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8300000026

第26章 東漢碑刻中的新詞新義(10)

○體性敦仁,天姿篤厚,行興閨門,名[闕]州里。(桂陽太守周憬功勳銘)

“天姿”一詞,西漢已見,指“天賦之資質”、“天然之材質”,偏重於指人的外表。由此引申指人的天性、秉性,着重於人的内在品質。該義似始見於東漢,上舉碑刻例即是。《漢語大詞典》在此義項下首舉例為唐元稹《有鳥》詩:“有鳥有鳥名野雞,天姿耿介行步齊。”

【浮沈】

○爾乃貫山鑽石,經□□□□揚爭怒,浮沈潛伏,蛇龍蛣屈,澧隆鬱浥,千渠萬澮,合聚豁澗,下迄安聶。(桂陽太守周憬功勳銘)

“浮沈”,本指一種祭河川的儀式。《爾雅·釋天》:“祭川曰浮沈。”其“忽上忽下”義乃東漢新義。《漢語大詞典》在此義項下首舉唐李紳《溯西江》詩為書證,時間偏遲。

【先師】

○臣伏見臨璧雍日,祠孔子以大牢,長吏備爵,所以尊先師重教化也。(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

先師,先秦時指前輩老師。用於指稱孔子,係東漢新用。《漢語大詞典》在此義項下首舉晉陶潛《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詩之二:“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

【醜類】

○狂狡醜類,□□畏怖。(成皋令任伯嗣碑)

○君下車之初,□五教以博□削四凶以勝殘,乃□□□愛尚桓桓,拯馬蠲害,醜類已殫,路不拾遺,斯民以安。(博陵太守孔彪碑)

○臨縣一載,志在惠康,葬枯稟乏,愛育蔾蒸,討掃醜類,鰥寡是矜,杜偽養善,是忠表仁。(楚相孫叔敖碑)

“醜類”一詞,先秦已見,義為“族類”、“同類”;或作動詞,指“引以為同類”。本條碑刻例指“惡人”、“壞人”的意思,乃東漢新生義。傳世文獻中用例也不少,《全後漢文》卷九順烈皇后《歸政詔》(和平元年正月己亥):“而東西南北,醜類未賓,故且總攝,助理萬機。”又卷六十六番忠《上書劾朱瑀》:“望陛下留漏刻之聽,裁省臣表,埽滅醜類,以答天怒。”又卷九十三繁欽《徵天山賦》:“呼吸無聞,醜類剝滅。”《漢語大詞典》在此義項下首舉三國魏曹植《求自試表》“庶將虜其雄率,殲其醜類”之例。

【統御】

○故能舉家□□□□□去,上陟皇燿,統御陰陽,騰清躡浮,命壽無疆。(仙人唐公房碑)

統御,先秦有“統帥”、“率領”義。碑刻中則為“控制”義,東漢新義。《漢語大詞典》“統御”條於該義後首舉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陰溝水》:“大棘鄉,故平安縣也。土人敦憃,易以統御。”

【見徵】

○巍巍之盛,乾坤見徵。(濟陰太守孟郁脩堯廟碑)

○獲麟趣作,端門見徵。(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

見徵,即見證。親眼目睹可以作證之意,動詞。《漢語大詞典》未收“見徵”而收有“見證”一詞,且於該義項下首舉《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見有兩個轎番見證,乞叫來問”之例。

【言語】

○真人者遂興[闕]期谷口山上,乃與君神藥曰:“服藥以後,當移意萬里,知鳥獸言語。”(仙人唐公房碑)

“言語”一詞,其作動詞的“說話”義和作名詞的“言辭”義,先秦已見。上引碑刻例之“言語”,乃喻鳥獸的叫聲,係東漢新興用法。《漢語大詞典》“言語”條於該義項下首舉唐陸龜蒙《和襲美〈病後春思〉韻》:“七字篇章看月得,百勞言語傍花間。”

【降精】

○乃台吐燿,乃嶽降精。(太尉楊震碑)

○惟嶽降精,誕生忠良。(博陵太守孔彪碑)

降精,即降神,謂神靈降臨、使神靈降臨。化用《詩·大雅·嵩高》“維嶽降神”而來。“精”有“神”義,《文選·宋玉〈神女賦〉》“精交接以來往兮”李善注:“精,神也。”《左傳·昭公七年》“是以有精爽”孔潁達疏:“精,亦神也。”《漢魏晉南北朝墓誌彙編·東魏·祖大汗司徒淮南靜王》:“王降精惟嶽,資靈懸象,上善是凝,中和載洽。”《漢語大詞典》僅收有“生下良馬”一義,且首舉唐杜甫《驄馬行》之例為書證;“降精”一詞的“降神”義未收。當據補。

【除去】

○除去危難,行人萬姓,莫不蒙恩,傳於無窮乎。(青衣尉趙孟麟羊竇道碑)

除去,先秦表“拆除”義。其“去掉”義似始於西漢,如《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除去。”又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今上出不因此時案郡縣守尉,有罪者誅之,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上生平所不可者。”皆其例。《漢語大詞典》於該義項下首舉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若居圍城之中,憔悴容色,除去飾玩,常為臨深履薄之狀焉。”

【通道】

○時典主通道者,積谿故吏梁汜、捕盜賊王留。(青衣尉趙孟麟羊竇道碑)

“通道”,先秦已有“大路”的意思。東漢時又特指可以通行的走道。《漢語大詞典》此義項下首舉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汾水》:“天井水出東陘山西南,北有長嶺,嶺上東西有通道,即鈃隥。”

【蠢動】

○朐忍蠻夷,滔天蠢動。(巴郡太守張納碑)

○是時南蠻蠢動,擢拜[下闕]醜殊俗賓服,遠人用綏。(荆州刺史度尚碑)

蠢動,本指出於本性的自然的行動,引申為“騷動”、“動擾”義,似始見於東漢。除上引碑刻例外,傳世文獻亦有用例,《全後漢文》卷七十二蔡邕(四)《和熹鄧後諡議》:“加以洪流為災,劄荒為害;西戎蠢動武威,侵侮並、涼;猾夏作寇,振驚勃碣。”又卷三十三應豐《理李膺等疏》:“今三垂蠢動,王旅未振。”《漢語大詞典》於該義項下始見例為《後漢書·黨錮傳·李鷹》:“今三垂蠢動,王旅未振。”

【出門】

○考妣徐氏元初產,永壽元年出門託軀金掾季本。(金廣延母徐氏紀產碑)

“出門”一詞,其“外出”、“走出門外”義,先秦已見。上引碑刻例為“出嫁”的意思,乃東漢時新產生的義項。《漢語大詞典》於該義項下首舉南朝梁沈約《謝女出門宮賜絹綺燭啟》為書證。

【煩擾】

○到官朞月,見臣吏,勑兒子,人命呼吸不欲煩擾吏民,欲生見舊土,歸終於家。(慎令劉脩碑)

“煩擾”,先秦時有“雜亂”、“紛擾”義。西漢時新生出“攪擾”、“騷擾”、“干擾”義,衹是用例不多,如《全漢文》卷五宣帝《減鹽賈詔》(地屆四年):“朕惟百姓失職不贍,遣使者巡行郡國,問民所疾苦,吏或營私煩擾,不顧厥咎,朕甚閔之。”到東漢時則普遍使用開來,用例明顯增多。《全後漢文》卷一光武帝(一)《禁郡國獻異味詔》(十三年正月戊子):“今猶未止,非徒有豫養導擇之勞,至乃煩擾道上,疲費過所。”又卷三明帝《聽贖罪詔》(二年十二月甲寅):“其敕有司務順時氣,使無煩擾。”又卷四章帝(一)《行秋稼詔》(九月甲戌):“不得輒脩橋道,遠離城郭,遣吏逢迎,刺探起居,以為煩擾。”又卷二十七方儲《建武五年旱災對策》:“夫旱者過日,天王無意於百姓,恩德不行,萬民煩擾,故天應以無降。”例繁,不贅舉。《漢語大詞典》於本義項下首引宋曾鞏《奔朝政要策·俸祿》:“太祖哀憐元元之困,而患吏之煩擾。”

【大殿】

○因孟府飭治大殿,自率掾史□□駐駕便坐,南北[闕]望,表内相副,赫如屋赭,蘭然成龍。(濟陰太守孟郁脩堯廟碑)

○上合天意,下應□□□□□飾五色華精,上闕通天,戶向少陽,前設大殿,俟神之堂。(成陽靈臺碑)

○仲氏宗家共作大殿前石階陛欄楯,貧富相扶,會計欣歡,不謀同辭,錢應時即具。(濟陰太守孟郁脩堯廟碑)

大殿,先秦已見,義指“行軍時殿後的部隊”。本條東漢碑刻例則用來指寺廟中供奉主要神佛的正殿,乃東漢新義。《漢語大詞典》“大殿”條下於此義項首舉《水滸傳》第四二回:“宋江到大殿上,不覺肌膚戰慄,毛髮倒豎。”

【頑凶】

○建武之初,彗掃頑凶。(樊毅脩華嶽碑)

○糾剔荷忒,抵拂頑凶。(冀州從事張表碑)

頑凶,西漢時多指“愚妄不順”義。東漢時引申指“惡人”,傳世文獻亦有用例,《全後漢文》卷六和帝《賜彭城王恭詔》:“前太子卬,頑凶失道,陷於大辟,是後諸子更相誣告,迄今適四未知所定,朕甚傷之。”又卷四章帝(一):“今興子博,復孫敏,頑凶失道,自陷刑以喪爵土,朕甚憐之。”《漢語大詞典》於該義項下首舉三國魏嵇康《管蔡論》:“昔文武之用管蔡以實,周公之誅管蔡以權……故令時人全謂管仲為頑凶。”

【累息】

○不能闡弘德政,恢崇壹變,夙夜憂怖,累息屏營。(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

累息,先秦時有“長歎”義。東漢時新生出“屏氣”義,指因恐懼而不敢喘息。《全後漢文》卷九明德馬后《辭封舅氏詔》:“吾不才,夙夜累息,常恐虧先後之法,有毛髮之罪,吾不釋也。”又卷十廣陵王荆《詐為郭況與東海王強書》:“郎官竊悲之,為王寒心累息。”《漢語大詞典》該義項下首舉漢蔡邕《表賀錄換誤上章謝罪》:“臣邕怔營慚怖,屏氣累息,不知所自投處。”不誤。

【陸梁】

○[下闕]陸梁荆揚,州郡[闕]弱,莫能禁御。(太尉陳球碑)

陸梁,本為地名。秦時稱五嶺以南為陸梁地。碑刻例乃“囂張”、“猖獗”的意思,東漢新義。《全後漢文》卷五十七王逸《機婦賦》:“儀鳳晨鳴翔其上,怪獸群萃而陸梁。”《漢語大詞典》於該義項下始引《後漢書·皇甫規傳》:“後先零諸種陸梁,覆沒營塢。”

【菲薄】

○菲薄其身,博施□□□□□□□□芬芳暢於諸夏,郡仍優署五官掾功曹,州辟從事。(圉令趙君碑)

○君下車崇尚儉節,躬自菲薄,儲偫非法,悉無所留。(竹邑侯相張壽碑)

菲薄,先秦時指德才等鄙陋的意思,常用為自謙之詞。東漢時產生出“刻苦儉約”義。《全後漢文》卷三十一楊終《建初元年大旱上書》:“今以比年久旱,災疫未息,躬自菲薄,廣訪失得,三代之隆,無以加焉。”又卷六安帝《重申制度科品詔》(五年七月丙子):“朝廷躬自菲薄,去絕奢飾,食不兼味,衣無二彩。”《漢語大詞典》於該義項下首舉《文選·張衡〈東京賦〉》:“文又躬自菲薄,治致昇平之德。”

【宇宙】

○□□□睦,宇宙稱平。(平都侯相蔣君碑)

宇宙,先秦時本指屋簷和棟梁。東漢時又衍生出“天下”、“國家”義。《全後漢文》卷五十六胡廣《徵士法高卿碑》:“言滿天下,發成篇章,行充宇宙,動為儀錶。”又卷八十七高誘《道賢論》:“劉伶肆意放蕩,以宇宙為小。”又卷三十三劉毅《上書請著太后注紀》:“弘德洋溢,充塞宇宙。”《漢語大詞典》在該義項下首舉南朝梁沈約《游沈道士館》詩:“秦皇御宇宙,漢帝恢武功。”

【延竚】

○換元氏考城令,以塞延竚後我之望,圻甫考績,聖朝簡□□□□議大夫升降闛闥,天子是裨。(安平相孫根碑)

延竚,引頸企立。形容盼望之切。該義當由先秦時的“久立”、“久留”義轉生而來。《全後漢文》卷八十七禰衡《鸚鵡賦》:“眷西路而長懷,望故鄉而延佇。”《漢語大詞典》於該義項下首舉晉陶潛《停雲》詩:“良朋悠邈,搔首延佇。”

【棄天下】

○遭順帝棄天下,扶佐孝沖孝質帝,兼領黃門令。(吉成侯州輔碑)

“棄天下”,本指帝王放棄帝位,用於婉稱皇帝死亡,似始於東漢。《全後漢文》卷九和熹鄧后《立安帝詔》(八日):“先帝聖德淑茂,早棄天下。”又《賜周馮貴人歸園等》:“上天不弔,不獲福祐,先帝早棄天下,孤心煢煢,靡所瞻仰,夙夜永歎,感愴發中。”又《立質帝詔》(永嘉元年正月丙辰):“先帝早棄天下,胤嗣幼沖,何悟倉卒,仍遭不造,惟太后定之。”《漢語大詞典》於該義項下始引書證為《後漢書·順帝紀》:“孝安皇帝聖德明茂,早棄天下。陛下正統,當奉宗廟。”

【大子】

○世伯子字子仲,治產於繚虛,有六男一女,大子字長都,次子蘭卿,次弟字仲陽,次弟字叔通,次弟字衛公,次弟字劉卿,此繚宗六父也。(孫叔敖碑陰)

○大子讓公謙襲斑業,次龔叔謙治《尚書歐陽》,次廉仲絜小夏侯。(漢成陽令唐扶頌)

○君三(子),大子諱寬,字顏公,舉有道,辟太尉府掾。(鮮于璜碑)

○大子字惠明,次弟字次卿,次弟字聖公,次弟字稚卿,次弟字彥卿,次弟字少都,此材宗六父也。(孫叔敖碑陰)

排比以上各例,“大子”即長子。《漢語大詞典》“大子”條收有“太子”一義,引例為《周禮·夏官·諸子》:“國有大事,則帥國子而致於大子。”其“長子”義未收,似當據補。

【命世】

○其辭曰:光光高君,命世作蕃。(外黃令高彪碑)

○穆穆楊公,命世而生。(太尉楊震碑)

命世,猶應世,順應世運。《唐代墓誌彙編》武德○○五:“惟公傑起,命世挺生,忠乃資性,孝本天成。”又貞觀○三五《唐故玄昭監張君墓誌銘並序》:“神謀英略,命世挺生,光乎先典,豈資揚榷。”《漢語大詞典》收載,釋義為“著名於當世”,與上引碑刻例之義無涉,似當補。

【播越】

○馨香播越,名實先登。(司徒掾梁休碑)

播越,先秦已見,本指“逃亡”、“流離失所”。上舉碑刻例之義已汎化,乃“傳揚於外”的意思。《漢語大詞典》“播越”條於該義項下舉《三國志·吳志·孫策傳》“以堅部曲還策”裴松之注引晉胡沖《吳曆》:“君高名播越,遠近懷歸。”

【摧藏】

○□□□宣為二[闕]風□□至今不滅,年□□□□□□□□

□□何億,掩忽摧藏。(嚴訢碑)

摧藏,指死,婉辭。《柳河東集》卷四十三古今詩七十五《籠鷹詞》:“炎風溽暑忽然至,羽翼脫落自摧藏。草中狸鼠足為患,一夕十顧驚且傷。”《漢語大詞典》“摧藏”條下列有三義:①摧傷,挫傷;②收斂,隱藏;③極度傷心。“死”義當由其“隱藏”義引申而來。《漢語大詞典》失載,當據補。

【相踵】

○漢興以來,爵位相踵,□朝忠臣。(敦煌長史武斑碑)

“相踵”一詞,先秦表“互相追隨”義。東漢又引申出“相繼”義。《漢語大詞典》於“相踵”條該義項下始引南朝梁簡文帝《戎昭將軍劉顯墓銘》“袝彼故塋,流芬相踵”之例。

【解甲】

○旬月之間,莫不解甲服罪,□□□槈。(泰山都尉孔宙碑)

解甲,其“脫下戰衣”義,先秦已出現。東漢時引申指放下武器,表投降。《漢語大詞典》首舉書證為前蜀花蕊夫人《述國亡》詩:“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

【高譽】

○令德高譽,遺愛日新,内和九親,外睦遠鄰。(鮮于璜碑)

○生播高譽,歿垂令名。(泰山都尉孔宙碑)

高譽,先秦時當為詞組,指高度讚譽。上引東漢碑刻例中,似已詞化,表“崇高的聲譽”義。《漢語大詞典》在該義項下首舉《晉書·文苑傳·左思》:“安定皇甫謐有高譽,思造而示之。謐稱善,為其賦序。”

【隱伏】

○齊和五品,崇化以寬,昭德塞違,丕訓其仁,抽拔隱伏,[闕]賢式禮,□□攸堪,九功以著。(山陽太守祝睦碑)

隱伏,其“隱藏”義,作動詞,先秦已見使用。其名詞義,指“隱居的人”,似始見於東漢。《漢語大詞典》“隱伏”條於該義項下始舉唐宋若昭《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寮應制》:“脩文招隱伏,尚武殄妖凶。”

【仕宦】

○神怒民怨,縣遂以衰賤,仕宦失官,踣弊不震。(殽阬君神祠碑)

“仕宦”一詞,西漢已見,義為“出仕”、“為官”,係動詞。碑刻例中指“官員”義,名詞,係東漢新生之義項。《漢語大詞典》於該義項後首引明孫仁儒《東郭記·妾婦之道》:“無陽氣,不丈夫,朝中仕宦盡如奴。”

【管轄】

○辟司空府北軍軍中侯,擢拜尚書、尚書仆射,七政管轄,佐輔斗樞,功冠帝庭,懿德逴優。(山陽太守祝睦後碑)

管轄,本指車子的關鍵部件。引申指“管理統轄”義,較早見於東漢。《漢語大詞典》“管轄”條於該義項下首舉《通典·職官四》:“右丞掌刑部駕部等十一曹,亦管轄臺中,唯不彈糾,餘悉與左同。”

【長夜】

○年甫五歲,去離世榮。遂就長夜,不見日星。(許阿瞿畫像石左方墓誌)

○□離春秋,永歸長夜。□代不立,言之痛切。(□通封記)

長夜,先秦指漫長的夜。東漢時引申指陰間。因古人認為人死後靈魂就回歸了冥冥陰間世界,而陰間黑暗無邊,就如漫漫長夜,故名。高文《漢碑集釋》:“長夜,謂墳墓也。”釋義不確。“長夜”一詞的該用法在碑刻語料中習見,如《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魏故世宗宣武皇帝第一貴嬪夫人司馬氏墓誌銘》:“形歸長夜,魄返餘風,勒銘玄石,寄頌泉宮。”《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北海王妃立元姜志銘》:“越八月廿六日甲申附葬於長陵北山。泉扉一晦,長夜無晨。刊茲幽石,以及徽塵。”《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曹禮墓誌》:“一朝永絕,痛感崩城。奄從晨露,長夜冥冥。”《漢語大詞典》釋義為“謂人死後埋於地下,永處黑暗之中,如漫漫長夜。”首舉例證為三國魏曹植《三良詩》:“攬涕登君墓,臨穴仰長歎。長夜何冥冥,一往不復還。”

【下車】

○季冬己巳,弘農太守河南樊君諱毅,字仲德,下車之初,恭肅神祀。(西嶽華山亭碑)

○君下車之初,□五教以博□削四凶以勝殘,乃□□□愛尚桓桓,拯馬蠲害,醜類已殫,路不拾遺,斯民以安。(博陵太守孔彪碑)

○君下車崇尚儉節,躬自菲薄,儲偫非法,悉無所留。(竹邑侯相張壽碑)

下車,語出《禮記·樂記》:“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車,而封黃帝之後於薊。”後因以“下車”指初即位或到任。《漢語大詞典》於該義項下首舉《後漢書·儒林傳序》“及光武中興,愛好經術,未及下車,而先訪儒雅”之例為書證。

【清閒】

○華殿清閒,肅雍顯相。(白石神君碑)

清閒,東漢新詞,除指“清靜悠閒”義外,亦可專指“清靜”義,上引碑刻例即是。《漢語大詞典》於該義項下僅舉唐趙元以《奉天錄》卷三:“循此而行,過數百步,忽見僧房嚴肅,廊宇清閒。”遲。

【誕降】

同类推荐
  • 中华谚语(第一卷)

    中华谚语(第一卷)

    该书本着科学、规范、实用的原则,从收集的数万条谚语中选取其中的精华约11500条。收录的谚语哲理丰富,涉及范围广,从婚姻家庭到社会百态,从军事历史到处世哲学,从天文地理到农、工、商、建,从养生保健到琴棋书画……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均有涉及。本书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掌握,在每句谚语下面标注了简单的释义
  • 文明起源:河姆渡遗址(文化之美)

    文明起源:河姆渡遗址(文化之美)

    这里,是华夏文明的起源;这里,坐拥七千年的历史文化;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旅游资源……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在新世纪曙光的映照下,折射出灿烂的光辉和无穷的魅力,也彰显出它顽强的生命力和永不枯竭的活力。
  •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真的,“回报”是幸福的。她让我们感到自我价值的丰富,人性光芒的闪烁,人生经历的厚重。我们生活得快乐健康或许是父母对我们的最大希望,他们或许没有想过要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现在就让我们以自己和父母都能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去做这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 《高兴》大评

    《高兴》大评

    这本书收有关长篇小说《高兴》的评论、重要报道等40余篇文章。
  •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从修身之道、用人智慧、危机管理、协调沟通、有效激励、创新思维、制度管理、团队建设、竞争策略等方面阐述了经商谋业的经验技巧、策略及素养,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商人的综合能力。相信您读完这本《商人也要学点国学》后,不仅能学习到更多的经营管理智慧,还能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受益终生。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带猫嚯嚯钱

    快穿之带猫嚯嚯钱

    阿来是天庭长奕殿下唯一的徒弟,因被天庭之人陷害剃去仙骨扔下凡间,长奕殿下倾尽仙力给天庭以重创,自己也被打回原形重新去凡间签订契约做任务以恢复仙力。而在长奕被封印了n万年之后被放出来的时候,脑海里只有一个名字,也只会幻化成一个人的身影。“你叫什么?”“我…我叫阿来。”
  • 朝伏

    朝伏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朝伏就来自于此,在间谍这一行当有一种叫做战略间谍,因为他们最高目标并不是在对手风潮中传出信息,而是在风潮形成中为我方最终利益影响或左右风潮的走向。地球离开了谁都要转,可历史发展是由走势中心中的人来定的,朝伏就是心怀信念在对方走势中心游走的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全中国危急!!”接着中华民族就开始了一场最耻辱最痛苦最为艰难的生存之战,只是到了立国之战后,我们才明白这场抗战原本不该有这样。然风起于青萍之末,当台湾没了,东三省没了的时候,还是有人感受到了这场风暴,他抱着为吾国做探子,为吾民做先锋的信念奔赴风暴的策源地,借助于机缘,积极努力拨动着风暴的枢纽……
  • 前阴门

    前阴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沉重十字架

    沉重十字架

    活着,看起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却是那么的艰难。谁也无法预料将来,但终究是晴天多于雨天,平顺多于坎坷。在生活的磋磨中,或者你会变的更加坚强,或者你会变的愈发软弱,只是或好或坏,总会有个时日。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任诞

    任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市狂徒之修罗传说

    都市狂徒之修罗传说

    天道无常,世间一切都遵序五行大道,而这其中有着另外一种力量维持着大道的秩序,这便是裁决之力,五行之力化为五颗晶石流落蓝星,而这裁决之力也化为晶石,他在哪呢?他就在修罗铠甲的额头上!!当裁决晶石与五行之力水乳交融会有什么效果呢?请看叶宸携修罗之力,帝皇之气在都市中加冕为王……
  • 魔尊之重楼

    魔尊之重楼

    修炼本就是一场与生命及上苍的博弈,成败一刹间,神魔一念间。
  • 魔动决

    魔动决

    魔不动,天下动,魔猖狂,天下狂,吾为主宰,谁主沉浮。
  • 湘西赶尸记

    湘西赶尸记

    湘西有三绝:赶尸、蛊毒、落花洞女。然尸蛊巫术流传千古,如今却隐没于世间。民间种种奇闻异事、杂谈怪论是否真的空穴来风?少年王泽,探险鬼村,意外身中尸毒。藏匿于世间的神秘,在其僵尸之躯前一一显露!旱魃、血族、蛊术、降头……末法时代却百家争鸣。时势造英雄,神州大地上邪道巨孽齐出,国土之外黑暗势力蜂拥……谁能在风起云涌的江湖里,挣得一方威名?谁又能在祥和之下的暗流中,唱响自己的声音?
  • 一品宗师

    一品宗师

    华夏,盘踞在大陆东方的沉睡巨龙,传承至今已五千余年,从炎黄大帝至商纣,再由秦始皇到三国,直至如今的华夏,涌现奇人异士无数,留下瑰宝珍物惊人。然而,当年的狂妄自大闭关锁国,让早已对东方神秘古国垂涎欲滴的西方列强亮出了爪牙,不仅巨额财富被掠夺,就连各地武学门派宗师也难逃西方异能贵族的血洗。凌天,出自古武世族凌家,自幼天赋秉异,被誉为凌家青俊第一人,他,能否带领凌家重振往日雄风,让沉睡的东方神龙再次苏醒。一切,尽在一品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