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69400000132

第132章 王国维讲国学——词话戏曲(15)

院本之体例,有白有唱,与杂剧无异。惟唱者不限一人,如上例中捷讥、末泥、付末、付净,各唱〔醉太平〕一曲是也。明徐充《暖姝由笔》(《续说郛》卷十九)曰:“有白有唱者名杂剧,用弦索者名套数,扮演戏跳而不唱者名院本。”杂剧与套数之别,既见上章,绝非如徐氏之说。至谓院本演而不唱,则不独金人院本以曲名者甚多,即上例之中,亦有歌曲。而《水浒传》载白秀英之演院本,亦有白有唱,可知其说之无根矣。且院本一段之中,各色皆唱,又与南曲戏文相近,但一行于北,一行于南。其实院本与南戏之间,其关系较二者之与元杂剧更近。以二者一出于金院本,一出于宋戏文,其根本要有相似之处,而元杂剧则出于一时之创造故也。

十四南戏之渊源及时代

元剧进步之二大端,既于第八章述之矣。然元剧大都限于四折,且每折限一宫调,又限一人唱,其律至严,不容逾越。故庄严雄肆,是其所长,而于曲折详尽,犹其所短也。至除此限制,而一剧无一定之折数,一折(南戏中谓之一出)无一定之宫调;且不独以数色合唱一折,并有以数色合唱一曲,而各色皆有白有唱者,此则南戏之一大进步,而不得不大书特书以表之者也。

南戏之渊源于宋,殆无可疑。至何时进步至此,则无可考。吾辈所知,但元季既有此种南戏耳。然其渊源所自,或反古于元杂剧。今试就其曲名分析之,则其出于古曲者,更较元北曲为多。今南曲谱录之存者,皆属明代之作。以吾人所见,则其最古者,惟沈璟之《南九宫谱》二十二卷耳。此书前有李维桢序,谓出于陈、白二谱,然其注新增者不少。今除其中之犯曲(即集曲)不计,则仙吕宫曲凡六十九章,羽调九章,正宫四十六章,大石调十五章,中吕宫六十五章,般涉调一章,南吕宫八十四章,黄钟宫四十章,越调五十章,商调三十六章,双调八十八章,附录三十九章;都五百四十三章。而其中出于古曲者如下。出于大曲者二十四:

〔剑器令〕(仙吕引子)

〔八声甘州〕(仙吕慢词)

〔梁州令〕〔齐天乐〕(以上正宫引子)

〔普天乐〕(正宫过曲)

〔催拍〕〔长寿仙〕(以上大石调过曲)

〔大胜乐〕(疑即〔大圣乐〕)

〔薄媚〕(以上南吕引子)

〔梁州序〕〔大胜乐〕〔薄媚衮〕(以上南吕过曲)

〔降黄龙〕(黄钟过曲)

〔入破〕〔出破〕(以上越调近词)

〔新水令〕(双调引子)

〔六么令〕(双调过曲)

〔薄媚曲破〕(附录过曲)

〔入破第一〕〔破第二〕〔衮第三〕〔歇拍〕〔中衮第五〕〔煞尾〕〔出破〕(以上黄钟过曲见《琵琶记》。七曲相连,实大曲之七遍而亡其调名者也)。

其出于唐宋词者一百九十:

〔卜算子〕〔番卜算〕〔探春令〕〔醉落魄〕〔天下乐〕〔鹊桥仙〕〔唐多令〕〔似娘儿〕〔鹧鸪天〕(以上仙吕引子)

〔碧牡丹〕〔望梅花〕〔感庭秋〕〔喜还京〕〔桂枝香〕〔河传序〕〔惜黄花〕〔春从天上来〕(以上仙吕过曲)

〔河传〕〔声声慢〕〔杜韦娘〕〔桂枝香〕(以上仙吕慢词)

〔天下乐〕〔喜还京〕(以上仙吕近词)

〔浪淘沙〕(羽调近词)

〔燕归梁〕〔七娘子〕〔破阵子〕〔瑞鹤仙〕〔喜迁莺〕〔缑山月〕〔新荷叶〕(以上正宫引子)

〔玉芙蓉〕〔锦缠道〕〔小桃红〕〔三字令〕〔倾杯序〕〔满江红急〕〔醉太平〕〔双〕〔洞仙歌〕〔丑奴儿近〕(以上正宫过曲)

〔安公子〕(正宫慢词)

〔东风第一枝〕〔少年游〕〔念奴娇〕〔烛影摇红〕(以上大石引子)

〔沙塞子〕〔沙塞子急〕〔念奴娇序〕〔人月圆〕(以上大石过曲)

〔蓦山溪〕〔乌夜啼〕〔丑奴儿〕(以上大石慢词)

〔播花三台〕(大石近词)

〔粉蝶儿〕〔行香子〕〔菊花新〕〔青玉案〕〔尾犯〕〔剔银灯引〕〔金菊对芙蓉〕(以上中吕引子)

〔泣颜回〕(见《太平广记》有〔哭颜回〕曲)

〔好事近〕〔驻马听〕〔古轮台〕〔渔家傲〕〔尾犯序〕〔丹凤吟〕〔舞霓裳〕〔山花子〕〔千秋岁〕(以上中吕过曲)

〔醉春风〕〔贺圣朝〕〔沁园春〕〔柳梢青〕(以上中吕慢词)

〔迎仙客〕(中吕近词)

〔哨遍〕(般涉调慢词)

〔恋芳春〕〔女冠子〕〔临江仙〕〔一剪梅〕〔虞美人〕〔意难忘〕〔薄幸〕〔生查子〕〔于飞乐〕〔步蟾宫〕〔满江红〕〔上林春〕〔满园春〕(以上南吕引子)

〔贺新郎〕〔贺新郎衮〕〔女冠子〕〔解连环〕〔引驾行〕〔竹马儿〕〔绣带儿〕〔琐窗寒〕〔阮郎归〕〔浣溪沙〕〔五更转〕〔满园春〕〔八宝妆〕(以上南吕过曲)

〔贺新郎〕〔木兰花〕〔乌夜啼〕(以上南吕慢词)

〔绛都春〕〔疏影〕〔瑞云浓〕〔女冠子〕〔点绛唇〕〔传言玉女〕〔西地锦〕〔玉漏迟〕(以上黄钟引子)

〔绛都春序〕〔画眉序〕〔滴滴金〕〔双声子〕〔归朝欢〕〔春云怨〕〔玉漏迟序〕〔传言玉女〕〔侍香金童〕〔天仙子〕(以上黄钟过曲)

〔浪淘沙〕〔霜天晓角〕〔金蕉叶〕〔杏花天〕〔祝英台近〕(以上越调引子)

〔小桃红〕〔雁过南楼〕〔亭前柳〕〔绣停针〕〔祝英台〕〔忆多娇〕〔江神子〕(以上越调过曲)

〔凤凰阁〕〔高阳台〕〔忆秦娥〕〔逍遥乐〕〔绕池游〕〔三台令〕〔二郎神慢〕〔十二时〕(以上商调引子)

〔满园春〕〔高阳台〕〔击梧桐〕〔二郎神〕〔集贤宾〕〔莺啼序〕〔黄莺儿〕(以上商调过曲)

〔集贤宾〕〔永遇乐〕〔熙州三台〕〔解连环〕(以上商调慢词)

〔骤雨打新荷〕(小石调近词)

〔真珠帘〕〔花心动〕〔谒金门〕〔惜奴娇〕〔宝鼎现〕〔捣练子〕〔风入松慢〕〔海棠春〕〔夜行船〕〔驾圣朝〕〔秋蕊香〕〔梅花引〕(以上双调引子)

〔昼锦堂〕〔红林擒〕〔醉公子〕(以上双调过曲)

〔柳摇金〕〔月上海棠〕〔柳梢青〕〔夜行船序〕〔惜奴娇〕〔品令〕〔豆叶黄〕〔字字双〕〔玉交枝〕〔玉抱肚〕〔川拨棹〕(以上仙吕入双调过曲)

〔红林檎〕〔泛兰舟〕(以上双调慢词)

〔帝台春〕(附录引子)

〔鹤冲天〕〔疏影〕(以上附录过曲)

出于金诸宫调者十三:

〔胜葫芦〕〔美中美〕(以上仙吕过曲)

〔石榴花〕〔古轮台〕〔鹘打兔〕〔麻婆子〕〔荼香傍拍〕(以上中吕过曲)

〔一枝花〕(南吕引子)

〔出队子〕〔神仗儿〕〔啄木儿〕〔刮地风〕(以上黄钟过曲)

〔山麻稭〕(越调过曲)

出于南宋唱赚者十:

〔赚〕〔薄媚赚〕(以上仙吕近词)

〔赚〕〔黄钟赚〕(以上正宫过曲)

〔本宫赚〕(大石过曲)

〔本宫赚〕〔梁州赚〕(以上南吕过曲)

〔赚〕(南吕近词)

〔本宫赚〕(越调过曲)

〔入赚〕(越调近词)

同于元杂剧曲名者十有三:

〔青哥儿〕(仙吕过曲)

〔四边静〕(正宫过曲)

〔红绣鞋〕〔红芍药〕(以上中吕过曲)

〔红衫儿〕(南吕过曲)

〔水仙子〕(黄钟过曲)

〔秀厮儿〕〔梅花酒〕(以上越调过曲)

〔绵搭絮〕(越调近词)

〔梧叶儿〕(商调过曲)

〔五供养〕(双调过曲)

〔沈醉东风〕〔雁儿落〕〔步步娇〕(以上仙吕入双调过曲)

〔货郎儿〕(附录过曲)

其有古词曲所未见而可知其出于古者,如下:

〔紫苏丸〕(仙吕过曲)《事物纪原》(卷九)《吟叫》条:“嘉祐末,仁宗上仙,四海遏密,故市井初有叫果子之戏。盖自至和嘉祐之间,叫〔紫苏丸〕,泊乐工杜人经十叫子始也。京师凡卖一物,必有声韵,其吟哦俱不同;故市人采其声调,间以词章,以为戏曲也。”则〔紫苏丸〕乃北宋叫声之遗,南宋赚词中,犹有此曲,见第四章。

〔好女儿〕〔缕缕金〕〔越恁好〕(均中吕过曲)均见第四章所录南宋赚词。

〔耍鲍老〕(中吕过曲)又(黄钟过曲)〔鲍老催〕(黄钟过曲)见第八章〔鲍老儿〕条。

〔合生〕(中吕过曲)见第六章。

〔杵歌〕(中吕过曲)〔园林杵歌〕(越调过曲)《事物纪原》(卷九)有《杵歌》一条;又《武林旧事》(卷二)舞队中有《男女杵歌》。

〔大迓鼓〕(南吕过曲)见第三章。

〔刘衮〕(南吕过曲)〔山东刘衮〕(仙吕入双调过曲)《武林旧事》(卷四)杂剧三甲,内中只应一甲五人,内有次净刘衮。又(卷二)舞队中有《刘衮》,又金院本名目中有《调刘衮》一本。

〔太平歌〕(黄钟过曲)南宋官本杂剧段,《钱手帕爨》下注小字〔太平歌〕。

〔蛮牌令〕(越调过曲)见第八章〔六国朝〕条。

〔四国朝〕(双调引子)见第八章〔六国朝〕条。

〔破金歌〕(仙吕入双调过曲)此词云破金,必南宋所作也。

〔中都俏〕(附录过曲)案:金以燕京为中都。元世祖至元元年,又改燕京为中都,九年改大都,则此为金人或元初遗曲也。

以上十八章,其为古曲或自古曲出,盖无可疑。此外想尚不少。总而计之,则南曲五百四十三章中,出于古曲者凡二百六十章,几当全数之半;而北曲之出于古曲者,不过能举其三分之一,可知南曲渊源之古也。

南戏之曲名,出于古典者其多如此。至其配置之法,一出中不以一宫调之曲为限,颇似诸宫调。其有一出,首尾只用一曲,终而复始者,又颇似北宋之传踏。又《琵琶记》中第十六出,有大曲一段,凡七遍,虽失其曲名,且其各遍之次序,与宋大曲不尽合,要必有所出。可知南戏之曲,亦综合旧曲而成,并非出于一时之创造也。

更以南戏之材质言之,则本于古者更多。今日所存最古之南戏,仅《荆》《刘》《拜》《杀》与《琵琶记》五种耳。《荆》谓《荆钗》,《刘》谓《白兔》,《拜》《杀》则谓《拜月》《杀狗》二记。此四本与《琵琶》均出于元明之间(见下),然其源颇古。施愚山《矩斋杂记》云:“传奇《荆钗记》,丑诋孙汝权。按汝权宋名进士,有文集,尚气谊,王梅溪先生好友也。梅溪劾史浩八罪,汝权怂恿之,史氏切齿,故入传奇,谬其事以污之。温州周天锡字懋宠,尝辨其诬。见《竹懒新著》。”施氏之说,信否不可知,要足备参考也。《白兔记》演李三娘事,然元刘唐卿已有《李三娘麻地捧印》杂剧,则亦非创作矣。《杀狗》则元萧德祥有《王翛然断杀狗劝夫》杂剧。《拜月》之先,已有关汉卿《闺怨佳人拜月亭》、王实甫《才子佳人拜月亭》二剧。《琵琶》则陆放翁既有“满村听唱蔡中郎”之句,而金人院本名目,亦有《蔡伯喈》一本。又祝允明《猥谈》谓:“南戏,余见旧牒,其时有赵闲夫榜禁,颇述名目,如《赵真女蔡二郎》等,亦不甚多。”余案:元岳伯川《吕洞宾度铁拐李岳》杂剧,第二折〔煞尾〕云:“你学那守三贞赵真女,罗裙包土将坟台建”,则其事正与《琵琶记》中之赵五娘同。岳伯川,元初人,则元初确有此南戏矣。且今日《琵琶记》传本第一出末,有四语,末二语云:“有贞有烈赵真女,全忠全孝蔡伯喈。”此四语实与北剧之题目正名相同。则虽今本《琵琶记》其初亦当名《赵真女》或《蔡伯喈》,而《琵琶》之名,乃由后人追改,则不徒用其事,且袭其名矣。然则今日所传最古之南戏,其故事关目,皆有所由来,视元杂剧对古剧之关系,更为亲密也。

南戏始于何时,未有定说。明祝允明《猥谈》(《续说郛》卷四十六)云:“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予见旧牒,其时有赵闳夫榜禁,颇述名目,如《赵真女蔡二郎》等,亦不甚多”云云。其言出于宣和之后,不知何据。以余所考,则南戏当出于南宋之戏文,与宋杂剧无涉,惟其与温州相关系,则不可诬也。戏文二字,未见于宋人书中,然其源则出于宋季。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云:“南宋都杭,吴兴与切邻,故其戏文如《乐昌分镜》等,唱念呼吸,皆如约韵(谓沈韵约),”此但浑言南宋,不著其为何时。刘一清《钱唐遗事》则云:“贾似道少时,佻尤甚。自入相后,犹微服间行,或饮于伎家。至戊辰己巳间,《王焕》戏文盛行于都下,始自太学,有黄可道者为之。”则戏文于度宗咸淳四五年间,既已盛行,尚不言其始于何时也。叶子奇《草木子》则云:“俳优戏文,始于王魁,永嘉人作之。识者曰:‘若见永嘉人作相,国当亡。’及宋将亡,乃永嘉陈宜中作相。其后元朝南戏盛行。及当乱,北院本特盛,南戏遂绝。”案:宋官本杂剧中,有《王魁三乡题》,其翻为戏文,不知始于何时,要在宋亡前百数十年间。至以戏文为永嘉人所作,亦非无据。案:周密《癸辛杂志》别集上,纪温州乐清县僧祖杰,杨髠之党(中略),旁观不平,乃撰为戏文以广其事。又撰《琵琶记》之高则诚亦温州永嘉人。叶盛《菉竹堂书目》有《东嘉韫玉传奇》。则宋元戏文大都出于温州。然则叶氏永嘉始作之言,祝氏“温州杂剧”之说,其或信矣。元一统后,南戏与北杂剧并行。《青楼集》云:“龙楼景、丹墀秀,皆金门高之女,俱有姿色,专工南戏。”《录鬼簿》谓:“南北调合腔,自沈和甫始。”又云:“萧德祥,凡古文俱檃括为南曲,街市盛行,又有南曲戏文等。”以南曲戏文四字连称,则南戏出于宋末之戏文,固昭昭矣。

然就现存之南戏言之,则时代稍后。后人称《荆》《刘》《拜》《杀》为元四大家。明无名氏亦以《荆钗记》为柯丹丘撰,世亦传有元刊本(贵池刘氏有之,余未见。然闻缪艺风秘监言,中有制义数篇,则为洪武后刊本明矣)。然柯敬仲未闻以制曲称,想旧本当题丹丘子或丹丘先生撰。丹丘子者,明宁献王道号也(《千顷堂书目》,有丹丘子《太和正音谱》二卷,谱中亦自称丹丘先生。其实此书,乃宁献王撰,故书中著录,讫于明初人也)。后人不知,见丹丘二字,即以为敬仲耳。《白兔记》不知撰人。《杀狗记》据《静志居诗话》(卷四)则为徐所作,字仲由,淳安人,洪武初征秀才,至藩省辞归。则其人至明初尚存,其制作之时,在元在明已不可考矣。《拜月亭》(其刻于《六十种曲》中者,易名《幽闺记》)则明王元美、何元朗、臧晋叔等皆以为元施君美(惠)所撰。君美杭人,卒于至顺、至正间。然《录鬼簿》谓君美诗酒之暇,惟以填词和曲为事,有《古今砌话》编成一集,而无一语及《拜月亭》。虽《录鬼簿》但录杂剧,不录南戏,然其人苟有南戏或院本,亦必及之。如范居中、屈彦英、萧德祥等是也。则《拜月》是否出君美手,尚属疑问,惟就曲文观之,定为元人之作,当无大谬。而其撰人与时代,确乎可知者,惟《琵琶》一记耳。

作《琵琶》者,人人皆知其为高则诚。然其名则或以为高拭,或以为高明,其字则或以为则诚,或以为则成。蒋仲舒《尧山堂外记》(卷七十六):“高拭字则成,作《琵琶记》者。或谓方国真据庆元时,有高明者,避地鄞之栎社,以词曲自娱(中略)。案:高明,温州瑞安人,以春秋中至正乙酉第,其字则诚,非则成也。或曰二人同时同郡,字又同音,遂误耳。”以上皆蒋氏说。王元美《艺苑巵言》亦云:“南曲高拭则诚,遂掩前后。”朱竹垞《静志居诗话》,于高明条下,引《外纪》之说,复云:“涵虚子曲谱,有高拭而无高明,则蒋氏之言,或有所据”云云。余案:元刊本张小山《北曲联乐府》,前有海粟冯子振、燕山高拭题词,此即涵虚子曲谱中之高拭。《琵琶》乃南曲戏文,则其作者自当为永嘉之高明,而非燕山之高拭。况明人中如姚福《青溪暇笔》、田艺衡《留青日札》,皆以作《琵琶》者为高明,当不谬也。既为高明,则其字自当为则诚,而非则成。至其作《琵琶记》之时代,则据《青溪暇笔》及《留青日札》,均谓在寓居栎社之后。其寓居栎社,据《留青日札》及《列朝诗集》,又在方国珍降元之后。按国珍降元者再,其初降时,尚未据庆元,其再降则在至正十六年,则此记之作,亦在至正十六年以后矣。然《留青日札》又谓高皇帝微时,尝奇此戏。案明太祖起兵在至正十二年闰三月,若微时已有此戏,则当成于十二年以前。又《日札》引一说,谓:“初东嘉以伯喈为不忠不孝,梦伯喈谓之曰:‘公能易我为全忠全孝,当有以报公。’遂以全忠全孝易之,东嘉后果发解。”案:则诚中进士第,在至正五年,则成书又当在五年以前。然明人小说所载,大抵无稽之说,宁从《青溪暇笔》及《留青日札》前说,谓成书于避地栎社之后,为较妥也。

由是观之,则现存南戏,其最古者,大抵作于元明之间。而《草木子》反谓“元朝南戏盛行,及当乱,北院本(此谓元人杂剧)特盛,南戏遂绝”者,果何说欤?曰:叶氏所记,或金华一地之事。然元代南戏之盛,与其至明初而衰息,此亦事实,不可诬也。沈氏《南九宫谱》所选古传奇,如《刘盼盼》《王焕》《韩寿》《朱买臣》《古西厢》《王魁》《孟姜女》《冤家债主》《玩江楼》《李勉》《燕子楼》《郑孔目》《墙头马上》《司马相如》《进梅谏》《诈妮子》《复落倡》《崔护》等,其名各与宋杂剧段数、金院本名目、元人杂剧相同,复与明代传奇不类,疑皆元人所作南戏。此外命名相类者,亦尚有二十余种,亦当为同时之作也。而自明洪武至成宏间,则南戏反少。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原明之南曲,谓《四节》《连环》《绣襦》之属,出于成、宏间,始为时所称。”则元明之间,南曲一时衰熄,事或然也。观明初曲家所作杂剧多,而传奇绝少,或足证此事欤。

十五元南戏之文章

元之南戏,以《荆》《刘》《拜》《杀》并称,得《琵琶》而五,此五本尤以《拜月》《琵琶》为眉目,此明以来之定论也。元南戏之佳处,亦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申言之,则亦不过一言,曰:有意境而已矣。故元代南北二戏,佳处略同。惟北剧悲壮沉雄,南戏清柔曲折,此外殆无区别。此由地方之风气及曲之体制使然。而元曲之能事,则固未有间也。

同类推荐
  • 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现代阐释

    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现代阐释

    本书首先追寻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创作思想根源,考察他同美国社会、文化、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论述他的创作方法与世界观的关系以及他与英国传统文学之间的渊源,为解读他的文本世界搭建一个历史、文化和思想框架。再从主题思想、人物创造、创作方法等方面宏观研究麦尔维尔的创作和艺术成就,重新给他定位。本书从一个中国学者的视角对美国经典文学、文化现象进行审视,充分运用当下文化研究的最新理论,揭示麦尔维尔矛盾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 德国人

    德国人

    我们自小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对德国的哲学怀有无比的崇敬之心。随着改革开放,才知道德国不仅有缜密而抽象的哲学和深奥揭示资本秘密的经济学,还有许多顶尖级的科学家、音乐家、文学家、诗人,这才开始注意德国。
  • 一本书读通中国文化(最新版)

    一本书读通中国文化(最新版)

    《一本书读通中国文化(最新版)》从天文科技、民族服饰、古代政制、饮食文化、诗词杂赋、中医养生等十三个方面以全景而广泛的视野展示中国文化,这不是一本简单的知识堆砌书,而是一幅绚丽多彩、深入浅出、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文化知识的篇章。书中包括名家的经典论著、真实的感人故事、通俗的知识讲解等。全面而又深入的介绍和展示文化的由来、发展、变化及影响,使读者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徜徉。
  •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

    反映了楚人特有的葬俗和文化心理,它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它是辉耀华夏的荆楚文化的代表。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婚俗文化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婚俗文化

    本书通过传说、历史典故、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各地遗留婚俗等方面对婚俗文化加以解读,给读者呈现了一幅鲜活生动却又有着厚重文化积淀的中华婚俗文化风情画卷。
热门推荐
  • 捡个总裁过日子

    捡个总裁过日子

    民政局门口随便捡了一个男人领证结婚,安歌看着某个被她捡回来的男人,肩不能提,手不能抗,没关系,她养得起。只是,某天……
  • 青一传

    青一传

    本是风尘,无端卷入一场硝烟,一条主线,搭配十一条副线。平平无奇的青楼,人人身份隐晦,一个埋藏多年的阴谋,等待着一群女子揭开。是一见钟情还是蓄谋已久,爱情和权利,又该何去何从。
  • 完成任务就能控制世界

    完成任务就能控制世界

    什么?完成世界任务,就能控制这个世界?余尘打量起这个刚得到的世界,想着改造成什么样游戏世界,才能割更多的韭菜呢?
  • 谁的青春不麻烦

    谁的青春不麻烦

    主人公是高二的一名学生,懒散,觉得做什么都嫌麻烦的人。本故事主要描写主人公及转班的少女,在心里辅导室打下手的平淡日常。期间有高深莫测的老师、助人为乐的班长、眯眯眼的帅哥、娇小的学习委员、调皮的后辈......总之是关于一群人的青春物语,有烦恼、有快乐、有青春,当然,还有青梅竹马。
  • 娇妻别逃:老婆我错了

    娇妻别逃:老婆我错了

    “俞棋你他妈给我滚出来跟我结婚!!”某男人气急败坏地冲躲在房间里不肯出来的女人怒吼。“偏不!!余理万一我跟你结婚了你不给我买东西怎么办!!”某女人脑残地大声说道。“买买买,整个世界我都买给你!!快给我滚出来跟我结婚!!”某男人满头黑线地咆哮道。这是一个腹黑大灰狼捕捉小白兔的故事呦~
  • 刀塔传奇:刀锋无畏

    刀塔传奇:刀锋无畏

    故事以热门手机网游《刀塔传奇》为背景,以游戏主线为剧情,抒写一帮逗逼穿越到异世,化身为游戏英雄的逗逼之旅。故事以情感,热血,二货,逗逼为主。讲述以巨人(船长)为领导的新兵团在抵抗巫妖王进攻时,其间发生的可悲可气的感人故事。也讲述了二逼们从蹒跚逃往,到奋勇杀敌的完美蜕变。精彩期待你的关注!来吧,带你走进刀塔,走进艾泽拉斯。
  • 穿越半魂新娘

    穿越半魂新娘

    在穿越的道路上,有人幸运,有人悲催,而她,哼,特别悲催!好不容易混个嫡女的出身,却是个不受宠的。想要摆摆官家千金的威风,却马上经历抄家没官。终于可以安全返乡了,又有一个老和尚出来指着她大喊:“祸害……”这是什么情况?虽然她白天有飘兄来谈心,夜里有飘妹来聊天,可是她依旧纯真善良可爱貌美好不好?最后还是他站出来,一声叹息,“这是我的错……你嫁给我就好了。”好?好个毛!她干嘛要嫁给一个克父克母克死全族的白毛鬼!(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顾先生渐渐融化了我的心

    顾先生渐渐融化了我的心

    洛可馨一直以为顾斯庭是害死她父母却一直逍遥法外的仇人,为了报仇,她天天筹谋,次次算计,为的就是让他身败名裂,并孤独惨死。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洛可馨嫁给了顾斯庭,成了他的金丝雀,给他四岁的儿子做了后妈至于报仇,顾斯庭那只老狐狸,却一丁点的机会都没有给她。洛可馨愤怒了,拿刀霍霍对顾斯庭:“我决定了,应该直取你的狗命,为我惨死的父母报仇,顾贼!拿命来!”洛可馨一刀将顾斯庭砍去了医院,她以为顾斯庭必死无疑,却没想到两天后,顾斯庭的助理找到她,给了她一份亲子鉴定。亲子鉴定显示,顾斯庭的儿子居然也是她的儿子!洛可馨凌乱了,她什么时候生了儿子而不自知? 助理:“总裁在医院等你,说你去看望他,他就把所有的事情告诉你,并且总裁让我带句话给你,他说他从来不是你的仇人,他一直都是最爱你的人。”
  • 黑暗领主

    黑暗领主

    一场噩梦让人类迎来了一个黑暗的时代。而陈晞的人生也自此改变。残暴嗜血的怪虫,危机四伏的迷雾之都,扭曲人性的异族神教徒……且看他如何在这条充斥着绝望和杀戮的道路上力挽狂澜!“并不是不怕死,只是骨子里深刻着一股不服输的劲。”
  • 龙战:明日黄昏

    龙战:明日黄昏

    国泽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片文明的乐土。龙族从地球的守卫者发生分裂,邪恶龙族的统领星域战龙企图占据能够使龙族生灵永世长生的神物“龙鳞石”——它能够弥补龙族项下的龙鳞致命的唯一法门,使自身真正长生不死,因此星域战龙发动了对国泽大陆的攻击。远古东方传承而下的“龙鳞石”危在旦夕,地球联盟的战士为了守卫家园,在遗留人间的唯一正义龙族之子北辰的带领下,对邪恶龙族星域战龙发出了誓死之战。一场惨烈的保卫家园的战役,序幕才刚刚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