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1400000038

第38章 朋友相知 (3)

张亚勤是百人会发起的“百人会英才奖”项目的主席,“百人会英才奖”是百人会在中国设立的一个长期项目,旨在支持中国培育学养俱佳、德才兼备的新时代精英, 并加强与中国高等院校之间的联系。从2005年起,“百人会英才奖”在中国14所重点大学设立奖项,截止到2009年3月,共有108名活跃在不同领域的研究生获得了这一奖项。每一次,张亚勤都要给这些“未来之星”发表精彩演说,鼓励他们努力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百人会是一个广阔的舞台,我希望这里有更多的新面孔加入,看到他们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我看到的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从建筑大师贝聿铭到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及至现任奥巴马政府部长的两位华裔骆家辉和朱棣文都是百人会的成员,这些不同领域的华人精英们尽管没有像张亚勤那样亲身回国效力,但都在以各自的方式为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毫无疑问,“百人会”是一个华人精英俱乐部,同样必须承认的是,在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关键时点,资源与需求的不匹配永远是常态。

中国在计算机及IT领域的跳跃式突破,由于微软亚洲研究院这样的机构的助力而实现。如何让这样的示范性个案普遍适用于各个行业?进一步而言,当下一位有志于报国的“张亚勤”准备登上回国的航班时,他赖以施展拳脚的平台又在哪里?长远来看,“张亚勤”们又如何利用自身已经拥有的专业地位带动更多中国本土的优秀人才,实现乘数效应?这些问号,张亚勤用了差不多十年、在微软中国的研发平台上一点一滴尝试、探索、解决。而“千人计划”可以说是实现中国从“人才大国”到“人才强国”转变的长效化制度。

作为“千人计划”倡导者之一的张亚勤对此体会深刻:“一个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领军人才带动。这些领军人才也往往会成为行业的风向标,在行业景气的时候带领大家冲击纪录、行业萧条的时候为大家树立信心。‘千人计划’起到的就是这样一个作用。国内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比如从产业园区、金融政策、创新环境等方方面面为有志回国的高端人才创造条件。国家的复兴是全方位的复兴,我坚信,在IT等高科技之外,金融、文化、环保等符合中国长远可持续发展趋势的产业,都会借助‘千人计划’实现跨越式发展。”

Link

我与基辛格

张亚勤

重逢基辛格博士是2009年4月底,在美国首府华盛顿。

在百人会成立20周年暨第18届年会上,百人会将美中关系杰出贡献奖授予了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兼国务卿。当晚,86岁高龄的基辛格博士出席了会议,精神矍铄,风采不减当年。他走上演讲台时,我和周围的人们不约而同地起身,鼓掌向这位老人致敬。

那一刻,我由衷地为基辛格博士而感到高兴。今年恰逢中美关系正常化30周年,这个奖项对他来说,名至而实归。

1971年,正是基辛格博士成功地绕开美国国务院,辗转巴基斯坦,从而对北京实现了成功的“秘密访问”。他这一勇敢而富有远见的举动,使得曾经敌对多年的中美关系峰回路转。后来,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也开始步入了正常化。

时光荏苒,7年之前的2002年,我和基辛格博士曾在北京饭店顶楼有过一面之缘。当时,基辛格博士正率团访华,以纪念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的破冰之旅。

2002 年,基辛格博士在北京访问期间,应张亚勤之邀到微软亚洲研究院参观。当他得知研究院的大部分成员都有海外留学背景时,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因为正是在他的努力下,打开了中美建交的大门,也是中国对世界敞开大门的起点。

站在紫禁城东侧的北京饭店顶楼,远处的西山若隐若现,近处的长安街车水马龙,基辛格博士不由回忆起了尘封多年的北京往事。他对我说,30年前,周恩来总理也是在这里带他远眺整个北京城。当时,周总理指着城内的烟囱林立,说北京多么的发达。面对此景此情,我不禁想起了毛主席的一句诗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在1972年的访华演讲致辞中,正是尼克松总统引用了这句诗词,开始拉近了中美两国人民的距离。

基辛格博士可能没想到,那次访华之旅也改变了他面前这位年轻人的人生旅程。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改变了许许多多中国年轻人的命运。

1986年,我还年未弱冠。当时,我满怀着理想和激情,将留学海外的第一站定在了美国华盛顿。在那里,我度过了难忘的4年求学生活,也打通了自己对现代科技认识的“任督二脉”。

在清风徐来的北京饭店顶楼,我向基辛格博士介绍了成立仅两年的微软亚洲研究院,没想到基辛格博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次日,他竟取消了原定游览长城的计划,来到微软研究院参观。

在位于希格玛大厦的微软亚洲研究院里,基辛格博士细心地询问起每位研发团队成员的成长背景。他对自己的发现感到惊奇,因为这里每一个人的经历看起来都那么相似—在中国国内出生成长、念完大学,然后到美国深造,最后又回到中国工作。

我忘不了他当时的表情,那是一种充满了自豪和满足的表情。离别之时,基辛格博士对我说:“这里也有我的一份功劳啊,中美建交是中国对世界敞开大门的起点。”

大学生—“偶像”亚勤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教师节的讲话《百年大计,教师为本》中特别指出,“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多出拔尖人才、一流人才、创新人才。”建国60年以来,中国科技实力的进步令全世界有目共睹。作为一个研发集团的领军人物,张亚勤一直在思索中国教育的现状和未来,他认为未来30年中国的教育和过去60年里将截然不同,教育和科研将决定中国的未来。要缩短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在科技实力上的差距,就必须培养具有全球化背景的领军人物,培养“思想的领导者”,这样才能带领中国的科技创新走向更高层次。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成立伊始的微软中国研究院就展开了一系列针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帮扶计划和活动,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师生和学者在使用微软技术和产品方面提供资金和科技援助,同时将微软亚洲研究院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给高校和科研机构。具体包括:技术讲座和科研成果交流、课程建设、软件和资料捐赠、联合实验室、暑期技术培训班、赞助高校学术活动、微软学者奖学金计划,以及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联合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基础研究项目进行资助计划等。

在研究院成立后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研究院就组织了各种类型的技术交流与讲座90多场次,参加者达到5万多人次;向国内几十所大学捐赠了价值超过2 500万元人民币的微软最新软件;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成立了“微软—清华多媒体实验室”、“微软—浙大视觉感知实验室” 和“微软—哈工大机器翻译实验室”。

张亚勤自己也很享受回到校园与大学生交流的过程。每次去高校演讲,他准备得都十分认真,针对每所高校的特点作出相应安排。自己在中科大、乔治·华盛顿大学、GTE、桑纳福以及微软的经历使他明白,一个学生之所以成为人才,每一步都需要专业素养和品格素养优秀的导师加以引导。作为过来人而且还有能力的张亚勤乐意和中国学生分享他的经验。

对中科大的水上报告厅,每个科大人都很有感情,每每有大师莅临科大,校方都会在这里组织讲座。在学校的时候,张亚勤也是这里的常客。他还清晰地记得“黑洞理论之父”霍金,以及一位日本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水上报告厅的讲座。“记得霍金是因为这位科学家几乎挑战了人类智力和体力的极限,记得日本化学家是因为我不懂化学,更不懂日语,当时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整个报告厅的所有同学没人离开,反倒是不停地鼓掌。科大学生的求知若渴可见一斑。”回忆起30年前占座听报告的情景,张亚勤至今都感觉意犹未尽。

阔别母校十几年后,以微软中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张亚勤也站在了报告厅的讲台上。那也是他回国后访问的第一所学校。一进报告厅他就发现,这么多年过去了,中科大举办讲座时的风格依旧如昨—整个报告厅被挤得水泄不通,不少学生在过道里席地而坐。由于想进来一睹这位“神童”校友的同学太多,连报告厅厚厚的玻璃门也被挤碎了。面对此情此景,张亚勤说自己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忐忑:“我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学生们的需求十分迫切,我其实应该做得更好。”

张亚勤12 岁到19 岁的时光都在中科大度过。1999 年,在离别母校13 年后,张亚勤重访中科大。

当时陪同张亚勤的是时任微软中国研究院商务及高校关系高级经理的陈宏刚。如今,谈起那次去科大的情景,他依然感慨万千:“亚勤所做的每件事、所提出的每个建议,都能让大家深刻地感受到他是从心底爱学校、爱学生。”

尽管已经是学生们心目中 “神话”一样的人物,但张亚勤并不希望自己身上的“天才”光芒误导大家,他说:“绝大多数人在智力上的差距其实是微不足道的,真正重要的是如何用好自己的聪明才智。当下是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大学生们既面临着压力,也拥有太多前所未有的机遇。同学们要善于把握机会,我希望大家不仅拥有一份对未知的好奇心,一份不断探求的激情,更要脚踏实地打好基础。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坚韧的品格。”

诚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所云: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张亚勤认为,要缩短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在科技实力上的差距,就必须要培养具有全球化背景的领军人物,培养“思想的领导者”,这样才能带领中国的科技创新走向更高层次。

当年进入科大少年班的时候,这些小神童都是先学习一年之后,再确定自己未来的专业,但现在“很多教师和父母在指导孩子选择自己专业的方向的时候,非常看重这个专业的就业机会和未来薪资的高低,学生很难根据兴趣去选择。”何为大学?大学必有大学问家,中国的教育需要真正的教育家、大师。大学是思想驰骋的乐土,学者要为了真正的学术理想而潜心钻研。这个过程很艰辛、很痛苦,但和成功之后收获的快乐相比,挑战的过程也就不在话下了。

高锟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给张亚勤带来很多思索:高锟教授研究光纤时,根本没想过会得诺贝尔奖,也没想过申请专利,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兴趣作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作出真正有价值的研究。归根结底,一个民族不可以没有梦想。

至今,回想起自己8年的中科大生活,张亚勤心中都会是一片朦胧的、温暖的淡黄色调—那是激情洋溢的80年代,那是梦想引领现实的80年代。在物理学博士都转行去华尔街做对冲模型的时候,国家需要有开放的视野和长远的心态,培养民族创新的温床。有正确的理想和价值观,有好的体系和机制,加上长远的心态和开放的视野,中国的科技实力一定会越来越强。在未来全球的竞争中,科技实力决定了国家的未来,获奖与否都是次要的。

同事—“海纳百川”的亚勤

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元老”之一李世鹏,从来都不讳言自己是因为张亚勤才回国的。李世鹏是张亚勤在中国科技大学的师弟,也是中国科技大学历史上至今唯一一个两次获得郭沫若奖学金的学生。张亚勤还在桑纳福担任研究院主任的时候就把小师弟也招进来做研究员。1998年,张亚勤回国,李世鹏很快也回国进了微软中国研究院。接连损失两名干将,桑纳福研究院的首席执行官特意打电话给张亚勤:“希望李世鹏是你带回中国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员工。”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贝比·鲁斯

    名人传记丛书——贝比·鲁斯

    1895年2月6日,在美国东部巴尔的摩市卡姆丁路426号,一个男婴出生了。他的出生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快乐。具有德国血统的父亲为了一家的生计忙碌个不停,都顾不上看这个孩子一眼;有着爱尔兰血统的母亲已经被众多的孩子和艰难的生活把精力都消磨光了,没有一点为人母该有的欣喜。刚出生的小男孩就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职业棒球运动员贝比·鲁斯。
  • 品中国文人.3

    品中国文人.3

    中国历史漫长而丰富。中国很早就有记载自己民族历史的优秀传统。《品中国文人3》尝试着从中国历代大文人的角度来勾画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以这些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关联的单个生命的演进,还原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真况。所有文章融文史哲于一炉,同时也注入了作者作为一个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人的见解和情感。《品中国文人3》的作者原为小说家,在对这些文人和历史的讲述中也融入了文学的笔法,展现出作家雄厚的笔力、丰富的艺术再现力和广博的人生阅历。
  • 有趣的中国诗人

    有趣的中国诗人

    本书精选我国古代十位著名诗人,包括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讲述了他们落魄的生涯——或为官被贬,或归隐山中独善其身。
  • 直系教头冯国璋

    直系教头冯国璋

    冯国璋的一生,是充满了争议的一生。他是众人皆知的文武全才。他曾跟随过袁世凯,却在袁称帝之后发布“五将军密电”,与其决裂。他倡导革命,却依旧维护着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和名誉。他一生追求和平统一,却又拥兵自重,成为举世闻名的江宁霸主。他一生经历两次府院之争,却总是摆脱不了居间调解人的尴尬境地。正是这一个一个的争议,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冯国璋。
  • 忧国忧民:范仲淹

    忧国忧民:范仲淹

    本书讲述了范仲淹的一生:范仲淹从小刻苦读书,严于自律。他生活清苦,却倾其所有帮助别人。作为官员,他以天下百姓的幸福为己任,一切以百姓利益为先;作为臣子,他不惧权贵,勇于直谏,一切以国家利益为先。
热门推荐
  • 神医弃妃

    神医弃妃

    当现代的她成为了古代的她,一切变得截然不同。一朝重生,再世为人,孙由由发誓,今生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极品人渣。上一世有眼无珠识人不清,这一世定要睁大眼睛,为自己而活为自己而喝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携揽九五

    携揽九五

    愁风道诉苦中情,苍泪不言画中意。心城无别梦,凤羽龙腾云。空弦瑟瑟闻曲音,星掠硕硕见天河。卧山林幽径,瞰百态尘俗……,颜若,谢绝尘,那年,风萧萧兮暮雨行,人俗多秋,一曲红绡,一语师兄,一句师弟。道过泪流曲成河,一跪施礼,再跪成义。头朝天,脚贴地,对师门,一磕头,二磕头。举眉望眼间,数日春秋……一生无羁,一生逐梦。不知回首时会再见到那张脸吗(注:本书章节分为主线,支线两大部分)
  • 星河相送与你

    星河相送与你

    “我喜欢你!”“......”“我喜欢你!”“……”“我喜欢你!”“……”“对不起,我累了.”“不准走,我爱你。”
  • 永恒道法

    永恒道法

    懵懂少年入世来,修行历练眼界开。胸无大志似庸才,奈何终究命难猜。千征百战观生死,尔虞我诈辨黑白。览尽红尘凌绝顶,却道此峰比尘埃。
  • 校城

    校城

    我是自由作者寸雨,我不爱与人交流,但是我喜欢和书本与笔交流。这本小说《校城》献给陪伴我走过来的朋友们,感谢他们做我人生中的伴侣,没有他们,今天的我不知在何方,他们曾经教会我很多,让我终身受益。我之所以用《校城》命名这本小说是因为在我生活的校园里发生了很多不可思议而又难忘的回忆,就如同生活在一座城市,演尽了悲欢离合。
  • 酒鬼门徒

    酒鬼门徒

    人间猴儿酒,天上琼浆液,地府黄泉汤!为了要喝传说中的“黄泉汤”,他不惜甘心进了地狱!这就是我的师父,一个以酒入道的酒鬼。而身为酒鬼弟子的我,面对接踵而来灵异事件和铺天盖地的重重迷雾,又该何去何从?
  • 混沌默示录

    混沌默示录

    混沌世界,三界大战,神器出世,魔神乱战尽在混沌默示录为你一一展现!
  • 俗人修玄

    俗人修玄

    在这个以实力为尊、以天赋为傲的玄幻世界,这个主角虽然天赋异禀,却不喜欢修炼。“喝喝花酒,听听小曲,抱抱美人,赌赌小钱,岂不快哉!”齐畏怀抱美人,喝着亘古普天绝版限量神水,听着绝世先天宝物弹奏的曲调,和对方以先天至宝绝世珍财为赌注,正在博弈。“若是本少爷赢了,你家女儿可就要归本少爷了!我可要雏儿。”
  • 尘世锻仙魂

    尘世锻仙魂

    大道万千,成仙者自古有之。任你是人,是妖,是灵,是魔。不渡凡尘七情六欲之苦,休谈大道修仙。
  • 体校的爱情故事

    体校的爱情故事

    在你的记忆深处是否有那么一个人深深的牵动着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