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55100000007

第7章 兰州,多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3)

秦始皇“因河为塞”“移民实边”拉开了兰州地区开发的序幕后,汉武帝又采取移民和屯田的措施,加快了兰州开发的步伐,继而是金城郡的设置和赵充国屯田,推动了经济持续发展的势头,在秦、汉政府开发政策的促进下,经过汉、羌人民的辛勤劳作,兰州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畜牧业也保持了较高的水平,从而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兰州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天水、陇西、北地、上郡与关中同俗,然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为天下饶。”这正是对兰州地区当时农牧并举,经济繁荣的生动写照。

宋、夏战争导致北宋在甘肃的广泛屯田,促进了甘肃经济在战争期间的恢复和发展,也促进了甘肃人口的增长。北宋为了抵御西夏的入侵,不得不在甘肃大量驻军、屯田、戍边。

宋代熙宁三年(1070年),王韶对皇帝进言说:“渭源城而下至秦州成纪,旁河五六百里,良田不耕者无虑万顷,治千顷,岁可得三万斛。”宋神宗从其请而开屯田。王韶收复熙河后,“又请以河州蕃部近城川地招弓箭手,以山坡地招蕃兵弓箭手,每砦五指挥,以二百五十八为额,人给地一顷,蕃官二顷。熙河多良田,七年(1074年),诏委提点秦凤路,刑狱郑民宪兴营田,许奏群官属以集事”。至此,屯田遍及除陇东南外的整个陇右地区。屯田有军屯、民屯两种。熙宁九年(1076年),诏熙河“点厢军田之,官置牛具农器,人一顷,岁终参较弓箭手、厢军所种优劣为奖罚”;“泾原、环庆、熙河、兰会、新复城砦地土,悉募厢军配率耕种免役”。由此可知,特别是在宋仁宗及其以后,北宋对兰州的军事经营同时也推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外籍军队调入兰州,直接增加了兰州人口,广泛的军屯则奠定了经济复活的基础。

到了元代,大批戍边屯田的回族军士,以及贡使、商贾等也被安置在甘肃境内。史载元世祖忽必烈建元朝定都大都(北京)后,唯恐四大汗国及西北诸王危及皇权,以广设戍边屯田兵予以震慑。当时军屯地区虽遍于西北各地,但其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一带;而回回军则是屯兵屯田的主要成员。“回回军”是“西域亲军”中强有力的一支军队,在灭南宋后,又将他们编入探马赤军中,执行着“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的任务。由于戍边屯田于甘肃的回回人多,所以元王朝选派回回人兀伯都刺、麦术丁、合散和哈珊等,先后为丞相,统管甘肃。并任命回回人负责屯兵屯田。“至元二十八(1291年),以甘肃旷土赐昔宝赤、合散等,俾耕之”。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自六盘至黄河立屯田,置兵万人”。到英宗时,为了体恤屯田回回,于“至治二年,(1322年)免去甘肃回回屯戍河西者银税”。这时甘肃不仅有大量的回回屯田兵,而且随回回官吏而来的部属也为数不少,《甘肃通志稿》记载:“这是回回人居甘肃之始。”13世纪,蒙古人三次西征后,灭了“花剌子模”,攻下黑衣大食首都巴格达。先后四十年间,大批中亚各族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等来到中国。他们主要是蒙古军的俘虏和工匠,归降的官吏、贵族及其部民,来华贸易的商人,还有从事学术活动的学者,总计约几十万人。他们绝大多数人信仰******教,统称为“色目人”,其中以被编入蒙古军的回族军士为最多,他们为元朝统一中国而南征北战,继而在西北、西南戍边屯田,捍卫疆土,从此,落居边塞重镇“随处入社,与编民等”。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国家的武装力量和巩固边防,在全国各地设立卫所制度,曾迁山西平阳民众“选民丁,立都所,置卫屯田”。军士随军迁徙后,别立户籍,军户由国家分给土地屯田自养,平时军士由卫所路官负责操练和屯田,战时则归兵部派遣的总兵统领去参战。在军屯中,沿边军屯三分守城,七分屯田;内地军屯二分守城,八分屯田。实行军屯,即解决了军队粮食供给问题,又巩固了边防,真正是“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之举。

聚居于永登县苦水镇和散居周围各乡镇的周姓人,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之后裔。据现存族谱记载,始祖为周瑚。周瑚之祖先原籍湖南道县,和周敦颐同宗,周瑚先任百户,以侍卫从肃庄王来甘驻甘肃安定(今定西)。明嘉靖末至万历年间,松山虏首火落赤、阿赤兔等纠挟河强虏,屡犯边界,兵部尚书郑洛带领庄浪(今永登)指挥同知甘雨,率兵五路进剿,调周瑚自安定水阜河驰赴松山攻战。因周瑚作战勇猛,五破其穴,追击逃敌,树有战功,遂以功授庄浪卫指挥使领下总旗,并把家搬到苦水堡定居,其子孙世袭苦水武职。

明朝建立后,元帝逃往漠北。退居漠北的蒙元(古称西蕃)势力依然强大,不时骚扰犯边,作为九边之一的甘肃兰州地区,北临黄河,便成了朱氏王朝的首选兵屯之乡。

金县(榆中)作为兰州地区的关隘要地,必然成了军屯之乡,这一点从榆中的遗留地名中可以看出。榆中地域内沿苑川河谷地所形成的三大川塬(大营川、勇士川、苑川)的村庄多以营、城、堡命名,素有七十二营堡之说,这就是兵屯的最直接佐证。

据史料记载,“明之初,兰人自江南迁徒而来者十居八九”,金城仁寿(今兰州市安宁堡)吴氏也是这样。现存《金城仁寿吴氏族谱》是清末之隶州州判贺琳、拔贡生刘赞勋(瞿家营人)等编纂。序曰:“稽古吴氏,东周太王古公禀父裔也。自泰伯、仲雍封吴,子孙遂以国命氏。”就是说,吴氏源自吴泰伯。泰伯与二弟仲雍在周让位于三弟季历,之后带领一批家丁、工匠远徙句吴(今苏州梅里镇),吴国建立,泰伯又将王位让于二弟仲雍。“梅里古风千秋在,至德苗裔万世荣。”泰伯高风亮节,吴氏家族称其为“至德”,这副对联赞颂了泰伯的礼让美德,同时也寄希望于吴氏家族子嗣兴旺,事业发达。

“江水遥道仁寿城,陇云长接太平坊。”这副对联则讲述了金城仁寿另一支吴氏的历史渊源,也表达了他们对故乡“淮左名都”“十里扬州”的留恋。最早迁居兰州的吴氏始祖名叫吴治,是元末江苏扬州府江都县太平坊人氏。家谱序记载吴治于明洪武初年从戎,跟随魏国公徐达,为开拓西北边疆来兰,“降临洮,克兰州……直取张掖,屡建军功,遂被朝廷封为世袭千户世职,子孙遂隶籍兰州。”这些军人的后代就这样在兰州落户定居了。

“千户”在明朝是军队职务,自吴治起,其九代子孙世袭此职。满清入主中原,他们理所当然是抗清主力,也必然是清朝革除的对象。吴明患的名与字就是吴氏家族遭遇这一历史变革的有力证明。

“明患”有纪念意义,就是记住明朝末年吴氏家族所遭遇的患难;其字“志易”,就是要记住吴氏家族这次由官宦到平民的巨大变化。他们的历史竟是如此曲折,安宁吴姓人就是这么来的。

直道敢言,名满天下的清人吴可读,其先祖明初随扈肃庄王就藩,徙居兰州。吴家世世代代以耕读为业,传至吴可读,已历十八代。他官位虽卑,但声名震于朝野,其事迹广为传播,是同治光绪年间响当当的“清流”中坚。

我们的古人真够聪明的,屯军,一改过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做法,让长年累月驻扎边疆的众多将士,不再终日荷戈在城堡关塞上走来走去的巡逻,而是分出七成或八成兵丁就近开荒种田,有负责此项工作的“卫所路官”领导他们种田和操练,于是充满肃杀气氛的边塞之地,出现了恬静的阡陌田畴,出现了桑麻遍野的田园景象。春种秋收,就地收获的农产品数量,远不是劳民伤财千里运输的辎重大队承担得了的,这样,既减免了老百姓运输军粮和承担军费的负担,又为边塞增添了生气,戍边的众将士每临黄昏就思念“闺中人”的乡愁也会冲谈许多,而一旦烽火台上升起狼烟,这些训练有素的兵士招之既来,来之能战,是何等的运用自如啊!古代政治家、军事家的这一创举,真是历史上的奇观。

大量的戍边部队,在长城沿线留下了他们活动的遗迹。永登境内的汉长城沿线,至今还有大量的汉代墓葬遗址。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城关满城汉墓群、凤凰山汉墓、中堡镇汪家湾汉墓群、将军山汉墓群等。这些长城沿线的汉墓出土的铜器皿、铜镜、弩机、五铢钱币、灰陶器残片等遗物,给我们展示了汉代军人征战、屯田的场景。

屯田,八方嫡庶共建家园

古时的充边、屯田,可谓由来已久了。远在秦始皇开边,辟置榆中县以后,就采取了徙谪充边的举措,徙移民到荒漠的边界地区进行开荒农耕。

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从内地“迁北河、榆三万家。”《匈奴列传》也说:“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谪戎以充之。”兰州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从此宣告开始。

戍边屯田,让汉族人搬迁到这边塞之地垦荒屯田,从政治上确立了以汉族为主的稳固大局,同时从经济上也增加了边防军粮、辎重等军需品的实力。

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使“金城、河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匈奴时有候到者,而希矣”,河西之地正式归入西汉版图;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使“匈奴远遁,而幕(漠)南无王庭”,从根本上削弱了匈奴的势力,使其再也不能对汉朝北部和西北边境构成重大威胁,这就为兰州人口的发展创造了安定的社会环境。另外,河西匈奴所降4万余人,有相当部分被安置在陇西、安定两郡,成为甘肃的编户民,金城也不例外。

汉武帝攻打匈奴的战争取得基本胜利以后,就开始经营甘肃,影响最大的是移民实边和屯田。

开田官,实行屯戍。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渡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这里所说的令居,即是今天的兰州市永登县境内。

在屯田官(农都尉、护田校尉等)的指挥和管理下,有专门的户籍,耕种国有土地,向西汉王朝纳租交税。屯民的来源,从史载和居延汉简来看,主要由边塞戍卒成建制转化而来,也有内地农业区移徙来的贫苦农民和内地逃荒、避难而迁入河西及兰州者。因此,他们与在将军、都尉和校尉统辖下定时更换的“塞卒”是不相同的。他们是屯田的屯民。他们不仅直接增加了兰州人口,还带来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发展了兰州的农业经济,生产出很多粮食和牲畜,为兰州人口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汉武帝“移民实边”和实行“屯田”的政策,使西汉中期兰州地区增加了大批移民。汉武帝在西域进行了多次大大小小的战争,这些战争都以甘肃河西为根据地,出征前在河西集结军队,筹集粮草,为战争提供物质基础,出战后又返回河西休整,准备新的征发。于是,甘肃各地,尤其是兰州和河西走廊,大批兵将马骑穿梭似的来往行进,粮秣军备转输的人队车驼络绎不绝,一向寂寥空旷的河西和兰州转眼间变得人马麇集,熙熙攘攘。西汉时,金城郡所辖的十三县,有三万八千多户,十四万九千六百四十八人,金城人口达到第一个高峰。

兰州和河西归入西汉版图后,因为大量迁移内地人民和实行屯田开发,使河西与内地连成一片,兰州成为东可入中原,西可达西域的交通要冲;而河西地域广阔,绿洲广布,宜农宜牧,使甘肃成为中原逃难人民可农、可牧、可商的新的谋生之地。大量的移民及屯田为河湟陇右的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

东晋十六国时期,陇西鲜卑族在榆中立国都建立了西秦国。到410年,西秦国首领乞伏乾归于九月击败后秦南安诸部后,虏民众二万五千户,迁徙苑川、枹罕。十一月,在水洛城打败姚兴部将、南平太守王憬,获俘七千余户,其中四千余户徙于榆中苑川,三千余户徙于谭郊(今甘肃临夏西北)。这是榆中有文字史料记载的一次较大规模的移民屯田。

唐朝前期,“贞观之治”,甘肃社会安定,经济迅速恢复,人口也随之发展。唐王朝对河陇的经营和屯田使该地区边防巩固,政局稳定,为唐朝前期兰州社会经济和人口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唐王朝对甘肃一系列积极的经济政策措施,使丝绸之路大放异彩,成为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经济活了,兰州社会经济也随之全面发展。

到天宝年间,“自(长安)定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闫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元末,由于战乱、自然灾害和瘟疫蔓延,北方地区出现了许多无人区。1368年,朱元璋把元军赶到漠北。建立明朝以后,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也采取了移民垦田的政策,即把“地狭人众”的山西地区的农民迁移到地广人稀的河北、河南、山东、甘肃等地。我国历史文献中所记载的明初迁民,从明太祖洪武(1368—1398年)初年到明成祖永乐十五年(1417年),历时50年。这时的兰州有大量的移民入住垦荒、屯田,包括一些服刑流放的犯人,当时的兰州人称他们为“充发军”。

这些“充发军”是死也不愿远离故乡到这高寒边远的边塞之地来的,但作为获罪之人,他们别无选择。在朝廷官兵的押送下,他们一步一回头地,举家来到这里充边。

在安宁区的孔家崖,居住着一个王姓家族,其家谱中,对由浙江余姚迁徙金城的时间和原因均有记载。他们是宋代理学家王阳明的后代,其迁移是出于官府压迫剥削,为避役乱,四出谋生,择地定居。迁徙时间约在明正德末期或明嘉靖年间。迁徙之路漫长而艰难,走一处不行再走一处,长途跋涉,备受艰辛。“一迁而苏,再迁而山左之兖,自兖三迁而山右太原,四迁则陕右之”。迁徙的路线经历了今天的江苏、山西、陕西,最后选定金城袖川定居。定居后,“大治田产,丁极繁盛”。个别户向四周辐射,已是兰州大族之一。王阳明之孙迁兰已历四百多载,后人中知名的桃源诗人王三祝系第17代孙,王三祝少年聪颖,13岁中秀才,三赴乡试而不中。遂淡泊功名,立志学医,钻研诗词,造福地方。他生性豪爽,轻钱财,重义气,广交友;一生贫居,处之泰然;医德高尚,扶困济危,对贫者免费看病,不取分文;他捐物出力,兴修水利。著作甚丰,有《敏求录》等数卷传世,是兰州一位知名的历史人物,至今为人们所传颂。

王三祝生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卒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享年85岁。

窑街大砂村,一韩姓家族迁徙时的身份,却是充军发配。据《韩氏家族祠谱》记载:“吾始祖乃古都南京朱石巷人,洪武年间始祖胞兄弟三人,历经艰难辗转来西。一落碾伯(今青海乐都)洪水店,一落今永登七山俞白家,后陆续来大砂,一落现红古窑街大砂。”如今这韩氏三兄弟的后人仅在大砂村的便有七十多户。

由于历代统治者在兰州推行了移民垦荒的国策,分地域安置实行军屯、民屯和商屯形式的移民。籍民为军,选立都卫,置卫屯田,募商人到边地开荒种田,向军队缴纳粮草,然后领盐引做买卖,使兰州地区人口大量增加,与此同时,大批的流民、贫民、罪囚迁发定居后便形成了新的许多民屯。随着时光的流失,来自各种渠道的移民,就不断繁衍生息而变为老兰州了。

同类推荐
  • 汉中王传

    汉中王传

    刘征穿越到东汉末年,附身于救了少帝和陈留王的越骑校尉,而徐晃则是自己手下的司马。刘征发掘了不被重用的守宫令荀彧和陈群,从董卓手里收得张辽高顺二人,并运用计策脱身洛阳政治旋窝。在经营汉中数年,趁董卓被杀之际,兵出故道,平关中之乱。官拜大将军,封汉中王,雄视天下。又击退南下的鲜卑,封狼居胥,而此时的刘征不过二十几岁。刘征权倾天下,自然成为阴谋家的眼中钉。年轻的刘征被袁绍、刘备等人设计陷害,身受重伤逃入终南山中。没有了刘征的压制,关中一时大乱。袁绍挟天子迁都邺城。刘征得终南山高人所救,然而从植物人状态苏姓过来,已是数年之后。刘征对袁绍、刘备恨之入骨,发誓要报仇雪恨,一段艰难的复仇之路便由此开始……
  • 两村故事

    两村故事

    明朝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至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第8次大移民到汲水东18里黄河古道刘姓宋姓。建村至今的故事。
  • 重筑大唐

    重筑大唐

    自秦以降,王朝不过三百年,是魔咒?还是宿命?安史之乱后的大唐,真就回天乏术?阉党专权,真如铁板一块?朋党倾轧,全无回转余地?河北藩镇,果然独立王国?客来天外,时空异动,定数已悄然改变……
  • 庆轲

    庆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 三国之赵云新传

    三国之赵云新传

    黑道大佬黑狼在快要一统C市之际,遭手下背叛而死,没想到醒来却投胎来到了三国,而他的名字叫做--赵云!面对众多名垂千古的人物,他在这乱世中将何去何从?是追随历史的脚步,还是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请拭目以待...联盟书系列表(按加盟日期排序)┎────┰───────────┰───────┰────┰─────┰────┒┃作品类别┃作――品―――名--称┃作-者-名-称┃完成字数┃更新-速度┃加盟日期┃┠────╂───────────╂───────╂────╂─────╂────┨┃魔法奇幻┃――制霸天下之傀儡战记┃永远的猪大哥-┃十八万字┃3K-10K/天-┃05/11/01┃┃东方玄幻┃―――――――血涅磐―┃――-刀大师-┃-五万字┃2K-5K/天-┃05/11/01┃┃铁血军事┃――――――翔龙传说―┃―-黑天魔神-┃十四万字┃5K-6K/天-┃05/11/02┃┃三国军事┃―――三国之赵云新传―┃―痴情的色狼-┃十一万字┃4K-6K/天-┃05/11/07┃┃魔法奇幻┃―――堕落的封印骑士―┃理性的修正者-┃十七万字┃3K-5K/天-┃05/11/07┃┃都市商海┃――――――打工皇帝―┃谁偷走了秋风-┃-五万字┃3K-5K/天-┃05/11/07┃┃都市玄幻┃――――――疯话血月―┃第二眼的迷醉-┃-七万字┃3K-5K/天-┃05/11/08┃┃网游玄幻┃――――――――异世―┃――尤娜の命-┃-二万字┃5K-10K/天┃05/11/08┃┃异世大陆┃――――――――匠魂―┃――12宿417--┃-三万字┃3K-5K/天-┃05/11/08┃┃东方玄幻┃――――――仁义三国―┃――――-CPA―┃十四万字┃2K-5K/天-┃05/11/08┃┃现代修真┃―――――――天心道―┃――――天闪―┃十六万字┃4K-5K/天-┃05/11/09┃┃西方奇幻┃――――――勇者传奇―┃――――明仁―┃十一万字┃20K/月――┃05/11/09┃┃异世大陆┃――――――铁血魔帝―┃――――血墨―┃十三万字┃2K-6K/天-┃05/11/10┃┃传统武侠┃—侠义这东西值几个钱—┃————寻逸—┃十二万字┃2K—3k/天-┃05/11/10┃┃异世大陆┃————————百川—┃———鹏之羽—┃—九万字┃4K—6k/天-┃05/11/11┃┃东方玄幻┃——————神兵天下
热门推荐
  • 重生想做大佬的太子又失败了

    重生想做大佬的太子又失败了

    “生而为魔,从未抱歉”司白死于太康十五年,在祸害算计了他爹所有的儿子,唯剩他这么一个病秧子可以承储时,他从容的跃下城楼。只是一睁眼,却重回十五年前!!!不慌,大不了他就按着前世的路子,再安排他们一遍!只是当他又祸害了一遍他爹的几个儿子,再次跃下城楼后,又回到了十五年前……百里:“还跳么?”司白:“不了不了,怕了怕了。”这一世,他看着身边的冷面煞神,不敢再重复前两世的路子了。-暗卫:“殿下,您已经跪坏十张搓衣板了,再跪就得出府采购新的了。”司白:“她原谅我了么?”暗卫:“不,国师大人她已经去暹罗给您买特产水果了。”司白:“她果然还是爱我的!”暗卫:“不,国师大人只是觉得跪榴莲更适合您。”司白:“……”本书又名『家有母老虎求生指南』『我老婆拳头太硬了』『娘子她又不做人了』『重生想做掉大佬的太子又失败了』-本书避雷指南:男强vs女强强强强强,男主女主皆反派,坏不坏,歪不歪的不知道,反正不是啥好人,介意勿入。【可甜可虐,1V1,双重生,架空】
  • 在娱乐圈遇到爱情

    在娱乐圈遇到爱情

    男主是当红男团小生,男团名字为“ONE”女主是一个比男主大3岁的一线女星。在男女主相遇之前,女主有一个地下相恋两年的圈外男友,不料却在准备给男友惊喜时,意外撞破男友出轨其高中女同学。女主失魂落魄时,过红绿灯时崴到了脚,恰好遇到男主,为解释误会,二人开始假装成男女朋友,最后终成眷属,也大获粉丝祝福。
  • 萌夫欺上身:盗后大姐大

    萌夫欺上身:盗后大姐大

    她是宰相府里不受宠的庶女;她是被人嘲笑大字不识的秀女;她是坐拥蛮儿山的山寨女王;“老娘是山寨女霸王,才不做你这个病秧子的娘子”谁成想病秧子反手为云,覆手为雨,“小蛮,上了贼船的你想跑已经晚了!”
  • 缘来缘聚之异世情缘

    缘来缘聚之异世情缘

    “哎,在这个强者为王的世界里,只愿有我的一片净土便好”欧阳语无奈的自言自语欧阳语起身走到大树前,看着远方,拿起腰间的短笛,轻轻地吹奏起来,风徐徐吹来,带动着长发,裙摆随风起舞。笛声悠扬地而清晰,一曲清心咒,似是在平静自己的心神,却是在治愈昏迷的两人。
  • 重生大道之主

    重生大道之主

    项磊,21世纪的屌丝。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位面守护者。大道生五十,世事无常,事实也是这样。面对天使大军,他临危不惧,面对一个比他强大太多的位面守护者他也不害怕,不是他不怕。而且因为他不能害怕,一害怕只怕连怎么死的也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害怕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在这个世界,他起先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当他经历了一个又一个事情后。他的心已不能被外界所纷扰。已然具备了强者的冰冷的心、已没有什么能羁绊住他。项磊:信我者,得永生。凡不信仰者,都是……总是一天,我必将君临宇宙。消灭一切胆敢阻挡我的势力。。。
  • 结婚狂想曲:强扑我的冷总裁

    结婚狂想曲:强扑我的冷总裁

    千金小姐强势追击冷情总裁,层出不穷花样捉心记。生日宴会上,她一眼就相中了他。他有着一张精致的娃娃脸,不是什么炫酷的类型,像小鲜肉一般养眼,可对人却异常冷漠。而她偏偏就好像被丘比特之箭给切中了一般,从此以后就对他采取了轰炸式的各种狂追。你不懂浪漫,没关系,姐懂,分分钟追你。你不爱我,没关系,姐爱你,花式献殷勤,满满都是爱心。你不要我?没关系,自动入住什么的,偷偷进门什么的,限制级追捕,步步套牢你摇摆的身心。你说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不抛弃不放弃!
  • 天后背后的锦鲤

    天后背后的锦鲤

    陆牧,作为上天造人时的BUG,从出生起便拥有了逆天运气。买彩票随便中奖、投资企业随便赚钱、做啥啥顺畅……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强的“锦鲤”,陆牧的心愿是:保持低调!某天,一心想要低调的锦鲤陆牧和一位不靠谱的“坏运气”娱乐圈天后,意外的相遇!本书又名:《我又帅运气又好》、《太过幸运怎么办》、《我本来想低调,奈何这个天后太刁蛮,我不装了,我摊牌了》……文娱文,日常向。 锦鲤小分队:1130393015
  • 天殇七情

    天殇七情

    “什么!那个人要回来了?”天盟!天魂大陆最神秘最强大的组织联合四大绝地共同展开阻击男主角归来的计划。可是,他千古惊才绝艳之辈岂是那么容易被打败的!王者归来,又将掀起腥风血雨!选择是无悔的,被迫的选择却是坚强的。苍茫中,梦魇缠身的青年魂魄双修,走出了一条怎样的路。异世里,至情至性的青年劫难重重,风里凛冽,死里涅磐。
  • 我在修真界开了家小饭馆

    我在修真界开了家小饭馆

    [叮!孙悟空吃下一口蛋炒饭,经验+10!]沈三和他家的小饭馆穿越到了修真世界,在那里的悟空被镇压在五指山下,八戒还在高老庄游荡。那个世界凡人,妖魔,仙侠修真并存,各路修士百花齐放,各方势力百家争鸣,且看我沈三如何经营一家三界闻名的小饭馆。魔道魔尊找我蹭饭,元婴大士不过我家外卖小哥, 别人筑基累死累活,而我卖个菜就能获得刷刷升级轻松修仙。一路装逼扮猪吃老虎,闻名三界成就王者。 欢迎加入沈乱三的粉丝交流群,群聊号码:243347344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