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76500000025

第25章 饶有趣味的海洋故事(3)

海牛类动物代表着一群生活在海洋或江河中的哺乳动物。它们共分5种,其中一种体长7~8米,体重4~5吨的大海牛,生活在白令海域,早在240年前就被人屠尽杀绝了。世界现存四种:①生活在红海、印度洋、印尼、澳大利亚和我国台湾、广西海域中的儒艮,也叫南方小海牛;②生活在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的美洲沿岸的美洲海牛;③生活在亚马孙河的亚河海牛。④分布于由塞内加尔向南至安哥拉的非洲西岸的非洲海牛。现存的四种海牛,都是性格较为温和的食草动物。一头海牛每天大约要吃掉45千克的海藻。人们正饲养海牛来清除海道中的杂草。它们性情温和、行动迟缓,同时不远离岸边。它们体长1.5~2.7米,灰白皮肤,膘肥肉胖,脂肪很厚,油可入药,可提炼润滑油,肉质软而味美,皮可制革。正因为如此,常常遭厄运,如果人类不加以保护,总有一天会灭绝。

神秘的海洋歌唱家——座头鲸

长久以来,在航海家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时常从海中听到迷人的歌声。当然这种说法许多人是不信的,说是一种幻觉。但后来一位美国科学家揭开了这个谜,海洋中的确存在歌唱家,它就是躯体庞大的座头鲸。

海洋中的神秘歌声来自座头鲸,这一点已经得到确认,但是座头鲸的歌声是不是跟鸟一样,只是一种叫声呢?不是的,鸟叫声调很高,持续时间只有数秒钟,而座头鲸歌声的调子变化范围很宽,持续时间达6分钟,有的可达半小时,音质也相当动人。有独唱、二重唱、三重唱,或者许许多多交错声音的合唱。一些鲸类专家录下了这些歌声,而且他们觉得很奇怪,歌声几乎每年都有变化,有不少“新歌”,它们的歌声变化都循着一定规律进行变化,不是杂乱无章。鲸类专家还发现,各地海域不同的座头鲸,它们的歌声、格调基本是相同的。这说明同种鲸都有它们自己的共同语言——自己独特的歌声。

海洋中的动物,会发出叫声的很多,但没有一种动物的音响像座头鲸那样富有节奏感。科学家认为,唱歌在座头鲸生活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主要是一种通讯信号,它们依靠这种歌声,在广阔的海洋里保持同类之间的联系。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座头鲸唱歌的全是雄性,雌性并不唱歌。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座头鲸的歌声可能像小伙子们唱的情歌,是用来表达爱情的。科学家已经发现,每年春季繁殖季节,座头鲸的歌声要比往常多得多。但是,至今科学家对座头鲸这种美妙语言没有人能听懂。

座头鲸的歌声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这又是一个没有解开的秘密。尽管目前听过座头鲸唱歌的人并不多,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声音既不是喉头发出的,也不是气孔发出的,而是透过厚厚的脂肪传出来的。这和虎鲸不同,虎鲸是利用控制气孔的孔径来发声的。科学家推测,座头鲸很可能是利用气流发声的,因为充分的空腔可以产生带有共鸣的复合音,这种声音极像座头鲸的歌声。

利用声波通讯的不仅限于座头鲸,其他鲸类,如抹香鲸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等也有此种功能。只不过座头鲸的声音特殊,优美婉转,声音能连续,而且能从头唱起。法国生物学家在太平洋的百慕大海区记录下上百头座头鲸的“大合唱”。鲸群发出了上千种音响,有婉转的颤音、尖厉的吱吼声、吼叫声、嗡嗡声、吱吱声,像一群温习功课的小学生在大声朗诵。

海水和淡水的盐度差异很大,一般淡水含盐量只有0.5‰,而海水含盐量可达33‰~35‰,这就使生活在淡水和海水中的动物,分布上互相隔离。除了部分溯河产卵的鱼类外,其余大部分海中动物是不能在淡水中生活的。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终生生活在海洋里的座头鲸,竟然会游进淡水河。

1985年10月10日,一头生活在美国夏威夷群岛海域的座头鲸游进了旧金山湾,并游了8000多米到达了萨克拉门托河。这一新闻立即轰动了整个美国,不同地方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关心着这头鲸的动态。之后它又游到里维斯塔地区附近的河泊,在那里停了几天。10月15日,它的皮肤开始腐烂,颜色由黑变灰,并且开始蜕皮。4天后,它又游到了上游的一条灌溉渠里。

显然,淡水对座头鲸是不适宜的,美国一些科学家担心它会很快死去。为了这头鲸的安全,一场营救工作开始了。

人们想出两种方案,第一是采用水下锤击金属管的声诱方法促使它返回海洋。一开始,此法有明显效果,但不久,这头鲸又游往上游了。

第一招失灵之后,又改第二招。人们采用轰声法,促使座头鲸向下游游去。他们用50多条船在它身后组成一个物理和声音的屏障,这头鲸终于在人们的一片欢呼声中,通过金门大桥,返回大海。

狡猾的海洋猎手——虎鲸

虎鲸,也叫逆戟鲸、恶鲸,绰号“海狼”。从这些名字中就透露出一股杀气,人们就知道它像虎一样凶猛,像狼一样凶残,是海洋中的猛兽,鱼群的敌害。

虎鲸长着个纺锤形的光滑躯干,背上高高翘起一个坚韧的背鳍,穿着黑色的大礼服,有的是深灰色的。胸腹前露出雪白衬衫,眼睛后上方有着漂亮白斑,背鳍后边有一段弯弯的白色区域,那是雄兽的标志。两片横生的尾鳍,如果站起来,很像立正站着的脚。当它缓缓游动时,体态优美,像个温文尔雅的绅士。虎鲸群大小不等,多者30~40头,少者3~5头。虎鲸胃口很大,有一口锋利的牙齿,加上40千米/时的游泳速度,在海洋里称王称霸。从捕获的虎鲸胃里,人们找到它的食谱。一头6米多长的虎鲸胃里有13只海豚、14只海狗;另一头虎鲸胃里吞下了14只海豹;第三头虎鲸胃里发现4条小温鲸的尾鳍。

虎鲸捕食有一套妙计,它们会动脑筋,会组织起来发挥集体力量。加拿大有位鲸类专家,他亲眼见过虎鲸“围网捕鱼”的壮观场面。三群虎鲸像放羊一样秩序井然地赶着大大小小的鱼群,不久,虎鲸围成一个大圆圈,把鱼群围在中间,然后虎鲸开始跳舞一样,一对跟着一对地轮流冲进圆圈中心,对着鱼群择肥而噬。待所有的鱼都吃光了,虎鲸才自动散去。南极的虎鲸爱吃海豹和企鹅,在海水中,它们能轻而易举地将猎物捕捉住,在冰上的海豹和企鹅它们也有妙计能捕住。它们找到冰块薄弱部分,用它那沉重的鼻子,把冰压裂开,冰的另一边就慢慢翘起来,使上面的海豹和企鹅向冰底处滑,正好跃到水面虎鲸张开的大嘴里。

虎鲸群居生活,实行的是母系制。典型虎鲸群的成员有:祖母、母鲸和它的子女、孙儿孙女等。年幼的雄鲸是在母系制家族中成长的,和其他动物不同,它们是不会离开自己家族的。只有当两个不同的虎鲸群相遇时,雌雄鲸之间才会交配。雄鲸跟雌鲸交配的权力是平等的,没有强弱之分,绝不会发生因争夺配偶而展开残酷厮杀。

海洋动物学家发现,在一天中,虎鲸家族成员总有两三个小时静呆在水的表层,露出巨大的背鳍,它们的胸鳍经常保持接触,显得亲热和团结。据科学家们观察,这是虎鲸扎营睡觉的姿势。在睡眠和休息时,虎鲸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清醒,不然不小心就会落入深渊,陷入险境。虎鲸为何能安然地漂浮在海面呢?因为它们的肺里充满了足够的空气。如果鲸群有一头受伤,或者发生意外,有一头失去知觉,就必须依靠同伴帮助。一般是祖母鲸或母鲸抢先用自己的身子或头部托住它,使其漂浮在海面上,否则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虎鲸和陆地上的哺乳动物一样,需要呼吸新鲜空气。奇怪的是,鲸群所有成员,几乎都是同步进行呼吸。科学家们发现,它们做四次短而浅的潜水,再做一次时间较长、入水较深的潜水。一头虎鲸潜水时,先用尾巴猛烈拍打游来游去,尽量把美丽的鳍舒展开,口也张得很大,鳃膜凸出,可以看到鳃膜内鲜红色的鳃。在求爱过程中,雄鱼身体颜色变得特别鲜明。雄鱼由于极度兴奋而颤抖。如果雌鱼对雄鱼的求爱表现无所反应,雄鱼就会恼羞成怒,追逐雌鱼一直到它被迫跳出水面脱逃为止。在经过复杂的求爱动作后,雌鱼接受了雄鱼的求爱,接近雄鱼,接着突然横卧身体,雄鱼随即紧贴着雌鱼,并把雌鱼的身体倒转过来,使其腹部朝上,雄鱼贴在雌鱼的下面。此时雌雄鱼各排出卵子和精子。由于卵子比水重,在水中往下沉,此时在下面等待着的雄鱼,用口接住,并在卵上涂上一层黏液,再向上游泳,把卵粘着在浮巢下面。尽管雄鱼斗架时非常残忍,然而它对自己的子女却爱护备至。它除在产卵前修建气泡巢外,在鱼卵孵化时,它一刻也不休息,维修气泡巢,经常环绕气泡巢四处游动,警惕地防范着可能入侵的敌人。

会“织睡衣”的鱼——鹦鹉鱼

鹦鹉鱼是鲈形目鹦嘴鱼科约80种热带珊瑚礁鱼类的统称。鹦鹉鱼体长而深,头圆钝,体色鲜艳,鳞大。其腭齿硬化演变为鹦鹉嘴状,用以从珊瑚礁上刮食藻类和珊瑚的软质部分,牙齿坚硬,能够在珊瑚上留下显著的啄食痕迹。并能用咽部的板状齿磨碎食物及珊瑚碎块。体长可达1.2米,重可达20千克。体色不一,同种中雌雄差异很大,成鱼和幼体鱼之间的差别也很大。鹦鹉鱼可以食用,但整个类群经济价值不大。

鹦鹉鱼是生活在珊瑚礁中的热带鱼类。每当涨潮的时候,大大小小的鹦鹉鱼披着绿莹莹、黄灿灿的外衣,从珊瑚礁外斜坡的深水中游到浅水礁坪和潟湖中。鹦鹉鱼有特殊的消化系统。鹦鹉鱼用它们板齿状的喙将珊瑚虫连同它们的骨骼一同啃下来,再用咽喉齿磨碎珊瑚虫,然后吞入腹中。有营养的物质被消化吸收,珊瑚的碎屑被排出体外。鹦鹉鱼的咽喉齿不像牙齿一样尖利,而是演变为条石状,咽喉齿的上颌面上凸起,正好和下面的凹处相吻合。上、下颌上各生长着一行又一行的细密尖锐的小牙齿。小牙齿密密地排列形成了许多边缘锐利的板齿。每当一大群鹦鹉鱼游过,一条条珊瑚枝条的顶端就被切掉,露出斑斑白茬。

鹦鹉鱼在繁殖后代的时候,雄鱼先撒下精子。然后,雌鱼在精子的中央播撒卵子。这种繁殖方式只能使一部分卵受精。而受精卵之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成为幸运儿。

古罗马和古希腊人特别器重这种鱼,把它当做珍品,并不是因为鹦鹉鱼长得漂亮,而是因其具有团结互助的精神。据研究这种鱼的学者发现,如果鹦鹉鱼一旦不幸碰上了针钩,在千钧一发之际,它的同伴会很快赶来帮忙。如果有鹦鹉鱼被渔网围住了别的伙伴就会用牙齿咬住其尾巴,拼命从缝隙中把它拉出来。因而,一般渔民很难抓获这种鱼。

有人说鹦鹉鱼有毒,可是有些人却说鹦鹉鱼没有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鹦鹉鱼本身是没有毒的。只不过,鹦鹉鱼的食物中有些是有毒的。鹦鹉鱼体内有分解消化毒素的器官,所以,鹦鹉鱼不会被这些毒素伤害。但是,如果人们捕获的鹦鹉鱼体内的毒素并没有完全清除,那么鹦鹉鱼食物中的毒素就会转嫁给食用鹦鹉鱼的人类。所以,许多渔民都劝贪嘴的食客不要食用鹦鹉鱼。

鹦鹉鱼会织睡衣,它们织睡衣的方式像蚕吐丝做茧似的,从嘴里吐出白色的丝,利用它的腹鳍和尾鳍的帮助,经过一两个小时织成一个囫囵的壳,这就是其睡衣。有时它的睡衣织得太硬,早上睡醒后用嘴咬不开,便会憋死在里面。而它们的伙伴绝对不会帮它咬开睡衣,因为它们觉得它们的伙伴还正在休息,不便打扰,真是新奇有趣。

“水下魔鬼”:蝠鲼

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像飞机似的怪物,一下子跃出水面,以优美的姿势在水面上“展翅飞翔”。这些就是蝠鲼,它们像扇动翅膀一样慢慢振动自己特有的大鳍,时而在海面下悠闲地戏水,时而在空中翻筋斗,煞是好看。

据说,蝠鲼飞起来有2米高,堪称海洋动物里的飞行家。而当地的渔民却习惯地叫它“水下魔鬼”,这是怎么回事呢?

见过蝠鲼的人,都会觉得这家伙太丑了。没错,它的长相的确丑陋,身体扁平,头又宽又大,两侧长着一对叫头鳍的肉足,头鳍翻着向前突出,可以自由转动。蝠鲼就是用这一对头鳍驱赶猎物,并把食物拨入口内吞食的。而它的嘴就长在两个肉足之间,而且嘴不是圆的,是方的。蝠鲼不仅丑陋,而且身形也很大,一般长达数米,体重达数千克,最大可达6米以上。

说来有趣,蝠鲼很喜欢搞些恶作剧。有时,它故意潜游到在海中航行的小船底部,用体翼敲打着船底,发出“呼呼,啪啪”的响声,使船上的人惊恐不安。有时,它又会跑到停泊在海中的小船旁,把肉角挂在小船的锚链上,把小铁锚拔起来,使人不知所措。过去渔民们不知道是蝠鲼在捣乱,还以为是魔鬼在作祟,所以就称蝠鲼为“水下魔鬼”!

蝠鲼这个名字虽不好听,并且还是鲨鱼的近亲,但它并不凶猛,性情很温和。它缓慢地扇着大鳍,在海中悠闲地游动,并用前鳍和肉角把浮游生物和其他微小的生物,拨进自己宽大的嘴里。

据说,有一名水下摄影师在水下工作时,遇到一条体翼宽达2.3米的大蝠鲼。当摄影师跃到它的背上,它不但没有反抗,反而让摄影师骑在它的背上,作了一次长时间的遨游。不过,它的个头和力气常使潜水员害怕。因为它一旦发起怒来,只需用它那强有力的双鳍一拍,就会碰断人的骨头,致人于死地!所以,它又有“魔鬼鱼”的外号。

对于蝠鲼们精彩绝伦的飞行表演,有的科学家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这些家伙飞起来虽像一架两栖飞机,可它们平常并不愿意在空中滑翔。因为,在空中飞翔时,空气的阻力要比水的阻力小得多,如果鳍稍一弯曲就会让它们翻跟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蝠鲼还会大搞“圈地运动”。这可不是在抢地盘,而是为了填饱肚子。在水下,它们在一个地方围成一个个圈圈,将小鱼或者小型浮游生物等猎物赶到一块儿,然后再慢慢地享受美味。

其实,蝠鲼是原始鱼类的代表,在海洋中已经生活了1亿多年。它们身上蕴含了很多谜团,这些丑陋的家伙为什么会一大群聚在一个地方,一呆就是几天?它们飞出水面仅仅是为了好玩吗?它们是在驱赶身上的寄生虫,还是在练习捕食?或许只是嬉戏而已。时至今日,人们仍无法搞懂它们。

同类推荐
  • 生物知识知道点:动物的进化

    生物知识知道点:动物的进化

    简单地说,动物界的进化经历了一个从原始鞭毛虫到多细胞动物,从原始多细胞动物到出现脊椎动物。随着海洋面积的逐渐缩小,部分海洋脊椎动物开始向陆地进军,演化到两栖类,从中分化出哺乳类和鸟类,哺乳类中的一支进一步发展为高等智慧生物。
  • 科学博物馆

    科学博物馆

    台湾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位于馆前路,健行路、西屯路、三中路交会处,是国内第一座科学博物馆,属十二项建设“文化建设”之一,占地广大。全馆拥有最现代化的科学设备,规模可与其他先进国家比美。馆内可分科学中心、太空剧场、立体剧场、资讯大楼、生命科学厅、中国科学厅、地球环境厅等建筑,馆内的陈设结合科学资讯与声光效果,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太空剧场是一个内部倾斜30度的半球体空间,全天候影片放映,身历其境的感受,是最受游客欢迎的项目之一。
  • 细胞病理学工作规范及指南

    细胞病理学工作规范及指南

    病理科是医院疾病诊断的重要科室,病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的安全,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医院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病理诊断通常被认为是临床的最后诊断,它为外科手术方案的制定、内科治疗方案的确立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科学依据。一份正确的病理诊断报告常常被老百姓视为一份医学的“判决书”,由此可见病理诊断质量的重要性。在西方国家,病理医生也常被称之“医生的医生”。
  • 危及人类的100场灾难

    危及人类的100场灾难

    关于灾难,人人谈虎色变。对于那些切身经历过灾难的人来说,它可能会是一生都挥之不去的梦魇;对于那些已经在灾难之中失去生命的人们,我们活着的人也只能是扼腕叹息,祝愿他们一路走好;而对于那些未曾有过此类经历的人,希望此书能让人们认识到那些触目惊心的伤痛和灾难。
  • 人类学世纪真言

    人类学世纪真言

    从1999年开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的哲学社会科学版在徐杰舜教授的主持之下,开辟了一个《人类学学者访谈录》的专栏。经过4年多时间的努力,徐先生和他的同事们访问了20多位包括台湾和香港在内的人类学工作者,并以翔实长篇幅刊登于专栏中。由于我一直是《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的忠实读者,所以几乎所有的访谈录都浏览阅读过,觉得很有意思,增加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行内故事,因此也常常对这些访谈录有先睹为快的感觉。如今,徐教授将这30多篇访谈录汇编出版为《人类学世纪坦言》一书,让更多的读者能阅读到学者们的“坦言”。
热门推荐
  • 末世的清宁阳光之剧本库

    末世的清宁阳光之剧本库

    重污染的末世,人类怎么活着?...讲述一群人,聚集到一个普通大学,一个叫‘清宁阳光学会’社团组织,一起生活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灵武映月

    灵武映月

    简介:落魄少年上官六月,穿越异界,拜入玄修门下。可惜红尘根重,六欲难除,七情难灭。以致被逐出宗门。茫然而不知所措,其该如何在异世生存。。。。。。这是一本重境界的无聊小说,没有所谓的扮猪吃虎,没有所谓的越级打怪。
  • 六道魔方

    六道魔方

    这是每一千年或一万年都有的纷争,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是生命的挣扎。
  • 煮药漫抄

    煮药漫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转生动漫

    转生动漫

    意外得到一个系统的炎焰,成为了系统的实验者,而系统则传送他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动漫世界,但在炎焰都靠着自己的运气,闯过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其实很简单)。几个世界后,主系统开启了一个让炎焰顿时吓坏了的决定......
  • 重生之倾世王妃千千岁

    重生之倾世王妃千千岁

    她,被妹妹夫君害死,却又阴差阳错回到了七岁那年!还意外获得了一个空间灵。从此,整个家被她搞得乌烟瘴气,天翻地覆。姨娘妹妹要害她?好,那她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谓的表哥想对她图谋不轨?好,那她便废了他双手双脚,看他还怎么造次!明明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可是,某王爷一脸傲娇的表情是怎么回事?为何聪明如她,可她最终还是败在了他的手下?
  • 诱你护我一生

    诱你护我一生

    相遇的温暖,就是爱上你!相知的温暖,就是守护你!
  • 孤花未落清水难

    孤花未落清水难

    她一心忍让,只为能够活下去,可是偏偏有人不愿放过她,惨遭恶人杀害,一缕孤魂在这奈何桥上停歇不前。许是她怨气太大,她又重活一世,这一世,她发誓这次绝对不会忍让了,她要夺回属于她的一切,可是,她应该没走错啊?!怎么这个世界跟她脑子里的不太一样啊?还有这个男人,他值得信任吗?“云落清?好名字啊,丫头,你看,你与本殿下多契合啊!”“……”“那个,你叫啥啊?”
  • 一线生机2

    一线生机2

    小时后体弱,爷爷总让我穿着一些奇怪的衣服睡觉,直到那年,我才知道真相竟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