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7600000109

第109章 遥远的完美(2)

女:我知道亲眼目睹意大利的艺术是中国画家从来都向往的,这次你去意大利,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父:是艺术家的劳动,原来真正的艺术家首先都是一个普通劳动者。

女:你说的劳动者我理解,但普通意味着什么?

父:一个常人,一个普通人对于劳动的概念。

女:常人的劳动和一个“非常人”,比方艺术家的劳动区别又在哪里?

父:常人劳动是要讲效率,讲劳动量的,比如在街上摆摊修车的、修鞋的师傅,还有计件挣工钱的人们,劳动量是他们追求的第一目标。有活儿他们便拼命干,不会拒绝顾客,因为干活儿直接维系着他们的生计。如此累计,一个修自行车的人每天修十辆,一年他将修三千余辆。有了这被修的三千余辆自行车,他的生存才有保障。

女:艺术家的劳动概念不是这样么?

父:不是。我是就目前中国的艺术家而言,就我自己的体味而言。在中国,一年画一张画和画一百张都可以。

女:你的意思是不是说,这是因为中国艺术家的“铁饭碗”所致?

父:也不完全。依我看,主要是我们的很多艺术家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清晰。艺术家首先应该是个手艺人,而不是一个自封的不着天地的贵族天才。现在让我们谈一谈米开朗基罗。米开朗基罗始终把自己看成一个手艺人。他从家乡来到佛罗伦萨,又到罗马,干什么来了?耍手艺来了。许多教皇、富豪向他“订件”,也是把他当做了一个聪明的手艺人。于是他手下的活儿便越积越多,有很多他一生都没来得及完成,因为那些“订件”太庞大了,每件活儿都要干上十年八年。比如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长四十米,宽十三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绘画,米开朗基罗画了四年,因为整天躺在离地面二十米高的脚手架上画,据说天顶画完成后,他的胡子的生长都改变了方向,向上长。接着他又用七年的时间为西斯廷教堂画了壁画《最后的审判》。这还不是最大的,最大的是尤利乌斯一世教皇的墓,他边设计边创作,花了四十年时间才完成了一小部分,像其中的摩西像、奴隶……

女:据我所知,米开朗基罗不仅是雕塑家、画家,还是建筑家,他在建筑方面的成就,我知道有圣彼得大教堂、罗马市政广场等。

父:对,你想吧,这个手艺人一生干了多少活儿。

女:是啊,太不可想象了。从前我只注意到我们的艺术家,还有一些作家,一生画一张画,写一本书就可以吃老本了,现在看这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在米开朗基罗接受的“订件”中——索性我们也叫它们“订件”吧,你认为最值得一提的是哪几件?

父:所有的作品都值得一提。我最喜欢的是雕塑《大卫》和《圣母的哀伤》。

女:刚才你先谈到的是他的天顶画和《最后的审判》。

父:那是他的画作。米开朗基罗在艺术史上的地位,首先还应该是雕塑家,那么,《大卫》和《圣母的哀伤》就格外重要。

女:你认为这两件作品最值得一提的是哪些方面?能不能先谈《大卫》?

父:大概三个方面。一是没有人敢干的活儿他干了。你想,在佛罗伦萨杜莫大教堂的工地上,闲着一块四米多高的细长石头。曾经有几位雕塑家想把它雕成一件作品,都是试一试就走了。后来米开朗基罗来了,他发现石头里蕴藏着一位体魄健美、力大无比的男子,这就是大卫。第二是他的不落俗套。大卫的题材不是米开朗基罗的首创,在他之前,雕塑家一向把这位具有象征意义的男性,雕成一个美少年样的男孩:手里提着剑,髋部向一边扭着,有点女气。是米开朗基罗把大卫处理成现在的这种样子的,他是力量和美的象征,浑身的细胞都显示出藐视困难、义无反顾的决心。三是《大卫》的经典性。当时他是一群弱小的人民建立共和制胜利的标志,现在他是佛罗伦萨这座古城的象征,他被后人矗立在市中心的一座小山上,使你觉得,佛罗伦萨少了他就不再是佛罗伦萨了。

女:那么《圣母的哀伤》呢?

父:这是一件标志着米开朗基罗天才的作品。当时的米开朗基罗年仅二十一岁,虽然还受着古典雕塑的影响,但你仔细看他对一些细节的独到处理,已经显示出这个青年的过人才华了,而这些细节往往是被艺术家忽视的。比如基督的那条右胳膊,松弛而无力地垂下来,大臂上的几块肌肉也松塌了,小腹也下陷着。这都是米开朗基罗的意愿,他表现了基督刚从十字架上被救下来的那个瞬间时刻,被抱在玛利亚怀中的基督已是死人。

女:我看米开朗基罗对圣母玛利亚的处理也很独到。这位圣母显得比基督还要年轻,她那平摊着的左手,像常人,不像有些被程式化了的圣母。还有她那平摊着的左手,都能收到非同一般的效果。再看那些繁琐的服饰、衣纹,你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用一块石头雕成的。

父:对,当你走进圣彼得大教堂,你会不由自主地首先围着它流连忘返一阵。

女:我很想知道米开朗基罗本人如何评价这件作品。

父:他很得意。有一个细节可以证明。米开朗基罗从来不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只在这件作品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在作品的左后角。

女:关于圣母玛利亚的年龄感,你说是米开朗基罗的忽略呢,还是他有意的处理?

父:肯定不是忽略,是有意的处理。那是米开朗基罗想象中的圣母,看起来和基督像兄妹。不知你对这种处理有什么感想。

女:我觉得这是艺术家的聪明,这种处理不仅拉近了玛利亚和观众的距离,也更增加了故事的悲剧色彩。你会感到,为什么这个悲剧竟发生在这样一位女性的面前,她是难以承受的,也许连儿子身体的重量她都难以承受。

父:你可以写一篇《圣母的哀伤》的专论了。

女:我们应该再回到开始的话题:艺术家的职业意识和作品质量的高低有关系吗?

父:这个问题其实你可以回答,我想听一听你的。我记得你对目前中国的城市雕塑发表过一点议论。

女:是,在一次会议上。我觉得在我们的城市雕塑中有两种现象应该引起注意。一是直接从县、乡的小石雕厂里买来一些机制成品,多是些被歪曲了的造型配以似是而非、非男非女的面孔,这些身体比例失调的怪异形象,即被冠以“阿波罗”“维纳斯”“大卫”……什么的供人作为古典艺术欣赏,还有“凯旋门”“罗马柱”等等。二是一部分当代雕塑家只作些黄泥小稿,就交给石雕工人去打制,最后刻上雕塑家本人的名字。这些东西往往也就被打制得不伦不类。还听说有的雕塑家对最后的“成品”连看都不看。我觉得这真是目前中国城市雕塑的灾难。我想知道,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也是请人打制么?

父:不可能。许多记载证明,米开朗基罗的作品都是独自完成。《大卫》作了两年多,他把自己和石头用一道墙围起来,两年多以后才与观众见面。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也是这样画的。

女:在挪威时我去过维格兰雕塑公园,据说为了雕刻那些作品,维格兰也是把自己关起来十几年。

父:先后两次,大概是二十几年。

女:现在我理解了为什么在开始你先谈艺术家的劳动,因为艺术家只有首先把自己当成劳动者,才谈得上艺术家职业意识的体现,而劳动量,也是观众对你作品认可的一种回报。不会有人去向一位不负责的空头艺术家“订件”的,这是问题的另一面,一种良性循环。不知我这种说法对不对。

父:对。

《遥远的完美》后记

《遥远的完美》是“鸢尾花丛书”中的一种。作为作者,我喜欢这套丛书的策划人对它的设想:这是一本绘画的局外人谈绘画的书,作者的选画是自由的,你所选择的不一定是约定俗成的“世界名画”,只要它曾经引起过你的某种感受——甚至可以包括有些你并不喜欢的画;作者的文体亦是自由的,短则百字,长可千字、万字。

这样的创意让人放松,这样的宽广胸怀让人惊喜——我可以拂去在艺术史家和美术批评家眼前“露怯”的嘀嘀咕咕的压力,也完全不承担替古今中外画家排座次的义务。我的学养不足以让我在书中对绘画作貌似内行的技术性分析,我的意愿同样令我不想把这些文字弄成“产品说明书”。好了,我的心境就单纯、明澄起来。我想我愿意想的,我写我愿意写的,我在绘画和画家中间走来走去,心里充满感激。

我感受到绘画和文学之间的巨大差异:在作家笔下无法发生的事情,在好画家的笔下,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我又感受到艺术和文学之间的相似:在本质上它们共同的不安和寂寞,在它们的后台上永远有着数不清的高难度的训练,数不清的预演,数不清的或激昂或乏味的过程。

然而完美距离我们始终是陌生而又遥远的,因为陌生,才格外想要亲近;因为遥远,才格外乐于追逐。我看到在艺术发展史上从来就没有从天而降的才子或才女。当我们认真凝视那些好画家的历史,就会发现无一人逃脱过前人的影响。好画家的出众不在于轻蔑前人,而在于响亮继承之后适时的果断放弃。这是辛酸的,但是有欢乐;这是“绝情”的,却孕育着新生。写作这书的过程让我窥测到一些大家的“出处”,我在敬佩他们的同时,也不断想起谦逊这种美德。

真正的谦逊是不容易的,它有可能让我们接近那遥远的完美,但真正的抵达却仍然是难以抵达。我对此深信不疑。

同类推荐
  • 玄响寻踪:魏晋玄言诗研究

    玄响寻踪:魏晋玄言诗研究

    本书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包括:玄言诗的先声、魏晋世族文化、玄言诗人群落、玄言诗文阐释、玄言诗的余波、玄言诗读者群落等。
  • 尤利西斯(英文版)

    尤利西斯(英文版)

    《尤利西斯》首先连载于1918年美国杂志《小评论》直到1920年结束。后紧接着被全书出版。随后被公认为“现代文学中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所谓“尤利西斯”,就是荷马笔下的“奥德赛”。该书全书近27万字(英语),使用了30030个词汇。一出版,就引来巨大好奇。因为作者使用了20世纪初颇流行的心理研究技术“意识流”,并仔细斟酌布局,全书使用了很多双关语、隐喻、幽默等极具特色的手段。现在已被公认为“最了不起的小说”。1998年,美国现代图书馆将这部小说列入“20世纪英语世界最佳小说”,将其列为全榜的榜首位置,足见此小说给20世纪的文学带来多大的影响力。
  • 穿越:文坛行走30年

    穿越:文坛行走30年

    穿越文坛,在文坛行走三十年,亲见的人物不少、亲历的事件也颇丰繁。早些年,我就产生过这样的念头:我要把行走文坛三十年的见闻书写出来。我们山西文坛的耆宿元老,我们的老师西戎和马烽,身处文坛半个世纪乃至六十春秋,他们的经历该是多么丰富、多么宝贵!然而,西老最后突然中风失语;马老像平素一样去住院,却再也没有像往日一样痊愈归来。发生在眼前的这样活生生的例子,简直惊心动魄!也许,老师们并不愿意将他们的回忆形诸文字;但是,假如他们曾经有过那样的念头呢?天不假年,死神使出了霹雳手段。
  • 尼克·亚当斯故事集(译文经典)

    尼克·亚当斯故事集(译文经典)

    尼克·亚当斯是海明威众多短篇中的一个男主角,这个令人难忘的角色从孩子成长为青少年,又成为士兵、复员军人、作家和父亲——这个过程与海明威本人生活中发生的大事亦步亦趋,清晰地凸现为海明威作品中一长串他本人化身中的第一个,之后在海明威各个长篇中出现的男主人公全都有尼克的历史。本书共24篇,系首次结集以单行本形式出版。
  • 醉春风

    醉春风

    《醉春风》这一组散文、诗歌、小说完全是一种文化与文化的交谈、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个性与个性的交锋。
热门推荐
  • CEO先生签字结婚

    CEO先生签字结婚

    “听说我们结婚了。”某男好奇的问,“不是听说。”某女笑得如狐奸诈。她给他丢上一纸婚书,看着那熟悉的笔迹,某大总裁悲催地发现,自己果真被结婚了!她是豪门千金,却因家族败落而成为当红明星的经纪人。他是玩世不恭的总裁,却总是跟这个经纪人过不去,杠上了。他百般试探,却查不出她的底细,最后却发现自己的心试探丢了。某女得瑟,要驯服多金、帅气、风流又狂傲的总裁很简单:赶情人,驱前任,斗旧爱,哄婆婆,带孩子,逐宿敌,以上样样要精通。还要学会一跟二追三缠的连环绝招,才能真正掳获总裁的身心。
  • 穿越战国当说客

    穿越战国当说客

    秦正穿越到战国末期,在纵横捭阖的乱世,靠一张嘴游说天下。战国七国关系错综复杂,战乱不断,政治家的阴谋诡计更是让许多黎民百姓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秦正如何在这样的大争之世中生存,为使得天下安定,他将布谋天下的大计,破张仪连横之术、解苏秦合纵之局。说客(shuike):指游说之士;善于用言语说动对方的人。人的所有器官最具攻击性和杀伤力的,不是尖牙,不是拳脚,而是舌头。世界上最让人提心吊胆的,不是刀剑,不是枪弹,也是舌头。
  • 赤血天地

    赤血天地

    出生在亚拉大陆的龙天宇,在这个魔法与斗气的世界里被赋予了天才的能力,可是却被禁锢了。天宇怎样才能重获能力!奋斗苦练,奇遇冒险,宠物神器,世家国家,爱情友情亲情,血战异族,在看似普通的天宇身上会怎样上演!拭目……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陌离——莫离

    陌离——莫离

    额(⊙o⊙)…你们猜呀。。。啦啦啦啦啦。。。。作者是个懒豆
  • 女配霸气侧漏

    女配霸气侧漏

    一觉醒来,再次见面却到了阴曹地府!!“天啊,要不要这么坑爹。”楚瑶无语。死在新年那天,还是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胃癌晚期,不过,最令人无奈的是穿到了一本小说里,好嘛,人家穿越金光闪闪,楚瑶穿越倒成了炮灰。没事,咱们当炮灰就当的彻底,可是哪里冒出来的一个俊美男子,明明不傻却要装傻。“娘子,公公教过我,现在是洞房的时间。”“我靠,那公公真是为老不尊,教坏子孙。”
  • 我有山海经

    我有山海经

    一个普通高中生在机缘之下得到一本《山海经》,研究之后竟然发现自己可以召唤山海经中的上古妖兽帮助自己战斗!不一样的召唤,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故事,文章的故事不会只是局限于一个国家,一个地球!宏大的画卷,华丽的人生,不一样的英雄,就因为有了一本山海经!
  • 不偏不倚我爱你

    不偏不倚我爱你

    七年前,你一句“别怕,站在我身后”我记了好久,七年后,我一句“别怕,站在我身后”让你泣不成声,好久不见,还好吗?
  • 天下第一伶

    天下第一伶

    她是一个风华绝代的美人,却有着三重身份:她是一个天生的舞者,却是性格谦和,恭谨顺从;她是一个曼妙的歌伶,却是与世无争,恬然淡雅;她是一个风骚的甜心,却是心机百生,复仇心切;她就是宋朝的第一歌伶——李师师,不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历史,什么,都是全新的!——一世的错位,改变了两世的人生。
  • 风流嫡女欠调教

    风流嫡女欠调教

    传闻,东陵国前任丞相的嫡女容貌倾国倾城,不过可惜天生痴儿,尤其爱美男,那怕是她的大哥,她看着也会直流口水,因此,她被誉为第一花痴!当生性潇洒淡然的她穿到她的身上……额,好吧,美男确实养眼,发发花痴也无所谓,不过,流口水就不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