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8600000002

第2章 在鲁 (1)

这一部分是孔子从出世到离开鲁国前往卫国之前的经历及言论,孔子出身贫寒,野合而生,跟母亲生活在单亲家庭。但是孔子从小好学,并且立志摆脱贫困,追求富贵。成年之后,孔子开设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人学校,广泛招生,并且因此而获得名声。

鲁国当时国君被架空,国家的权力和财富都在三桓(季孙、孟孙、叔孙)家族手中,孔子依据周礼而反对三桓窃国。为了寻求政治上的发展,孔子前往齐国,但是并没有成功而回到鲁国。后来孔子被鲁国国君聘为司寇,在司寇的位置上,孔子试图削弱三桓的力量,结果失败,孔子带着失望离开鲁国,前往卫国。

这段时间,孔子所竭力强调的是遵从周礼,以礼治国,将礼的作用鼓吹到了极致。但是在政治上,孔子的表现极其幼稚天真。

1.1(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我不是(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我不是(也)很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恼怒,不(也)是一个君子吗?”

【解析】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这段话是《论语》的第一段?

关于“不亦”,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不也”;另一种是把“亦”当作强调的语气助词,“不亦”译为“不正是,不就是”。两种解释都是正确,都是表示强调。

这段话有些奇怪,怪就怪在“不亦”这两个字上。这段话中的三句话其实互不搭界,但是都用了“不亦”这样的转折词,都是反问句。那么,使用反问句意味着什么?举个例子,如果有人说“桃子不是(也)很好吃吗”,那么前面一定有一句“苹果固然很好吃”之类的话。所以,在孔子这三句话的前面,一定都还各有一句话。所以,这段话实际上就是在辩解什么,语气中带还有一些无奈。否则,孔子应该说“学而时习之,悦;有朋自远方来,乐;人不知而不愠,君子”。

那么,孔子在辩解什么呢?漏掉的三句话又是什么?这三句话是孔子说的,还是别人说的?

我们尝试来还原现场。

孔子从卫国回到鲁国之后,叔孙武叔前来看望他。为什么是叔孙武叔?因为叔孙武叔对孔子一向就瞧不起。

叔孙武叔对孔子说:“孔老师,你看你学了这么多知识,还是没能弄个一官半职,还是个教书匠,你是不是很郁闷?周游列国这么多年,像个丧家犬一样,最后灰溜溜地回来,在鲁国也没有几个朋友,你是不是很失败?你的学说没人赏识,你的主张没有人认同,是不是说明你这个人的人品很差?”

基本上,这就是漏掉的那三句话。毫无疑问,叔孙武叔是来羞辱孔子的。

孔子是很爱面子的人,这话当然要反驳,于是面带着笑容说:“没有啊,我没问题啊。你看,我的学问虽然没什么使用的地方,可是我经常拿出来温习,不是也很快乐?虽然在鲁国没几个朋友,可是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虽然没什么人了解我认同我,可是我不生气不恼火,我难道不是个君子吗?”

孔子的反驳是苍白的。首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在《论语》中就有,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子夏说了:学而优则仕。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出仕,就是为了当官当公务员,而不是拿来温习的。就像你买了电冰箱,却因为总是停电而不能用,只好用来当书柜,这不是很悲剧吗?孔子满腹经纶当不上公务员,只能不断地温习,不是很悲惨的事情吗?同样,身边没有朋友,只有远方的朋友偶尔顺道来看看,不是也很孤独吗?没有人认同你赏识你,你还怡然自得,只能说明你涵养好或者心理素质不错,不能说明你做人成功。

所以,对于孔子来说,真正的快乐应该是当上高级公务员,把知识转化为权力;真正的快乐是周围有很多朋友,经常能够在一起喝酒聊天;真正的快乐是得到大家的认同和领导的赏识,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至于“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都只是无奈之下的自得其乐,都只是给自己一个台阶。

所以,孔子的这段话充满了自慰、无奈和自嘲,他所说的快乐都是无可奈何的快乐,都是次一级的快乐,都不是他理想中的快乐。

孔子的弟子中,真正得到第一等快乐的人是子贡和冉有,尤其是子贡。《论语》中叔孙武叔崇拜子贡而贬低孔子,就是因为他认为子贡是成功者,而孔子是失败者。

现在我们知道,以这段话作为整个《论语》的第一段,其实是饱含深意的,因为这段话就是孔子一生的写照——人不知,而不愠(不受赏识);学,而时习之(学问没有用处,只能自我陶醉);有朋,自远方来(国内没什么朋友)。

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的一生其实很失败。

【现实解说】张王李赵四个大学同学毕业,张实力强横,进入外企当上白领;王父母给力,没毕业就内定政府公务员;李赵二人无路可去,双双考研,李考上和赵落选,待业在家。

一年后再聚,张开车,王买单,李喝酒,赵抽烟。张说:“快哉,富贵人所欲也,老子有钱。”王说:“快哉,学而优则仕,老子有权。”李犹豫半晌,弱弱而言:“我……我……我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赵无言。

盖茨的同学在酒吧遇上了乔布斯的同学,酒酣,大不忿,盖茨同学怒言:“我班没毕业的家伙成了世界首富,为什么?”乔布斯同学哀叹:“我班退学的家伙改变了世界,为什么?”酒吧老板笑言:“人家是学而用之,你们是学而时习之。”

某人家,因为历史和非历史原因,街坊四邻不是冤家就是仇家,平时见面都不带打招呼。突然某日有网友跨省来访,大喜,奔走相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网友至家中,坐定,说:“大哥,收成不好,借点钱用用呗。”

1.2(9.6)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译文】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我因为少年时地位低贱,所以会许多卑贱的技艺。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艺吗?不会多的。”

【解析】这段对话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回到卫国期间,这时候吴国攻打鲁国,子贡代表鲁国前去与吴国谈判。子贡口才了得,竟然和吴国太宰伯嚭成为朋友,而伯嚭是仅次于吴王夫差的权臣,在当时的权力榜上位居世界第二。由于对子贡十分赞赏,伯嚭对子贡的老师孔子十分好奇,又被子贡一通忽悠,因此有了上述的问题。

子贡对孔子的赞扬,一半是真心佩服,一半是在忽悠伯嚭。不过孔子还是很老实地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这么多才多艺,那就是自己出身贫寒。

说说孔子的身世。

孔子本姓子,祖上是商朝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后来微子被周武王封在宋国,到春秋初期,宋国内讧,司马孔父嘉被杀,儿子逃奔鲁国。孔父嘉的后代叔梁纥是鲁国有名的大力士,不过家境一般。叔梁纥五十多岁的时候与颜家女子发生一夜情(《史记》称“野合”),之后生下孔子。孔子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并且父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去世。孔子的母亲姓颜,颜姓在鲁国有两支,一支是鲁国公族,另一支是被鲁国所灭的邾国人的后代,地位高于野人,但是低于鲁国的士农工商,属于社会底层。不幸的是,孔子的母亲属于后面这个颜姓。万幸的是,叔梁纥死前承认孔子是他的儿子,因此孔子具有士的身份,社会地位高于母亲的族群。

随母亲生活的孔子生活十分艰辛,从小就跟随邻里挣钱糊口。由于社会地位低下,孔子的邻里们只能从事最低贱的社会分工,譬如助祭助丧等等,与死人打交道的时候多。不过孔子正是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体会周礼,并且成为丧葬祭祀礼仪的专家,这为他长大以后精通并且宣扬周礼打下了基础。正是因为地位低贱,为了生活,从小什么样的事情都要做,所以孔子才能够“多能”。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这样。

孔子并不避讳自己出身低贱的事实,同时认为,出身高贵的人往往缺乏才能。相反,倒是后世的统治者们处处“为圣人讳”,竭力淡化孔子是私生子以及出身低微,境界高下,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句话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君子会认为自己的技能太多吗?不会认为自己的技能多的。

【现实解说】12岁就开始做学徒,还不到15岁父亲去世,就要养活母亲和三个姐妹。先在茶楼跑堂,之后区钟表店做学徒,再之后去五金厂当推销员。这个人,是香港首富李嘉诚。

父亲是非洲黑人,两岁父母离婚,随母亲在印度尼西亚生活,之后由外祖父外祖母抚养。这个人,是美国总统奥巴马。

1.3(9.7)

子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译文】子牢说:“孔子说过,‘我(年轻时)没有做官,所以会许多技艺’。”

【解析】子牢,一说是孔子的学生。试,通仕,出仕的意思,也就是做官。孔子年轻的时候,是没有机会做官的。孔子所说的技艺,应当就是百姓谋生的技术。

通常,官宦子女由于生活无忧,很少回去学习谋生的技艺。而穷人家的孩子没有机会当官,不得不多学些手艺来养家糊口,这也就是常说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现实解说】一公务员处长已婚,与一女勾搭成奸。两人联络多靠电话,后来学会QQ,再赶时髦使用微博。一日,两人商量在酒店开房,以备行房,以为微博是QQ,发评论只能自己两人看见,于是使用手机微博商定时间地点并互递风骚,却不知暴露于网络之中。于是华夏一时震动,遂成一段佳话。

处长长叹:“吾试,故不艺。”

1.4(7.7)★★★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文】孔子说:“只要自己拿着十余块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解析】脩,就是干肉,基本上就是腊肉。孔子的学费就是腊肉,别以为腊肉不值钱,那年头,肉是很值钱的。

孔子长大之后,由于士的身份得到承认,孔子得到了在官办学校的六艺义务教育,六艺,就是书数礼乐射御,士以上贵族阶层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孔子学习非常刻苦,因此很有学问。二十岁之后,孔子应聘前去季孙家族担任管耕牛和管仓库的小官。到三十岁,孔子辞职回家,开设了私立学校。之所以开设私立学校,是因为孔子看到官办学校已经难以为继,大量的士无法接受义务教育,并且义务教育水平低劣。同时,大量的社会底层有学习知识的愿望。因此,孔子决定自己办学,广招学生,传授知识。

上面这句话的含义实际上就是说:“只要交学费,就可以入学。”为什么孔子要说这句话呢?两个原因,第一,很多人不敢来报名;第二,孔子迫切需要很多人来报名。

为什么很多人不敢来报名?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就从来没有过私立学校,按照周礼的规定,士以上阶层拥有在公立学校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同时,并没有给平民受教育的权利。那么,平民有没有资格受教育呢?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完全取决于统治者的态度。用现代话说,这是个法律空白。所以,孔子办私校就是打政策的擦边球,可以说,打擦边球的祖师爷也是孔子。但是严格来说,孔子私校是违背周礼的。

还好,当时鲁国国君被架空,掌权的三桓家族也懒得管这样的事情,孔子的私校因此才能够开张。

孔子的擦边球虽然成功了,可是谁来报名呢?士以上阶层可能质疑孔子的水平和私校的合法性,平民则很害怕自己没有资格受教育。因此,敢来报名的并不多。

为什么孔子迫切需要很多人来报名呢?因为这是孔子养家糊口的饭碗,没有人报名,就意味着没有收入,拿什么养老婆孩子?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孔子对大家说了这样的的话,意思就是:来吧,只要交学费,就可以来学知识。

孔子的学校没有设招生门槛,只要交学费,不论出身,一概招收。

同类推荐
  • 读懂孔子

    读懂孔子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所生活的春秋末年,社会经济急剧变化,新旧制度交替。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提出“仁”的思想。其核心是关于人性、人道、人生价值等问题探讨,从而建立起人学的思想体系。孔子注重教育,堪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许多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至今还体现在我们现在的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本书以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广大朋友解读中国的历史文化,介绍孔子的著作及其思想学说。
  •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纵横古今,横跨中西,齐集史上最权威的关于爱的学问,将爱的真谛通过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娓娓道来。高亮之,福建长乐人。江苏省农科院院长,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哲学爱好者,在长期阅读大量古今中外哲学原著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先后出版《综合哲学随笔》、《漫游西方哲学》、《浅谈中国哲学》三本大众类通俗哲学著作,获得各地读者好评。
  • 与哲学大师对话

    与哲学大师对话

    人人都期望迎面走来一个不断完善的自我。一条什么样的途径,可以追寻完整的生命?在意大利,有个耐读的故事。刚成年的子爵梅达尔多,满怀激情参加保卫国土的战争。参战前夜,单纯幼稚、热爱生活的子爵仰望波希米亚夜空的繁星,想到次日的伟大战斗,想到遥远的故乡和亲人,心中没有忧伤和恐惧,只有对胜利的渴望。第二天战斗打响,子爵冲锋在前。不料敌方的一枚炮弹将他炸飞,幸运的是他只被炸成两个半边人。一半炸得去向不明,另一半医治成活被送回家乡。
  • 幸福的哲学

    幸福的哲学

    "这本书是周国平1996-2012年,数十载间,慢慢沉淀下来,对世界的智慧思考。一本全新的力作,哲学入门的桥梁书。本书中,作者思考的中心是价值观问题,对何为幸福的人生进行了诠释:人最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而是心灵,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便是幸福。一本让你从平时过的具体日子和做的具体事情里面跳出来。放下社会的身份,回到人这个原点,去思考作为一个人所面对的问题。对生命和灵魂的本真进行了思考,倡导人们珍惜平凡生活,注重内在生活,这对疲于生活的现代人是很好的心灵抚慰和人生指向。"
  • 传世名著百部(第50卷):传习录

    传世名著百部(第50卷):传习录

    王守仁是明代中叶的著名哲学家。他的心学思想,以一种“活泼泼”的自我意识和主体精神,冲破了数百年来中国思想界为程朱理学所垄断的沉闷局面,风靡晚明,启迪近代,影响至今。在《传习录》中,王守仁对程朱理学以外在于主体的“理”为本体的思路进行了抨击,指出:“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而为二矣。
热门推荐
  • 上神今天快穿了吗

    上神今天快穿了吗

    看腻了千篇一律的快穿情节,这一次一定要来点不一样的。(世界一:怨灵古宅)卿浅上神在某位主神的坑蒙拐骗下绑定了快穿系统,本以为只是做个任务,了却人物执念。可为什么每个世界都有一位外表冷漠内心“狂野”的美人公子来撩她?“卿卿,我爱你这件事,天知地知我知众人皆知,唯独你不知。”1V1双洁甜宠(本书又名主神的漫漫追妻路)
  • 冰火大陆传说

    冰火大陆传说

    爽文看腻了吗?岁数越来越大,越来越现实了吗,进来看看吧,你一定会有所触动。这是真实存在的世界,一个有魔法的世界。但是只有有对应体质的人才有可能前往那里,那扇“门”会随机出现这个世界的各处。(那扇“门”就是两个世界的接口)。为什么这个世界没有那个世界的消息,这是因为只能去不能回。而这个故事便是“一个回来的人”告诉与我,当然后面还有很多很多个故事都是关于那里。那个世界很“精彩”,和我们这边的生活模式完全不一样,会常常经历生与死的考验,但是在我看来也是无比精彩的。我很高兴能在这里分享故事,有些细节是我自己添加和修改的,文笔不好,希望大家能喜欢。
  • 合租红颜

    合租红颜

    一个农村的朴实男孩因为大学而来到从未见过大大城市,奢华灯红酒绿的城市与男孩格格不入,种种之后男孩巧合的住进了美女如云的公寓将会发生什么搞笑又感人的故事呢?...如果再回到从前还是与你相恋你是否会在乎?永不永远
  • 花千骨之千惜

    花千骨之千惜

    恋至浓时将天下袖手,情深者何过之有。向岁月借回首,愿共君长留白子画的确是爱花千骨至深至切,花千骨亦是如此。这种情,就算天地不容,也绝不会因此而断。
  • 那个城市改变了这个男人

    那个城市改变了这个男人

    只怕时间不够,我多希望可以重新在来一次.这是他最后说的一句话.一个农村的小伙子在一个城市奋斗,经历了世态的一切,只想改变自己,希望有日能够风光的回家。
  • 俏皮丫头转古代

    俏皮丫头转古代

    她是21世纪的顶级杀手在无意中穿越到古代王爷离不开她太子为他倾心。。。。。。。。
  • 不可不读的最奇妙的幻想故事

    不可不读的最奇妙的幻想故事

    人类历史就像是一条漫长的河,它孕育了数千年的灿烂文明。我们怎样以有限的时间去学习这些人类智慧的成果呢?如果有一种简便的途径能让小朋友们轻松地学习“人类的故事”,那真是善莫大焉,这,算是我们策划这套“悦读成长系列”丛书的初衰吧。
  • 紫色曼陀罗:异世逆天四天才

    紫色曼陀罗:异世逆天四天才

    (复仇当夜,意外穿越,来到异世,成为了救世主,拥有了逆天的力量。可她们的梦想,是复仇,是支配她们活下去的唯一信念,总有一天,我们会回去,将仇家凌迟千万次……)我会保护你……不会让你受一丁点伤害……这是彦翌彬许给任颜汐一生的诺言你只要安心养伤就行了……我会为你驱散后宫一切……这是戴冥烨给艳芜痕的承诺我赖定你了!我一生只赖着你了!这是北冥寂夜对墨笺榕才会展现的孩子气话语。你是我所培养的杀手……你是只属于我的女人……伊凡的话充满霸道,却只想捧着身边这个失忆女子来疼爱。他们与她们,万年前注定的相遇;他们与她们,万年前注定的羁绊。只是她们仇恨在身.但他们不会放手,永远不会放手。
  • 董事长,我想静静

    董事长,我想静静

    她只是一个实习小记者,他却是一名跨国公司董事长。初见,她求救,他冷漠的将她拒之门外。再见,她救他,他丢下一张银行卡不辞而别。第三次,他却直接拉她去民政局,登记?这次,某人终于爆发了,奶奶的,老虎不发威真把她当病猫了……一场无止尽的纠缠开始……小剧场一:“你要干什么?放开我!”“结婚!”“谁结婚?”“你和我或者我和你!”“……”有区别吗?“我不认识你!”“没关系!从今天开始就认识了!”“……”简介无能,剧情有爱,欢迎跳坑~么么哒……
  • 花开三界

    花开三界

    一幅奇怪的纹身是无上功法?可是纹身的拥有者却被世人称之为废物,少年在这个拳头之下出真理的大陆该何去何从?这是一场豪赌,赌的是一生。要么花开三界无人不知:要么深埋九幽不履人世。建了个书友群,欢迎大家进来一起聊聊天。群号码:52328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