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5400000069

第69章 嘉靖与海瑞

嘉靖四十一年,御史邹应龙弹劾严嵩导致严嵩垮台,嘉靖四十五年皇帝驾崩,这其中四年的时候是徐阶担任帝国的首辅。这四年称不上是一个平静期,它反而是一个危险期,因为严嵩的离去而留下的真空徐阶能不能填补,不仅关系到这四年帝国政治的走向,更是关系到江山能否顺利交班的问题。虽然人人都知道裕王是未来的皇储,但人人都不敢去触碰这个敏感话题,徐阶也不敢跟裕王走的太近,以免再掀波澜。

在最后的几年时间里,嘉靖变得更加喜怒无常、恩威难测,这就使得徐阶等内阁大学士面临的境况比严嵩更加凶险,皇帝非常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他常常主观臆断臣僚们想让他退位,阁臣们对他很厌烦,不想辅佐他,所以他经常的试探群臣,但这些都被读懂嘉靖心思的徐阶轻易化解了。

帝国已经再无严嵩,但整个国家并没有任何改观。仍旧是没有人敢拂逆嘉靖的旨意,官场上仍旧是钻营、结党,民生依然艰难,国库还是空虚,失去了严嵩的在前面做挡箭牌,已经有人将箭往嘉靖身上射了,这个射箭的人叫海瑞。

海瑞是明代最有名望的官僚,他非常符合儒家的士大夫形象,他能够名留青史的原因是因为他上了一道詈骂嘉靖的奏书,但在西方人编著的《剑桥中国明代史》中并没有出现这位道德君子的名字,看来信奉大历史观的西方人更注重影响历史中更为粗线条的东西,并没有按照儒家规范纠结一些鸡毛蒜皮的人和事,但鉴于海瑞仍是明史中无法绕过的一位人物,我们仍会在本节以及后面的章节中以较大篇幅介绍这位模范人物。

海瑞是海南琼州人,在这个水天一色的天涯海角,他没有沾染内地刁顽的习气,反而形成纯朴、执著的性格。他出身官宦之家,按照中国的虚岁算法,他在四岁丧父,如果按照周岁计算,他大概在三岁,甚至两岁的时候便已丧父。海瑞的母亲守节将海瑞带大,海瑞在他35岁那年中了举人,之后连考两次都未中进士,就在第二次落榜的当月他向吏部讨得一官职,乃是福建省南平县教谕。

在南平这个科举盛行的地方,这位只有举人出身来自海南的教书先生并不能够很容易的打开局面,但他却很快打开局面了,不是因为他的才学,而是因为他的个性。福建巡按来到南平学校,海瑞站立在中间,学生站立在两旁,眼见巡按到来,两旁的学生都鞠躬参拜,唯独海瑞仍旧站在那里无动于衷,这样就形成一种中间高、两头低的格局,像极了一个笔架。

陪同巡按前来的南平地方官员质问海瑞为何不参拜,海瑞答,学校是读书的地方,巡按大人既不是圣人,为何要参拜。这件事情之后,海瑞的名声立刻在福建传出去了。

之后海瑞升任浙江淳安知县,恰逢严嵩一党的鄢懋卿南下巡盐,竟然慑于海瑞的威势,愣是不敢去淳安,而是绕道而过,如此一来,海瑞的名声更是响亮了。

后来海瑞又担任江西省兴国县知县,再后来又升户部主事,嘉靖四十四年海瑞上了那道指责嘉靖的《治安疏》,在疏中海瑞说他要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世。

这篇《治安疏》主要从三个方面表达了作者的想法。首先,海瑞举出了汉文帝和贾谊的例子,指出在历史上被认为实现了大治的汉文帝,实际上也多有优游退逊、怠废政务之嫌,接着,海瑞又进一步说明即便是汉文帝这样的贤君也需要像贾谊这样的臣子来劝诫,那更不用说嘉靖了。

接着,海瑞便对嘉靖治理下的弊端进行总结,指出世宗皇帝富有四海、一意玄修、侈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无父子之心、无君臣之义、无夫妻之情,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最后,海瑞对于如何革除弊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虽然有泛泛之谈的见解,但有两条还是有实际性和具备可操作性。一是屯田、运盐应该恢复实物征收,二是按地亩交粮、按人口应役,海瑞的这两条都是针对农业生产的,只有稳定了农业,稳定了帝国的根本才能谈其他的。至于让皇帝节俭,惩治贪官并不具备实际可行性,也无关这个帝国的根本。

海瑞最后说道只要按照他说的几点去做,天下很快便可出现大治,而且这些也不需要皇帝太劳神,只要稍事节省和振作就行了。海瑞在这点上过于理想化,不在其位、难知其政,中国的社会几千年走过来,民生一直都是困苦的,何时见过民生富庶,内阁首辅、封疆大吏退休之后皆是如此,更不用说小民百姓,寥寥富户也是经过数代的积累。

海瑞的这道奏疏最根本的目的还是想让皇帝接纳谏言,正像他在开篇和结尾所说的那样,他上这道奏疏的目的是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世。那么君道有何不正?臣职有何不明?按照海瑞的说法,臣僚的职务就是规劝皇帝,向皇帝纳谏,只要做到了这一点,为君之道也就实现了,天下也就大治了。

海瑞的观点是想通过君臣共治的方式来求万世治安,但他不明白农耕帝国治事的复杂性和因循性,几乎每任皇帝在继位之初或者每位官员在上任之初都想大刀阔斧的整顿,以求能够建功立业,但久而久之都偃旗息鼓。

海瑞的上书不是偶然的,虽然皇帝一直怀疑后面有徐阶一党的指使,但事实表明这就是他的个人行为,与他人并无关系,究是如此,这也不是一件孤立事件,它跟严嵩被罢黜后的那种舆情有关。严嵩在任的时候,虽然群臣对皇帝不满,但有严嵩在总能分担一些矛盾,严嵩一死,在形势没有改观的情况下,所有的矛头都对准了这个帝国最高的统治者——嘉靖,海瑞正是在这种氛围下上了这道奏疏。可以说海瑞的奏疏非常的及时,打在了每个人的心坎上,他说出了所有官员想说而又不敢说的话,他扒掉了嘉靖身上的虚伪面皮,对嘉靖之治是一次彻底否定。

海瑞是抱着必死之心上了这道奏疏,这是个一心为国为民的人,跟后世那些上书以邀直名的伪君子有着本质区别,正因为如此,嘉靖皇帝原谅了他,但对于他的这道奏疏来说,多是干吼之词。大明朝走到了这一步,最大的问题是财政的疲弱,而导致财政疲弱的原因是财富分配不公,但是海瑞在奏疏中并没有对这些根本的问题有所阐述,也就使得这道奏疏只是起到了一种象征意义。

无论如何,海瑞这种不畏死,敢为名请利的官员应该受到我们的尊敬。

同类推荐
  • 民国:佛蛊奇谭

    民国:佛蛊奇谭

    从戊戌灭门到七七事变,跨越三十九年的沉浮,他是她的师父,她是他的徒儿。他是聊斋蒲世家的传人,一股奇香,可以让人忘却所有忧愁烦恼,她是内阁学士的孙女,一朝灭门,被迫流落江湖。他身上掌握着蛊毒、佛教最机密的长生药函,她身上留着来自日本母亲的血,那个庞大的商政家族,以及幕后的杀手流派。友情、爱情、家国、天下,在历史的洪流中,他们相濡以沫,分道扬镳。"从第一次见到那个孩子起,我便知道,总有一天,我会死在她的手里!”他向着她,含笑说着。
  • 穿越三国之我最狂拽酷炫屌霸天

    穿越三国之我最狂拽酷炫屌霸天

    突然一道蓝光闪过,淋淋把我吸入了一个异次元世界。醒来已经穿越到三国时代。。。。
  • 我的世界叫源

    我的世界叫源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去?灵魂三问的触发给予了我目标!当“我”一点一点的去揭开“她”面纱时发现,我好像。。。
  • 靖风起兮风难靖

    靖风起兮风难靖

    一诗,一剑,一人,两世。走行于似宋,似三国。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 我在宋朝卖手机

    我在宋朝卖手机

    手机贩子雷君因海难穿越到宋朝,手机会将宋朝带向何处?
热门推荐
  • 太上混元真录

    太上混元真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蛮荒凶猛

    蛮荒凶猛

    林克带着一碗螺丝粉被召唤到没有人类的异世界,这里的原住民们又凶又萌。不要去信仰那些伪神了,加入飞面神教吧!
  • 太子的纨绔修真之路

    太子的纨绔修真之路

    两名金丹期的修士魂魄同时进入司马龙威的体内,导致其刚出生就拥有神奇的麒麟血脉,身怀紫霄御剑诀,战战金刚螳螂,更有神秘小龙赠予的《增神控偶决》,让司马龙威修炼起来事半功倍,进而成为其巅峰修仙之路的绝对助力!
  • 卿卿诺我我误卿卿

    卿卿诺我我误卿卿

    朱墨描颜,纵使始末未及。倾心一诉,换的笑嫣半缕。悠然神伤,忘却天妒情愫。何地一席,容我波及。红尘熙攘,又许几人终世眷侣。
  • 惊鸿之君莫忘

    惊鸿之君莫忘

    她,身负灵神血脉,为不牵连身边的人,立誓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人,却遇见了他。他,身居高位受万人敬仰,本以为不会受到感情的束缚,却遇见了她。
  • 一个人的奇遇

    一个人的奇遇

    男朋友劈腿,自己还被雷劈。幸好捡到一颗红色石头把自己传送到异界,从此告别渣男踏上修行之路。在异界混的风生水起
  • 曾他予她

    曾他予她

    陈迦的生活是灰暗的在陈迦最狼狈的时候是靳斯淆一步一步引她走出靳斯淆给了陈迦最好的也给了她无止境的爱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一千零一夜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一千零一夜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民国枭雄杜月笙

    民国枭雄杜月笙

    本书主要描写杜月笙的生平事迹,提到杜月笙,不得不让我们想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清末民初。由于清廷当局的无能、软弱和妥协,使得全中国被外国殖民统治者侵犯和蹂躏。举国上下官商勾结、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百姓俨然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在当时的大城市中,繁华璀璨依旧的首属上海了,堪称商业军事重镇的上海滩成了冒险家的天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滩,潜伏着光怪陆离、千差百异的危险信号,满足了那些冒险家对于刺激和挑战的追寻和需求。上海滩从来没有平静过,相较于黄浦江的风平浪静而言,更是具有浓烈的角逐厮杀气息。
  • 我的师妹是剑仙

    我的师妹是剑仙

    叶无忧走到断崖之上,神情凝重,在断崖四周,是密密麻麻的江湖之人。他大呼道:“剑来!”周围万般寂静,莫说剑了,连只鸟都没有。叶无忧神色略微有些尴尬,咳嗽几声,朝着师妹比了个眼色。师妹心神领会,撇了撇嘴,但右手却是在袖口中轻轻抬起。周围人数千把佩剑齐齐出鞘,悬立于空中。遮天蔽日。【收到来自吃瓜群众的震惊值+999】书友群:1127200473,欢迎来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