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0300000033

第33章 大爆炸(2)

避开枪手,袁森沿着管道群朝前走。他很紧张,刚才绕枪手一圈,据他推断,他师妹就在附近,他刚才这么一番折腾,巴哈尔古丽应该有点反应才是,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他思前想后觉得不对劲,又苦于不能折返回去,康巴萨和艾凯拉木那边也没了动静。

袁森停下来以管道作掩体,前面黑漆漆一片,就算有个人在他面前他也看不见。此时他也不能开手电筒,八名甚至更多枪手的狙击步枪正等着他,他手电筒一亮就是个死。他躲在管道下面,进退两难。

黑暗中忽然闪了两下手电光,袁森屏住呼吸探头看,远处一束光柱朝他这边照过来。袁森急忙缩到管道下面,不经意间,他扫到一个硕大的黑影飞快地跑过来,他能判断此人绝对不会是艾凯拉木和康巴萨,不是他们,必定就是八名枪手之一了。

袁森不能坐以待毙,立刻钻出来就跑,他能感觉到手电光柱跟着他,他走着“之”字形,在水泥柱中间穿梭,后面追赶的那人呼吸粗重,脚步有力,离他好像越来越近了。袁森不敢跟他缩近距离,也不敢回头,只能拼命朝前狂奔,跑了很久,那束光柱始终在后面追踪,直追得他心跳如擂鼓,气都喘不过来。

他实在受不了了,扭头往后看,就看到几十米外有个人举着手电筒正追赶着他,手电光刺得他眼睛疼,他也看不清楚那人的样子,只能感觉是个很大的轮廓。

现在跑得远了,其他枪手未必跟来,袁森放心不少。他扭头放了一枪,对方速度却不减,袁森一耽搁,跟他的距离缩小了不少,他赫然就冲到眼前。袁森这下子看清楚了,迎面而来的人裹着一身连体衣服,只露出一双眼睛,像套了一个黑色塑料袋子。

袁森被吓了一跳,转身就跑。他之前只能借后面那人的手电光照明,跑起来受限制,非常憋气。急怒之下,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便打亮了手电筒,沿着管道方向狂奔。地下建筑里回荡着他们奔跑的声音,袁森听到背后传来“吱——吱——”的叫声,好像是身后那人发出来的,他不禁觉得奇怪。

建筑中间有一片机器群,那些机器异常庞大,有些铁臂吊床高达几十米,手电筒照不到头。管道从机器群中间横穿过去,机器群排列得错综复杂,袁森钻进机器群,被机油熏得直恶心。

他穿过中间几条过道,绕过两排巨型机器,追他的怪人便被挡在后面,只能看到后面射过来的手电光。在他左边是一座八米长的椭圆形机器,右边是一块幕布一样的厚铁板,椭圆机器和铁板中间有一条只能容一个人进出的狭道。这个位置在机器群靠角落的位置,能避开主道,非常隐蔽。袁森关了手电筒,缩在角落里。

刚才回头瞥那一眼,他看清楚了身后那人的样子,可惜怪人全身被连体衣罩住,而当时飞速蹿进水泥建筑里的人影动作太快,他只看到黑影一闪,两个完全没办法判断体貌特征的人,自然没办法作对比。

袁森琢磨着,想办法拉开那人的连体服,才能知道他的身份。他打算等怪人直穿机器群中间那条主道时,便趁机放冷枪打伤怪人。

过了一会儿,就看到怪人的影子出现在机器群那一头,他正朝主道上走。袁森大喜,抬起枪瞄准,计算怪人的步速,以此设计击发时间。

怪人在主道口徘徊了一阵,突然退到机器后面,紧跟着手电光就熄灭了,袁森很吃惊,暗道,难道被他发现了。

他思前想后,难以决断要不要追过去,又觉得追过去会中了怪人的圈套,正犹豫之间,他身后那面幕布大的铁板从侧面倒扣下去。过道里非常狭窄,袁森背靠着铁板,猝不及防之下,跟着铁板朝后滚去。

他急乱中在空中抓了几把,没抓到借力的东西,整个人在地面上滚了滚,背上一空,竟然跌进一个地洞里。袁森被摔得晕头转向,背上被磕了几下,好在他危急之中也不乱,抱头屈腿呈球状,没有磕到重要地方。

他躺在地洞里,浑身上下都疼得跟火烧似的,费了会儿劲儿站起来打亮手电筒,发现洞穴距顶上有五六米的高度,洞穴侧壁都是水泥浇筑,滑溜得很,要靠自己爬出去,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

袁森在地洞里走来走去,他怎么也没想到铁板后面会有个地洞,这地洞还不小,粗略估计直径在十米以上,地面铺得很平整,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他十分懊悔自己不够小心,竟然没发现铁板是不严实的,一碰就倒。

他也不敢乱叫,手电照了几圈就立刻熄灭了,怕怪人或其他枪手发现踪迹找了过来。他心急如焚,一时之间无计可施。

他熄灭了手电光不久,就看到有光朝他这边移动,还越来越亮。袁森猜八成是怪人过来了,地洞壁是水泥夯筑的,平整异常,洞里不能藏人,已没有退路,好在掉到洞里时他的枪还在手里。

袁森推子弹上膛,缩在地洞靠墙壁的地方,见那一片光在地洞顶上闪烁,知道来人就站在洞边,只是没朝下面照。

他心脏跟擂鼓一样乱跳,盯紧了手电光那一块,只要对方一露头,他就立刻开枪,先发制敌。

很快,有数支手电光射向地洞,袁森被光柱刺得眼前一黑,用手搭凉篷才看清楚地洞外站了四个人。那四人穿着俄罗斯工程师制服,脸上戴防毒面罩,正朝下面指指点点。袁森目瞪口呆,脑子里一片混乱,本来应该只有他们四个人和一个闯进水泥建筑的人,现在不但多了八个神秘枪手,还出现了苏联时期的工程师。无论从现实角度怎么推算,这些人都是不可能出现的,地下建筑上面有几十上百米的水泥隔层,这个隔层才被俄军用十五车烈性炸药炸开,而后地下建筑被他们挖出来,不可能还有其他人早于他们进入地下建筑。这是从逻辑和现实层面完全无法解释的。

这个逻辑是必然成立的,如果换个角度思考,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十年前,俄罗斯封闭这座钻井时,把一些没来得及撤出来的人都留在了地下建筑里面。他们在与世隔绝的环境里生活了十年时间。

袁森想到这里,觉得一阵毛骨悚然,背上起了一层冷汗,他看向那四人的眼光都变得模糊起来。

这个推论非常荒谬,荒谬到袁森自己都不相信。地下建筑深埋在地底下十年,这些人是怎么在没有光线、没有正常食物的情况下生存十年的?

他正胡思乱想着,有个高个子工程师用俄文向袁森说了一通话,袁森不懂俄文,听得一愣一愣的。

那工程师拍着脑袋,随即用流利的英文问了一遍:“你是什么人?你是从哪里来的?”

袁森愣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高个子工程师与他身边几位同事嘀咕了几句,袁森听不清他在说什么,随即,高个子道:“先生,你是怎么进来的?如果你能告诉我们,我们会很快让你上来。”

袁森疑窦顿生,他偏向于相信上面四个工程师打扮的人真的就是生活在地下建筑中的人。不管在逻辑上能不能成立,眼前看到的,好像真的就是事实。

他迟疑了一下,说:“有人炸开了水泥建筑上的隔层,我们挖开了铁门。”

高个子工程师大叫一声:“噢,我的上帝。”

其他几个工程师欢欣雀跃,抱在一起又叫又跳,他们戴着防毒面具,在黑暗中乱蹦乱跳的样子非常诡异。袁森心里忐忑不已,他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了,眼前看到的是否是绝对的真实,这些人真的是被俄罗斯埋了十年?

高个子工程师道:“原来那地震一样的摇晃是因为爆破,我以为我要死在这里面的,这个消息令人高兴。”

说罢,他从上面扔下绳索,冲袁森招了招手,袁森会意,也不纠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先上去了再说。

高个子很友好地把袁森拉上去,递给袁森一只防毒面具,道:“年轻人,戴上它,对你有好处。”

袁森知道水泥建筑里有问题,也不多想,把面具套在头上。

高个子工程师拍着袁森的肩膀,说:“年轻人,我们都是被抛弃的人,谢谢你帮助我们。”

袁森强压着内心的激动情绪,问道:“你的意思是,你们隶属科拉深钻井地心望远镜计划队伍,你们的政府是苏联?”

高个子工程师道:“是的,这毫无疑问。”

袁森倒吸一口冷气,说:“这个——这个怎么证明?”

高个子工程师笑道:“不需要证明,我们还有人在生活区,他们会向你展示我们被封闭的十年生活。”

“我叫亚历山大·加夫里拉,你可以叫我沙尼亚。”

袁森点点头,他做梦也没想到,深钻井里耗资巨大封存的东西,竟然会是苏联科拉地心望远镜计划的工程师。苏联这样做出于什么目的?整个事情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东西?袁森有千万个疑问要问沙尼亚工程师。

沙尼亚向他摊摊手,指了指黑暗,说:“我们的生活区距离这里还很远,那是一个你意想不到的地方。”

袁森道:“我碰到一个把全身都包裹起来的怪人,他也是你们的人吧?”

沙尼亚点点头,他拍了拍巴掌,说:“他是安全工作人员。卫士们,出来和帮助我们脱离困境的朋友见见面吧。”

很快,机器后面亮起一道道手电光柱,巨型机器后走出八个穿连体装的怪人,他们体形硕大、眼神锐利,朝袁森点头示意了一下,又躲进大机器后面。

袁森明白,刚才袭击他们的枪手,必定就是这八个人了。他对沙尼亚工程师说:“我有几个朋友在前面和你们的卫士发生过冲突,我想请问一下,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沙尼亚笑道:“他们没事,我们没有伤害任何人,他们只是被我们的卫士绕得有点晕头转向,我马上派人去找他们。”

袁森急忙向沙尼亚道谢,突然,机器群里响起一连串冲锋枪扫射的声音,众人本能地找地方躲避,扫射声非常混乱,可见开枪的人不少。

枪子从四面八方射过来,袁森躲在一座机器卡槽里不敢抬头,他身旁掉了许多子弹头,叮叮咚咚的声音夹着枪声,很是吓人。听枪声,他不知道开枪的人有多少,更奇怪的是,这帮人怎么会向沙尼亚他们开枪,他们不是自己人吗?

同类推荐
  • 同和里

    同和里

    近一两年来,《繁花》的热销重新引起读者对上海这座城市的过往生活的兴趣。长篇小说《同和里》是《繁花》之后又一部写上海的优秀之作。不同于《繁花》的风情摇曳,《同和里》的特点是用极其幽默而富有上海特色的语言重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上海生机勃勃、笑泪交错的平民生活。虽然写的都是弄堂里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但无不令人难忘。小说选择了以一个九岁男孩“大耳朵”的视角去观照那个特殊的年代,芸芸众生的情感冷暖、人性袒露的高尚与卑下尽在一个孩子眼中,注定了这是一部天真之书,但同时也是洞察时代与人性的深刻之作。王承志,上海人,祖籍浙江上虞。少时在弄堂里被归为捣蛋鬼一类,成年后渐渐学会装文雅。当过十年钳工,其间时不时混迹于文艺小分队;此后便开始漫长的编辑生涯。历经岁月沧桑,依然童心未泯。发表过中短篇小说及纪实作品,《同和里》为其第一部长篇小说。王承志,上海人,祖籍浙江上虞。少时在弄堂里被归为捣蛋鬼一类,成年后渐渐学会装文雅。当过十年钳工,其间时不时混迹于文艺小分队;此后便开始漫长的编辑生涯。历经岁月沧桑,依然童心未泯。发表过中短篇小说及纪实作品,《同和里》为其第一部长篇小说。
  • 雨巷

    雨巷

    作品以鲜明的关中南部农村及小镇生活为背景,从凡人的身上发现人生的哲理,生命的酸甜苦辣。在委婉、诗意的叙事中,不同的人物运行着自我的命运,显见出鲜明的性格特征,其浓郁的地方风情以及鲜活的乡风民俗构成了一幅幅乡村生活图景。
  • 童年诡事

    童年诡事

    本书是“我”身患绝症的爷爷,即主人公李书甲所讲述的故事。十岁那年,主人公偶遇了传说中的鬼尸婆婆,她行踪诡秘、法力高深,独自住在荒野坟地之间。从认识鬼尸婆婆那天开始,主人公便遇到了以前从未想象过的诡异事件,后来,他们一同经历了一场场荒诞离奇的鬼怪之旅。在这段艰险的历程中,有一条勇猛忠诚的黑狗和一只神秘莫测的黄鼠狼时常陪伴在他们左右,以无畏的勇气和神奇的法术帮助他们度过种种难关。
  • 河魂

    河魂

    天近黄昏时,河滩变得迷迷漾漾。夕阳的光芒弱下来,呈桔红色,暖暖的;叫人沉入往事的回忆。河床里一掬清水静静地流淌。努力按捺着,只想着这河多故乡的河,母亲的河!
  • 省府大院

    省府大院

    省府大院是一个全新的舞台,张青云在这里目睹耳闻亲历了官场的种种潜规则、游戏规则。官场这个巨大的旋涡,把人世间的善良与美好,丑恶与放纵,全都裹胁其中,让人不等自拔。 而张青云这个党校第一才子也不例外,在面对权利带来的光环与便利时,抵挡了金钱的诱惑,却止不住放荡的本能,在各色女人的包围中,丧失了来之不易的地位和权利,回到人生的原点,妻子离开,被情人抛弃,品尝了官场中跌宕的一面。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异世豪情

    穿越之异世豪情

    群聊:852085788 虽然说能在这种遍地山花,风景如画的地方隐居一直是我的梦想。可是如今望着这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我心里却有一股“骂娘”的冲动!臭道士,至于吗?不过是和你争辩了几句,你有理说理,没理我也是可以认同你的吗!有必要真的把我弄到这“梦想“中的地方来吗?关键是你还作弊,这没有人烟,没有朋友,再美的地方你不吃不喝的看上三天也视觉疲劳了呀!如今看着自己这不足两三岁的身体,还有这小小的手,瘪瘪的肚子,毫无记忆的脑海,真是欲哭无泪,坑死我了。想到这些,自己只能对天哀嚎:啊,我再也不嘴欠了…… 群聊:852085788
  • 灿白之边缘烈爱

    灿白之边缘烈爱

    初见那天,一身干净的白衬衫,你就这么乘着阳光进入这街角的小店,进入我的心。
  • 影破九天

    影破九天

    这是新人血君我的第一篇文章,希望大家能支持我谢谢O(∩_∩)O
  • 从低劣剧情开始的异世界小说

    从低劣剧情开始的异世界小说

    有一天主角打破了次元壁,发现自己居然是一本扑街小说里的悲情舔狗。于是对作者给他安排的苦逼生活产生了不满,便跟作者闹掰了,并让故事重开,掌握了创作的主导权,想要改变自己在故事中悲惨命运,把原本被作者搞崩坏的故事剧情,还有那个眼看要崩塌的虚构世界给挽救回来。
  • 沉钟

    沉钟

    爱情,家庭,理想与信仰,青春的狂舞与垂死的挣扎。湖底的沉钟声声,是唤醒了泯灭的良知,还是浇灭了理想的火焰?爱情应该是无私的还是自私的?为什么无论我们如何选择与抗争,都躲避不了命运在我们身上按下的指纹?
  • 凌霄战尊

    凌霄战尊

    天衍大陆,强者如云,宗门林立,妖孽少年林霄,右手神枪,左手圣树,身怀绝世神技,踏入九霄世界波澜壮阔的风暴之中,武道世界,黄金盛世,天才层出不穷,不朽传说不败神话尽皆登场,只为那万古流传的不死传说……
  • 小小说集:恋恋不舍

    小小说集:恋恋不舍

    如果你是冰冷的湖水,我就是穿透湖底的阳光
  • 西安半坡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

    古老而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像母亲的乳汁一样,浸润着宽广而深厚的黄土高原,三秦大地留下了中华民族先祖光辉灿烂的足变迹。沧海桑田,遥远的历史早已被漫漫黄土所尘封,昔日的熙熙攘攘也被无尽的岁月所淹没。
  • 笔墨江南

    笔墨江南

    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无法忘怀的人或事,他们想得到,却被各样的理由劝退,也许是长久不见的年月,是悄然改变的爱恋,亦或是一堵宫墙,将两人困在这深宫中,但值得庆幸的是,他没有错过她,她也没有失去她,他们的爱恋就像这江南美景一般,烟雨缭绕,宁静祥和,有着共度余生的好风光。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道教圣地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道教圣地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介绍了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包括中国著名道教名山和中国著名道教宫观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