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0900000021

第21章 事夫(5)

在《德育课本》里面讲到一个故事,是讲晋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吴隐之,他从小就很清白廉洁,很孝顺,后来做了官。他的夫人靠纺纱织布来挣一点生活费用,而且生活所有的作工劳务,煮饭烧菜都自己来做。冬天甚至都没有棉被,还要搞一些草团来铺在地上裹在身上,过着非常勤俭清苦的生活。有一次有人就问她了,你不必要这么辛苦,你的先生是做官的,有俸禄,为什么你还过着这么样的苦日子?你可以请一些丫鬟、奴婢帮你做事,你可以吃得好一点穿得好一点。这个吴太太就说:我先生做官非常廉洁,他所得到的俸禄又要赡养宗族,又要救济百姓,需要量很大,所以我要尽量的减少开支,帮助我丈夫廉洁。我们讲太太是贤内助,吴隐之的夫人真正当得起这个名号,丈夫有这样好的愿望,有这样的德行,太太能够一心一意地来协助,随喜功德。

有的人他就又要问了,说这是在古时候,所谓是在男尊女卑这样的一个社会里面,什么都是男子说了算,女子只能跟着,那现在我们讲男女平权的社会了,怎么还能够用过去的那套模式来要求我们现在的女性?这岂不是禁锢女性了?这类问题我相信肯定有人会问的。女子柔顺丈夫,事夫里头我们看到男主外女主内,女子侍奉丈夫像侍奉父亲母亲一样,把夫君推成贤尊的位置,自己守在卑弱的位置,要知道能够这样做,这个德行就是圣德。

一般我们讲女子,形容女子的美好,说女人如水,像水一样的美。水到底美在哪?《道德经》讲上善若水,那有什么样的德称为上善?我们来看水,老子《道德经》里面讲“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这水它只是利益万物,它不跟别人争,它舍高位而就低位,从高往下流。别人都不喜欢低的位置,它就往低的位置走,这叫处众人之所恶。恶就是厌恶,大家都厌恶低下而喜欢高的,水正好相反,它不与人争。太太在家里面,她把高位让给夫君,自己守着低位守着卑弱,这就是水的谦德。

《道德经》上讲“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女子的善德就在于她不争,她能守着卑弱,她能够不争。你看在一个家里头两个人,我让夫君在高位,自己守着谦卑,这种德行孕育出来的后代,他能做到与人无争。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能与人无争,这个社会就和谐了,那就是太平盛世。这个德靠谁来教?靠母亲来教,靠太太来教。家庭就是个学校,太太就是老师,教先生不争,教孩子不争,能够不争,这叫上善,你愈谦卑别人愈尊重你。《道德经》上讲,“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百谷就是百川,川流不息终归到海。你看中国的江河都是自西向东流,东流入海,大海称为百谷之王,这海它是水之王,就是最大的,何以能够称为水的王?因为它是最下的,它处在最低位,它才能够海纳百川成为百谷之王,所以它能善下之。你仔细去体会这种谦下之德,谁能做到?圣人能做到,家里女人能做到。这家里面要出圣人,首先要出具备女德的太太和母亲,圣人是有女德的母亲孕育出来的。周朝的文王、武王、周公,他们的母亲都是圣人,这是谦下之德,是水之第一德。

第二柔弱之德。《道德经》上讲,“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这是讲到天下最柔弱的是水,天下万物金木水火土,这最柔弱的属于水,但是水却能够攻坚,再坚硬的东西它都能破。所谓滴水石穿,石头是很硬,再硬的石头,水一滴一滴的,最后都能把它滴穿,这是讲到柔能胜刚、弱能胜强。“以其无以易之”,这个易就是轻易、轻视,一般人都把柔弱轻视了,可是柔弱不能轻视,柔弱之德胜于刚强。天下都知道水能穿石,没有不知道的,但是都不能行柔弱之德。女子在家能行卑弱之德,不就是在行水的这种弱能胜强、柔能胜刚的德行?曹大家《女诫》里头,第一章就讲卑弱第一,卑弱之德是圣德。

《道德经》又讲,“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至坚,无有入无间”。这是讲什么?最柔的能够驾驭最坚强的,这水是最柔的,可是它能穿山透地,它能够腐蚀金石,金、石、山和地这都是最坚硬的,天下之至坚,但是至柔可以驰骋天下之至坚,也就是驾驭天下至坚。一个家里面夫主刚主阳,这是坚,太太主柔、主卑弱,是阴柔之美,阴柔能驾驭阳刚,这个道理一般人他没有想到。家里面有一个好太太,真正旺三代。太太不是说很刚强的,很霸道的,这种太太不可能旺三代。为什么?阴阳不平衡。要阴阳平衡,刚柔相济,天清地宁,这样的家庭才能够长长久久。

如果女子也要跟男子来争刚强,要知道可能是争到了刚强,但最后也会失掉,《道德经》上也讲了一句话,讲的很有哲理性,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我们自己想一想是不是?人出生的时候每个婴儿那很柔软,婴儿是最柔软,身体好像没有骨头一样的柔软,生也柔弱,最柔最弱的是婴儿,可是他生命力是最顽强的,死的时候是最坚强,这两手一摊僵在那死了,僵尸。所以柔弱才是生命力,万物草木都是这样,刚刚出生的小草,你看它是很柔弱的,可是死的那种枯槁的草木那是很脆、很刚脆。《道德经》上讲“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家里有生气,需要有柔弱之德来滋润,这个角色由女子来承担,你想想一家里头女子她的作用多么大。这是她对家道兴旺的贡献,这个男子没有办法比拟的。

讲男尊女卑,这不是说看不起女性,这是什么?女子要效法圣人,行上善若水之德,要不要去行上善若水之德就看你自己。古人讲读书志在圣贤,女子也能成圣人贤人,但是看自己愿不愿意去做。你愿意做一定能做到,夫子讲我欲仁,斯仁至矣,不外乎就是把自己的欲望,把自己自我凌驾的那种傲慢的气息平息掉,你就能归仁。我欲仁,斯仁至矣,你要做圣人也能做到。《弟子规》教我们“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懂得这些道理了,我们要立志发心去做。懂了道理还不去做,这叫自暴自弃,圣贤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

圣贤不外乎朱熹老夫子所讲的存天理灭人欲而已。这个上善若水就是把所有的欲念全部都舍掉,所以他能够做到不争。而只要不争,天下就不能与之争,这就是圣德。为什么我一定要跟丈夫争、跟孩子争?我扶助他们,让他们出人头地,让他们建功立业多好!为什么一定我要出面争这个风头,我要建功立业,把丈夫孩子踩在脚下?那这个家业到你这一代就断掉了,你争得来的太有限了。你能不争,你能上善若水,你这个功德无量无边,你自己也能成圣人。

底下讲“死同棺椁,生共衣衾”,有的版本是用“死同葬穴”,意思大同小异。在《吕新吾闺范》里面有一个故事,讲太太千里寻夫骨,非常的感人。从前有一个人叫李五,他的妻子张氏,他们在济南。张氏十八岁嫁到丈夫家,因为丈夫要去从军,结果离开了家,就死在了战场上。当时公公婆婆年纪大了,他们也没有孩子,公公婆婆家里很穷,只有李五的妻子张氏照顾他们。张氏就天天纺织养家糊口,代夫君尽孝,一直到公公婆婆都去世了。这时候张氏自己很感叹,现在替夫君完成孝道了,但是丈夫死于数千里之外,尸骨不能归乡安葬,以前公公婆婆在不能远离,现在公公婆婆不在了,这孝道也完成了,我不能让他仍然躺在异地他乡。于是她就发了一个誓,大冬天的她就躺在冰上,发誓说:“如果我能够把丈夫的尸骨找回来安葬,那我躺在冰上也不会冻死”。结果她竟然躺在冰上一个多月都没有死。乡里人都非常的惊喜,这孝女、贞女的感应真不可思议!所以乡人都拿出钱粮供给张氏,给她路费,张氏于是就启程去寻找夫骨。五千多里路,过去没有车靠两只脚走路,没想到她不到四十天就到了,这也是不可思议,我们想暗中都是有天助。找到了过去先生那个战场,看到她的那个侄儿还在把守边关,于是就问,她丈夫的遗骨在哪里。因为年头太久了,侄儿都忘了,于是张氏就痛哭流涕。突然就感到她丈夫的魂降下来,跟她讲话,跟她说自己的尸骨在哪里,于是张氏就依这个魂灵所说的话去找,果然找到。当时朝廷得知这件事情,特别下旌表表彰,张氏寻夫遗骨是属于贞妇的节操行持。

吕新吾先生有一段评论说,“夫死而舅姑无依,则我身重于夫”,这张氏是孝妇,丈夫死了,但是公公婆婆还在,而且没有依靠,张氏自己就要尽孝道,所以我这一身重于夫身,我就要保存好自己以能够好好尽孝。“故代夫为子,而夫死若忘”,本来尽孝两个人一起来尽孝,可是丈夫不在了,老人的儿子没有了,张氏代夫为子,这是对公公婆婆尽孝,而把丈夫死了的事情放下了。不会计较说这什么事都是我一个人做,要丈夫在的话两个人做多好,她不会这样计较,把丈夫死了的事情放下,一个人尽心承担尽孝操持家务。“舅姑死而夫为客鬼,则夫身重于我”,一直到公公婆婆死了,去世了,孝道算是尽了,但是丈夫客死他乡,这个时候就想到夫身重于我身,那就要去找丈夫的尸骨,而自己都不在乎自己的这个身体。原来要用这个身体来尽孝,现在尽孝尽到了,要用这个身体去寻找夫骨。“故忍死间关,而夫尸竟得,孰谓贫妇而有斯人”?这个张氏能够忍死间关,就是不怕死,为了寻找丈夫的尸骨可以舍命,这样的至诚感通天地,感通丈夫的魂灵,得到尸骨。所以这后面是赞叹,孰谓贫妇而有斯人。孔子过去赞叹伯牛,说有斯人,现在吕氏吕新吾先生赞叹这位张氏,这个人真难得可贵,可以说孝贞两全。

我们再看最后一小段:

能依此语。和乐瑟琴。如此之女。贤德声闻。

如果能够按照《女论语·事夫章》里面的教导去做,那你一定能得到和乐美满的生活,这是贤女贤妻。“和乐瑟琴”,这是琴瑟的弦演奏出和谐的音乐,这个是比喻夫妻相合。“贤德声闻”是讲这样的女子能够恪尽妇道,她的贤德名声能够闻于乡里。如果我们能够发心,落实女德,在现在的社会里面一定能够贤德声闻。为什么?现在做女德的人太少了,过去你要能够贤德声闻,那要做得相当出色才行,过去每个女子都这么做,你要做得不好,你或者做得不是那么出色,绝对没有赞叹你的。现在不同了,现在没人做了,你要稍微做好一点,你就与众不同,你就是贤女。当然我们这么做不是为了出名的,第一真正为了我们自己得幸福美满,这是自利。第二是利他,扶正这个社会风气,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现在这个污染恶浊的社会里面,我们树立上善之德,你这个功德就不可思议了,和谐社会就能实现。古人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怎么治国平天下?你能把女德在你自己家里落实,自然能够感化家庭,感化社区,感化社会,感化世界,这就是治国平天下,这个平是和平的意思,就是构建和谐世界。

女德,前面也已经讲到了整理家务、学礼、早起、未嫁事父母、已嫁事公婆,还有事夫,侍奉丈夫,这固然都是非常重要的,而更为重要的就是这一章讲的教导儿女。印光大师有一段开示说,“家庭有善教,则所生儿女皆贤善,家有贤子,则国有贤才”。我们希望国家都有栋梁之才,那必须从我做起培养好儿女。培养好儿女就要靠家庭教育,尤其是母教,印光大师讲“家教之中母教最要”,要就是关键。为什么?孩子跟母亲在一起的时间多,受母亲影响大,所以母亲要是能够善教,儿女都能够贤善。能够为社会培养一个良民,这就功德无量。要是能为社会培养一个圣贤,这个功德真正是不可思不可议,无量功德,你真正对于社会的恩德就太大太大了。你想想,有一个圣贤出世,能够帮助多少的众生离苦得乐?而出现一个圣贤要靠母亲的教育。我母亲刚结婚的时候,还没生我她就立志要培养一个好儿女,要为这个社会培养好儿女。每一个母亲都应该有这样的志向,这样结婚才是神圣的,它不只是为了两个人的情爱结合,而是真正为了社会培养下一代,这是对社会的责任,不是两个人的事情。

我们看到新闻媒体里有这样一个感人的报道,说一个母亲造就了一个坚强的孩子。报道说,山东省肥城市安临站镇冯家杭村,有一个家庭,在1988年这一家遭受意外的大火,把当时只有三岁的孩子蔡振国烧得面目全非,而且是严重的伤残。当时因为家里比较穷,没有很多钱治疗,孩子整个身体已经烧得惨不忍睹,五官移位,双腿弯曲,没有办法行走,头和胸都连在一起。伤残的孩子基本上只是能够活下来,这样一个孩子,那是一个家里很大的不幸。可他有一个坚强的母亲,这位母亲说:世界上宝贵的东西虽然多,但我觉得最宝贵的是亲情,我不能让我的孩子失去母爱,母爱是不能打折的。所以尽管家里也有人提议说这孩子已经废了,扔了算了。但是母亲还是坚强地来教养这么一个残疾人。

首先面临的是这个孩子该如何面对自己的不幸。这孩子太幼小了,即使恢复了之后,他也不敢正视自己的面容,不敢照镜子。结果这母亲就拿着镜子对他说:“振国,你看看自己,你不必害怕,也不必哭,无论别人说你怎么丑,你的脸永远是妈妈眼中最美的花。”这个孩子听到母亲的鼓励,就鼓起勇气来照镜子,但是照了镜子之后还是哇的一声大哭。于是母亲慢慢地鼓励他,你再拿镜子看一看,一直到最后他照镜子不发抖了,他过了第一关。

马上又要面临第二关,学走路,因为烧成重残了,腿其实都已经是粘合在一起了,现在要他学走路,这是很困难的事情。最开始要把捆在孩子腿上的这个纱布拉开,因为他全身都植皮,皮肤特别的敏感,这纱布一松绑,这血水和脓水都往下流,痛得孩子拚命挣扎,撕心裂肺地哭。当时这母亲也是万箭穿心,但是她咬着牙,帮孩子把纱布解下来,然后把他的腿掰开让他学走路,就这样一寸一寸地帮他挪步。一直到他八岁那年,这个孩子终于能够站起来了,而且可以在屋里走个不停。到了学写字的时候,母亲也要鼓励他,因为他的手只有三只手指,所以写字非常困难,握笔时孩子握得手都出血,但是母亲鼓励着他,他学写字咬着牙拿起笔不放松,一直到他会自如地写字为止。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诗话花草

    诗话花草

    本书主要选取了部分名花异草加以抒写,共有三十九节组成,大致分为名花和异草两部分。用优美的笔调、丰富的想象,对所选取的花草逐一描写,其中大量引用了诗人们吟咏花草的诗章,从古至今、十分丰富。文中还穿插了不少有关的逸闻趣事,生动有趣。
  • 取名

    取名

    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良名。姓名,传承了人的情、意、志,姓名,蕴涵了人的精、气、神,姓名,传达着天地之玄机。姓名虽不能直接决定人的一生命运,但好名字透着时代的信息,凝聚着深刻的寓意,寄托着人的理想、抱负和志向,助你树立人生的追求目标,激励你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在心理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影响人的一生。如何为孩子取一个好名字?当名字成为自己人生的阻碍时,如何去改名?当你打算筹建一个公司或企业时,又如何为它取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本书内容包括:性感,何为性感?:性感是一种欲望的表达、头发乱了、什么是男人的性感?不平等的性感、和老公一起看美女、财物与祸水:男性中心社会里的女性。无处不在的性感——商业与风化;无处不在的性感——出版中的性;无处不在的性感——色情文艺;无处不在的性感——性感的药物;性爱与革命;让我们享受健康、坦荡、明快的性。
  • 面对中西文化(汤一介集)

    面对中西文化(汤一介集)

    本书是作者对中西文化交流研究方面论文的汇编。书中分析了中国文化如何从传统走向现代以及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的问题,从中国学术界出现的“文化热”现象反思了文化多元发展的必然性,并通过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评扩展了这一反思,论述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必定会对双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意义,也抒发了作者对现实文化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感受。
热门推荐
  • 从向往开始做明星

    从向往开始做明星

    在山里支教,一做就是五年。简单而平淡的日子随着向往节目组的到来而被打破。一颗巨星冉冉升起。
  • 夫贼妇嚣:微微一笑来一刀

    夫贼妇嚣:微微一笑来一刀

    当星际女战警穿越成废柴,当星际大盗穿越成遥不可及。废柴无奈的越走越偏,但是她还可以:一边跑偏,一边逆袭。——————————————她拿着一把锋利的小刀浅笑,脚下的人却吓得魂飞魄散:“饶命啊!”他过来:“你是选择挨她的刀呢,还是选择挨我的刀?”“你们……无耻!”“没关系,你骂得再难听,我们也只会给你一刀,不会多呦!”
  • 自俗

    自俗

    回忆录,记载生活琐事,理在故事,故事在里
  • 无卿不冥王

    无卿不冥王

    北冥,21世纪重生穿越黎大小姐与帝皇(无极阁人称冥王)的狗血爱情。
  • 当猫头鹰作为主角

    当猫头鹰作为主角

    梦境与现实融合,现实的人们侵入梦境,作为梦境世界之一的猫头鹰王国会面临怎样的状况?不过,不管怎样,作为猫头鹰王国的守护者,我决不允许你们破坏我们世界的宁静!--------------------------------------------其实,这就是一只小猫头鹰的成长记啦~不过他出生之后没多久,猫头鹰世界的状况就变得有点复杂了。
  • 恰似流年似水

    恰似流年似水

    是你非要挤进我的世界,带给我很多新鲜的事物,让我一步一步走向你的世界,把我所拥有的一切一点一点交付与你,直到掏空自己,你才冠冕堂皇的告知我,你只是我生命里的一个过客,你要从我人生的列车里下车了,你告诉我,我们之间没有爱情了,你不爱我了,可我却还深深的爱着你,大概你就是我的劫数吧,忘记你尽然会舍掉我半条命,这庞大的代价,我再也付不起第二次......这次我真的要忘掉你了
  • 顾顾心安在

    顾顾心安在

    回忆总是让人怀念的,你会发现当时遇到的所有的开心的不开心的事情最终都会浮现在我们的记忆之中,所有的故事都是关于我的生活,其中出现的人物会用小a,小b,小c~等来代替
  • 魔女闯的祸

    魔女闯的祸

    [花雨授权]呵呵——这男人接近她,虽然是为了她身上的宝物,可是,她对他这个人可有兴趣极了!原本她是不想要结婚的,但,这男人分明是上天特地为她打造的,不但长得帅,身手好,智慧又高,呵呵——这男人,她要定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他慢慢的走进我的世界

    他慢慢的走进我的世界

    安偌晨焦急的催着于小珞道:“把手给我,你自己爬不上来的”于小珞有点害怕声音颤抖,艰难的说着:“我怕,万一我太重你拉不动连累你咋办,我不要,不要你也出事,”安偌晨顿时火大的吼道:“就你那点体格我还拉不动我算男人吗,快点不要那么啰嗦,在这样下去你支撑不住的”此时虽然刚下过雨,但安偌晨却是大汗淋漓的,在他白皙的脸上豆大般的汗水一滴一滴的掉落。于小珞最终还是选择把手交给安偌晨,于小珞考虑的几秒钟让安偌晨感觉像过了一个世纪一样煎熬,他怕她支撑不住,安偌晨见于小珞把手伸了上来,连忙拉住于小珞的手就往上拉,于小珞见安偌晨有些吃力,也使出了全是力气踩着崖壁上的土往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