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34900000028

第28章 诸葛亮:在智慧跷跷板上搏人生(3)

鲁肃听了孙权的这番话,有何反应呢?鲁肃大不以为然。他说:“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鲁肃很聪明,他以古讽今,他用项羽加害楚义帝熊心的事情来暗示曹操也是这样的人,强调说曹操是狼子野心,不抓住机会称帝那是傻子才会相信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你孙权想割据一方成为偏安一隅的霸主,也是不可能的了。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那时东汉绝对是被曹操给据为己有了。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不要跟曹操硬干,而应该先大力发展江东,增强自身的实力,伺机而动。如果这种良好的形势一旦形成,就可以“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对于鲁肃这番精辟独到的见解,孙权竟然不以为然,反而说:“今尽力—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孙权不想一统天下,他只想“辅汉”而已。

鲁肃版的《隆中对》跟诸葛亮的《隆中对》都提到了一个相同的地方,这就是荆州地区。鲁肃是为孙权服务的,诸葛亮是为刘备服务的,他们各为其主,日后争夺荆州使得双方都损失惨重,导致自相残杀的悲剧,这恐怕不是他们所愿。

最后,做一点补充,除了上述两版的《隆中对》,还有其他很多版本的,足见三国时期是人才辈出,群雄逐鹿。在这里我将他们的原文列出,以飨读者。

⑴毛玠版隆中对。玠语太祖曰:“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⑵沮授版隆中对。从事沮授说绍曰:“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济河而北,则勃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觽,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觽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觽,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比及数年,此功不难。”

⑶甘宁版隆中对。宁曰:“今汉祚日危,曹操终必篡窃。南荆之地,操所必争也。刘表无远虑,其子又愚劣,不能承业传基,明公宜早图之;若迟,则操先图之矣。今宜先取黄祖。祖今年老昏迈,务于货利;侵求吏民,人心皆怨;战具不修,军无法律。明公若往攻之,其势必破。既破祖军,鼓行而西,据楚关而图巴、蜀,霸业可定也。”孙权曰:“此金玉之论也。”

尽管有这么多版本的《隆中对》,但诸葛亮的《隆中对》是气派地入了刘备的眼和耳了。那么,接下来就是要具体实施了。这份堪称超完美的企划实施的情况怎样呢?其实,只实现了一半——三国鼎立,但这足以成为诸葛亮一生乃至后辈人的无限光耀。我们今人无不惋惜,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企划只成功了一半呢?

这样的结局是多方面的原因所致。首先,从时间上看,从公元208年到219年,刘备根据诸葛亮提供的企划案进行实施,首先夺取了荆州和益州以及汉中,实现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这当然归功于诸葛亮对当时形势的正确分析,也是孙刘两家联合的战果。赤壁之战后,曹操再也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起兵讨伐”了。遗憾的是,刘备最终没能统一天下。

其次,刘备和诸葛亮可能还是心急了一些。因为,当时的情况并没有出现诸葛亮所说的“变”。当然,一些小的“变数”还是有的。比如,在公元217年,许昌的一些早就对曹操不满的官员联合当时镇守荆州的关羽,准备宰了曹操,结果反而因为兵力太少而失败了,曹操是命不该绝。到了第二年,宛城的守将侯音反曹,结果被曹仁给干掉了。之后关羽进攻樊城,许昌附近的地方势力也趁机响应,均未取得实质性的战果。换句话说,这些小的“变数”并没有给曹魏政权带来实质性的威胁。不过,这也反映出刘备作为汉室正统的号召力。如果刘备能多等一些时日,也许可以累积成一股强大的反曹力量。所以,这是不可操之过急,需要耐心等待的事。正所谓“欲速则不达”。

还要说说关羽,他确实是刘备手下的一位猛将,曾为刘备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后期的关羽没有好好地纠正自己的缺点,骄傲自大、刚愎自用,导致曾经到手的荆州这块肥肉进了别人的口。荆州的失去,估计让刘备气得吐血,给他带来的损失就如大漠之沙数也数不清,也使得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规划出现了残缺。本来刘备的实力在得到荆州和益州后大增。但是,荆州的失去使得诸葛亮制定的两路伐魏的计划灰飞烟灭。如此一来,诸葛亮就只剩下北出秦川一条路线。

殊不知,要北出秦川伐魏付出的代价是无比巨大的,别的不说,后勤补给就是让人头疼的大难题。而耗尽一生精力的诸葛亮最终死在了北伐的路上,实在是让人无比惋惜。关羽的个人失误,不仅害了他自己,也拖累了诸葛亮,使得北伐的难度大大增加。

关羽的死亡使得刘备悲痛不已、伤心至极,而后一心想伐吴,使得原本“友好的联盟”遭到破坏。而刘备伐吴最终也是灰溜溜地逃窜回来,导致兵力大减、锐气受挫、实力狂降,再加上那个孟达担心自己因为拥兵不救会遭到刘备的惩罚,他小子举兵投降了曹魏,之后又带曹魏攻占了上庸。如此一来,刘备真是雪上加霜。不仅如此,连位于益州南方的少数民族也趁机作乱,使得刘备差不多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再从兵力和将才方面来看,刘备的损失也是巨大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三国志·廖立传》记载:“昔先帝不取汉中,走与吴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吏士,无益而还。既亡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于巴,几丧一州。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廖立是谁?他也是刘备手下的一员武将,诸葛亮曾说廖立是荆楚一带的奇能异士,这充分肯定了廖立的才能。廖立说的这段话直接点中刘备的损失是“数丧师众”。数丧师众到什么程度呢?关羽在荆州败亡损失了大概有五万到六万的兵力,刘备讨伐东吴的损失又是大概五万到六万的样子,特别是被陆逊施以“火烧连营”之计,那惨败简直是不忍目睹。这样算来,刘备前前后后损失了十万到十二万的兵力。诸葛亮精心谋略带来的战果,就这样被关羽跟刘备弄得不堪想象,以至于后来诸葛亮北伐,拼尽全国之力也只能勉强凑到十万的兵力。诸葛亮不得不想尽办法让兵力不充足的部队达到最高的战斗力,当然,提高士兵的战斗力是什么条件下都应该的,但是要让本已心力交瘁的诸葛亮再心力交瘁,实在是“不应该”啊!但是,我们也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超绝智慧。诸葛亮为士兵们装备上了筒袖铠和铁帽,配备了先进的武器连弩,还有给后勤部队用于运输军用物资的木牛流马,以及改良八阵图等等,可能都是诸葛亮被逼出来的智慧。如果放到现在,诸葛亮绝对是一个一流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可以想象,面对那么恶劣的境况,当时诸葛亮心中有多么的痛苦。也难怪乎诸葛亮要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了。

5.

在诸葛亮的谋略人生中,欲擒故纵之法就是家常便饭,这一策略使得他收获了不少胜利。

先看诸葛亮是如何通过欲擒故纵之法来为刘琦梳理烦恼丝的。一般来讲,欲擒故纵都是为了使自己得益,但诸葛亮能将此法运用得如此变通,实在耐人寻味。刘琦是荆州牧刘表的长子,按理说他继承他老爸的产业是没有问题的。可是,谁想到半路上杀出拦路虎,刘表在他晚年的时候玩上了“老牛啃嫩草”的游戏,娶了个可以当他女儿的女人为妻,所谓“爱屋及乌”,这句话还真不是随便说说的事,刘表连带喜欢上小老婆生的儿子刘琮。按理说,这可能还不至于给刘琦带来致命的阻碍,因为毕竟“长子为大”嘛!可是,刘表的手下张允跟蔡瑁都是奸诈无耻之徒,这两人同一个鼻孔出气,举双脚支持刘表的小老婆,也不知道这个女人给了他们什么好处。张允跟蔡瑁连在一起,自然坚不可摧。又加上这个刘表是一个没有主见的大佬,因此,刘表就逐渐疏远刘琦了。

刘琦不是傻子,他当然看得出他老爸不喜欢他了,不喜欢的后果很严重。因为,这意味着他老爸在小老婆、张允、蔡瑁的鼓动和逼迫下,废掉他这个“太子”,这是一点。另外一点,如果他弟弟刘琮得位后,多半不会放过自己。所以,刘琦越想越心慌害怕,他必须尽快找个活法。那什么人能帮助他呢?刘琦第一个就想到了诸葛亮,这个时候的诸葛亮已经在刘备手下做事了。

刘琦便去找诸葛亮,希望他能指点迷津,但诸葛亮死活不愿意。刘琦为了能寻找到出路,自然不会放弃,就三番五次地又去找他帮忙。而诸葛亮要么婉言拒绝,要么顾左右而言他。总之,就是“不愿意”帮他。刘琦实在没法了,决定下狠招逼诸葛亮帮他。

一天,刘琦请诸葛亮到他那里坐坐,其实,诸葛亮哪有不知道其中的玄机呢?但他还是去赴会了。刘琦将诸葛亮带到后花园,然后两人谈着谈着就到了一秘密阁楼。之后,他们就上了阁楼,刘琦早就安排好了的。之前就对下人吩咐:“只要我们上了阁楼,你就把楼梯给撤掉。”这诸葛亮一看楼梯都给撤了,大为惊讶。这时,刘琦对诸葛亮说:“诸葛先生,这次你无论如何也要帮我,现在,阁楼中就我们两个,不会有其他人知道,你就告诉我解决之法吧!”

诸葛亮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刘琦一听,大喜过望,正好当时黄祖被东吴杀害,刘琦便上荐为江夏太守外求自保。

诸葛亮帮助刘琦,运用的就是欲擒故纵之法。只不过这个欲擒故纵运用得很特别。为什么这样说,诸葛亮知道刘琦这个人的个性跟他老爸差不多,没有主见。如果刘琦第一次问他,他就直接告诉刘琦,刘琦不一定会同意。或者说,刘琦会觉得这样做恐怕不妥,还疑惑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吗?甚至,刘琦即便当时是同意了,可能回去又给否决了。更何况,诸葛亮自己很清楚,这是刘琦的家事,他终归是一个外人,外人插足别人的家事,传出去人家还说我诸葛亮破坏人家家庭和睦,这是一点。另外一点,甚至还有可能挑起不必要的事端。要是让张允、蔡瑁知道是我诸葛亮支的招,那他们会有什么举动还真说不准。所以,诸葛亮就采取了欲擒故纵之法,他没有直接说让刘琦怎么办,而是借用历史典故点醒刘琦。既帮助了自己,又帮助了刘琦。

这个欲擒故纵之法是如何运用的?诸葛亮先是拒绝刘琦多次,要不就顾左右而言他,弄得刘琦心里痒痒,干着急。这样一来,刘琦的好奇越来越强。遭遇多次拒绝,然后再告诉他药方,刘琦肯定会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毫不犹豫地采纳诸葛亮的建议。

诸葛亮为了帮助刘琦,如此煞费苦心,实在让人感动。而刘琦也因为诸葛亮的帮助,没有成为第二个申生,保住了他的一条小命。可惜的是,刘琦这个人没有好好锻炼身体,弄得身体跟秧鸡似的,赤壁之战不久他便病得见了阎王,再也没有机会像重耳那样东山再起。

再看诸葛亮如何运用欲擒故纵之法让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在他27岁的时候,就用过此招。也正因为这个谋略,使得诸葛亮拥有了“伏龙冲天”的机会。根据《三国志》和《资治通鉴》的记载,这两本书都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这就是刘备在听了徐庶的建议后,才有了三顾茅庐。比如,在《三国志》中说:“先生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历史上关于三顾茅庐之说向来争议挺大,这个我相信很多人都清楚。那么,到底哪一种说法更为可靠呢?根据《三国志·诸葛亮传》引《魏略》以及《九州春秋》的记载,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大家可能对《三国志·诸葛亮传》和《魏略》比较熟悉,这里我说一下《九州春秋》这部书,此书是西晋的司马彪所撰写,主要记述的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乱世史事。

当时,刘备屯兵樊城,而诸葛亮在隆中隐居,刘备事先是不知道诸葛亮的。前面我们讲过诸葛亮不是真正的隐居,他对外界的消息是很灵通的。曹操在刚平定北方后,下一个目标就是荆州,而诸葛亮肯定也看出曹操的下一个作战目标。由于刘表这个人没有主见,做事的效率也就稀烂得一塌涂地。那么,以诸葛亮的才学及远见他肯定不会去辅助刘表的,所以诸葛亮就选择去见刘备。当时刘备并没有在意诸葛亮,毕竟诸葛亮没有滔天的名气,何况那时的诸葛亮还没有什么切实的业绩。因此,刘备只把诸葛亮当做普通的读书人招待。

诸葛亮并没有说什么话,他控制住自己想表达观点的欲望,等其他人都离开之后,他留下了,不是说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嘛。可这个刘备不知道中了什么邪,当时居然没正眼诸葛亮一下。诸葛亮有点受不了了,心想,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刘备居然还在摆谱。于是,诸葛亮就说了一句让刘备很震惊的话,你刘备既然是有志向之人,为什么还如此不争上进?刘备还有些为自己辩解,岂料诸葛亮又问刘备,是刘表厉害还是曹操厉害,刘备说当然是曹操厉害。那你跟曹操比哪个厉害,刘备有自知之明,说还是曹操厉害。

诸葛亮的这一问,算是问到了重点,刚好刘备在为自己的出路发愁呢!现在竟然有如此胆识之人坐在自己面前,他自然来了兴趣,就问诸葛亮有什么办法能使他摆脱困境。诸葛亮本是有准备而来,就跟刘备出了一个点子,说应该充分利用荆州的一切,让自己壮大起来。《魏略》中记载:“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刘备按照诸葛亮的点子去做了,实力果然上升。因为有了这次相见,诸葛亮又给刘备支了招,并且效果不错。于是,刘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所以,便有了之后的三顾茅庐。

那么,到底是诸葛亮厚着脸皮极力推荐自己,还是刘备三顾茅庐呢?我们不妨这样去分析,刘备事先不认识诸葛亮,换句话说诸葛亮到底行不行,刘备心里肯定要打个问号。所以,情况应该是这样的:刘备屯兵新野时,诸葛亮去见刘备,然后给刘备出了点子,效果还不错,就因为效果还不错,刘备觉得诸葛亮有“英略”。

这样一来,有一点可以肯定了,诸葛亮是主动去找过刘备,但至于是不是死皮赖脸地说我诸葛亮有多厉害,这个无法确定。换句话说,因为有了刘备跟诸葛亮的第一次见面,刘备对诸葛亮有了深刻的印象,并且觉得自己遇上高人了,岂能就此放过?于是,刘备便踏破铁鞋也要三顾茅庐了。

同类推荐
  • 笑林广记·第一辑

    笑林广记·第一辑

    中国有笑话书的历史由来已久,但集大成者可说非《笑林广记》莫属。此书是一部流传久远,影响深广的通俗笑话总集,内含一千多个笑话,是我国笑话宝库中的一个旷世奇宝。此书在宋代就已问世,明、清两代广为流传,深受劳动人民喜爱。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文化百科丛书:古文观止(图文版)(套装共4卷)》行文曲折,波澜起伏,结构严密,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同时,体现的思想,闪烁着进步思想的光芒,对今仍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 落花人独立:金庸的情侠江湖

    落花人独立:金庸的情侠江湖

    本书是一本评金庸武侠小说人物的主题系列散文集,作者用她那闪耀着刀锋般光芒的语言,写那么虚无又真实的女子和男子。写女子,则写她们坠入爱情瞬间的绝美样子,写她们在爱情面前的温柔和坚定,以及一切玲珑剔透的小心思。写男子,那些让人喜欢的男子,则用更喜欢的笔调写他们;不喜欢的,也不故意曲笔,而是庖丁解牛一般,画出他们的原本,把厌弃或者包容的权利,交给读者。
  • 芳草诗心(上)

    芳草诗心(上)

    走自己的创作道路,张扬任马由缰的无羁个性,这就是“诗骨”。一些作品尽管些许粗犷,些许锋利,些许坚硬,这其实是每个诗歌爱好者必经的阶段,不过在对优秀作品借鉴吸收之后,在永成的诗歌中已经有较高的自觉,逐渐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词语和表达,这是一种自醒,是一种成长。
  • 半壶闲梦

    半壶闲梦

    要分四张:第1章散落记忆;第2章诗情画意;第3章随遇而安;第4章闲来说道。
热门推荐
  • 伴你倾城之金屋藏个小王爷

    伴你倾城之金屋藏个小王爷

    清早起来,某女的床上多了一个绝世美男,叶倾城作为一个母胎solo的死宅,第一反应不是尖叫,是揩油……,某男阴沉着脸呵斥:“谁允许你进本王的寝殿!”叶倾城内心可惜:长的挺帅,可惜是个傻子!
  • 网游之剑破乾坤

    网游之剑破乾坤

    剑客会法术,谁也挡不住。什么妖魔鬼怪,什么魑魅魍魉,尽在一剑之间!
  • 全服最强散人玩家

    全服最强散人玩家

    全职高手同人小说,又叫《散人的荣耀》,为填补荣耀十年的遗憾,而创作的一本全职高手前传、正传、后传……本书从荣耀第一赛季开始写,会写到世邀赛以后。从第十一赛季开始,全职由电脑3D端,升级为全息虚拟端,带着游戏头盔玩荣耀,全息荣耀,全面开启。这本书会将所有全职明星与全职书中未提及的荣耀爱好者,他们的热血故事,以及把电影中死去的苏沐秋写活……叶秋,叶修,苏沐橙,苏沐秋,黄少天,楚云秀,唐柔,陈果,喻文州,王杰希,魏琛,包荣兴,君莫笑,君莫哭……所有荣耀明星都会登场!请全职粉都来支持我!书友群:566321224,欢迎交流。
  • 明月清风皆如你

    明月清风皆如你

    清风明月皆如你,皆又不如你,我遇到你是偶然,而我爱你是必然,遇到你是不幸,但爱上你却是万幸。(本篇小说并非描写现实生活各行业内容,文章部分内容与现实皆有出入,介意者勿点击)
  • 凌云念

    凌云念

    一个心怀不甘的少年,一个修炼武道的机会、一段不被世人理解的爱情、一场独属于我的梦。
  • 总有人为你跋山涉水而来

    总有人为你跋山涉水而来

    一名刚刚上大学的女大学生宁倩,开学参加了社团,遇见了陆明熙,本以为会好好度过大学,没想到陆明熙的出现打乱了宁倩的生活,接下来就慢慢从无感到有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道极乾坤》

    《道极乾坤》

    冰冷与黑暗并存的宇宙深处,一艘幽灵船逐渐向道气大陆靠近,这是神灵下凡,还是恶魔来袭?在这个道气世界,他逆阴阳,破苍穹,动乾坤……不为永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 磨人小红帽

    磨人小红帽

    啧啧……没想到他的“任性休闲之旅”会遇到这么可爱的小东西,嘴是贼贼的坏,心思却极其的简单,贪生怕死欺善怕恶见风使舵墙头草两边倒的精神境界她领会到极致,属猴般看见杆子就往上爬的“小嘴”他越看越喜欢,怎么办呢……将这个小红帽带回家收藏不知道她意下如何?哇!这个会对他的“美貌”流口水的小东西居然会有挺起胸膛“捍卫领土主权完整”的一天,如此难能可贵的历史镜头他决定“永久性收藏”!这个“超级发电站”真讨厌,明知道她对“美味”总是会很丢脸的流口水,还像“永蓄电池”一样拼了命的对她使出“吸魂大法”,害她老想“吃”一口。只是那个“传说”中的“某人”害她有点“食欲不振”,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