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68900000030

第30章 内乱导致外患(3)

其一,可以扬徒兵之长而避徒兵之短。徒兵遇山则登,车兵遇山辄止。《吕氏春秋·简选》云:“吴阖庐选多力者五百人,利趾者三千人,以为前阵,与荆战……”《墨子·非攻》云:“古者吴阖庐教七年,奉甲执兵,奔三百里而舍焉,次注林,出于冥隘之径……”

孙诒让《墨子间诂》卷5云:“此云‘奉甲执兵,奔三百而舍’,即‘多力’、‘利趾’者也。”这些多力者和利趾者,都是精锐的徒兵。

其二,可以出敌不意,避实击虚。《孙子·计》云:“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同书《虚实》云:“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楚国在三个隘口或许没有戍兵,即或有戍兵也很少,楚人根本没有想到吴师竟然会舍坦途而取险径的。吴师的进军路线,以近乎完美的形态体现了孙武的兵法。

吴师的进军路线,以喻宗汉所考最为近实,详所著《吴师入郢之战有关问题探讨》。

楚师与吴师夹汉水而阵,在楚师是力求阻敌于汉水之阳,在吴师是力求歼敌于郢都之外。左司马沈尹戌是当时楚国最优秀的将领,他自请率偏师经申县出方城,调集方城内外的楚师,烧掉吴师留在淮汭的战船,回过头来,占领城口,封锁三隘,南下拊吴师之背。

沈尹戌建议囊瓦暂且固守汉水南岸,吴师上移则随之上移,吴师下移则随之下移,以防堵为务,待沈尹戌南过城口之后,囊瓦再挥师渡汉。这样,吴师腹背受敌,楚师就稳操胜券了。沈尹戌的建议是当时楚师唯一的上策,如能实现,则楚师将变被动为主动。楚国东北方向的天然屏障是一道山和一道水,如今一道山既已失守,就只能固守一道水了。在楚师主力未受致命打击之前,只要他们昼夜严密监视对岸的吴师,吴师就很难渡汉南下,郢都就可能保住,囊瓦所需要的,只是耐心和细心。

可是,战局的演变受着多重因素的影响,有敌方的因素,有己方的因素,与天时有关,与地利有关,当然也与人和有关。因此,总会有事前无法预见的事态。为将者须善于随机应变,临机决策,相机用兵,寻机歼敌。沈尹戌北去后,楚国个别将领的不同意见竟把囊瓦说动了。据《左传·定公四年》所记,将军武城黑说:“吴用木也,我用革也,不可久也,不如速战。”旧注以为木和革所指的都是战车,实则大谬不然。战车如有革,无论天气好坏,都不会比无革的差。木和革所指的都是盾和甲,吴师所用的多为木制,楚师所用的多为革制。通常是革优而木劣,但若受潮,则革易刺穿,而木更坚实,优劣就易位了。当时大概天气不好,武城黑才有这样的忧虑。其实,两军隔水相持,还不到短兵相接的地步,武城黑忧虑得太早了,而糊涂的囊瓦却也着急起来了。将军史皇对囊瓦说,楚人喜欢司马(沈尹戌),讨厌令尹。如果司马的计划实现,就等于他独建奇功,令尹一定要速战速决,以求立功,否则,将难免受到谴责和处分。史皇本人求战心切,乃出此挑拨离间的下策。囊瓦不暇细思,仗着兵力的优势,竟挥师渡汉了,这正中伍员、孙武下怀。

楚师列阵于小别、大别之间。小别、大别都是山名,前者在今汉川,后者在今武汉,春秋时代它们都在汉水北岸,后因汉水改道,如今都在汉水南岸了。两军三度合战,楚师且战且向西引退,吴师且战且向西挺进。囊瓦打算逃跑,史皇大为不满,对他说,遇危难就逃跑,您还敢回郢都吗?您如果战死了,楚人倒会原谅您过去的罪愆。囊瓦无奈,只好继续作战。

十一月庚午,两军决战于柏举。旧说以为柏举在今麻城,不确。

按两军转移的方向推测,柏举应在今安陆一带。清早,阖庐之弟夫概王请求做先锋,阖庐不从,可能是因为阖庐有猜疑之心,怕夫概王立功太多易生后患。焉知夫概王敢于违阖庐之命,以其私卒五千冲击囊瓦的私卒。囊瓦的私卒溃散了,吴师乃全军出击。楚师大败,史皇奋战而死,射力竭而俘,囊瓦则快马加鞭逃往郑国去了。吴师追击楚师,夫概王所部一路领先。近清发水即今涢水时,夫概王令其卒稍停,待楚师半渡,才奋力进击,楚师又损失了大量将士。

楚师残部继续西撤,饭刚做好,吴师又追到了。楚师弃食而逃,吴师则坐享其成,吃饱了再去追击。以战胜且吃饱的部队,追击战败且挨饿的部队,如以虎逐羊。楚师退到雍澨(在今湖北京山),又被吴师追上,从此溃散,吴师则进逼郢都。

据《韩非子·说林》,吴师在小别与大别之间三战皆胜之后,阖庐曾有退兵之意,问于伍员。伍员以人溺于水为喻,说只喝一口水还死不了,要连喝多口水才呛死,为今之计,应该叫那溺水的人沉下水底去。经伍员提醒,阖庐才下了进取郢都的决心。

十一月己卯,即柏举决战后九天,昭王一家连同其妹季芈携随从弃都避难。南渡雎水时,吴师逼近,昭王命箴尹固上岸,去用象群阻击吴师。当时楚宫的园囿里养着象,昭王出都时,群象大概负重随行,及雎水而止。箴尹固在群象的尾巴上一一系上火把,一一点燃,驱赶它们向吴师冲去,这样,至少可以起暂时阻滞吴师的作用。昭王走得十分仓促,大夫蒙穀听说昭王走了,跑到宫中去查看,发现记录着法规的《鸡次之典》还在那里,当即扛起来,躲进云梦中去。

次日为十一月庚辰,即柏举决战后十天,吴师攻破郢都。自吴王而下,按尊卑顺序,分别住进楚王的宫室和令尹、司马等官员的府第。阖庐有子名子山,住进囊瓦的府第,其豪华仅亚于王宫。夫概王不服,要去攻打子山。子山闻讯,急忙迁出,让给夫概王。

沈尹戌经申县出方城,至息县烧吴船。获悉郢都陷落,迅即领兵回救。所部在雍澨与吴师遭遇,沈尹戌力战负伤。他是番人,早岁入吴国,为公子光家臣。后来效忠于楚国,但其元配夫人仍在吴国。这时,他若为吴师所获,势将受辱,因此,他宁死不降。沈尹戌问左右,谁能把我的头带走,不让它落到吴人手里?侍从中有一位名叫句卑的,也是吴人,追随沈尹戌多年,自荐说,我出身微贱,不知能否当此重任?沈尹戌对他说,这些年来,我没有发现你的贤能,深为抱歉,你当然能完成我的嘱托。于是,沈尹戌奋力再战,又两次受伤,终于阵亡。句卑割下他的头,把他的尸身藏起来,把他的头裹在包袱里带着逃走了。

昭王渡过汉水,进入“云中”。“云中”即郧中,属郧县。一天晚上,正露宿时,遇到强盗。强盗用戈击昭王,王孙由于扑在昭王身上,昭王无恙,王孙由于则因肩部重创而昏迷不醒。在黑暗和慌乱中,昭王一行逃往郧县。人既困乏,路又崎岖,季芈走不动了,由钟建背着她走。昏厥的王孙由于,谁都以为他死了,但他有幸苏醒过来,而且居然追上了昭王。

郧公为斗辛,其弟有斗怀和斗巢。斗怀要杀死昭王,为其父蔓成然报仇,被斗辛断然阻止。《左传·定公四年》记斗辛说:“君讨臣,谁敢雠之?君命,天也。若死天命,将谁雠?……必犯是,余将杀女(汝)。”斗辛的君臣观念,代表了楚人传统的主流。由斗辛和斗巢护送,昭王一行逃到了随国。昭王流亡的路线,由南而东,由东而北,大致是马蹄形的。

吴师也到了随国,吴人怀疑昭王正在那里。吴和随的公族都是姬姓,都算是周室的子孙。凭着这点缘分,吴人劝随侯及其臣僚顾全周室,不要隐藏把汉阳诸姬吞并殆尽的楚王。吴人许诺,只要把昭王引渡给吴人,汉东就归随国所有。

楚对随这个附庸一向很开明,相应地,随对楚这个宗主一向很忠顺。这时,随人矢口否认昭王逃进了随都,还对吴人说,敝国是个小国,是楚把敝国保护下来的,敝国和楚世世代代有盟誓,至今如此。如果遇到危难就背盟叛楚,以后又怎么能侍奉贵国的大王呢?

贵军只是没有捉到楚王罢了,以后只要贵军平定了楚国,敝国敢不唯命是从吗?吴人以为昭王确实没有逃进随都,又见随人态度坚定,就置之不问了。

昭王有庶兄名子期(公子结)随行,其状貌与昭王有些相像。

在吴人追逼随人时,子期让昭王和少量随从秘密逃出随都暂避,自己假扮昭王,请随人把他当做昭王引渡给吴人。随人犹豫,为此卜问,其兆不吉,于是作罢。吴师撤离后,昭王重入随都,割破子期心口的皮肉,取血与随侯盟誓。

《淮南子·泰族训》记吴师入郢后,“烧高府之粟,破九龙之钟,鞭荆平王之墓……”烧粟和破钟,表明吴人没有久占郢都和灭亡楚国的信心,只是竭其全力摧残楚国。九龙之钟,《新书·耳痹》作“十龙之钟”,是楚国王权的象征。至于鞭平王之墓,则是伍员所为。

《吕氏春秋·首时》说:“伍子胥……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

《史记·伍子胥列传》所记则为:“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鞭尸之说独见于此传,未可置信。入郢前打着主动仗的吴人,入郢后却打起被动仗来了。伍员被复仇的欲火烧昏了头脑,阖庐则过分宠信伍员,以致吴人迟迟不愿撤兵。吴人悬师远出,以寡击众,贵在速战速决,速进速退,不可旷日持久。如孙武有指挥的全权,吴人早就退兵了。《孙子·作战》云:“兵贵胜,不贵久。”“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显然,吴人迟迟不撤兵与孙武的战略思想是不相合的。

吴师在楚国的腹地滞留得愈长久,他们遇到的困难就愈严重。

楚人有怀旧、念祖、爱国、忠君的传统,昭王又以宽厚仁慈著称,吴师的行为愈残暴,楚人的反抗就愈强烈。《汉书·刑法志》记郢都父老为昭王送行,“王曰:‘父老反矣!何患无君?’父老曰:‘有君如是其贤也!’相与从之。”《新书·输诚》记吴师入郢前两年,冬季严寒,昭王“出府之裘以衣寒者,出仓之粟以赈饥者”。吴师入郢后,那些曾受昭王之赐的平民不惜与吴师拼命,对阖庐尤为痛恨,以致有一夜阖庐换了五个住处。《淮南子·泰族训》记昭王奔随后,楚人群起与吴师斗争,没有将领,就由当过兵的负责操练和指挥,“各致其死,却吴兵,复楚地”。昭王长庶兄子西(公子宜申、公子申)逃到脾洩(地望失考),建树王旗,安定人心,招集散兵,组织抗战。有个以屠羊为业的小商人,名说,号为“屠羊说”。昭王流亡时,屠羊说紧随不舍,大概是为了杀羊给昭王吃吧?事见《庄子·让王》。

大夫申包胥曾是伍员的密友,伍员出奔时途遇申包胥,他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颠覆楚国!申包胥对他说,您就尽力而为吧!

您如果能颠覆楚国,我就一定能复兴楚国!这时,申包胥托人代他去见伍员,对伍员鞭平王之墓的行为严加谴责。《史记·伍子胥列传》记伍员托来人带口信给申包胥说:“吾日暮途穷,吾故倒行而逆施之。”申包胥见伍员如此一意孤行,便跑到秦国去求援,对秦哀公说,吴国像大野猪(“封豕”)、大长虫(“长蛇”),要把上国一个一个吞灭。敝国灭亡了,贵国也将不得安宁。贵国何不出兵?出了兵,至少可以分到一些土地和民众。以后敝国如果永劫不复,也将是贵国的土地和民众;贵国如果有意保存敝国,敝国将世世代代服侍贵国。秦哀公听了尚不为所动,答称要商量商量。申包胥不肯告退,相传也不肯进食,靠在墙边,哭了七天七夜之久。这些情节是否一概如实,毋庸深究,总之,恳切、哀痛之至。秦哀公终于答应出兵了,为之赋《诗·秦风·无衣》,其中有句云:“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申包胥感激不尽,顿首九次,方才坐下。

公元前505年———昭王十一年,春夏两季,这场战争把另外几个国家也或深或浅地牵扯进去了。周天子见楚国为吴师所破,自顾不暇,派刺客到楚国去,杀死了王子朝。蔡国因负责吴师的补给而缺粮,向鲁国求助,鲁国送了些粟给蔡国。越王允常见吴师主力久出不归,乘隙袭扰吴国。秦师五百乘,以子蒲、子虎为帅,出武关,过申县,败夫概王于沂邑(在今河南正阳境)。大约同时,散而复聚的楚师败吴师于军祥(在今湖北随州西南)。这样,秦师纵横于方城内外,楚师出没于汉水南北,楚人则支援秦师和楚师而阻挠吴师,吴师穷于应付。

是年秋,楚秦合兵击灭为虎作伥的唐国。夫概王不告而别,率所部回吴国,自立为王。阖庐见前方大势已去,后方大患日亟,当即命全军撤回吴国。

阖庐所部击溃了夫概王所部。夫概王逃奔楚国,楚国把他安置在棠溪(在今河南遂平北)。

历时十月的一场大战终于结束了,它所显示的战略和战术值得后世兵家悉心揣摩。吴人大规模使用陵师兼舟师,兵员达三万;远距离奔袭,里程近两千:这些,都创了历史纪录。当时的陵师兼舟师,类似于当今的海军陆战队。吴人不仅是以寡击众,而且是以劳击逸、以徒击车,他们的胜利来之不易。交战双方所较量的,不仅是国力、兵力孰强孰弱,民气、士气孰高孰低,智术、心态孰优孰劣,而且是道孰有孰无。在战争的前段,吴有道而楚无道;到战争的后段,就转化为吴无道而楚有道了。胜利与失败的易位,牵连到许多变动不定的因素,有道抑或无道是一个有决定意义的前提。精明老练如伍员、孙武,在以有道伐无道时,得心应手;但在以无道抗有道时,就心劳日绌了。

孙武留下一部兵法,冠冕古今。人们研究得很多,而且似乎方兴未艾。孙武还留下了麾师入郢的一个战例,可惜人们研究得还很少。在这场大战中,受祸最惨的是郢都的国人。宜城的土著对2500余年前的这段往事未能忘怀,至今仍有许多关于平王和昭王的传说,对平王褒少贬多,对昭王则有褒无贬。原有昭王庙和昭王井,韩愈过宜城时作《题楚昭王庙》诗云:“丘坟满目衣冠尽,城阙连云草树荒。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昭王。”

吴师退走之后,昭王回到郢都,时为十月。郢都经吴师蹂躏,残破不堪。于是,昭王迁都,而仍称之为郢,以示不忘其旧。这个新都在今湖北江陵,详见下章。

同类推荐
  • 盛唐神医驸马

    盛唐神医驸马

    李世民:乱臣贼子,你当公主是街上的大白菜,说换就换?房玄龄:不肖子不学无术,什么时候会的岐黄之道?唐玄奘:公子哪里纨绔?岐黄之道出神入化,匡济万民、功德无量,大善大智集于一身。房遗爱:我这人低调内敛有涵养,不管你们怎么说我坏,治病救人总不会有假。骟掉辩机?我是为他好,要不是我帮忙,他能参与编撰《大唐西域记》?坑死李承乾?他想谋反,又不是我怂恿的。我也是为了国泰民安好不好?
  • 乱世小将军

    乱世小将军

    沈思诚穿越到公元1627年,继承了便宜父亲的军阀事业,却发现历史从“汉圣祖昭文皇帝”开始就完全走岔了!刘禅开挂,诸葛归政,三年灭魏,五年平吴……此后,每逢天下大乱,总有英雄豪杰脱颖而出、“匡扶”汉室——因为天命只能是汉家的。如今皇帝依然姓刘——尽管掌握实权的辅国大将军已经换了很多家。而辅国大将军·朱由校的权威正日渐衰弱,汉家天下又一次面临动乱……对于天下英杰来说,似乎“匡扶”汉室的机会又来了。……沈思诚也迎来了贵阳府马将军的使者——马将军希望沈思诚用身家性命作为嫁妆,把妹妹嫁给他的胖儿子。作为一个小藩主,他会向兵强马壮的马将军认怂吗?
  • 梦回金粉世家

    梦回金粉世家

    一不小心重生到了小说金粉世家的世界里,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呢?还是力挽狂澜于危际,让金家屹立不倒呢?
  • 基辅1941

    基辅1941

    魂穿到1941年的基辅战役,作为一名营长,列夫必须要设法解救被德军围困在包围圈里的数十万苏联红军,波涛澎湃的卫国战争,正在缓缓开始……
  • 我不是法海

    我不是法海

    卫勇再次睁开眼睛,摸了摸脖子上的佛珠,敲了敲身旁的木鱼,又揉了揉自己的光头,他失神地说道:“阿弥陀佛,老衲,啊呸,老子穿越成和尚了?”直到有一天,忽然有几员天将从天而降,口中大喊:“法海何在?领取法旨!”卫勇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处境,穿越成《白蛇传》里的法海?而且就是在这个时候,白素贞即将天帝赏给自己的仙丹……天无绝人之路,卫勇竟然拥有正宗高僧系统保自己不死不灭,有文曲星系统保自己飞黄腾达,没错,就是拥有双系统!我就是在野积善缘修功德,在朝斗奸臣诛邪祟,武能出使金国,保家卫国,文能弘扬佛门科学论的大宋国师法海!大宋名臣卫勇!
热门推荐
  • 生活不过是这样

    生活不过是这样

    一些生活故事,希望那些还没完成自己梦想的人,看完之后会继续坚持下去。
  • 九天之外是山花

    九天之外是山花

    一个从小把她抓来做了自己的“鬼护”,一个与她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她白天是是乖巧懂事、聪明伶俐的叶府千金,夜晚是杀人如麻的“鬼护”,一个不知她的白天,一个不懂她的黑夜,而她所做的一切只是想等无法摆脱的黑夜过去,在每个白天,她可以像普通人一样的生活,而这个平衡,也随着皇后懿赐的一纸婚书而打破……,蝴蝶的翅膀,最终煽动起了一整个风暴……
  • 倾世邪妃:废材七小姐

    倾世邪妃:废材七小姐

    身为一个叱咤风云的杀手,一次意外穿越,她成为了被姐姐暗算,溺水而亡的璇家废柴七小姐。草包?花痴?废柴?当一双紫眸再次睁眼,绝世容颜,笑靥如花,她比谁都狠毒无情,修灵力,驭神兽,炼神丹,杀生予夺,翻雨覆雨。他,绝世强者,冷酷杀伐。初次相遇,沉寂千年的齿轮在悄悄旋转,又是谁倾覆了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这儿混进一个假巫师

    这儿混进一个假巫师

    昨天,陈学碰见了他转世前的老祖。然后,他转世前的老祖一脸严肃地告诉他。如果他不帮她拯救她的部落,那他的前世可能就出生不了。而他的前世,如果没法子出生的话,那他就可能不存在这个世界上了!陈学看了看自己电脑上还在玩着的游戏,顿时摇了摇头,拒绝了!结果,他转世前的老祖恨铁不成刚地甩出了一记巫术。于是今天太阳刚出来的时候,陈学就一脸惊恐地坐在了满是尘土的山洞里,继承了这个老破旧小、频临灭族的部落,和外面一群嗷嗷待哺、且数量不足五十的族人。
  • 生魂河

    生魂河

    据说执念太深的人死过后总有一次悔过的机会,付出同等的代价,回到过去在另一个世界遇见那个命定的ta,选择权掌握在你自己手里,这一次的你又会怎么选择?
  • 头版头条-中国创刊词

    头版头条-中国创刊词

    我们读着他们的创刊词,好象在听斯人斯世的宣言,在这些宣言中,有是虽是公式化的、标语化的,但更多的是熔艺术与思想与一炉。其中既有豪放而又婉约的回声,好似聆听来自“秦淮河上的桨声”;有是令人回肠荡气,产生一种如“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残阳如血”之沉郁壮美的意境。与此同时,我们从中也可以发现每一个不同年代便有不同凡响的空谷足音,如果说“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那么本书所仰重的创刊词便是来自那种已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作者。
  • 最新家庭营养菜大全

    最新家庭营养菜大全

    本书按照菜肴的烹调技法分为煎炸、蒸炒、炖煮、烧、凉菜、砂锅火锅、微波炉、汤8大类,同时考虑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和口味,又增加了甜品糕点、特色小吃、药膳几大类。
  • 拽个冥王一起跑

    拽个冥王一起跑

    在阴森恐怖的冥王殿里,一人一鬼玩起了捉迷藏。“你耍赖!”一个仙气十足的女孩双手叉腰的看着面前五官精致的男人。“哼!不要跟你玩了。我去找孟婆玩去!”女孩说完就跑出冥王殿,朝奈何桥方向去了...“殿下,您是不是太宠冥后了?”白无常弱弱的问着。“老婆就一个,不宠着,丢了你赔我?”男人说完目光还没离开女孩离开的方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