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63300000022

第22章 外篇·马蹄

原文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hé)①草饮水,翘足而陆②,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③,无所用之。及至伯乐④,曰:“我善治⑤马。”烧之⑥,剔之⑦,刻之⑧,雒之⑨。连之以羁絷(zhí)⑩,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jué)饰之患,而后有鞭之威,而马之死者己过半矣!陶者曰:“我善治埴(zhí),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绳哉!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

注释①龁:咬,啃。②翘足而陆:形容马儿欢蹦跳跃的神态。陆,跳跃。③义台路寝:高台大殿(成玄英疏)。④伯乐:古之善相马者。一说为春秋中期秦穆公之臣,以善相马闻名于世。或以为此人名孙阳,字伯乐。一说为春秋未年晋国大夫邮无正,又名王良,字伯乐。⑤治:管理、训练、驾驭之意。⑥烧:用烧红的烙铁在马身上的一定部位烙成特殊印记,以便于识别。⑦剔:通“剃”,修剪鬃毛。⑧刻:修剪马蹄角质,钉马掌。⑨雒:通“络”,指给马戴上笼头。一说雒通“烙”,指在马身上烙字。⑩羁:马络头。絷:拴马的缰绳。皂:马槽。栈:指马床。编木筏铺地,让马站在上面,防止马受潮得病。橛:马嚼子,或称马勒,用于控驭支配马的行动。饰:指马缨之类饰物。鞭:即马鞭。带皮条的称鞭,无皮条的马杖称,一端装有铁刺,用以刺马。埴:黄而细密的黏土。

译文马的四蹄可以践踏霜雪,皮毛可以抵御风寒,吃草喝水,随意举足跳跃,这是马的真性。纵然有高台大殿,对马来说毫无用处。到了伯乐出现,他说:“我善于管理马。”于是给马烙上印记,修剪鬃毛,修削蹄子,带上络头,用缰绳把马拴住,按编次顺序送进马槽站上马床,(经这一番折腾,)马已经死去十分之二三了!又使马经受饥渴,驱赶马快速奔跑,对马作步调整齐的训练,使马前有嚼勒拘系之忧,后有马鞭抽打之惧,(这样一来,)马已经死掉大半了!陶工说:“我善于整治黏土,可使圆形的与圆规相合,方形的与矩尺相符。”木工说:“我善于整治木料,可使弯曲的与曲尺相合,端直的与墨绳相符。”黏土与木料的本性,难道是要与规矩钩绳相合吗?然而,世世代代的人们都在称道说:“伯乐善于训练马,陶工木工善于治理黏土和木料。”这也是和治理天下的人一样的过错啊。

诵读星级★★

原文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①。一而不党②,命曰天放③。故至德之世④,其行填填⑤,其视颠颠⑥。当是时也,山无蹊(xī)隧⑦,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⑧;禽兽成群,草木遂长⑨。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

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⑩,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及至圣人,蹩(bié)(xuè)为仁,(zhì)(zhī)为义,而天下始疑矣。澶(dàn)漫为乐,摘僻为礼,而天下始分矣。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

注释①同德:共同的天性。②一而不党:浑然一体而无偏私。人与万物浑然一体,泯灭尊卑贵贱、远近亲疏之别,自然无所偏私。党,私。③命:名,名叫。天放:按天性放任自然。④至德之世:庄子追求的理想社会。⑤填填:稳重端庄的样子。⑥颠颠:目光专注的样子。⑦蹊隧:泛指道路。⑧连属其乡:居处相连。谓人与动物居处相连接,浑然杂处,无有分界。⑨遂长:顺利地生长。遂,成,成长。⑩族:聚集,集合。素朴:素为未曾染色的白绢,朴为未曾加工的木料,用以比喻人与生俱来、未受后天污染的自然本性。蹩躠:形容拐腿脚不便走路摇摇晃晃的样子,这里比喻勉强力行的样子。踶跂:足尖点地,跷脚站立的样子,这里形容用尽心力的样子。澶漫:放纵无羁。摘僻:烦琐。纯朴:未加工的木料。残:剖开。牺尊:用木料雕成的酒器,上面刻有牛头等图案。珪璋:皆为名贵的玉器。上尖下方者为珪,形如半珪者为璋。文采:用各种颜色调配而成的图案、花纹。

译文我认为善于治理天下的人不是这样。民众有他们恒常的天性,他们纺织而得到衣服,耕种而得到粮食,这是他们共同的本能。人与万物浑然一体而无偏私,叫作放任自然。所以在道德最完美的时代,人们走路稳重端庄,看东西目光专注不移。在那个时代,山间没有开凿大大小小的道路,湖泊河流之上没有船只桥梁;人与万物合群而生,住处相连在一起,没有分界;禽兽成群结队,草木顺性长长。因此,人们可以用绳子牵引禽兽到处游玩,也可爬到树上窥视鸟鹊之巢。

道德最完美的时代,人与禽兽同居,与万物并聚,哪里知道什么君子和小人呢?大家都不用智巧,人的本性就不会离失;大家都没有贪欲,这就是人的自然本质。保持了人的自然本质也就保持了人的本性。等到圣人出现了,费尽心力去推行仁,卖力去达到义,而天下从此开始产生种种猜疑迷惑;纵逸求乐,烦琐为礼,而天下由此开始产生尊卑贵贱种种区分。所以,完整的木料如果不被剖开,怎会有酒杯酒壶!白玉如果不被毁坏,怎会有珪璋礼器!大道如果不被废弃,哪里用得着仁义!人的自然本性不离失,哪里用得着礼乐!五色不相混乱,谁会有图案花纹!五声不打乱重组,怎会有与六律相应的乐曲!毁坏完整的木料用以造成器具,是工匠的罪过;毁坏人的本性以推行仁义,这是圣人的罪过。

诵读星级★★

原文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①,怒则分背相(dì)②,马知已此矣③!夫加之以衡扼④,齐之以月题⑤,而马知介倪、(yīn)扼、鸷(zhì)曼、诡衔、窃辔⑥。故马之知而态至盗者⑦,伯乐之罪也。

夫赫胥氏之时⑧,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⑨,鼓腹而游⑩。民能以此矣。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县(xuán)(qí)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好知,争归于利,不可止也。此亦圣人之过也。

注释①相靡:以脖颈交互摩蹭。靡,通“摩”。②分背相踶:指马发怒时调转屁股用后蹄相踢。踶,踢。③马知已此:马之所知止此而已。已,止。④衡:车辕前端横木。扼:通“轭”,缚于衡下,驾车时套在马颈上的人字形马具。⑤齐:装饰。月题:马额部一种圆月形装饰物,又称额镜,有保护马脑门的作用。⑥介倪:犹“睥睨”,斜视。这里形容马斜视御者不肯前行的样子。扼:形容马屈曲头颈,抵抗马具的样子。,曲屈。鸷,抵也、击也,鸷曼:谓马发怒抵撞、碰击车子的篷盖。曼,通“幔”,车之幔帐、篷盖。诡衔:狡猾地吐掉口勒。窃辔:偷偷咬断缰绳。⑦知:通“智”。态:奸诈。盗:与人抗敌者曰盗(陈鼓应说)⑧赫胥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⑨哺:口中含的食物。熙:通“嬉”,嬉戏,游戏。鼓腹:肚子吃得炮饱的。县踶仁义:把仁义抬举得高高的,让人仰慕企盼。县,通“悬”。跂,踮起脚尖。

译文马生活在陆地,饿了吃草,渴了饮水,高兴时以颈相摩,发怒时调过屁股以后蹄相踢,马之所知仅此而已!等到给它脖子上套上衡轭,额前戴上装饰,这样马就懂得斜视御者不肯前行,屈曲头颈抵抗马轭的束缚,顶撞车子篷幔,吐掉口勒,偷偷甩脱缰绳。所以使马的智力发达至于和人相抗拒的动作,这是伯乐的罪过啊。

在上古帝王赫胥氏时代,人们在家不知做什么,出行不知往哪里去,口中含着食物嬉戏,吃饱肚子就游玩,人们做到的就是这些。等到圣人出现,教人屈身折体行礼乐以匡正天下人的行为举止,标榜仁义以安慰天下人的心,从而人们开始用尽心力去崇尚智力,争夺功利,一发而不可止息。这也是圣人的罪过啊。

诵读星级★

同类推荐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 韩非子智慧讲堂

    韩非子智慧讲堂

    本书分为:权利之势——高举权柄的艺术变通之法——变法革新才能赢制臣之策——驾驭下属的方法等。
  • 弗洛伊德的智慧

    弗洛伊德的智慧

    本书是弗洛伊德原著代表作的精选译本,是集弗洛伊德思想之大成的作品。书中作者以大量实例阐释了其理论,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从书中我们可以了解人的心理结构,了解病态精神及其起源的相关知识,了解人类的性爱问题,还可以了解精神与梦的关系。当然,原著亦有不足之处,比如书中存在很多令人费解的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与理论,并且书中的某些内容由于缺乏连贯性和用词晦涩难懂,给人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所以,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对原著的用词和段落进行了适当的删节和改动,目的就是为了使读者可以比较容易地理解弗氏的理论。读弗氏的书,可以使我们认识现代生活造成人们某种精神疾病的根源,从而有效地调节、完善我们的人生。
  • 中华国学精典

    中华国学精典

    我国千百年来,所有读书人的启蒙教材无非是流传至今的经、史、子、集,其中蕴含了大量的成语典故、伦理道德、人文历史、礼仪风化等中国文化。让孩子从小学习国学,读古典诗词,通圣贤经书,那么这些国学传统文化经典就会深入到孩子的灵魂深处,丰富他们的知识,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在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下,自内百外地散发出儒雅的气息,变得知书达礼,心胸宽广。
  • 菜根谭(白话全译)

    菜根谭(白话全译)

    《时光文库:菜根谭(白话全译)》分为修身篇、劝学篇、处世篇、经世篇、治家篇、出世篇、养生篇七部分,近400余则。每一则格言都添加标题,配有注释、译文、解读,方便阅读。在解读部分,我们用中华古典人物故事来解读原文,力求广大读者对每一条名言加深理解,加强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御天

    重生之御天

    重新之后的夏天,实力充沛,在一次死亡中复活,意外得到玉石能量,从此展开新的旅途。
  • 召唤个神话世界

    召唤个神话世界

    穿越古虚,获得装逼召唤系统。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上召仙神佛,下唤鬼妖魔。”
  • 一个少年的江湖路

    一个少年的江湖路

    万剑门被一夜之间铲除,无一具活口,江湖震惊,当人们议论是何方势力动的手时,另一件事情的发生更是让江湖再次陷入了血雨腥风中!
  • 浮云去

    浮云去

    一部平淡的古代架空小文,山野里相依为命的爷孙俩,朝廷中获罪的青年人,一个被人嗤之以鼻的偏远小村,一群被人遗忘的山野小民,关于他们的平凡故事。第一次写文,文笔生疏,构思浅薄,疏漏之处望见谅。
  • 我的老婆大人是魔王

    我的老婆大人是魔王

    没有一个人比他更悲哀了,被失业,被失恋,然后被动的变成了一个怪物。唉,真是可怜,当然还有被结婚。什么!你说这是个好事儿?哦,按照他的长相来说,能结婚的确是一个好事,可是……如果和一个设定为无敌的大魔王结婚会怎么样?王文涛同志就这样陷入了水深火热的生活之中。“该死的作者,你给我站住!”“啊,不说了,王文涛拿刀子来了,月牙先走了……”兴趣使然之作
  • 烽火戏三国

    烽火戏三国

    事情还真的不是一般的大条了。话说秦始皇陵怎么和三国扯上关系,这不是瞎搞吗?一个盗墓贼莫名其妙的跑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莫名其妙的多了个弟弟。但不论结果如何,此时此刻,这里就是东汉末年,一个出生在这个时代的人,先踏踏实实的做自己,不论在那里都要活的精彩,活的绚丽多姿,活的无怨无悔。归根到底,必须在这个时代里好好的活下去,这可是听着都让热血沸腾的三国,铁马金戈,猛将如云,能人辈出的时代,怎么可以默默无闻的在这世上走上一遭。三国,给我听着,爷来了。
  • 快穿之男主请别崩坏

    快穿之男主请别崩坏

    [1∨1,甜宠,欢迎入坑!]星际少女误入黑洞,在异世界中一路打怪升级,可突然冒出的BUG是个什么鬼(#?Д?)少女瑟瑟发抖ing,统爸爸,快,带我回家。【简介无能,详情请阅文】
  • 寻仙游侠传

    寻仙游侠传

    太古之初,盘古开天辟地,仙魔分属不同世界,各安生息。直到有一天,神秘人物九曜,他打开魔界大门,煽动魔界进攻,以血腥禁法,为祸人间。天庭震怒,遣万千兵将与魔族大战,此战仙魔陨落无数,两败俱伤。仙族筑天柱设天劫,最终镇压魔尊与不周山,从此封印魔族。当天地恢复平静之时,却无人发现背后暗潮汹涌,新的魔族人物降临,风云突变。
  • 亘古平魔录

    亘古平魔录

    “你只是个废物,你不配,在这乱世,享有不该属于你的东西。”莫利安俯身微笑,“与其浪费,不如让我来坐。”“今与君等共享美酒,来日并鞍北上,踏破魔都!”——白彦郎“这天下,有权者居之,我,只有我!”——赵王“长战兮云飞扬,优柔兮涉水旁,我持琴兮送君去,君兮无殇望断肠。”——许心言“如果,我们未曾来过,”席卡惨然地笑着,“你会爱我吗?”“我本登州一芥尘,天下于我何加焉!”——华隆廷
  • 你的豆腐脑

    你的豆腐脑

    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我想你了,我找你找了好久,你到底在哪里?我想你了,你怎么还不回来?我还在那里等你,可是你为什么不来呀?我都这样子了,你怎么还不回来管管我?我记得你以前最痛恨我这样子了,可是现在你怎么无动于衷呢?你回来吧,我知道错了,我好想你。我买了你最爱吃的豆腐脑,还是那家店的。我求你回来吧,我真的知道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