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69400000114

第114章 闻一多讲国学——唐诗杂论(6)

写到这里,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发三通擂鼓,然后提起笔来蘸饱了金墨,大书而特书。因为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假如他们是见过面的),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我们再逼紧我们的想象,譬如说,青天里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那么,尘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案,不知有多少人要望天遥拜,说是皇天的祥瑞。如今李白和杜甫——诗中的两曜,劈面走来了,我们看去,不比那天空的异瑞一样的神奇、一样的有重大的意义吗?所以假如我们有法子追究,我们定要把两人行踪的线索,如何拐弯抹角时合时离,如何越走越近,终于两条路线会合交叉了——统统都记录下来。假如关于这件事,我们能发现到一些翔实的材料,那该是文学史里多么浪漫的一段掌故!可惜关于李、杜初次的邂逅,我们知道的一成,不知道的九成。我们知道天宝三载三月,太白得罪了高力士,放出翰林院之后,到过洛阳一次,当时子美也在洛阳。两位诗人初次见面,至迟是在这个当儿,至于见面时的情形,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也许是李邕的筵席上,也许是洛阳城内一家酒店里,也许……但这都是可能范围里的猜想,真确的情形,恐怕是永远的秘密。

有一件事我们却拿得稳是可靠的。子美初见太白所得的印象,和当时一般人得的,正相吻合。司马子微一见他,称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贺知章一见,便呼他作“天上谪仙人”,子美集中第一首《赠李白》诗,满纸都是企羡登真度此的话,假定那是第一次的邂逅,第一次的赠诗,那么,当时子美眼中的李十二,不过一个神采趣味与常人不同、有“仙风道骨”的人,一个可与“相期拾瑶草”的侣伴,诗人的李白没有在他脑中镌上什么印象。到第二次赠诗,说“未就丹砂愧葛洪”,回头就带着讥讽的语气问: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依然没有谈到文字。约莫一年以后,第三次赠诗,文字谈到了,也只轻轻的两句“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恭维,可是学仙的话一概不提了。或许他们初见时,子美本就对于学仙有了兴味,所以一见了“谪仙人”,便引为同调;或许子美的学仙的观念完全是太白的影响。无论如何,子美当时确是做过那一段梦——虽则是很短的一段;说“苦无大药资,山林迹如埽”;说“未就丹砂愧葛洪”,起码是半真半假的心话。东都本是商贾贵族蜂集的大城,廛市的繁华,人心的机巧,种种城市生活的罪恶,我们明明知道,已经叫子美腻烦、厌恨了;再加上当时炼药求仙的风气正盛,诗人自己又正在富于理想的、如火如荼的浪漫的年华中——在这种情势之下,萌生了出世的观念,是必然的结果。只是杜甫和李白的秉性根本不同:李白的出世,是属于天性的,出世的根性深藏在他骨子里,出世的风神披露在他容貌上;杜甫的出世是环境机会造成的念头,是一时的愤慨。两人的性格根本是冲突的。太白笑“尧舜之事不足惊”,子美始终要“致君尧舜上”。因此两人起先虽觉得志同道合,后来子美的热狂冷了,便渐渐觉得不独自己起先的念头可笑,连太白的那种态度也可笑了;临了,念头完全抛弃,从此绝口不提了。到不提学仙的时候,才提到文字,也可见当初太白的诗不是不足以引起子美的倾心,实在是诗人的李白被仙人的李白掩盖了。

东都的生活果然是不能容忍了,天宝四载夏天,诗人便取道如今开封归德一带,来到济南。在这边,他的东道主,便是北海太守李邕。他们常时集会,宴饮,赋诗;集会的地点往往在历下亭和鹊湖边上的新亭。在座的都是本地的或外来的名士;内中我们知道的还有李邕的从孙李之芳员外,和邑人蹇处士。竟许还有高适,有李白。

是年秋天太白确乎是在济南。当初他们两人是否同来的,我们不晓得;我们晓得他们此刻交情确是很亲密了,所谓“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便是此时的情况。太白有一个朋友范十,是位隐士,住在城北的一个村子上。门前满是酸枣树,架上吊着碧绿的寒瓜,滃滃的白云镇天在古城上闲卧着——俨然是一个世外的桃源;主人又殷勤;太白常常带子美到这里喝酒谈天。星光隐约的瓜棚底下,他们往往谈到夜深人静,太白忽然对着星空出神,忽然谈起从前陈留采访使李彦如何答应他介绍给北海高天师学道箓,话说过了许久,如今李彦许早忘记了,他可是等得不耐烦了。子美听到那类的话,只是唯唯否否;直等话头转到时事上来,例如贵妃的骄奢,明皇的昏聩,以及朝里朝外的种种险象,他的感慨才潮水般的涌来。两位诗人谈着话,叹着气,主人只顾忙着筛酒,或许他有意见不肯说出来,或许压根儿没有意见。

原载《新月》第一卷第六期,十七年八月十日

律诗底研究

蜜月著《律诗底研究》稿脱赋感

春绾香闺镇彩霓,东莱贷笔漫灾梨——

杖摇藜火兼燃梦,管秃龙须半扫眉。

手假研诗方剖旧,眼光烛道故疑西。

洛阳异代疏泉出,谁订“黄初二月”疑!

一九二二年三月八日

(第一章)定义

定义总是不可靠的。我这个律诗底定义,尤其不可靠。我说:“律诗是一种短练、紧凑、整齐、精严的抒情体的,合乎一种定格之平仄的五言或七言八句四韵或五韵诗——中间四句必为对仗。”前半解其性质是举其荦荦大者,还有许多原素没有包括在内;后半说其形式处,没有一条没有变例。所以这条定义表面上虽像是很蕴括的,其实也少不了要带些附注,才能信得过。且待看到下文,便知道了。

唐时凡近体诗皆为律诗。李汉编《昌黎集》,绝句都收入诗。白香山《长庆后集》分格律二体,将古调、乐府、歌行编入格律诗,凡六句律、排律,皆为律诗。绝句被斥到律诗范围之外不知始于何时。自高秉《唐诗品汇》因元微之李杜优劣论“铺陈终始,排比声韵”之语,遂创排律之名。排律与八句四韵律之分当从此始。我们以后凡说律诗即专指这八句四韵之五言七言两类律诗。绝句与排律根本上性情本异,不得混合而论。六句律除太白、退之、香山偶为之,后人作之者绝少,亦可置勿论。

(第二章)溯源

律诗之名是唐朝沈佺期、宋之问们创的。但律诗底起源还要远些。远到什么时代,却不能明确地划出来,因为诗从古体变为律体,这个历程是潜隐而且漫渐的。然而精细地讨溯起来,蛛丝马迹,未尝全无线索可寻。五律始于齐梁底“新体诗”。但这是说到这个时期,五律才神完体备了。在这以前其实早有个雏形的五律在那里日滋月长,渐臻成熟。这个雏形底征象至迟在魏晋人底作品中能找得出。律诗所以异于他种体裁的,只在其组织与声调。如今且就这两端分别考察之。

(第一节)律诗底章底组织

诗至魏晋组织已渐趋近体,只声律还没有调协。排偶句法当然屡见不鲜,如“日下荀鸣鹤,云间陆士龙”一联,不独对得精巧,而且声调亦全协律体了。甚至有全诗章法,宛然律体——首尾各为起结,中间都是整整齐齐的律句。如魏张协底《杂诗》第二首:

“朝霞迎白日,丹气临汤谷。翳翳结繁云,森森散雨足,轻风摧劲草,凝霜竦高木;密叶日夜疏,丛林森如束。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岁暮怀百忧,将从季主卜。”

陆机、潘岳尤多这种作品。陆之《赠弟士龙》云:

“行矣怨路长,惄焉伤别促;指途悲有余,临觞欢不足。我若西流水,子为东峙岳;慷慨逝言感,排徊居情育。安得携手俱,契阔成骄服!”

曹毗底《夜听捣衣》惟三四稍欠整饬,余亦尽合律体:

“寒兴御纨素,佳人理衣衾。冬夜清且永,皓月照堂阴。纤手叠轻素,朗杵叩鸣砧。清风流繁节,回飙洒微吟。嗟此往运速,悼彼幽滞心——二物感余怀,岂但声与音?”

颜延之“镂金错采”,可称这时底代表。《读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诸篇,可见其裁句之工整。《五君咏》阮步兵、嵇中散、向常侍三首不独章法恰合,而且是八句四韵。嵇中散一首又是押的平声韵,五六亦是纯粹的律句;“迕”字虽然失粘,却“洽”字救回了:

“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

此后谢惠连、鲍照间有此体,如谢之《西陵遇风献康乐》第二首、鲍之《箫史曲》,皆律体。到了谢朓才作得多了。集中全律体押平韵而且裁对工整者多至八首。共押仄韵及裁对未工者为二十七首。其后,这种作品几不胜数,如刘绘之《有所思》,简文帝之《折杨柳》,元帝之《咏阳云楼檐柳》、《折杨柳》,沈约之《伤谢朓》,江淹之《效阮公诗》第三首,任昉之《出郡传舍哭范仆射》第一首,柳恽之《捣衣诗》第二首、第四首,吴均之《主人池前鹤》,何逊之《临行与故游夜别》、《慈姥矶》,王籍之《入耶溪》,是其尤脍炙人口者。

(第二节)律诗底句底组织

律诗底章底组织,前面已讲是颜延之完成的。律诗底句底组织,脱胎更早。盖卓文君底《自头吟》中已有: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之句。苏武《杂诗》亦云:

“欢娱在今夕,燕婉及良时。”

此实五言律句底萌芽。魏晋人铺用渐多,而裁对益整。于前录颜、谢、鲍诸作中,可以概见,然犹呆板生硬得很。如:

“虎啸深巷底,鸡鸣桑树巅。”

“南津有绝济,北渚无河梁。”

“百城各异俗,千室非良邻。”

等联都是勉强凑对,全无诗味,不过粗具偶句之间架而已。直到谢灵运底妙笔施以雕琢绘饰,然后“美轮美奂”,庶几邻于大成。

大谢纪游诸作其神工默运,墓画山水处,实开唐律声色之先河。观其名句如: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崖倾光难留,林深响易奔。”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乃知其功候之深,亦即律诗底进化之又一进步也。梁、陈、隋间人专工琢句。如庾肩吾《泛舟后湖》“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张正见《赋得白云临浦》“疏叶临嵇竹,轻鳞入郑船”;江总《赠人》“露洗山扉月,霜开石路烟”;隋炀帝“鸟击初移树,鱼寒欲隐苔”,皆成名隽。章法既备,句法复成,律诗底进化之组织底一部分已经告毕了。

但专有组织不能称律诗,必更平仄协隐,声调铿锵而后可。次论律诗底声调底进化。

(第三节)五律底平仄

声调本包括平仄与韵法。律诗二、四、六、八句为韵(间亦有起句入韵者),是中国诗最古最普通的韵法,不必赘论。兹专论平仄。

有句(单句)底平仄,有节(两句为一节)底平仄,有章底平仄。盖字与字相协则句有平仄,句与句相协则节有平仄,节与节相协则章有平仄。单句底平仄兼见于古、近体,故勿论。唯两句相连,各相调协,即谓节底平仄是也。古体中间有之,然较仅矣。节底平仄愈多,则古变近之征也。节节皆有平仄,且互相调协,则全近体矣。

五言诗节底平仄,自五言诗体诞生之日便有了。苏武《杂诗》中: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之句,已经平仄妥帖了。不过这还是散句。律诗底特点在其对句、故论律诗底平仄当自对节句底平仄起。对句节底平仄苏武底诗中也有了。如:

“欢娱在今夕,燕婉及良时。”

一联便是。东汉辛延年底《羽林郎》中亦有数联:

“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

“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

宋子侯底《董娇饶》中亦有一联:

“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

谢榛曰:“建安之作,率多平仄隐帖,此声律之渐,而后流于六朝,千变万化,至盛唐极矣。”今观魏晋作品而果然。如曹植之: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下录乃兼组织与声调而俱律者。其散句之音响入律者更不胜枚计。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居欢惜夜促,在戚怨宵长。”

“丹唇列素齿,翠彩发蛾眉。”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诗至陶潜,音节渐入流畅。往往有四五句相连,平仄不乱者。如《丙辰岁八月中于下噀回舍获》中之:

“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

又如《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作》中之:

“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

至如下列各联则亦全乎律句:

“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

“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

“放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颜延之亦有同类的句子:

“侧听风薄木,遥睇月开云。”

“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

到了大谢,不独属对叶声之稳,而且见琢词运意之工。兹稍摘数联以为例:

“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长林罗户穴,积石拥阶基。”

“铜陵映碧涧,石磴泻红泉。既枉隐沦客,亦栖肥遯贤。”

“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鲍照集中此类句子更不胜枚数。聊录数联,当举隅:

“乱流大壑,长雾匝高林。”

“归华先委露,别叶早辞风。”

“蜀琴抽白雪,郢曲发阳春。”

“阴崖积夏雪,阳谷散秋荣。”

其实鲍照已经将律体(组织与声调)完成了。其《萧史曲》除“长”、“雾”、“登”三字失粘,已经是纯粹的一首五言律:

“萧史爱长年,赢女吝童颜;火粒愿排弃,霞雾好登攀,龙飞逸天路,风起出秦关。身去长不返,箫声时往还!”

谢朓有《奉和随正殿下》第十四首,只一个“金”字失粘,其余的平仄,比前一首,还要完全些:

“分悲玉瑟断,别绪金樽倾——风入芳帷散,缸华兰殿明。想折中园柳,共知千里情;行云故乡色,赠此一离声。”

梁简文帝底《折杨柳》只第六句二、四两字失粘:

“杨柳乱成丝,攀析上春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城高短箫发,林空画角悲。——曲中无别意,并是为相思!”

元帝底《咏阳云楼檐柳》只末句二、三、四字失粘:

“杨柳非花树,依楼自觉春——枝边通粉色,叶里映红巾;带日交帘影,因吹扫席尘。拂檐应有意,偏宜桃李人。”

元帝又有《折杨柳》,吴均有《春咏》、《主人池前鹤》及柳恽底《捣衣诗》第一、四首,皆有数字失粘。何逊底《慈姥矶》,平仄颇安,然三、四裁对尚不工整:

“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一同心赏夕,暂解在乡忧。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客悲不自已,江上望归舟。”

王籍底《入若耶溪》裁对工了,平仄还有毛病: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以后诸家作品甚多,都有微瑕。直到张正见底《关山月》才纯粹了:

“岩间度月华,流彩映山斜;晕逐连城璧,轮随出塞车。唐冥遥合影,秦桂远分花。欲验盈虚理,方知道路赊。”

梁刘勰曰:“左碍而寻右,末滞而讨前;则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词靡于耳,累累如贯珠。”此即沈约所谓“前有浮声,后须切响”者是也。可知当时于声调一道,研究到很精细了。

(第四节)七律底进化

律诗之发展,丝变毫移,初非旦夕之功。其始也,有句底组织,有章底组织,亦有句底声调,有节底声调,有章底声调,或隔代备体,或殊方创格;然后后起者掇拾前法,拼缀众制,初犹彼备此缺,前洽后乖,继乃渐臻纯粹,以成律体;正如沙中和丸,愈转愈大,愈转愈圆也。

大概到六朝,作诗不独为抒写性情,且成为一种艺术了。当时,虽然兵患频仍,究竟苦的只是平民;那些贵胄底奢靡,实为空前所未有。物质的享乐无极,艺术便因之而兴。从曹氏父子以至隋炀帝,中间的帝王公子鲜有不工吟咏者。于是文士才人,飙兴云集,会中于皇宫;君臣酬唱,蔚为奇观。这种情形,方之欧西,则法之路易十四时,庶几近之。盖艺术必茁于优游侈丽的环境中,而绮靡如律诗之艺术为尤然。

五律之源,既已溯矣,则七律不必缕论。因后者乃前者所茁之枝也。汉初《鸡鸣歌》曰:

“曲终漏尽严具陈,月没星稀天下旦。”

此七言律句之祖也,唐山夫人《安世房中歌》曰:

同类推荐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百家姓·三)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百家姓·三)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中国妇女生活风俗

    中国妇女生活风俗

    本书分为八部分,分别阐述了妇女的原始生活状态、进入妇女生活的历史误区、妇女婚前的生活规范、妇女婚姻缔结的礼俗等内容。
  •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即为殷墟。殷墟是一个王朝的缩影,它出土了大量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重要文化遗产,揭示了商代晚期的辉煌历史,也验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它所代表的殷商文明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华夏文明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难怪郭沫若先生也感叹道:“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荣辱利害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荣辱利害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晋江民间风俗录

    晋江民间风俗录

    本书采用词条形式,对晋江民间的主要风俗进行挖掘、记录和整理,按内容分类成书。
热门推荐
  • 王牌领主

    王牌领主

    网游玩家,同时也是大学生,又拥有矮穷挫属性的安淳,在一次玩游戏时被卷入了异时空,在那里他经历了一系列奇妙的旅程。
  • 某科学的十方一念

    某科学的十方一念

    一个大四的废宅严格遵守了萝莉控的自我修养,结果穿越成了常盘台中学的学生,众所周知,那里只有女生……总是有淡淡的忧伤萦绕不散不过话说念动力真是好用的东西,可以模仿上升气流,还可以善解人衣将来当了Lv.5,还可以取一个碉堡的称号,十方一念——上天、下地、东、西、南、北、生门、死位、过去、未来,一念而达
  • 女尊夫妾

    女尊夫妾

    林希惜怎么也没想到这么狗血的穿越剧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还是个女尊的王朝,哎.....本想一心一意的对待身边这位公子,他却要为自己纳妾
  • 别再让我等下一个七年

    别再让我等下一个七年

    ?七年带给我们的究竟是什么?????最后的结束也是新的开始,她始终不懂,在他的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后悔,绝望,她想如果重来一次,绝对不会让自己陷入这样的境地。????可是,她却忘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她都没有办法忘记那个让她伤痕累累的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偏执狂邻居又在偷偷看我

    偏执狂邻居又在偷偷看我

    完美学霸偏执狂X可爱颜控小邻居【1v1】女追男看似纯良无害实则危险难缠,牛皮糖本糖,在追逐沈慕的道路上,从连喜欢都说不出口的小白兔到对某人上.下.其.手面不改色的小狐狸肖暖暖。在外人面前进退有度,冷静自持,在暖暖面前一言不合就生气,吃醋拈酸小能手,人间小作精,眼底占有欲浓郁热烈,偏执厌世,高贵美丽沈慕同学。“只要你主动我们就有故事,来吧,不要矜持。”“……”“既然你不主动就别怪我主动了!”……
  • 元成之世

    元成之世

    本书分为:西汉走向衰落的元成之世;多才艺,善史书的汉元帝;耽于酒色的汉成帝三部分。
  • 放肆青春之我们不散场

    放肆青春之我们不散场

    她(叶晨曦)孤傲冷漠,她(江怡萱)天真可爱,她(顾欣瑶)纯真善良,她(尚蔓婷)率真直爽,她(冷寒希)高傲疯狂,看似性格不合的五个女孩却因为一次偶然而相遇,从此成了朋友。经过各种生活的考验的同时,一场阴谋浮出水面......
  • 我们掉进了手机里

    我们掉进了手机里

    【阴暗系】【轻推理】就是我们掉进了手机里,现在在玻璃屏下面,液晶显示屏上面,推测在触摸膜上面。简单说,在屏幕夹层中。
  • 魔道魔尊

    魔道魔尊

    谁说修炼一定要修仙?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少年罗凡,却有着惊艳的不能再惊艳的传奇!搅乱凡世风云,踏破天地轮回!以魔入道,以血见志,以杀明心!魔道魔尊,祭司在此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