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20900000007

第7章 消除成长中的停滞(5)

但有些人对此却会有不同的反应。这些人不单会对危险的情况作出反应。或许他们从根本上就比一般人感到更安全一些,自信一些,因而有闲心去对那些不但没有危险相反还使人愉快激动的经验作出反应,能够去注意这些经验,甚至为此而痴狂。这种积极的反应,不管是矛盾的还是强烈的,不管是一种轻微的愉快还是一种势不可挡的迷狂,都与紧急反应一般无二,都是自主神经系统对于有机体的五脏六腑的总动员。这两种经验的主要差异就是,人们从内省中感到一种经验是令人愉快的,而另一种经验则是令人焦虑的。这一观察使我们看到,人不仅被动地适应世界,而且还积极地从世界中获得享受,甚至还主动地将自己纳入世界中去。大多数这类差异都可以用精神健康(姑且这样称呼)这一因素的变化来加以解释。对于那些相对焦虑不安的人来说,注意都必然是一种紧急机制,世界在某种程度上被简单地划分为危险的和安全的。

弗洛伊德关心“自由、漂浮的注意”这一概念中提出了这种注意与标签化注意之间的真正差异。弗洛伊德之所以向人们推荐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注意,这是因为主动的注意总是将人的一系列期待强加到世界上去。这样一些期待足以淹没现实中过于微弱的声音。弗洛伊德要我们屈从、谦卑和被动,只去关心现实要对我们说什么,使我们所感觉到的一切都由物质的内在结构来决定。这等于是说,我们必须把经验看成是独一无二的,看成是与世界上所有其他东西绝无雷同的,我们需要作出的适应我们的理论、格局和概念的。这显然肯定是以问题为中心,反对以自我为中心。如果我们想要把握我们面前的某一经验自身的和内在的本质的话,我们就必须尽量去抛开自我及其经验、预想、希望和恐惧。

用一种古老的方法来对比一下科学家和艺术家对经验的不同研究途径,对我们可能很有帮助。如果我们容许自己去构想“真正的科学家”和“真正的艺术家”这样的抽象概念的话,那么我们不难发现,科学家基本上是力求把经验加以分类,将某一经验与其他经验联系起来,将它置在关于世界的一元哲学中应有的位置上,探寻这一经验与所有其他经验相同或相异的部分。科学家倾向于赋予这一经验一个名称,为它贴上一个标签,把它放到它应有的位置上去,或简单说,把它进行分类。

而一个艺术家则不同,如果他达到了柏格森和克罗齐对艺术家提出的那些要求的话,那么他最感兴趣的就是他的经验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特征。他必须把经验视为一个个别的对象。每一个苹果都是独一无二的,都与别的苹果有不同之处;每一位模特儿、每一株树、每一个面孔都是如此——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与别的东西完全相同的。有一位批评家在评论一位艺术家时说道:“他看见了别人熟视无睹的东西。”他对于把经验加以分类并把它们归入到头脑中的卡片目录中去的工作没有兴趣。他的任务是要发现经验的新鲜之处,然后,施展他的才能,再采取某种方式把这种经验凝固起来,让那些不那么善于感觉的人也能看到经验的新鲜之处。西默尔说得好:“科学家看见某物是因为他了解它,而艺术家了解某物则是因为他看见了它。”像所有的陈规一样,这样一些陈规也是危险的。这里面所隐含的一个观点就是,科学家的直觉和艺术气质也完全可变得更强,可以更加欣赏和尊重未经加工的、直接的经验。同样,对于科学家眼中的现实的研究和理解,除了要使艺术家的反应更加合理和成熟之外,还应该加深这种反应。艺术家和科学家都必须执行同一道命令:“必须认识整个现实。”

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个类比来突出上述差异的重点。我称为真正艺术家的那些人还在另外一个特征上有别于常人,说得尽量简略一些,他们在看见每一次日落、每一束鲜花、每一株大树的时候似乎都能感到同样的欣喜和敬畏,都能调动起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能作出强烈的情感反应,好象这是他们平生所见的第一次日落、第一束鲜花和第一株大树一样。一般人只要看到同一奇迹发生了五次,不管它是多么地壮观,都会对这一奇迹兴趣索然。相反,在一位诚实的艺术家那里,这一奇迹哪怕已经出现了千百次,仍然能够在他心中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觉。他能够更加清晰明彻地看到世界,因为对他来说,世界常新。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不仅在类似偏见的社会心理中存在陈规化的概念,而且也能在感觉这一基本过程中找到它。感觉往往并不是对真实事件的内在本质的吸收和记录。在多数情况下,感觉都是在对经验进行分类,为它贴上标签,而不是对它进行分析。这种活动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感觉。我们在这种千篇一律的、标题化的感觉中所做的一切,恰好类似于我们不断地使用陈词滥调进行谈话。

当我们与生人初次交往时,往往会对他感到新鲜,而且努力想把他理解和感觉为一个与他人在生活中不甚相同的独特的个体。但是,我们却往往不自觉地给他贴上标签,或者把他归到某一类型的人当中去。我们将他置于某一范畴或某一标题之下,而不是把他看成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往往把他看成是某一概念中的一个例证,或者某一范畴中的一个代表。例如,他是中国人,而不是非洲人,也不是那个与他有着完全不同的美梦、意愿和恐惧的美国人,要不然他就被称为百万富翁,或社会的一成员,或一位女士,或一个犹太人,或者别的什么人。换言之,一个进行陈规化感知的人只相当于档案管理员而不是照像机。档案管理员有一个装满文件夹的抽屉,她的任务就是将办公桌上的每一封信件归入甲类或乙类,放进相应的文件夹中。

在标签化感知的许多例证中,我们可以列举人们对以下各种东西的感知倾向:

那些熟悉、陈旧的东西,而不是那些陌生、新鲜的东西;

那些系统化和抽象的东西,而不是那些实际的东西;

那些有组织、有结构和单一的东西,而不是那些混乱的、没有组织的和模棱两可的东西;

那些已经命名的或可以命名的东西,而不是那些没有命名的和不能命名的东西;

那些有意义的东西,而不是那些无意义的东西;

那些习以为常的东西,而不是那些异乎寻常的东西;

那些人们意料之中的东西而不是那些出乎意料的东西。

而且,即使某一事件是陌生的、具体的、模棱两可的、没有命名的、没有意义的、异乎寻常的或者出乎意外的,我们还是强烈地倾向于把这一事件加以扭曲,削足适履地将它塑造成一个更为习见、更为抽象、更有组织的形式。我们往往把事件当作某些范畴的代表,而不是根据这些事件本身将它们看成是独一无二的和自具特征的。

大量的对所有这些倾向的描述,我们都可以在罗夏测试、格式塔心理学、投射测验和艺术理论的文献中找到。举一个艺术教师作例子,这位教师经常告诉他的学生说,他们画不出一只个别的手臂来,这是因为他们将这只个别的手臂看成是一只普通的手臂;而且,由于他们这样来看待个别的手臂,他们往往就以为他们知道这只手臂应该是什么样子了。

很显然,一个人可以轻易地、不过多了解地将某一刺激物归入一个业己构造成的范畴中去,但是他却很难正确理解和评价这一刺激物。真正的感知应将刺激物当成独一无二的,必须包容它的全部。在它上面全面剖析,完全吸收它、理解它,因而也就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不比贴标签,编目录,转瞬之间即可完成。

由于标签化这种可一蹴而成的特长,就导致它必然远不如新鲜的感知有效。在标签化感知中,只有那些最为突出的特征才能用来决定反应,而这些特征容易产生误导。因此标签化往往使人犯错误。

这种错误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它容易使人固执地坚持原有的错误。一个被纳入标签中的人强烈地倾向于保持原来的状态,任何与陈规老套不相符合的行为都只能算作例外,无须认真对待。例如,我们出于某种缘故确信某人不诚实,然后我们想在某一次玩纸牌时捉住他,却未能捉住,我们通常还是一如既往地把他唤作贼,认为他之所以变得老实,是出于某种特殊的缘故,或者是为了掩人耳目,或者是出于偷懒,诸如此类。如果我们对他的不诚实深信不疑的话,那么即使我们从未发现他做什么不诚实的事情,这也没有多大影响。我们尽可以将他视为一个恰巧不敢在我们面前玩弄戏法的贼。或者我们可以将他这一异乎往常的行为视为有趣的,认为它并不代表这个人的本性,不过是逢场作戏而已。

关于标签化或陈规化的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回答下面这一古老的问题,即人们怎么会在真理已经相当明显的时候还要顽固地坚信谬误。我知道,对于这种拒绝接受证据的态度,人们通常认为完全用压抑或用动机力量就可以加以解释。毫无疑问,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问题是,这一看法是否揭示了全部真理,是否本身就是一个完满充分的解释。我们的讨论表明,人们看不到证据是另有缘故的。

假如这种陈规化态度的那一端能被我们接受,那我们就能对强加于对象身上的不公正待遇有一定程度的体会。当然,每一个犹太人、每一个黑人可以轻易地证明这一点,但这也常常适用于所有其他人。诸如“哦,是个侍者”或“又是一个姓琼斯的人”这类话。如果我们像这样被随便地装入一个文件夹内,与其他许多我们在很多方面都难以苟同的人混在一起,我们常常感到自己受了侮辱,感到自己未得到公正的评价。

关于这一点,威廉·詹姆斯表述得最好。他说:“理智在处理对象时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它同别的东西一并归类。但是任何对我们具有特别的重要性、能够唤起我们的献身精神的对象都使我们感觉到它好象必定是特殊的和独一无二的。假如一只螃蟹知道我们如此不加请示、蛮横地将它归到甲壳纲动物中去,并以此对它进行处置的话,它也许会勃然大怒、挥钳发作的。它会说‘我不是这种东西,我是我自己,仅仅是我自己’。”

抗拒保守习惯的机制

当面临某一问题时,往往有一种倾向于套用早期成功办法的习惯。这意味着:必须把眼下的问题置入某一问题范畴中去;必须选择那些对于这一特殊范畴的问题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因此,这里就必然要牵涉到归类亦即标签化。

同样适用于标签化注意、感知、思维、表达等等现象的最恰当的描述就是习惯现象,即:一切标签化结果都是“要把世界冻结起来”。因此,理智在一个特定的情景里总是本能地选择那些已知的和相似的东西,它把这些东西找寻出来,以便能够应用它那“同类相生”的原则。常识之所以能够预见未来,原因正在于此。科学把这种能力推到一个可能达到的最高的精确程度,但并未改变这种能力的基本性质,像普通知识一样,科学只关心重复这一方面。虽然某一事物整体都是新的,但科学总是设法将它分析为差不多是对过去的复制的一些因素或方面。科学只能处理那些假定会重复的东西。在这里应该再一次指出,现在已经开始出现另一种科学哲学了,另一种关于知识和认知的观念,这种观念既包含原子论的东西,又包含整体论的东西;既包含重复的东西,又包含独一无二的东西;既包含机械的东西,又包含人类和个人的东西;既包含稳定的东西,又包含变化的东西;既包含实证主义的东西,又包含超验的东西。但实际上,世界在不停地变化,宇宙万物都处在一个发展过程之中。从理论上讲,世界上没有静止不动的(虽然为了某些具体的目的,许多东西可定为是静止不动的)。如果我们必须十分严肃地看待理论的话,那么,每一经验、每一事件、每一行为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不管是重要的还是不重要的)有别于以前曾经发生过的或者将来还要发生的所有其他的经验、行为,等等。没有任何两样东西是相同的,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保持不变的。如果你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当你做事情时当一些东西看成好象是相同的,好象是保持不变的——即根据习惯来做事,那么这就是完全可以的了。之所以能够这样做,这是因为一个差别之所以成其为差别,就在于它具有某种不可忽略的重要性,但有些差别有时却是无所谓的。只要你认识到差别毕竟总是存在的,而且你必须判断它们是否具有某种重要性,那么你就要尽可能去利用习惯了,因为你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把它撇在一边。没有任何习惯是简单的。对于那些不是不顾环境一味依赖习惯行事的人来说,习惯是有用的;但对那些不太有见识的人来说,习惯则会导致无能、愚蠢和危险。

如此看来,似乎很有必要将我们关于科学与常识的各种理论和哲学都构架于这一基本的和必然的基础之上。怀特海对此也曾进行反复说明。但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都于时间延续中的事物被盲目地推到这种空间中去。虽然现在我们那些最老练的科学家和哲学家都摒弃了这样一些陈旧的观念,但这些口头上遭到摒弃的观念作为我们所有那些较低级的思想反应的基础却仍然在起作用。虽然我们已经而且必须接受一个变化发展的世界,但我们却很少是怀着热情这么做的,我们都仍然信奉牛顿。

同类推荐
  • 敢于脆弱:所谓成长,就是在脆弱中不断重生

    敢于脆弱:所谓成长,就是在脆弱中不断重生

    你曾因自己的敏感和脆弱而苦恼吗?脆弱等于软弱吗?我们该如何化脆弱为优势,重塑自己的坚强人格?法国精神分析学家吉娜维芙·阿弗里伊尔认为,脆弱是一座鲜为人知的宝库,为了创建自己的心理领地,我们需要不断经历脆弱。你的脆弱等于你的优势。一个一味否认脆弱、压抑脆弱、逃避脆弱的人,最终失去生命的活力,成为一个生硬而没有创造力的人。本书将带领我们了解脆弱的心理根源,剖析脆弱的阴暗面和光明面,提出“化脆弱为优势八步法”,教会我们如何超越脆弱,完成自我实现。使我们知道:脆弱,这个看似需要精心掩饰的缺陷,其实是我们的财富。所谓成长,就是在脆弱中不断重生。人性的力量,只有在脆弱中才能被点燃。
  • 心理学与自制力(全新升级版)

    心理学与自制力(全新升级版)

    本书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了影响自制力的因素,介绍了提升自制力的有效方法,让你学会绕开吞噬自制力的陷阱,强化自制力,集中注意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翻开生活崭新的一页。
  • 无师自通心理常识

    无师自通心理常识

    “人类的一切生活,其实都是心理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与心理学密不可分,生活中许多看似简单的现象背后,都隐藏着深厚的心理学知识。学习和掌握一些心理学常识,能帮助我们轻松应对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产生的种种困惑和难题,帮助我们克服不良情绪的干扰,抵抗压力的困扰,排解挫折带来的苦闷等,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心理学简史

    心理学简史

    从古希腊哲学中诞生,心理学如何分出了各种“主义”?从动物到婴儿再到人工智能,心理学都研究了什么对象?揭开心理学神秘的面纱,解读这门不像科学的科学!·不仅关注心理学史上伟大的理论与实验,更展现不同心理学派系大师之间的“爱恨情仇”,原来他们竟然是这样的心理学家!·不堆砌枯燥的专业名词,不铺陈深奥的长篇大论,用幽默的语言传递专业的知识,这是一本有用又有趣的心理学简史!
  • 内心安详,从不荒凉

    内心安详,从不荒凉

    法师大安在书中以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内容涉及心理、读书、饮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与众不同的生活感悟,对世俗、情感、生死、幸福等话题提出了独到、超脱的见解,能给读者以心灵的慰藉及生活的指导,让你读懂另外的一个自己。作者于日常生活中获得种种感受与感悟,深入探讨了从人生到社会、从小电视到理想、从世俗到心灵、从情感到思想、从现象到本质等十分广泛的话题,视野开阔,取向积极向上,文字富有感染力。
热门推荐
  • 美人谋

    美人谋

    皇上薄情,不曾谋面,便以她为筹换取和平;王爷痴心,背负半壁江山,却只求美人一笑;由宫墙落入王府,她不过是身不由已,红颜薄命!到头来,是谁薄幸,又是谁痴情……
  • 西行玛法

    西行玛法

    玛法大陆本是一片乐土,受黑暗力量侵袭之后,人类的乐土变为怪物的乐园。大陆各地出现多处黑暗巢穴,其内更是有无比强大的怪物首领。辛木穿越到玛法大陆,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世界,挣扎生存,努力探寻一条回家之路。回家之路注定凶险,辛木该如何面对?他又是否能够回到原来的世界?……
  • 怪咖天之骄

    怪咖天之骄

    萧阴漠出生时就家遭灭门惨案,幸被雪狼谷的一个和尚救下,从此,萧阴漠便和雪狼谷结下不解深缘。萧阴漠被迫习武却走向了武学巅峰,且看他如何大乱江湖?且看他如何悠从牡丹花下?且看他又如何在黑白两道之间玩转?
  • 恶魔校草套住腹黑甜心

    恶魔校草套住腹黑甜心

    四大家族中的叶氏家族的千金——叶子怡,回国之后被父母逼去伊莎贝迪贵族学院就读,第一天上学就与上官家族——上官逸轩结下梁子,不但夺了她的初吻,高冷面瘫的他,却……“丫头,从此以后你是我一个人的宝贝。”“死扒皮,你给我……唔!”“呵呵,宝贝,这可由不得你。”
  • 这块冰真大

    这块冰真大

    呃。词穷哈哈哈哈哈哈哈!嘿嘿,嘿嘿嘿嘿嘿。凑字的哈哈哈哈哈哈哈!
  • 来到地球要做什么

    来到地球要做什么

    一个距离地球8光年的其他星系,一个神秘的帝国,一位被派来地球执行神秘任务的少年。少年与在地球结识的一伙朋友,能否克服意外事件,完成任务?
  • 蜕泪

    蜕泪

    骄傲、自我的林家俏小姐,背上行囊,为了他远走他乡,浪迹天涯,无怨无悔。万般柔情,激情之后,他怒吼:“你滚,你滚,我不愿意拖累你,这辈子我再也不想见到你。”曾经的恩爱在他眼神中荡然无存。“凭什么?玩我?”她妙眸圆瞪,“啪”的一掌甩出,可是她到死也没明白他为什么会这样说。陌生城市黑暗的街头,她嘶声呐喊:“我该去哪里?哪里是我的栖身之所?”遭遇绑架,进入毒窝,这是魔鬼还是地狱的生活?一路追杀,人命如纸,人生犹如一场噩梦,不幸的事情总是接二连三接踵而至,难道这是命中注定,逃不出魔掌,难以逃脱上天赋予的恶魔。比智商、比胆识,比武力,比谁更有权谋,全力反击,终于重获新生。然而上帝又给她开了个永远的玩笑……女主外柔内刚、善良果敢、顽强坚毅!走过路过,欢迎捧场!如有【收藏】、【票票】或【留言】,芙尔将感激不尽,鞠躬致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讲冷门历史

    快讲冷门历史

    南门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你了解诸多有趣的冷门历史。
  • 你从远方来

    你从远方来

    她,叶菩提。B大的才女。天生就是一个强者。他,魏明镜,B大最神秘的人,用着神秘的身世。他们第一次的相遇,叶菩提的一句话引起了他的关注。“恋爱中的女生,最忌讳的就是对方的隐瞒,如果你认为隐瞒可以换来幸福的话,你就错了,隐瞒的最后,痛苦的一般都只是自己。”第二次相遇,是在他纠缠自己的前女友,差点被杨家的公子打,叶菩提不忍,出手相助,就是这一次本来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出现了变化。家庭的变故,魏明镜的相陪,一切都是顺其自然,那么爱情也就那么的顺其自然了。我们的爱,没有轰轰烈烈,正因为平平淡淡,才会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