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35600000007

第7章 如何安住在折腾中(3)

四祖在他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里提到的:“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是名第一忏悔。”端坐念实相就是“无生忏”。用禅定的方法观实相,是最直截了当、最究竟的忏悔法门。实相是什么?实相无相,无相之相名为实相。妄想也好,业障也好,都是因缘所生法,都是虚妄不实的。归根结底,一切诸法都是缘起性空,了不可得。只要能够在一切诸法上,排除名言、分别,以正智去观察,直接领悟真如的境界,那就是实相。真如是什么呢?真如就是一切诸法的本来面目。“真者不虚,如者不变。”一切诸法的实相本来如此,不可改变,不可改变的就是实相,能改变的就是名言、分别,名言、分别的背后就是诸法实相。能够观察诸法的实相,本身就是最好的忏悔,所以说是“第一忏悔”。实际上忏悔没有第一,也没有第二。所谓“第一”,是说这是最究竟、最根本的忏悔。所以不管是念佛、持咒、观想、数息参话头乃至到现实生活中的一行三昧,也就是进入了禅定观空状态,那就是最高明的忏悔方法。比如三祖僧璨在见二祖的时候得了很严重的风疾(类似现在的麻风病)。他请求二祖帮他忏悔,把病治好。二祖就问他:“将病来”。把你的病拿过来,最后三祖观到空性回答:“觅病了不可得”。观到了真空,实现了彻底的忏悔。

初学者事理交替不能偏废,上根则理事圆融,事忏不碍观空,理忏也不妨礼佛诵经念咒经行等。但是理忏需要真正的观空,我们现在的凡夫业障比较大,不能光依赖理忏。事忏也是很重要的手段。

我们看了很多佛菩萨和祖师大德教我们的方法。有事的,有理的。事的——直接按照他们给我们编制的仪规去做;理的——就是让我们勤修禅定观空,从而达到忏悔的目的。

七.忏悔中的障碍

我们忏悔的时候有很多的障碍,比如碍于面子就是最大的一个。对忏悔的力量半信半疑,想忏悔的时候又突然发生急迫的事情等等。它是因为当一个人发心要修行,了脱生死的时候,累生累劫的冤亲债主,唯恐以后要不到债,或者是有的对我们有贪爱、有执著,希望生生世世都能看见我们,这些人他们也会在当我们想解脱时来障碍我们。冤亲债主的障碍大,亲属贪爱的障碍小,所以当我们修行的时候,一定要常常在佛菩萨面前忏悔,忏悔往昔的无量罪业,并且将一切修行所得的福德、功德,回向所有冤亲债主。希望他们都能够和我们一样,得到见性和解脱。

八.功德及回向

经中云:“然诸福中,忏悔为最,除大障故,生大善故。”忏悔业障能使我们顺利完成修行的事业,减少修行路上的坎坷,最终成佛做祖。忏悔业障有这么多的好处,有这么多的功德和福报。那么我们不但要自己努力去忏悔,同时劝请和帮助他人忏悔。并且要把这些功德和福报回向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及一切有情。发勇猛心,深信因果,相信种善因,必结善果,种恶因,必有恶果。只有相信因果的人,才可能放弃世间的享乐,而付出无比的毅力,断一切恶业,刻苦地去修行。所以在求明心见性之前,一定要忏悔业障,深信因果。勇猛精进地忏悔自己的业障。

正确忏悔免新业

我们学佛的人都知道我们业障有多重,而且知道只有用忏悔的方式来面对。所以,我们常常使用忏悔业障的方式来消除业障,希望通过忏悔,把自己的业障消除。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直接向当事人表示道歉,或者请当事人吃饭等;有的人在佛前求忏悔;有的人诵经、拜佛求忏悔;有的人到寺院做佛事求忏悔;有的人……

这些都是好事,说明大家知道做错了事情要求忏悔,要去弥补损失,要无怨地用善法去面对。那么,这里面有一个常常被大家忽略的事情,就是怎么样才是正确的忏悔?是不是把自己昨天或者今天所犯的过失,向当事人、向佛菩萨、向好朋友再说一遍,求他们原谅自己,饶恕自己的罪过,这个做法对不对?

一定要注意,这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对呢?因为,你把那些造过的罪业又想了一遍,又造了一次。不是要忏悔吗?怎么又造一次了呢?应该知道,这个时候,你的身体没有造,口造了;身没有造,意造了。许多人天天忏悔,不但罪业没有忏了,罪业每忏一次增加一次,每忏一次又增加一次,这个罪业越来越深!

为什么会这样呢?看过我的日记《本源自性天真佛》的人一定会记得上面所说的五种心,我们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是由这五种心在起作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包括忏悔的时候)“集起心”也在作用,如果我们把罪业再想一遍,等于在“集起心”上加深一次造作。

我们修行就是要把坏的造作从“集起心”上去掉,让好的造作深深地刻入“集起心”上面去。从而让我们养成“好的习气”,一遇到任何事情就是“好的习气”现前。所以,上面的忏悔方式是不对的,如果这样忏悔下去,只能是“坏习气”越来越深,这不是事与愿违了吗?所以不能这样忏悔。

那要怎么样才是正确的忏悔呢?应该知道忏悔有事忏和理忏之分,这在我的以前写的《如何忏悔业障》里面有详细的说明,这里就不再重复了。有兴趣的人自己去找来看吧!

业识茫然应知返

参禅用功是佛教教导我们觉悟的一种方式。就是要我们时时刻刻能够保持觉醒的状态。参禅能够更加进一步训练我们在各种三昧之中任意自由出入,期望在这些三昧的出入过程中,忽然体证诸佛菩萨、历代祖师的境界。是佛陀教诲我们一切向内追求的一种用功方式。

这种用功方式不仅在禅堂里可以这样用(其实,应该说在禅堂里用功的方式,是祖师们总结出来的一种比较容易或者说是条件比较好的用功方式),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可以这样用。但是,最后都要把这些用功方式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所以,佛陀的原意就是在生活中去应用,在生活中去觉醒。

因为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心很粗,对于我们的业识就不容易回光返照。当然一些粗的业识或者叫严重的错误,比如犯了五根本大戒,我们是会发觉的。但是这样我们的代价就付大了。我们修行就是要减少这些付出的代价,在我们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就杜绝它。

所以,我们要念念回光返照,要时时刻刻觉醒起来。把我们的心念守好,不让它放逸。实在做不到的时候,就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所谓的功夫或者是一句佛号,或者是一个咒语,或者……很多很多有八万四千种法门。我们就是要用这些法门或者叫功夫来收摄我们的心。

粗的业识尚且如此难以发现和收摄,何况要管理我们的微细的业识,就更是难上加难了。这些微细的业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的粗心中,是很难被发觉的。所以,祖师给我们一个方便法门,让我们进禅堂安静下来用功;让我们在安静的环境里面去发现、去觉悟。

因为,在这样安静的环境里面,我们平常发现不了的业识就会突显出来。我们才得以认识到我们的问题,然后再慢慢地克服或者叫觉悟。这在自己以前的日记中有很多的描述。比如说我们的呼吸,在平时是感觉不到的,而到了禅堂安静地坐下来后,就会感觉到我们自己的呼吸很粗重。

再比如,秒钟的声响。我们平时是感觉不到的,而当我们安静地坐在禅堂的座位上后,我们会发现,秒钟的声音是如此的响亮。其它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情况,这些情况的特点就是要我们在安静之后才得以发现,平时因为心比较粗,是发现不了的。

如此等等很多微细的问题,我们平时感觉不到。甚至在我们做功夫的时候也不例外。比如我们用功的方式比较复杂,我们的心又比较粗的时候,往往我们一边做功夫一边打妄想,更加可怕的是自己还不知道。这在我以前的日记中说过很多的。比如《用功方式简单好》等等日记,有对这样的问题进行的讨论。

因为我就常常这样,一边用功一边打妄想。在与很多人交流用功问题的时候,大家也常常说到这样的情况。可见,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不是个别人身上出现的问题,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遇到这样的问题,只能靠我们的意志力去解决,要靠我们花更多的代价去解决。

翻开祖师的语录,也有很多讲这些问题的。什么守一不移、制心一处、如猫扑鼠、如梗在喉等等等等有很多要我们用到自己的意志力,把心力集中到功夫上的方法。大家各自找个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应用,去克服自己的毛病,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就是了。

同时,祖师为了让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的毛病,还给我们建立了禅堂,让我们在禅堂里禅修,以便对治我们的毛病。从硬件到软件都给我们创造了最好的条件,让我们在这些细微的业识茫然出现的时候能够回光返照。慢慢的在我们功夫成熟以后,让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念念回光返照。

佛教,就是锻炼我们的觉的能力,要我们保持觉的能力不要迷失。有所谓“不怕念起,就怕觉迟”之说,或者叫做“识得莫为怨”之说。只要我们能够发现问题,我们就能够对治,最怕的是我们连有问题都不知道。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正是存在着问题而不知道的。

我们修行的方式就是先在禅堂里用功,希望将来功夫成熟能够应用到生活中去。然后在生活中不断地磨练自己、觉悟自己,最后达到与诸佛菩萨、历代祖师一样的境界。让我们不管是在粗心状态还是细心状态下,都能把握自己,让自己时时刻刻处于觉醒的状态。

庞蕴居士有“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朱紫谁为号?丘山绝点埃。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之说。如果能够这样,不光是能在挑水搬柴中大显神通;还能在是非纷扰中大作佛事,自利利他。这一切就要看我们是否能在业识茫然的时候能够知返了。

下面看看宋东京(今开封)褒亲佛海有瑞禅师的事迹,看看他是如何描述我们日用三昧而不觉的。

东京褒亲佛海有瑞禅师。姓陈氏兴化军仙游县人。幼异尘俗默坐终日。父母奇之舍令出家。依东京景德寺重全上人为师落发。受具。造黄龙南禅师法席。南公曰。汝为人事来为佛法来。师曰。为佛法来。南公曰。若为佛法来即今便分付。遂打一拂子。师曰。和尚也不得恼乱人。南公器之。然师终未彻。后依泐潭总禅师始悟玄奥。给侍久之众推上首。出世安州太平旌德。被诏住东京褒亲。哲宗皇帝五七入内。赐大觉师名。百日入内。又赐佛海禅师号。开堂问答罢。师曰问得亦好不问亦强。一问若不达翻成戏论法。问若有旨答亦随机。为什么宗乘道着千圣退步。宝杖敲时三乘失辙。盖为此事似秦镜当台千里邪心自怖。如镆邪在袖百亿魔军碎胆。直得大圣不说说迦叶绝闻闻。大底秖要诸人回光返本敛念收心。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心体湛寂。妙用恒沙物我混同。有人便于此承当得。犹属抱桥柱澡洗及乎。舍之似万里望乡关。执之堕在魔王境界。唤作迷时人逐法悟后法随人。盖无私法要千古同规。一句同机唯人自鉴。到这里若会得。便见终始一如古今齐致。至此赵州庭柏清风长在。若不会得便见云门凳子天地悬殊。于是不得已便乃琉璃殿上日午打更。无景林间秋行春令。何也。妙体虽然无异妙用。盖有多门。是故释主能仁应迹迦维引悲沙界。神通妙力不可思议。盖为群生日用三昧而不觉。业识茫然而莫返。遂致前境纷纭本原错杂。繇是金仙久默斯要。于不二境作大佛事。入寂此土经纶三界。道洽大千化均百亿。言满法界捞笼群生。敷玄籍以晓果因。垂天真以育情性。无何机有大小乘分顿渐。故使资粮者。可以推微达着寻端见绪。然后为散乱者。诫之以定慧。耽诸乐者。示之以无常。乐小法者。导之以大方。计诸见者。谕之以无动。泥名相者。开不二门。此岂不以因言入道籍教明真。一心皎然万德咸着。良为于此。末后却曰。如标月指空拳谕实。噫如此兴慈大似有过无功。未如我金色头陀随身活计琉璃钵盂传来无底。任是千眼大士莫窥其状。达磨所有生涯大庾岭头掷下。设有万夫之勇提之不动。后来风幡事起卷簟义彰。佛手难藏驴脚自露。所以儿孙事不获已。曲顺人情放一线道。便有绍续门风联辉祖焰。佩无我印开不二门。致得向上金鸡米一粒遍济十方。真如厩内良驹独出踏杀群魔。所以人人尽道。摩竭令严承当者少。支那玄响应之者稀。大众若据如斯见识一何少哉。秖如知滋味识痛痒。聆至音决胜负。宁无一个半个。且道能如此者是什么人。良久曰。禅关已得裴公达。祖意宁无谢守评。下坐。又曰。有佛世界以一尘一毛而作佛事。令见一法者具足一切法。故权为架阁。有佛化内以忘言寂默为佛事。使学者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故。好与三下火抄。有佛土中以黄花翠竹而为佛事。令睹相者见色即空故。且付与弥勒。有佛宝刹以法空为坐而示佛事。使学人不着佛求故。勘破了勾下。有佛道场以四事供养而成佛事。使知足者断异念故。可与下载。有佛妙域以一切语言三昧作佛事。令随机入者不舍动静故。为渠装载。大众且道。于中还有优劣也无。良久曰。到者须知是作家。

玩游戏多造恶业

有人问打游戏是否造业的问题,这是肯定的。因为我们一切行为无不在造业,有的在造善业,当然有的是在恶业。玩游戏当然是在造业,造什么业要看玩的是什么游戏?如果是引人向善的游戏,那么是在造善业;如果是玩坏的游戏,自然是在造恶业了。

造善业将来就会积聚善果,造恶业将来就会积聚恶果,这大家都是非常清楚的,这里就不再多说了。我们主要分析玩游戏是如何造业,如何形成自己的业障的。我们由这些无名、烦恼和贪、嗔、痴驱动,由意根(思想)的指导,应用身根或者是口去造业,然后就形成自己的业障。

我们知道我们的行为先是由思想(意根)的设计或者叫指导,然后由身体或者嘴巴去付诸行动,有些会胎死腹中没有行动。这是因为我们的思想(意根)力量不同,或者叫做自制力不同。思想(意根)力量强的念头往往就会容易带动行动,或者说是自制力差的人容易被思想(意根)带动去行动。

所以,念头的落实是根据思想(意根)力量强大与否和自制力强弱有关。思想(意根)力量强大并且自制力弱的人就容易付诸行动,思想(意根)力量弱的并且自制力强的人就不容易付诸行动。人们根据自己的这些情况决定是否使用身根或者是嘴巴造业。

实际上自制力强弱与个人的修行或者说是修养有关。一般来说有修行或者说是有修养的人自制力比较强。比如,有的时候因为自己的觉悟而产生自制力;有的时候因为慈悲喜舍而产生自制力;有的时候会因为受制于戒律等等因素而产生自制力;有的时候……

拿玩游戏来说吧,一般制造游戏的公司为了迎合人们贪、嗔、痴都会把游戏设计得比较“刺激”。我们或者会因为我们的无名贪心而去喜欢;或者会因为我们的无名嗔心而去喜欢;或者会因为我们的无名痴心(比如猎奇心等)而去喜欢;或者会因为我们的无名……

同类推荐
  •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发现置身于一个有不同的伦理、哲学、宗教和文化信仰的多元性的世界。多元论既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也不是把当代西方社会同其他社会分离开来的现象,无论是今天还是过去都是如此。
  •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内容包括史前的蒙昧时代、史前的野蛮时代、、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婚姻的三种形式。
  •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这本金开诚主编、陈长文编著《纵横家与“合纵连横”》,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大家小书·译馆:人生的智慧

    大家小书·译馆:人生的智慧

    本书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哲学随笔之一,也是在国内最负盛名的作品,其读者遍及社会各个阶层。本书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在文字之间体现了叔本华的人生观。正如叔本华所说的,在这本书里他尽量以世俗、实用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这本书尤其适合大众阅读。
  • 浙东学术(第二辑)

    浙东学术(第二辑)

    本书收录论文10篇,包括:古代政治哲学研究文《<唐虞之道>与王权转移的多重因素》,系统论述朱熹《家礼》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的《儒教仪礼研究的现状与课题》,主张摆脱从“心性论”的视域来研究孟子的《孟子性善论刍议》,何善蒙副教授所著的《荒谬:在加缪和庄子之间》,四篇以浙江学术为主的地域研究文和两篇与佛教有关的作品。
热门推荐
  • 灿烂人生之豪门奋斗

    灿烂人生之豪门奋斗

    一个幼小被抛弃的小女孩,在18岁那年被亲生父亲找到,接回豪门。只是重回豪门后她才发现,豪门原来不是鲜花和挥霍,反而步步充满荆棘,充满竞争,蛰伏自己走过的每一步。哥哥一面温情满满,一面又设计自己欺骗自己,父亲看着这些,却只是冷眼旁观,遇到人生挚爱,却因为没弄清自己心意,一步步错过,甚至害得他差点丧命。历经千辛终于心意互通,可是却还是中途杀出个程咬金,一面是追着,一面又只想拿她来做实验。在这种让人步步惊心的诡秘中,她稳步向前,努力武装自己,终于让所有人都折服,站稳在豪门这个大舞台上。
  • 重生之盛世女商

    重生之盛世女商

    前世活的失败,今生就要精彩!前世的她以为自己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结果最后落得家破人忙、惨死街头!叶思晴重活一世,离开自己的夫家,回到京城,从此以后她的人生将走上不一样的路!朝代更迭,乱世英雄,在这样的纷乱时代,她也将创立属于她的大商时代!
  • 林优和暖阳

    林优和暖阳

    从第一天上学起就是学渣的齐优,竟出乎意料的考上了大学,且刚入学便因一场意外成了学校两大王牌社团争抢的对象。徘徊在两位社长(冷酷腹黑的武术社长和玩世不恭的跆拳道社长)的斗争之间,齐优渐渐看穿了各种被完美隐藏的谎言......“她回报你什么了?”“她没有男朋友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男生想让女生记住的最好方式,就是欺负她......”
  • 魔界狂想曲

    魔界狂想曲

    终有一天,我将征服整个魔界。人若没有梦想,和一条咸鱼有什么分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霸道校草:甜心让我咬一口

    霸道校草:甜心让我咬一口

    在Y国,他是大名鼎鼎的少爷,在她心中:他就是一个霸道腹黑的渣男!第一次遇到他,居然说她是他的女朋友!第二次遇到他,居然把她说得一无是处!第三次遇到他,他把她壁咚了!忽冷忽热,什么情况?“丫头,我喜欢你”“丫头,你好甜”“甜心,让我咬一口”不,不要!腹黑校草请走开!“丫头,你是逃不过我的!乖乖得从了我!”祝我新书大卖~!求支持哦~
  • 特工萌妻:宋先生,请接招

    特工萌妻:宋先生,请接招

    传言,W国首富宋承南,才貌双全气度不凡。可穆依依却是知道,那些不过都是表面而已,招蜂引蝶才是宋承南的本性。她堂堂W国特工局第一美人,竟是沦为了他赶跑爱慕者的挡箭牌。穆依依表示不服。某宋微微一笑:“不服?”于是,墙角、地板、厨房,穆依依全都躺了个遍。穆依依含泪扶腰:“老公,还有没有爱慕者,我替你挡。”
  • 剑舞繁华

    剑舞繁华

    这本是个命运坎坷的女人,却无意中经历了一次传奇的穿越,拥有倾世红颜,心思缜密,运筹帷幄,自幼习得一身上乘内功,本喜欢自由于世,洒脱一生,无奈命运安排,识得良人,自此怀安邦定国之心,决胜于千里之外,为了心爱之人脱去青涩身披嫁衣,成为权倾朝野的女人,可是却永远失去了自己最心爱的人,为了复仇,为了替心爱之人完成心愿,她成为了历史传说的“帝后”,有人说她心肠歹毒,手段毒辣,也有人说她心地善良,了解民生疾苦,也许她的心里本就住着两个灵魂。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帝武龙吟

    帝武龙吟

    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想要站在巅峰便要打败一切阻拦。龙吟一声,天下谁人不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