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8600000042

第42章 论人 (1)

孔子是一个厚古薄今的人,他对古人总是很崇拜,认为古老的社会才是完美的社会。因此,孔子经常赞扬古人来贬低当世。同时,孔子也是一个“崇洋媚外”的人,他喜欢赞扬外国人来贬低本国人。

很显然,孔子就是一个愤青。

在不同的年龄,孔子的对世界的认识是不一样的。不同时期,孔子对于同一个人的评价是不同的。通过对人物的评价,可以发现孔子的价值观以及其价值观的变化。那么,孔子推崇的人,往往也是对孔子思想产生影响的人。孔子最推崇的是什么人呢?周公、管仲、子产、老子。基本上,这也构成了孔子思想的演化过程:儒家——法家——道家。

管仲

16.1(3.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译文】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见识真是很差啊!”有人说:“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家宅,每处都有一套管理人马,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位置,管仲也有这样的位置。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解析】孔子在批判管仲不节俭以及不懂得周礼。所谓三归,历史上解说众多,总的意思无外乎管子很有钱很铺张很违背周礼。管子确实不是一个很讲究周礼的人,很多地方的规格竟然跟国君齐桓公一样。对此,孔子还有一个评价,说是管子这样奢华,让齐桓公很难办。由于功劳大能力强,管子的奢华固然在当时没有人敢说三道四,可是,管子的家族却因此被其他家族敬而远之,在儿子这一辈就不得不出逃楚国了。所以说,孔子的话不无道理。

关于孔子对管子的评价历来也是说法不一,因为孔子对管子有赞有弹,看上去不知道他究竟怎样给管子打分。其实,如果弄清楚了孔子评论孔子的时间顺序,就很容易搞清楚答案了。这段话是孔子早期对管子的评论,这个时期孔子还在拼命宣扬周礼,并且他并没有到过齐国,完全没有感受到管子的先进治国理念。这个时期,孔子对管子的评价很低。

管仲(约前723—前645)名夷吾,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法家,周穆王的后代。管仲少时丧父,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不成功;打仗,总是当逃兵,说是怕自己死了没人养老娘。后来辅佐当时齐国国君的弟弟公子纠,齐国国君被杀之后,公子纠和弟弟小白争夺国君,公子纠被杀,管仲并没有尽忠而死,而是在鲍叔牙的引荐下投靠小白,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中国第一相”,辅佐小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小白就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齐桓公。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管仲在治理国家上有很多创举,他注重经济和商业,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提倡礼仪廉耻。中国的户籍制度、盐铁专卖、百姓议政,甚至金融管理等思想都从管仲开始。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纵横中原的同时帮助其他诸侯打击北方野蛮民族。齐桓公因此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而管仲帮助齐桓公称霸的原则是“尊王攘夷”,这一点尤其得到孔子的赞扬。

【现实解说】某大学某教授,一天说到美国第三任总统、美国《独立宣言》起草者杰斐逊,一脸不屑:“这个人很差劲的,是个奴隶主,还有作风问题,跟黑人女奴隶还生了孩子。他要是伟人,我妈都是伟人了。”

16.2(14.16)★★★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管仲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译文】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齐桓公九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而不动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这就是他的仁。”

【解析】什么是仁?孔子说了:世界和平就是仁。管仲帮助齐桓公称霸天下,尊王攘夷,维护和平,却尽量避免使用武力,这不是仁吗?管仲对付诸侯非常有策略,以诚信为主、威胁为辅,实在不行才动用武力。当时的齐国尽管也多次出兵,真正交战的却只有与北狄,与中原诸国以及楚国都是和平收兵。所以,尽管齐桓公的霸业比后面的霸主要小,却是最受推崇的霸主。

为什么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一下子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因为孔子是个知错能改的人。

这是孔子在齐国期间或者从齐国回到鲁国之后,通过在齐国的见识,孔子亲身感受到了管子给齐国带来的巨大变化,亲身感受到了齐国与鲁国的差距,亲身感受到了齐国人对管仲的崇拜,因此孔子对管仲的态度已经转变了很多,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崇拜管子。可以说,对于管子的态度的变化,同时也是孔子政治理念变化的反映,正在由儒家而转向法家。

【现实解说】某大学某教授后来作为交换学者去了美国,待了两年。回来之后学生们接风,学生甲说:“杰斐逊真不是好东西,他是英国人的后代,竟然还跟英国人斗争,帮助美国独立。这个人,真是卖国贼。”某教授拍案而起:“你懂个屁!要是美国不独立,今天还在给英国人种棉花呢,那我们今天还用个屁电脑,坐个屁飞机,看个屁好莱坞电影。杰斐逊,人类伟人。”

16.3(14.17)★★★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译文】子贡问:“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已经被野蛮民族征服,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管仲岂能像普通人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无声无息地离开这个世界?”

【解析】由子贡问这个问题多少有点出人意料,因为子贡的性格应该是最能理解管仲的。所以,这应该是子贡与孔子“斗争”时期,子贡特地准备好来与孔子争辩的,谁知孔子的回答出他所料。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比之上一段更进了一层,对管仲已经到了崇拜的地步,孔子思想的法家化更加明显,管仲就是他眼中的圣人,即便别人认为是污点的,他也认为是正确的。

“民到于今受其赐”这句话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孔子在齐国亲眼看到的。管仲为齐国留下来的是制度是规范,因此一百多年以后齐国人民还在受到管仲的恩惠,这从侧面说明,管子的思想具有法家的特质。“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这句话是对管仲的最高评价,认为管仲拯救了整个中原,还有比这更大的功劳吗?“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这是个强烈反问,作为对子贡的还击。

想象一下,子贡被反问得目瞪口呆,无话可说。

【现实解说】某大学某教授回国后上课,学生乙说:“杰斐逊真不是好东西,他是英国人的后代,竟然还跟英国人斗争,帮助美国独立。这个人,真是卖国贼。”某教授大怒,说道:“你懂个屁!杰斐逊不仅起草了《独立宣言》,还设计了美国政体,美国后来才能几百年来一直发展,后来成了世界首强。你再说杰斐逊的坏话,我跟你急!”

16.4(14.9)★★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译文】有人问子产是个怎样的人。孔子说:“爱护百姓的人。”又问子西。孔子说:“也差不多。”又问管仲。孔子说:“他把伯氏骈邑的三百家夺走,使伯氏终生吃粗茶淡饭,直到老死也没有怨言。”

【解析】子产是郑国的权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法家,岁数大于孔子,孔子对他非常尊重。所谓“彼哉彼哉”,很多人解释成“他呀他呀”,其实是蒙混过关。子西是楚国的权臣,楚王的哥哥,性格温和,曾经把王位让给弟弟,主张避免战争,休养民生,孔子对他也很尊重。之后说到了管子,管子抢了别人的封邑,孔子却为管子辩解。

从时间看,这自然是更晚一些的事情,子西当政已经是孔子周游列国期间,这段话则应该是孔子回到鲁国之后。试想一下,如果这段对话发生在孔子早期,孔子会怎样说管子?他一定会说管子贪婪无礼。可是在这里,孔子却为管子辩解,而且辩解得有些强词夺理。说明什么?说明管子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非常崇高。

对子产子西,孔子是尊重;对管仲,孔子是崇拜。

子西,名熊宜申,字子西,楚平王的庶子。楚平王死后,令尹子常欲立他为楚王,子西拒绝,而拥立年幼的太子珍为楚昭王。后来吴国灭楚国,在楚国复国过程中,子西功劳最大。之后,子西出任楚国令尹(即宰相),休养生息,使楚国重新崛起。之后,心地善良的子西召回在吴国避难的侄子公孙胜(被废的太子建之子),却被公孙胜所杀(此时孔子已经去世)。

【现实解说】当一个人真的为国家为百姓做出巨大贡献的时候,老百姓会心甘情愿地来为你牺牲。相反,当一个人利用权力搜刮老百姓,老百姓就会恨死你。

子产

16.5(5.16)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译文】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君子的四种道德:“他自己行为庄重,他侍奉君主恭敬,他养护百姓有恩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

【解析】孔子对子产的评价甚高,认为治国安邦就应当具有子产的这四种道德。子产治理郑国,确实毫无私心,因此备受尊重和信任。子产曾经说过:“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后来子产去世,家无余财,儿子将他草草埋葬。而子产去世的消息传到孔子这里,孔子为之哭泣,称子产为“古之遗爱”。

子产有管仲的风格,孔子对子产一向就很尊重。子产在郑简公、郑定公之时执政二十二年。其时,于晋国当悼公、平公、昭公、顷公、定公五世,于楚国当共王、康王、郏敖、灵王、平王五世,正是两国争强、战乱不息的时候。郑国地处要冲,而周旋于这两大国之间,子产却能不低声下气,也不妄自尊大,使国家得到尊敬和安全,的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对比当时的鲁国和郑国,孔子更多感慨。在与孔子同时期的政治家中,子产是最受孔子推崇的。

子产,春秋时政治家。姬姓,国氏,名侨,字子产。郑穆公的孙子。公元前554年任郑国卿后,实行一系列政治改革,承认私田的合法性,向土地私有者征收军赋;铸刑书于鼎,为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律。他主张保留“乡校”、听取“国人”意见,善于因才任使,采用“宽猛相济”的治国方略,将郑国治理得秩序井然。子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法家,不过铸刑鼎这件事情受到孔子的批评。

【现实解说】一个政治家是否伟大,不在于自己怎样吹捧自己,而在于人民怎样评价你。

16.6(14.8)

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译文】孔子说:“郑国发表的政令,都是由裨谌起草的,世叔提出意见,外交官子羽加以修饰,由子产作最后修改润色。”

【解析】子产管理郑国,发布政令都很谨慎,必须经过四个人的程序,并且发挥各自的长处。裨谌是郑国著名学者,也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星象学者;世叔是游吉,子产的族侄和主要助手,为人谨慎公正;子羽名叫公孙挥,子产的堂弟,擅长辞语;经过这三个人的写作和修改,政令不仅严谨,而且用词恰当优美,最后子产再作润色,然后发布。

此事也见于《左传》,应该是孔子在修《春秋》的时候说的。

【现实解说】工作要有程序,就能各司其职,各展其长,事情就能事半功倍。

晏婴

16.7(5.17)★★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译文】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与人交朋友,相识久了,别人就会尊敬他。”

【解析】晏平仲就是晏婴,也就是晏子。晏子为人正直,口才好,因此跟他相处,让人觉得很可敬。

同类推荐
  • 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

    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轴心时代。当时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学术文化高度发展。正如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源泉一样,先秦诸子学说是中国二千年来思想发展的源泉。法家的治国之术为历代统治者所推行,其中必有其合理因素,法家思想及法家精神中必有其精华。这些对我们今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多有可供借鉴之处。即使是其糟粕部分,对于我们提高认识,进一步肃清封建流毒,加快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也并非毫无益处。
  • 季风讲圣贤家训

    季风讲圣贤家训

    本书详细介绍了诸葛亮、颜之推、谢安、范仲淹、欧阳修、包拯、苏洵、朱熹、张英、曾国藩10位历史名人的治家之道,这些家训沉淀着丰富而又厚重的智慧,具有丰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义。也正是由于这些家训的存在,才使得一个人、一个家族,乃至整个国家都拥有了灵魂,使得华夏文明亘古长青。这是一部治家图书,也是一部修身指南。这些古圣先贤所留下来的家训给我们带来了谆谆教诲,也令我们感受到了一股浩然正气。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这正是我们所要牢记的,而这种高尚的情操也时刻激励着世人。
  • 菜根谭(第一卷)

    菜根谭(第一卷)

    《菜根谭》一书是明代万历年间的学者洪应明所撰。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理解,并糅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佛家的出世和自身生活的体验,形成了这样一套处世为人方式,表现了中国古人对人性、人生和人际关系的独到见解。作者从历代文献典籍中摘录了大量的古籍名句,又从民间搜集了口头流传的处世警句、格言、谚语,并在字句上加以整理,读起来音节和谐,琅琅上口,引人入胜,发人深思。全书贯穿着这样的中心思想: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应该如何进行自我修养,如何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面对人生的酸甜苦辣,从而修养成与人为善、内心安适、刚毅坚韧、处世恬淡的健康人格。
  • 我的《论语》

    我的《论语》

    我没有资格写这本书,但我喜欢枟论语枠。我平时喜欢翻一翻枟论语枠,翻着翻着便动笔写一写,不知不觉之中,便有了眼前这本书。枟论语枠是中国人的枟论语枠,每个读枟论语枠的人心中会有自己的枟论语枠。眼前这本书就是我心目中的枟论语枠。希望您能拥有它,并且时常翻一翻,形成自己心中的枟论语枠。是为序。
  • 胜在孙子 赢在老子

    胜在孙子 赢在老子

    孙子的《孙子兵法》讲究克敌制胜,比较强势,教导世人在各种境遇中,以主动出击的方式把握主动权;而老子的《道德经》则与之相反,讲究“以柔克刚、以曲求全”,引导世人以“守弱”的方式来达到“强大”。本书汲取《孙子兵法》与《道德经》的精华,将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做到“攻能胜,守能赢”,“能攻能守,能进能退”。本书包含着深奥、经典的大智慧,是帮你敲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其中既有老子“修身立世”的道家绝学,也有孙子“百战百胜”的兵家制胜法宝。 本书的案例由古至今,从中到外,内容形式多姿多彩、耐人品读,或者为你指点迷津,或者为你锦上添花。
热门推荐
  • 男神请安心宠我

    男神请安心宠我

    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刚看完的奇幻文中。顾清池觉得最悲哀的,不是自己连兵器都拔不出来的废材人设,而是自己穿过来的时间,竟然错过了面见霸宠男神的大好机会。为了往后的幸福,她只好一改前尘,想尽办法将自己的人设更改,教学、打怪、升级、赚钱......统统都做到后,她就是全文最靓的神,不怕他看不到!
  • 十八线城市求生记

    十八线城市求生记

    画虎画皮难画骨,你永远看不到的是人心……
  • 重生后渣男叫我婶婶

    重生后渣男叫我婶婶

    前世,她遭渣妹陷害,老公逼迫,孩子惨死,落得个千刀万剐,尸骨无存的下场!一朝重生,她又被送给一个老男人。为了保命,她需要个同盟军。前老公神龙见尾不见首的小叔正好撞了上来。斗渣男,虐渣妹,日常演戏秀恩爱,谁料假戏真做,这男人竟宠她上瘾!“怪就怪你灵魂太有趣,让我忍不住想要透过皮囊去看穿你!”
  • 第二道纪

    第二道纪

    道,万物之始,物从道生,故曰始。是非之纪也,是非因道彰,故曰纪。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藉此世界,故曰道纪。道,可代表着空间万物,纪,也可指时间运转。天圆十二纲,地方十二纪。天纲运关,三百六十轮为一周;地纪推机,三百三十轮为一度天运地转,推动道纪发展。道纪修行层次:究极、入微、大希、冲夷、不磨、道纪
  • 雷总情深不可负

    雷总情深不可负

    “失心游戏”系列第一部 一次意外的邂逅,她与他纠缠在一起,然而这次意外却是她的蓄谋已久。他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了这场失心游戏。“在这场失心游戏中,谁先动心,谁就输了。”明明知晓了她的身份,明明知道了她的目的,却还是不愿意放手。只因她是致命的毒药,一旦沾染,便再也戒不掉了。所有人都知道他在这场失心游戏中动了心,谁又能想到她也早已迷失了自己...“你就是我无法接受别人的理由。”
  • 立斋闲录

    立斋闲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清骨髓灵文鬼律

    上清骨髓灵文鬼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快穿女配苏炸了

    快穿女配苏炸了

    新书《锦鲤王妃有空间》已开~求收藏和票票~ 每个位面,她专治各种不服。可是不管在哪儿,总有一个人缠着她不放!
  • 苏少萌宠

    苏少萌宠

    第一次见到她,苏黎孺就喜欢上了她,无奈她心里一直有着她的初恋情人,自己面对她时霸道又柔情,时而冷酷,时而像个小孩子,自己能打动得了她吗?
  • 我的美女巫师老婆

    我的美女巫师老婆

    蓝幽明,本是一个平凡的少年,却身负圣子血脉,令整个西界垂涎,而她,是破灭的巫师协会的天之骄女,落难到此。她冷艳无双,既是蓝幽明的巫术导师,也是他的妻子,时而可爱,时而冷艳,缭乱蓝幽明的心扉……她教授给他很多很多的巫术,让拥有奇特血脉的蓝幽明足以对抗无数强敌,东土的武术者和修真者,西界的魔法师和圣骑士们纷纷在蓝幽明强大的力量下臣服。奇幻历程的开始——天上掉下个巫师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