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1400000013

第13章 从科学家到管理者 (1)

从1989年博士毕业到1999年回国,张亚勤在这些年间先后为两家研究院工作过,他从一个20岁刚出头的技术天才逐渐转型为管理研发、战略、市场乃至销售的研究院主任。而这个路径也是科研型人才转型的一种典型方式。

从1989 年博士毕业到1999 年回国,张亚勤在这些年间先后为两家研究院工作过,他从一个20 岁刚出头的技术天才逐渐转型为管理研发、战略、市场乃至销售的研究院主任。而这个路径也是科研型人才转型的一种典型方式。

从中国科技大学硕士毕业的时候,张亚勤一度考虑过转行学习管理,因为那是一块未知的领域。十余年后,经历了研发和若干个项目的历练,即使非管理科班出身,他也已然游刃有余,甚至走得更远—1999年回国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时,至少有4位优秀华人科学家随即追随他的足迹,最终加盟。

“你能不能慢点呢?”

1989年,23岁的张亚勤获得乔治·华盛顿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但这一年美国宏观经济形势比较糟糕,开始了长达三年的经济紧缩期,失业率高企,毕业生们也人人自危。

然而,优秀的张亚勤似乎与这些绝缘。当时,美国Contel公司在华盛顿新设立了一家研究院,负责人是一位退役的陆军中将,和比克赫尔茨教授是故交。教授对这个刚刚成立一年多就已经达到100多人规模的研究院很看好,认为张亚勤的研究方向恰好契合研究院所在的领域,于是就引荐他去了这家研究院。

刻苦学习近20年,终于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可以说,张亚勤是怀着无限的憧憬踏入这所研究院的。在学校搞研究做项目的经历令他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辛苦付出、多想多干,总会收获成果—毕竟,论文和产品是最好的证明。因此,刚一上班,他就给自己确立了研究课题,作实验、写报告、发论文、申请专利,忙得不亦乐乎,拼搏精神比在学校时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半个月就把研究报告和成果交给老板。

三个月之后,张亚勤的研究就有了很大进展,他很兴奋地把自己辛苦做出来的东西都交给了老板。老板拿到手上翻了翻,然后对这个满脸都是期待神情的年轻人笑了笑,让他先回去等消息。

有一次,张亚勤被老板请进了办公室。这位印度裔的老板看上去精明能干,说话不紧不慢。他先是客气地问张亚勤在这里工作的感受如何,是否适应工作环境。寒暄完了,老板这才慢悠悠地把张亚勤的研究报告拿出来,称赞说:“亚勤,你的研究相当精彩,报告也做得非常漂亮!”

张亚勤欠欠身子,正要谦虚两句,没想到老板话锋一转:“可是,你能不能慢点呢?”

张亚勤一愣,没明白老板的意思。

老板紧接着解释说:“你现在的工作效率给其他同事太多压力了,已经有人向我反映由于你的原因,自己被分派的工作太多了,有点受不了。”

原来,工作投入的张亚勤一点儿也没有留意研究院里的其他人,他不知道大多员工都很闲散,和他的拼命工作形成了强烈反差。在美国的大多数研究院,张亚勤做的这类报告以及提交报告的频率,平均每个人半年出一份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而张亚勤这种一个月交几份的工作效率,大大超出了周围环境可以接受的极限,无形中给别人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张亚勤不记得他是怎么从老板办公室出来的,他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还有公司嫌员工干得多?”这么多年的学习过程中从来没有一个老师告诉自己要慢点儿。张亚勤的心情极其复杂,他把这件事讲给导师听,导师哈哈大笑,说:“这个家伙完全是个失败者!”

正是这种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让几十年后的张亚勤回想起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来其实是“不开心的”,还带着一些无奈。那段时间,张亚勤时常对自己说:“反正只是一份工作,不喜欢的话,可以到别的地方去。”

但是山西人的隐忍性格,以及20多年来远比同龄人丰富得多的生活经历,使张亚勤做决策时总是能抓住核心点:“我还是没有因为心理上的不快离开这个研究院。毕竟,这是一家有名望的大公司的研究院,接手的项目都是电子工程领域最前沿的课题。当时我刚毕业,需要在一个大平台上建立高水准的研究、工作规范。而且,我终究对公司还是有所期待的。”

选择留下来的张亚勤并没有被同化。他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一如既往快马加鞭地搞研究。公司对自己没有期待,不代表自己对自己没有要求。他索性给自己订立了一个研究计划,圈定了一系列项目课题一个个往下做。只是大大降低交报告的频率。

亚勤的话:

年轻人要更多地学会为自己工作,不要等着别人安排工作给你,也不要老算计自己这么努力,是不是让公司太占便宜、自己太吃亏了。要记得你的一切努力,都会在未来得到公正的回报。

从华盛顿到波士顿

正当张亚勤在这个“上下一团和气”的研究院“孤军奋战”时,Contel公司被美国著名的GTE公司收购了。GTE公司当时风光无限,有20多万名员工,是一家业务范围广泛的通讯服务提供商。此时,距离张亚勤毕业加入Contel的研究院还不到一年的时间。

这场收购,对于自己究竟是遭遇还是机遇呢?初涉职场的张亚勤并不知道。

收购案发生之前,研究院让张亚勤做了一个视频压缩研究项目,但是有了一些眉目后,研究院又不想花大力气继续深入研究。而张亚勤最早在华盛顿大学参与医疗项目时一开始接触图像压缩,就被这个领域深深地迷住了。Contel研究院的视频项目浅尝辄止,并非张亚勤所愿。因此,即便公司没有进一步投入,张亚勤还是很看重这个全新领域,于是他自己认真钻研,继续研究。

GTE公司派新老板接管了Contel研究院的工作。张亚勤所在研究院的各项资产、各个研究项目,都被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和评定。GTE公司正在做的视频压缩项目,张亚勤在视频领域的那些工作正是GTE最急需的一个方向。新老板看到张亚勤的研究项目,就像是意外捡了个大便宜,立刻把张亚勤研发的视频压缩技术列为高度重点项目,并把他调到位于波士顿的GTE公司总部去工作。

亚勤的玩具

到了GTE总部,张亚勤很快就被这家公司的工作氛围给感染了。新老板是英国人,对视频通信十分重视。作为内行人,他很明白张亚勤的研究之价值所在,最大限度地给张亚勤的研发工作提供支持。作视频压缩研究对视频设备要求很高,老板手一挥,一次性用150万美元购买了一整套的视频设备。当了一年“独立大队”的张亚勤一下子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直到今天,谈起那种终于可以心无旁骛专注科研的感觉,他依旧记忆犹新。

之后的1990年到1994年这4年间,GTE公司不但给张亚勤提供了充足的财务支持,而且几乎没有对他的研究作任何限制:对于自己课题方向的选择和进度,张亚勤有充分的决定权。尤其令他兴奋的是,研究院里的科研成果很快就会被应用到实际产品中去,这是最能给科学家带来幸福感的事了。

这段时间,可以称得上是张亚勤作为一位科学家发挥得最酣畅淋漓的阶段之一。

然而,科研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20世纪90年代初期,整个数字视频压缩领域的产业化还处于摸索阶段,张亚勤作为较早涉及这一领域的科学家,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他清楚地记得,当时在研发一个数字影院的项目,终于做成了一个超高清晰度的投影仪的实验版。可是当插上电源仅半个小时,由于功率太高,散热装备跟不上,投影机急剧发热,整个烧掉了。在研究院的理想环境下制作出来的高清图像,如何在电影院播放?不同场景下研究院的投影技术分别要怎样进行工业化的改进?视频通过什么介质传输?视频信息如何存储?这些在今天看来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在20年前,都是张亚勤需要在研究院里反复论证好几个月的关键性问题。

回忆当初在研究院那段苦行僧般的生活,张亚勤却甘之如饴:“那段时间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过程。产品最终要面向市场,所以我做项目就不能再像一个纯粹的科学家那样,只追求技术的突破和项目本身的结果,而是要进行市场分析,用户的角度是决定一项技术生命力和价值的最终评判标准。”

那段时间,由于视频市场的迅速发展以及张亚勤在该领域连续攻克了众多技术难关,他也成为公司在创新实力方面的象征之一。1992年,张亚勤的视频研究项目被选为“GTE董事长最喜欢的5个项目之一”,每逢重要人物到访GTE,他的视频项目都必定要进行演示。以张亚勤为标志的“GTE视频压缩和宽带传输”成为华尔街最看重的GTE资产和最具增长潜力的创新技术之一。

曾在海湾战争中“一战天下闻”的CNN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还远不像如今这样辉煌。但CNN创始人泰德·特纳(Ted Turner)早在那时就对张亚勤的视频项目一见倾心。特纳到GTE商讨合作。众多项目中,这个对商业和技术有着敏锐感觉的传媒巨人一眼看中了张亚勤的视频项目,反复咨询,整整研究了一个下午才回去。两个星期后,GTE就和CNN达成了一个金额达10亿美元的项目。这个项目让张亚勤在GTE名声大振,大家打趣地把这套吸引来十亿美金的设备命名为“亚勤的玩具”。

同类推荐
  • 恭亲王奕诉政海沉浮录

    恭亲王奕诉政海沉浮录

    晚清历史风云变幻,爆发于19世纪中叶前后的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从内外冲击着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有忧患意识的统治阶层开始思索如何自强以抵御外侮,于是自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他们发起并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自强”、“求富”运动——洋务运动。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相继爆发使洋务官员寄予办洋务以自强御侮的梦破灭,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出的新生资产阶级力量则开始思索一条新的社会发展的道路——鼓动光绪帝进行改良变法。
  • 杰克·韦尔奇

    杰克·韦尔奇

    本书介绍了杰克·韦尔奇的成功理念,包括:“掌握自己的命运,否则将受人掌握”、“面对现实,不要生活在过去或幻想之中”、“坦诚待人”等。
  • 牛顿——人类理性主义的旗帜

    牛顿——人类理性主义的旗帜

    《图说世界名人:牛顿(人类理性主义的旗帜)》介绍了,艾萨克·牛顿,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晚年醉心于炼金术和神学。他在1687年7月5日发表的不朽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四条定律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体系,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成就”,由此奠定了之后三个世纪物理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现代工程学的基础。牛顿为人类建立起“理性主义”的旗帜,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 大唐鬼才:李贺传

    大唐鬼才:李贺传

    这是一部在结构上不同寻常的人物传记作品。作者没有按照时间顺序解构传主的一生,而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篇着重写了李贺参加河南府试得隽、举进士因讳遭毁、任职奉礼郎等决定人生命运和走向的关键节点和重大事件;下篇以李商隐为向导,通过对李贺姐姐的走访,引出李贺的外貌长相、个性特征,进而系统地追溯出其家世背景、成长环境、人生际遇、命运结局等。作者把李贺生平事迹、性格命运同介绍李贺诗歌的名篇佳作紧密结合,在诗歌中寻找重要的人物或事件,更着重分析了李贺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才华,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李贺的天纵奇才和悲惨命运。作品语言优美,充满感情,深具画面感。
  • 你在,世界就在——林徽因诗传

    你在,世界就在——林徽因诗传

    浪漫古典型素心系列,选取了民国风华绝代的人物为主要对象,此为林微因卷。此卷写了一个世人心中有才又有貌并收获完美爱情与婚姻的女子。带我们细味一代才女的文字缠绵,品读文字深处的落寞传奇。爱情、亲情、友情的种种交集,邂逅、相遇、错过的种种选择,构织了一段锦般繁华瑰丽却终归于平淡的人生传奇。
热门推荐
  • 幻影冒险

    幻影冒险

    根据乐高幻影忍者改编,有趣的冒险故事,希望你们能喜欢。
  • 何时过了年少轻狂

    何时过了年少轻狂

    我在和卓越相遇之前,疯狂地面对过这个世界,绝望的面对过这个世界,悲痛地活过,叛逆地活过,麻木地活过,无知的活过,我尝尽了属于和不属于我十八岁这个年龄里几乎所有的生活滋味,终于在此时他们和我悄然相遇,以悄然颔首的微笑叩响我孤独寒冷的心门。人生是条抛物线,当你悲痛或者欣喜到顶点时,一定会开始另一段新的生活,或许就是你一生的转折,一个新的希望,所以永远不要放弃自己,即使今天的生活暗无天际。
  • 极品医仙

    极品医仙

    一代医仙江少云在天庭惹怒王母被贬凡尘,临走之前还被太白金星踹了一脚……也罢,那就化身医科院小学徒,扮猪吃虎,妙手回春,纵横花都!等我再造仙根,去天庭砸了你的兜率宫!
  • 孤剑笑江湖

    孤剑笑江湖

    江湖一曲恩怨散,朝堂万变再无关,珍惜眼前人。女主禹墨仙和男主成婚后不久,逍遥谷就因为朝堂权谋被卷入漩涡险些灭族。女主父亲为护着她逃走被疯狂的修炼世家杀死。后来女主踏上了疯狂的复仇之路,最终虽然仇人被一一诛杀,但男主蓝清云在最后那些人临死反扑的紧要关头为禹墨仙挡下袭杀者的必杀一击后因为伤及神魂而重伤昏迷。女主看着躺在自己面前毫无生气的师兄愤怒出手将那些人挫骨扬灰后带着师兄踏上了艰辛的救治之路……未完待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跨世妖孽纵横两界

    跨世妖孽纵横两界

    百川大陆的她与异世界的他,为达境界,深入学院。却不料,妒忌、算计、阴谋、步步要置她于死地。看她如何将他们踩到脚下,笑傲天下。星转斗移她来到他的世界,被换颜、换身份,陌生的世界,步步艰辛。她与他能否再度重逢……
  • 度世品经

    度世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纵横时空来爱你

    纵横时空来爱你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很简单,是为了一个人,一个我喜欢了整整十年的歌星——费翔。我希望能够通过这部作品,向他传达我内心最深的祝福。这本书的构思体裁是穿越,但会夹带现实生活中的影子,内容纯属虚构,却依旧能表达内心深处对世间真爱的追求。虽然不知道这本书他能否看见,但是我仍然希望能够在十年来临之际发表。同时我希望通过这本书,祝福天下所有相信爱的朋友们,祝您们一切都非常美好,还有您身边心爱的人每一天都过的非常快乐!
  • 彩虹的恋情

    彩虹的恋情

    在机场意外碰面,原以为是巧合,实际上是家人暗中撮合,家人的考验,校花的刁难,情敌一个个浮出水面,他们终究能否走到一起呢
  • 千年异魂之伏魔路

    千年异魂之伏魔路

    初次遇鬼,颠倒了我的世界观,在爷爷的帮助下得到了这只上古时期残存在阴鱼玉佩中异魂的指引,我开始对这个世间有了新的认识,自此一段我的伏魔之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