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67100000076

第76章 8,欲望是成功最好的燃料

陈氏家族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你是否想成功和你成功的欲望有多大。在人后的道路上,充满了各种困难和障碍,若你没有强烈的欲望,你就不可能战胜困难,越过障碍,只能陷于平庸。

想当年,陈弼臣与10个泰国商人集资20万美元创立了盘谷银行,职员仅仅23人。经过多年艰苦奋斗,陈弼臣不仅在银行业站稳了脚跟,而且跨进了亚洲大富翁的行列。

陈弼臣之所以如此辉煌,一跃而起源自他心中强烈的渴望,也可以说是他心中那种极度想摆脱困境,冲破成功的欲望。

成功的人都拥有相同的物质,他们都拥有强烈的成功欲望,如果说梦想是迈向成功的方向,那么欲望就是迈向成功的燃料。一个人的欲望越强,产生的动能也越强,他就越能克服困难,最终获得成功。

不仅陈弼臣在事业上卓有成就,他的儿子陈有汉也创造了一番伟业。自陈有汉经营盘古银行以来,其业绩仍然蒸蒸日上,成为了东南亚最大的私营商业银行。盘谷银行这一时期的发展速度,所取得的业绩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有人将这一时期称为“陈有汉时代”。

这种对于成功强烈的欲望和开拓也体现在第三代上。陈有庆先生的两个儿子中,大儿子陈智文现任亚洲商业银行总经理,小儿子陈智思则主理亚洲保险公司。其中,陈智思是一个全香港保险公司都不愿意为他投保的名人,因为他18岁时就患上血管收缩症,先后进行了三次大型心脏手术。

身体素质不佳的陈思智并没有对生活沮丧和失望,相反他被自己的父辈们追逐成功,永不退缩的精神深深感染着。这段生死之间的经历,让他决定将生命的大部分奉献社会,他也是整个陈氏家族中在政坛影响力最大的人物。

陈弼臣可谓是白手起家,纵观陈弼臣的成功史,他没有继承祖业,也没有飞来横财,他经过苦苦的寻觅,一直不甘落后,渴望成功,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已的那一片蓝天,自已的那一方士地,找到了属于自已的发展机遇。这一切,都是他不听任命运摆布的结果。

到了陈弼臣、陈智文这两代,他们面对家族生意的巨大挑战,以及来自现实的种种压力,仍然严于律己,在先辈的基础上取得了更大的成就,靠的也是对成功的强烈渴望。显然,连野心都没有的人,是无法有非凡成就的。想要非同一般,先要有非同一般的梦想。

生活中很多人也有成功的愿望,但愿望和欲望不一样。愿望只是静态的,而欲望则是动态的。有欲望的人会付诸行动,真正去追求自己渴望获得的一切。陈弼臣一路上从未停止追逐成功的脚步,满载着对成功的希望,付出了巨大的艰辛,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他离成功越来越近。

“财富课堂”成功源自欲望

欲望是成功的基础。一个人不敢大胆地去想,没有欲望,就无法找到行动的方向,无法获得行动的动力。首先是“想不想要”,其次才是“能不能得到”,想要的未必就一定能得到,但连想都不敢想,肯定做不到,也得不到。

陈弼臣的家族产业富过三代,这不是偶然,而是看着他们每位领导者心中无比强大的欲望在支撑着他们。心中越是渴望突破之前父辈的成就,行动力就越凸显力量,他们成功的大小是与他们欲望的大小成正比的。

大多海外商人出身贫苦,他们对于致富的想法根深蒂固,这成为他们心中无法磨没的信仰,求生、求富欲望非常强烈。渐渐地他们养成了拼搏进取的精神,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美国亿万富翁洛克菲勒,有一句名言:“即使你们把我身上的衣服剥光,一个子儿也不剩,然后把我扔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带,但只要有两个条件——给我一点时间,并且让一支商队从我身边路过,那要不了多久,我就会成为一个新的亿万富翁……”

这句动人心魄的财智之语,很早就在比尔·盖茨幼小的心灵中播撒下了财富种子,使他对商业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和天然的顶礼膜拜。

从小就有的亿万富翁之梦,在别人看来似乎是一种空想,但是比尔·盖茨没有停留在虚无缥缈的想象中,他从少年时期就开始了自己的赚钱生涯,把强烈的欲望转化为真实的行动。

1970年底,比尔·盖茨就开始探索生财之道了。当时,他参加了湖滨中学的学生程序编制小组。由于对商业之道及法律程序十分在行,盖茨理所当然地成了这个小组的法律顾问和决策核心。

到了1971年初,湖滨中学程序编制小组得到了一笔重要的业务:俄勒刚州波特兰市的信息科学公司与计算机中心公司,想请盖茨等人为客户编写一份工资表程序。当时,这套程序非常复杂,编写难度很大。

经过一番努力,盖茨带领大家出色完成了任务。按照一般的规矩,这家计算机公司只要按时付费就可以了,问题是,这种报酬很少。盖茨想获得更多的酬劳,于是提出以项目产品或版权协议的规定来支付酬金。

因为协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信息科学公司无权占用任何属于程序编制小组的那部分收益。于是,大家得到了信息科学公司所获利润的10%;而且在该公司长期的经销中,盖茨和同学们会获得更大的收获。

许多人对盖茨的商业头脑钦佩不已,认为他天生就是经商的料子。多年以后,这一判断得到了验证。许多人想知道为何盖茨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对商业、对财富有一股强烈的欲望,并在早期经商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凡有大作为的商人更多的是崇尚自己和家族的力量,强调”爱拼才会赢”。通常,他们会带着一家人搞创业,一家人一起努力拼搏,强调”义气”上的团结,即使遇到再大的苦难,大家团结一心,也能度过难关。

可以说,海外商人的一切,都是在欲望的驱动下“拼”出来的。从无到有,从打工仔到大老板,一切皆有可能,关键是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敢于行动的勇气,能够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第十章“雅虎酋长”杨致远——将传统世界融入新时代

在当今IT业,有3位没有上完大学就跑出去开公司、最后变成著名的亿万富翁的人,他们就是比尔·盖茨、迈克·戴尔和杨致远。多年前,杨致远还只是一个不名一文的博士生,无意间他将自己的网站资料手册发展成为今天这个神话般的国际大型网络公司,而他则成为Yahoo!创始人。

杨致远以清晰快捷的思维,不知疲倦的为事业打拼,使得他在竞争激烈、巨头云集的IT业中,脱颖而出!他说:“我不怕输,即使我失败,我也有重新来过的勇气。”这种年轻人不怕输的劲头也衬托出这个传奇人物的精髓所在。

档案

中文名:杨致远

出生地:台湾省

出生年月:1968年

毕业院校:斯坦福大学

主要成就:创建雅虎公司

语录

“从某种意义上,担任雅虎首席执行官是一个孤独寂寞的工作,很多时候你不得不做出两难的抉择。”

“如果只是为了成功和金钱创业,能接受失败吗?不能。怎样才能接受失败?是因为能坚持,对所做事情的热爱,一种固执的‘笨’。”

“在创业中,过程始终比终点更为重要。”

“在斯坦福呆了将近9年,只要再坚持一年就可以把博士念完了。对于中国人来说,能读完博士还是一种非常大的成就感。但我当时90%的精力都在Yahoo,只有不到10%的精力来念PHD。我觉得人不应该欺骗自己,于是就放弃学位,选择了创业。因为一直没有拿到PHD,所以我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学生。”

“Yahoo这个词在英文中是‘没有知识水准’的意思,创办雅虎时就是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文化,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寻找。我自称为Yahoo酋长,也就是最没文化的人。”

“我们创业的时候没有想到去赚钱,所以有了钱以后也没有说是达到目标。赚钱不是我们创业的原因,也不是我们到现在该走还是不该走的原因。有了足够的钱财,真正的好处就是给我个人足够的时间,足够的能力去真正做我想要做的事情,我喜欢做的事情。这些事情还是雅虎。”

“如果我们是为了钱,那我们可能早早就将雅虎卖掉了。可以告诉你一个秘密,我每天都会在收盘时看一次股市行情,但我却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股票。我还不满30,我还不需要钱,也不想钱,更不想交税。我的钱都在纸上,全是股票,数目很大,看起来都不相信是真的。”

“最让人感觉良好的是你每天都在改变着世界。你每天早晨起来问‘我起来干什么?’然后你就觉得如果你不去工作,雅虎可能就会出问题。我们当年建立的小小网站现在每天都有千百万人使用,每当看到这情形,我们就会说声‘哇!’甚至打个寒战。这真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

年谱

1968年,杨致远出生于中国台北。

1990年,杨致远以优异的成绩进了离家不远的斯坦福大学。

1993年,杨致远和费勒靠着校园中的一台搜索器记录他们所喜爱的网站。

1994年,它的访问量已首次突破100万人;

1995年,杨致远放弃即将完成的博士学位,在红杉的资助下,他们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资产约400万美元。

1998年,《福布斯》杂志推出高科技百名富翁,杨致远以10亿美元的财富跃居第16位,超过了冠群CEO王嘉廉,成为高科技中的华人首富;1999年:杨致远和费罗已成为网络媒体公司的舵手,公司市场价值高达390亿美元,而杨致远的纸面财富达到75亿美元。

2003年,杨致远与周鸿袆在香港达成协议,以1.2亿美元收购3721公司的全部业务,并把“土鳖”派的周鸿袆扶上雅虎中国总裁的位子。

2005年,在软银总裁孙正义的牵线下,杨致远与阿里巴巴的马云走到了一起。

同类推荐
  • 明朝一哥王阳明

    明朝一哥王阳明

    在汲取中外王学研究的基础上,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将王阳明几起几落的人生历程娓娓道来,力图全景式地展现阳明先生荡气回肠的一生。作者不止步于写一本通俗历史人物传记,而是举重若轻地将阳明心学的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的形成、发展贯穿其中,使心学思想的脉络有迹可循。
  • 文坛全才——苏轼

    文坛全才——苏轼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吃透曾国藩

    吃透曾国藩

    本书是对曾国藩格言的解读,以传统文化精神激励现代青年心灵,是一本有特色的中国式励志读物。作者选取格言引自有据可考的曾国藩文集,与现代青年分享其多年以来阅读和研究曾国藩的心得与人身感悟。全文共分四篇,前三篇分别谈理念、谈修身、谈实践;并将出处不尽详细,但流布极广、裨益于青年的一些格言,收录于拾遗篇。
  • 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容若词传

    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容若词传

    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大雪已经落了好几天,把整座北京城都给笼上了一层银白色的幕帏,千里冰封,连紫禁城金黄色的屋顶也都被雪白的雪给覆盖住了,宫殿变得像雪塑冰雕一般,褪去了往日的巍峨雄伟,带上了一些别样的晶莹洁白。覆雪的屋顶蜿蜒着,从紫禁城一直延伸到四周的寻常民居上、花木上,在寂静的夜里勾勒出连绵起伏的曲线。在这些被大雪覆盖住的屋顶下面,有一处寻常的宅子,和其他官员的宅子相比,并没什么特别之处,一样的青砖青瓦,一样三进三出的四合大院。
  • 莫扎特里姆斯基

    莫扎特里姆斯基

    王建勋、郑毅编著的《莫扎特里姆斯基》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莫扎特里姆斯基》对莫扎特、里姆斯基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热门推荐
  • 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

    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

    在成长之路上,天赋固然重要,但人生的磨炼、社会的感染、环境的熏陶,自身的努力等,都影响着人生智力的发展和才能的表现。人与人的天生智力并没有多大的不同,但随着后天的学习与培养,不同的人就表现出不同的才智,只有把这种才智积极地运用于实践和创造活动中,才能发挥神奇的作用,才能创造出真正的社会财富。
  • 强心脏系之冤家一家

    强心脏系之冤家一家

    爱情来临时你知道吗?爱情来临时你被吓了吗?爱情来临时你幸福吗?爱情正在慢慢来临,幸福你要抓住还是要放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腹黑女王范:吃货王妃闹天下

    腹黑女王范:吃货王妃闹天下

    穿越,对多少人来说很恐怖?不过对于她这个绝对书迷来说,穿越,绝逼是一种梦寐以求的事情!一朝穿越,羽落诗从腹黑毒舌无下限变成了“天真无邪小白兔”。“装白兔,骗天下。”这是她的一届名言。有人想暗算她?OH,那你绝对是个找死的,别忘了,她身边还有只绝对妖孽!“有人陷害我怎么办?”她可怜兮兮的问道。“娘子这人绝对是找死,走,灭了他!”某妖孽邪笑。以他傲视天下,换她一世宠欢!
  • 仙元纪之全民修真

    仙元纪之全民修真

    白锋带着一条狗回到白城,从此以后,一切都变了……末法时代结束,从此全民修真……杀手丶忍者丶修真者丶狼人丶僵尸.....没时间解释了了,快上车........
  • 重生之设计师

    重生之设计师

    他是时尚的领导者,是国内高级定制的推动者。他的服装让我们穿出了一个国家的崛起。他就是国内的最早的服装设计师。他也是各路演艺明星的座上客。他为春晚舞台设计服装,他也为奥运会增光添彩。他以其独有的魅力——奢华、唯美、雅致、细腻,感染了整个中国。他,一直传承着中国最古老的文化,在一夜间让世界对于华服,有了全新的解读与认知。......我是裁缝师,更是服装设计师来自杨峰的呐喊。
  • 乐氏长生录

    乐氏长生录

    不得长生之秘,任你供参造化,无敌于世间,数百年后,终逃不过烟消云散的命运……而他!皇室遗孤,身怀长生之秘,面对宗室被毁的血海深仇,在这乱世之中,一场风暴悄然降临……
  • 万仙天尊

    万仙天尊

    我想写一个故事,一个万物皆有灵的故事,法宝有灵,法术有灵,山川万物有灵,元素有灵......若想成为一名修士,就需要狩猎这些灵,封印在灵指中。而故事的主角手持着西游降魔篇中孙悟空的两把西瓜刀,从下界砍到上界,更砍到天外天,砍翻各路天才,眼睛都不眨一下。
  • 幸福是灵魂的香味(美丽情怀卷)

    幸福是灵魂的香味(美丽情怀卷)

    本书叙记的是爱心的奉献与给予、感恩的回报与追忆,柔情的力量与怀念,通过一篇篇感人泪下的故事,一曲曲美丽人生的讴歌,一段段荡气回肠的记录,一首首解读生命的感言,告诉您:真正的幸福是内在的,它只有在人类的灵魂里才能发现。希望这本书能给广大青少年读者朋友,留下美好的青春记忆。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