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18700000014

第14章 中国古代的祈谷礼

摘要:祈谷礼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重要部分,它既反映了古人迷信愚昧的一面,也有祈盼丰收顺遂的心理。其兴衰变化,则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思想状况相联系。对祈谷礼进行考察,有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中国古代;祀仪;祈谷礼;中国传统文化

祈谷,是我国古代传统的吉礼之一。吉礼是有关祭祀的典礼,古人十分重视祭礼,以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吉礼包括祀天神、祭地祗、封禅、宗庙、祀先代帝王、祀先圣先师及各种杂祭,名目繁多,故又依祭祀规模及重要程度分为大祀、中祀、小祀(或群祀)三大类。尽管各代划类不尽相同,但祈谷始终列入大祀之中。

祈谷礼之所以受到古代帝王的重视,原因主要有二。其一,祈谷礼祭祀的对象是昊天上帝。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对世界万物惶惑不解,产生了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并直观的把辽阔高远的天当作了神灵的世界,加以崇拜。随着国家政权的诞生,“天”的地位被逐步提高,从物质的天、与人关系不很大的神的世界变成了操纵人间权利更替、给人间赐福降祸、有意志又时刻管理人间事物的“昊天上帝”,此时,王权要靠天命来支撑,而帝王又自称为上天之子,因而祭天成为古代帝王祭祀活动中最隆重的典礼。古代帝王一年中大规模的祭天活动主要有四次,即正月上辛日在南郊祭祀昊天上帝,以祈谷;孟夏(或仲夏)在南郊设立雩坛举行大雩礼,以祭天祈雨;季秋于明堂祭祀昊天上帝,称为大飨明堂,以宣明政教;冬至日在南郊圜丘祭昊天上帝,进行年终大报谢。四次祭天依时序排列,祈谷列于首位。其二,祈谷礼的目的,是祈求昊天上帝保佑农业大丰收。古代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农业收成的丰歉直接关系的人民的生死、国运兴衰,而古代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主要是“靠天吃饭”,故古代帝王重视祈谷礼便是自然的了。

祈谷起于周礼,《礼记?月令》载:孟春之月,周天子“乃于元日祈谷于上帝”。此处的“元”训为“善”,“元日”指“吉日”。古代以为,凡为人君当斋戒自新,故取其谐音,祈谷在辛日举行。按干支记日,天干十日一循环,一月有三辛日。何辛日祈谷,以占卜得吉兆而定。首先卜上辛,如上辛不吉则卜中辛,中辛又不吉则卜下辛。后来祈谷明确定为上辛行礼,才不再卜日。

祈谷礼仪,在周代如同冬至日南郊圜丘祀天礼仪。但在先秦文献中,对南郊祀天程序没有集中记述,仅散见于《周礼》中百官之职掌及《仪礼》、《礼记》等礼经论述中。归纳论之,其礼仪大体如下。

祭前三月,于涤牢(系牲之所,取涤荡洁清之义)圈养所用牺牲。牺牲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因圈养于牢,取义类比,又称牲牢。牲牢有太牢、少牢之分。太牢指牛、羊、豕三牲全备,规格较高;少牢指羊和豕,规格低于太牢。也有专指牛为太牢,羊为少牢的。依周礼,祈谷用牛,称特牲。

祈前十日,太宰帅执事于太庙卜日。得吉便宣誓斋戒。古代祭祀者为了表示对神祖虔诚,在举行祀礼前洁身吃斋,净化思想,谓之斋戒。依周礼,祀天散斋七日,致斋三日。此礼为历代沿用。散斋昼理事如旧,夜宿于正寝,唯不吊丧问疾,不作乐,不判署刑杀文书,不行刑罚,不经秽恶。致斋则唯行祀事,其余悉断。

祀前一日,陈设掌次,即由幕人等设置供周王及百官临时休息、更换祀服的帷幄。先秦诸祭皆有尸(祭祀时由活人装扮的神灵化身),尸为尊,故专门张有供尸更衣的尸次。同时,封人饰牲牛、设楅衡(控制牛用具,楅加在牛角,以防触人;衡设于牛鼻便于牵引)、置絼(牵牛绳)、供水槀(用于洗牲体)、以待夕牲(祭祀前夕查视祭品牲具);牛人供互(挂肉架)、盆(用于盛牲血)、簝(用于盛放牲肉)等用具,以待杀牲;大司乐安置乐器;其他礼器亦陈设完备。祭祀用品,特别是礼神之玉,礼神之牲,全要洗灌洁净,以示恭敬。

祭祀日,鸡人呼旦,以警起百官。大祭祀响铃,以应鸡人。衔枚氏令禁止喧嚣。蜡氏陈道警跸,令禁止行刑,丧者不哭,着凶服者均避去。太史就位,执行祭祀之礼。另(熙)人供粢盛(供祭祀的谷物);舍人供簠簋(礼器);鬯人供秬鬯(用郁金草和黑黍酿造的香酒);酒人供五齐三酒(祭祀所用不同等级、类别的酒醴);司烜氏取明火(以阳燧映日所点燃的火)、明水(用铜鉴所取的露水);幂人以疏布巾幂八尊;典瑞供玉器;亨(烹)人供鼎镬;笾人、醢人供笾豆之实。太宗伯亲临涖玉鬯,省牲镬,奉玉齍。

祭时至,小宗伯告时于王,周王服大裘衮冕,乘玉辂出宫;至郊,御大次,小宗伯告备,周王出大次,乘大辂至祭坛。于是燔柴升烟,奏乐,以降神。乃迎尸,太祝相尸之礼,小祝沃尸盥(为尸沃水盥洗)。遂迎牲,太祝掌之,太宰赞之,周王亲自牵牲杀之,其时封人歌舞。乃扫地而祭,小臣沃周王盥,御仆相盥(奉盘受巾)。接着,荐玉币,荐笾豆,荐血腥。其中牲血由周王亲荐于神座前,以示天神尊贵,宜极敬不亵。之后行七献礼。据杜佑《通典》载,周王以匏爵酌泛齐(五齐之一,下同)献尸,为一献;大宗伯亦以匏爵酌醴齐献尸,为二献。此两献称朝践。接着太祝执明水、明火而祝号,其祝词大致为:“皇皇上天,昭临下土。集地之灵,降甘风雨。庶物群生,各得其所。靡今靡古,维予一人。某敬拜皇天之佑。维某年某月某日。”(《大戴礼记?公符篇》)祝毕,周王退,俟于小次。乃由太宰及亨人烹牲,大司徒荐熟于神庙前。荐毕,周王出小次,以匏爵酌盎齐献尸,为三献;大宗伯以匏爵酌醍齐献尸,为四献。此两献称馈献。遂荐黍稷。荐毕,尸乃食。食讫,王再酌朝践之泛齐以酳(献酒)尸,称朝献,此为五献;大宗伯更酌馈献之醍齐以酳尸,称再献,此为六献;又有诸臣酌沈齐向宾长之一献,称终献,此为七献。每一献均伴以乐歌。七献毕,尸酢(以酒回敬)周王以清酒(三酒之一,下同)酢宗伯以昔酒。酢诸臣以事酒,其间亦举乐歌舞。最后嘏(祝福),王酳尸,尸嘏王,此为卒爵。于是,小祝送尸而去,太祀命撤祭器,肆师宣告礼成事毕。

周代的礼仪制度已十分完备,成为历代礼制的基础。依照周礼规定,“天子祭天,诸侯祭土”(《春秋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南郊祭天祈谷是周天子的专利,诸侯不得僭越。但是,春秋时期鲁国亦行南郊祈谷礼,史称“启蛰而郊”,是一特例。“启蛰而郊”见于《左传?桓公五年》。据唐代孔颖达疏,“启蛰”为夏正建寅之月(正月)中气(“启蛰”后称“惊蛰”,西汉《太初历》将“雨水”提前,“惊蛰”才变为夏历二月节气),时值孟春,与周天子行祈谷礼时间相同。地点亦在都城之“郊”。鲁国之所以能在众多诸侯国中独获此殊荣,是因为鲁为周公封地,而周公为周王朝的建立与巩固立下赫赫功劳,被尊称为大圣,百世师表。周公死后,周成王为了追念周公勋劳,以表尊师崇圣、报功崇德之心,特许鲁国郊祀昊天上帝。然而鲁国毕竟不敢与周天子等同,没有举行最隆重的冬至圜丘郊天礼,只是于孟春祭天祈谷。鲁国郊祭祈谷始于鲁僖公,虽经周天子许可,但毕竟诸侯南郊祭天与周礼不合,有僭越之嫌,故受到历代儒生指责。鲁国之后便再也没有诸侯举行南郊祭天祈谷礼。

祈谷礼在周代很受重视,但到了汉代,因不分正祭、祈祭,且开始合祭天地,之后单独的祈谷礼长久不行。直至南北时期。梁武帝于天监四年(505年)春正辛亥日,亲赴南郊举行祈谷礼,且在位期间十五次至南郊祭天祈谷,才重开后世帝王行祈谷礼之端,陈因梁制,北齐、北周亦有祈谷礼,之后便盛行起来。

唐代《开元新礼》所定祀天礼,亦一岁有四,“正月上辛祈谷祀昊天上帝于圜丘”明确列入其中。其礼仪在周代的基础上有所增删,但仍与冬至祀天礼大体相同。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正月辛丑日南郊祈谷后,除大赦、改元,还对内外文武及致仕官三品以上赐爵一级,四品以下加一阶,陪位白身人及将士赐勋,并另赐钱物,使此日成了朝臣欢庆的盛典。宋代徽宗政和年间,专门制定了祈谷仪,与冬至郊天礼开始有了区别。唐宋祈谷礼与周代相较,主要的区别有四。一是不再立尸,而以神主牌位代替。二是增加了五方帝、日月、星辰等许多从祀神位。三是七献改为三献;即初献、亚献和终献。四是祀礼最后增加望燎,即将祝版、玉帛、黍稷等供祭品置于燎坛柴上焚燎。

元代无专门的祈谷礼,明初亦未祈谷。至嘉靖十年(1531年),明世宗方于孟春上辛日在大祀殿祈谷。大祀殿在明太祖洪武年间首建于南京,用于合祭天地。明成祖迁都北京,又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北京南郊效仿南京规制新建了一座大祀殿,并在其后一百多年作为合祭天地的场所。明世宗登基,认为合祭天地于大祀殿不合古制,决定另在大祀殿南筑圜丘,在北郊建方泽,实行分祭天地。故自嘉靖十年始,大祀殿专用于行祈谷礼。当年还新定了祈谷礼仪,其礼与宋代政和礼相较,又有了变化。这主要是祈谷日“改用惊蛰节,礼视《冬至》大祀少杀,帛减十一,不设从坛,不燔柴。”(《明史?礼志二》)另外,斋戒改为致斋三日。嘉靖十一年惊蛰,因皇帝有疾,不能亲行祈谷礼,命武定侯郭勋代祭。给事中叶洪上奏:“祈谷、大报,祀名不同,郊天一也。祖宗无不亲郊。成化、弘治间,或有故,宁展至三月。盖以郊祀礼重,不宜摄以人臣,请俟圣躬痊,改卜吉日行礼。”(同上)当时虽未听从叶洪的意见,但亦对世宗产生了影响。至嘉靖十八年(1539年),祈谷礼改行于大内之玄极宝殿,不奉配。穆宗登基后,礼臣上奏:“先农亲祭,遂耕耤田,即祈谷遗意。今二祀并行于春,未免烦数。且玄极宝殿在禁地,百官陪祀,出入非便。宜罢祈谷,止先农坛行事。”(同上)于是隆庆元年(1567年)始,罢祈谷礼。直至崇祯十四年(1641年),明思宗才恢复祈谷礼,仪式大体与嘉靖朝同。但其时已值明末,随着农民战争的发展,明政权岌岌可危,故仅在崇祯十五年又举行了明朝的最后一次祈谷礼。

清代自顺治时起,即定于每年正月上辛祭上帝于大享殿,为民祈谷。大享殿的前身,即明朝永乐十八年在北京南郊所建的大祀殿。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依古明堂规制改建完成后,更名大享殿。但祈谷与明堂大享不同,前者为许愿祈求,行于岁首正月,后者为还愿酬谢,行于秋收之际。因此,祈谷之所称作“大享”,未免名实不符。于是,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大享殿为“祈年殿”。次年,大修祈年殿,改玻璃瓦上青、中黄、下绿三檐异色为纯一青色,与周围环境和玉陛丹楹对比,更觉鲜明。光绪十五年(1889年),祈年殿遭雷击焚毁,次年重建。1970年曾重修。现存祈年殿高38米,直径32.72米,中央四柱代表四季,外圈两排柱子各有十二根,分别代表十二个月和十二时辰。殿座三层,每层周围有石护栏,外有壝墙一重。其附属建筑有皇乾殿、祈年门、神库、神厨、宰牲房、燔柴炉、瘗坎、具服台、走牲路及七十二间长廊等。祈年殿设施齐备,清代的祈谷礼均在此举行。清代祈谷礼,起初沿明制,至顺治十七年(1660年)恢复燔柴,其礼仪即与冬至圜丘大祀仪相等。

随着清王朝的灭亡,在中国古代举行数千年的祭天祈谷礼也告终止。不过,祈年殿这座美丽非凡的古建筑其祭祀功用虽已失去,但作为我国古代建筑艺术遗产中一颗灿烂的明珠,不仅可供游人参观欣赏,而且作为罕见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还是研究古代祈谷礼及传统文化的珍贵实物史料。

综上所述,祈谷礼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反映了古代迷信愚昧的一面,也包含有祈盼丰收顺遂的心理。其兴衰变化,则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思想状况相联系。对祈谷礼进行考察,有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但是,在古代文献,特别是礼经注疏中,对祈谷礼记载零乱,且众说纷纭,意见多有分歧,笔者不揣浅陋,通过对有关祈谷礼资料的研读,进行清理,撰成此文,以祈对中国古代祈谷礼的礼仪及沿革变化有一个明晰的认识。不妥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原载《阴山学刊》1998年第3期)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寓言

    中国古代寓言

    《中国古代寓言(小学语文教材配套阅读丛书·统编版)》是一本中国古代寓言作品集,收录了《熟能生巧》《邯郸学步》《猴子捞月》等六十余篇寓言故事,每篇故事后附有“寓意点拨”。所选寓言故事简单而含义丰富,语言深入浅出,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了解到小寓言中蕴藏的哲理,从中汲取到许多智慧,懂得更多做人和做事的道理。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小城三月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小城三月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记忆:一九八四~二〇一四诗选

    记忆:一九八四~二〇一四诗选

    “朦胧诗”的重要诗人之一。诗风较之其他几位代表性诗人更为平易轻淡,但自有其独特追求和隽永意味。此诗集所辑作品跨度凡三十年,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和创作实绩。作者简介林莽(1949—)原名张建中。在北京上小学、中学。1969年到河北白洋淀插队,同年开始诗歌写作,“白洋淀诗歌群落”代表诗人之一。1975年回到北京,曾在中学和大学任教,1992年到中国作协中华文学基金会文学部工作,1998年到《诗刊》工作。著有诗集《林莽的诗》、《我流过这片土地》、《永恒的瞬间》、《林莽诗选》、《林莽诗歌精品集》等七部。另有诗文合集《穿透岁月的光芒》、随笔集《时间瞬间成为以往》、《林莽诗画集》等。
  • 北京市青少年慈善需求研究报告

    北京市青少年慈善需求研究报告

    我国家庭德育状况及改进研究报告、事件视野下家庭德育的基本走向、加强横向衔接,提升家庭德育功能、家庭德育环境及其建设、公德教育与家庭责任、家庭劳动教育及改进策略、亲子阅读与儿童德育成长、网络:现代家庭德育的新挑战、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助于孩子的道德养成、家庭德育认知误区及解决策略。《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2013-2014)·回到家庭谈德育:我国家庭德育状况及改进研究报告》的特点是秉持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原则,突出问题性、现实性和针对性,力求以最新的视角回答家庭德育的挑战。对德育工作者、教师和家长有启迪价值。
  • 逃马

    逃马

    所有人都在谈论他留北京的事。有的人不管他干什么,都希望他永远不要回老家去,怕再碰到两相厌烦,比如说前妻。有的人希望他留京,是希望能就此顶替他形同鸡肋的位子,比如小房。还有的人什么也不为,希望他顺利留在北京为人民服务,住上大房子,过上人人羡慕的日子,当然这完全是反话,你留下他会嫉妒得脸都变成大便色,比如老刘之流。当然,还有人真心实意盼望他如愿以偿地留下,但前提是他要以此作为她下辈子新生活的跳板,比如原先一直看上去纯如琼台仙子的蝴蝶。最不希望他留京的或许只有女儿朵朵了,这次回家她看见他先是两眼突然发亮,然后就跳进怀里不撒手,无论是吃饭、睡觉,还是玩耍都紧紧围在他跟前转,临别时哭泣声几乎撕破了天,让他难受了一百多公里远。
热门推荐
  • 寻道之道

    寻道之道

    这是一个凤凰变成麻雀的故事,这是一个主角宠儿变成配角路人甲的故事。蓬莱守门仙童,一朝醒来竟变成了异界的大罗金仙,机缘天天来,境界日日涨,一跃成神,再跃神王,三跃开天辟地,与天齐寿,四跃——道境溃退,道体朽烂,神志消亡!这时她才发现所谓的合道成神竟然是一个最大的心魔幻境,不得已夺舍重来。然而再来一遍,哪条路才是真正的通天大道?主角曾经是天道的宠儿,走到尽头之后,却突然变成天道弃儿,世界配角。她曾经拥有的一切,都变成了给新的天道宠儿准备的礼物。她也跌落神坛变成了路人甲,险些为新主角生,为新主角死。如此,还需要修道吗?当曾经的一切都证明是个错误,她又应该何去何从?
  • 怡婷泪之殇

    怡婷泪之殇

    两个来自不同次元的女孩,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 穿越过后还爱凯

    穿越过后还爱凯

    一个女生居然和王俊凯一起穿越!!!最可恨的是“凭什么他穿越过来是太子,我就是妓女啊?还好姐姐我聪明逃了出來,不然就真的死了”
  • 欢喜冤家两只小包子

    欢喜冤家两只小包子

    甜甜的小竹马~你值得拥有~小妍妍与小辰辰两只小包子欢喜冤家小故事~
  • 最美的季节,遇见最美的你

    最美的季节,遇见最美的你

    在小时候,他们认识了,长大却成了一对欢喜冤家,他是所有人仰望的明星,而她是社会最低层的人,他们这样的差距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冷情殿下俏师妹

    冷情殿下俏师妹

    【潇湘版介绍】:因为紫逍玉,他对她的身份持有怀疑,多次试探。而她,为了保守浮云宫的秘密,与他斗智斗勇,斗智斗勇的过程,有甜有咸,色彩斑斓,逗趣横生,妙不可言。【搞笑情节】景渊挑起一块兔子肉,侧目看了看,扬眉轻笑:“雪灵兔,师父养了一万多年的灵宠,让你给炒了,依依,你委实是个人才啊!”依依头脑轰的一声:“我想着给你们添个肉菜,所以,所以就挖了个坑,一万多年的雪灵兔,不应该啊……”“雪灵兔欢的很,师父怕它走丢,昨日才封了它的灵力。”怕它走丢,这下,彻底丢了。她送给师父的见面礼,估计师父得终生难忘。【轻虐情节】依依:“这块玉佩对我很重要,你能不能把它还给我?”闻言,景渊淡淡的瞥了她一眼:“很重要,多重要?”依依深吸一口气,用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可怜巴巴的语气道:“玉佩在,人在,玉佩丢,人亡。”景渊轻蔑道:“区区精灵,死亦何惜?”【文艺版介绍】她是樱花山上散修的小精灵,霞姿月色,清扬婉兮。她是白影上神门下小弟子,俏皮活泼,率真可爱。一块临别赠送的墨玉,一段虐心的误会,一颗尘封已久的魔珠,一场血雨腥风的阴谋……踏遍千山,阅遍人心,兜兜转转还是你……本文轻虐,暖甜。有甜有咸,味道鲜美,欢迎入坑!!!
  • TFBOYS之懵动青春

    TFBOYS之懵动青春

    看我们的霸道总裁王俊凯和呆萌女主怎么给你演绎一个逗比浪漫的青春吧,本书纯属虚构,欢迎大家加我QQ:3297941053或读者群:451020498。
  • 星痕令

    星痕令

    魔界,魔帝主宰乾坤,生死逆天;妖域,妖尊手握界碑,执掌浮沉;人间,不详之人柳枢,持剑星痕。……无界大陆,传承星痕,镇守八方,传说若有人能集齐八方星痕令,为无界之主,可圆大陆之上一梦。
  • 紫霄牧仙录

    紫霄牧仙录

    方瑾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好人,他只想当个混吃等死的纨绔。然而,意外之下方瑾却是踏入了修士的世界,从此命悬一线,步步杀机。想要活下去,就必须用汗与血找到自己的存在入仙门则屠魔,堕魔道则斩仙。游走在生死之间体会恐怖,挣扎在杀戮之中寻找生机。原来他所求的,不止是永恒。
  • 我陪你一起闯天下

    我陪你一起闯天下

    他是皇帝,她是皇后,因为他的承诺,她将和她一起闯天下,无论怎样,他终会陪她,她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