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8600000049

第49章 处世 (1)

《论语》原文第十篇“乡党”是整部《论语》中内容最为规范的一篇,完全用来讲孔子的接人待物、行为举止、生活习惯等等,整篇没有对话,主人公都是孔子。

孔子的生活习惯比较有规律,凡事讲规矩,严谨而恭敬,虽然未必讨人喜欢,但是一定不让人讨厌。对于饮食和衣着,孔子特别讲究,可以说有些挑剔,说不定是洁癖也未可知。

总体来说,孔子的生活比较考究,属于有钱人的生活方式。晏子说孔子喜欢繁文缛节,看来是没有错的。

孔子有很多好习惯值得学习,但是也有很多讲究已经过时,即便在当时可能也已经过时,对于这些,了解就行,不了解也无所谓。

除了第十篇之外,其他篇目中也散落一些孔子接人待物方面的记载,一并在这里解说。

18.1(7.4)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译文】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仪态温和舒畅,悠闲自在。

【解析】上班的时候正襟危坐,一本正经,下了班,放松放松。孔子也是人,总那么绷着也受不了。

【现实解说】有的人在上班的时候拿着个架子,下了班还是拿着个架子,以为自己是个什么了不起的人物,这样的人,谁都讨厌他。

18.2(7.9和7.10)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孔子如果当天为去世的人哭过,就不会唱歌。

【解析】孔子很重视丧事,在这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一方面,这是孔子的严谨性格;另一方面,这是孔子的职业习惯。

【现实解说】跟失去亲人的人一起吃饭,尽量还是不要吃得太饱,否则打饱嗝或者放屁,都是不敬;参加过葬礼之类的事情后,不要当着失去亲人的人的面表现出快乐。

18.3(7.13)

子之所慎:齐,战,疾。

【译文】孔子所谨慎小心对待的是斋戒、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

【解析】齐,同斋,意为斋戒。鬼神、祖先、生死、疾病,这些都是孔子很敬畏很重视的事情,马虎不得。从头到尾,孔子都是一个和平主义者。

【现实解说】人总要有所敬畏才好,否则做起坏事来就会没有底线。如今都是无神论者,也不祭祀祖宗,敬畏什么呢?没想好。

18.4(7.27)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译文】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解析】其实,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和用网捕鱼,和只用箭射飞行中的鸟与射巢中之鸟从实质上并无区别。孔子的这种做法,只不过表白他自己的仁德之心罢了。当然另一方面,这也是资源保护的做法。事实上,从商朝开始,就有了资源保护的概念,对动物的捕猎是有讲究的,年幼的动物一般不许捕杀。不射巢中之鸟,就是为了避免伤害幼鸟或者鸟蛋。

【现实解说】竭泽而渔,过度开发,这就是现实。

18.5(7.29)★★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译文】(孔子认为)很难与互乡那个地方的人谈话,但互乡的一个童子却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说:“我是肯定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肯定他改正错误,不要死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解析】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孔子对子张说的“不践迹”,不要总是抓住别人过去那点事情不放,要看到进步,肯定进步。与邻里的态度如果总是这样,邻里关系怎么会搞不好呢?

李零先生认为互乡这个地方的人都很难讲话,这有点说不过去,因此断句应该断成“互乡难与言童子见”,也有道理,但是这样的断句感觉突兀生硬,因此未采用。

【现实解说】政府看到老百姓积极的一面,老百姓看到政府进步的一面,双方的关系就能搞好了。如果政府把百姓当成刁民暴民,老百姓认为政府的一切政策和决定都是恶意的,那就很麻烦了。

18.6(7.3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文】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这人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解析】别人唱得好听,就向别人学习,这是孔子的学习精神。而这样的事情,往往给对方以成就感,于是大家都很高兴,还学到了好歌,还交了朋友。

【现实解说】唱卡拉OK的时候,这就是麦霸行为了。

18.7(7.3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详。

【解析】孔老师对学生们严厉但是又有耐心,威严但是从来不会打人,就算发火也很优雅,绝对不会失态。

【现实解说】老师对学生既要有威严,又不要让学生害怕自己,可以训斥但是不要骂人,可以看上去很凶但是不要动手。

18.8(9.10)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译文】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当官的人和盲人时,即使他们年轻,也一定要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要快步走过。

【解析】孔子对于周礼十分熟悉,他知道遇到什么人该行什么礼,对于尊贵者、家有丧事者和盲者,都应礼貌待之。除此之外,这也是孔子的职业习惯。

【现实解说】都应礼貌待之。

18.9(10.1)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译文】孔子在本乡的地方上显得很温和恭敬,像是不会说话的样子。但他在宗庙里、朝廷上,却很善于言辞,只是说得比较谨慎而已。

【解析】为什么跟乡里人说话很木讷?因为没什么共同语言,油盐酱醋都不是孔子喜欢提的事情,孔子喜欢说的诗书礼仪又是大家不感兴趣的;在宗庙朝廷不一样,大家有共同语言,而孔子又是专家,因此话多一些,不过大家的身份比较高,孔子说话就比较谨慎。

【现实解说】专家学者,大都如此。

18.10(10.2)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译文】孔子在上朝的时候,同下大夫说话,侃侃而谈;同上大夫说话,小心谨慎;国君已经来了,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样子,但又仪态适中。

【解析】这是孔子当司寇的时候?还是后来回到鲁国之后呢?似乎应当是当司寇的时候。这个时候孔子的级别是上大夫,所以与下大夫交谈就很放松,而上大夫们都比孔子有来头,孔子就要小心谨慎了。国君是顶头上司,孔子就很紧张。

【现实解说】基本上现在也是这样,对下级说话比较随意,同级说话就客气很多,如果是有背景的同级官员,则更加客气,当做比自己高半级的人。在顶头上司面前,就都会很谨慎很小心。

18.11(10.3)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译文】国君召孔子去接待宾客,孔子脸色立即庄重起来,脚步也快起来,他向和他站在一起的人作揖,手向左或向右作揖,衣服前后摆动,却整齐不乱。快步走的时候,像鸟儿展开双翅一样。宾客走后,必定向君主回报说:“客人已经不回头张望了。”

【解析】孔子精通周礼,因此国君招待外国客人的时候常请他去做司仪。孔子在做司仪的时候很小心,动作很轻,声音很小,是为了不影响气氛。直到最后送走了宾客,再去向国君报告,算是完成了任务。

【现实解说】招待客人要面面俱到,不能失礼,宁可自己麻烦一些,不要让客人感觉不舒服。

18.12(10.4)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译文】孔子走进朝廷的大门,谨慎而恭敬的样子,好像没有他的容身之地。站,他不站在门的中间;走,也不踩门槛。经过国君的座位时,他脸色立刻庄重起来,脚步也加快起来,说话也好像中气不足一样。提起衣服下摆向堂上走的时候,恭敬谨慎的样子,憋住气好像不呼吸一样。退出来,走下台阶,脸色便舒展开了,怡然自得的样子。走完了台阶,快快地向前走几步,姿态像鸟儿展翅一样。回到自己的位置,是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解析】不踩门槛,是为了走路看上去平稳。总之,在去见国君的时候,走路要轻,呼吸要轻,说话要轻。没办法,孔子是从底层爬上去的,从小就很卑微,见到大人物确实有些紧张。

【现实解说】见到领导就紧张,这也是传统。

18.13(10.5)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译文】孔子向别国国君献礼,拿着圭,恭敬谨慎,像是举不起来的样子。向上举时好像在作揖,放在下面时好像是给人递东西。脸色庄重得像战栗的样子,步子很小,好像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走。在举行赠送礼物的仪式时,显得和颜悦色。和国君举行私下会见的时候,更轻松愉快了。

【解析】总之,见大人物,紧张谨慎;公开场合,紧张谨慎。

【现实解说】如今社会已经平等多了,不要那么紧张。

18.14(10.6)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服而朝。

【译文】君子不用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布镶边,不用红色或紫色的布做平常在家穿的衣服。夏天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但一定要套在内衣外面。黑色的羔羊皮袍,配黑色的罩衣。白色的鹿皮袍,配白色的罩衣。黄色的狐皮袍,配黄色的罩衣。平常在家穿的皮袍做得长一些,右边的袖子短一些。睡觉一定要有睡衣,要有一身半长。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垫。丧服期满,脱下丧服后,便佩带上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如果不是礼服,一定要加以剪裁。不穿着黑色的羔羊皮袍和戴着黑色的帽子去吊丧。每月初一,一定要穿着礼服去朝拜君主。

【解析】穿衣服也很有讲究,这一点好像孔子特别有研究,也是职业习惯。看上去,孔子比较喜欢黑白配。当然,没有钱的话,什么也做不到。当初,晏婴就特别讨厌孔子这点。

【现实解说】现代人没那么多讲究,确实在这上面花太多精力没什么意思。当然,扛不住官二代富二代和权贵们的干女儿们有的是钱,什么黑丝屌带,什么齐B小短裙,什么LV,什么爱玛仕,什么香奈儿,估计老夫子看了会气死过去。

18.15(10.7)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译文】斋戒沐浴的时候,一定要有浴衣,用布做的。斋戒的时候,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不与妻妾同房)。

【解析】这个讲究倒有道理,洗澡有浴衣。斋戒的时候不跟妻妾同房,孔子早就离了婚,也没有听说他纳过妾,所以这一点孔子不用做就做到了。

【现实解说】有钱可以穿名牌,钱少可以在换季大甩卖的时候去买衣服。平时吃海鲜太多,也可以吃点素的。

18.16(10.8)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译文】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陈旧和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气味变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新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作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米面的量。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喝醉。从市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吃。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

【解析】总的来说,孔老师的财力还是不错的。

【现实解说】地沟油不吃、三聚氰胺奶粉不喝、转基因食品不吃、瘦肉精猪肉不吃。可是,防不胜防啊,要是活在现在,孔老师估计就没有活路了。

18.17(10.9)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译文】孔子参加国君祭祀典礼时分到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祭祀用过的肉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吃了。

【解析】祭祀通常都在秋冬季节,因此祭肉可以放三天,要是夏天,放一天就坏了。

【现实解说】肉要放冰箱里,坏了就不能要了。

18.18(10.10)

食不语,寝不言。

【译文】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

【解析】吃饭的时候不说话是对的,饭桌上说话,吐沫星子乱飞,不雅观而且不卫生。

同类推荐
  • 淮南子

    淮南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庄子的享受

    庄子的享受

    大师王蒙快意解读,中国历史上的不二奇才——庄子。跨越时空,老王俨然庄子的隔代知音,老王如庄子笔下的鲲鹏在神游在翱翔在激情燃烧,老王在解读庄子,老王在享受庄子,读者在享受老王。
  • 荣耀与丑闻——反思德国浪漫主义

    荣耀与丑闻——反思德国浪漫主义

    《荣耀与丑闻——反思德国浪漫主义》是德国当代知名的思想史作家萨弗兰斯基的倾力之作。在德国广受欢迎,位居德国亚马逊分类榜榜首。启蒙思想的重大错误之一是低估了非理性力量的威力,在德国,启蒙运动早早孕生了一股反对自身的力量。针对启蒙运动的明晰,浪漫主义者倡导世人身上的狄俄尼索斯之力,用非理性来对抗阿波罗的理性及其带来的“异化的社会机械论”,浪漫主义延续了人类平衡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肉体与灵魂、理智与情感之冲突的努力,带来了一个文学、哲学和宗教融会一处的激情时代。但是,就像雅努斯的两张面孔,浪漫主义作为一个思想运动结束后,在20世纪,带给德国的却是并不光彩的历史。“浪漫的”思维方式,作为德意志民族的性格要素,越出文学疆域,染上民族主义色彩,开始涉足政治,在“一战”期间变身为“钢铁浪漫主义”,将无数青年送上战场;在纳粹时期,浪漫主义又被再度利用,助纣了20世纪的政治大灾难。萨弗兰斯基在完整分梳德国浪漫主义脉络之时,并不以绵密的考证见长,却以通达的见识和宏阔的视野取胜。其表述感性酣畅,充满灵性,更贴近浪漫主义之生命的本体,以及浪漫主义作家之灵魂的此在,十分具有可读性。
  • 与哲学大师对话

    与哲学大师对话

    人人都期望迎面走来一个不断完善的自我。一条什么样的途径,可以追寻完整的生命?在意大利,有个耐读的故事。刚成年的子爵梅达尔多,满怀激情参加保卫国土的战争。参战前夜,单纯幼稚、热爱生活的子爵仰望波希米亚夜空的繁星,想到次日的伟大战斗,想到遥远的故乡和亲人,心中没有忧伤和恐惧,只有对胜利的渴望。第二天战斗打响,子爵冲锋在前。不料敌方的一枚炮弹将他炸飞,幸运的是他只被炸成两个半边人。一半炸得去向不明,另一半医治成活被送回家乡。
  • 四书经纬

    四书经纬

    一个布衣之身,在艰难的人生旅途跋涉中,谁为河广,一苇航之,谁为宋远,跂而望焉,博览群书,广采众长,历二十余年研究整理编纂《四书经纬》一书。批判地继承前人遗产,如《论语》中"学而时习之",历代解释
热门推荐
  • 武逆神道

    武逆神道

    虽废才,但有着不凡的奇遇。持神剑,战天下,为红颜,怒斩天。白发飘飘,挡不住他那英俊的脸庞。他的名字叫“李尘”
  • 爱我你想得美

    爱我你想得美

    如果有一天,高中时期那个伤害你的人突然出现在你面前,并且向一个曾经被他们嘲笑欺辱的“猪扒妹”“肥婆”大献殷勤,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夏苒猜,贺廷安肯定是真心话大冒险输了~瘦身逆袭变成大美人,假中计,真雪恨~贺廷安,爱情真心话大冒险,就问你敢不敢玩?
  • 从秦时明月开始打卡

    从秦时明月开始打卡

    我是楚羽,正穿行于诸天与现世!!! 秦时明月里,我是公子世无双的扶苏 斗破苍穹里,我是斗破第一大反派魂族少主———魂羽 海贼王里,我是天龙人,海军大将,一名贯彻正义的装逼犯 青云志,我是……………… 为了追求至高之境,楚羽从此开始了他无敌的万界大穿越之旅!!!本书乃诸天流小说,会穿越到的世界有秦时明月、青云志、斗破、海贼王…洪荒等! 欢迎大佬们进书友群:101782999(书海阁)
  • 逗游记

    逗游记

    一片空无一人的天空下,传来一声大吼:“凭什么?我只想问凭什么?大家都是穿越者,为毛我就是个逗?啊......”用逗的目光看世界.......世界很逗。
  • 小兽妃同人文

    小兽妃同人文

    本文是由一个又一个小故事组成!!!!!!!!!!!!
  • 重生之我为皇子

    重生之我为皇子

    一对现代情侣不幸魂穿到一对不幸的皇子皇子妃身上,两个平凡的人在这个纷乱的乱世又该走向何方?这是一个视人命如草芥的乱世,大禹姬发,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努尔哈赤这些大神怎么都来了,,我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而已。本故事纯属虚构不喜勿喷
  • 我家丞相是裙钗

    我家丞相是裙钗

    昔遇道长,只当是一疯癫骗人钱财之人,叶家从未理会,可是到了叶家大娘子生下千金之后,便大祸临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叶家再也无法轻视当初那位道长,道长转回还,又道叶家小千金姻缘离奇……究竟是姻缘离奇还是世事难料?亦或是仙人玩术或是隐士棋盘?
  • 你说星陨:我寄花苑

    你说星陨:我寄花苑

    记得,我们两个的誓言,许下了,就不要再放开了..........既然给予了我温暖,那就不要离开了好吗?小说改写中,请勿点开
  • 闪雷传说

    闪雷传说

    一个从小父母双亡,不断被亲戚收养却不停被嫌弃被遗弃的孩子,在一次回家的路上捡到一只奇怪的胖猫,从此人生因此而转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