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90500000025

第25章 节假光阴诗卷里

当代诗人陈与义有两句诗:“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千古脍炙人口。据说,当时就曾受到南渡后偏安一隅的宋高宗的激赏,以至作者被拔擢为参知政事。

此事深为清代文人张佩纶所诟病,他在《涧于日记》里写道:即此,足“以见其用人之轻。此何时,而以诗拔人耶!”批评得十分剀切。

不过,平心而论,这两句诗,景而带情,洵为上品。因为喜爱它,我把“客子”二字易为“节假”,用来描述我的读书生活。

这里的“节假”属于泛指,既包括节假日、星期天,也包括课余、工余时间。每逢节假,一些青年朋友挈妇(夫)将雏,到两父母家欢聚,以尽人子之情,叙天伦之乐;如果风日晴和,有些朋友则与亲友-道,赶赴名园胜地,共尽游观之兴;或者趁雨天雪夜,聚三五朋侪,垒方城,跳伴舞,畅一日之欢。

我以为,节假期间无论省亲、访友、游玩、聚餐,都是正常生活的组成部分,纯属个人自由,无须他人置喙。

当然,这里有一个摆放在何等位置,支配出几许时间去安排它的问题。业余时间如何利用,绝非细事。爱因斯坦甚至说,人的差异就在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可以造就人,也能够毁灭人。

古人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风雨者时之余)之时读书。毛泽东生前经常告诫身旁的青年:要让学习占领工作以外的时间。而且,他是身体力行的。可见,“节假光阴诗卷里”,以此作为人生一大乐趣的也大有人在。

十年动乱中,“读书无用论”颇为盛行,一度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近年来,“厌学”之风又有滋长,社会上讲究实惠的人增多了。用俄国十九世纪民粹派的说法一双皮靴顶一个莎士比亚”。走笔至此,我记起了清代诗人朱彝尊针对重饮食轻读书的时尚而写的一首诗:

槛边花外尽重湖,到处杯觞兴不孤。

安得家家寻画手,溪堂遍写读书图!

马克思说:“我最喜欢做蛀书虫!”这道出了我的心声。我从六岁开始接触书籍先是“三、百、千”启蒙而后读四书五经、诗古文辞,到了“志于学”的年龄,在中学第一次走进了图书馆,一整天伏在里面不出来,从此,与书卷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的老师里没有叶圣陶、朱自清那样的名家但是,他们自有其髙明之处,就是从来不肯用繁杂的作业把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全部占满,而是有意无意地纵容、放任我们阅读课外书籍。我的父母也从不因为我在节假日埋头读书、不理家务而横加申斥。这大大地培植了我读书的兴趣,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像王羲之爱字、刘伶好酒、谢灵运酷嗜山水那样,与生命相始终,从来没有厌倦的时候。

但兴趣与自觉性还不是一码事。我的切身体会是,读书自觉性的形成,首先来自迫切的需要。我并不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之类的“神”话,但我相信培根说的“知识就是力量”,相信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我曾下过很大功夫埋头钻研马克思和黑格尔的着作,每读一次,都被其中强大的思想魅力所吸引,都有新的收获。

我也曾相信苏东坡所说的:“学如富贵在博收,仰取俯拾无遗筹。”因此,举凡左史庄骚、汉魏文章、唐宋诗词、明清杂俎,以及西方近现代的一些代表性学术着作都综罗博览。后来懂得,书犹三江五湖,汇而成海浩无际涯,而个体生命却是很短暂的,“任凭弱水三千,只能取一瓢饮”。所以,必须有所选择。

古诗中说:

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只有不多时,还有一半睡着了。

特别是人过中年,时间仿佛过得更快,“岁月疾如下坂轮”光阴自当以分秒计,正所谓时间常恨少,苦战连昏晓。”无论节假日、早午晚一切工余之暇,我都攫取过来用于学习。即使每天凌晨几十分钟的散步,也是一边走路一边构思、凝想;甚至晚间睡前洗脚,双足插在水盆中,两手也要捧着书卷浏览友人戏称之为“立体交叉工。

1988年8月,东北三省宣传部长雅集长春市,东道主举办舞会,盛情邀请客人出场。我因疏于舞艺,再三推辞,大家终不放过最后只好即兴口占七律一首,才算“蒙混过关”,但诗中所述都属实情:

晚雨迎凉送暑天,未谙歌舞愧华筵。

非关左旧轻时尚,为恋诗书断雅缘。

盛会岂堪人寂寞,良朋空羡影翩跹。

吟诗且作他年约,重聚春城再比肩。

确确实实,是“为恋诗书”断了一切“雅缘”。

1990年9月,我还写过六首七绝:《读书纪感》。

其一曰:绮章妙语费寻思,天海诗情任骋驰。

绿浪红尘浑不觉,书丛埋首日斜时。

其三曰:伏尽炎消夜气清,百虫声里梦难成。

书城弗下心如沸,鏖战频年未解兵。

其四曰:学海深探为得珠,清宵苦读一灯孤。

书中果有颜如玉,戏问山妻妒也无?

其五曰如饮醇醪信不诬,朝朝埋首勉如初。

情怀老大无稍减,沧海场尘或忘书。

都是心路历程和苦读生涯的真实写照。

也许有人要问:这样埋头苦读,摒绝了各种娱乐活动,为什么不感到枯寂呢?

道理简单得很,凡事着迷、成癖以后,就到了“非此不乐”的程度,不仅没有厌倦情绪,有时甚至甘愿为此作出牺牲。柳永词中说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正是这种境界。

看过《聊斋志异·娇娜》的,当会记得这样一个情节:娇娜给孔生割除胸间痈疽,“紫血流溢,沾染床席,生贪近娇姿,不惟不觉其苦,且恐速竣割事,偎傍不久”。

读书固然是苦差使,但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林语堂有个很幽默的说法:读书要能产生浓厚兴趣,必须在书境中找到情人,“一旦找到文学上的情人,必胸中感情万分痛快,而灵魂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

说得很神秘,我至今尚无这样的体验,说明还不到火候。但书卷的吸引力是极大的,确是事实。

据笔记小说记载,明人屠本峻平生好读书,至老尚手不释卷。

有人问他:“老矣,何必自讨苦吃?”他的答复是:“我于书,饥以为食,渴以为饮,欠伸以当枕席,愁寂以当鼓吹,未尝苦也。”虽然没有说“生活中当情人”,但迷恋之情并无稍异。

孔夫子当年读《易》,“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不也是一种痴情迷恋吗!所不同的是生活中的恋人贵在用情专一具有排他性,而书境中的恋人则多多益善,而且,这种恋情可以与众分享,绝不会招致麻烦,产生嫉妒。

我以为,林语堂说的在书境中寻找“情人”,也可以作为读书当求会心,读书是一种精神享受来理解。陶渊明就曾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在读过一些古籍之后,曾写了这样一首诗: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他觉得读了《穆天子传》和《山海经》仿佛神游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和广袤无垠的宇宙空间,俯仰之间即可穷究宇宙的奥秘,真是欢快之极。

叩其所以然,或许是由于这两部书中所记述的神话传说,在一定程度上显现了我们种族的原始意象,积淀了我们祖先无数次的欢乐与愁苦,饱含着人类命运和远古生涯的残迹与奥秘。其中的黄帝、夸父、精卫、西王母、三青鸟、三危山等,都作为一座座路标,引导人们返回辽远的精神家园和熟悉却又陌生的人类童年,因而,令人产生一种快感。

古人有“书卷多情似故人”,“亡书久似失良朋”的说法,都是以书喻友,说明读书犹如会友。朋友中有畏友、浄友,也有昵友、腻友。书籍何尝不是如此。

陆游赞赏王深甫的作品,说:“此书朝夕观之,使人若居严师畏友之间,不敢萌一毫不善意。”同样,书中也有直面人生、直言规过、不留情面的浄友和“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亲热狎玩的昵友、腻友。

每当面对高大的书橱,我总觉得:那些已经熟读过多次的书籍颇似积年稔熟的老朋友,属于深交、挚友。古人诗句旧书读似客中归”,说的正是那种老友重逢、联床话旧的亲切之感。有些书只是略加翻检,粗粗浏览一过,比之于朋友,好似初交乍见,不过点头之识。还有很多书罗列案边却未尝展读,这就像闻名未曾见面的友人,素昧平生,觌面不识。对它们冷落地挤在书架中,未得“周郎一顾”,我往往感到由衷的歉疚。

还可以说,读书是交友的延伸。交友受共时性限制,必须是同时代人才有交往的可能,而从书卷中则可以广交异代与异地的朋友,能够神游域外,上下千年,不受时空限制。也是陶渊明说的:

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

得知千载外,正赖古人书。

这位老先生慨叹他出生在夏、商、周三代之后,虽然向往黄帝与虞舜的德政,却因“萧条异代不同时”,无缘得见;只有借助披览古代典籍,才能知晓千载以上的往事。

就是说,经由书卷这个门径,可以进入更深更广的领域,获得无穷无尽的知识宝藏。确如盲姑娘海伦·凯勒所言一本书就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广阔的生活海洋。”高尔基也说过:“似乎每一本书都在我的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见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列宁早在我出世十多年前就去世了。进一步说,即使我提早出生三十年,与列宁生活在同一时代大概也无缘见到他。但是,书籍却给了我熟悉、接触这位伟大人物的机会。我读过许多描写列宁的书籍,其中尤以高尔基的回忆录《列宁》留给我的印象为最深刻。高尔基与列宁有着深厚的友谊,他倾注了全部的爱,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表现力,为我们再现了这位伟大的人物。列宁夫人看过回忆录后,赞许说:“整个列宁是栩栩如生的”,“写得好极了”。我们在高尔基的笔下,不仅看到了列宁的特异的丰姿,而且了解了他的精神世界,仿佛活生生的列宁就站在我们面前。

最令人难忘的是列宁的一段话。高尔基回忆说:一次,列宁用一种特别轻巧、温柔的手势抚摸着孩子,说:“这些孩子将来一定会比我们生活得好些;我们生活中遭遇过的很多东西,他们是不会经历了。”沉思一会儿,他接着说:“可是,我毕竟不羡慕他们,我们这一代已经完成了一粧在历史上有惊人意义的事业。”前一时期,我曾回味过列宁这些感人肺腑的话。列宁当年抚摸过的孩子,如今也都进入了耄耋之年,他们可还记得这些掷地有声的时代强音吗?

数千年来,我国无数文人、骚客、旅行家,凭着他们对山水自然的特殊的感受力,丰富的审美情怀和高超的艺术手法,写下了汗牛充栋的诗歌、散文,为祖国的山川胜迹塑造出画一般精美、梦一样空灵的形象。一篇在手,可以心游象外,悠然神往,把心理境界、生活情趣和艺术创造的第二自然作为三个同心圆联叠一起,不啻身临其境,而又能免却鞍马劳顿,解除风尘之苦。

我曾在一年秋天游览了杭州西湖,有幸看到了“三秋桂子”,却无缘观赏“十里荷花”;而且,由于来去匆匆,许多名胜都失之交臂,深感怅惘。回来后,翻出明人袁宏道、史鉴、张岱等人的西湖游记,未出斗室,而极四时之娱,揽八方之胜,算是补上了这种缺憾。

当然,我这样说,绝没有以读书代替实践的意思。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我们既要读有字之书,又要到社会实践中去读无字之书。单就旅游来说,卧游、神游、梦游、醉游,无论怎样空灵浪漫,富有诗意,也都代替不了实地考察,亲身经历。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使身临其境,也需要从容玩味,细心涵咏。如果像《儒林外史》中马二先生那样漫游西湖,只是吃熟牛肉,喝大碗茶,瞧贵妇人进香,看阔人家请客,于湖光山色全无会心,所得也就微乎其微了。

同类推荐
  • 我心无惧

    我心无惧

    本书是作者亚瑟·本森探讨人性和内心恐惧的一部随笔集。纬度上以人一生中的几个重要年龄段分析不同时期的恐惧感及其成因,经度上引经据典阐述内心恐惧产生的根源,彻底让人们直面恐惧。最后,经纬结合处给出人们战胜恐惧的各种方式和获得宁静的启示。是一部非常有深度的哲学随笔。
  • 蒲宁文集(诗歌 散文 游记卷)

    蒲宁文集(诗歌 散文 游记卷)

    本书共收录诗歌一百四十首,散文十八篇,游记六篇。蒲宁的诗歌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咏景诗,吟咏俄罗斯四季的美景;一类是感怀诗,抒发哲理感慨,意象悠远,深婉含蓄,发人遐思。一类是爱情诗,此类诗在其诗歌创作中所占比例微小,仅数十首。这些诗歌是蒲宁创作中当之无愧的璀璨明珠。蒲宁的散文在他同时代人中一直被视为楷模,他的散文细节真实,富有韵律感与节奏感,即便描写自然也绝不脱离人的生活流程。他能将诗、画与散文熔为一炉,读他的散文犹如欣赏一幅幅俄罗斯风情画卷。蒲宁的游记多写他在异国游历的见闻和感受,文笔优美。
  • 从大地走向大地

    从大地走向大地

    2004年夏天,作者在养病期间无意中接触到19世纪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这些才华横溢的俄罗斯画家的油画将作者带入一个优美深邃的境界,引发了作者对自然、对艺术的赞叹与欣赏、探索与思考。作者的文字淡泊宁静,却能将读者带入深远的意境,跟着作者的思绪,我们看到了一粒种子是如何成长,最后变成一艘远航的船的过程;看到了森林与海洋的对视与相溶,看到了秋天美丽宁静的树林,薄暮时分钟声中的教堂,强烈光线下的雪地与沼泽,还有从容不迫地流淌着的小溪,比肩而生的青黄的小草,这些生活中可能被许多人忽略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是一本能给人带来极大美感的随笔,给生活以希望,给心灵以阳光。
  • 胡适文选:倡导与尝试

    胡适文选:倡导与尝试

    《胡适文选:倡导与尝试》收录了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之初,倡导文学革命的论文及其尝试以白话文为载体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可以让读者领略作为文学大师的胡适的风采。
  • 韩愈·柳宗元诗选

    韩愈·柳宗元诗选

    韩愈、柳宗元不但是唐代古文运动的盟主,也是中唐诗坛的领军人物。韩愈以文为诗,戛戛独造,诗风雄奇怪异;柳宗元的诗深婉幽峭,精艳工致,深得楚骚遗韵。二人的诗歌影响深过错,受到当时及后世许多诗人、学者的高度评价。本书依据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精选韩诗52题67首,柳诗59题63首,按创作时间先后分别编排,对了解二人诗作极有帮助。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倾尽天陌尽苍穹

    穿越之倾尽天陌尽苍穹

    21世纪绝世特工,穿越竟成紫府废材嫡女!灵力尽灭,窝囊废才....那一双剪水的清眸再度睁开,天地苍穹亦为之更迭!溺水若梦,卧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浮生若梦....七世轮回,相思成疾。你曾道:"你若为神,我便为魔!弑尽天下生灵;你若为魔,我便为神!诛亡天下邪气!"可今世,天意弄人,你为妖,我为魔......曼珠沙华开了一世又一世,你眉眼如画,一笑倾城:"我命由我,不由天!若天要亡我,那我定要逆天而行!"情不敢至深,恐大梦一场。卦不敢算尽,惧天命无常....那你可知,被斩断的七世情缘,今生今世又该何去何从......
  • 网游之荣耀征程

    网游之荣耀征程

    我本是个游戏小白。而且还一穷二白。当有一天一个大美女说玩游戏也给你开工资,去玩上巅峰吧。努力的玩游戏只为对得起自己的工资,看一个游戏小白。如何走上巅峰。
  • 顽劣女佣戏恶少

    顽劣女佣戏恶少

    为帮好友拿到英俊多金但性格恶劣的冷恶少独家照片,她深夜爬墙进入他的公寓,却见到一个香艳画面,想逃离现场却不幸被抓…她原本只是一家公司的职员,却突然成为了总裁的私人秘书,羡慕眼球的工作却只是为了替总裁打压别的女人。白天她要穿的妖艳动人保护总裁,晚上她又要奔进另一个男人的公寓…
  • 三世安好

    三世安好

    不明不白的死了,却穿越到一个玄幻大陆。在这里,她就是世人眼中的草包废物,受尽凌辱。身份高贵的他,却死缠烂打的不放过她。这个世界是怎么了?宁陌在风中凌乱......如图谪仙的九皇叔,又对她百般照顾......且看草包小姐如何步步展露风华,上演王者夺爱的好戏码呢?
  • 大境道

    大境道

    天元大陆相传每万年就会天空红雷大方,天地异宝出现,十六年前此景真的出现了。大仁宗杰出弟子听元与妖族植仙子为给肚中孩儿得此异宝以造天资被各大门派所围攻,植仙子被逼身亡,留下一子,听元为其取名为唤植。事事多变,十六年后的唤植因是植仙子所生,为同门侮辱为妖孽,听元为其身死,那神道神秘的种子,一颗契合之心改变了唤植的命运。。一个倔强茫懂的少年踏上了自己的历程,寻求那属于自己的道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云默

    云默

    被腹黑男友退落悬崖,一不小心还穿越成小囚犯,怎一个‘’凄‘’字了得,不认命,逆个袭。
  • WINNER之再一次微笑

    WINNER之再一次微笑

    WINNER与IC一起走过。没有离别,只有更精彩的未来新篇章。
  • 微芒微茫

    微芒微茫

    我们的青春初具光芒,我们的青春有点迷茫。关于《微芒,微茫》这本书我陆陆续续写了很久,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文案各不相同。不喜勿喷我是玻璃心,哈哈哈,希望你们能喜欢诙谐搞笑外加小虐的爱情,文案我就不放了,这些句子引导着文章走向。我的世界仍为你留门,可你的世界已不允许我驻足。干了这碗黑狗血生活还要继续。往事残存记忆,你却不曾入梦来。害怕你的突然造访,也害怕你突然造访的人不是我。遗憾留久了会怕遗忘。你的坚强让人喜欢,你的坚强很难让人喜欢。任你在记忆里猖狂,我允许的。不敢忆及从前,眼泪太闲。那时年少,只知爱情是蜜糖,哪像如今,糖衣化尽是黄连苦。天苍苍,地茫茫,风吹草地现流氓。我们都再等,等谁的世界先坍塌。一个,眼睛里一汪清水,闪着晶亮。一个,眼睛里藏着星辰,明眸深邃。两个人,各思量,猛刹车,才惊觉,关心作不得假。会心笑,不多言,秋意浓,有牵挂,蜜意初至心头。因为我最爱你,所以伤我最深的是你,也只有你。啤酒不停续杯,企图把还没发芽的爱情灌醉,麻痹那颗受伤的心,笑着安慰自己说没事。人的第一反应是出于本能,我的第一反应是专属你。你不挽留吗?你不也没解释么。我们,就这样,错过彼此吧。
  • 仙锦

    仙锦

    一个偶然的机缘,开启修仙之路,打怪升级,收获法宝,呃,这意外掉落的男主又是谁? 遥缈仙路,是否终寻无上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