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35600000038

第38章 翰林院考试:点翰林(1)

进士级

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

(第一章)哲学知识

一、单选题

1.“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是中国古代哲学极其重要的命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探讨天人关系。下面这些关于天人关系的论述,哪一句是庄子所说?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万物皆备于我

C.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D.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2.《谷梁传》属于“儒学十三经”之一,下列关于《谷梁传》的论述,哪一句是错误的?

A.谷梁传的书写方式是问答式,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B.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体裁与《左传》相似。

C.其作者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鲁人谷梁赤(赤或作喜、嘉、俶、寘)。起初也为口头传授,至西汉时才成书。

D.据后人考证,《谷梁传》书中曾引用公羊子的话并加以辩驳,因此认为成书要较《公羊传》为晚。

3.关于《公孙龙子》的论述,下面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公孙龙子》是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后期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的著作。

B.在《公孙龙子》一书中,公孙龙主要研究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事物的共性和个性所具有的内在矛盾,他的特点就是夸大这种矛盾,并否认两者的统一,所以最后得出违背常理的结论。

C.《汉书·艺文志》中收录了《公孙龙子》十四篇,但现在只保存下来了六篇。作为名家的代表人物,他以“白马非马”论和“离坚白”而著名,他的这些思想分别见于《白马非马论》和《坚白论》中,这是公孙龙名辨思想的核心内容。

D.《公孙龙子》,又名《守黑论》。《公孙龙子》六篇全为公孙龙所作。

4.《四书》是公认的儒学经典,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认为,读《四书》是有一定的顺序的,他指出了正确的读四书的顺序,下面哪一种说明是正确的?

A.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B.先读《中庸》,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大学》,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C.先读《论语》,以定其规模;次读《大学》,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D.先读《论语》,以定其规模;次读《孟子》,以定其根本;次读《大学》,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5.我们所提的“小康”社会,这个“小康”,在下列哪种典籍之中出现过?

A.《礼记》B.《周礼》C.《论语》D.《孟子》

6.主张吸收道家“道法自然”主张,提出封建等级制度应该与“自然”结合起来,做到“在上而不凌乎下,处卑而不犯乎贵”的是。

A.颜之推B.孔融C.阮籍D.徐干

7.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在河南省鹤壁市淇县)采药修道。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他是谁?

A.苏秦B.虞初C.鬼谷子D.邹衍

8.战国时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学纵横之术游说各国,初至秦说惠王,不用。乃东至赵、燕、韩、魏、齐、楚,游说六国合纵御秦。他相六国,归居于赵,被赵封为武安君。其后秦使人诳齐、魏伐赵,六国不能合作,合纵瓦解。他入燕转入齐,为齐客卿。与齐大夫争宠,被人杀死。有《苏子》三十一篇,今逸。他是谁?

A.苏武B.苏秦C.惠施D.邹衍

9.“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段话出自于下列哪本典籍?

A.《论语》B.《孟子》C.《礼记》D.《周礼》

10.主张“尚博”,思想中体现出儒道互补特征的古代哲学家是。

A.葛洪B.老子C.庄子D.邹衍

11.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即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以下人物不属于法家的是。

A.管仲B.子产C.李悝D.邓析

12.兵家重点在于指导战争,创始人是孙武,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以下不属于战国时期兵家代表人物的是。

A.孙膑B.吴起C.魏无忌D.张良

13.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他著的《人物志》是流传至今的我国第一部人才学专著。他认为通过九种表征可以发现一个人的性情、气质和心理。他是。

A.阮籍B.刘邵C.诸葛亮D.嵇康

14.提出以“玄”作为宇宙万物根源之学说,并强调如实地认识自然现象的必要,并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的,是下列哪位人物?

A.老子B.董仲舒C.杨雄D.王充

15.下列哲学家与他们哲学观点,对应错误的是。

A.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B.杨雄: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C.韩愈:人非生而知之者。

D.王充:人非利不生,曷为不可言。

16.从古代三皇五帝等传说及某些历史现象出发,以为人类社会已盛极而衰,提出了“皇、帝、王、霸”四个时期的历史退化论,这是哪位思想家所为?

A.邵雍B.王充C.李觏D.李翱

17.“诗书不讳,临文不讳”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一部著作?

A.《礼记》B.《尚书》C.《论语》D.《孟子》

答案:

1.答案:C。庄子《庄子·齐物论》中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就是他所明确界定的一种“天人合一”境界。这里的“天”就是指自然,人与天地万物之自然合为一体,人与我、人与物的分别,都已经不存在。他的“蝴蝶梦”就是其“天人合一”境界的最典型、最生动的表现。

2.答案:B。《谷梁传》的体裁与《公羊传》相似,与《左传》并不相似。

3.答案:D。《公孙龙子》又名《守白论》。首篇《迹府》是后人编辑的有关公孙龙的简介,其余5篇是公孙龙的作品。

4.答案:A。“《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5.答案:A。《礼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在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谓小康。儒家把比“大同”思想还低级的一种社会称为小康。这里描绘的是在夏禹、商汤、周代的文王、武王、成王、周公治理下出现的盛世。

6.答案:C。阮籍思想主要体现在《通老论》、《达庄论》、《大人先生传》等文章中,在这些文章里,阮籍流露了鲜明的道家思想。

7.答案:C。鬼谷子,据考为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人,常入云梦山(在河南省鹤壁市淇县)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故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

8.答案:B。苏秦,纵横家有《苏子》三十一篇,今逸。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保存有苏秦的书信和游说辞十六章,与《史记·苏秦列传》有所不同。

9.答案:C。这段话出自《礼记·礼运第九》,是孔子所说,意思就是:大道的实行,和夏商周三代的精英,我都不能看到,但能看到有关当时太平盛世的记载。大道的流行,是以天下为世人所共有。选举贤能之人共同治理,大家讲信用,和睦相处,彼此合作,所以人们不只是亲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施慈于自己的儿女,更能推延仁爱,使所有老人都得以安享天年,壮年人都能贡献才力,儿童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鳏寡孤独以及残废疾病的人都能得到丰厚的供养。男的各尽其职务,女的各有其家庭。货物资源都厌恶丢弃到地上浪费掉,但也不可放到自己家里私用。既嫌恶有能力不肯使出来,但也不一定为自己出力才算效劳。因此,人人都能诚实相待,和睦相处,故不会有阴谋诡计发生,也没有劫夺偷窃杀人越货的事情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样美好的世界就算是真正的大同世界了。

10.答案:A。葛洪生活的魏晋时期在中国思想史上被称作玄学的时期,可以说,当时的玄学家大都是儒道互补型的学者。葛洪的思想典型地表现了儒道互补的特征,而且他是自觉地主张“尚博”,自觉地做到儒道兼采。

11.答案:D。邓析是名家代表人物。

12.答案:D。张良是汉初兵家代表人物。

13.答案:B。在人才任用问题上,刘邵认为君和臣的职责不同,各自所要求的才能也不同。君主以善于用人、听纳和赏罚为能,臣属则以自任、能言、能行为能。

14.答案:C。扬雄是西汉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早年所作《长杨赋》、《甘泉赋》、《羽猎赋》,风格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等赋。后来薄辞赋为“雕虫篆刻”,“壮夫不为”,转而研究哲学。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

15.答案:D。这句话是由北宋思想家李觏所说。他反对道学家不许谈“利”、“欲”的虚伪道德观念。认为“人非利不生,曷为不可言?”“欲者人之情,曷为不可言?”肯定了人的物质生活要求。

16.答案:A。邵雍是北宋哲学家,因隐居苏门山,后人称其为百源先生。曾据《易传》关于八封形成的解释,参杂道教思想,虚构成宇宙构造图式和学说体系,形成其象数之学(也称“先天学”)。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太极”,亦即“道”、“心”。“太极不动,性也;发则神,神则数,数则象,象则器,器则变,复归于神也。”

17.答案:A。“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出自《礼记·曲礼上》,指作文时不须避讳。

二、多选题

1.“饮食男女”是儒家对人欲的一种肯定,其哲学思想包括。

A.“饮食男女”是人的天性B.反对过于追求美味美色,倡导寡欲

C.主张“存天理、灭人欲”D.认同“人之本性”这一观点

2.《物不迁论》是僧肇的佛学经典,这一作品的主要哲学思想是。

A.物象有生起、流转等现象B.物象是永恒不动的

C.物象的本体是变化的D.物象的本体是永恒不动的

3.《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A.法B.道C.术D.势

答案:

1.答案:A、B、C、D。“饮食男女”是儒家对人欲的一种肯定,主要包括以上几方面的思想内容。饮食指对事物的欲望,男女则指情欲,为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种情感之一,属于人之常情。儒家虽然承认性,但是反对过分追求美味和美色,倡导寡欲;到了理学盛行的时代,朱熹既赞同儒家,但也认同人的本性。

2.答案:A、D。僧肇的《物不迁论》是阐发般若性空学说,以“即动即静”之义阐明“即体即用”之理论。物不迁,即物象虽有生起、流转等现象,然其本体永恒不迁(不动)。事物的存在只是当下的,转瞬即逝的,不会从古至今,也不会从今返古,各性只住于一世,事物是静而不迁的,世界也因而是不真实的。物不迁思想的存在,这主要和其人时空观是密不可分的,时间过去并不具有实在性,或者不如说是实在性的消亡。《物不迁论》所要破除的是实体性的时间,引导我们认识时间的空性。

3.答案:A、C、D。术、法、势三个概念是法家的总纲领。在韩非子之前,有申不害、商鞅、慎到三人各执一端,韩非则主张三者统一结合。

三、填空题

1.在哲学上,认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肯定万物均禀受元气而生。又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主张返回自然,厌恶儒家烦琐礼教的人物是。

2.在哲学上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观点的人物是。

3.“一字褒贬”说的就是《春秋》笔法严谨,字斟句酌,每一个字都蕴含着褒或贬。如在《春秋》中,杀有罪的称“诛”,杀无罪的称“杀”,以下犯上称为“弑”。“一字褒贬”最早出自的(著作)。

答案:

1.答案:嵇康。嵇康是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世称嵇中散。他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为“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齐名。因倡言“非汤武而薄周孔”,且不满当时掌权之司马氏集团,遭钟会构陷,为司马昭所杀。鲁迅称其文“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

2.答案:刘禹锡。刘禹锡是唐文学家、哲学家,他在哲学上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观点,认为自然的职能在于“生万物”,人的职能在于“治万物”,反对“因果报应”论和“天人感应”说。著有《刘梦得文集》。

3.答案: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文心雕龙》为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提出“故《春秋》以一字为褒贬”。西晋杜预最早在《春秋经传集解序》提出:“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第二章)历史知识

一、单选题

1.春秋时期,鲁定公十年,是随鲁定公与齐国在夹谷举行会盟,约定讲和,赶赴夹谷之会,并且起到了关键作用的。

A.孔子B.孟子C.孙子D.庄子

2.战国初年,齐国的田氏取代姜姓称为齐侯,史称田氏伐齐。齐国全部由田氏掌管是在多少年?

A.公元前379年B.公元前672年

C.公元前391年D.公元前476年

3.“经”是儒家经典,“传”是对经典的注释和解释。史书《左传》实际上就是另一部经典史书的注解,这本经典的古史书是。

A.《史记》B.《尚书》C.《春秋》D.《战国策》

4.“书法不隐”源自中“晋灵公之弑”,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境乃免。”

A.《左传》B.《汉书》C.《论语》D.《后汉书》

5.《楚辞》中有“兰膏照烛”一句。这里点灯用的“膏”是一种什么物质?

A.植物油B.动物油

C.古时女子的一种化妆用品D.一种垃圾

6.我国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的贸易往来,即“茶马互市”,最早于唐代出现,直至宋朝成为定制,并且到了南宋之时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八个马市,请问这八个马市分别分布在哪两个省份?

A.滇、藏B.川、甘C.晋、青D.陕、新

7.突厥是中国北方和西北方的古代民族,广义指操突厥语的所有部落和民族,狭义则指6世纪中至8世纪中叶于金山南麓、漠北高原两度建立汗国的民族。突厥与内地王朝正式交往的最早记录,是在中原的哪个朝代?

A.西晋B.前秦C.北魏D.西魏

8.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

9.唐朝时,新罗留学生崔致远的文集《桂苑笔耕》曾被收入我国的哪本书籍?

A.《古今图书集成》B.《四库全书》

C.《艺文类聚》D.《新唐书》

10.李白诗句“至今西洱河,流血拥僵尸。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园葵”——《书怀赠南陵常赞府》描写的是对发动的战争。

A.大理B.新罗C.南诏D.吐蕃

11.赵祯在位期间,实行仁政,任用贤能,国家太平,边境安定,经济繁荣,科学文化发达,人民安居乐业,在嘉佑年间,宋朝的经济、政治达到了鼎盛时期,史称“嘉佑之治”。赵祯在位42年,手下的宰辅名臣有晏殊、范仲淹、狄青、包拯等。赵祯死后,辽国皇帝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请问,赵祯的庙号为。

A.神宗B.仁宗C.太宗D.宁宗

同类推荐
  • 中华国学经典(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国学经典(中华上下五千年)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读故事学国学

    读故事学国学

    本书涉及国学知识:“哲学星空”、“史书巨著”、“医学经典”、“书画长廊”、“戏曲文化”、“文学殿堂”六个方面,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经典读本。
  • 中华文明之旅·第三卷

    中华文明之旅·第三卷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中华文明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伟人巨匠和英雄豪杰。
  • 中华农耕文化漫谈

    中华农耕文化漫谈

    本书作者在毕生研究农史的基础上以文化漫谈的形式写成了此书,内容包括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稻作、丝绸、茶叶、水产等诸方面的发展历史。作者以写实又诗意的笔触表达了对传统农业的回顾,同时以学者的人文情怀对现代科技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现状表现出怀疑与忧患。
  • 烟台饮食文化纵览

    烟台饮食文化纵览

    “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只表明进化之深也。”胶东地处美丽的山东半岛东部,占尽山海之利,人文历史鼎盛,历来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属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为中国饮食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热门推荐
  • 你亦是我的心之所向

    你亦是我的心之所向

    “小小兮,我最近心口又开始疼了~会不会有事啊”某男仗着自己‘弱小无助’肆无忌惮的诱哄萧兮这个良家妇女…“…我只是个心理医生…”萧兮微微发窘“这你不懂吗?我这是相思症,只有你这个唯一的‘医生’才能治好我!我爱你都爱的心口发疼了”某男贱兮兮的笑着“…”萧兮对眼前这个男人异常不解,这男的是怎么从闷骚过度到明骚的?令清久爱萧兮,爱惨了她。而萧兮,亦是如此。
  • 尽情跳舞

    尽情跳舞

    外面的狂风暴雨正盛,天色比晴天早了些时候暗下来。雨水打在脸上,带来些许冰冷的疼痛。
  • 废柴逆天医妃大小姐

    废柴逆天医妃大小姐

    一朝穿越,她变成了她。上一世,她因云锦绣这个名字而存在,这一世她要云锦绣这个名字因她而存在!废柴?你见过这么逆天的废柴?丑女?丑女又是有着怎样倾国倾城,沉鱼落雁的绝世容颜?
  • 皇天至下

    皇天至下

    “咳咳…咳,你赶紧跑吧。我可能是不能离开这鬼地方了。”一位中年男子坐在地上,望着眼前这少年说。
  • 刘备的一生

    刘备的一生

    刘备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他的精神教给了我们许多道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易烊烊的鹤宝宝i

    易烊烊的鹤宝宝i

    三年前,她从古代月城穿越了另一个时空,在那个时空里,她遇见了易烊千玺,随后她们就展开了一场完美的邂逅……
  • 回到大唐开Party

    回到大唐开Party

    盛唐是梦中绚丽的烟花,战争惊醒了梦中的人们。
  • 感染爆发

    感染爆发

    王凡,一个平凡的人,但是他在这个末日里将不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