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31900000011

第11章 独树一帜的中国书画艺术(5)

湖笔的产地在浙江湖州南浔区善琏镇。湖笔选料讲究,工艺精细,品种繁多,粗的有碗口大,细的如绣花针,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点。尖:指笔锋尖如锥状;齐:笔锋撮平后,齐如刀切;圆:笔头圆浑饱满;健:笔锋挺立,富有弹性。湖笔分羊毫、狼毫、兼毫、紫毫四大类;按大小规格,又可分为大楷、寸楷、中楷、小楷四种。湖笔,又称“湖颖”。颖是指笔锋尖端一段整齐透亮的部分,笔工们称为“黑子”,这是湖笔最大的特点。这种笔蘸黑后,笔锋仍是尖形,把它铺开,内外之毛整齐而无短长。这一带的山羊,每只平均只出三两笔料毛,有锋颖的也只有六钱。一支湖笔,笔头上的每一根具有锋颖的毛都是在无数粗细、长短、软硬、曲直、圆扁的羊毛中挑选出来,具有尖圆齐健,毫细出锋,毛纯耐用的优点。

墨的产生与人类书写或描绘的行为紧密相关,自然可以追溯到极为久远的年代。近代以来,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展,一些有关墨的文物陆续被发现,这些直接或间接的考古材料为人们大致勾勒出了墨的起源和发展轨迹。

河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有用朱和墨书写文字的痕迹,表明在甲骨文上书写的文字,红色是朱砂,墨色是碳素单质,这证明朱砂和墨在殷代就开始被巫人用来书写文字了。在商代石、玉、陶器的表面,也曾发现过墨书的遗存。

秦汉时期是墨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中国古代制墨工艺经历了一个大的变革而进入了成熟期。

到汉代,出现了一个善于制墨的田真,并在这时,宫廷设置了掌管纸、墨笔、封泥的官员。据《汉官仪》载,汉墨重点产地在陕西的汉阳,古称“隃麋”,做官的每月可得到隃糜大墨、小墨各一枚。在湖北江陵楚故城凤凰山的一座汉文帝时代的墓葬中还发现了大小不同的几块人造碎墨,可见在汉文帝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已比较熟练地掌握了用松烟制墨的技术。

到三国魏时,韦诞(字仲将)以制墨著名于世,被人称为“仲将之墨,一点如漆”。后来人们便认为韦诞是墨的发明者。到了晋代,以胶和墨,质量大大提高。

隋唐时代,制墨更加受到重视,政府设官办厂,产地也由前代的扶风、延州扩展到易水和潞州。墨官中最著名者有祖敏,其制墨之妙名闻天下。到了奚超和奚廷珪父子手里,又总结前人经验,改进前人方法,发明了捣松和胶,制造出的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唐末五代由于战乱频繁,大量北方墨工纷纷南迁,制墨中心亦随之转移。此后,徽墨雄踞天下,在制墨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宋墨在原料配制、艺术加工、种类品质上均较前大为提高和拓展。宋太宗刻《淳化阁帖》时,拓用澄心堂纸,李廷硅墨,称为无上珍品,大臣得之甚感荣光。尤以宋时,中国文治极度昌明,文人辈出,且竞以书法为重,故视墨尤重,取墨甚严,办墨亦甚精。1977年武进南宋墓出土了半锭叶茂实墨,挺坚如玉,光泽如漆,极为珍贵。说明宋时之墨已至尽善尽美境地,足以辅助大书家、大画家的垂名千古,宋人名迹能流传于今日者,名墨之功实不可掩。

元代,蒙古入主中原,由于因君主皆轻视文事,制墨业未有特别的发展,但尚能待续宋的余风,保持原来的成就。

明代和清代前期是徽墨生产的盛世,墨模图案的绘制和漆匣的装潢制作,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当时的墨模由专家操刀雕刻,运用线刻、浮雕及圆雕等多种技法,着力表现各种山水、人物、龙凤等图案文字。图案往往延请书画名家绘制,如明代的丁云鹏、吴左干等,有的是摹仿前代名家的作品。图案须先在墨模大小的竹纸上绘出,然后将图拓印于墨板上,随后以类似木刻的过程雕刻。为了能圆满地表达各派艺术家不同的风格,在刀法、刻线上或遒劲,或秀润,或粗犷,或细巧,各具姿态。

清则康乾均善书,对于制墨极为注意,故御制各种墨精绝千古。制墨名手有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四大家;曹家尤有名,当时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的传说。但后来人所称道的,只剩下胡开文和曹素功两家了。清代制墨业很盛,墨的质量也好,到光绪年间才开始衰落。

到解放后,我国的制墨业才得到恢复。此后制墨业技术不断提高改进,产量逐渐增加。

宣纸

宣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经为历史上的文化传播立下了卓著功勋。即使在机制纸盛行的今天,某些传统的手工纸依然体现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焕发着独有的光彩。古纸在留传下来的古书画中尚能一窥其貌。纸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在上古时代,祖先主要依靠结绳纪事,以后渐渐发明了文字,开始用甲骨来作为书写材料。后来又发现和利用竹片和木片(即简牍)以及缣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由于缣帛太昂贵,竹木太笨重,于是便导致了纸的发明。

据考证,我国西汉时已开始了纸的制作。1957年陕西省博物馆在西安东郊灞桥附近的一座西汉墓中,发出了一批称之为“灞桥纸“的实物,其制作年代早于西汉武帝时代。之后在新疆的罗布淖尔和甘肃的居延等地都发掘出了汉代的纸残片,它们的年代大约比东汉建初至元兴年间的宦官蔡伦所造的纸要早150年至200年。至献帝时,东莱人左伯又对以往的造纸方法作了改进,进一步提高了纸张质量。他造的纸洁白,细腻,柔软,匀密,色泽光亮,纸质尤佳,世称“左伯纸”。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物质的丰富,造纸的原料逐渐增多。魏晋以后,人们开始采用藤皮草(稻草、麦秆)、橘皮、桑皮、麻竹、荨麻等材料造纸。东晋时,大麻被用于造纸,这种材料造出的纸质地坚韧洁白、耐水浸,这应该是宣纸的雏形。而真正意义上的宣纸要属南朝时安徽歙县等地出产的一种银光纸,当时梁武帝的咏纸诗“皎白如霜雪,方正若布棋,宣情且记事,宁同鱼网时。”足以说明当时的造纸水平。

隋唐是造纸术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时的纸品种和式样都基本形成,且出现了对纸的染色工艺。唐代较有名气的纸有扬州麻纸和以青檀树皮为原料制成的宣纸,还出现了一些新品种,如鄱阳白、澄心堂纸等。笺纸染以颜色,是当时的一大特色,仅四川的蜀笺,就有深红、粉红、明黄等10种色纸。

五代制纸业仍继续向前发展,歙州制造的澄心堂纸,直到北宋,一直被公认为是最好的纸。此纸“滑如春水,细密如蚕茧,坚韧胜蜀笺,明快比剡楮”。这种纸长者可五十尺为一幅,自首至尾匀薄如一。宋代继承了唐和五代的造纸传统,出现了很多质地不同的纸张,纸质一般轻软、薄韧,上等纸全是江南制造,也称江东纸。纸的再利用开始于南宋,以废纸为原料再造新纸。

元代造纸业凋零,只在江南还勉强保持昔日的景象。明清时期,我国造纸业继续发展,笺纸、宣纸的制作工艺日趋精湛。在制作工艺上,除施胶、加矾、加蜡、染色、印花、砾光、洒金银等技术,人们还采用豆板、拱花的印刷方法,制造出各式工艺精美的笺纸。清代,宣纸作为主要书写材料,其产地扩大,名目众多。除玉版宣、罗纹纸、六吉纸、夹贡外,还有不少特制纸,如南禹县布纸、湖南来阳棉纸等。到了清代末年,机器造纸技术引入我国,造纸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砚是文房四宝之一。据史料记载,砚起源于黄帝时代,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它见证了伟大华夏文化的发展,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砚的制作和雕琢水平的不断提高,砚材种类的多层次发展,文化艺术的定向融入,使砚集雕刻、绘画于一身,浓缩了中华民族各个朝代文化、经济乃至审美的各种信息,逐步从单纯的书写工具变为有相当高艺术品位的观赏品和收藏品。它集历史、艺术、使用、欣赏、研究、收藏价值于一身,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传统艺术,是华夏艺术殿堂中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

砚是中国传统的书写用具,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相适应的,在人类文明进步中曾起着重要的作用。据近年考古发现砚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一直可以上推至5500年前黄帝时。

砚是文字产生之后,随着文字交流的频繁和书写中其他工具(如墨、毛笔)的出现而形成的。1975年湖北省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砚、墨,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书写砚和人造墨。该砚用鹅卵石打磨成圆饼形,没有一点纹饰雕刻,旁边附有杵棒。质地比较粗糙的墨锭为圆柱形,要用杵棒助研。

砚的显著发展是在西汉时期。西汉砚大多为配置有精致木盒或彩绘漆盒的长方形石砚。从此,砚逐步从实用性的书写工具中脱胎,步入了工艺品的殿堂,玉砚、漆砚、陶砚应运而生,成为汉代人们社会地位和财富的标志。

东汉时期,砚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转折点。在造型上大多为圆形、三足、有盖,有的还附有磨石,其工艺水平较以往有明显的提高,在装饰上采用了透雕、浮雕相结合的手法,三足和边沿及盖还常常刻有动物图案的纹样,如云龙、鸠鸟等。但从实用的角度看,秦汉时期的砚从质到形都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仍处于初创的阶段。

魏晋南北朝到隋统一的三百余年中,瓷器大量出现,替代了昂贵的铜、漆器。圆形三足的青瓷砚,成为魏晋南北朝砚的主要品种。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民俗禁忌常识

    不可不知的民俗禁忌常识

    追本溯源,知古鉴今,民众禁忌无声的述说着人们对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认识和理解,细心读之不仅可以开拓视野,升华境界,丰富自己对生活现象的客观认知,同时增强我们的判断能力。
  • 美国文化管窥

    美国文化管窥

    本书是院级教研立项“美国文化研究”的结项成果,包括对待美国文化的心态与做法,感受得州的自然与文化,印度人说英语对我们的启迪等内容。
  • 河疍与海疍珠疍

    河疍与海疍珠疍

    专门从事水上作业的居民,古时称“疍民”,俗称“水上居民”或“船民”,素来“以舟为居,以渔为业,浮家泛宅,逐潮往来,江舞海噬,随处栖泊”,“以舟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经张寿祺先生考证“疍”是传承古南越语音对“艇”或“小船”的称谓以汉字所作出的音译,意即生活在船上的人家。据史料记载,自秦汉晋以降,在我国的巴蜀、江淮、岭南及闽浙等广大地区早有船(蜒)民活动的轨迹。依此而计,从秦汉始有文字记载至今,船民已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了。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中国传统道德论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中国传统道德论卷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书中详细介绍了游牧文明的兴衰历程,着重讲解了蒙古高原数千年的游牧历史,并将其与其他国家的游牧发展做了比较。作者在书中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迁徙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畜牧业发展的轨迹,让人信服地剖析了草原畜牧业发展必然超越游牧生产阶段,达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的现代化畜牧业阶段的趋势。
热门推荐
  • 陵兰曲

    陵兰曲

    “你若是个废材,还能安然度日,可你不该爬到这巅峰来!”“不上巅峰,又怎么知道自己死得值不值呢?若作为废材苟活此生,我宁愿死在这巅峰之上!”
  • 写手无敌之穿越

    写手无敌之穿越

    我是一名写手,一名高傲的写手,呸。我是一名网文作家,有一天,我获得了一个系统,你知道吧?我好激动,只要我不停地写小说,我就可以升级,不说了,我码字了。(故事纯属虚构,不要当真啊,我不是杨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限之通天大道

    无限之通天大道

    一介武夫,凭借一身蛮力,冲出一条通天大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凌驾于九天之上!脚踩三千大世界!不求为王,只求超越世界之枷锁!成就神的顶端之路!
  • 陪玩差评就变强

    陪玩差评就变强

    伏第魔肖菲菲宁愿自己不用香奈儿也要让弟弟穿上aj。明明可以凭一身御姐范的颜值吃饭,却非要在职场凭实力。结果有一天林菲菲就失业了。无奈改行成为陪玩兼游戏直播的她,结果名声大造。成为全网最火热的女神。《英雄联盟》某位下单的找陪玩的暖男哥说:菲菲我想辅助你上王者。林菲菲:没问题等会记得给差评就行。《绝地求生》一位电脑前眉头紧皱的冷酷俊男说:菲这把好像排到韦神了。林菲菲:韦神是谁,你给差评就完事肯定吃鸡。系统提示:玩家ffffff爆头击杀4amgodv直播间水友:主播真漂亮每次看你直播我们都想入非非……没错这就是一个颜值主播靠差评走向全民女神的故事。
  • 九曜君王

    九曜君王

    大破灭后的世界,人类和自然抢夺生存空间的时代。穹庐之下,是文明也是束缚。一次夜晚的邂逅,开启千年的神话。通缉犯的求生之路,造就不死的君王。是遥远的未来世界,还是曾经的上古时代,来自于洪荒的巨兽,将开启九曜的天空。
  • 我爱上了我爹的死对头

    我爱上了我爹的死对头

    父亲常常教导我,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于是在我全家被小人设计得死的死伤的伤的时候,我带着振兴家族的重大使命跑去了父亲死对头宫里做仙娥。父亲说,啻晏神君一向心系天下、有菩萨心肠,还说啻晏神君脾气执拗,有时候像个小孩子。后来,我用自己惨痛的经历证实了,父亲对神君的第一条认知错得有多离谱!燕迟与啻晏打了几十万年,前头岁月里,燕迟到处追着啻晏跑,哭着喊着要与之一较高下,后来,啻晏提着聘礼将燕迟堵在宫门口,死皮赖脸要其将闺女嫁给他。——何溪的爱是陪着她绽放,啻晏的爱是陪着她成长。昔年的阿秋追一只野兔误闯啻晏的居所,只一眼,便敌与何溪相识的上万年,从此眼里、心里,再也装不下他人。(表面高冷内心邪魅身份成谜神君×装乖颜狗混世魔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往情深治愈你

    一往情深治愈你

    萧遇白从未想到会有这样一个女孩走近他心里,沈知意从未想到会遇到他。
  • 你不明白我的独白

    你不明白我的独白

    你觉得她实在太冷漠,可你不了解她的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