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25500000020

第20章 汉井与粮仓:汉代成都人的生活物资

密布在成都城里的汉代古井

多年来,汉代的古井在成都市区范围内有众多发现,在已经发现的古井中占绝大多数。这大概是由于汉代成都的河流尚未经过大规模整治,城市居民的用水大多依赖于井水。汉井在成都市区的分布如下:一是盐道街至南门城墙一带,几乎每200米就有一口汉井;二是羊市街、白丝街、城守东大街、人民东路锦城剧场、市中区人民南路省展览馆前面、东胜街、南校场、包家巷、方池街等区域;三是老西门一环路口至青羊宫一带,这一带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即发现七十余口汉井,尤其是西门至三洞桥王建墓一带汉井分布最为集中;四是南校场至包家巷一线也是汉井密集区。1982年冬天,考古学家在西安南路新一村约300平方米的建筑工地,即发现五口汉井。如此众多的汉井遗迹散布于成都这座古老的城市,昭示了井与这座城市的息息相关和紧密联系,汉代的成都人在辘轳上吱吱呀呀汲水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从目前已经发现的汉井来看,成都市区的汉井深度大多在两米左右。这样的深度对于读者来说是难以理解的,但时光倒流回到汉代,成都平原的地下水系十分发达,丰富的地下水就像甘甜的生命之泉一样浸泡着这座城市。时至民国,成都“挖地三米见水”也是常事。汉代的成都人只要挖一个一两米深的土坑,清澈的地下水就会源源不断地冒出来。井其实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命源泉,《释名》解释“井”字说:“井,清也,泉之清洁者也。”清洁的井水有井壁四周土层的过滤,地下的水源通过缓慢渗透的方式集中起来,因而井水比江河湖塘之水更卫生,更温馨滋润。一个人离开故土,我们会说他背井离乡——离开那口自己用惯了的井,就表示这个人已经上路了。

成都城里的汉井可分为陶井和砖井两种,前者的时代较早,而后者的时代偏晚。简单地说,陶井就是用陶制的圈筒套在井中形成井壁,而砖井则是用砖头垒砌井壁,其目的都是为了防止井壁垮塌,并进而使井水更加清洁,减少泥沙的含量。从已经发现的数量众多的陶井圈来看,它是一种成批生产的陶制品,专门出售给市民打井用。有的陶井圈外观还很讲究,饰有绳纹或方格花纹。在曾家包画像砖石墓中,有一块画像砖曾经详细描绘了汉代成都人汲水的情况:井口上架设了木质的井栏,井栏上有一支转动的辘轳,一个妇女正把系在井绳上的陶罐咕噜咕噜摇上来。清澈见底的井水盛在朴实的陶器中,使我们对汉代成都人的朴实生活产生了许多美好的遐想。那个时期,成都的大街小巷都响着辘轳的声音,有多少平民人家的家庭主妇在井边汲水、洗衣服、洗菜,她们用亲切的乡音在井台边传播着成都的轶闻趣事,她们的衣衫是单薄的,袖子挽起来,手臂像藕一样既结实又白皙。

考古学家在这些干涸的汉井底部,还清理出卵石夹沙泥、绳纹陶片以及素面灰陶罐底残片等。井底的卵石可能是打井的师傅故意扔下去的,目的是使井底少一些稀烂的泥沙,而多一些固体物质。而绳纹陶片则可能是陶井圈破碎以后沉入井底的。至于陶罐的残片,那一定是某人汲水时不慎把陶罐撞在井壁上,陶罐打烂了,其残片像一只摔碎的茶杯落入了井底。

考察这些汉代人遗留下来的古井,有助于我们了解成都城当时的城市布局和人口分布,同时对于复原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虽然这一口一口的汉井已经枯竭了,已经被后世的建筑逐渐遮盖了,遥想当年,汉井之水是那样的丰富,是那样的清澈,是那样的甘甜,它养育了一座城市,同时也养育了一种安闲而舒适的文化。

无处不在的粮仓

从曾家包汉墓的画像石上我们已经目睹过东汉时期大富人家的粮仓形制,这种成都地区用以储存粮食的尖顶房子通常被建在院落的附近,粮仓的底部建在粗壮的木柱之上,以防止粮食受潮,仓房的上部还开有窗户,用来通风。“仓储”是汉代成都地区农业发达的物质见证,当时政府十分重视和提倡粮食储藏,因为那是一个以农业为命脉的时代。

关于粮仓的形制,在汉墓中出土有不少陶制的粮仓模型可资参考,这些小巧玲珑的仿真陶质粮仓制作得十分精美逼真。它们大多以陶质为主,外加少量的木、石、铜质等材料做成窗或底部的支架,有的陶制粮仓四面还上了彩釉,看起来金碧辉煌。把陶制粮仓作为陪葬品放入墓中,反映了中国丧葬制度中最传统的事死如生的思想。墓主们希望他们的九泉生活跟他们在世时一样,能够吃喝玩乐,享尽荣华富贵,所以在曾家包汉墓中我们除了看见画像砖石上的汉代社会生活场景外,还发现了数量众多的陶俑、陶牛、陶蟾蜍、陶制说书俑、陶鱼、陶青蛙、陶兽、陶房子,以及钱币、铜车饰、铜镜、金饰珠等,尽管这是一个地下的虚拟世界,但人们相信人死后能在这样的世界中生活下去。

在汉代的成都城及其周围,汉井及粮仓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和保障,它们作为汉代人两个最重要的生存条件为现代考古学家所重视。

同类推荐
  • 辛亥革命一百年评忆

    辛亥革命一百年评忆

    本书共分四编,内容包括:领袖人物的经典评述、孙中山的评述、亲历者的忆述、学者们的评述。
  • 原始神话时代求生记

    原始神话时代求生记

    从女娲造人到山海经、从三皇五帝到玄鸟殷商。一个想脱离城市繁华的少年,误入史前时代,经历着那些传说缥缈的神话,在一个个历史巨变中努力求生……
  • 三国之最霸王

    三国之最霸王

    霸王临世!!!霸王临世!!!霸王临世!!!霸王临世!!!
  • 三国之最强袁绍

    三国之最强袁绍

    穿越时空成袁绍,源少十分惊喜,什么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见鬼去吧,我要做的是一统天下!
  • 大晋皇途

    大晋皇途

    醉酒醒来,雪东来发现自己穿越成了一个强大皇朝的皇帝,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想想三宫六院,佳丽三千,顿时感觉人生走到了巅峰!然而就在自己想好好的当一个君王不早朝的昏君的时候却……“陛下,沧州大旱,请陛下下罪己诏,以平民怨!”“陛下,甘州密林大火,数千百姓流离失所,请陛下下罪己诏,以安民心!”“陛下,锦州地龙翻身……”“别说了,朕下罪己诏!”雪东来一脸绝望的眺望天空,这特么都关我什么事?
热门推荐
  • 历代帝王之死

    历代帝王之死

    许多皇帝之死尽管死因不明,成为历史悬案,但诸多蛛丝马迹,也有迹可寻,归根结底,仍是与最高权力息息相关。一切的亲情、友情、爱情等人类最美好的情感,都在权力支配下烟消云散。许多帝王死状之惨,至今读来犹觉不寒而栗……
  • 英雄联盟之升级传说

    英雄联盟之升级传说

    圣剑传说,惊天动地,亚索爆裂,拯救世界,剑圣飞升,续写神话,杀亲之凶,终得恶果,杀妻之仇,不共戴天,恶魔降世,神龙摆尾,成佛归来,再战苍穹,多少神话,尽在此书。
  • 非倾即念瑾

    非倾即念瑾

    许倾和顾念瑾从小一起长大,两人的邻居也当了十几年。许倾从小到大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顾念瑾能回头看看她,别让她一个人在他身后无尽的等待。许倾明白什么叫“何惧车遥马慢,毕竟来日方长”,她还明白“所爱之人,需徐徐图之”,她更明白,她能被很多人代替……【青梅竹马,1v1】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千广厦

    万千广厦

    而立之年,心无大志的石宇明就想站在黄浦江上表个白,没想到竟把自己作穿越了,没有学好数理化,也没拽到文采动天下,开局烂剧本,没有一技之长,让你少小不努力,倒要看看你怎么浪得起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春暖花会开男神会回来

    春暖花会开男神会回来

    “沈凉九,你试卷做完没有?!”声音温润如同老酒醇厚,浅笑印在白皙的脸庞,右脸颊上深深的酒窝似乎在吸引着人。“谁会啊!灭绝师太刁难人啊!”沈凉九望着眼前温润如玉却又高冷清贵的男子,一字一顿道,“夏以安!你又逗我?!我和你势不两立!!!”修长白皙带骨感的手拿着中性笔,在试卷上圈圈点点,沈凉九望着笔,抓着头发发狂,“夏以安!你又染指我的笔!!!”“。。。。”“夏以安,我真的没想过会喜欢你!”沈凉九抱着一块碳,大红色的校服沾上黑迹,“没有钻石,拿块碳行不行?燃烧了都二氧化碳。。”“我一直追着你的脚步,我不想落后你太多,也不想离你太远,我不想看不见你。”沈凉九一字一顿,“我曾在深夜痛苦,想和你聊聊人生。聊聊我多喜欢你。”“我很懒,也很任性。但只要是你,我愿意改。”青春是一场戏,耗尽了我们所有的爱,为了多靠近你,我只好把自己变得更优秀。你的青春是否也为一个人痴狂。有人说,在对的时间就会遇见对的人,其实不然,真正的爱情是你遇到的那个人,正好是对的,所以所有的时间都是对的。——本文女主不圣母不白莲,有仇必报。男主暂时不够强大。狗血比较多,不喜误入,如有雷同,纯属是编的。
  • 我是一个不知不觉的人

    我是一个不知不觉的人

    不知不觉的发现我身边的人买房了结婚了买车了而我一无所有,开始回忆我的过去。
  • 王源的粉丝叫小汤圆

    王源的粉丝叫小汤圆

    王源,这个少年,眸子中似有明星闪烁;薄唇色泽似樱花;嗓音清凉似薄荷,眉眼之间有他自己独特的韵味;身材高大玉树临风;纤纤细手骨节分明...他多才多艺,孝顺善良,智商情商双高,他去得了联合国,做得了公益...他,就是小汤圆的骄傲!
  • 镡津文集

    镡津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