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6000000044

第44章 廖平经学六变时间略考(2)

我们还可以用1887年常和廖平驳难的刘健卿的日记为证。刘健卿的日记记载:1887年4月8日,“廖欲以《书》、《诗》、《仪礼》皆为今学,与初义又变”。6月17日说:“廖既主《王制》,遂谓《周礼》为刘歆伪作,《左传》亦伪。”9月2日讲:“季平来云:现在欲以《周礼》、《左传》同《王制》者概归今学。”刘健卿日记中这些内容,都属于廖平经学第二变的思想。刘健卿日记的记载同廖平的著作、廖宗泽的说法基本一致,日记又为当天活动的记载。因此,说廖平经学第二变开始于1887年是完全可信的。

再次,关于廖平经学第三变的时间问题。廖平经学第三变为大统小统,基本思想是认为《王制》为孔子经制中的小统说,是中国治法,适用于方三千里的领土;《周礼》则为《六经》中的大统说,是全球治法,适用于方三万里的整个地球。因此,廖平经学第三变开始的时间,同小统大统之说的提出是相联系的。廖平在《经学四变记》中将经学第三变开始的时间定在1898年,廖宗泽的《廖平年谱》亦据以为断,但又说:“按《井研·艺文志》及《经话甲编》,尝谓先生丁酉(1897)为大统之说,……是丁酉以来已渐有大统之说。”如果廖平在1897年已经提出大统说,则经学第三变的时间就应断自1897年,而不是1898年。

在1896年的《经话甲编》中,廖平就说:“西汉博士说以较东汉,固为精审,然失其本意者亦多,董子(仲舒)号为大师,然谬者亦十居二三”,表示不能盲目曲从。这是经学第二变尊今抑古观点的动摇。1897年11月,廖平在给张之洞的信中说:对专宗《王制》的经学第二变,“议者久有异同,受业早思有以易之”,又说“近于九州、九岛、五等封诸条,皆考其踪迹,有以通之”,所谓五等封诸条,在经学第二变被认为是刘歆伪羼的专条,现在则有了新的认识,认为都是孔子的经制。廖平当年著有《五等封国说三服五服九服九畿考》。1897年冬,廖平在《古学考序》中说:“仲冬,再四与芸子相酌,将经传统归至圣,不再立今古名目。”芸子指宋育仁。所谓不立今古名目,将经传统归至圣,改变五等封诸条的看法,都是廖平经学第三变的思想,因此,廖平经学第三变始于1897年。

廖平在1897年自号“则柯居士”,也是经学第三变始于1897年的证明。“则柯”源于《诗经》中的《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柯是斧柄,则有准则、法则的意思,这两句诗是说砍斧柄,手中拿的斧柄就是准则。廖平却认为这两句诗是孔经中的大统说,柯是用来测量地球中心的仪器,则柯的意思就是《周礼》中,以一尺五寸的土圭测量地球之中。因此,廖平自号“则柯居士”,显然是他讲大统说的标志。

在1897年以后几年的著作中,廖平都把经学第三变开始的时间定在1897年。1897年的《地球新义序》说:“丁酉(1897)以来,始悉帝统海邦之义”,于经分大小。所谓帝统海邦之义,即指大统说,因为廖平把他的大统说又称皇帝说,小统说又称王伯说。同年的《家学树坊》说:“丁酉以后讲大统。”1900年的《井研县志·艺文志》(为廖平所编)说:1897年为大统说。1901年重订的《知圣篇》说:“丁酉以来,始以帝王分门。”1902年的《知圣续编》也说,订《周礼》为大统书在1897年。廖平这些著作中的说法表明,经学第三变开始的时间在1897年。

然后,考察廖平经学第四变的开始时间。廖平经学第四变为天学人学,基本思想是认为孔经中有人学和天学两种制度,《春秋》、《尚书》、《王制》、《周礼》是讲六合以内的人学,《诗》、《易》是讲六合以外的天学。因此,衡量廖平经学第四变提出的标志是天学人学思想的形成。

廖平在《经学四变记》中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始于1905年说,“乙巳(1905)年,去乙酉《今古学考》二十八年,乃有天人之变”,因此经学第四变当始于1905年。第二种是始于1902年说“壬寅(1902)后,因梵宗大有感悟,始知《书》尽人学,《诗》、《易》则遨游六合外。因据以改正《诗》、《易》旧稿,盖至此而上天下地无不通,即道、释之学亦为经学博士之大宗矣”。据此经学第四变又当始于1902年。

一般论著都采取1902年说。这种观点可以在1902年的《知圣续篇》中找到根据,书中几次言及天人之分,明确提出:“言经学者必分六艺为二大宗,一天学,一人学。”可是,廖宗泽在《廖平年谱》中,却采取廖平的1905年说,这有一定的道理。廖平1902年虽言及天人之分,但却没作一点论述。1903年,廖平在绥定府(今达县)任上,以离经叛道的罪名被革去教职,后两年家居井研。三年中接连兄亡、母丧、妻卒,客观上影响了廖平思想的发展。因此,1902年虽有天人之分的想法,但一直没有这方面的著述。这大约是廖宗泽取1905年说的原因。如果是这样,廖宗泽的观点也难以成立。因为,廖平关于天学人学的第一批著作,是成于1906年,《诗纬新解》说:“丙午(1906)后,天人之学大定。”根据这些资料可以说廖平经学第四变启悟于1902年,而用著作加以论述是在1906年。

关于廖平经学第五变开始的时间。经学第五变为天人大小,基本思想是把《六经》分成天学和人学,又在天学和人学中分小统和大统。因此,廖平经学第五变始于何时,应以天人大小的提出为断。廖平自己未言及经学第五变的时间始于何时,但他的弟子和《廖平年谱》中提出了两种差异很大的说法。

一是廖平经学第五变始于1912年说。这是在廖宗泽的《廖平年谱》和柏毓东的《六变记》中提出来的。但廖宗泽在《六译先生行述》中,又把廖平1913年著的《孔经哲学发微》,作为经学第四变的代表著作,并在《廖平年谱》原稿“1913年”中说:“先生壬寅始为天人之说,至此渐臻完备。”可见,廖宗泽原来把1913年都算作廖平经学第四变的时间。

柏毓东在《六变记》中说,廖平在1912年命黄镕笔述《五变记》。但是,此说不可信。第一,廖平1913年才著成经学第四变的代表著作。当然不可能在前一年命黄镕笔述《五变记》。第二,黄镕的《五变记笺述》明确说:“戊午(1918)专就《六经》分天人大小。”如果笺述在1912年,怎么会言及1918年呢?第三,黄镕在《五变记笺述》中,全文引用了他为四川彭县罗玄德先生的《中文古籀篆隶通》所作的序,序后有“中华民国八年冬,乐山黄镕”的记识,可见,此序作于1918年冬,因此,黄镕笔述《五变记》,绝不可能是1912年的事。第四,廖宗泽的《廖平年谱》,将黄镕笔述《五变记》也定在1918年。根据这些理由,经学第五变始于1912年是难以成立的。

二是廖平经学第五变始于1918年说。这是黄镕笺《五变记》时提出的,他说:“戊午(1918),改去今古名目,归之小大,专就《六经》分天人大小。”根据黄镕的说法,经学第五变始于1918年。由于廖平的经学第五变讲天人大小,不过是经学第三变的小统大统和经学第四变的人学天学的融合,因而,在经学第五变时,廖平只有几百字的《五变记》论述经学第五变的思想,经黄镕笺述后才成为一本书。廖平著《五变记》和黄镕笺《五变记》,都在1918年,从廖平著作和《廖平年谱》来看,在1918年前,都不见廖平有天人大小之说,因此,廖平经学第五变开始的时间应是黄镕所说的1918年。

最后,看看廖平经学第六变的开始时间。廖平经学第六变的基本思想,是以《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来解说《诗经》和《易经》。因此,廖平这一思想的提出,是经学第六变开始时间的界限。柏毓东在《六变记》中说:“先生得中风,声喑掌挛,而神智独朗澈,优游中得《诗》、《易》圆满之乐,遂半生未解之结于《灵》、《素》获大解脱。”据廖平中风是1919年,柏毓东实际上是把廖平经学第六变开始的时间定在1919年。廖宗泽的《廖平年谱》也这样认为。但从廖平的著作和《廖平年谱》中都没有提供这一论点的证据,因此,这种观点是缺少根据的。

据《廖平年谱》,廖平在1924年才著成了《诗易合纂》,开始有五运六气解《诗》、《易》的著作。但又说,在1921年时,廖平已因六变说成而自号六译老人,柏毓东订《六变记》也在当年冬天。根据这两条资料,廖平在1921年已经提出了经学第六变的基本思想,并托弟子著于《六变记》,因此,可以把廖平经学第六变开始的时间定在1921年。

上面我们讨论了廖平经学六变的开始时间,由于下一变的开始时间,正是上一变结束的时间,根据上面的结果,我们可以对廖平经学六变的时间作出一个较完整的说明。从1885年到1932年这四十七年时间里,廖平经学第一变的时间起于1885年,止于1887年,约两年半;经学第二变的时间起于1887年,止于1897年,约十年半;经学第三变的时间始于1897年,止于1906年,约九年;经学第四变的时间始于1906年,止于1918年,约十三年;经学第五变的时间始于1918年,止于1921年,约三年;经学第六变的时间起于1921年,止于1932年,约十一年时间。

同类推荐
  • 周易与人生

    周易与人生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典籍,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其中的《易经》约成书于殷周之际,《易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汉代立经学博士,《周易》被奉为经书。此后的两千余年间,它一直稳居封建时代主流学术的核心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 空间启示录

    空间启示录

    本书所立足的“空间思维”,受到了亨利·列斐伏1974年所著的《空间的生产》一书的启发,并受到对“空间思维”有论述的思想家的观点影响。虽然后现代主义所推崇的批判主义是“做永远的捣蛋鬼”,但作者更愿意有建设性地提出“空间思维”和“公平与效率”的空间变化原则、“现实与梦想”的空间创造原则、“空间的折叠”和“空间相对论”等一系列自主的观点,为后现代主义哲学树立应有的启蒙价值。在这一价值的启发下,至少让更多人重新用哲学的头脑,去思考和理解什么是“时间”与“空间”,什么是“关系空间”的定义。
  • 南怀瑾选集:第十二卷(典藏版)

    南怀瑾选集:第十二卷(典藏版)

    《南怀瑾选集》典藏版第十二卷:1.《南怀瑾讲演录》一书,汇集了南怀瑾先生2004年以来在上海、海南等地所作的五次演讲。其内容既涵盖了对文明走向和文化教育的深刻体察,也对当下新兴媒体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2.《南怀瑾与彼得·圣吉》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先生,1947年出生于芝加哥,现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资深讲师,长期致力于有关学习与变革的研究。2003年至2006年间,彼得·圣吉及其团队曾四次拜访南怀瑾先生,共同探讨参禅修持、生命认知等人生问题。一问一答间尽显东西两位智者通融的人生态度,也显示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文化融合的必然趋势。3.《答问青壮年参禅者》一书是南怀瑾先生于2005年专门针对青年出家僧众有关研习佛法的讲演。其内容包括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研习和体悟佛法的正确途径、佛法实证的精髓等多方面内容。4.《人生的起点和终站》一书是南先生于2006年回答其学友胡松年先生关于生死问题的记录。全书超越了宗教思想的限制,以更为广泛的生命变化历程,结合最新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相关成果,使读者了解了如何建立正确的生死观。
  •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内容包括史前的蒙昧时代、史前的野蛮时代、、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婚姻的三种形式。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思想大师谈天才的激情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思想大师谈天才的激情

    本书讲述了人生不仅仅是活着、爱是种理性、生命的召唤、人生的意义、真正的幸福、人的品质、关于罪恶、论经验、论哲理、论青春、论友谊、论爱情等等。
热门推荐
  • 芯片计划

    芯片计划

    我的脑中被植入了一个芯片。是救赎?还是阴谋?总之,我是一个另类的丧尸,但这并不阻挡我的成神之路。正所谓:人可为丧,心不可亡然而神,真的是神么?书友群:473930964
  • 桃花劫在此

    桃花劫在此

    依沐沐本是现代一家公司的经理,从公司跑向公交车站时,发生了车祸,意外重生了。到了一个女尊王朝的时代,她成了当今天国的二公主,有了二公主的记忆。
  • 西游萌

    西游萌

    西游梦幻行!不得不看的异世修练,看各路妖怪与之争霸,开辟王者之路!!
  • 斗罗之我不仅是辅助

    斗罗之我不仅是辅助

    一代根正苗红的五四好青年,应拔手机充电器,触电穿越到了斗罗大陆。但这还不是最惨,更惨的是明明是双生武魂的他,强大的剑武魂还先不能用?不然小命就容易嗝屁掉!他只能用另一个传承的辅助武魂当一个奶爸的角色!人生道路长漫漫,只想装逼一波波!他该怎么办?本文不出现意外的话,应该会贯穿斗1和斗2的(斗3和斗4恕在下实在无能为力)作者:新手+有点……文笔不咋的!(真的,这点是我最不会骗人的)emmmmmm,至于简介嘛,最好别看,反正都是凑字数的……
  • 仙命主宰

    仙命主宰

    一个人一只兽,一个特别幸运的人和一直特别倒霉的兽,一件很幸运的事转眼就变成了倒霉的事,这样一个组合,修仙路会发生什么让人爆笑的事呢!各位看官,来来来,看一看啦!
  • 重生之尊主驾到

    重生之尊主驾到

    狂风叫嚣着侵袭着,所到之处卷起一层层细沙,直教人看不清前方的路。此时,一阵阵铃声自远处而来,和着呜呜的风沙声,显得更加虚无缥缈。
  • 弃后有点甜

    弃后有点甜

    莫名魂穿到了老爸的剧本中的世界,还是个被所有人都唾弃的皇后,本想老老实实混完剧本赶紧离开,谁料却失了心......几经被冤枉本想离去,却被他穷追不舍......
  • 酒言欢

    酒言欢

    一场仙途游戏,虚幻中的现实,本文主角不定,一切随缘,主角淼淼天生感情缺失,好奇心促使进入一场游戏,后续会发生什么呢,自己看吧
  • 不止十年

    不止十年

    不是青梅竹马却硬是凭缘分同桌了十年?曾以为等不到的感情原来早已经在心底生根发芽。没有轰轰烈烈的事件,小日常也可以甜到爆炸。
  • 天方魔谭

    天方魔谭

    一个一心想要萧然世外的逍遥少年,却总是囿于团团刀光剑影,奋力挣扎,终究逃不开这与生俱来的宿命。扑朔迷离的身世之谜,浩荡无情的天地之劫,手笔阔绰的惊天之局,都等着他一步一步去掀开面纱……天方有魔不知其名翻手避月覆手遮星**********************************************************书友群:66410295(欢迎大家踊跃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