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26100000047

第47章 少林

当羽传甲醒来时,耳边充斥的是如潮的佛音。加之,清亮的很有节凑的木鱼声……羽传甲惊恐的张开了眼睛,却什么也看不见了,眼前一片无边无际的黑暗。羽传甲颤抖的伸出了手,却什么也没摸到,那是一种无法形容的恐怖,他甚至无法判断自己是否还活着。

“师傅,”一个稚幼的的声音高声叫道:“他醒了,他醒了。”

“我在哪儿,我还活着吗?”

“施主,这是少林,你当然还活着。是我到后山砍柴时把你救回来的。”

“多福呢?还有其他人,她们在哪儿?快些告诉我,她们还活着吗?”

门“吱扭——”一声开了,羽传甲听见了大片的琐碎的脚步声,仿佛房间里进来了许多人。

“你说的是谁?”那个声音追问道。

羽传甲无力的爬了起来,摸着那个男孩的手,急促的道:“我说的是一只狗和一男一女。你快告诉我,你看到它们了吗?”

男孩是个和尚,他摸了摸光头,喃喃的道:“什么狗?我看到你时,你的身边只有一朵稀碎的花,其余就什么也没有了。”

“那么还有一个小女孩呢?”

“也没有,那里只有你。”

羽传甲浑身一颤,心道:她们一定都死了。钟魔骗了他,它只留下了他这个最该死的人,而其余人应该都已经被它害死了。

羽传甲胸口热浪一涌,一口浓浓的血液又喷了出来,再次晕了过去,不醒人世了……

光阴似箭,羽传甲在少林住了一月有余,满寺的和尚见了他只是叹气,也说不好是出于同情还是其它什么。羽传甲除了勉强吃点东西,就是落泪,从不出房,竟活似个行尸走肉一般。达摩洞曾是他如此魂牵梦寄的地方,如今却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恶梦。

那段旅途不但是一条求法之路,更是一条体验之路。在这条路上,羽传甲看尽了人间的悲凉,尝尽了人间的酸苦。如今,地方也到了,朋友和挚爱之人也相继死了。他觉得究其根源,这一切都是他羽传甲一手造成的。悟道手札、家传古卷,无边的道法又有什么用呢?途中的哪一件事又是通过道法可以解决得了的?人心如此,作为自以为执法者的他竟也是禽兽不如,还谈什么拯救世人呢?

羽传甲心里有个结,他不能忘记蝶儿他们的音容笑貌,更不能释怀自己的卑鄙无耻。有的时候,他甚至认为她们是这个世间最为可笑之人,她们如此对己,却先后被自己亲手害死了,执情竟会落得个如此下场……

羽传甲几欲了却此生,然而,都被少林方丈救下了。他曾对羽传甲说,死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为什么没有勇气活下去呢?

那个时候,羽传甲哭了,放声大哭。跪在了方丈脚下的他,哽咽欲绝,就像是个了孩子。

羽传甲的人还在,但是,心却早已死了。现在的他,苟活于世、形同枯槁。他忽然明白了历史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由道入佛,那是一种缘于自身的信念的破灭和由此而来的可怕的无尽的恐惧与孤独……

他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任何选择了,他想出家为僧。

方丈对此却并不是很支持,他认为羽传甲还有好长的一段求法之路要走。不过,不应该在这里而应该是在人间。

“施主,你并没有放下心结?听你所言,这一路上,你见到了那么多受苦的众生,还不都是源于执情两字?难道,如今你心里还是放之不下吗?”

蝶儿还世无望,加之多福之死,对羽传甲来说无异于两个致命的打击。羽传甲觉得,即使她们不是间接死于他手,他也会难逃其疚。无尽的悲苦之下,羽传甲深拜于地,遁入空门之心已至毅然绝然之境,自是万难更改。

一连过了数日,方丈沉吟了多时,终于还是让步了。所谓一入空门万事休,羽传甲觉得自己的心从此获得到了前所未过的轻松与安宁。

时间飞逝,转眼又过去了半年,羽传甲的眼睛并没有好,还是个标准的瞎子。不过,羽传甲觉得这样也很好,也许只有什么也看不到,自己的心里才会更干净些……

羽传甲曾把在少林出家的事托人告之了家里。太爷爷却并没有回信,也许是因为暂时没有找到路经此地的人或者有其它什么原因,就不为可知了。

寺里的生活很恬静,羽传甲醉心于佛法的广阔深远自是虔心修持,倒也可以勉强自安。

又过了数月,也就是第二年的秋天,方丈认为羽传甲可以烧戒疤了,这对一个佛门弟子来说是件莫大的喜事。然而,烧戒疤的痛苦是佛门之外的人所不能了解的。方丈建议羽传甲先受沙弥戒,这样只在头顶燃三个戒疤就可以了,可以减轻一些痛苦,而他却坚持要受十二柱香的比丘戒。

羽传甲被搀扶着进了佛堂,双手合十跪在佛像前。众沙弥用一张毯子把他的脖子围了起来,点燃了燃香疤的艾草。然后,相继喃喃的念起了经。

当时,和羽传甲一起受戒的还有一个人,是个俗家姓周的孩子。他只有十岁出头,是新近由自己的父母送进寺来的。

由于他当时的年岁尚小,父母出于疼爱之心,恳求方丈先只给他点一个香疤,以后的待其成年了再补上。

方丈很喜欢这个眼睛亮亮的长得圆乎乎的孩子,笑着应允了下来。然而,就是这样,那孩子还是哭闹不休。结果,仪式已经过去一半了,两人竟然连那一个也未点成。在场的人都很着急,其中也包括他的父母。

羽传甲听见男孩大叫道:“我不要你们点!如果非要点香疤不可,我自己点来,用不着你们……”

自从元世祖年间,中国佛门开创了烧戒疤的制度以来,哪曾有一人是自己来点的,大家对他的言语哪里肯信,只当是他在想法拖延。

可那孩子却非常认真,道:“你们等着,我去去就来。”

言罢,突然挣脱开众僧的扶持,一道烟似的跑出了法堂。

在场的所有人皆不免面面相觑,只有方丈一人捋须低头,笑而不语。

受戒的事被这才入门的小师弟给搅了,羽传甲还一个都没有点,就被晾在了那里。

就在众僧心急火燎的等待当中,也就是十来分钟的样子,羽传甲终于听到了那孩子回来的脚步声。

众人随之一阵惊呼,他的头顶正中果然多了一个刚刚烧过的香疤。而且,在场的人惊见那孩子的表情竟然出奇的自然,仿佛并没有一丝一毫的痛楚。众皆愕然,谁也猜不出他是如何办到的。

仪式终于可以继续了。然而,事情又出了意外。羽传甲才要被点第一个香疤时,头顶上一种钻心的疼痛就使这场法事再次被迫中止了。

这是羽传甲从未感受过的痛处,他真的无法去形容它。说实话,羽传甲宁肯挨上一刀,甚至是剁掉一条手臂,也不愿意再去体会这种感觉了。

随着突如其来的强烈的疼痛感,羽传甲抱着头一下子从蒲团上跳了起来,大脑一片混乱!

一种前所未有的思维和记忆被重组的感觉发生在他的身上。

羽传甲不知道用“重组”这个词是否恰如其分,一些从未有过的人物,经历,如同幻影般从他脑海里飞快的掠过。随之,一种他并不知晓源于何处的揪心裂肺的心痛,电光火石般划过他的那颗早已死去多时的心……

羽传甲就像一个路人被强行拉到了电影院,并被按到了座位上。而他惊讶的发现,影片中演绎的并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师傅,师弟发疯了,恐是中了艾草之毒!”

其人所言半分不假,佛门烧戒疤并非只是烫几个印记那么简单,这件事确实会有一定风险。

我国的许多文献都记载了,由于烧了戒疤造成了受戒之人双目失明的例子。再极端一点的情况,历史上,甚至连受戒者中毒死掉的也是有的。

于是,许多寺院对刚刚受戒的僧侣往往格外优待,他们常常被允许随心所欲的游览寺内的所有地方,以免造成点香疤后睡着了,产生血液中毒的情况。

放下佛堂里一片混乱不提,先说一下点香疤这件事。

前文中说了,有一种说法认为,点香疤受戒源于元世祖忽必烈时代。可也有一说言道,此事始于南朝的梁武帝时代,也就是达摩大师来华传法的那些年。

相传,梁武帝是个狂热的佛教徒,他曾三次舍身寺庙想当个和尚,又三次被大臣用重金赎回。

后来,一心向佛的梁武帝又做出了更加极端的事。

在他当政期间,梁武帝一日心血来潮,大赦天下,令所有被释放的死囚必须信佛当和尚。

但事实上,那些死囚哪里肯如此轻易的就犯,大部分都跑掉了。这也难怪,这人既然能获得死囚这个人世间颇为极致的称号,哪里又可能那么容易就收了心,成了虔诚的佛徒。

梁武帝对此大为恼火,一面急着安排抓捕,一面又担心还有人逃出寺院。

要说当时的大臣也真有高人,一位现在早已无从考证的名姓的臣子当即就给皇帝出了个颇为“高明”的主意,就是以黥刑为范本,(就是我们常听说的在脸上刻字的刑法)在那些被强迫出家的死囚头上烧上戒疤以示区别。这样就是有人再逃跑也可以轻易的就抓回来。

后来,烧戒疤渐渐被推广开了,逐渐用到了刚刚入门苦修的僧众,并一直延续至今。

话又转回来,当日羽传甲受戒不成,痛苦难当,一时竟失了本性再次发了狂。这种情况本是佛门历代以来从未曾发生过的,羽传甲魔性发作,法堂之乱可想而知。

羽传甲只觉种种前世的景象如同飞蝗惊鸟般迎面而来,一时惊得他面无人色、疯叫不已。直到最后,方丈亲自出手才制住了他。

“师傅,也许他真的不适合出家。从古至今,哪有因为受戒而闹出如此事端的?”监寺在方丈耳边道:“我观此人魔心太重,恐难得了正果。师兄日后还要多加思量,细作打算呀……”

羽传甲此刻已经完全清醒了,他被众僧按着,忍着剧痛挣扎着道:“方丈大师,我一心出家为僧,心念甚坚,方才是弟子错了,还望大师再给我一次机会……”

方丈默默的望了一眼羽传甲,哀叹一声,在众僧的注视下,未置可否的低头出去了。

众僧看羽传甲恢复了正常,方丈又没说什么,终于松了他,怏怏的去了。最后,羽传甲听见监寺冷哼了一声,然后,一串脚步声响起,估计他也出了佛堂。

“师兄,你真傻,何来受这等罪过?我就不然,一点也不疼呢!”

听声音,说话的应该就是那个自己点了香疤的孩子。羽传甲摸着了他伸过来的手,道:“师弟,为何你没有感到痛呢?”

小师弟“咯咯——”的笑了,得意的道:“这班和尚都太笨,我就不然,我到后堂把南方来的香客留下的香蕉搓成了泥,涂于顶心,再用艾草灼之,这样就不会觉得疼了……”

羽传甲心里暗忖道:这孩子怎的如此博学、聪明,这小小年岁也当真是实为难得了。只是,只是这种投机取巧的事,如果我事先知道了,也还是不会做的……

“烧香疤真是太疼了,如果哪****做了主持,定要把这条戒律废了!”小师弟继续道。

这本是一句童言,羽传甲却万万也想不到,又过了些许年,也就是七十年代末,这孩子还真就成了下一代方丈,还真就把传承了近千年的这条戒律废除了。此事与本书无关,此不多述。

话转当下,羽传甲摸索着回了自己的禅房,本来以为就此无事,却怎么也想不到,他自此竟打开了半个前世通,虽不能通古至今,但前尘往事却历历在目,大多可以看个明白了。

同类推荐
  • 乡野奇闻

    乡野奇闻

    你觉得黄皮子会让抢走火吗?一个填不平的老猿塘会有什么东西出来,会让多少人在此送了性命,让我带你用心去感受乡下的奇闻议事吧……
  • 密宗传说:苯教镇魔录

    密宗传说:苯教镇魔录

    我叫白海都,出生在黑龙江省的一个小城市。我到过很多地方,经历了很多的事情,太多的回忆,我觉得我应该把这些回忆整理一下写成小说。一切事物,因缘而生,渐而败坏,故曰“无常”……
  • 捕妖传

    捕妖传

    朱熹:“黑暗是最容易孕育邪恶的地方,黑暗也是邪恶的庇护所。在地面之下,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一些隐秘的事情正在发生。这些事情并不重要,是的,这些事情并不重要。但是,这些事情却足够影响世界,影响在这个世上生活的人们。究竟,是上天腐败允许妖的存在,还是人性本恶使妖无处不在?敬请期待……”百玉香:“朱熹!快去做饭!”朱熹:“别闹!额,咱们继续。敬请期待朱熹在捕妖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新鲜好玩,惊秫恐怖,神奇虚幻的经历。最后,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就算是跑到地底,我也要把那只妖抓回来!”百玉香:“朱熹!快去做饭!不然别回家了!”朱熹:“嗯?什么?不能回家?我来了!……等等……不对啊!那是我的家!不是你家啊!”一心大师:“人拒绝承认妖的存在,不外乎心中有妖,却不知各位看官是否心中有妖呢?”
  • 百鬼录之鬼榜

    百鬼录之鬼榜

    【欢迎加入百鬼门小说读者群:390163363】封存了千百年的鬼榜再次重现人间,异域鬼族蠢蠢欲动,看似平静下的驱鬼一界早已孕育着滚滚的浪潮。鬼族至尊的一一觉醒,血腥狂乱的战争即将一触即发。早已绝迹的上古神器的出现到底是为人间带来了希望还是毁灭,稚嫩的主人公才刚刚踏足这个未知的世界,他又如何才能够从这混乱又处处充满杀机的世界找寻出一条渺茫的生命曙光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当代异闻录

    当代异闻录

    当代异闻录(1949-至今):从40年代末的“朱秀华借尸还魂”,到60年代的“罗布泊双鱼玉佩”,直到最近的“重庆红衣男孩”,中华大地上,总有光怪陆离的异闻在民间流传,而我,因为身处一个特殊部门,所以有幸窥得秘闻真相的冰山一角。经历了无数次三观颠覆,我始终记得带我入行的文雀,经常说的一句话:脱离厄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自己人救自己人,最好是自己救自己。
热门推荐
  • 穿越在大唐的日子

    穿越在大唐的日子

    主角林一峰无意间穿越至唐朝,化作前朝太子的孙子杨德祖,对抗五姓七望门阀世俗,纵横大唐。
  •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广播电视学)》内容简介:1992年到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但我仍然能清楚地记得我研究生毕业后刚刚到电视台工作时的情景。那种好奇和自豪的神态现在想起来都仿佛就在眼前,因为那个时候电视台对于人们都有一种神秘感,走进电视台,满眼都是一些专业设备,是在其它行业看不到的设备,而现在你再到电视台去看的话,除了一个演播室还有点神秘感以外,其他的东西再也不会让你有奇异感了,因为电视台现在到处都是电脑,就是你家里用的电脑。所以,作者在这本教材的扉页写道,“电视片制作——一种普及化了的大众传播工具”。
  • 桃源奇谈: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源奇谈:人面不知何处去

    晋陶渊明作《桃花源记》,朔回寻址,探桃源福地何在。恋恋不忘相思意,为卿折翼坠红尘!不料两年多的相处,不及两个月的陪伴。被人陷害,她这才发现原来他已不再信她。伊默对着镜语显现的故事嘲讽一笑,缘来从头至尾,竟是她错了!悲剧结尾,没有什么轰烈的过程,比较慢热。但是书很短,我会尽快给各位卿填完的。么么哒!
  • 侠武天纵

    侠武天纵

    论武金庸,试剑古龙。武破轮回,洪荒血海之畔,伊人独立。
  • 一年的电竞

    一年的电竞

    一个在大学时代玩着LOL的平凡小子,却拥有着极其深透的游戏理解,曾经成为世界瞩目,而又沦为笑柄,进而东山再起,重登巅峰。
  • 万古混沌

    万古混沌

    偶得神秘人皇印,少年一朝崛起。劈荆斩棘,一路高歌猛进。与人斗,与仙斗,与天斗。谱写一段神话。
  • 豪门劫:女人最痛

    豪门劫:女人最痛

    找份好工作、找个大款嫁了是她的人生目标,为了忘记旧爱的伤害,她选择相亲,在一次醉酒后,竟然跟个陌生男人发生关系。嫁入豪门,山鸡变凤凰,令人百般羡慕,没想到是万劫不复的开始…妒忌、猜忌、阴谋…让她失去所爱。爱恨纠缠,折磨着他的心身,误会和误信他人谣言,他给了她一张离婚协议书!
  • 爱眉小札

    爱眉小札

    本书是陆小曼为纪念徐志摩四十诞辰而将两人合写的日记及徐志摩1925年写给她的书信编辑而成的;《志摩日记》是陆小曼为纪念徐志摩五十岁生日编辑的。这些日记、信札真实、生动地记述了两人由相识、相知到步入婚姻殿堂的情感经历,字里行间洋溢着那个时代一对年轻男女冲破重重樊篱、追求个性解放的心声,文字清丽,感情率真,一直为读者所喜爱。
  • 金满洲冒险

    金满洲冒险

    我在大学期间迷上了卫斯理,也写了几部伪作,名字叫做《阴阳》、《中医》、《九龙》和《玛雅》,我发于各大网络,却如石沉大海。后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拾人牙慧的模仿是不行的,所以我收回了那些小说,重新加工,变成了我自己的小说。
  • 韶颜笔录:九生九世九情劫

    韶颜笔录:九生九世九情劫

    他们本是人人羡慕的神仙眷侣,却触犯天道,被罚轮回九生九世都会爱上对方,却无法在一起,还要亲眼看对方死去。八世轮回,最后一次机会,他们能否逆天改命,保护自己所心爱之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