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8200000002

第2章 食物治病有渊源(1)

食物治病的由来

饮食疗法历史悠久,早自人类发明用火,变生食为熟食,减少了细菌性疾病,增强了人的体质。火的应用,陶器的发明,医食同源就成为可能,食也就有了药的作用。大约从夏开始的“人工造酒”属于其开端,殷代即用郁草类酿制药酒。春秋时期,已能造出各种食用与疗疾的酒类,上市买卖,既强身抗寒又可作为药用。

在周代,食疗已作为独立的一科,与疾医、疡医、兽医,并列于朝廷的医事制度中。据《周礼·天官》记载,当时的食医,相当于现在的营养师,负责调配管理皇室的营养和饮食卫生,要求品种繁多,营养丰富,并要符合春夏秋冬四季对饮食的不同需要,“食医业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战国名医扁鹊曾说:“君子有疾,期先命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春秋战国问世的医书之祖《黄帝内经·素问》为食疗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出了较系统的食养思想,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此精辟的论述真可谓“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真得补之道也”。故《黄帝内经》载方13首,在10首内服方剂中,就有6首是食疗方剂。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了许多药食兼具的品种,如山药、百合、龙眼肉、薏苡仁、赤小豆、黑芝麻、大枣、核桃、蜂蜜、盐、葱白等,并指出这些药物有“轻身延年”的功效。如蜂蜜史料记载入药可“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止痛也”。在印度蜂蜜被视为使人愉快和保持青春的良药。俄罗斯人称蜂蜜是大自然赠与人类的贵重礼物。

汉代名医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其传世之作《伤寒杂病论》中,亦载有一些药膳名方,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百合鸡子黄汤、猪肤汤等,用于治疗多种疾病,至今仍有实用价值。在《禽兽鱼虫禁忌并治》和《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两篇中,对“食禁”做了专门阐述。“肉中有朱点者,不可食之”,“果子落地,经宿、虫蚊食之者,人犬忌食之”。这些说明仲景的时代已经认识到药借食力、食助药威的道理,并充分认识到饮食卫生的重要性。

隋唐时期,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和完善,食疗已渐渐走向成熟。唐代孟诜撰辑的《食疗本草》是我国最早的食疗专著,全书共三卷,据记载有书目138条,今已散逸,仅有残卷逸文散见于《证类本草》等书中。唐代医家孙思邈极力推崇食物疗法,在《千金要方》中有食治专篇,指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并指出:“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在《养老食疗》篇,列食疗方17首,有很多名方如“杏仁酥”、“茯苓酥”等一直被后世医家沿用。据史料记载,至隋唐时期,我国已有食疗专著约60余种,惜多散逸,只有一部分被王焘所撰《外台秘要》收录。全书共40卷,收载方剂6000余首。有关食疗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很多至今仍是食疗药膳常用的方剂。

宋代唐慎微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后几经重修、校刊、增订,并加入部分《本草衍义》的内容,撰成《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全书共30卷,载有药物1740多种,广泛地辑录了宋以前有关药物方面的文献,对一些药物的产地、性能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考订和补充,记述并保存了《食疗本草》、《食性本草》、《食医心镜》、《孙真人食忌》等前世有关食疗专著的逸文。例如,在干地黄条下,引《食疗本草》文“蜜煎或浸食之,或煎汤,或入酒饮并妙”。引《食医心镜》文“主劳瘦骨蒸,日晚寒热咳嗽、唾血。生地黄汁二合,煮白粥,临熟入地黄汁,搅令匀,空心食之”。该书对于研究中国传统药膳,具有极高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宋代政府令王怀隐等编著的《太平圣惠方》是一部医方巨著,其中有28种病采用了药膳饮食疗法,如杏仁粥治咳嗽,牛乳治消渴,鲍鱼粥、黑豆粥治水肿等。陈直著的《养老奉亲书》是一部以药膳治疗老年病的专著,全书收载方剂231首,其中药膳方剂达162首,作者将药膳疗法列为治疗老年病的首位,提倡老年人“若有疾患,宜先择食疗之法,审其症状以食疗之”,“缘老人之性,皆厌于药,而喜于食”。后经元代邹铉加以补充,更名为《寿亲养老新书》,可谓迄宋代以来集老年病防治学说之大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老年病学的专著,使饮食疗法又有了新的发展。

宋代官修大型方书《圣济总录》共200卷,载方20000余首,该书有三卷,专论饮食疗法,“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食有成败,百姓用而不知,苟明此道,则安腑脏,滋气血,悦颜爽志,平痾去疾”。对饮食疗法的论述深入浅出,治疗疾病达30余种,有诸风、伤寒后诸病、虚劳、吐血、消渴、脚气、腰痛、心腹痛、反胃呕吐、咳嗽、泄痢、妇人血气、妊娠诸病、产后诸病、小儿诸病、发背痈疽、瘰疠、五痔、乳石发动、耳病目病、蚘虫等,涉及到内外妇儿五官各科,载食疗方285首,在剂型上也有所突破,有粥、羹、饼、酒、散、汁、饮、煎等多种制法。

元代宫廷御医忽思慧编著的《饮膳正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营养学专著。书中收集各种奇珍异馔、汤膏煎羹238方,其中菜肴类药膳94种,汤35种,抗衰老药膳处方29种,日用谷、肉、果、菜230余种。介绍了各种食物的性质、烹饪及饮食卫生要求,阐述了饮食营养和健康的关系,如养生避忌,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饮食避忌,四时所宜,五味偏走及服药食忌等,并提出食物中毒说。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撰的巨著《本草纲目》,总结了明代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在世界科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堪称古代中国百科全书。全书共52卷,载药物达1892种,其中谷物73种,菜105种,果品127种,禽、兽、介、虫等动物类达400多条,所列举的440余种药物中很多是可供食用的,并将大量的食物正式列入药典,使中医饮食疗法更加理论化、系统化。

另外,《本草纲目》还记录了我国历代食疗著作的逸文,其中有孟诜所著《食疗本草》,陈士良所著《食性本草》,吴瑞编著的《日用本草》等。此外,明代还有徐春甫著《古今医统》,高濂著《遵生八笺》,卢和著《食物本草》,朱楠著《救荒本草》,这些都与食疗有关。

清代温病学家王孟英著的《随息居饮食谱》,沈李龙著的《食物本草会纂》,费伯雄著的《食鉴本草》等,总结了前人的许多食疗方剂,详尽地介绍了食疗方的组成、制作方法及用法、功用主治等,对促进我国饮食疗法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总之,食膳在医家那里成了最好的药物代用品。据《名医类案》记载:“一人患消渴,医者断其将死,遂弃医而入。中遇一医令急遣人备北梨二担,食尽可好。信其言,渴即吃梨。未及五六十枚,而病愈。”民间有大枣治卒心痛歌:“一个乌梅两个枣,七枚杏仁一处捣,男酒女醋送之下,不害心痛直到老。”

文人骚客笔下食膳又有了诗的意味,神话般的传说。如《北梦琐言》记云:“河中永乐县出枣,世传得枣无核者食可度世。里有苏氏女获而食之,不食五谷,年五十嫁,颜如处子。” 《幽明录》记“太原王仲徒年少时遭乱,绝粒三日,忽有人扶其头呼云:可起,啖枣。瞥见一小儿长四尺,即隐,乃有一囊干枣在前,嗷之,小有气力,便起。”再如葡萄的传说,张骞从西域带回葡萄种子,很快在中国遍地开花,曹丕在《魏文帝韶》中盛赞葡萄:“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葡萄。当其末夏涉秋,尚有余暑,酒醉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绢,脆而不酸,冷而不寒。除烦待渴,又酿以为酒……”宋代诗人苏辙言板栗:“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正因为如此,食膳无论从何角度,它都被不断地赋予新的内容、新的品味、新的文化境界。

综观其源流,人类的历史是从饮食开始的,饮食文化所包含的食疗、药膳的内容,又丰富了人类的文明史,它体现了人类养生的需求。故它亦是人类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饮食疗法的特点

饮食疗法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早已为人类所认识,并在长期的亲身实践中摸索、体会、总结出“摄生”与“治病”的辨证关系和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饮食疗法已成为中国医药学的一个分支,作为一门学科,饮食疗法具有自身的特色。

饮食疗法的理论基础

饮食疗法与中国医药学几乎是同步发展的,从而产生了“医食同源”的学术思想。作为中国医药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饮食疗法完全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突出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色。从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理学说等理论为依据,结合人的体质、所处的环境、季节的不同及药物、食物的性味、作用的不同,辨证施膳,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益寿延年的目的。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饮食疗法在实际应用时,充分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的学术思想,注意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如四季气候的变化、地理环境的不同等因素对人体的影响,从而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做出整体的分析。然后确定相应的食疗原则,给予适当的药物与食物组成的食疗处方进行治疗。

同类推荐
  • 地震灾区百姓卫生防病手册

    地震灾区百姓卫生防病手册

    为防止灾后传染病暴发流行和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发生,保障灾区群众和救援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尤其是让地震灾区广大受灾百姓掌握科学的防病知识,应重庆出版集团之约,我们紧急编写了这本《地震灾区百姓防病手册》。内容包括“地震应急救援措施”、饮水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化学中毒预防”、做好消毒”、防蚊、防蝇、防鼠”、传染病预防”、常见疾病防治”、重建心灵家园”等对地震灾区群众针对性较强的卫生防病知识;并附有“震灾卫生防病七字诀”。旨在让普通百姓和基层卫生防疫人员共同行动起来,掌握科学的卫生防病知识,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夺取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
  • 趣味中医一本通

    趣味中医一本通

    《趣味中医一本通》共分趣话中医、本草传说、悬壶奇案、中医绝技、中医传承、药名诗联、中医成语、谚语养生、文苑医话、名人养生、宫廷秘方、中医诊病12章,语言通俗,事例生动,使读者在轻松阅读间了解千古杏林传奇,博览经典中医名著。认识名药名店名方,领悟中医文化精髓。一卷在手,品味咀嚼,不啻一顿精神美餐。《趣味中医一本通》适合喜爱中医的读者阅读品味。
  • 养老护理预防摔伤技巧

    养老护理预防摔伤技巧

    本系列教材是上海和佑养老集团经过多年研究、实践与探索,参考并结合国际上先进的养老护理知识与项目管理理念,为提高养老行业从业者的知识及技术水平而编写的,另外该套教材也可用于养老护理员的教育和培训。
  • 2009版国家基本药物简明手册

    2009版国家基本药物简明手册

    本书列入了2009年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205种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以及102种中成药,共计307种药物。
  • 中医内科临床诊治

    中医内科临床诊治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宝贵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它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为中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科地位。
热门推荐
  • 麻辣水浒

    麻辣水浒

    以“麻辣”来给水浒命名,大概想赋于水浒以新的味道。人们对于味道有多种需求,一种味道尝久了,就想换一种味道。我猜晓东的意思,是要给水浒的读者们换换口味。麻和辣都是重口味,都是刺激性的口味,读者诸君小心了,别被晓东麻翻,别辣出汗来。
  • 重生之无敌仙尊

    重生之无敌仙尊

    当我闭上眼睛时,渡劫失败的灵魂已然消散。当我睁开眼睛时,重生修仙的灵魂焕然新生。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之后,不过一捧黄沙。唯我凌尘,修仙永恒!
  • 都市之随身新手村

    都市之随身新手村

    张小虎有点怀疑自己在大城市奋斗的意义了。并不是说有好多钱才能幸福。并不是说能在大城市买房才能幸福。有了一个游戏新手村,张小虎觉得打打怪,养养宠物,陪陪父母其实挺幸福的。
  • 明星的甜蜜爱恋

    明星的甜蜜爱恋

    这本书有tfboys和exo哦!!!如果觉得不错的话,记得推荐给别人看哦
  • 知道在修仙

    知道在修仙

    穿越过去带着记忆和经验走上智商碾压一切的道路,当然我不会告诉你他还是高手来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斗罗里的修仙者

    斗罗里的修仙者

    当魂力与灵气碰撞,魂导器与法器碰撞,会发生些什么呢?敬请期待《斗罗里的修仙者》
  • 庙堂志

    庙堂志

    谁说女儿不能安天下,不能垂青史?赵幼莼始终记得她那封册封她为正四品行龙卫佥都御史的圣旨上的最后一句话:愿尔勤勉不缀,为国效力。面前的人玄衣鹤立,背负星芒,眼眸中还有一丝朦胧的醉意,掺杂着三分温柔三分笑意,他说:我娶你。“愿你长歌有和,独行有灯。”祝东风看着她道“了了,我可以一直为你掌灯吗?”
  • 反派是要娇宠的

    反派是要娇宠的

    总有一些反派死于话多,与人设不一致,然而宁沐的任务就是让反派从一而终,再让他安然的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