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90500000021

第21章 人过中年

何为“人过中年”?进入老境之谓也。

域外的诗翁耆宿心态如何知之甚少;反正中国旧时的文人上了一定年纪之后,是常常把“老”作为热门话题的。我印象最深的,一是南宋的陆游,一是清代的袁枚。当然,他们的格调不同。

陆游是“老疆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用他自己的话说属于“老不能闲真自苦”的类型,因而不时地咏叹“壮士凄凉闲处老”,“骨朽成尘志未休”。梁启超赞之以“亘古男儿一放翁”,非虚誉也。

而袁枚谈老,却是常常以诙谐出之。比如他写老态:

作字灯前点画粗,残牙好似聊城将,

还有一首《夜坐》:

斗鼠窥梁蝙蝠惊,可怜忘却双眸暗,

登楼渐渐要人扶。独守空城队已无。

衰年犹是读书声。只说年来烛不明。

都是充满情趣的,否则,就不成其为性灵派的旗手了。

他们或庄或谐,作为寿登耄耋之翁,确都充分具备谈老的资格,

不像杜甫、苏轼,张口“野老”,闭口“老夫”,其实,彼时他们都不过四十上下,拿今日的眼光来看,还都处于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青年阶段。韩愈也曾说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当然,他这里说的属于实情。

大抵旧时文人骚客失意者居多,却又耽于幻想,不切实际,劳生有限而想望无穷,一当与现实发生冲突,便不免感慨兴怀,嗟卑叹老。又兼呕心作赋,面壁穷经,“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自然心神劳损,未老先衰。这一切,都是不难理解的。

人们一般谈老,主要是依据年岁而言。古籍《文献通考》上说晋朝以六十六岁为老,隋朝以六十岁为老,唐朝以五十五岁为老,到后来甚至以年过四十为老。似此每况愈下,说不清楚是什么原因。

有的论者认为,上古之人清心寡欲,与世无争,环境清洁生活简素,许多人的寿命是长过今人的。并引据古籍为证,神农在位一百二十年,黄帝、少昊都在位一百年,帝喾、帝尧、帝舜分别享年一百零五岁、一百十八岁、一百一十岁。最后得出结论,认为杜甫所言“人生七十古来稀”是不确的。这里说的当然都是生理年龄。

其实即便专就年岁而论由于每个人健康情况的不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生活质量等各方面的差异,也是非常之大的。古人有云:“松柏之姿,隆冬转茂;蒲柳之姿,望秋而落。”如果按照所谓“心理年龄”来讲,那就更有云泥之别了。身老,常常源于心老。一个人精神状态好,可以延缓衰老;而精神颓废,意志消沉,则必然导致未老先衰。

孔夫子虽然也曾对于生命易逝,流光不再,发出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深沉浩叹,但他毕竟是达观、进取的。他曾这样描述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我大约就属于那种“不知老之将至”的类型。过目诗书犹忆诵,上楼腰脚未衰疲,这也助长了几分“元龙豪气”、壮烈情怀,难免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面上日见深密的皱纹和鬓边潜滋暗长的华发。

有一句俗语:人过中年万事休。孔老夫子自己奉行“不知老之将至“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生哲学,反过来却也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矣。”这番话是对照“后生可畏”来讲的。

其实,大器晚成,也是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神童毕竟是少见的。中年过后仍然大有可为,甚至可以说,有些事业恰是刚刚开始。这里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这无限宝贵却又十分有限的时间。

无限的期求与有限的生涯,这是摆在人类面前任何人也无法回避的悲剧性命运。中国古代的哲人庄子曾经企望达到一种“大知”境界。但他分明知道,这种“大知”目标的实现,绝非个体生命所能完成,只能寄托在薪尽火传的生命发展历程之中。他有一句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人生是一次单程之旅,对生命的有限性和不可重复性的领悟,原是人生的一大苦楚。它包括在佛禅提出的“人生八苦”之中,属于“求不得”的范围。

由于时间是与人的生命过程紧相联结的,一切作为都要在这个串系事件的链条中进行,所以,古往今来,人们对于时间问题总是特别敏感,备加关注。古人说:“恨不得挂长绳于青天,系此西飞之白日。”还幻想有一位鲁阳公挥戈驻日,使将落的夕阳回升九十里。凡是智者、哲人,无不对于时间倍加珍惜。自然,也可以反过来说,珍视生命,惜时如金,正是一切成功者的不二法门。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珍惜时间的情结会越来越加重。特别是文人,对于流年似水、韶光易逝更是加倍的敏感。可是,时间又是一匹生性怪诞的奔马,在那些对它视有若无、弃之如敝屣的人面前,它偏偏悠闲款段,缓步轻移,令人感觉走得很慢很慢;而你越是珍惜它,缰绳扯得紧紧的,唯恐它溜走了,它却越是在你面前飞驰而过,一眨眼就逃逸得无影无踪。

尤其是过了中年,“岁月疾于下坂轮”。弹指一挥间,繁霜染鬓,“廉颇老矣”。米兰·昆德拉说得很形象:一个人的一生有如人类的历史,最初是静止般的缓慢状态,然后渐渐加快速度。五十岁是岁月开始加速的时日。

在与时间老人的博弈中,从来都没有臝家。人们唯一的选择是抓紧当下这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过去已化云烟,再不能为我所用;将来尚未来到,也无法供人驱使;唯有现在,真正属于自己。

当然也可以说,手中握得的现在,其实也是空空如也,因为时间并没有停留过片刻,转瞬间现在已成过去。但这样,未免迹近虚无所以还是要讲,与其哀叹青春早逝,流光不驻,不如从现在做起,珍惜这正在不断遗失的分分秒秒。“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失晨之鸡,思补更鸣”。

有些年轻人见到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仍然分秒必争,寸阴是兢觉得不能理解。这也不奇怪,如同百万富翁体味不到穷光蛋“阮囊羞涩”的困境一样。世间许多宝贵的东西,拥有它的时候,人们往往并不知道珍惜,甚至忽视它的存在;只有失去了,才会感到它的可贵,懂得它的价值。

也有好心的朋友,见我朝乾夕惕,孜孜以求,便引用清人项莲生的话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加以规劝。我的答复是,如果这里指的是辛勤劳作之余的必要调解与消遣,那是完全必要的,不能称之为“无益”。可是,项氏讲的“无益之事”,指的是填词,这原是一句反语。前人评他的《忆云词》:“荡气回肠,一波三折”,“殆欲前无古人”。哪里真是无益!而且,他在短暂的三十八年生命历程中,一直惜时如金,未曾有一刻闲抛虚掷过。“华年浑似流水,还怕啼鹃催老”,这凄苦的词章道出了他的奋发不已的心声。

人们的理想、追求差异很大,同样兴趣、快活之类的体验也往往是“如鱼饮水,冷暧自知”,他人难为轩轾,更无法整齐划一。所谓“趣味无争辩”就正是这个意思。有些老年人把含饴弄孙、庭前笑聚视为暮年极乐;也有许多人,或投身“方城之战”,或加盟胜地之游,或垂竿湖畔,或蹁跹舞场,或终日与“方脸大明星”——电视机照曲。

我则异于是,总想找个清静地方,排除各种干扰,澄心凝虑地做学问、搞创作,把这看做余生最大的乐趣。总觉得,过去,肩承重任,夙夜在公,无暇旁骛;现在,由于年龄关系,工作担子相对减轻了,正可“华发回头认本根”,作“遂初之赋”,实现多年的宿愿。因此,每天除去把“三餐一梦”和一两个钟头的散步作为必保项目外,其余时间就都用于读书、创作,有时参加一些必要的公务活动和友朋交往,或者去高校讲课、外出考察。

我习惯于把读书、创作、治学、游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创作、治学为经以脚下游踪与心头感悟为炜,围绕着所要考察、研究、撰述的课题,有系统、有计划地阅读一些文史哲书籍。

1996至1998年结合访问河北、河南、安徽、云南、黑龙江、山西等地的一些名城胜迹,研读了有关先秦、魏晋、唐宋、辽金、明初的历史,以及庄周、严光、李白、苏轼、陆游和赵匡胤兄弟、朱元璋祖孙、文成公主夫妇的传记,生发出许多人生感悟。

于是,便在现实风景线的“画布”上饱蘸历史的浓墨,纵情挥洒,以一条心丝穿透千百年时光,使活跃的情思获得一个当下时空的定位使自然景观洛上强烈的社会、人文印迹,透过“人文化”了的现实风景,去解读那灼热的人生,鲜活的情事,同时也从中寻找、发现着自己。

这样,为香港大公报《大公园》副刊写了三十几篇随笔。还应一家出版社约稿,历时百天,编写了一部古代哲理诗选释。从唐至清代浩如烟海的诗歌总集、别集、选本中,选辑三百余首富有哲思、理趣的五、七言绝句,一一加以注释,并作内容讲解和艺术赏析,同样体现了读书、治学、创作的结合。

创作切忌雷同,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如果千头一面那么天地间又何贵乎有我这个人;如果千篇一律,那么,文坛上又何贵乎有我这些文字!因此,在散文创作中,我苦苦追求自己的特有风格。我重视吸收、借鉴他人的长处,但耻于依傍,也忌讳模仿。如果听到有人说我的什么文章与某某人的相像,我便设法另起炉灶,改弦更张。“和尚在此,我却何往?”这总是很难堪的。

当然,形成自己的风格,固属不易,但是,更为难能可贵的还在于如何不断地超越自己,取得新的突破。一个作家最大的前进障碍,正是他自己营造的樊篱。他必须时时努力,跳出自己现成的窠臼。

我不懂得“百无聊赖”是一种什么滋味,每天都过得异常充实,“忙”是生活的主调。书籍越积越多苦于没有时间细读;走了许多国家,足迹遍布九州,随手记下许多随感,苦于没有时间加工整理成文章;各地报刊约稿信雪片飞来,欠下了无数笔文债;许多优秀影视作品,朋友们再三推荐,却抽不出时间去看;长函、短简箧满桌盈,未能作复的为数不少。

前人说:“不好诣人贪客过,惯迟作答爱书来。”四项中我能对上三项,唯有“贪客过”没有做到,因为舍不得这点时间。朋友们也都理解,有要紧事必须找我,总是说,知道你忙,只打搅五分钟。我散步时总是踽踽独行,并非由于生性孤独,只是为了便于一边走路,一边进行创作思考。甚至睡前洗脚,双足插进水盆中,两手也要捧着书卷浏览,家人戏称之为“立体交叉工程”。

这样一来,生活是否过于清苦、单调,缺乏应有的乐趣呢?每当听到朋友们的这类询问,我总是会心一笑,戏用庄子的语式以问作答:子非我,安知我不以此为乐耶?明代的归终居士有句十分警辟的话要得闲适,还当在一“劳’字上下功夫。盖能劳者,方体味得闲适。”

从前对这句话缺乏理解,现在体会到,劳作与闲适是相反相成的。闲适是一种心境,这种心境的产生有赖于充实与满足。无所事事的结果是身闲而心不适。情有所寄,才能顺心适意。读书、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寄托,实际上也是一种转化,化尘劳俗务为兴味盎然的创造性劳动,化喧嚣为宁静,化空虚为充实,化烦恼为菩提。

前些年曾经大病一场,几乎和死神接了吻。那时想的是,一切一切,都没有时间、没有条件做了,死逼无奈,只好同缪斯女神斩断情缘。一也好,撒手尘寰,一了百了。不料,重新拥有了健康之后,竟全然忘记了当日的决绝,依旧痴情眷恋,难解难分!看来是不可救药了。

同类推荐
  • 阳光于斯

    阳光于斯

    本书是作者近些年来创作的短篇小说、散文、随笔文集,从人世之间、心灵小语到人与自然,字里行间无不飘逸着阳光般的情趣。本册为丛书之一。
  • 时间都去哪儿了:我和老爸30年

    时间都去哪儿了:我和老爸30年

    冯小刚、张国立、王铮亮、何炅、姚晨、柳岩含泪推荐,讲述一个普通家庭三十年岁月变迁和亲情往事。从1岁的“小米豆”,到30岁的“大萌子”,北京女孩赵萌萌的身边,总有父亲的陪伴,她的母亲则在旁边充当摄影师,用相机记录了父女俩的30年。30张照片记录了30载年华,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让观者动容。
  • 爱·犬

    爱·犬

    当你说出“我最爱狗狗了”的时候,你是否曾经思考过:宠物店里可爱的纯种小狗,是来自怎样的宠物繁殖场?决定养狗前,你已经明白身为人应有的责任与承诺了吗?“纯种”真的比“杂牌”更适合饲养吗?你能读得懂狗狗无法说出口的忧郁吗?狗狗的健康到底该如何照护?流浪狗的命运除了收容中心,能不能有另一条生路?谨以此书献给我们生命中的每只狗,也写给被这些美丽生命默默陪伴的人类。
  • 藏在故事里的必读古诗词·历史典故篇

    藏在故事里的必读古诗词·历史典故篇

    有趣又好读的诗词入门读本。在故事中与风雅诗意重逢,在经典诵读中培养孩子的审美,用唐诗宋词奠定一生的国学根基。这是一本写给青少年的诗词经典课外读物,辑录了上古神话传说、名人典故、寓言故事等,让小读者在了解诗词中常见的典故外,充分理解诗人的所思所想,体会诗词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内核和时代精神,感受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
  • 每一天都平常

    每一天都平常

    谢冕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诗的一面旗帜。本书作者对自己的风雨人生作了回顾,阐述了漫漫人生道路上做学问及做人的心得。
热门推荐
  • 恶魔的小萌妻丫头你好甜

    恶魔的小萌妻丫头你好甜

    他的最爱,她们的爱情故事该如何发展呢,把她宠上天,不让她受到任何伤害
  • 70年代有点甜

    70年代有点甜

    小琦戳了戳手指:“我告诉你哦,你不要对我小姑有什么非分之想,虽然我舅舅又懒又丑可是我舅舅很厉害的,小姑是要嫁给我舅舅的!”王琳表示这个人谁喜欢谁捡走。 程恺气鼓鼓:“什么,他几时又懒又丑,小琪你再造谣!” 严力偷笑被抓。 程恺勾着唇说:“严力这个闷脸,笑什么笑,再笑也不如我,也没人喜欢,信不信我拍你砖头!” “是吗!善柔表示同意。 “好啊!”
  • 凤栖何方

    凤栖何方

    他说:“女人只不过是男人无聊时的消遣罢了。”“是是是,您说得对极了。”她很狗腿的奉承着。他说:“女人美丑有什么关系,关上灯后还不都是一样。”“是是是,您说得对极了”她很狗腿的献媚着。他说:“女人唯一有用的就是生个娃,传宗接代罢了。”“是是是,您说得对极了。”她很狗腿的笑了笑道:“爷,放心,过几日您生辰时,妾身会送份大礼予您的。”几日后,她领着一群丑若无盐的女人出现在他的卧室……“盼-君-归”他咬牙切齿的一字一字的这头顶上方的鎏金匾额。旁边笑得正欢的女子抬头冲她娇媚一笑道:“怎样,青楼是生钱最快的生意吧!”“是啊,是啊,岂止是生钱最快啊,简直是一本万利啊!”说罢,他愤怒的拂袖而去,走了。留下一个笑得很没形象的她。
  • 禀告魔尊绝神大人又去浪了

    禀告魔尊绝神大人又去浪了

    他,神界的最强者,人人畏惧对大部分神来说,如果变成了最强,你可能会去称霸这个神界,又或是更大的目标而他却是不一样的,明明有着强大的力量,可却从未想过去称霸神界,不是因为他有什么软肋,也不是因为资质清高,相反,他还是一个‘花花公子’整天只想着去找人喝酒;聊天可事实是,每个友情的后面都只不过是对利益的奢求罢了他想要一个真正的知己、朋友最后他找到阎王,让他投胎,带着原先的力量来到另一个世界他能否过上他想要的生活呢但是“老子我要的的是知己,不是伴侣啊喂”某绝神不满的说道然,就在这时,一个高大的身影从背后抱住了夜冥绝,一脸酥懒的说道:“乖,天还未亮,再陪为夫睡会”某绝神欲哭无泪天亮后,某魔尊看在床头边,无人“不好了!夫人又去浪了!!!”
  • 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经

    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绝代风华

    重生之绝代风华

    现代商界女强人穿越成古代丫鬟,步步为营,最终成就一代传奇。
  • 风云再起

    风云再起

    长篇小说《风云再起》乃是《机关风云》的姊妹篇,仍以中南铁路分局为背景,以分局党委书记陶再生的升官弄权为主线,全方位展现了陶再生丑恶的为官灵魂,象剥竹笋式的一层又一层的剥开了他拉帮结派、结党营私、阳奉阴为、口蜜腹剑、无情打击、杀人篡权的丑恶嘴脸。同时,也从不同侧面,热情歌颂了分局长湛昶轻勤政为民的贤达为官之道。从丑恶与正义的矛盾中,把正反两个方面的官场灵魂翻开给人看。
  • 只要说你爱我

    只要说你爱我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道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而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我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怨只怨那万语千言说不尽,百无聊赖十倚栏。而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为何人人摇扇只我寒?五月石榴红胜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断情心却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二月风筝线儿断。你呀你,巴不得下一世,我再为女你再为男。
  • 道士闯天下

    道士闯天下

    一位叫秦羽的小道士命煞孤星,年过18后,他下山去闯天下,降服各种鬼和妖怪,被各种美女所爱着。
  • 重生之大魔王

    重生之大魔王

    李峰重生地球,朦胧中感觉到一片棉花糖,情不自禁的吃了起来,睁开眼一看,竟然是自己的美女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