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8600000020

第20章 子贡 (1)

端木赐,字子贡,卫国人,小孔子三十岁。端木这个姓氏是商朝的姓,因此判断这个家族世代经商。因此,子贡是商人世家,或者说是富N代。子贡是孔子的第二批学生,在卫国入学。据说,子贡入学第一年,认为老师不如自己;第二年,觉得老师也就这样,跟自己差不多;第三年,才承认老师比自己学问大。子贡这人有富家子弟的缺点,但是也有富家子弟的优点。子贡非常聪明,但是有时候爱耍小聪明。不过,一旦他对老师佩服之后,对老师的关怀就是无微不至的。孔子对子贡的态度也有一个转变的过程,一开始,很瞧不起子贡,经常讽刺打击他,师徒俩有很多精彩对话都是互相攻击的。之后,觉得子贡人品并不坏,于是尽力去改变他,帮助他改正缺点。最后,则是对子贡的喜爱,到了晚年,则是对子贡的依赖。甚至孔子去世之前,还一定要等待子贡来到交待后事。

子贡对孔子的帮助是学生们中最大的,尽心尽力的同时还照顾到孔子的自尊心和面子。孔子能够回国,能够从季孙家得到额外的补贴,都是子贡和冉有的功劳,而子贡都是推动者。

而子贡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广孔子的学说,推崇孔子为圣人。可以说,孔子能够得到后世的尊崇,子贡功不可没。公正地说,对于孔子以及孔子学说来说,子贡居功至伟。

不过,在学业方面,子贡非常一般,他弃学弃官经商,又恰好与孔子的期望背道而驰。不知道,这是不是对孔子学说的一个讽刺。

7.1(8.16)★★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译文】孔子说:“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谨慎,表面上诚恳而不守信用,我真不知道有的人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解析】这段话基本上就是在说子贡了,子贡刚入学的时候,就是这个德性。

可以想象一下子贡入学时候的样子,一个富家子弟,很不情愿地被送来学习,看见一帮穷酸学生和一个穷酸老师,他一点也瞧不起他们。可是没办法,还只能待在这里,怎么办?混吧。子贡是个嘴巴闲不住的人,于是整天不认真听课,只管海阔天空天南海北地吹牛聊天,说得嘴顺了就信口雌黄。所有这些,都让孔子得出了以上的结论。

【现实解说】其实这也没什么大惊小怪,很多年轻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以孔子的性格看,他年轻的时候也会有人这么说他。这一整段话,相当于老教授看见一对男女在公交车上接吻,老教授叹一口气:现在的年轻人,唉。

7.2(14.29)★★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译文】子贡喜欢评论别人的短处。孔子讽刺说:“子贡看起来很贤能嘛,我可没有闲工夫去评论别人。”

【解析】孔子尽管是老师,却不喜欢指指点点说别人的不足。对于子贡的这个习惯,非常瞧不起。

子贡是卫国人,家境富裕,人也很聪明,身上有很多富二代的缺点。子贡入学的时间,恰好是孔子第一次到卫国。一开始,子贡非常自负,根本瞧不起孔子,觉得自己比老师懂得多。平时,喜欢卖弄,喜欢讽刺挖苦别人。孔子这个时期对子贡非常讨厌,大致出于某种关系,又无法开除他。因此,这个时期孔子对子贡也没有什么好话,不是当面挖苦就是风言冷语。

话说回来,孔子说这话不也是在揭子贡的短吗?子贡方人,孔子方子贡,说明孔子还是有闲工夫的。

关于“方人”的问题,其实孔子从前也接受过教育,那是当年去洛邑拜会老子,老子发现孔子的愤青倾向有些危险,于是在离别的时候给孔子忠告:“聪明睿智但是却很危险的人,是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的是非;博闻善辩但是陷入麻烦的人,是因为他总是揭别人的短。”(老子原话见于《史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现实解说】对子贡这种家里有钱有势的刺头学生,老师还真是不好对付,说几句风凉话也就罢了。连孔子都是如此,如今的老师还能有什么好办法?

此外,没事别揭别人的短,否则别人也会来揭你的短。

7.3(14.27)★★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文】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解析】孔子喜欢的是少说多做,也就是讷于言而敏于行。

这句话就是在说子贡,可能是孔子讲到了君子,于是顺便讽刺子贡,也许是子贡问什么是君子,孔子来了这么一句。子贡当时就是夸夸其谈的人,整天说的比做的要多。

【现实解说】管他是不是君子,总之干什么都要有行动,靠嘴是不行的。

7.4(15.17)★★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译文】孔子说:“整天聚在一块,说的都是乱七八糟的事情,专好耍小聪明,这种人真难教导。”

【解析】这些都是孔子最讨厌的行径。

这还是在说子贡,子贡不爱学习,整天没事干,拉着同学们讲东讲西,就是不讲学习。耍些小聪明,卖弄点小智慧。可是子贡口才好,见识广,还经常有些小零食给大家吃,因此很多同学愿意听他讲,孔老师很不高兴。

【现实解说】还算好了,放在今天,一群爷们儿群居终日,不搞出同性恋来才怪。

7.5(19.20)★★★★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译文】子贡说:“纣王的不善,不像传说的那样厉害。所以君子憎恨处在下流的地方,使天下一切坏名声都归到他的身上。”

【解析】下流,就是水的下游,上游的脏东西都流到了下游。

常常受到孔子的揶揄,子贡也不是省油的灯,也常常主动发难或者进行反击。显然,这是在孔子讲历史,狠批商纣王的时候,子贡故意发出这样的议论,让老师难堪。这样公然与老师唱反调的事情,也只有子贡能做出来。可以想见,孔子当时有多么的恼火。

子贡很有独立思维能力,并且相当反叛。因此,老师说商纣王无恶不作的时候,他却替商纣王鸣不平。替商纣王不平,其实也是替自己不平,说老师你对我印象不好,对我有成见,对我羡慕嫉妒恨,所以看我干什么都不顺眼,有什么坏人坏事第一个就想到我。

子贡的话对不对?当然对。所以一个人一旦有了坏名声,事情就麻烦了,什么坏事都可能算到你头上,最终可能把你逼上绝路。

【现实解说】不说别人了,说说孔老师吧。圣人也当过,孔老二也当过。捧的时候捧上天,不仅是圣人,连王都封了;砸的时候砸到十八层地狱,他说的每句话都是骗人的谎言。其实,孔老师也就是一个民工学校的老师,有点愤青情结的老师,让学生们有点崇拜的老师。如果活在当下,肯定当不上官,也混不到一级教授,只能偶尔写写时评发个微博什么的,最多跟女研究生搞点小暧昧。

7.6(17.24)★★★★★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译文】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孔子说:“有厌恶的事。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身居下位而诽谤在上者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懂礼节的人,厌恶固执而又不通事理的人。”孔子又说:“赐,你也有厌恶的事吗?”子贡说:“厌恶抄袭别人的成绩而作为自己的知识的人,厌恶把不谦虚当做勇敢的人,厌恶攻击别人的短处而自以为直率的人。”

【解析】子贡觉得自己的学识不比孔子差,而孔子总是讽刺自己,因此决定主动出击,为难孔子,让孔子知道自己比他还强。

这是一次面对面的交锋,是师徒矛盾达到顶峰时的一次交锋,可以说是针锋相对。子贡率先发难,提出这个问题。孔子发现了子贡来者不善,于是所回答的都是他眼中子贡的缺点,讽刺子贡喜欢揭别人的短,作为学生却不尊重老师,说话鲁莽不懂得礼法,固执而又不肯认错。子贡于是反唇相讥,讽刺孔子抄袭古人,讽刺孔子总是什么都懂的样子,讽刺孔子总是拿学生的不足说事。

在《说苑》里记载了另外一则故事,非常有趣。一天,子贡来问孔子“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知觉”,孔子当时就知道来者不善,想了想,这样回答:“我要是说人死了还有知觉,就怕孝顺子孙葬我的时候过分隆重;要是我说没有知觉呢,又怕不肖子孙把我扔到乱葬岗喂狗。所以,这个问题我不能回答你。你如果真想知道,等你死了之后,自己慢慢去体会吧。”(《说苑》。子贡问孔子:“死人有知无知也?”孔子曰:“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也;欲言无知,恐不孝子孙弃不葬也。赐欲知死人有知将无知也?死徐自知之,犹未晚也!”)这次交锋,子贡碰了一鼻子灰。

俗话说:不打不成交情。在子贡和孔老师的言语交锋中,子贡逐步地发现老师的学问很深,自己这样的口才,在老师的面前讨不到便宜。而孔子对于子贡从讨厌到依赖,一旦子贡不来找事了,孔子反而觉得少点什么。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孔子对子贡也渐渐开始喜欢,因为这个家伙确实很有才。

【现实解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厌恶的事情或者习惯,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要了解别人厌恶什么,看看自己是不是有这些习惯。

7.7(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

【解析】这句话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是一个意思,但是语气完全不同,用词完全不同,从讽刺挖苦变成了谆谆教导,为什么呢?

子贡在入学一年以后,对孔子的评价已经改变了很多,渐渐地觉得这个老头还真有两把刷子,人品也不错,说不定跟他真能学点什么。所以,子贡对老师的态度逐渐尊重起来,有的时候也能认真学习了。而孔子对子贡的变化看在眼里,尽管子贡还有很多缺点,可是人很聪明,口才很好,本质也很善良,还是个可造之材。所以,孔子渐渐地有些喜欢他了。到了这个时候,孔子对子贡也就不是一味讽刺了,而是诚恳地指出他的缺点,偶尔会“逗他玩”。所以,同样的意思,现在的表达就温和善意得多了。

孔子第一次去卫国待了两年,之后回到鲁国住了一年,子贡随孔子回到鲁国,并且随孔子去看了鲁定公为邾隐公举行的欢迎仪式,根据俩人的举止,断定鲁定公活不长了。没有多久,鲁定公果然重病身亡。子贡以为自己神机妙算,得意地四处炫耀,生怕别人不知道。孔子赶紧让人去制止子贡,免得惹祸上身。孔子说:“这个家伙不幸而言中了,证明他就是个多嘴的人。”(《左传》。仲尼曰:“此不幸言而中,是使赐多言者也。”)这件事情说明子贡很聪明,同时喜欢卖弄炫耀的性格还没有改变。而孔子尽管很讨厌他这样的性格,语气上还是温和了许多。

不幸而言中,这句常用语,就出于这里。

【现实解说】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整天重复着同样的话,满嘴都是道理,却根本不做实事,这样的人是应该受到鄙视的。

7.8(12.23)★★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译文】子贡问怎样与朋友相处。孔子说:“坦诚地劝告,恰当地表达,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解析】这个时候,子贡已经很谦虚了,主动来向老师求教。孔子的话也很诚恳,告诉子贡什么都要适可而止,不要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那样会失去朋友。孔子的说法,又是针对子贡的弱点,子贡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如果别人不同意,他就喋喋不休,说个不停,时间久了,就让人烦了。

人与人之间打交道,要充分考虑到每个人不同的性格、处境等等因素,即便是好朋友,也不要强加自己的想法给对方。有的时候你是善意,但是对方感觉不到;你的方法好,但是对方领略不到。反而你说多了,对方会怀疑你有什么企图。所以,即便是朋友,也要掌握好分寸。

国家之间同样如此,强国大国先进国家总想把自己的文化和模式移植到落后国家,又是太急迫太强势,常常受到抵制,受到怀疑。

同类推荐
  •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从根本上说,正义的实质内涵体现为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交换。说得再直接简明一点,所谓正义,就是相互性基础上的利益交换。社会制度和伦理规范的正义直观上表现为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安排或分配。但社会不是抽象集合体,它是由诸多个人在一定共契上组织成为的生活共同体,其组织结构及其运作凭借或通过诸如国家政府、社团组织机构或特定的社会管理机构得以实现。
  • 大学·中庸(中华国学经典)

    大学·中庸(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理想之书

    理想之书

    本书是一本讲述日本文化源流和形成的书籍。从飞鸟时代开始,日本艺术经历了奈良时代、平安时代、藤原时代、镰仓时代、足利时代、丰臣时代、德川时代和明治时代。作者以每个时代为一个阶段,详细讲述了在中国和印度的影响下,日本的宗教、绘画、雕塑、诗歌以及各大思想流派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化成如今的模样的。作者强调,亚洲各国并不是想象中的单纯地理片段,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应该尽量保存和复兴亚洲瑰丽艺术的本源。
  • 卢梭的智慧

    卢梭的智慧

    卢梭在哲学上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韩非的著作,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其文章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为法家集大成之作品。该书就其主体来看,是一部政论性巨著,它重点阐述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其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积极的主张,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时至今日,《韩非子》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仍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书甄选了《韩非子》最精彩的篇章,对原典作了精准的注释和翻译,便于您更好地品读国学精粹,感知先贤智慧。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偷天之录

    偷天之录

    一个普普通通混吃等死的国企小职员,粗鄙、狡猾、无良、自私,胸无大志又带着点猥琐和邪恶,同学聚会中酒醉掉入下水道,穿越到魔幻异世界,对于莫名继承的远古血脉,以及强加在身的重现家族荣耀的使命,他将何去何从······
  • 钤玒馆

    钤玒馆

    《钤玒馆》凡十八万言,总写一众女儿不拘于闺阁,于书院中进学、相识、朝夕相处之往事。男女有别从来最是误人,古今中外不知湮没多少奇女子。此书传笔者思想,不为复原古时朝代风光,只记同窗之谊,叙男女同尊一理。
  • 衍天初纪

    衍天初纪

    他,与她的苦苦纠缠,终究逃不过一场死局。当他们义无反顾的抛却生死,以为博得了新生的希望,却再一次遭受意外的命运捉弄,走向了未知。他,被指引跨界而来,只为寻找最后的复仇契机,却选中了意外频出的他,他们,会是彼此的希望么?未来的路,必定是一场生死难断的艰险旅行,但,只要意识不死,只要命魂犹在,终有一天,我定要拨开这遮蔽天日的黑云,瞧瞧那云端之上的绚烂色彩!
  • 火影之我的徒弟又丢了

    火影之我的徒弟又丢了

    【当外挂遇见火影,会发生什么呢?】沈琪:“我明早想吃红烧猪蹄。”——小南:“我做好了,谁去叫她起床?”——弥彦:“不不不我不去!”——长门:“小不点,你来吧?”——小不点:“嘤嘤嘤!”——被扔上床的小兔子:“叽?”
  • 绝品神医在都市

    绝品神医在都市

    潜心学医的李剑,因爷爷的突然离开而下山,回到了出生的九亭镇,他也告诉张龙一个秘密,找到镇医院中存放的黄帝医经总纲,再利用身上的九转帝皇功,便可以找齐黄帝医经中的八卷医卷,有机会成为天下第一神医,重新见到爷爷。来到镇上之后,众美环簇之下,开始了变强之路。
  • 罗马兵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罗马兵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为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其余两本为中国的《孙子兵法》、日本的《五轮书》),主要论述古罗马和古希腊军事学术理论,包括战略与战术,进攻与防御等,备受西方学术界推崇,包含作者对于军事管理的先进思想,是奠定西方军事理论的基础之作。
  • 转角的微笑

    转角的微笑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年少时的那一份炽热却朦胧的情,仿佛初冬来得一场雪,来的那般轰轰烈烈,却在无人察觉时,悄然而逝。淡淡的愁容,忧郁的双眸,迷离间,恍若隔世。情,便这样悄然降临。在这里,一场青春的邂······【青春美文·短篇小说】
  • tFBOys

    tFBOys

    童雨萌第一篇小说。女主来到了重庆,喜欢上了三只,却遭到了女配的阻挡,他们会在一起吗?
  • 幽闭的沉默

    幽闭的沉默

    “哎,陈默,你准备什么时候娶我?”“随时!”“那,户口本我都已经带了,咱们去……哎,人呢?又逃婚了?!”呆萌可爱又有些倔强的尤碧,遇上了高冷全能,心地善良的神医陈默!可是,他却是个恐婚一族!这事儿要怎么办?尤碧:“非要本姑娘动粗,何必呢?”陈默:“呵……”两人的爱情故事,从大学的那场狗血开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