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8600000026

第26章 曾参 (1)

子夏,姓卜名商,卫国人,小孔子四十五岁,是孔子第二次前往卫国的时候收的弟子。子夏家里比较穷,性格比较吝啬。同时子夏又很聪明,有傲气。因此,子夏与同一批的师兄弟之间的关系都不太好。孔子喜欢子夏的聪明和有主见,对他格外关怀,而子夏在学问上也确实很有独特见解。

孔子修《诗经》《春秋》,都是以子夏为首席助手,死后也将这两部著作传给了子夏。种种迹象表明,《左传》的作者就是子夏。

子夏是孔门弟子中学术成就最高的一位,后来被魏文侯请去魏国西河开校讲学,为魏国以及当时的整个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以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来说,子夏在孔门中首屈一指。

不过,历来的统治者们并不喜欢子夏,使得子夏没有得到与其成就相配的历史地位。实际上,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培养人才方面,子夏的成就并不低于孔子。

9.1(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译文】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白色衬底让色彩很生动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对于君子来说,礼就是这个衬底吧?”孔子惊喜:“商,你启发了我啊,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了。”(旧译:“礼后乎”被译为“礼乐是产生在仁义之后吗?”纯属臆断,恰好说反了。)

【解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见《诗经·卫风·硕人》。盼这个字的解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眼睛转动,另一种是眼睛黑白分明。不管怎样解说,在这里是表示美丽动人。巧笑则露齿,唇齿红白配;美目顾盼,眼珠眼球黑白配。因此,红唇和黑眼珠之所以生动,那是因为有白色为衬托。孔子说绘事后素,是说绘画要以白色为底(后者底也),子夏说礼后乎,是说以礼为底,在礼的基础上做事,就能让人赞赏。把礼比喻为白色的底,显示子夏读诗的境界已经不同寻常,因此孔子非常高兴。

这段话,关键的一个字是“后”。

公元前488年,孔子六十四岁,这时候他还在卫国。孔子这个时代,有记载的各朝的诗已经有三千多篇。但是,这三千多篇诗鱼龙混杂,质量不一,并且对于一般人来说太过庞杂。所以,孔子决定修编《诗经》。于是,孔子要在学生中挑选助手,第一批学生中没有合适人选,第二批学生中只有颜回学业不错,可是颜回缺少独立见解。第三批学生中倒有几个不错的学生,不过思维最活跃最有见解的就是子夏了。所以,这段对话是师徒在讨论诗,子夏的见解让孔子振奋,决定以子夏为首席助手修编《诗经》。所以,“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也可以说成“推动我的是子夏啊,现在可以修编《诗经》了。”

其实,礼类似于法。子夏的学生中出了许多法家,正是基于子夏的理解。

【现实解说】如今吃饭,多半要讲几个段子助兴,这是有道理的。看看当年孔子和子夏的对话,首先从一首诗开始,然后讲到了绘画,然后引伸到了周礼。所以,讲段子,是为了发挥想象,诱导思维,由段子引伸到工作,不失为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很多重大决策可能就是在段子里诞生的。

9.2(6.13)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文】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解析】孔子喜欢讲君子和小人,这里的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是:君子是有理想的,而小人只为生计而钻营。

子夏家里比较穷,在小事上比较在乎,对小利看得比较重,不够大气。因此孔子这样告诫他,希望他能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孔子对每个学生的不足都看得很清楚,随时提醒他们。

【现实解说】管它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9.3(13.17)★★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子夏做莒父的总管,问孔子怎样办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解析】欲速则不达,这个成语就出于这里。

这是孔子回鲁国之后,子夏曾经短期出仕做莒父宰。孔子给他的临行忠告都是针对子夏的性格弱点,因为子夏一向就是贪快贪小利。后来子夏不再为官,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两个弱点而被炒掉的。当然,子夏的个性孤傲,辞职的可能性最大。

欲速则不达被引用最多的一个案例是齐景公的故事。那一天齐景公在外地游玩,突然传来消息,国相晏婴病危。齐景公听到噩耗,心急如焚,下令立即去看望晏婴。由于心情太急切,齐景公嫌马车太慢,索性跳下车来跑。谁知道跳下来才发现还是马车快,于是又上车;过不多久又嫌马车慢,又跳下车……一路上就这么折腾,结果反而耗费了大量时间,最终也没有能够见上晏婴最后一面。

【现实解说】欲速则不达,不是说要慢,而是说不要违背规律来求快。贪小便宜吃大亏,这是我们常说的。如今骗子横行,就是因为很多人贪图小便宜。

中国的企业普遍存在欲速和见小利的毛病,企业没做好就想上市,贪图小便宜而坑害消费者,结果是永远做不大。

9.4(11.16)★★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译文】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贤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钻牛角尖,子夏则有些不够刻苦。”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钻牛角尖和不刻苦是一样的。”(旧译法:“师也过,商也不及。”译为“子张过分,子夏不足。”语焉不详,纯属蒙混过关。)

【解析】过犹不及,这个成语出于这里。子张(颛孙师)学习很刻苦,比较迂,有些像颜回;子夏聪明些,时常讨巧,学习不够努力,小的地方不够认真。

子夏和子张是孔子第三代弟子中最出色的,因此两人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子贡常陪老师聊天,并且子贡和子夏都是卫国人,平时关系比较好。子贡问这个问题,其实最关心的还是孔子对子夏的评价。孔子当然知道子贡和子夏的关系,因此强调“过犹不及”。

从后来的成就看,子夏远远高于子张。

【现实解说】从物理学上来说,额定电压下效率最高,电压偏高或者偏低都会导致效率下降。学习过于刻苦,钻进去了,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眼界就会受限制;学习太不刻苦,那么对于事物的理解就会粗泛。因此,适度的才是最好的。

当年中国科大神童班的所谓神童们其实都是子张一类学习过于刻苦的孩子而已,过犹不及,他们没有一个成就了什么事业的,最终都成了泛泛之辈。

减肥节食也是这样,吃得太多了,减不了肥;可是吃得太少了,哪里还有力气减肥?恰当就好。

9.5(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全副身心,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解析】言而有信,这个成语出于这里。致其身,旧译为献出生命,其实不然,以子夏的性格,绝对不会。因此,也就是全副身心的意思了。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句话其实反映了子夏的一个看法,那就是学习不等于死读书。读书的目的就是懂得道理,懂得道理却不一定要靠读书。有这样的想法,也就难怪孔子说他不够刻苦了。

孔子去世之后,在子贡的主持下,孔家私校继续教学活动。子夏此时回到学校担任老师,这是他对自己学生们的教导。这一席话,隐含着对子张的讽刺。

【现实解说】这话说得非常对,学历高不等于素质高,有学问不等于有修养。

9.6(19.5)★★★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译文】子夏说:“每天学到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每月都不能忘记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叫做好学了。”

【解析】这也就是子夏版的“温故而知新”,这也是子夏老师在讲学习方法。看得出来,子夏并不强调“温故”,强调知新。每天都学新知识,一个月温习一次就行了。

【现实解说】子夏的学习方法是教给学生思想方法,而其余人是死记硬背。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子夏这样的。

9.7(19.6)★★★★★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子夏说:“广泛学习,志向坚定,以切己之事问人,就现实的问题进行思考,仁就在其中了。”(这段话,历来译法五花八门,而对近、切两字多半缺乏正确理解。)

【解析】这是子夏的学习模式,实用主义非常明显。博学而笃志,就是说志向要坚定,但是要广泛学习,不要局限于孔老师那点东西,不要局限于各种礼,但凡有用的,管它异端不异端,拿来学了再说。切问而近思,就是关心和研究现实的、与自己利益攸关的事情,找出答案。做到了这些,自然也就适应了社会,顺应了时代。

子夏,子张、子游等师兄弟们同时都在教书,他们之间互相看着,也互相不服。子夏这样教导学生,同时也是在借题贬低子游子张们眼界不够宽并且总是讨论那些与自己与现实没有关系的各朝礼乐。

子夏的教学方法比孔子的好,因此子夏的弟子比孔子的弟子有出息得多。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种教学思想影响了整个战国时期,因此战国时期思想活跃,各种实用的理论和方法纷纷问世。遗憾的是,在战国之后,中国的教学方法重回学而时习之的老路,动辄仁义道德、远大理想,讲的是空话假话套话,做的是八股文章,对于科技民生则弃若敝履,因此思想禁锢两千多年,原地踏步甚至退步。

【现实解说】有的人总把伟大理想放在嘴边,其实,研究好今天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9.8(19.7)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同类推荐
  • 菜根谭人生大智慧

    菜根谭人生大智慧

    本书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居家交游、求学问道、气节名利、建功立业等六个方面阐述了《菜根谭》的深刻人生哲学。
  • 文明及其缺憾

    文明及其缺憾

    本书是弗洛伊德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对当时西方人类社会现实进行深入剖析和批判的代表作,其中包括《一个幻觉的未来》和《文明及其缺憾》两部分内容。本书与《自我与本我》《超越快乐原则》《图腾与禁忌》《摩西与一神教》等著作,共同构成了弗洛伊德晚年用精神分析的理论观点来评价社会文明和文化问题的系列著述。本书是弗洛伊德后期对西方社会、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宗教等问题进行的基于精神分析视角的理性分析,是弗洛伊德晚年对其生活的欧洲社会文明问题的不懈探索和反思。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秘·见

    秘·见

    生命何其神秘,其本源到底是什么?从哪儿来?又要到哪儿去?欲望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说无欲则刚?信念和觉知又是从何而来?这是一组追求生命本质的谈话,带你进入更深的领域,探寻神秘的生命。
热门推荐
  • 古武女强袁合一

    古武女强袁合一

    “你们以为我是平常的那样吗?!你们以为每次的测试我是因为运气,才刚好擦边过的嘛!?告诉你们,我在努力修炼,努力训练的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在哪里擦屁股呢,从小我就不被看好,是因为我不想掺进这少主之争,我不在乎这家主之位,所以即使我有了成就,我都忍着不说,每每看到父亲充满希望而后又失望的眼神,你们知道我的心多痛吗!我多么想告诉父亲,我可以保护他,可以保护整个袁家!我知道,我是私生子,你们一直都认为我没有资格是吗?!那么现在的我呢!”我又是只用了一招就把太裳打下了擂台,居高零下的看着他,质问着在场的人们。
  • 除魔斩妖的正确姿势

    除魔斩妖的正确姿势

    身残病弱志不坚的赵惜月在赵家大宅子里窝囊地活了十几年。一朝不慎跌进了江里,成了抹无法投胎的孤魂。偶遇背负血海深仇的优秀青年顾修竹,从山清水秀的庐州到繁华热闹的皇都,一路鸡飞蛋打狼狈不堪。沙漠里的沉默古城,金碧辉煌却藏着肮脏丑恶的京城,深埋在过去的秘密......废物赵惜月瑟瑟发抖,只能抱住俊秀青年顾修竹的大腿。“我死也不会放过你的。”赵惜月如是说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司缘殿

    司缘殿

    天界重大新闻:司情女官与司情宫内一小官互生情愫!天帝知道后大怒,二人至死不愿分开,天帝无奈命二人起誓历劫,最后天帝愿放手成全两人的爱情,只是这个魔帝为什么要在他面前秀恩爱?
  • 幻灵骆神1逆神之宇

    幻灵骆神1逆神之宇

    幻灵大陆分人界和神界,人界等级是入灵境、灵玄境、灵幻境、地灵境、天灵境、神灵境。拥有强大身世的骆宇,因为一些事,还是婴儿时,骆宇就被抛弃了。被两个男孩带回家后,骆宇把两个男孩当成自己的哥哥,把两个男孩的父母当成自己的父母,虽然他知道不是亲生的。本来应有顶级兽灵的他,兽灵却被人夺去,在绝境中遇到莽龙,展开修练之路。这是我写这么多书中,自以为最好的。观看哟!
  • 双姝清穿记

    双姝清穿记

    她们俩本是一对好姐妹,在一次事故之后来到了康熙朝,一个成了康熙的敏妃,一个却成了他的十三儿媳。
  • 她是阴阳人

    她是阴阳人

    阴阳,指性格,偏执。阴阳也为生死。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她,21世纪双面特工,在软妹学生妹跟情报杀手之间切换。擅长拿捏人心。穿越古代,一朝生死,不同的身份,展示自己的风采。风华正茂,谁说女子不如男?
  • 赵雨萌与高于傲的无聊日常

    赵雨萌与高于傲的无聊日常

    其实就是一个老阿姨穿越四次每次都遇上同一个人谈不同恋爱的无聊日常啦
  • 豪门蜜恋:天价出逃妻

    豪门蜜恋:天价出逃妻

    “嗨!帅哥,有时间么?”一个妖娆美女走到祁烨左爱的座位。“问她。”祁烨似笑非笑的指指左爱。没等美女问,左爱若无其事的开口,“我同意。”刹那间,美女一脸喜色,祁烨却一脸铁青。这个女人就这么不在乎他?欠收拾!左爱当即补充,“但是,他跟不跟你去我就不知道了。”说完,起身就走。“滚!”祁烨对那美女怒骂了一句,整个人阴冷无比,随即拿起左爱落下的外套追了上去,狗腿的很,“老婆,等等我……”
  • 游戏王游零世代

    游戏王游零世代

    失去的记忆,波涛暗涌的平静,决斗的猎人。是遵循命运的服从,还是抗拒命运不羁。幸运的女神究竟站在哪一方?逆境的反转,是否在下一张抽卡中决定?
  • 领主:创世纪

    领主:创世纪

    一个穿越到异界大陆的大学生成为了阿特拉斯的领主。面对着兽人入侵,亡灵天灾,人类帝国内部种种争权夺利。他该何去何从,命运又会指引他走向何方?是凭借一己之力建立起现代的工业体系,还是去探索那未知的魔法奥秘?亦或者,是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产生一个前无古人的次科技系统?更多精彩内容,等您来慢慢欣赏本书的群:261383985欢迎大家来聊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