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1700000199

第199章 诸侯讨董

曹带着陈宫跑到了陈留,散尽了家财后,又得了卫兹的资助就开始招兵买马了。就在曹起事的时候,先是夏侯兄弟带人前去投奔曹,没过几天曹洪、曹仁也带了数千人马投到曹麾下。而曹也招收到了除了自己家人以外的几个人才,比如说有一个阳平卫国人,姓乐,名进,字文谦,还有一个山阳巨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曹把他们都留下做了帐前吏。

曹募得了五千人马后,卫兹尽出家财,为曹置办军械铠甲,而四方来给曹提供军粮的人,可以说是不计其数。曹既然招募好的士兵,就准备讨董了。于是他发檄文于天下说:“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曹的檄文一发,天下可以说是云集响应,当然出兵的却只有十八家,他们是: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再加上曹共十八路诸侯。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好像袁绍带兵三万的,也有一二万的,各领文官武将,投洛阳而来。

董卓也接到了讨董檄文,他连忙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可是满朝文武除了李儒这些人,谁还会为董卓出主意,不卖了他就算好的了。那些世家大族,基本上都和关东联军有联系。董卓看这些文武都不说话,十分气恼。于是干脆散朝回府,就由我们这些人来商议对策。

董卓把他在洛阳的部下都召集到了相府,他看着我们询问道:“这将近四十万的关东联军,我们如何应对?”

李儒捻着下巴上稀稀疏疏的小山羊胡子说:“丞相勿忧,这洛阳外的虎牢关和汜水关都是坚城要塞,只要有大将镇守,多阻挡住联军几日,他们自当不战自溃。”

“这是为何?”董卓惊讶的问:“他们既然是联军而来,若不取你我首级,如何会退去?难道是等他们军粮耗尽?”

李儒说:“岳父您别看关东联军气势汹汹,其实他们内部矛盾深着呢!就说袁绍、袁术兄弟在那明争暗斗,韩馥在提防着袁绍,曹、张邈等人又是一团,桥瑁和刘岱一直都有嫌隙,如此怎能齐心合力?现在天下大势已明,诸侯割据之局将成,他们谁不想多保存点实力,以图天下?只要岳父派一大将镇守汜水关,然后亲镇虎牢关,再令徐荣死守荥阳,李傕、郭汜率骑军来回支援。如此,我等就是守他个十年八年都不成问题。到时候,关东联军受阻,那些诸侯必然内乱,我们再趁机追击,天下可立定!”

董卓听了李儒的话,大笑说:“儒儿真是我的子房啊!就如李儒所说,谁愿意为我镇守汜水关!”

“义父,某到了义父麾下多时,蒙义父看重,可是我一直寸功未立,现在我愿意为义父镇守汜水关!”吕布抱拳而出。

“丞相!杀鸡焉用牛刀!我华雄出镇汜水关足矣!”华雄说。

我挥了挥羽扇说:“也是!这主力战场必在虎牢关,华雄守汜水关足可胜任!”这关羽被我收了,华雄要是再被人温酒斩了,也是他倒霉。可是能斩杀华雄的,除了我手下的几位,其他的好像都是和华雄差不多的。想打赢华雄容易,想杀了他,可能性不大。

李儒小眼珠一转说:“岳父,华雄勇武有余智略不足,而霸先乃是足智多谋之辈,不如让他协同华雄镇守虎牢关?”

“这……”董卓有些犹豫的看看我说:“不知霸先意下如何?”

我笑道:“我乃丞相麾下将领,唯丞相之令是从!不过,丞相若是令我前去,是负责出谋划策,还是领军交战?若是仅是出谋划策,我就只身与华雄同去,若是领军交战,我就带军队去!”

董卓说:“奉先要与我迎战虎牢关,若是霸先把军队带走了,奉先如何是好?霸先就出谋划策好了,我也不想让霸先上战场。听奉先说你常常在战场上失控,若是你有什么损伤,我岂不是失了一大臂助!”

我点点头说:“既如此,有劳华将军照顾了!”华雄笑着给了我一个放心的眼神。

“众将听令!”董卓下令道:“华雄、胡轸、吕峰带精兵五万前去汜水关迎敌,华雄为主将,胡轸为副将,吕峰为监军!吕布、李儒随我去虎牢关迎敌,徐荣镇守荥阳!张济你就镇守洛阳,凡有异动者,杀无赦!”

董卓分派完任务众将都开始行动了,唯有我还在慢吞吞的。董卓叫住我说:“霸先此去要注意安全,不知你欲带谁为护卫?不如把那个典韦带去吧!”

“我带才收到麾下的黄忠黄汉升!”我笑道:“典韦要保护琰儿,许褚要保护蕊儿,张辽和赵云不知道死哪去了,我怀疑他们是不是在洛阳之乱的时候全军覆没了,所以我现在十分缺人用。”

董卓说:“霸先为了妻妾竟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才收到麾下的人,如何能放心使用?要不我派些人保护你?”

“多谢丞相好意,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若是丞相实在不放心我,就给我派五百兵丁保护我吧!”我笑道。

董卓点点头,真的从华雄麾下拨出了五百人给我做亲兵,搞得我小感动了一下。

同类推荐
  • 中国改革三步走

    中国改革三步走

    《中国改革三步走》作为一项系统的历史工程,任何改革都具有历史连续性。对改革问题的研究必须回答“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再者,改革既具有系统性,也必须具有阶段性。改革具有系统性。就是说。各方面的改革都是紧密相关的;任何一项改革,如果没有其他改革的配合,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但改革也具有阶段性,就是说,各方面的改革不可能同时完成,一蹴而就,而是要分阶段逐步进行。
  • 海岛里的那些事儿

    海岛里的那些事儿

    记叙了绝地大陆各个地方的历史,P城美丽的故事、G港的历史……
  • 三国传奇谋士

    三国传奇谋士

    当代大学生袁歌意外穿越到了三国世界,只是这三国却让他有些陌生。没有天生神力?不怕!不会呼风唤雨?也不怕!传奇谋士系统为您服务!群号:721712979
  • 长阪坡刘备

    长阪坡刘备

    三国的故事,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中年刘备,在长阪坡丧师败军之地,重新崛起,桃园结义,一世兄弟千古不渝,卧龙凤雏,子龙不败,文长雄烈,千古风流,并世双雄数曹刘!
  • 泱泱大隋

    泱泱大隋

    开皇末年,隋朝尚未显现衰败之象,太子杨勇生性好色,喜爱奢侈,饱受猜忌,晋王杨广坐镇扬州,作风简朴,励精图治。双龙夺嫡,二子相争。风云变幻之际,二十一世纪大学生范遥来到了这个世界。十数年后百姓揭竿而起近在眼前。是闲云野鹤避世独居?还是遵循历史跟随李家?抑或协助大隋扭转乾坤?或者……成为一方诸侯,问鼎中原?
热门推荐
  • 西游之最强土地公

    西游之最强土地公

    你若欺我,辱我,骂我。我便打你,揍你,踩你。正在QQ偷菜的谭晨莫名奇妙的就穿越到了西游世界中,谭晨发现自己就是那神佛脚下的蝼蚁,不过还好我有农场。什么?九千年一熟的蟠桃,哦,那是我家招待客人用的。什么?人参果树倒了,没关系,浇点空间的水就好了保证以后长得更好。且看骚男谭晨如何成为一名最强的土地公。
  • 唯一的救赎MS

    唯一的救赎MS

    生活在黑暗之中的姜黎,在生活中处处受挫,唯一的光也被摧毁,就在她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来了,一定是上帝太可怜这个女孩了吧,派来了一位天使来保护她,他是她唯一的救赎Youaremyonlysalvation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摊位有东西

    我的摊位有东西

    一个穿越者在旧社会挣扎的故事。
  • 伪侦探

    伪侦探

    公共厕所出现了能帮助你走上人生巅峰的美少女!?业余侦探该如何揭开一个个谜团??
  • 苏酥不苏

    苏酥不苏

    摄影师苏酥去看自家偶像逸逸的演唱会,却没想到遇到了一个精神病。一整晚死死盯着她不说,还死乞白赖地要介绍逸逸给她认识。什么?我的逸逸?那、、、好吧。激动地见到了偶像后,可是某个西大哥却是突然全方位入侵了她的小生活。成了邻居不说,还成了苏酥的公司领导。什么?还要陪我去非洲草原拍照??而且,还有一个重磅消息,逸逸竟然是。。。西大哥你放开,放开我啊啊啊啊!!!
  • 灵能二师兄

    灵能二师兄

    卢小闲,一只普通的废柴小菜鸡;云一一,万众瞩目的修真小仙女;这是一个有关修真的故事,也是一个攻略师兄的范本。舞台很大,小师妹你准备好吗?
  • 良辰薄梦清风眠

    良辰薄梦清风眠

    岁月模糊了容颜,光影拉远了记忆的最初,摇曳在流年枯萎里,再度凝眸回首,一切以袅袅如烟。也许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分开。也许从一开始,我就注定是你生命里的过客。但我也想停留久些。在没有你的岁月里,重温。打马而过的青春,如何才是我与你?那一年,高三,他走进他心里那一年,大二,他们说好一起走那一年,大四,他说,感情淡了就是淡了那一年,他红遍全国,他说,我配不上你那一年,车祸夺取了他的记忆,他忘记了和他的一切,但他独独记得,他曾经爱过一个男孩,很爱,很爱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到那时我一定不放开你的手谨以此文,献给和我一起走过的你们。
  • 我的拳头会升级

    我的拳头会升级

    石川穿越了,获得“拳头破坏神系统”,专治一切花里胡哨、鸡飞狗跳。在神秘星球打爆魔物大邪,力抗魔军,却最终被邪能沾染黑化……石川发现了高中课本《魔窟起源》中蕴藏的巨大阴谋!如何勘破天机,力挽狂澜,敬请期待。
  • 时代缩影的观察

    时代缩影的观察

    本书作者在党政部门、研究机构任职三十余年,历览政情、世情与人情。在时代的激流中,他深感变革之艰难,进步之不易。本书分六辑,作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对当今中国文化现象之种种,深入地观察与思考,力求展现在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时期,中国文化所面临的阵痛、激荡和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