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05700000007

第7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7)

翻翻爱因斯坦年表,立即会发现,这位科学史上最繁忙的人,竟参与了那么多与“人类事务”“生命事务”“良心事务”紧密相连的事:1914年,为反对德国文化界为战争辩护,在《告欧洲人书》上签名,并参与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1915年,写信给罗曼·罗兰,声援其反战立场。1927年,在巴比塞起草的反法西斯宣言上签名,参加国际反帝大同盟,当选名誉主席。1928年,当选“德国人权同盟”理事。1932年,与弗洛伊德通信,讨论战争心理问题,全力反对法西斯。1933年,撰文指出科学家对重大政治问题不应沉默,文集《反战斗争》出版。1950年,发表电视讲话,反对美国制造氢弹。1954年,通过“争取公民自由非常委员会”,号召国人同麦卡锡势力作斗争,抗议对奥本海默的迫害,为此他被污蔑为“美国最大的敌人”。1955年去世前,同罗素通信讨论“和平宣言”问题,并在宣言上签名……

科学家通过其内心自由、通过其思想和工作的独立性所唤醒的那个时代,那个曾使科学家有机会对同胞进行启蒙并丰富他们生活的年代,真的一去不返了吗?(爱因斯坦《科学家的道义责任》)

若知识带给知识者的信仰与人格保险不足以成为他们关心“人类事务”最有力的武器和驱动,那么,科学和艺术究竟有何用呢?她用什么来答谢人间寄予的期冀和伟大赞誉?仅仅是产品、技术和娱乐吗?仅仅是在细节上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吗?

若真这样,若知识者以为自由地算出“2加2等于4”就算有自由的话,那就太可怕了,也将意味着哈维尔斥责的那个“自由时代”的降临:“一种自由地选择何种型号的洗衣机和电冰箱的自由”,“生活陷入了一种生物学的、蔬菜的水平”。

从“蔬菜”到人,宇宙耗费了多少亿年光阴,可如今,仍有多少人被当蔬菜一样来栽培和管理?当然,并非他们自愿留在那种水平上,而是权力者绞尽脑汁使之匍匐在那条红线上,稍有挣扎,便是呵斥和棍棒。

4

“你可以不做一个诗人,但必须做一个公民。”涅克拉索夫说。

费希特在论述学者的职责时称:“基督教创始人对门徒的嘱咐实际上也完全适用于学者:你们都是最优秀的分子,如果最优秀的分子都丧失了自己的力量,那又用什么去感召呢?如果出类拔萃的人都腐化了,那还到哪里去寻找道德善良呢?”

文学、艺术、理性精神……绝非插花一样的装饰,它包含着人类文明系统中最宝贵的元素:自由、梦想、人道、平等、秩序……它应保持对一切灵魂事务和生命原理发言的习惯,这是专业外更大的责任。连自然科学也不例外,它的起点是理性精神,即力求公正、客观、逻辑、不捏造、不撒谎的真相精神。这同属人道精神,科学与艺术一样,同是呵护生命、服务公共的事业。

而在我们的地盘上,尤其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何少有甚至没有诞生和世界文明同步的大师级人物?

何为“大师级”?这是个专项成就问题,更是个生命业绩和精神体量的综合考核问题。二者从来即胶和、共生的。在大师级人物那儿,无论哲学家、科学家,还是艺术家,你都会发现一共征:他们的生命关怀力、精神能量大得惊人!除学术成就或艺术贡献,其身上总有众多的“外延”,比如反极权、反恐怖、反战争、反迫害、反种族歧视、反言论限制……总之,凡涉及人类生存的根本性、日常性问题,他们很少缺席。其精神之浩瀚、视野之辽阔、生命行为之丰富、人格之璀璨与专业成就是成正比的。荣格说:“学术的最终成就是人格成就。”大概也是这意思。

而我们,早已养成处处缺席的习惯、仅仅服务于单项的习惯。

我们的眼皮底下,从不乏学富五车的学者、著作等身的作家,可著作之外呢?他们参与了什么?是怎样的生命格局和灵魂状态?

尽是些单向度的专业户,尽是些领门户风骚的圈内练家、把式艺人、文化操盘手,连高大点的人影也难寻,连古代清流的“风声雨声读书声”也只剩下了“研究生”……

我们的生命关怀力、精神爆发力、信仰执行力远远不够,不够高亢,不够辽阔,不够硬朗和健正。我们缺乏生命投入的完整性和彻底性,缺乏“必须”的责任和义务,缺乏宗教般的虔敬和行动,精神松散、灵魂懈怠、气力不济,对什么都睁只眼闭只眼……说到底,病灶仍出在信仰文化和生命习惯上,我们习惯了坐壁式的旁观、蒲团式的打坐、倒立式的修身,在我们的文化传统和国民精神中,对“自珍”“清虚”“无扰”的标榜与消费一直高高在上,自保性、私己性、妥协性、附庸性稍有挣扎和反叛,即视为越位和另类。人类的普世价值从未正式指导过我们的生活。现代公民意识和自由理念,除了流萤般的照面(这要感谢胡适、储安平们的引入和传播),几乎从未在我们的文化卵巢中着床过。缺少普世价值观和公共信念支撑的中国文人,能为自己确立的对立面小得可怜,他们很少树敌,很少被真正的文明之敌所重视、所忌惮。

到处是缺席、失语、噤声,自宫自阉,根净叶除。其状况正像托尔斯泰当年愤怒的那样:“只是一些散发着懒散气息的作品,其目的是取悦同类的懒散……它什么也没有告诉人们,因为它漠视人们的幸福。”在无数涉关人权、自由、公正的问题上,听不见表态,看不见表情,似乎那已真的和科学、艺术无关,远在他们的优雅的学术和“德高望重”之外。

总之,一个精神干瘪、灵魂舞弊的人,是尽可以借艺术“内外”和学术“内外”,为自己找到一间舒适的隐蔽所的。较之域外和历史上的大师,我们对生命的投入、使用和付诸程度远远不够,良心份额远远不够。

在这样的背景下,精神受孕的机会自然极低,也就无法分娩出真正的大师级艺术和思想。

五四后的自由知识分子运动是个例外,是个惊喜,它本是最有“新纪元”“新中国”气象的一支精神急流,但生不逢时,很快被战乱腰斩、被政治拦截了,剩下个孤零零的上游,供岁月追溯。

2002年

(第十一节 诗人与公民

你可以不做一个诗人,但必须做一个公民。

——涅克拉索夫

人生的两个地点

五四前夕,陈独秀发表《研究室与监狱》一文:

“世界文明的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1919年6月9日,作为五四运动的领袖、北京大学的文科学长,他亲自在楼顶抛散传单,结果入狱。青年毛泽东在湖南振臂高呼:“陈君万岁!”“我祝君至高至坚的精神万岁!”在各界营救下,陈独秀于9月16日获释。此后,他又分别于1921、1922、1932年三次被捕,最后以“文字为叛国之宣传”被判刑13年。1929年,这位5届总书记被他亲手缔造的政党除名。抗战爆发后,获释的他拒绝出任国民政府劳动部长,拒绝蒋介石的资助,拒绝胡适的赴美邀请,拒绝谭平山要他出面组织“第三党”,用他的话就是:“我的意见,除陈独秀外,不代表任何人。我要为中国大多数人说话,不愿为任何党派所拘束。”1938年,他流落四川江津,继续自己的社会政治学研究,终于得出“深思熟虑六七年”的结论(即后来《陈独秀的最后见解》一书的内容),被胡适叹为“大觉大悟”之洞见。尤其他提出的把民主作为衡量一个国家进步或反动的标尺,而民主的关键又在于反对党之自由等观点,已远远领先了他的同志和同胞。“‘无产阶级民主’不是一个空洞的名词,其具体内容也和资产阶级民主一样,要求一切公民都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罢工之自由。特别重要的是反对党派之自由,没有这些,议会或苏维埃同样一文不值。”

这些声音,可谓中国20世纪上半叶最深刻最卓越的思想之一。大陆知识分子再次遇到并思考同类问题,已是半个世纪以后的事了。

1942年5月,陈独秀在贫病和孤独中死去。他的一生,正应了自己的话:“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

这是时代对一个自由理想者的命定。他“终身反对派”的角色,他超前的清醒和决绝的独立,使之失去了所有可依傍的政治势力。这纯粹是一个人的战斗,他有的是敌人,有的是朋友,唯独没有同志。读他、懂他的人,要待半个世纪后才稀稀拉拉来到他的墓前。

整个20世纪,论对乌托邦政治的反思和先见,论生涯命运的跌宕与悲怆,这都是个绝无仅有的个案,也正应了他的名字:一枝独秀。

在坐牢一事上,五四前后的知识分子,可谓熙熙攘攘。国学大师章太炎一生7次被追捕,3次入狱。最轰动的两次“逆举”是:1903年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为邹容的《革命军》呐喊;1913年宋教仁遇刺后北上痛骂袁世凯,且携被袱宿其门下。鲁迅感叹:“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包藏祸心者,并世亦无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

一个人的生命走向,取决于时代大势对他的召唤和录用,即便像陈独秀这样对语言学和教育大业情有独钟者、像章太炎这样精湛于国学经史和中医者,不也把生命的大部能量倾注于了社会变革吗?

前一方面是个人的事业,后一方面是人的事业。

世界历史上,如此往返于监狱和书房的例子比比皆是。托马斯·莫尔、雨果、左拉、陀思妥耶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古米廖夫、曼德尔施塔姆、左琴科、茨维塔耶娃、索尔仁尼琴、布罗茨基、托马斯·曼、伯尔、黑塞、何塞·马蒂……

陈独秀的性情和命运,常让我想起另一个人:托马斯·潘恩。这个被誉为“世界公民”和“两个世界的英雄”的人,不仅投身美国独立战争,以《常识》点燃了新大陆的自由浪潮,还参与了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的拟定。但其身世却多舛,正像有人感叹的:“他有《常识》,反抗那时的政治传统;他有《人权论》,反抗社会传统;他有《土地正义论》,反抗的是经济传统;他有《理性时代》,反抗的是宗教传统……这样一来,他就把那个年头能得罪的权势都得罪了。”(朱学勤)故其一生,除了写作,就是坐牢和流亡。

而俄罗斯,更是支持陈独秀的人生公式。从19世纪到20世纪,它的赤子,一个高尚而勇敢的人,不是在地牢里,就是在西伯利亚的冰天雪地里。叶夫图申科在《提前撰写的自传》中说:“在俄国,所有暴君都把诗人看作死敌。他们恐惧普希金,在莱蒙托夫面前发抖,害怕涅克拉索夫——正是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你可以不做诗人,但必须做一个公民!’……我在斯大林死前一直躲在抒情诗领域,但现在我要离开这个避难所了。我觉得没有权利再去开垦内心诗这种日本式的园地。当周围的人都抬不起头来时,谈论自然、女人和内心的呻吟,在我看来这不道德。”

这正是伟大的俄罗斯传统。自“十二月党人”以来开创的知识分子传统。“十二月党人”起义时,普希金正在外地,一接到通知,立刻奔赴彼得堡,但还是迟了。他的朋友遭绞杀后,尼古拉一世故意试探:“假如十二月你在彼得堡,会在哪里?”诗人严肃道:“在造反者行列中,陛下。”

没有责任,艺术即无法受孕

1885年6月1日,巴黎凯旋门,一辆黑柩车缓缓行驶,街道上涌动着近百万法国人,大家自发追随它,拱卫着它。城市上空飘着一面面旗幡,上面赫然题着“悲惨世界”“九三年”“海上劳工”“秋叶集”等一部部书名,路灯全部点燃,即使在白天,灯上罩着黑纱……整个法国在为一个人送葬。

维克多·雨果!

罗曼·罗兰说:“在所有作家和艺术家当中,雨果是唯一得到永远活在法国人民心中这种荣誉的人。”

在雨果的遗产里,除享誉世界的著作外,更有广泛的生命行为,即知识分子良知与责任的外化,对权力的反抗和为弱者的辩护。“诗人是暴君的裁判者。”“人生便是白昼与黑夜的斗争。”“我恨压迫,恨得刻骨铭心。”他说。

1839年8月,共和党人的巴黎暴动失败,起义组织者巴斯贝斯将被处死,雨果连夜致函国王,请求赦免,终于挽救了对方。23年后,雨果突然收到巴斯贝斯的亲笔信,感谢他的救命之恩。而此时的雨果,已被自己的祖国流放了。

1859年,美国废奴运动领袖约翰·布朗被捕,地方法院以叛乱罪判其死刑,拟于12月2日执行。雨果闻讯时,已是执行当日,但有消息说,死刑将推迟至26日,雨果立即发表《致美利坚合众国书》,警告美国政府:“如果12月26日竖起绞架,今后,在无法更改的历史面前,新大陆庄严的联邦就将在它所有的神圣责任上添加一项血腥的责任,共和国之耀眼的集体就将由约翰·布朗的绞索捆扎。”

此外,英国、比利时、瑞士、土耳其、爱尔兰、俄罗斯等地的受害者,都得到过这位素不相识的法国人无私而慷慨的援手。这是一位真正巨人的手,之所以巨大,是因为他的慈悲、信仰、精神视野、同情心和关怀力之大,他为自己确认的责任和义务之大。

临终前,他在遗嘱中写道:“将我的5万法郎留给穷人。用穷人的柩车把我送进公墓。”

是啊,谁会嫉妒雨果享有的这份举国拥戴呢?谁会不记得他因反对路易·波拿巴独裁而流亡19年呢?谁会忘记他以70岁高龄投身巴黎保卫战呢?

雨果的文论中,我最喜爱的即那篇《伏尔泰百年忌辰讲话》,尽管其使用了世上最华丽的辞藻和暴雨般的激情(对一般写作来说这是显矫情的),但我每次读它总忍不住隐隐动容,这种盛赞放在伏尔泰身上,非但不为过,反成了一种准确,一种旷世的传神——

“一百年前的今天,有一个人死了。他虽然辞世,却是不朽的。他走的时候满载着岁月,满载着最赫赫有名、最令人生畏的责任感!”为了解释“责任”一词,雨果帮众人回忆了两件事:一是1762年3月9日,一位叫让·卡拉斯的无辜老人被当局粗暴处死;一是1765年6月5日,一个19岁的年轻人被宗教法庭割下手臂、舌头和脑袋,扔进燃烧的柴堆里。“那时,伏尔泰,你发出愤慨的喊声,这是你永恒的光荣……先生们,让我们向这段回忆致敬吧!伏尔泰获胜了,伏尔泰进行了辉煌的战斗,一个人对所有人的战斗,也就是说,伟大的战斗!精神对物质的战斗。理性对偏见的战斗。正义对非正义的战斗……仁慈的战斗,温柔的战斗。他有着一个女人的温柔和一个英雄的愤怒。”“向正义法庭揭露法官,向天主揭露教士,这正是伏尔泰做的事……卢梭代表人民,伏尔泰还要宽广,代表大写的人。”

“耶稣与伏尔泰相隔1800年,但在人道主义上,两人不谋而合。”“实施自己的权利,就是说要做一个人。履行自己的职责,就是说要做一个公民。伏尔泰这个词的含义就在这里。”“只有一种伟力,那就是为正义服务的良心,只有一种光荣,那就是为真理服务的天才。”

说到底,伏尔泰之所以让雨果敬仰,在于他高举的责任,比学术、艺术、体系和巨著更重要的是“人”的声音,是一个大写的人的日常责任、生活责任、良心责任。

那些让雨果赞美的特征,在他自己身上一样不少。他热爱这些东西,说明他本人即属于这些东西。

同类推荐
  • 诗无邪

    诗无邪

    “诗三百,诗无邪”,《诗经》,一部国学经典,数千年来诵读至今,各种研究和解读亦汗牛充栋。《诗无邪:<诗经>鉴赏、评析与考证》系傅斯年先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任中山大学教授时,讲授《诗经》的讲义。作者以深厚的史学功底,提出许多新的《诗经》研究方法、理念和观点,是一部系统、全面研究《诗经》的经典之作。
  •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
  • 胡适:容忍与自由

    胡适:容忍与自由

    《胡适:容忍与自由》是中国近代以来,盛名至极的文化学者之一——胡适先生作品,收录32篇胡适先生经典作品,涉及文化、民生、修身、历史、教育、社会改革、妇女问题等诸多领域,诸多实际问题。看胡适先生在六十年前的文章里是如何解答当代人的诸多困惑的……在复杂的社会里,我们如何做?
  • 纳兰容若词传 仓央嘉措诗传大全集

    纳兰容若词传 仓央嘉措诗传大全集

    一个是清朝大词人,写尽人生的美丽与哀愁;一个是转世的活佛,却流传下来无数美丽的情诗。他们几乎拥有了世间的一切,但独独没有快乐;他们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也是受尽造化捉弄的失意之人。
  • 麦克贝斯

    麦克贝斯

    苏格兰国王邓肯的表弟麦克白将军,为国王平叛和抵御入侵立功归来,路上遇到三个女巫。女巫对他说了一些预言和隐语,说他将进爵为王,但他并无子嗣能继承王位,反而是同僚班柯将军的后代要做王。麦克白是有野心的英雄,他在夫人的怂恿下谋杀邓肯,做了国王。为掩人耳目和防止他人夺位,他一步步害死了邓肯的侍卫,害死了班柯,害死了贵族麦克德夫的妻子和小孩。恐惧和猜疑使麦克白心里越来越有鬼,也越来越冷酷。麦克白夫人神经失常而自杀,对他也是一大刺激。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麦克白面对邓肯之子和他请来的英格兰援军的围攻,落得削首的下场。麦克白一出场即心怀异志,弑王篡位,为了巩固王位,又残暴屠杀人民,使全国血流成河,置社会于混乱,陷人民于水火,可谓与理查三世是同样的暴君。这样的暴君,其痛苦与覆亡乃罪有应得。
热门推荐
  • 世界杂货店

    世界杂货店

    26张通往奇异想象世界的单程车票……当电子警察鸟失去控制;当杀人游戏可以合法进行;当社畜不甘心社会的毒打;当刚需为了房子参加一场大逃杀;当话痨置身一群语言不通的外星人当中;宅男拥有一支可以偷窥他人生活的望远镜;当你在一颗小行星上独自老去,与机器人相依为命;且看谢克里借奇想之力带你体验琳琅满目的世界杂货店。
  • 我有一双狗眼

    我有一双狗眼

    俗话说,狗眼看人低。这句话大家都知道。可是,各位却不知道,“狗眼”之所以看人低,是因为“狗眼”可以看到人眼看不到的东西……
  • 那时年少轻狂的我们

    那时年少轻狂的我们

    “不要啊——”“你叫什么,你不是很喜欢我得么,我这样你还不满意?”说着,他又扒下了她一件衣服……
  • 陌长生

    陌长生

    一个梦想着长生的人,花了一辈子的时间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却发现到头来一场空。不料自己死后灵魂来到了另一个世界,经过打听他更是发现了这个世界是有神明的……
  • 职业卖钱人

    职业卖钱人

    只要说谎就能让你赚到5000块钱,你会怎么选择?如果把这个金额提升到1万、2万...你又会怎么选择?在你明知前面是悬崖的情况下你的好朋友还要跳下去,你是拉他一把还是推他下去?......人生总会面临很多选择,一念地狱,一念天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市长大人叫苦:小猫难宠

    市长大人叫苦:小猫难宠

    小猫张牙舞爪的对着市长大人,偷了车还硬要说这车是自己的,市长大人笑道,那好,我送你去监狱。小猫偷了他的心还无辜的说,她不是故意的,市长大人笑道,那好,你嫁给我了就不用你赔了。婚后,无故旷课,叫家长;在学校谈恋爱,叫家长;在学校调皮捣乱,叫家长.....市长大人叫苦,我又是你男人又是你家长,三天两头往学校跑,那个跟你谈恋爱的小屁孩还叫我叔叔!!看我不打你屁屁!!
  • 不正常茶铺

    不正常茶铺

    要来一场交易吗?异瞳的白猫趴在地上,风铃发出诡异的笑声,一切开始方在一个无名茶店中。黑瞳女孩站在惨白的月光下,微侧过头:“花很漂亮,那尸骨便是她们最好的养料,客人应该不会打扰她们的沉睡吧。”毕竟没人爱被打扰。“听说人很爱缘做的菜呢,这些肉丁吗?”栗发的姑娘咯咯地笑,舔舐着溅至嘴边的血液,店长说过要用最好的东西待客的。”
  • 乱世妖瞳2

    乱世妖瞳2

    传说,紫眸为妖,妖瞳势必祸乱世间。她本是不可一世的佣兵之首,一次任务,一场谋杀,她带着所有的辉煌和悲凉离开了这个令她痛苦不堪的世界。重生于异世,有幸拥有一个美满的家,但终究逃不过命运,家族纷争,逼得一双紫眸妖瞳再次祸乱天下。他是年轻的王者,不被世俗所困扰,唯独对她宠爱有加,世人皆骂她是废材,他却视她如珍宝,张狂放肆“你,只属于我!”他与她,这一生这一世的纠缠,是偶然,还是冥冥中天注定。……“西门萧寒,你凭什么管我!”“就凭你是我养大的。”“好,那你养我用了多少钱,我还你还不成吗?”“我是用心养的,除非你把你的心给我。”他邪肆的笑着,拥她入怀“记住,你的一切都是我的。”未完待续,精彩不断
  • 哈德米兹的守护者

    哈德米兹的守护者

    隐秘而伟大的他,在哪里?也许在你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