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85900000029

第29章 宗璞(1)

1.七十感怀

宗璞

其一

明灭红烛自有时

花开花落两由之

无心岁月牵心事

冰雪聪明叹木雉

其二

豪情依旧又如何

纸上葫芦画不得

欲握管毫长四寸

素心百副礼医佛

其三

才命相妨芥子身

无端碾碎旧柴门

网遮松舍千般恨

何日全消战地尘

其四

铁箫一曲透青围

流水高山妙句回

未向苍茫觅知己

意存天地不成灰

注:“花开花落两由之”,借用鲁迅语。

2.兰气息玉精神

王蒙

许多年前读到李子云发表在《读书》上的一篇评论宗璞作品的文章,她从黄仲则的诗中拈出“兰气息,玉精神”六字来形容宗璞的作品的风格,我以为她以此来写宗璞其人其文,是再贴切也没有了。

许多人痛感于文坛风气之恶劣,他们提出“面向文学,背向文坛”,要保持“清洁的精神”,要不“媚俗”,要“甘于寂寞”,不要“媚俗”,还有什么文学是“孤独者的事业”等。

宗璞从来没有提出过什么号召过什么咒骂过什么。但是想一想,她做到了而不是说到了这一切,你大概不能不承认,她的精神是清洁的,她常常是远离文坛乃至脱尘拔俗的,更不会去媚哪个俗。正因为她甘于寂寞,所以从来不觉得也不诉怨什么寂寞的。一切的闹闹哄哄、蝇营狗苟、是是非非里,都没有宗璞的存在和印迹。

她受过很好的教育,她的作品里弥漫着书香,然而她连高级职称都没有。许多老作家老领导关心过她的看病难的事,到了,她的职称问题也解决不了。却原来,没有高级职称的人才更“高级”呢。

她的寓所里也有朋友们的身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然而她没有自己的一伙儿,她和她的友人们只知谈“义”、“艺”,从不言“利”。君子之交淡如水,从宗璞身上你体会到了真谛。

一次在一个聚会中我说到了自己的“新作”的进展,宗璞大声对我说:“王蒙,你要写慢一点!”这就是对我的友谊,也是最严厉的批评了。

她素常说话声音极小,她并不怎么善于词气,她从来没有大声疾呼的习惯,以至有一次我听不清她的讲话,不礼貌地说:“你怎么说话像蚊子?”

然而她带棱带角,有自己的见解,决不苟同从俗。对于一切炒作起哄,她有一种本能的拒斥和保留。她有所为,更是有所不为;有所交,更是有所不交。对于卑污,她绝对不能接受。

最近一次作代会前后,有些作家为自己的“一官半职”奔走得辛苦。有些作家为打掉与自己不是一个圈子的候选人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把他们的告状信收入文集,堪称奇观。宗璞对此木然无觉,大家也几乎忘记了她。

忘了也罢,木然也罢,她还是榜上有名。谁说作代会没有什么文学的民主呢?至少宗璞的当选主席团委员给人们带来了民主的希冀。

3.意外的宗璞

林斤澜

宗璞和我同时久居北京,久达半个世纪不算夸张,又是同行,见面的时候却不多。若好记性,是能够扳指头儿掐得出来的。推其原因,倒要先放下目前流行的“个人化”,往“众”里“掰扯”。一曰双方没怎么担任过职务。二曰在文学“档次”上,历来处于“边缘”状态,不知宗璞以为然否?

近读季老《牛棚杂忆》,这位博学前辈认定“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最野蛮、最残暴、最愚昧、最荒谬的一场悲剧”中,我们也就是“十年生死两茫茫”。因为走正字儿时候,不上台盘;走背字儿之际,也不见于生死簿,何来音信?

平日偶然见面,可又不需寒暄,总用不着“今天天气哈哈哈”,也不像“开门见山”,更不那么“单刀直入”,只仿佛接着昨天的话碴儿说话就是了。

谈论宗璞的专栏要我写点印象,又道是宗璞自己点的名。那么就前面这点意思,恐怕交不了卷。其实也有一个印象每每发生出来,只是一直说不清“所以然”,和前边那几句里的一两句也有些矛盾。这个印象是每每感觉意外。若写作“她老叫我意外”,可能是流行歌曲的好题目,好了,就这么着吧。

有个什么笔会,十来个人到南方转悠回来,人说宗璞爱吃摊头小吃,我表示意外。原以为这一位书香门第,想当然过的是闺秀日子,和摊头小吃不好联系。提问:“怎么个碴儿?”

一位说好比逛街,走着走着不见了宗璞,回头一找,在街边小摊上坐下了。一位补充说,宾馆里的饭够可以的,是吃了饭出来逛逛的。

过后南方又有笔会,我打电话约宗璞一起逛逛,当然高论“冠冕”理由,稍带点缀风味小吃。宗璞叹息了,叹道刚从美国回来,“行李都还没有打开”。我放下电话,联系诸多信息——纳闷,她回来足足一个来月了。“行李都还没有打开”的话,查非空言,实属意外。

刘心武说——这里非提名道姓不可,兹事体大,出语不凡,生怕牵涉“知识产权法”也。这位刘贤弟说他的宗璞大姐开会不善发言,才三五句话,就“抠桌板”了。“抠桌板”一词,入脑储存。

若干年后,在一个座谈会上,一位法兰西作家振振有词,带点讲课风范。我对外国和尚,大都摸不着头脑,听着听着走神了。接着宗璞发言,虽是娓娓而谈,可旁征博引,我渐渐听出意思来,大致是对外国和尚的“解构”。她的眼睛通过镜片,落在一支笔上。那笔是用两只手的手指头抬着转着,因此手指头始终没挨桌板儿。

我虽“码”字为生,对字源却没有做功夫。凭空觉得人见人怕的“癌”字,乃老前辈照着骷髅画下来的:缺牙少齿的下巴骨上,码着洞洞。此字光临还一概如金圣叹说的“于无意中得之”。朋友们会说某人中了头彩,无意之中复强调意外。

宗璞得过一回,挺过来了。若干年后,又得,不是复发,是又一个头彩。现在又挺过来了,这在任什么人身上,都不是说声意外了得。见到宗璞,索性不敢挂齿,就像世界上从来没有过这些个“捞什子”。噫吁儿戏,身怀绝症成绝技。

前边说到季老在《牛棚杂忆》中,在“悲剧”前边不惜动用四个“最”。另在“自传”中,用的是两个对应的“极端”:“极端绚丽的面纱下蒙着的极端残酷的悲剧”。悲剧刚过,宗璞发表了篇小说《我是谁》,写一个女教授挨了斗回家,只能匍匐爬行,感觉自己成了虫子……

20世纪50年代,宗璞的“响”作——比“名”作多有声响,更和“险”字声同韵不同——《红豆》,20世纪80年代的《我是谁》,在同行中也是打响了的。前后两篇写的都是校园生活,两个园里都有湖,有树木花草,都是有文有理的大学,小说的主人公又都是有才有貌的女士。《红豆》里的叫江玫,是个文科学生。二三十年后,《我是谁》里叫韦弥,是植物学者。《红豆》里有这么一段:

……只有和暖的春风和他们做伴。绿得发亮的垂柳直向他们摆手。他们一路赞叹着春天,赞叹着生命,走到玉带桥旁。

“这水多么清澈,多么丰满啊。”江玫满心欢喜地向桥洞下边跑去,她想着摸一摸那湖水。齐虹几步就追上了她,正好在最低的一层石阶上把她抱住。

“你呀,再走一步就掉到水里去了!”齐红掠着她额前的短发,“我救了你的命,知道吗?小姑娘,你是我的。”

“我是你的。”江玫觉得世界上什么都不存在了……

“我是你的。”不禁联想“如花羡眷,似水流年”。

《我是谁》中也有一段湖边的文字;

……孟文起和韦弥同样地惊恐,同时扑倒在地,变成了两条虫子。“这便是蛇神了!”韦弥平静地想。蛇挑唆夏娃吃了智慧之果,使人脱离了蒙昧状态,被罚永远贴着土地,不能直立。那么,知识分子变成虫子在地上爬,正是理所当然的了。韦弥困难地爬着,像真正的虫子一样,先缩起后半身,拱起了背,再向前伸开,好不容易绕过这一处假山石。孟文起显然比她爬得快,她看不见他,不时艰难地抬起头来寻找……

……她感到一阵莫名的恐饰,尖声哭叫起来:“我啊,这正在消失的我,究竟是谁?”

……韦弥静下来了。她觉得已经化为乌有的自己正在凝聚起来,从理智与混沌隔绝的深渊中冉冉升起。我出现在她面前。她用尽全身的力量叫喊!“我是——”她很快地向前冲进了湖水,投身到她和文起所终生执着的亲爱的祖国——母亲的怀抱,那并不澄清的秋水起了一圈圈泡沫涟漪,她那凄厉的、又充满了觉醒和信心的声音在漩涡中淹没了。

剩下的是一片黑暗和沉寂。

……

宗璞先前的作品中,不少激情,也有自省或叫作“灵魂拷问”,但总不离素来的“温柔敦厚”。那么《我是谁》叫人意外了,偏偏没有。大约是大家经历的“悲剧”太极端了,怎么写也不为过。

既不意外,放在这里说什么?实际也有一点意外之感,不过拐个弯儿出来,成了“怎么我写不出来?”

4.阿姨,还是大姐?

刘心武

有一回,一位海外来华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学者,访问宗璞时问她:“当代中国大陆作家里,你跟谁比较好?”她说:“我跟刘心武比较好。”对方颇为吃惊。宗璞答完,大概自己也比较吃惊。所以后来她打电话告诉了我,并且笑着说:“……她那么问我,不知怎么的,我就那么答了……”我听了,自然也吃惊。

我管宗璞叫大姐。宗璞大姐在文坛,是个人见人敬、人见人爱的才女。选举时,她得票率极高,倘若她自己也投自己一票,那很可能达到百分之百。她长期患病,身体一直欠安,因此写得很慢,要求自己又严格,常常是,写了好几百乃至上千字了,觉得不好,便马上撕掉;但是,因为她毕竟是稍能振奋精神时,便勤奋握笔,所以细水长流,慢工细活,过一段时间,回头一看,帮她算算,所出的书,所发表的作品,却也相当不少。远了不说,起码这二十年来,她是个年年有作品的、贯穿型的作家,这在她那个年龄段的作家群里,是难能可贵的。而且,宗璞大姐的成就、威望,这些年来呈扶摇直上之势。也许恰恰是因为这种情势,愿意接近她的,跟她密切来往的,与日俱增。我这么个惫懒人物,或者像某位同行,当着我面,很同情地给我定的位——“死角里的人物”,也就觉得,不必太多地凑上前去了。当然,宗璞大姐跟我的想法不一样,我过很长时间才给她挂一个电话,她很高兴,一点没觉得我“多余”,甚至于还有些个“惊乎热中肠”,嗔怪我何以“好久没有消息”。

算来,我差不多两年没跟宗璞大姐见面了,这两年里,通电话也有限。我承认,自己的性格,似乎越来越孤拐,也许是,经过这些年生活遭际的磨炼,胸腔里的一颗心,是内里越来越热越软,外壳却越来越冷越硬了。这两年里,凡见到宗璞大姐的文字——有时候是发表在并不怎么流行的偏僻刊物上——总还是要习惯性地精读细品,读完,少不得要推荐给晓歌(我爱人),她读完,又总要讨论一阵。她常说,该把我们的反应,告诉宗璞大姐,其实拨个电话很简单,举手之劳,我又有的是“煲电话粥”的时间,却总是“驾不起事’(这是四川话,意为不能落实于行动),懒懒散散的,到头来,是并没拨去电话。

可是,在一个我没有去的会议上,宗璞却在大庭广众中,为一桩关系到我的事,为我抱不平。她想到了,不是懒懒地,想说,到头来,却没说;而是,想到了,也就说了,说得清清楚楚,淋漓尽致。以我这样一个已然自愿“出局”又极不善为人处世,厌者颇多,甚至于还被个别家伙恨不能诬为“叛逃者”加以灭门的、背时的人物,谁愿再为我出来说一句半句公道话呢?宗璞大姐却为我说了。她说了,近乎白说,因为即使是还能跟我过话的、在场的人物,也想不起来给我报道一下,到头来是宗璞大姐自己,与我通电话时,想起来,跟我说了一遍。我听了,真是感动莫名。

宗璞大姐说,跟我好,好在哪里?好在坐在一处也罢,通电话也罢,有话说。也就是所谓的有共同语言吧。我们能有什么共同语言?宗璞大姐的学问,无论中国古典,还是西洋今典,我哪有半点分毫?与她论学,我实在没有资格。谈创作?交流写作经验?有那么一点点,如她说我总是想把事理写得清清楚楚,认为不可取,给我很大教益;又说投稿被退,乃写作者的“兵家常事”,使我意识到,写作时还是要依着自己的信念,由着自己的性子撒欢儿写,虽说写完并不是只打算搁在抽屉里,还是想投给编辑部,争取发表的,但万不可尚未动笔,便揣测编辑部意图嗜好,以“降军”姿态前往……这些交谈虽甚欢愉,究竟也还不是我们“共同语言”的核心部分。那么,我们“共同语言”的核心部分,是些什么?

却一下子说不出来了。

同类推荐
  • 董大中文集·第6卷:三闲居文谈

    董大中文集·第6卷:三闲居文谈

    《董大中文集》由作者自己选择篇目,按时间顺序和研究课题分10卷本结集出版。文集总结了董大中在鲁迅研究、赵树理研究、”山药蛋派”作家研究、民间孝文化研究、文化哲学研究方面的成果,编辑成8卷本,又将其对新时期文学的宏观考察和所写的批评文章编辑成2卷本。这些创作成果均是作者深入实地、图书馆、资料室、档案室,走访当事人,经过认真调查、核实,在掌握了丰富资料基础上笔耕不辍、勤奋创作而成。凝聚了作家的大量心血。文集不仅为中青年作家创作提供了参考,更重要的是为研究鲁迅、高长虹、赵树理、“山药蛋派”等文学史上重要人物和流派提供了丰厚的资料。
  • 中国2016年度诗歌精选

    中国2016年度诗歌精选

    梁平、韩珩主编的《中国2016年度诗歌精选》收录中国2016年度诗歌近三百首,均为2016年度发表在全国各诗歌刊物上的精品力作,包括李亚伟、娜夜、梁平、龚学敏等有名诗人的作品,和一些年轻90后诗人比如左右、蒋静米、云籽等人的诗歌。2016年中国诗歌的收获是可圈可点,诗人们用更加高昂的激情进行创作。
  • 红楼韵事

    红楼韵事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犀利的笔触,对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爱情婚姻、人情世故、家族兴衰、权力运作、风俗流变、道德与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度解析,揭示了红楼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破解了许多未解之谜,生动展现了清朝社会各阶层生活中的潜规则。本书富于哲理,故事性强,文字幽默风趣。读者在领略阅读快感的同时,还能对《红楼梦》的理解更为深刻,从而得到人生的启迪。
  • 水路

    水路

    本书稿收录了我省作家李云的诗歌作品,分为六辑,收录了其《水路》《中国屏风》《大唐紫气》等代表作品。书稿收录的作品既有对人生百味的体悟,又有对岁月变迁的追寻;既有慷慨激昂的诗情喷涌,又有细腻深情的低吟浅唱。这些诗作展示了诗人思想维度和精神向度的纯正与清洁,为时代而歌,为人民而歌,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具有音韵之美。
  •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纯粹倾听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纯粹倾听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热门推荐
  • 我错过了你,是为了遇见谁

    我错过了你,是为了遇见谁

    爱情没有值不值得,只有我愿不愿意。辅导员老师和学生的爱情长跑,等你三十而立,我刚好功成名就,你已经过了一个人兵荒马乱的青春,余生的风雨由我来替你挡。
  • 离开我好不好

    离开我好不好

    两年前,她看见他和别的女人在酒店的走廊上激吻,气愤的她决定从此跟他桥归桥,路归路,连夜收拾行李,回了娘家。两年后,她迫于生活和父母的压力下出来上班,而命运的捉弄,使她兜兜转转又回到了他的身边。
  • 红河的鸟儿们(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红河的鸟儿们(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三个小故事,题材都是围绕城市中游离者的边缘生活。故事中的这些人大多患有奇怪的生理病症,然而这些病症或许只是他们焦虑和恐惧的内心投影。作者尝试以人人都可能会有但却不愿意表露的内心隐痛唤起某种共鸣,并在文字中提供了部分问题的解决之道。作品包含短篇小说和随笔,钟情于刻画普普通通的人物,讲述普普通通的故事。文字带有浓浓的土著气息。
  • 晴天下雨一不小心

    晴天下雨一不小心

    袁以晴,24岁,G市第一高级中学女教师;蒋欣欣,18岁,G市第一高级中学差生一枚;一场玄乎大梦,让二人灵魂互换,不知所措之间,年级第一轻松到手,组长评级泡了汤,一个又一个滑稽的场面,理不清的爱恨情仇,一起来二人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不断磨砺和提高自己,不断走向更好的未来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龙魂战皇

    龙魂战皇

    人聚力为山,晋仙者不死,仙凝魂永生,封神以求不灭。凡,仙,神三界将灭,域外星火降世,落魄少年寻身世,定生死,逆乾坤。三界不稳毁灭重生,迷雾重重只求踏出一步,仙随我意神由吾封。
  • 我家师尊超撩的

    我家师尊超撩的

    棂冉是混沌间诞生的第一位神,偶然间收了这个小徒儿鹿初,从此眼中四海八荒皆不及一人。下凡历劫前,她只对他说:“等我回来。”待他一起去人间历劫时,失去记忆的她对他说:“你生是我的,死也必须是。”待她重回天界,唯独少了他,她便屠了整个神界。棂冉:待这天地重新归于混沌,我便以山河为聘,娶你回家。(1v1)女宠男,双洁
  • 真理奇迹亦或独裁

    真理奇迹亦或独裁

    真理到底是什么?这个世界真的有吗?真理到底是少数强者的权力还是弱者的福音,我觉得这两个都不是,真正的真理到底是什么呢?在变成强者之后我真的能找到真理并存活于世吗?
  • 雪域幻歌

    雪域幻歌

    幻泽第一次在天陵见到明玉时便想照顾这个女子一辈子。他不惜为了这个女子,与自己的大哥彻底反目成仇,不惜为了这个女子,夺取本不属于自己的江山……
  • 杂乱的物语集

    杂乱的物语集

    “你会走到哪里去呢。”“我会走到你希望我去的地方。”“那就好,那就好......”“......可是您并没有告诉我您希望我去哪,师傅。”“就算我和您之间的故事已经结束,时间也会缓缓流动,开始下一场故事,我也应着时间不停漂流,直到某一处。”“我看到了不少故事。”“够了,我不想继续看那些故事了。”“我想再次见到您,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