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85900000025

第25章 周大新(3)

十四年前那个秋天的一个很平常的日子,身着军装的周大新来到位于北京东郊的鲁迅文学院,参加第二期进修班。这一期的学员,以文学编辑为主。大新是军人,又是作家,且是小有成就的作家,因此在他们班上显得很突出,我也就很快地认识了他。但大新不是那种锋芒四射的人,他腼腆得像个大姑娘,一般是不大抛头露面的。他总是认真地听课,默默地思考,勤奋地写作,同时经常不显山不露水地做点好事,在经济上接济一些有困难的同学啊,帮我们做点同学的思想工作啊,等等。于是,大新很快成为这期进修班学员的核心,成为威望很高的学员。记得按照教学计划我们要选择一位学员为其举办作品研讨会,全班公推了大新。因此,尽管大新于当年的春夏之间已在山东泰安刚刚开过一次作品研讨会,我们还是于当年初冬时节在鲁迅文学院又为他举办了一次规模更大的作品研讨会。记得不仅在京的一些知名的作家、评论家与会,部队的不少作家、评论家也应邀与会,连平常不怎么露面的原总政文化部部长徐怀中同志也来了。大新的作品很有读头,也很有说头,会开得相当热烈,也很有水平。这是我在鲁迅文学院主持教学行政工作的十来年中,为学生举办的许多次作品研讨会中最成功的一次。因此,不仅大新高兴,我也很高兴。

大概在这次研讨会的筹备期间和会后,我和大新的交谈多了起来,但研讨会开过不久,进修班就结业了,大新也就离开鲁院回部队了。记得当时他的工作单位虽然在济南,但由于是搞创作的,家又在南阳,于是大部分时间住在南阳写作。大新是个很能记住别人哪怕一点点好处的人;为他开作品研讨会,本来是我工作范围内的事,不值得言谢的,可是他却一直记挂在心里。1988年6月间,他怂恿河南南阳地区文联邀请我到南阳讲学,他借此机会在他的家乡隆重地接待了我,以表达他的谢意。6月的南阳小盆地,天气已经很热了,可大新不仅安排我的食宿和讲课等事宜,还陪我游医圣祠、卧龙岗、武侯祠,参观汉画馆,往往是忙得大汗淋漓,但是我们都感到十分愉快。我此行的重要收获不仅仅看到了南阳的山川风物,发现小盆地深厚的独特的文化积淀——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交接处独特的文化景观,而且发现在这种独特的文化背景下颇有作为的南阳作家群,认识他们当中的一些作家,诸如二月河、孙幼才、周熠、周同宾等。短短的几天南阳之行,可谓收获颇丰。

但是,1988年初夏南阳之行最大的收获还是认识了大新的一家人,从一个更深的层次了解了大新。大新把我请到他家里吃过一顿颇具地方特色的家乡饭,认识了他的爱人小英和当时刚刚上小学的儿子。小英毕业于武汉大学,在南阳地区一个局里当副局长,是位副处级的干部。可在家里,她则是个标准的贤妻良母,对大新和儿子呵护备至;大新在外忙这忙那,可到了家里却当上了饭来张口的老太爷。贤妻娇儿,大新的家真是够温馨的!难怪他总是要回到家里写作,难怪他有那么好的创作心态。当然,这个小家庭也不是一帆风顺一点小灾难都没有,据说后来有一个时期,小英蒙冤受屈,大新为了替妻子洗刷不白之冤,奔跑于济南、北京和南阳之间,连儿子都寄养在一个战友家里。但是云霾终于扫清了,这个小家庭又恢复了昔日的温馨和幸福。而在这个风浪中,更显示出大新作为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感和博大的爱心。我听朋友转述大新一家的这段遭遇,更加尊敬大新,也更加信赖大新!

无论是作为一位朋友,抑或作为一个丈夫和父亲,大新的品德都是值得称道的。行文至此,我想起了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赞许柔石的一句话。鲁迅先生这样写道:“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见《鲁迅全集》第4卷483页)”大新也是一个处处损己利人的人,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人,无论是对家人,对朋友,均是如此。因此,无论从旧道德标准或从新道德标准来衡量,他都是个真正的好人。当然,大新有时也有点过于善良了。前不久有一次打电话到他家里找他商量点事,他一直不在,过后他解释说那两天被派到郊区一个宾馆里监护一个被“双规”的干部。他话里话外流露出对这种受贿干部的不理解,身居高位,吃喝不愁,干吗还要索贿受贿呢?这是大新善良也可以说是单纯的一种表现。

大新为人善良老实。可写起小说来却不怎么老实,他总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总是尝试着各种写法,进行各种艺术试验。1987年下半年在鲁院进修时,赶上有一股小小的“文体热”,我大概从那年开始进行小说文体的一些研究工作,不仅在文学评论中试着运用文体批评的方法,在课堂上也鼓吹我的那些相当肤浅的文体论,诸如巴赫金的复调小说,平行蒙太奇等等。这些东西大概被大新听取去了,于是,他在小说中也就付诸实践。大概是1990年春天,他送来即将出版的长篇处女作《走出盆地》的校样,要我践约作序。我读了这部只有不到二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后十分兴奋,不仅为大新所展示的女主人公邹艾的人生道路所吸引,为他塑造的这个带有盆地烙印和时代投影的艺术形象叫好,而且为他的小说文体试验感到高兴。记得我写的序里有一长段是对此作文体的分析,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抄录于此:“本来,像《走出盆地》这种只写一个人的命运、时间跨度较大、单纯纵向展示的作品,是容易写得单调的,但是,由于作者有比较强的文体创造意识,注意不断地变换叙事角度,渲染叙事环境,把握叙事节奏和情调的变化,并在三个部分里用三个神话故事与叙事主线形成一种共鸣照应的关系,因此使本来容易写得单调的故事变得丰富起来,平添了不少韵味。”唯其如此,我认为这部小说在结构上是大新尝试着写复调小说的一次有益的试验,从文体创造上给予较高的评价。听大新说,这部小说出版前在一家大型文学期刊发表时,编辑由于缺乏必要的文体知识和文体意识,把作为复线的三个神话故事统统删去了。我对此感到震惊和惋惜,嘱咐大新出书时一定要恢复。后来在大新的坚持和在我写的《序》的肯定下,这三个神话故事在出书时恢复了。

翌年的初夏时节,也就是1991年5月,关于周大新近作的一次研讨会在济南军区创作室的筹划下于济南举行。已故的老评论家冯牧应邀赴会,我和北京评论界的一些朋友也都参加了这次济南的盛会。这次重点讨论的周大新的中篇小说《左朱雀,右白虎》,也是一部在艺术上有新的追求的作品。记得1988年初夏第一次到南阳,大新陪我参观汉画馆,面对当年鲁迅先生给予极高评价的出土的东汉墓葬中的墓砖、墓石画原品,真令人震撼!记得当时同大新有过关于汉画与南阳文化积淀的讨论,没想到过了两三年,大新就把有关的文化思考用到这篇小说的创作上来了。应该说,比起“豫西南有个小盆地”系列中别的中短篇小说来,《左朱雀,右白虎》对南阳文化的沉积有了更深入的开掘,这正表明大新在创作上又有一个新的飞跃。我自然为此而高兴。

大新的小说,从题材来看,大体有写军营和写故土两类,有的是把二者打通起来写,诸如短篇《汉家女》。但总的说来,他的小说写的大都是豫西南那个小盆地在改革开放年代里的人和事,诸如“豫西南有个小盆地”系列中的篇什,然后又有长篇《走出盆地》,最后以《第二十幕》这部百余万字的史诗型的长篇作结。作为一个热爱故土的作家,大新始终有一种盆地情结。但近日听大新说,他刚完成一部新的长篇小说,叫《21大厦》,写的是大都市的现代生活。看来,这种题材的转换表现了大新在创作上的另一种不安分,他想在现代城市题材上试试。当然,试得怎么样,要等看了作品再说,不过,其探索的勇气是应该首先得到肯定的。

我在本文的开头说过,大新算是我的学生,更是我的朋友;我不敢谬称知己,但是十多年岁月证明,大新是一位可以信赖的朋友。我们的交往没有什么利害关系,因此友谊似更可靠。下岗之后,白天坐在书桌前读书写作,晚上靠在沙发上面对并不吸引人的电视节目打发时光。这时,偶尔电话铃声响起,拿起电话听筒,传来大新那带有相当浓重乡音的问候声,似有一股暖流传遍全身。这就够幸福的了,难道舍此别有他求吗?

同类推荐
  • 生命是创造自己的过程

    生命是创造自己的过程

    亲爱的读者,现在呈现给您的这一篇篇璀璨夺目的美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其中的每一篇都值得您反复阅读,甚至背诵。“双语美文悦读馆”里的美文以绚丽的文笔,引领您进入一个不同文化的人生世界,细细品味,不仅给您美的享受,更给您以人生的启迪。在清凉的午后,或者是温馨的夜晚,一边品尝杯中的香茗,一边欣赏书中的美文,心旷神怡、宁静淡远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感悟人生真谛,沐浴智慧光芒,在红尘中做一次出世旅行,于平淡中追寻隽永,于短暂中思考永恒。
  • 掬水月在手:中国古代诗歌的文化品读

    掬水月在手:中国古代诗歌的文化品读

    本书选取61篇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中国古代诗歌作品,从美学、哲学、宗教学、人类学等角度切入,站在文化哲学的高度上,对作品进行品读与评鉴。每篇赏读文章约千余字,篇幅短小精悍,笔风轻快灵动,且注重文化解读和个人体会,具有独特的视角和原创性。本书读者对象主要为大中学生和诗歌爱好者,也可供诗歌研究者参考。
  • 鲁迅经典全集

    鲁迅经典全集

    如果说英国文学不能没有莎士比亚,那么我们的民族文学则不能没有鲁迅——鲁迅是现代中国文学的民族魂。为了让读者朋友更方便地阅读经典,聆听大师的声音,编者特别把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以及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及杂文集奉献给读者,衷心地希望广大读者能从中获益。
  • 我的人生故事

    我的人生故事

    本书以自传体文学的体式,对一位幼时与光明、声音隔绝的女孩学会说话、读大学的经历进行记述,是这位作家、教育家的青年生活回顾。
  • 多元视角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多元视角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本书收录2013年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年会的27篇优秀论文。文集根据论文选题、视角、主题等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后殖民生态批评”、“独特叙事民族身份多元文化”、“伦理反思现实关照原型探索”和“身体政治两性聚焦后现代之思”。这些研究成果代表了江苏省外国文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和新动向。
热门推荐
  • 烟花散尽依无缘

    烟花散尽依无缘

    人生最美的时候是?青少时代?错,实际是童年时代。某只成熟的大大----自从遇见一位妹纸后便决定,这便是他的媳妇儿了。然而,作为当事人是并不知道的。几年后,男友劈腿被甩,该!还是回到我身边吧。一无所知的小白兔----自从母亲去世后,这个世界模糊了许多:眼前总会浮现樱花树下的场景,一个男孩,一句看似诺言的话。夜郴:我像被爱判了个刑,即使被你忘却,能守护你,便已满足。含芯:或许当一切大白时,我才敢面对自己的心。繁华未尽的时候,心早已沦陷。
  • 轮回战天录

    轮回战天录

    紫衣神剑少年郎,三尺青锋谁能挡?狂人傲骨战四方,血染天下皆惊惶。七星聚,乍露锋芒。威势显,日月避让。轮回现世,各方动荡。沐家儿郎,举世无双。试问当世英豪?三主七星,皆为太上!
  • 冷情总裁偶像妻:最后的最初的爱

    冷情总裁偶像妻:最后的最初的爱

    他—夏加楠:集霸道、执拗、冷漠、无情、不可一世......于一体的“优质”总裁。她—连敏洁:为忘却初恋只身前往陌生城市任教的美术老师。兴许是命运弄人,又或许是命中注定。他俩猝不及防的一瞬,仿若一际天荒。为什么?为什么是那般相似?爱神降临,守得住缘分,却无法守住自己的心。于是,女人哽咽。“夏加楠,你的爱太自以为是,恕我承受不起!”男人漆黑的眸光渐变,他极力否定不该有的情绪,最终,还是不顾一切爱上了。爱,若然卑微到尘土当中。多年后,女人终于明白。男人的出现并不是偶遇,那些痛彻心扉的伤痕再次提醒—最后的爱,某种程度上也是最初的爱。
  • 鬼说之千年人

    鬼说之千年人

    这个世界除了人其次就是鬼,那么有鬼就会有阴阳师,有一个传闻一直在阴阳师那里传说着,人可以永生!为了得到永生阴阳师开启了无情的杀戮。
  • 灵魂深处

    灵魂深处

    三十年前,郭于敏、苏琪、宁立本、钟梅韵、石光亮、沈思几位知识青年一起下乡插队,在农村共同经历了疲累又苦闷的青春岁月。后来,他们陆续离开乡村,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三十年后,大家聚在一起,现实境遇已经大相径庭。已是作家的沈思他逐一联系昔日的伙伴,对他们采访,和他们深聊。在朋友们经受岁月洗刷的故事中,在彼此的对谈中,沈思窥看到了时代的灵魂深处,也映照到自己的灵魂深处。作者简介李连渠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1982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后担任乡长、市长、审计局长等职务,足迹也由乡镇走进县城又来到省城。曾在作家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仕途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尘仙尊

    无尘仙尊

    渡劫成功,准备飞上仙界的李尘,为了再看一眼家乡,历经重重危险,回到地球,可却没有想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凌阳颂

    凌阳颂

    十三岁时,她师傅告诉她,她的真实身份是先帝遗珠,“凌阳公主”。梁王靖难,先帝蒙冤,为给先皇报仇,她深入京师,化身她人,利用智慧和谋略,在波涛汹涌的京师却能独善其身。在她将要实现计划时,却意外得知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并不是“凌阳公主”,原来,一切都是她师傅的阴谋,她只不过是她师傅的一个棋子。在她得知事情真相后,她又该何去何从……
  • 影后快穿之宿主开挂了

    影后快穿之宿主开挂了

    影后苏茵死在了去参加电影节的路上,眼看就要摘得影后桂冠却死翘翘了!却没想到成为了替炮灰逆袭的任务者。穿越到一个又一个的世界中,虐渣渣、撕绿茶、拆光环!系统:那个宿主,我们的任务是逆袭,不是搞事情!苏茵:闭嘴!躺赢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