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69400000054

第54章 刘师培讲国学——经学教科书(7)

上五?瘙棤?瘙棥?瘙棫?瘙椇?瘙椲?瘙棳?瘙椃?瘙棫?瘙椳?瘙棳

画互乾坤比颐节同人复比中孚同人

以上约举十一卦,其余五十三卦,均可本此例以类求矣。

(第十七节)说互体(四)

互体之例,别有一画互卦法及两画互卦法。两画互卦,汉儒称为“半象”,一画互卦,汉儒称为“爻体”。今试述之。

一为两画互卦之法。(每卦初与二为下半,五与上为上半,其二与三,三与四,四与五,皆兼有上半、下半。今皆并举之。)

虞氏《需》“九二”爻注云:“《大壮》、《震》为言四之五,震象半见。”《讼》“初六”爻注云:“三食旧德,震象半见。”《小畜·彖》注云:“《需》、《坎》上变为阳,坎象半见。”此两画互卦之法也。今试揭其例如下:

需?瘙棨(下乾上坎),(初九九二)兑(下半)?瘙楃,(九二九三)乾(下半)?瘙椸,巽(上半)?瘙椼,(九三六四)震(下半)?瘙椻,坎(上半)?瘙椾,(六四九五)巽(下半)?瘙椼,艮(上半)?瘙楁,(九五上六)兑(上半)?瘙楃。

讼?瘙棭(下坎上乾),(初六九二)巽(下半)?瘙椼,(九二六三)震(下半)?瘙椻,兑(上半)?瘙楃,(六三九四)坎(下半)?瘙椾,艮(上半)?瘙楁,(九四九五)兑(下半)?瘙楃,乾(上半)?瘙椸,(九三上九)巽(上半)?瘙椼。

小畜?瘙棬(下乾上巽),(初九九二)兑(下半)?瘙楃,(九二九三)乾(下半)?瘙椸,巽(上半)?瘙椼,(九三六四)震(下半)?瘙椻,坎(上半)?瘙椾,(六四九五)坎(下半)?瘙椾,艮(上半)?瘙楁,(九五上九)乾(上半)?瘙椸。

此即两画互卦之例也。三卦而外,均可援此例类推。

一为一画互卦之法。

郑康成《贲》“六四”爻注云:“六四,巽爻也。”《萃·彖》注云:“四本震爻,五本坎爻,二本离爻也。”《井》“九二”注云:“九二,坎爻也;九三,良爻也。”此一画互体之法也。今试揭其例如下:

贲?瘙椀(下离上艮),(初九九三上九)乾爻?瘙椸,(六二六四六五)坤爻?瘙椺,初九震爻?瘙椻,六二离爻?瘙禹,九三艮爻?瘙楁,六四巽爻?瘙楁,六五离爻?瘙禹,上九艮爻?瘙楁。

萃?瘙椞(下坤上兑),(九四九五)乾爻?瘙椸,(初六六二六三上六)坤爻?瘙椺,初六巽爻?瘙椼,六二离爻?瘙禹,六三兑爻?瘙楃,九四震爻?瘙椻,九五坎爻?瘙椾,上六兑爻?瘙楃。

井?瘙椣(下巽上坎),(九二九三九五)乾爻?瘙椸,(初六六四上六)坤爻?瘙椺,初六巽爻?瘙椼,九二坎爻?瘙椾,九三艮爻?瘙楁,六四巽爻?瘙椼,九五坎爻?瘙椾,上六兑爻?瘙楃。

此即一画互卦之例也。三卦而外,亦可援此例类推。

六十四卦,其互体之法,均有此二例。然两画互法所互者仅八卦,而一画互法,又分二画互法之传,此互体之附例也。合前七例而观之,则《易经》之互体共有九例矣。

(第十八节)说卦变(一)

《易经》卦变之法,一为旁通、相错、变化之法。六爻变易者,为旁通。《乾·文言》曰:“六爻发挥,旁通情也。”陆绩注云:“《乾》六爻,发挥旁通于坤。”此旁通之法所由防也。例如:

乾?瘙棤(下乾上乾),下卦旁通坤?瘙椺,上卦旁通坤?瘙椺,重卦旁通坤?瘙棥。

坤?瘙棥(下坤上坤),下卦旁通乾?瘙椸,上卦旁通乾?瘙椸,重卦旁通乾?瘙棤。

屯?瘙棦(下震上坎),下卦旁通巽?瘙椼,上卦旁通离?瘙禹,重卦旁通鼎?瘙椦。

蒙?瘙棧(下坎上艮),下卦旁通离?瘙禹,上卦旁通兑?瘙楃,重卦旁通革?瘙椥。

凡此卦与彼卦旁通者,则此卦之义,互见于彼卦,所谓比例也。如:

师?瘙棪与同人?瘙棳为旁通卦,而同人言“大师克,相遇”。

需?瘙棨与晋?瘙椔为旁通卦,故晋者,进也;需者,不进也。

涣?瘙棻与丰?瘙椫为旁通卦,故丰言“遇夷主”,而涣言“匪夷所思”。

鼎?瘙椦与屯?瘙棦为旁通卦,故鼎言“雉膏不食”,而屯言“屯其膏”。

讼?瘙棩与明夷?瘙椕为旁通卦,故讼言“食旧德”,明夷则言“不食”。

履?瘙棭与谦?瘙棶为旁通卦,故履者,礼也。而谦以制礼。(《系辞》)

有旁通之卦,即有相错之卦,故《系辞》言“八卦相错”,即各卦亦然。如:

乾?瘙棤与坤?瘙棥旁通,而否?瘙棲泰?瘙棯即为乾坤相错之卦。

震?瘙椧与巽?瘙椮旁通,而恒?瘙椏益?瘙椛即为震巽相错之卦。

坎?瘙椉与离?瘙椊旁通,而既济?瘙椶未济?瘙椷即为坎离相错之卦。

凡此卦与彼卦相错者,则此卦之义亦互见于彼卦。如:

蒙?瘙棧革?瘙椥为困?瘙椢贲?瘙椀之相错,故蒙称“困蒙”。

睽?瘙椗蹇?瘙椘为旅?瘙椬节?瘙椲之相错,故蹇称“中节”。

家人?瘙椖解?瘙椙为涣?瘙椱丰?瘙椫之相错,故丰称“蔀其家”。

故旁通、相错之义,均因比例而后见,然咸有一定之例可以类求,一爻变易者为变化,故变化可附于旁通。

《说卦传》云:“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虞注云:“谓乾变而坤化。”(《左氏传·昭二十九年》传云“在乾之诟”,又曰“坤之剥”,均一爻之变化也。)此变化之法所由昉也。例如:

乾?瘙棤初九变诟?瘙椝,九二变同人?瘙棳,九三变履?瘙棭,九四变小畜?瘙棬,九五变大有?瘙棴,上九变夬?瘙検。

坤?瘙棥初六变复?瘙椃,六二变师?瘙棪,六三变谦?瘙棶,六四变豫?瘙棷,六五变比?瘙棫,上六变剥?瘙椂。

屯?瘙棦初九变比?瘙棫,六二变节?瘙椲,六三变既济?瘙椶,六四变随?瘙棸,九五变复?瘙椃,上六变益?瘙椛。

约举数卦,余可类推。盖变化者,即阳爻变阴、阴爻变阳之谓也。

(第十九节)说卦变(二)

《周易》卦变之法,一为反复往来之例,而往来之例附于反复之中,六爻移易者,为反复。(凡反复之卦,必相连,义必相反。见《杂卦传》。)《乾·文言传》云:“反复其道。”《复·彖》云:“反复其道。”此反复之法所由昉也。虞氏《观·彖》注云:“观反临也。”《渐·彖》注云:“反成归妹。”盖反复者,六爻交易之谓也。例如:

临?瘙棽(下兑上坤),反复之则为观?瘙棾(下坤上兑),而观反复亦为临。

渐?瘙椩(下艮上巽),反复之则为归妹?瘙椪(下兑上震),而归妹反复亦为渐。

约举二例,余可类求。舍《乾》、《坤》二卦而外,无一非反复之卦也。

一爻移易者为往来。

《蹇》“六四”爻辞云:“往蹇来连。”荀爽注云:“欲往之三来还承五。”此往来之法所由昉也。虞氏《蛊·彖》注云:“泰初之上。”《颐·彖》注云:“五上易位。”即往来之例也。例如:

蛊?瘙棻(下巽上艮),(初六九二)易贲?瘙椀(九二九三)易(本卦),(九三六四)易未济?瘙椷(六四六五)易(本卦),(六五上九)易井?瘙椣(上九初六)易泰?瘙棯。

颐?瘙椇(下震上艮),(初九六二)易蒙?瘙棧(六二六三)易(本卦),(六三六四)易(本卦),(六四六五)易(本卦),(六五上九)易屯?瘙棦(上九初九)易(本卦)。

约举二例,余可类求。盖移易之两爻,悉为阳爻,或悉为阴爻,则均易本卦。若一阴一阳,则改易他卦,此一定之例也。

二例而外,别有上下易之例,上下易者,六爻交易之谓也。

《系辞》第十二章云:“易之以书契,盖取诸夬。”虞注云:“履上下象易也。大壮、大过、夬此三盖取直两象上下相易,故俱言易之。”此上下易之法所由昉也。又虞氏《小畜·彖》注云:“豫四之坤初为复。”《大畜·彖》注云:“此萃五之复二成临。”惠栋《易例》云:“豫者,复两象易也;萃者,临两象易也。”例如:

履?瘙棭(下兑上乾),使乾居下而兑居上则为夬?瘙検下乾上兑。

豫?瘙棷(下坤上震),使震居下而坤居上则为复?瘙椃下震上坤。

临?瘙棽(下兑上坤),使坤居下而兑居上则为萃?瘙椞下坤上兑。

约举数例,余可类推。《左传》言“雷乘乾曰大壮”,即此例也。

要而论之,《易经》之位,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故《易》爻无定位,观于反复往来,上下易三例,可以知矣。

《系辞》曰:“列贵贱者存乎位。”然《易》经之言位也,至为无定。如五为君位,二、三、四为臣位,而《乾》之“九四”首言“或跃在渊”,则以臣位而有君象矣。君位岂有定哉!《乾》之“上九”则曰“贵而无位者”,非指隐忍不仕者言也,乃指功成不居者言也。约举二例,可以知《易》位之无定矣。

(第二十节)说卦变(三)

《周易》卦变之法,别有“升降”一例。升降者,一爻交易之谓也。故与上下易不同,亦与往来之例不同。

升降之说,见于荀爽。(解“云行雨施”云:“乾坤二卦成两既济,阴阳和均而得其正。”解“日月合其明”云:“坤五之乾二成离,乾二之坤五为坎。”解“或曰在渊”云:“欲下居坤初。”解“行而未成”云:“谓行之坤四。”解“含宏光大”云:“乾二居坤五为含,坤五居乾二为宏,坤初居乾四为光,乾四居坤初为大。”)但荀氏明升降于乾坤二卦,于诸卦则不详。

升降者,二与五易,初与四易,三与上易。若本卦无可易,则以此卦之二爻,交彼卦之五爻,以此卦之初爻,交彼卦之四爻,以此卦之三爻,交彼卦之上爻,即《系辞》所谓“各指其所之”也。例如:

乾?瘙棤(上乾下乾),(初与坤四)易诟?瘙椝,(二与坤五)易同人?瘙棳,(三与坤上)易履?瘙棭,(四与坤初)易小畜?瘙棬,(五与坤二)易大有?瘙棴,(上与坤三)易夬?瘙検。

坤?瘙棥(下坤上坤),(初与乾四)易复?瘙椃,(二与乾五)易师?瘙棪,(三与乾上)易谦?瘙棶,(四与乾初)易豫?瘙棷,(五与乾二)易比?瘙棫,(上与乾四)易剥?瘙椂。

屯?瘙棦(下震上坎),(初与四)易萃?瘙椞,(二与五)易临?瘙棽,(三与鼎上)易既济?瘙椶,(四与初)易萃?瘙椞,(五与二)易临?瘙棽,(上与鼎三)易益?瘙椛。

凡此卦某爻与彼卦某爻互交,而他卦某爻亦与彼卦某爻互交者,则两卦之义象必同。例如:

睽?瘙椗二之五为无妄?瘙椄,井?瘙椣二之噬嗑?瘙棿五亦为无妄?瘙椄,故《睽》之“噬肤”,即《噬嗑》之“噬肤”。

坎?瘙椉三之离?瘙椊上成丰?瘙椫,噬嗑?瘙棿上之三亦成丰?瘙椫,故“离”之“日昃”、“丰”之“日中”,即《噬嗑》之“日中”。

晋?瘙椔土之三为小过?瘙椵,小畜?瘙棬上之豫?瘙棷三亦为小过?瘙椵,故《小过》“遇其妣”,即《晋》之“王母”;“遇其祖”,即《豫》之“祖考”。

渐?瘙椩上之归妹?瘙椪三,则归妹成大壮?瘙椓,渐成蹇?瘙椘,蹇、大壮相错成需?瘙棨,故《归妹》“以须”,须,即“需”也。

归妹?瘙椪四之渐?瘙椩初,则渐成家人?瘙椖,归妹成临?瘙棽,临通遁?瘙椑,相错为谦?瘙棶履?瘙棭,故“眇能视,跛能履”。临二至五,即履二之谦五之比例。

若援此类推,可得引伸触类之义矣。

此例焦氏《易图略》言之最详。(其言曰:“洞渊九容之数,如积相消,必得两数相等者,交互求之,而后可得其数,此即两卦相孚之义也。非有孚,则不相应;非同积,则不相得。《传》明云:‘裒多益寡。’又云:‘参伍错综其数。’又云:‘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其脉络之钩贯,或用一言,或用一字,转相牵系,似极繁赜,而按之井然,不啻方圆弦股以甲乙丙丁之字指之,虽千变万化,缘其所标以为之识,无不了然可见。”)

又升降之法,先二五而后初四、三六者为当位,不俟二五而初四、三上先行者为失道,故升降一门,必兼言当位、不当位,焦氏《易图略》一书可参考也。

(第二十一节)说比例

《易经》之例,不外比例、引伸。比例、引伸者,即参伍错综之谓也。

焦循曰:“卦起于包牺八卦成列,因而重之,命之以名。文王以其简而不易明也,系以《彖》辞。周公以其简而不易明也,系以爻辞。‘密云’、‘庚甲’,以爻辞释《彖》辞也。‘笑号’、‘马壮’,爻辞自相释也。然而,犹不易明。孔子韦编三绝而后赞焉,且不一赞而至于十赞者,佐也,引也。佐文王、周公之辞引而申之也。包牺之卦,参伍错综。文王、周公之系辞,亦参伍错综。故《小畜》、《蛊》、《明夷》之辞,互见于《小过》、《巽》、《涣》之辞也。文王、周公之辞,以参伍错综系之,孔子《十翼》,亦参伍错综赞之,所以明《易》之道者,备矣。”

而辞之引申,均由比例而后见,所谓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也。此即儒家一贯之道,故彼此互相例,即彼此互相通。

焦循曰:“《易》有纵通,有横通,有参伍错综之通。”(其词曰:“夫学《易》者,亦求通其辞而已矣。横求之而通,纵求之而通,参伍错综之而无不通,则圣人系辞之本意得矣。如《比》‘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十五字,何以一气贯注?须字字承接、讲明,此纵之能通也。上顾《彖》辞,下合诸爻之辞,皆须一贯,此横之能通也。‘有孚’便与全经诸‘有孚’一气相贯,‘盈’字便与全经‘盈’字一气相贯,‘缶’字便与全经‘缶’字一气相贯,‘终’字、‘来’字、‘有他’字便与全经‘终’字、‘来’字、‘有他’字一气相贯,此参伍错综之无不通也。”)

《易》辞以引伸明比例,其例有十,故辞之引伸,尤神妙无方。

一、立数字为全《易》之纲目,如遇“交求”与“艰匪”、“笑誉”等词是也。

二、立数字以标卦位、爻位,如“大小”、“内外”、“远近”、“新旧”是也。(“君子”、“小人”亦然)

三、以卦名为引伸,如《困》、《夬》、《履》、《蒙》、《观》、《颐》、《咸》、《临》是也。

四、以卦象为引伸,如冰即乾,龙即震,《说卦传》所云者是也。

五、以一辞兼明两义,如乾为母,母从手,为拇,则兼取《良》象是也。

六、以同辞为引伸,如“用拯马壮”,《明夷》与《涣》互明是也。

七、以同辞稍异者为引伸,如《蛊》言先后甲,《巽》言先后庚是也。

八、以一字之同为引伸,如“频复”、“频巽”、“甘节”、“甘临”是也。

九、以一字之训诂为引伸,如“迷”训“冥”,又训“晦”(“久”训“长”、训“永”,“成”训“定”、训“宁”)是也。

十、以同声之假借为引伸,如“礿”为“豹”,“祥”为“羊”,“巳”为“祀”是也。

此引伸之词,由比例而见之证也,故《易》之道,不外于参互。此孔子读《易》所由韦编三绝也。《易》辞者,举一隅而欲人三反者也。

焦循曰:“《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读《易》韦编三绝,非不能解也,正是解得其参伍错综之故。读至此卦此爻,知其与彼卦彼爻相比例,遂检彼以审之,由此及彼,又由彼及彼,千脉万络一气贯通,前后互推端委悉见,所以韦编至于三绝。即此韦编三绝一语,可悟《易》之参伍错综。孔子读《易》如此,后人学《易》,无不当如此,非如此不足以知《易》也。若云一见不解,读至千百度至于韦编三绝乃解,失之矣。”

(第二十二节)论《易经》与文字之关系

《易经》一书,上古之时,以之代字典之用。试举其证如下:

一曰八卦为象形文字之鼻祖。

《说文》序曰:“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屈。”盖象形之字,即古图画。上古之时,未有字形先有图画,故八卦为文字之鼻祖。《乾》、《坤》、《坎》、《离》之卦形,即天、地、水、火之字形。

盖知画卦即知象形,伏羲之画卦,即以卦画代文字之用者也。

二曰卦名之字,仅有右旁之声,为字母之鼻祖。

上古声起于义,故字义咸起于右旁之声。任举一声,闻其声,即可知其义。故《易经》之命名辨物也,近其声则通其义。例如“豹”、“礿”同声,与虎并言,则借“礿”为“豹”;与祭并言,则借豹为礿。“羊”、“祥”同声,《兑》有吉义,则借“羊”为“祥”;《大壮》失道不吉,则借“祥”为“羊”。“拘”、“狗”皆句声,则借“狗”为“拘”。“蚌”、“邦”皆丰声,则借“蚌”为“邦”。“硕”、“鼫”皆石声,则借“硕”为“鼫”。“鲋”、“附”皆付声,则借“附”为“鲋”。此皆焦循《易通释》所言,足证造字之初,先有右旁之声,后有左旁之形。右旁之声既同,则义象必同。古人分析字类,悉凭义象之同义而区;而凡字之义象,悉寄乎右旁之声。故右旁为声之字,一字有数多之义。试观西人拉克伯里氏解《离》卦之文,(见下)则上古只有离字,凡从离之字,皆用离字以代之,与字母之用相同,故知卦名即字母之鼻祖也。

三曰字义寓于卦名,即以卦名代字义,为后世训诂学之鼻祖。

如“乾,健也”,健字之义,即寓于乾,而乾字即代健字之用。“坤,顺也”,顺字之义,即寓于坤,而坤字即代顺字之用。

由此三者观之,足证未有文字之前,即以《易经》为文字之符号,此《易经》所由有裨于实用也。

附录拉克伯里氏解《离》卦说:

经文古文字近代字意义

离離離之一字有数多之意义

离离缡靴鞋之物

错离误也

然离燃也燃米

敬之离瞝注目谛视

黄离离离鹂黄鸟之名

大耋之嗟离老人之叹

焚如离失火

出涕沱若离漓流涕

王用出征离褵王出征所用之衣

有嘉离婚姻之结合

折首离离断首

获离猛兽

匪离篱竹篮小笼

具离篱掬簸谷物之器

丑离离丑物怪物

附录《国粹学报》《小学发微补》一节,以备参考:

同类推荐
  • 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

    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

    总要趁年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对不对?所以想把这本书送给每一个想看世界的年轻人。它将缓缓向你描绘一个中国体系之外的世界。美国,离我们很近,几乎每天都有关于美国的新闻,但美国却实实在在离我们很远,能够亲自体验美国文化、美国生活的人在13亿中国人中,只有那么一小撮,而这么一小撮人中,更少有人能够提起笔,给中国人写写真实的美国。17岁时,逅逅曾去美国体验高中教育,并出了一本《体验美国中学教育》,19岁时她成功进入美国前十名的顶尖文理学院HaverfordCollege,现在她每天阅读将近两百页的书,品读中美两种体系在教育、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不同。
  • 中华蒙学四大名著·百家姓

    中华蒙学四大名著·百家姓

    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压力、奔波的旅程、浮躁的心绪……,您是否愿意享受片刻的宁静?《轻松阅读·人文手卷》,史海撷英,去粗取精,能让您在文化经典的海洋中享受心灵的清闲!《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期,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仿佛一首四言长诗,便于诵读和记忆,因此广为流传。原书共收录了姓氏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本书选取了较常见、较吸引读者、资料较详尽的姓氏加以介绍。
  • 纪信故里

    纪信故里

    辉煌西充,忠义之城,将相故里,人杰地灵。扶龙纪信,紫崖王云,育恐育鞫(生于恐惧困穷之际),炳炳麟麟(光明刚直)。四位宰辅(赵彦昭、何金、何贱、徐恺),八大将军(纪信、谯登、侯瑱、王霁、马骧、袁谏、李乾德、徐占彪),百一进士,百六举人。名垂青史,雁塔题名,丰功伟业,震古烁今。
  • 江南文化资源研究

    江南文化资源研究

    《江南文化资源研究》是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南文化资源研究”结项成果。本书对历史悠久且内容丰富的江南文化资源进行综合研究与现代价值阐释。重点阐述了江南文化的要素集聚、文化品牌创建、文化事业发展等问题,为当今长三角城市群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战略框架。
  •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这是一本展示北京地域文化的知识性写实散文集,也可以说是《修志人眼中的北京——志说北京》的姊妹篇,是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北京晨报合作,由晨报编辑记者撰写,陆续在晨报《志书撷英》专栏发表,经两年多的辛勤劳作,在专栏刊出100期后,集结而成。
热门推荐
  • 江湖列传天之镜

    江湖列传天之镜

    你以为这是江湖?只要你看下去将会颠覆之前的一切!
  • 世界著名家族教子羊皮卷

    世界著名家族教子羊皮卷

    本书精选世界上著名家族教子家训编著成书,让读者学习和领悟教育孩子的杰出方法。主要内容分为:品行、真爱、智慧、勇气、心理、成功六个章节。
  • 画室爱情之你注定是我的已完结

    画室爱情之你注定是我的已完结

    妹妹起了水痘居然说让我去替她画画,我一个大三理科生怎么去帮她画画?可是没出息的我经不起妹妹的诱惑只好点头答应。谁知画室的一个实习老师,处处针对我,可我也不是吃素的,吴老师是吧,接招吧。(这是你注定是我的系列的第一个短篇小故事,之后还会写这个系列的其他小故事)
  • 妖者逆

    妖者逆

    即海这本书,写的是感情。写的是莫噬月对兰白的爱;写的是江华对叶千的真;写的是少年们各自的执着。
  • 覆天成魔录

    覆天成魔录

    我不是魔!我不是人!我到底是什么?我到底是谁?好吧,那么就毁了这一切!我要让山河归原,海天重塑!
  • 青春那年小别离

    青春那年小别离

    青春的励志文书,围绕着九年级的朵儿来写,描写了一系列校园已经家长教育的作品,以结局别离的方式的结尾。(本小说一周更新一次,周末更)
  • 我有一片山林

    我有一片山林

    【全网第一清新种田文】【全网第一佛系种田文】继承山林之力,把荒村变成世外桃源,把枯林变成人间仙境,把动物培养成得力小帮手。温馨治愈、轻松悠闲。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没有人性凉薄,只有一些可爱的人跟动物,还有一些想让你感动的文字。欢迎加入山林系列读书群,群聊号码:459844030已有近百万字完本老书《黄金山林》,书荒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皮

    人皮

    诸神的戏场,不可名状的邪物,一场巫师与超凡存在共同演绎的伟大剧目缓缓拉开序幕.帝王的暮日已然临近,在那座王位下的漩涡将无数人卷进战场.食人的男爵,包裹血肉的人皮之下,究竟是什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