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2600000026

第26章 还李归唐(1)

谁是天子儿

武则天晚年的政策调整最大的两点:一是结束恐怖政策,一是向李唐回归,选定自己的儿子作为武周的继承人。

武承嗣自垂拱年号确立以来,就有一种野心,想做皇帝。在他看来,武则天称帝以后,武氏王朝的下一个皇帝,理应是他。要当皇帝,首要的一着,便是先成为储君。但储君是“皇嗣”李旦,这在武周帝国刚建立时便已经确定了,倒储意味着废掉乃至除去李旦等人。武氏家族第二号人物是武三思,也具有同样的野心。只是因为他的地位低于武承嗣,他不能越过武承嗣,所以他不想过早地把野心暴露出来。他对于武承嗣的所作所为,全力支持。

但从史书记载中,很难发现诸武子弟才能的过人之处,即便是较为活跃的武承嗣、武三思也属平庸之辈,但武则天屡屡委以重任,武承嗣、武三思等人甚至被任命为宰相。在建立周朝后命相之时,武则天曾公开表示:宰相的班子里必须留出一个席位给武氏宗亲或武则天的娘家人。

李唐宗室起兵失败后,武则天在政治上的盟友,也日益向势力日增的武氏一族倾斜。在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时,武则天常委任武氏子弟为统帅前去讨伐。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营州契丹起兵反周。武则天先后派武三思、武攸宜前去讨伐。可惜武攸宜才非所望,“师无功还”,但仍拜为左羽林大将军。

就是这样一位才能平庸之辈,竟然在武则天当政期间“总禁兵前后十年”。第二年,另一位武氏子弟武懿宗受命讨伐契丹,赵州百姓因为武懿宗的懦弱无能而遭生灵涂炭。可见,武则天重用诸武绝非是因为他们才能相当,而是看重诸武对她的忠心不贰,利用他们来监督牵制文武百官。

天授二年(公元691年),武承嗣发动了第一轮夺储斗争。他用的是群众请愿的方式。这是在效仿武则天建立武周帝国之前,策动民众到宫门请愿劝进的方式。但武则天当时的形式是水到渠成,大量准备工作已做到了前面,人心已被震慑住了,而此时的武承嗣还不具备和平过渡的条件,武则天的威势他还不能全部借到。武承嗣策动一个叫王庆之的洛阳百姓出头,率领数百人上表。但是,这个行动首先受到宰相岑长倩的反对。

岑长倩是贞观宰相岑文本之侄。他在高宗朝末年,便已官至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天授元年一月,武承嗣任文昌左相,他则任文昌右相,被赐姓武氏。岑长倩愿意接受武则天为皇帝,可以接受武周帝国、但不愿接受武承嗣为太子。和岑长倩持一致反对态度的还有地官(户部)尚书格辅元与通判纳言欧阳通。

上表活动遇到了巨大的阻力,武承嗣便与来俊臣结成武来联盟。来俊臣的目标首先是岑长倩。岑长倩被调为武威道行军大总管,西征吐蕃。这样,就把他从中枢调离了。岑长倩在西征的半路上,突然被捕,押回洛阳,下诏狱,罪名是谋反。以岑长倩下狱为突破口,来俊臣又把欧阳通及格辅元等数十人都诬为谋反之罪下狱。十月,岑、格、欧阳等人均被杀。

长寿元年(公元692年)一月,武来联盟又采取了第二次行动。第二次行动的对象,是7位素负声誉的大臣。其中3人是宰相:任知古、狄仁杰、裴行本,其余四人是卢献、崔宣礼、魏元忠和李嗣贞。来俊臣控告这7人犯了谋反大罪。经过狄仁杰、魏元忠和乐思晦儿子的斗争,武则天决定从宽处理这两案。她对公卿大臣说:“古人说以杀止杀,我今天要以恩止杀,给他们七人一条生路,都授个官职,以观后效。”自公元686年恐怖政策推行以来,武则天从来没有使用过这样温和的语气。

这次大狱虽然因为狄仁杰等人的机智斗争,七大臣部分保全了性命,也让武则天知道来俊臣等的刑讯逼供,但这一切其实都是在武则天总的指导思想下发生的,她还是为武来张目,把狄仁杰等人远贬。此时的武来集团如日中天。

俗话说,盈不可久。武来势力大张的时候就是要被武则天压制的时候了。就在长寿元年,岑、格、欧阳三宰相既死,武来联盟再次提出立武承嗣废李旦的要求。武承嗣不敢当面向武则天提出,仍然指使平头百姓王庆之出面。但这时,李派的中坚李昭德出来了。所谓李派,是指也拥护武则天和武周帝国,但要求李唐的子孙继承皇位。李昭德当时正作为武则天的私人心腹受宠,任凤阁(中书省)侍郎。王庆之把武则天缠烦了,她叫李昭德把他拉出去打屁股。

李昭德把王庆之带到光政门外,那儿站立着大群的官员,另一边还聚集着王庆之的那些党羽。大家都在等候来自宫内的消息。李昭德等出来后,指着王庆之对朝士说:“这个坏家伙要求废掉我们的皇嗣,立武承嗣为太子,你们给我打。”于是一顿暴雨般的拳脚过后,王庆之耳目流血,顿时死于非命。他那数百名党羽,立刻作鸟兽散了。

李昭德的活动,并没有到此为止。他借着这个机会,与武则天有过一次秘密谈话。公元692年夏天,李昭德对武则天说:“武承嗣是陛下的侄子,又是亲王,就不宜再把持中枢机要了。”武则天不以为然地说:“承嗣是我的侄儿,所以我才委以心腹之任。”李昭德又说:“自古以来,帝王家父子之间还有篡权夺位的事,更何况姑侄了,怎么能把大权托付给他呢?他如果趁机生变,您的宝座还想太平吗?”武则天听了这话,如梦惊醒,说:“这是我原来没想过的。”武则天像被人点到痛穴一样,清醒了过来。她很快采取了措施。长寿元年八月,武承嗣罢相,武攸宁从门下省长官纳言被罢为冬官尚书。与此同时,武则天换了几个新宰相:司宾卿崔神基、秋官侍郎崔元综、夏官侍郎李昭德、权检校天官侍郎姚王寿、检校地官侍郎李元素。

武承嗣等人受此挫折,在武则天面前也毁谤李昭德。武则天说:“这事你就不用说了,朕任用李昭德,才能睡得着觉,心里安稳,我这是让他替我分忧代劳。”这样,武派权势过盛的局面得到了控制,李派在武则天的扶植下有所恢复。

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后,李派开始对武派进行攻击,首先从言论上开始了一轮批判酷吏政治的潮流。侍御史周矩、右补阙朱敬纷纷进言。周矩提出:“臣暗地听众人议论,都说现天下太平,何苦要反呢!何况这些被诬告的人哪里尽是英雄豪杰,个个想当帝王呢?不过是怕苦刑而自己诬诏罢了。现在满朝官员都忐忑不安,怕陛下早上与他们还是亲密无间的,到晚上就变成了仇人,性命不保。满朝都是陛下的仇人,陛下处于极端孤立的地位!”周矩把这样一个问题摆在武则天面前:你究竟依靠谁?是依靠酷吏,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还是把权力从酷吏手中收回,依靠文武臣僚治理天下?朱敬则认为,武则天过去用严刑和威严来排除对她称皇的异议,今天既已革命,众心已定,应该省刑罚、崇尚宽简。否则,过去好的策略在今天就变成了坏东西。

这些人的话都说得很中肯,武则天动了心,开始对酷吏加以限制,并整肃告密者。她派监察御史严善思对告密者进行审讯。严善思公正直率,荣命追查,竟查出850多个告密者,其所告内容大多出于虚构。因此对这些人予以严惩。这些告密者其实大多是武承嗣、来俊臣等人的徒众党羽,专以告密为能事。罗织之党受到挫折,他们对严善思加以报复,终使他坐罪流放远州。武则天很快察觉他是被冤枉的,又召他回朝廷。从此,告密之风也一蹶不振,制狱也逐步衰退,刑罚稍宽。不久,来俊臣因犯贪赃罪被贬为同州参军。酷吏王弘义也因罪被流放琼州。侯思止也因违反了禁止民间藏锦的法令被李昭德察觉,武则天下令将他杖杀于朝堂。

与此同时,武则天还对司刑平恕公道的官员加以保护和任用。徐有功是最有名的李派法官。他初任蒲州司法参军。徐有功以用法宽恕,敢直接与武则天争辩。徐有功于载初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前夕被提拔为司刑(大理)丞。在任期间,他多次顶住酷吏的嚣张气焰,将被关押到大理寺狱中的数十近百家无辜之人营救出来。尽管由于他多次与武则天就定罪量刑的问题在殿廷上发生争论,甚至激怒了武则天,但他的职位却不离司法系统,后任为刑部员外郎和刑部郎中。

随着李派势力的逐渐恢复和发展,武则天又不放心了,反过来扶植武派。延载元年(公元694年),来俊臣又坐赃,九月,贬同州参军事。虽然由正四品下贬至从七品上,但同州是紧挨首都的地方。来俊臣的罪行,肯定要比侯思止、王弘义的严重,按理早就该下狱当死了,却一再得到宽大的待遇!要杀来俊臣,罪名俯拾即是,但她舍不得杀,留下还有用处。果然,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来俊臣东山再起,他帮武则天再次对李唐派势力加以打击。

来俊臣得以东山再起的原因,主要是武则天对李唐余孽的忧虑,凑巧又因为公元696年与公元697年之际发生了一起谋逆案。那起谋逆案是刘思礼一綦连耀谋逆案。公元697年,一个与名门望族有关系的刺史刘思礼被一个术士的夸夸其谈的预言所惑,组织了一次夺取皇位的阴谋。长社人张憬藏是一个著名的术士,他曾给许多人物相命,刘思礼曾从他那里学过相命。他预言,刘思礼以后将飞黄腾达,位至太师。刘思礼认为,太师是人臣之极,绝不是通过一般途径可以爬得上去的。于是他起了谋逆的想法。他企图拥立洛州录事参军綦连耀作皇帝。他认为綦连耀身上有龙气。他吸收了一批京师官员。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个天官(吏部)侍郎。这就更刺激了人们的幻想。但在他们行动前,此事泄露。告发的人是来俊臣。正全力关注于契丹威胁的武则天已不能容忍,便让来俊臣去对付这些密谋者。正好来俊臣一直在等待这一机会,于是大搞扩大化,株连无辜。受害者约有36家,都是海内名士,全被族诛,亲党连坐流窜的达千余人。朝廷又被猜疑和恐惧的气氛所笼罩。

李、武两派就在这种拉锯战中不断斗争着,而武则天则是平衡这两股力量的那只制衡的手。直到武则天感到自己年岁渐老,她才确定了还李归唐的政策。

武则天的政策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由威酷变得宽仁,这一方面是人老以后,性格渐趋内敛;更重要的是她和平过渡的大方针已定,不愿再为轻易杀戮,而引发人心的动荡。

残忍疑忌是前期武则天的主要心态特征之一。但武则天称帝之后,不免也有所反省。这种反省,使武则天渐渐显得仁慈起来了。当然对臣民的疑忌依然不能消除,所以她表现出了矛盾的心境,时而残忍,继续推行恐怖政策;时而担心刻薄有余,延揽人心不足,于是多施仁政,颇为仁慈。逐渐地,仁慈之心战胜了残酷之心,成为她晚年心境的主导方面。

长寿二年(公元693年),李旦王妃窦氏之母庞氏被家奴密告,武则天令给事中薛季昶查按。薛季昶将庞氏定为死罪,徐有功却认为庞氏无罪,薛季昶于是奏徐有功袒护逆党,请交法官论罪,竟判处徐有功绞刑。徐有功得知这一判决后,叹息道:“难道只我一人要死,别人就永远不死吗?”说罢从从容容地吃了饭,拿一把扇子遮住脸,躺在椅子上睡了。这是个不同寻常的夜晚,大概武则天也对徐有功的态度产生了好奇,认为他表面上装得刚强而坦然,内心必定忧惧,就派了个人秘密地窥视他。窥视者去的时候,发现徐有功已经睡熟了。第二天早晨,武则天召见徐有功,问道:“你近来处理案件,为什么总是失之于宽?”徐有功答道:“失之于宽,不过是人臣的小过,好生恶杀,才是陛下的大德啊!”武则天听了,沉默良久,下令免除庞氏的死刑。这些都是他反省的表现。

武则天晚年对嗜杀的反省,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与周围环境作用的结果有关系的。总的说来,武则天心境如何,与她所接近的人有些关系。而佛教特别是禅宗在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当她与薛怀义等奸僧接近时,她嗜杀之念较强;当她与神秀、义净等高僧接近时,她嗜杀之心减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种宽仁谨慎的态度还表现在她纳谏上。公元698年以后,武则天接受谏议的事例比以前多了。

武则天迷信佛教,晚年尤甚,却容许某些反佛教言论的存在。例如狄仁杰,就曾提出过极为尖锐的反佛言论。公元700年农历四月,有个西域僧人邀请武则天到所在寺庙去观看埋葬舍利,车驾已行至半途,被狄仁杰所拦阻。狄仁杰列举了许多不能去的理由,其中的一条是:佛为夷狄之神,不足让天下之主屈尊去拜他。这种强烈的反佛观点,在武周时仅见狄仁杰此例。武周帝国的支柱之一是佛教,从黑河女主说到弥勒转生说,或者以佛教经典,或以杜撰疏注的方式,论证武周帝国是神意志的产物,佛的地位在“天下之主”之上。现在,狄仁杰指斥佛为“夷狄之神”,其地位在武皇之下,真是大胆!但是武则天却以宽容的态度对待狄仁杰的指责,而且接受了狄仁杰的意见,打道回宫。武则天给自己一个台阶,说这么做是为了培植臣下的凛然正气。

武则天此时的宽仁谨慎还表现在用人方面。在恐怖时期,她也注意搜括人才。那时,她采用的是放手招官的方式。对于通过这种方式当官的人,她不甚爱惜,常常将他们随意杀掉。但在晚年,她对“求贤”采取了慎重态度。一些为武则天所信任的大臣,都有推荐人才的权利。特别是几个著名的大臣,如狄仁杰、陆元方、朱敬则、魏元忠等。他们推荐上来的大臣多被重用,很少被随意杀掉。

结束了恐怖政治的武周帝国,这时能够集中一定的力量,收揽更多的人才来对付严重的外患。负责指挥反击突厥的将领有魏元忠、姚元之、薛季昶、薛讷等,都是一时的人选。他们虽不能彻底消除边患,消灭默啜的势力,但能持重自守,保持与默啜对峙的局面。边境上出现了一种稳定的相持形势。自高宗朝中期开始的军事逆转,至此基本不再发展了。

武则天后期,结束了恐怖政治,她表现出了宽容的态度。但是,迫在眉睫的李武争位问题亟待解决,她必须选择,而且要为这个选择作好充分的准备。

李武并贵

立子与立侄的矛盾,是武周后期的一个核心问题。

到了武则天执政的中后期,一个重大问题摆在了所有人面前:那就是武周帝国的继承人问题。武则天必须为自己的身后之事作好打算,留给继承人一个稳定的、能够继续发展的帝国。而李武两派已经成为两大势力,再消灭哪一方,都会给政局带来颠覆性的影响,这不是武则天所希望的。她的目的是两方既共同存在,又相互牵制,保证自己居中掌控的权威地位,再试图将两派捏合在一起。

从李渊建国一直到唐玄宗开元初年,唐朝的中央政治局势长期动荡不安。政治面貌混乱的主要原因,在于皇权的继承失去了秩序。中国封建专制王朝长期遵循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但是在唐代前期,嫡长子继承制相对失去了这种约束力,最高权力的继承靠赤裸裸的政治斗争。唐朝前期的皇位继承,有两点值得注意:

同类推荐
  • 绞肉机的真相

    绞肉机的真相

    韩国的造星工厂源源不断输出品质优良的明星,在亚洲各地掀起韩流旋风。小小的韩国,一个地域不及我们一个省、人口仅相当我们一个直辖市的国家,竟能够年产那么多电影和剧集,且不断有叫好又叫座的作品问世。
  •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隋朝大官僚李渊父子,乘农民起义之机起兵,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他们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夺取了隋末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重新统一中国。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以后,唐朝在经济上逐步得到了恢复,军事上也逐步强大起来。唐朝和亚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后期,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征收繁苛,迫使广大农民失去土地,纷纷破产。874年王仙芝在河南发动起义,同年七月黄巢在山东起义响应。黄巢的农民起义军,在公元880年底打进长安,建立大齐农民政权。农民军在唐军与沙陀军队的联合进攻之下,退出长安。黄巢战败自杀,而唐朝的统治也因之而瓦解。
  • 楚霸王项羽传

    楚霸王项羽传

    当项羽登上中国历史舞台的时候,他不但立即成为这一出戏的主角,而且还是一个光芒四射的主角。他用自己的真情实意来表演着他自己,他是那样的投入,为了演好他自己,他舍弃了他的家族,他的权力,他的财富,以至于他的帝国。在中国历史上,我们在他以前找不到这么真诚地表现自己的人物,在他以后,也一直没有出现这样的人。
  • 民国课堂:大先生也挺逗

    民国课堂:大先生也挺逗

    曾经的大先生们学贯中西,不仅有深厚的国学根基,对西方的民主科学也感同身受。在那个百无禁忌的年代,文化不断碰撞、交流,在空地上横站出了与中国皇宫、西式城堡迥然不同的精神建筑。本书辑录了蔡元培、梁启超、王国维、胡适、林语堂、金岳霖、梁漱溟、陈寅恪、钱穆等大师们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借以通过这些片段,感受他们的种种风范。
  • 我就是季洁

    我就是季洁

    《我就是季洁》是“行业剧女王”王茜,首部全景立体展现自己演艺生涯和私人生活的自传。本书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王茜在《重案六组》中台前幕后的故事;第二部分是生活中你所不知道的王茜;第三部分是王茜的整个演艺生涯;第四部分是王茜的个人资料、影视剧作品和获奖纪录等等。全方位提供《重案六组》的台前幕后不为观众所知的故事;王茜私人生活大揭秘;独家从未曝光的几百张照片;高晓松、陈宝国、李静、孙俪、周迅等明星的一些从未公开的有趣的故事。
热门推荐
  • 熏衣草的誓言

    熏衣草的誓言

    在一个昏暗的夜晚,一朵美丽高贵的薰衣草降世,她纯洁可爱,却因为被人所骗而侵犯天规,被罚下人间,刚不凑巧,车子飞奔而来,记忆,也就这样消失……
  • 时光,不曾忘记我

    时光,不曾忘记我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看了你的日记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我们总是抱怨时过的很快,还没有好好享受青春。就已经告别了它。别不知,它也给我们就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 最强中医

    最强中医

    得到天外飞来的传承,他对外宣称这世间没有治不好的病。山村小中医叶小飞以自己超强的医术征服了全球病人,世界惊呼中医最牛,要活命找叶医生!
  • 门徒

    门徒

    李想,出生在了一个充满了种族歧视的世界,出生在了一个贵族家中的“贱民”这就注定了他命运的坎坷!注定了他会演绎一段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异世征程!无数次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之后,自己一只脚踏在了地狱之门,而另一只脚则跨进了天堂,这才醒悟,原来地狱和天堂之间只有一线之隔!
  • 梦惊雷

    梦惊雷

    千山鸟啼尽,万仞猿声绝。话说世间正邪两派连年争斗数年,正派以雨苍为主,辅以火翼派,冰玄宫,云峰寺,此间纷争数载邪派幽冥鬼堡略输一筹,之后各自修养身息。数年之后出一小子李炎,机缘巧合之下竟习的一身秘术,叹其纠结于爱恨情仇。然则其正邪实有无法逾越之鸿沟?人心而已。
  • 调教包子

    调教包子

    这是一个穿越过来的侦探小说家,在一边教导包子徒弟一边破案的过程中,在离真相越来越近的路途上,突然发现那个原本可以被自己随意调戏的小包子,已经长成一个可以随意调戏自己的豆沙包的故事。
  • 天上掉下五百万

    天上掉下五百万

    兄弟之间,本来过着和平宁静,相亲相爱的生活,不料,一次突如其来的大奖打破了生活的平静,是弟弟林成意外中奖了,为了得到大奖,哥哥林刚夫妻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拿亲生儿子做诱饵骗到了大奖,但是亲情一旦破裂,伤口往往是血淋淋,弟弟走了极端,为了报复,用了更加残酷的手段,从此兄弟之间,孩子们之间,有了一场愈演愈烈的悲剧。
  • 森野会长的日常

    森野会长的日常

    周北:普普通通的一只小宅男,周末出门扔垃圾。突然被从天而降的姑娘砸倒了,姑娘重获了新生,而周北则是果断的扑(gai)街了。不过周北的故事并未就此完结,一个因见义勇为而即将死去的日本高中生森野辉介,临死前希望有人帮忙照顾他的家人。或许是神明听到了他的心愿,或者是周北命不该绝,周北就来到了这个世界。以森野辉介的名义,来书写属于他的故事,开启了新的篇章。
  • 签到奖励一条龙

    签到奖励一条龙

    震惊!在校大学生王思宇绑定超级签到系统,首次签到竟奖励了一条龙!
  • 夏末伤痕

    夏末伤痕

    十年了,每天睡前习惯性的等着你的消息,习惯了早起第一件事也是看看自己睡着的时候你有没有发过消息………十年了,也许已经到了放过你也放过自己的时候,毕竟自己的快乐不在于别人给予了什么,而是自己放下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