部队只有300余人”。威震华夏的关云长,落得和项羽一样的下场,成了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也是运用这个道理,从反面以一曲琴声巧妙地演出了一出“空城计”,以假乱真,骗过了谨慎精明的司马懿。

十二兵征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吾欲未战先知敌人之强弱,豫见胜负之征;为之奈何?”

太公曰:“胜负之征,精神先见,明将察之,其败在人。谨候敌人出入进退,察其动静,言语祆祥,士卒所告。凡三军说怿,土卒畏法,敬其将命,相喜以破敌,相陈以勇猛,相贤以威武,此强征也。三军数惊,士卒不齐,相恐以敌强,相语以不利,耳目相属,祆言不止,众口相惑,不畏法令,不重其将,此弱征也。”

“三军齐整,阵势已固,深沟高垒,又有大风甚雨之利,三军无故,旌旗前指,金铎之声扬以清,鼙鼓之声宛以鸣,此得神明之助,大胜之征也。行阵不固,旌旗乱而相绕,逆大风甚雨之利,士卒恐惧,气绝而不属,戎马惊奔,兵车折轴,金铎之声下以浊,鼙鼓之声湿如沐,此大败之征也。”

“凡攻城围邑,城之气色如死灰,城可屠;城之气出而北,城可克;城之气出而西,城必降;城之气出而南,城不可拔;城之气出而东,城不可攻;城之气出而复入,城主逃北;城之气出而覆我军之上,军必病;城之气出高而无所止,用日长久。凡攻城围邑过旬不雷不雨,必亟去之,城必有大辅。此所以知可攻而攻,不可攻而止。”

武王曰:“善哉!”

【注释】

豫:通预。

候:伺望、侦察。

说怿:欢喜。说,同悦。怿,快乐。

相贤:互相称赞对方有贤德。

耳目相属:意谓相互传递消息。相属,相关、相连。

金铎:古代军队在战斗时,通常以金铎当作指挥停止战斗或撤退收兵的信号。金,锣。铎,铃,两者皆为铜制。

鼙鼓:古代军队在作战时用以指挥军队前进的乐器。鼙:古代军中用的小鼓。鼓,大鼓。

神明:指神祗。古时以“天曰神,地曰祗”,此处指“天时、地利、人和”。

湿如沐:鼙鼓被雨淋湿后,敲击声变得低沉。

邑:城邑。

气:本指自然界的云气,此指气氛、气象。

城主逃北:守城的主将战败。北,失败。

用日长久:用兵时日长久。曰:疑为“兵”之误。

大辅:贤人之辅佐。大,贤人。

【译文】

武王问太公道:“我想在战前先知敌人的强弱,预见胜败的征兆,应当怎么办?”

太公回答说:“战争胜负的征兆,首先表现在军队的精神士气上,明智的将领是能够察觉的,而精神士气则通过人的行动反映出来。详细地侦察敌人的出入进退,观察它的动静、言语中的吉凶征兆,乃至士卒间传播的消息。全军士气高涨,士卒畏惧法令,尊重将帅的命令,以破敌为喜,以勇猛为誉,以威武为荣,这是军队强盛的征兆。如果全军不断地惊动,行列散乱不整,因临强敌而恐惧,好谈不利的情况,互相探听消息,谣言不止,相互迷惑,不畏惧法令,不尊重将帅,这是军队虚弱的征兆。”

三军齐整,阵势坚固,深沟高垒,又有疾风骤雨的有利条件,三军正常而旌旗前指,金铎之声高扬而清晰,鼙鼓之声宛转而响亮,这是得到神明的佑助,取得大胜的征兆。三军阵势不稳固,旌旗纷乱而方向不明,又碰上疾风骤雨的不利条件,士卒恐惧,士气低落而涣散,战马惊奔,兵车轴断,金铎之声低沉而混浊,鼙鼓之声沉闷而不响,这是大败的征兆。”

“凡是围攻城邑可以观城上的气象。城上的气如果是烟尘乱起,此城就能被攻破;城上的气如果是出而向北流去,此城就能被攻克;城上的气如果是出而向西流去,该城就能被降服;城上的气如果是出而向南流去,该城就坚不可拔;城上的气如果出而向东流去,该城就不可能被攻取;城上的气如果升起又下降,守城的主将必逃亡败北;城上的气流如果升起又覆盖我军上空,对我军必定不利;城内的气如果高升而不止,则是用兵持久的征兆。凡是攻城围邑,如果过了十天不打雷下雨,就必须迅速撤兵,因为城内必有贤能之人的辅佐,所有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可攻则进攻,不可攻就停止。”

武王说:“好啊!”

【心得】

此篇讲述胜败的征兆。

姜太公认为,有三种重要的征兆可以预见战争的胜负,一是军队的“强征”和“弱征”。这首先从精神士气上可以看出来;二是“大胜之征”和“大败之征”。这可以从敌阵治乱和军纪严整上看出来;三是攻城围邑的各种吉凶征兆。这可以通过望“城之气”看出来。前两种观察预兆的方法比较具体、科学,后一种望“气”的方法,则比较玄乎,可能含有迷信的成分,但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预测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普遍方法,但仅仅从具体的现象去推测是不够的。就是说预测常常需要一种直觉的把握,太公所说的“望气”实际上就是一种直觉把握的方式。一个对某项专业有相当丰富经验的人,都具有与之相应的特殊直觉能力,就连军事家也不例外。

作战时,士兵的士气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先用声威瓦解敌人士气,而后再用实力歼灭敌人。公元1519年(明正德十四年),朱宸濠(朱元璋之子)从南昌起兵,声言要直取南京。兵部尚书李充嗣得到消息,亲自率军把守要地。同时发布假命令,说官军10余万,一半到南京,一半到安庆,两广士兵、湖广士官也水陆集结,以按时进攻朱宸濠叛贼。朱宸濠兵见到写有命令的火牌,十分惊恐,部众一下子逃散了一半。接着,李充嗣派出1000千多人,带着各种标记和旗帜,乘100多艘快船,击鼓前进,大造声势,朱宸濠军顷刻瓦解。

从姜太公的理论中,我们看到了预测学中两个不可缺少的内容:智性的判断和直觉的判断。这无疑是正确的观点,不足之处只是他对直觉还缺乏科学的解释而已。

十三农器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天下安定,国家无事,战攻之具,可无修乎?守御之备,可无设乎?”

太公曰:“战攻守御之具尽在于人事,耒耜者,其行马蒺藜也;马、牛、车、兴者,其营垒,蔽橹也;锄耰之具,其矛戟也;蓑薛簦笠者,其甲胄干楯也;钁锸斧锯杵臼,其攻城器也;牛马所以转输,粮用也;雞犬,其伺候也;妇人织纴,其旌旗也;丈夫平壤,其攻城也;春草棘,其战车骑也;夏耨田畴,其战步兵也;秋刈禾薪,其粮食储备也;冬实仓廪,其坚守也;田里相伍,其约束符信也;里有吏,官有长,其将帅也;里有周垣,不得相过,其队分也;输粟取刍,其廪库也;春秋治城郭,修沟渠,其堑垒也。故用兵之具,尽在于人事也。善为国者,取于人事。故必使遂其六畜,辟其田野,安其处所,丈夫治田有亩数,妇人织纴有尺度,是富国强兵之道也。”

武王曰:“善哉!”

【注释】

具:器具,这里指军队的器械装备。

人事:指农事。

耒耜:古代农具,耜是耒的铲,耒是耜的柄,为耕地翻土的工具。

行马蒺藜:行马,用以堵塞人马通路,装有剑刀的车辆。蒺藜,本是一种带刺的果实,此处指铁制的铁蒺藜,呈三角形。行马、蒺藜,都是障碍物。

蔽橹:用于防御的障碍器材。蔽,车上防御风尘的屏障;橹,大盾牌。

耰:农具名,无齿耙,用以平田及击碎土块。播种后用耰平土,覆盖种子。

蓑薛簦笠:即蓑衣、斗笠。簦,有柄的笠,即今之雨伞。笠,斗笠。

甲胄干楯:甲,古代用铁片制成的护身衣。胄,头盔。干,盾。楯,大盾牌。

钁锸:钁:音决,似今日之锄。锸,似今日之锹。

杵臼:杵,捣物的棒槌。臼,舂米的器具。

纴:布帛。

:农具名,装有长柄的刀,为割草用具。

田畴:田地。

刈:割草。

田里相伍:伍,古代户籍和军队的编制。户籍以五家为伍,军制以五人为伍。田里,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和住地。此处指同村、邻居。

符信:凭证。

周垣:围墙。垣:矮墙。

刍:饲草。

六畜:指六种家畜:雞、犬、豕(猪)、牛、羊、马。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社会安定,国家没有战争的时候,行军作战的进攻武器,可以不加修治了吗?国防的设施,可以不用装备了吗?”

太公回答说:“作战时用于进攻和防守的各种武器和设施,可结合农具进行准备。耒耜可以用来当作军队人马的障碍物。马、牛、车、舆,都可以充做营垒和屏障器材;锄头、犁耙,可以用为作战的矛戟;蓑衣、雨伞、斗笠,可以用来当作作战的盔甲和盾牌;锸、斧、锯、臼杵,都可以用作攻城的器械;牛马可以用来转运粮草;雞可以用来报时,犬可以用来警戒;妇女纺织布帛,可以用作指挥的军旗;男人平整土地的技术,可以用于攻城作业;春天农人斩棘除草的方法,可以启发与战车骑兵作战的技术;夏天农夫耘耨土地的方法,有助于发展对步兵作战的策略;秋天农人收割庄稼,可以为战时储备粮食;冬天农民充实仓库,可以成为长期坚守的战备资源。同村同里的百姓,平时相编为伍,可以用为战时军队管理的依据;里设吏、乡设长,平时管理百姓,战时可以用来充任将帅;里与里之间筑设围墙以分隔往来,作战时就是各部队驻防的区分。运输粮食、收割饲料,作战时就是军用的储备。春秋两季筑廓、修沟渠,作战时就是壁垒壕堑。所以说,作战的器具完全可以在农事进行之中一并筹划。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都重视百姓的日常生活,必须鼓励百姓发展畜牧、开垦土地、安定住所。男人耕种一定数量的田地,女人纺织一定数量的布匹,这就是富国强兵之道。”

武王说:“真是太好了!”

【心得】

本篇论述的是古代封建社会耕与战关系的统一性,姜太公于此特别强调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道理。姜太公指出,战时的兵器装备,就来自平时的生产工具;战时的战斗技术,就来自平时的生产技术;战时的军队组织,就来自平时的生产组织;战时的军事工程,就来自平时的生产工程。

这是十分深刻的军事思想。因为战争既是一种上层建筑的政治行为,必然立足于以一定生产方式为主的经济基础之上。这篇文章是中国古代关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间关系的最好说明;同时,姜太公还意识到了经济的决定作用,从而得出了富国才能强兵的正确结论。

战国初期,秦国地处西陲,政治、经济、文化落后,被中原诸侯视为戎狄。秦孝公任用商鞅于公元前356~前350年,先后两次推行变法。其主要内容:废除井田制,把土地授予农民,允许自由买卖,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的土地私有制;奖耕战、奖军功,制定军功爵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工商业发展,促进小农经济繁荣,巩固封建经济基础。且规定男子成年必须与父母分居,以利增加赋税收入;实行县制,共建31县,县设令、丞,均由中央委派,掌管全县政务;编制户口,建立什、伍连坐制;统一度量衡。现存的“商鞅量”,就是当时颁行的一件标准量器。商鞅变法加速了秦国的封建化,剥夺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权,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使秦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

同类推荐
  • 羊群

    羊群

    2000万名科幻射击游戏的玩家穿越了,新世界文明因他们而改变。这是一帮代号为“羊群”的特种部队纵横沙场的故事。什么是优异的超级特种兵?高空跳伞,深海爆破,什么武器都能用,什么载具都会开,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不问原因,只要命令,这才是优秀的士兵,一部完美的战争机器。吓到了么?(吓尿了,吓得我肾结石都碎了)
  • 护国军团之军长成长记

    护国军团之军长成长记

    民生,一个被养父李大山捡到的小孩,在上山长大,习得一些武艺,为报养父之仇,寻找生父母,历经艰险,慢慢从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傻子’走向一名军人的坎坷之路...作品讨论群498207482(初次驻站写作,章节字数偏少,还望谅解)
  • 黄石公三略

    黄石公三略

    《黄石公三略》亦称《三略》,分上略、中略、下略三卷,共3800余字。《三略》是中国古代着名兵书,大约成书于西汉末年,旧题黄石公撰。据考,《三略》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专讲战略的兵书,为两汉时期唯一一部流传至今的完整兵学着作,该书问世以来,受到历代政治家、兵家和学者的重视。北宋元丰年间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黄石公三略》既是一部兵书,也是一部政治谋略著作,其中的用兵计谋、治军谋略对当今的社会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此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致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请广大专家和读者予以指正。
  • 游戏青年的反恐逆战

    游戏青年的反恐逆战

    曾经他是个游戏宅男,没钱没工作没女友,是亲戚朋友眼中的蛀虫和啃老族。被嫌弃,造鄙夷,受侮辱,遭欺压,他卑微地活在自己的游戏世界里。恐怖分子的突然闯入,让他失去了父母和原本的生活,现实逼迫他拿起了枪。他一无所有,只有那些被别人嘲笑的游戏经验。可就是这些游戏经验,让他成为了震撼各国军方反恐奇兵,人们不知道这个体弱的中国青年为何在战场上如同神降。后来他成了世界反恐联盟的司令,财富能够买下整座岛国,名声赛过历史上任何军事家。他成了全球反恐的领袖,可这样的他坐在苹果定制的私人电脑前,望着屏幕上的游戏画面,还是会泪流满面。“如果可以选择,我更愿意做回曾经的游戏宅,那时候我一无所有,却也没有失去什么。”
  • 雾都谍影:二战离奇故事集

    雾都谍影:二战离奇故事集

    “事实比虚构更为离奇”,罗伯特瑞普利多次这样说过。看来这一精辟的见解很适合本书。本书所叙述的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看起来都是那样怪诞离奇和不可思议的故事。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但是,对于那些神秘的、稀奇古怪的、令人费解的故事,却很少有著作涉及。本书或许能填补这一空白。读者在细细品味了本书中一个一个的小故事之后,可能第一印象会是:“这种事情恐怕不可能发生吧?根本不合逻辑嘛!”然而,这些饶有趣味,并且常常是难于理解的故事,都是经过细致的调查并得到了证实的——只因为是在战争期间,逻辑通常显得不合常理。
热门推荐
  • 二爷您的呆萌妻黑化了

    二爷您的呆萌妻黑化了

    她,在国外呆了三年.三年后高调归来,是众人羡慕的对象,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宠爱,还有十四个护短的哥哥.所有人只知道卿家大小姐有副好容貌,只会撒娇.但他们不知道的是,白天,她是爱撒娇的呆萌小姐.夜晚,她是传说中的暗殿之主.当层层身份曝光,众人终于不淡定了,太低调了太低调了,卿家人也不淡定了,这还是以前那个被众人捧在手心里的呆萌小姐吗?此时的某位大佬仰天狂笑,这辈子他做的最对的事就是早早的就把卿诗诗的心给拐走了.全场就只有卿诗诗最为淡定了.卿诗诗:“真不知道你们在高兴什么?不就是几个身份暴露了么,至于吗?”众人:“至于,非常至于”卿诗诗:“……”求卿诗诗此时的阴影面积.(本文纯甜宠,无小三,身份神秘,马甲满天飞,欢迎各位小可爱入坑.)
  • 倾颜笑:我是你的王

    倾颜笑:我是你的王

    帝星陨落,天狼闪,传说再次被应验,只不知这次是祸还是福……***************前世杀手,一朝穿越,竟紧握半边江山,名为落夏王子,身在离年国,知当今四国为主,战乱频繁,王子征战,险地遇难,被困凤玺国。险地遇朝阳,落夏的心无数次的沉淀,朝阳与前世女友离年,竟是如此相像,无故被朝阳解救于困地,心相绕,落夏为朝阳隐蔽在凤玺国。一年时间,落夏凭着文武双全,一战成名,武状元的名号高举在头,娶朝阳为妻,而好景不长,落夏身份被拆穿,在度陷凤玺国,杀气在起,凭着杀手的杀出一个冲围,而朝阳泪撒凤玺,以生命威胁——而解救落夏。泪奔离年,离年国之王风溪因病而故,离年国的重担便落在落夏身上,一朝成王,紧握江山。再遇朝阳,便是皇与公主的身份,四国江山的和与战,爱和恨终究如何?落夏曾对朝阳说:“我的世界将为你而倾,如果我有一天我我们的爱变成恨,那么我会去死去。”朝阳:“你的生命是我的我的生命,你的世界就是我的世界,永远不会头恨。”
  • 堪堪

    堪堪

    五年前的夏天,我们似乎都忘记了。时间的尾巴我们都没有捉住,留在指缝间的是匆匆间无声消逝的青春。我们并不小了。
  • 破宇风云

    破宇风云

    天地初开,以九为尊。主角宇宙战争失败后,流落宇宙大帝地球找寻更强的力量,一步步夺回自己的星球成为新一代宇宙之主。
  • 巾帼不用让须眉

    巾帼不用让须眉

    齐邶魂穿来到这里,走的路线跟别的穿越者不太一样,当兵去了,相爱相杀的敌国皇子,欢喜冤家的穿越者友军,谁才是齐邶最后的归宿呢?
  • 我真的想做赘婿啊

    我真的想做赘婿啊

    重生成为东晋某家族的子弟,不想振兴家族,只想安安稳稳的做一个赘婿二世祖
  • 音乐知识100问

    音乐知识100问

    这是一本通俗的音乐读物,它面对广大的少年和青年音乐爱好者,因此我们尽量写得浅显和易懂,希望通过上面这100个问题,能够对中、外音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世界和中国著名的音乐家、音乐作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由此引起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世间七十二行,或三百六十行,各行有各行的学问,而且非常专业,所谓隔行如隔山也。有的行业看来简单,就凭自己的小聪明去做,结果必然要闹笑话。足见知识是要认真学习的。但是艺术又是相通的,例如京剧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我们从京剧演员的表演中就可以认识中国的音乐、美术、诗歌、舞蹈、杂技和历史;懂得京剧的写意性表演,对中国的写意画认识也会有益处的。
  • 终成了回忆

    终成了回忆

    他们的爱在错过中不断成长,直到两个人都难以承受,于是彻底变成了回忆。执子之手,奈何不能与子偕老!(短篇小说)
  • 我要做个强者

    我要做个强者

    这里有修炼界万族,人族,妖族,神族,魔族,海族,一个平凡的现代青年踏上修仙之路,踏征途,护一界…………
  • 星与渝

    星与渝

    这是属于星与渝的,甜甜的,美好的爱情星:我从来不信什么一见钟情,对于说喜欢你也是由于一个目的,可是,最后的我还是喜欢上了优秀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