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71500000021

第21章 南京条约(2)

8月8日,伊里布与耆英赶到了南京。在耆英、伊里布和牛鉴三位大宪的共同决定下,张喜携同陈志刚等人,前往英军军舰折冲樽俎。张喜只是一个仆人,他哪里会想到,整个南京城的安危,中英两国的和谈大事,居然会寄托在自己的身上。

英军已经今非昔比,战船上百艘,士兵十数万(据张喜本人的观察),凶焰嚣张,所向披靡,兵临南京城下了。这位全权大使璞鼎查,他的行事方式与义律完全不同,他们会如何对待自己这个身份卑微的使者呢?

张喜就带着这样忐忑不安的心情,登上了英国军舰,他见到了璞鼎查。好在罗伯聃和郭士立等人,对待张喜一如既往的亲切,渐渐打消了张喜的疑虑。

当张喜把伊里布的照会呈上时,小马礼逊劈头盖脸的说,伊中堂这份照会都是空话,不切实际,现在只有先攻破南京,再沿着长江一路攻到四川,另一路打到北京,才能开始谈条约。

张喜强作镇定地说,你们知道我今天为什么来吗?我并不是为送公文来的。我今天来,一来是为你们祝贺,二来呢也是为你们吊唁。

首先祝贺你们所向无敌,锐不可当,使我大清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是我要祝贺你们的。但我也同时为你们吊唁,为你们痛哭。

翻译罗伯聃不解地问,你为什么要为我们痛哭?

张喜不亢不卑的说,我与你们有一面之缘,所以为你们痛哭。你们自以为军威鼎盛,深入长江,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最终会片帆不回,人人死于客乡。我大清朝从来没有与你们开过战,所以整个沿海都没有设防,一不留神,被你们攻了个措手不及,但这并不是我们没有能力保卫疆土。一旦皇上震怒,沿海万里人人为战,不但强壮男子上百万,就是妇女小孩,也会人人争先。现在天气干旱,江水退潮,只要用大石阻了长江水道,你们就是插翅也难逃出中国。到时候,你们人人死无葬身之地。所以我今天前来,是为你们吊唁的。

罗伯聃笑说,可惜老先生不是大将军。

张喜怒道,我要是挂了大将军印,必将你们碎尸万段,磨骨成灰,为我大清惨死的百姓报仇雪恨。

罗伯聃恨恨地说道,大清其实人才不少,林大人是能人,伊大人是老实人,琦大人是能干人,老先生是聪明人,可惜大清皇帝不懂得如何运用这些人才。现在皇帝使用的,都是些诿过饰非的小人,他们在奏折里,骂我们英军是小丑妖怪土匪,我们怎么是小丑了?

说着,罗伯聃拿出一张字帖来,让张喜看。

张喜勃然大怒,一把抓过字帖撕得粉碎,扔向罗伯聃,同时向罗伯聃连吐数口浓痰,大声喊道:你们长得像鬼一样,做事连畜生都不如,怎么不丑!你们到处杀人放火,抢人财物,比无赖都不如,怎么不是土匪!你们以小邦侵犯我天朝,以外夷侵犯我堂堂中华,怎么不是谋逆!

张喜刚开始怒骂的时候,就引来英军亲兵的注意,大群的士兵将他团团围住,拨刀相向。此刻的张喜已然不管不顾了,他一边大声喊骂,一边连拍桌子,声声指责英军的暴行,把一旁的陈志刚等人吓得汗流浃背,面无人色。

这时候,璞鼎查赶紧过来相劝,让张喜不必动气,有话好好说,这才缓和了双方的气氛。

张喜缓过气来之后,问了小马礼逊一句:你们来中国沿海滋扰,打了这么多年仗,难道就不厌烦吗?

小马礼逊说:老先生是位诚实人,我也说说真心话。我们也不想打仗,可是已经打了这么多年,如果不能战胜的话,被其他国家耻笑还是小事,恐怕英国从此就无法立足了。

张喜说,既然是这样,我回去禀明钦差大人,赔给英国一些银两,两国从此永远好合,岂不是好事?

小马礼逊说,如果老先生真能说服钦差,赔偿银两,其他一切都好商量。

最后张喜同小马礼逊经过磋商,决定“今天看在老先生的面子上”,暂缓攻城,如果不能上交三百万两赎城费的话,到时候就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攻城了。

张喜回来了,他带回的消息有喜有忧。一方面,英军同意暂缓攻城,南京暂时安全了。但是三百万两赎城费,也让三位大宪十分头痛。这当中,牛鉴对赎城费最为坚持,因为这些钱需要他去筹措,他只同意付给一百万两。

事情就这样拖了三天,谁也拿不出主意。8月10日,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英军将于第二天开始攻城。

这条爆炸性的信息,让整个南京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全城到处都是准备逃难的百姓,哭声喊声不绝于耳。谁都知道南京绝对抵挡不住英军的攻击,只要一声炮响,这里就会跟镇江一样,城毁人亡。偏偏在这个时候,江宁将军德珠布竟说,满人不会替汉人守城,只负责内城的安全。

这一消息让整个南京城都沸腾了,全城百姓蜂拥奔向城门,要连夜逃出南京。到了此时,耆英等人再也不敢坚持,紧急派张喜连夜前往英舰,同意付给赎城费三百万两,只要英军停止攻城。

张喜一路飞奔,跑到了长江边上,他看到英军的战舰已经启航,大炮已经对准了南京城了。他顾不上自己的安危,一路摇着白旗冲着英军战舰奔去,一直跑到了长江里,江水都淹到了他的脖子上,他还在不停摇着白旗,大声喊着:“和平,和平,和平……”

英军将张喜接到了军舰上,同意不再攻城。让张喜颇为意外的是,小马礼逊说,如果能够缔结条约的话,南京的三百万赎城费就不要了,银子我们船上多的是。

随后小马礼逊做了解释,他说,如果能够缔结和约,今后我们还要在中国做生意,怎么敢得罪中国人。

双方最后约定,在璞鼎查与耆英谈判之前,先进行一次初步会谈。会谈双方的代表,将由张喜和璞鼎查的秘书麻恭进行。

8月12日,初次会谈开始了。

中方的代表是张喜和塔芬布,英方的代表是秘书麻恭和小马礼逊。由于天气炎热,双方选择在南京城外的静海寺进行了会谈。

小马礼逊向张喜耐心地解释了英方要求的各项条款,一共有八项,内容包括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废除行商、平等外交等等。可惜张喜只是一名仆人,他除了赔款这一项,对其他条款都似懂非懂。无奈之下,他只好将这些条款写在纸上,拿去给耆英复命。

耆英、伊里布和牛鉴看到这些条款之后,也十分的懵懂。按照道光皇帝的圣旨,香港是可以“赏借”的,五口通商也可以通融,但废除行商、平等外交等内容他们闻所未闻,根本不清楚这当中的利害关系。按照幕僚们的说法,这些条款根本无法通融。

8月13日,耆英派张喜再去谈判,只说钦差大臣们正在逐条斟酌,上次商议的内容没有带来。麻恭与小马礼逊大怒,对着张喜说,你们根本没有诚心议和,如果再不做决定,明天就要攻城。

张喜也急了,他说,你们明天攻城,记得镶黄旗下是伊中堂,那白旗下面就是我,先把我炸了再说。

双方不欢而散。

张喜回来之后,耆英非常生气。他觉得张喜不该这么生硬,更不该谎称委任自己便宜行事的圣旨,在扬威将军处(英方一直要查看皇帝钦命的全权圣旨)。现在英军又要扬言开炮,所有条款都没有讨论的可能性了。

8月14日,耆英让吉林副都统咸龄、江苏按察使黄恩彤,与英方麻恭、小马礼逊重开谈判,而让立了“大功”的张喜,立在一旁静听。

条款全部通过了,耆英再也不敢对条约内容提出异议,《中英南京条约》就这样,在英军大炮的恐吓之下,毫无争议地通过了。

接下来双方又走了一些程序,英方根据洽谈的内容,撰写条约草案,交予清方。耆英、伊里布和牛鉴,登上了英舰皋华丽号拜访璞鼎查。璞鼎查又来到了静海寺,礼节性地回访。

8月26日,璞鼎查来到南京,正式交付条约文本。

8月29日,耆英与伊里布再次登上了英国军舰皋华丽号,在条约上盖用钦差大臣关防,并亲笔画押。《中英南京条约》正式签订。

《中英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对外签订的第一份条约,外国人认为这标志着中国从此走进了条约时代,而中国人认为,这份条约的签订,代表着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这份条约本身并不复杂,一共只有十三款。

一、嗣后大清皇帝与英国君主,永存和平,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往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

【评论】总体来讲,鸦片战争随着这份条约的签订,就已经结束了,所以《中英南京条约》是一份和平条约。在这份条约的第一款中,首先注明从此之后,两国和睦相处,永远和平。

这是一句很简单的话,乍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但其中包含的内容,以及引起的震动却发人深思。

问题出在一个和字,大清皇帝和英国君主,这一个和字,将儒家传统性理名教打击得支离破碎,封建社会的结构从此荡然无存。

当时任江苏布政使的李星沅说:看完和约,让人难以接受,我天朝大皇帝竟然与洋妇写在一起,公然大书特书,千秋万代将如何评价。

所以当时的官僚阶级并不认为这是一款和平和约,因为从中国的封建传统出发,道光皇帝根本就不能与英国女王写在一起。皇帝乃是天下共主,任何人都不能与之并列,这《南京条约》的第一款,公然将大皇帝与英国女王写在一起,无怪乎整个天朝要闻之令人气短了,视为一种耻辱了。

可惜没有办法,这就是战争,战争就是要让对方被迫服从,天朝士子纵然人人气愤,也无法改变这种结局,他们只能选择接受。

第一款的后一句称,各往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其实是特指英国商人,而不是中国百姓。在清代,中国前往其他国家的人并不少,但是封建社会和儒家传统通常视这些人为叛国者,不仅不在意这些人的生死状况,更恨不得让这些人死无葬身之地。

比如当年马戛尔尼访华时,曾经带着两位满人翻译,乾隆皇帝就明确表示,不会将这两位满人视为中国人。所以这项条款在当时,是专为英国侨民制定的,其意在于保护英侨的安全。

但是却不能因此说,这份条约的第一款有问题,因为不保护自己的侨民,是大清政府自己的做法,与英国无关。按照当时的国际惯例,英国签订这份条约之后,反而有义务替清政府保护华侨。

当然,条约虽然是这样写的,并不代表各国会因此保护华侨安全。几十年后,当大量华工前往世界各国时,各国政府并没有因为签订条约,而去下力气保护华工,原因在于清政府根本就不重视华工的利益。或者说,清政府本身并不具备维护条约的能力,也没有保护华侨的意识,也许清政府从封建道德出发,根本就不想保护华工的利益。

与之相反,英国即使在签订条约之前,也同样重视英侨的安全。义律在广州商馆中,想尽办法保护鸦片贩子的安全,哪怕是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也要一味袒护自己的国民。林维喜案件中,义律不惜与林则徐兵戎相见,不惜让全体英侨漂在海上,也不肯将英国水手送交清政府审讯,这种行为的背后,是西方数千年来形成的民本文化,根本就不是一纸条约中的一款内容所能涵盖。

清政府虽然同意了这则条款,却对条款背后的精神知之甚少,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扭转二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所以这款内容,看似非常平等,却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变得极其不平等,等于只是单方面保护了英侨的权益。

可惜这不是英国造成的,而是中国的封建传统造成的。如果英国在签订条约的时候,只申明中国应该保护英侨的人身安全,相信道光皇帝,或者是耆英,也不会提出异议。

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回所属家眷,寄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令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例,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

【评论】这第二项条款,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实际内容,也是重中之重。这里包含了英国最重要的要求——五口通商。这五个口岸是当年胡夏米对中国沿海进行考察之后,汇报给英国政府的。当时胡夏米认为长江以北相对贫瘠,商业并不发达,所以通商口岸应当设立在长江以南的各个区域,其中最重要的是厦门和宁波,较为次要的是福州和上海。

之所以厦门和宁波较为重要,是因为厦门地处福建,运送茶叶的路途较近,所位的位置又是天然良港,便于商贸的开展。宁波地处中国最繁荣浙江,曾经又是开放口岸,所以英国十分重视。

福州在当时的争议较大,按照清政府的设想,福州是福建的省会,属于大都市,将如此重要的地区开放成口岸,会给管理带来不便。而且福建已经开放了厦门,按照一省一个口岸的设想,没有必要再开放福州。道光皇帝曾经指出,福州最为关键,要想办法改成泉州,后来在英方的坚持下,福州还是开放了。

无论是英国政府,还是清政府,都没有重视上海,因为与其他地区相比,这里太小了,只是一个县城,开放口岸不会对全局造成多大影响。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县城,依托长江,面向大海,成为了全中国最大的交通枢纽,一跃变成五个口岸中最繁荣的地区,甚至改变了中国发展的轨迹。

除了开放口岸之外,英国还要求在这五个通商口岸设立领事,要求清政府允许英国商人携带家眷居住在这些口岸。这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商贸活动,扩大对华的进出口业务。这项条款短期之内,会考验清政府的执政能力,但长期的话,也会促进中国自身的商业繁荣。所以这项条款本身并不是什么不平等条款,它的不平等之处在于,不是中国主动开放的口岸,而是英国逼迫中国开放的。

可惜当时清政府的所有官员,都将开放看成是屈辱,他们不懂得经济运行的规律,也不清楚开放口岸能够带来怎样的效益,他们眼中能够看到的,仅仅是英国商人与当地百姓混居以后,会带来管理上极大的不便。

他们哪里会想到,一百多年后,当代中国的沿边城市,要通过相当激烈的竞争,才能够成为口岸。成为口岸也就意味着,会大大促进当地的商贸活动,会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会使这个地区彻底的繁荣。

在这项条款里,最让清政府无法接受的,是那些碧眼金发、袒胸露背、伤风败俗的洋妇。一旦华夷杂处,地方官又不能极力约束,管理将会更加不便,长此以往,这些口岸地区将变成洋人的天下,就不再是大清朝的国土了。所以在当时看来,他们认为这项条款甚至比割地赔款更能难以容忍。

大清的官员,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自然而然地认为,这项条款会给社会带来危害。

三、因英国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评论】这是条约的第三项,也就是割让香港。在之前道光皇帝的圣旨里,一再提到香港只是“赏借”,而不是割让,耆英在先前的交涉当中,也一再提到“赏借”字样,不承认是割让。只是因为英军兵临城下,扬言开炮,这才没有坚持。

同类推荐
  • 大文豪

    大文豪

    久经商战中勾心斗角,推杯把盏中尔虞尔诈的文学青年陈凯之回到了古代。放眼看去,这里尽是歌楼酒坊,灯红酒绿,才子佳人。好吧,暂时这些和陈凯之没关系。寒门少年一枚,身份尴尬。且看这寒门少年如何一路逆袭,成就大文豪的精彩之路。
  • 长生碑传

    长生碑传

    当法制俯首于钱权当家国动荡于乱世我辈应何为?且看一群铁血儿郎,如何内平反王,外抗蛮夷,在无涯血海中矗立长生丰碑大周多情好儿郎横刀八荒血茫茫不教河山成争鹿此身愿做杀人狂
  • 明初放逐

    明初放逐

    沈越火场救人,却被命运放逐到大明初年。神秘宝物现世,引发腥风血雨,而这与希腊传说盗天火的普罗米修斯之间又有怎样的秘密?不割地,不赔款,不称臣,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壮哉,我大明江山;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以后无华夏,悲呼,我铁血同胞。恨生不逢时,愿寄心陋书,放逐于明初荒年,为我大明志气万世延绵,挺直民族之脊梁!大丈夫不当五鼎食,便当五鼎烹,看沈越在明初掀起怎样的滔天骇浪!(本书交流群:433418845)
  • 五百六十一年

    五百六十一年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挥霍完了周王室的气数,当从出娘胎那一刻起就背负着苦难的寤生大肆征伐诸侯时,他没有想到,一个诸侯争霸的时代开始了。当公子小白被管仲一箭射中时,他不会想到,此人会是日后辅佐自己称霸中原的一代贤相。当晋国公子重耳远走他乡时,他不会想到,十九年后他还会回到那个梦开始的地方。当秦穆公入足中原无望时,他不会想到,自己的使命原来在西方。当晋襄公延续着晋文公霸业的时候,他不会想到,上天只给了他七年的时间。当赵衰把赵盾从狄国接回来的时候,他不会想到,此举拉开了瓜分晋国的序幕。历史是没有声音的,但看历史的人却可以有声音。
  • 皇帝好多啊

    皇帝好多啊

    逼宫弄死李世民,只身在百万大军中宰掉成吉思汗,刺杀朱元璋,把赵光义衣服脱光,绑着当盾牌去攻城,凯撒,亚历山大,秦始皇,汉武帝……姬长安:“朕会把你们一个个的脑袋都作为藏品,永远收藏!”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墨乱天下

    墨乱天下

    麒麟降世,天下大乱。麒麟降世,掀起九州争霸,得麒麟者得天下,九州各主皆举兵征战,一时之间天下大乱,不得安宁。修仙者入世平乱,竟不想却卷入乱世之中。无父无母的战场孤儿,在风云变幻的乱世中,频得仙缘,却一心入世,定要扰乱这天地秩序让众生臣服!天之将乱,妖孽横生,群雄辈出……这是一出以乱世做局,以命运为引,以鲜血铸就的王者大戏……
  • 异世的管理局

    异世的管理局

    抓小偷抓的来到异世界,林酷应该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人,为了能早日离开这个奇妙的地方,他开启了一段不长不短的旅程:各种生物的档案、各种档案里隐藏的秘密、邪恶的入侵者……到最后,林酷惊奇的发现,自己的存在,是为了拯救被破坏的空间。
  • 阴谋之下人生自苦

    阴谋之下人生自苦

    家族纠纷世代恩仇,只成为她一人的枷锁。你知道霸道女总裁吗?是美艳绝代,功夫了得的那种哦!想看偏执非你不可的爱情吗?想感受一下撕心裂肺的痛吗?来吧,来吧,这里应有尽有!PS:本书有部分纯爱元素,不喜勿进。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9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9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三灵剑尊

    三灵剑尊

    九重天宫等级森严,不同的神邸生活着形形色色的天神,从一重天新神到九重天大神,注定是一生的修行。每一位天神头顶都有一朵金莲,长有九片神叶,每点亮一片都是神邸的提升,身份的象征。三大剑灵机缘之下成了神族,但是他们的一生才刚刚开始,只有成为九重天大神,含光才有机会与云瑶永远在一起,而这一路注定颠沛流离
  • The Absentee

    The Absente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既远且近

    既远且近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重新选择出生的家庭,相遇的朋友和恋人吗?一个偏远山村里的姑娘的喜与悲,爱与恨,执念与成长。以及她身边的人的生活、经历。原来,长大了,真的很不一样。
  • 芳华正好

    芳华正好

    这是一篇很简短的爱情故事!为了弥补爱你那篇更新慢的缺憾,同时也希望自己可以有一篇完整的结局故事。请大家多多支持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