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07300000016

第16章 和平扒房的菲力体验

霸气犹存的和平饭店

说到和平饭店,第一反应便是周润发演的那部同名枪战片,虽然它与现实生活中的和平饭店并无半点瓜葛。倒是业已香销玉殒的梅艳芳,91、92年那会,曾在这幢哥特式建筑里拍过电影。还有就是老年人爵士乐,早已通过各种媒体声名远播,好奇的听众总能塞满一屋子。但是听过上海那么多爵士现场,从没听说过,听爵士乐需要通过桌上的点歌单,每听一首歌还得另付三十元。是不是每个旅游城市都需要一些这样的老头来装点门面呢?在我去过丽江,慕名听过纳西古乐,并亲眼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乐师坐在台上,坐在一堆咿咿呀呀的声音里慢慢打起了瞌睡后,我就对“去看老人演奏并为他们鼓掌”这件事产生了抵触情绪。也许就因为这一点吧,我并没将这个当年上海滩最豪华、最高档的去处列在我的夜游名单之列。

所以,要不是因为我的一位英国“海龟”朋友固执己见,我怎么会在一个初夏的傍晚踩着细细的高跟鞋袅袅婷婷走进这样高级的场所呢?

我们是从南京东路那扇门进去的,远远望去,外墙上的花岗岩石贴面有着强硬的、说一不二的线条,纵然夕阳正好,金光华美而妩媚,仍然无法柔化些许。按说,一江之隔,遥遥相对的,便是有468米之高,在亚洲算是第一了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只有77米高的和平饭店在它面前,却仍有着相当的霸气。这份霸气应该是后天沧桑历史累积出的体量,或许也离不开先天,来自“每一件事都一定要做到上海第一”的业主秉性遗传吧。这倒让我想起了一则旧闻,当年花650万银两建造起这幢13层高楼的维克多·沙逊因为参加“一战”空战负伤致残,成了个跷脚。跷脚归跷脚,谁让人家当时富甲一方呢,1935年,隔壁宋子文的中国银行想造一幢34层的大厦也被他横加阻挠,“这是英租界,在沙逊大楼附近造房子,不准超过我这大楼的金字塔顶。”中国银行不服,沙逊为此大兴诉讼,官司一路打到英国伦敦,结果蛮霸的沙逊反倒获了胜,中国银行被迫让步,34层削去一半只造了17层,其中还有两层造到了地底下,硬是比沙逊大厦矮了33公分。

初萌的民族自尊心一直在中国人自己解放自己后才得到了盛放,1949年,沙逊大厦被沙逊当作资产偿还了早已入不敷出的沙逊洋行所欠下的土地税、管理费、水电费、职工工资等。1956年,沙逊大厦连带其中4至9层的华懋饭店统统变成了和平饭店。30年代享誉上海文坛的散文作家曹聚仁曾在生前感慨,“我是在华懋饭店变成和平饭店以后才踏进那大门的;变成和平饭店以后,我们乡下人也可以堂而皇之坐在那儿吃面了!”把自己比作乡下人,曹老先生当然是自谦,但是当年的华懋饭店门槛确实很高,卓别林、萧伯纳来上海时,鲁迅过来看望,门口服务生见他穿了长衫,竟然将他拒在了门外。时隔半个多世纪,我和朋友刚刚走上台阶,已然看见拉门旁服务生职业化的笑脸。

朋友径直走了进去,我却往后退了一步,选择了一侧的黄铜旋转厅门。挤,并且逼仄,我就这样,在几个碎步之下,被“半推”进了因为对比强烈而显得陡然宽敞起来的、昏黄的和平大堂。

朋友已经开始踱步,我跟在他后面,高跟鞋敲打着乳白色意大利大理石铺成的地面,声音却并不刺耳。他回过头,指点头顶上豪华典雅的老式古铜镂花吊灯与我看,“想当年,还到这里来偷拍过好几次呢。”朋友出国前从事的是建筑设计一行,有一次接下一单装修活,客户要求具备上海三十年代风韵,于是他偷偷揣了只照相机进了和平饭店,拍下了穹顶用彩色玻璃镶嵌的图案、线条流利的壁灯、精致的吊灯、华丽却简洁的新艺术装饰纹样……“这种风情,其实是无法复制的”,朋友细长而白皙的手指在时间似乎放慢流速的空间里轻轻滑过。灯光凝视一久,眼睛便开始发朦,柔和的光圈于是扩大,泛上了钢栏杆、古廊柱、大理石,然后,慢慢泛亮了整个黄浦江面,通往过去的神秘小径于是在时空折射后透耀而出,仿佛一种召唤,身不由己,我便顺着这柔和的光晕缓缓往前……

和平扒房的前世今生

“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要上这儿来吃饭了吧?”定一定神,看看自己双脚,已经不知不觉挪移到了电梯门前。

是因为当时的技术问题无法解决,还是限于当时的审美标准?依旧是一方狭窄的空间,站进两、三个人,转身已经不算充裕,于是我第一次看见,电梯门咣当咣当从左边一侧开启。

八楼。昏黄与安静。暗漆细条木板地光泽犹存,走起来,富有弹性却又纹丝不动。

“吃中餐还是西餐呢?中餐,要去那边龙凤厅,西餐,这边有扒房。”

扒房?这可是西餐厅中最高级别的,这就意味着,将有一块活力十足的美味菲力牛排等着我。而对我这个标准食肉动物来说……饥饿感立时就涌来了。啊我可怜的胃,它已经自动张开了,为那种丰厚扎实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刚一进门,就有一位身穿黑色燕尾服的男服务生走到了我们面前,放眼望去,将近一百平方的空间里,垂手站立的,清一色都是笔挺的男性。朋友告诉我,他小时候曾被爷爷奶奶带来吃过饭,那时还没有这间扒房,虽然和平饭店的西餐一直都很有名,但在当时,却和中餐放在了一起,吃饭也是在隔壁龙凤厅一起解决的。

“那个时候点菜很有趣,服务员会拿两份菜单过来问,要中餐还是要西餐?有的客人两份都要呢。后来到了一九八几年吧,这里想评四星,四星要有特色餐厅,才特地请了顾问,设了扒房……”

后来我回家查了资料,确实,直到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这天,上海滩上才有了和平扒房。扒房原先只是和平饭店的会客室,放放书、无线电什么的。开业之前,还特意请了法国人来培训了一个月,培训礼节、装盘。那时扒房里的服务生,从领位的到服务的,一律西装、白衬衫、打领结。给客人领位时规定是要走在客人右边,并且只能走前三步的,客人一多,还要不时回头来看看……当时还聘请了法国厨师,做的全是最传统的法国菜,有次一个法国留学生过来,看到菜单上一道“蛋煎明虾”,就很纳闷,我是法国人,怎么从来不知道这道菜呢?他当然不可能知道了,那是法国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名菜,这样的饮食文化与氛围在当时的上海可谓独一无二。

与菲力牛排的美味关系

不过这是后话,在当时,饥肠辘辘的我满脑子想的只有一样东西,菲力牛排。

虽说平日里也常去办公室附近的简易西餐厅就餐,每次都会点上一道“黑胡椒牛排”,但其实,那种连30元都不要的套餐里用的牛排,都是“合成品”居多。我有个朋友自己开了家饭店,据他说,这种所谓的“牛排”,都是将一些高级牛排,比如牛菲力的边角料儿,用一种科技方式,重新合成为一块完整的“牛排”。而好牛排的滋味,却只有单纯二字可以形容。尤其菲力牛排,瘦肉居多,又不间杂油花,就好比大师的设计,简洁而鲜明,不花哨、不繁琐,从第一口到最后一口,滋味与口感都是平和而清晰可辨的。

和平扒房的菲力体验恰是如此,这里是用暗火烤制,就是在煤气炉上搁上石头,经由石头再散热至最上一层的铁板,所以烤出的牛排完全没有明火乌漆麻黑的缺点。菲力牛排本来就是所有部位的牛肉中肉质最为细嫩的部位(一头牛只有两条菲力),而一般烧烤菲力牛排时,都会切得比较厚,在肉片厚而油脂少的情况下,火候拿捏就显得十分重要。否则外表看起来已经熟了,内部可能还是冰凉的。

我点的是五分熟,餐刀缓缓游入,银色的刀锋破开饱满的表面,翻出一种十分漂亮的粉红色,汁水渗出,宛如夏日女子细腻肌肤上滚落的汗珠,性感将食欲迅速撩起。忍不住闭上眼,只留味觉仔细工作。先是香味盘旋游走,其后是柔嫩与牙齿的碰撞,汁水在嘴里肆意铺张开来,这时饮一口红酒下去,就仿佛顺水推舟,整个品味过程犹如站在沙滩边看海,一波连着一波,余韵绵长,你感觉不到明显的变化,但是层层推进的气势最终渗透进了你的内心。

一旁烹饪张罗,忙得不亦乐乎的厨师看见我享受的笑容,也微微咧了咧嘴。我想他会因为我的吃相而感动吧,因为我真正用心品味了他所做出的美食。所谓美食,其实决非越贵越好的,关键要看做菜的人是否用心。同样道理,吃的人如果同样用心品味,吸收的可就不仅仅是简单的营养了,更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而它所绽放出的光彩,就是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幸福标志。

同类推荐
  • 行话:一个作家和他的同行及其作品(菲利普·罗斯全集)

    行话:一个作家和他的同行及其作品(菲利普·罗斯全集)

    美国文坛第一人菲利普·罗斯与同行的访谈录,作家对话作家,直面一个时代的生存危机。《行话:一个作家和他的同行及其作品》是菲利普·罗斯全集中的两部评论集之一,主体部分为访谈录,另有评论文章数篇。菲利普·罗斯作为一个好奇的读者和刁钻的同行,采访了全球各地的7位杰出犹太作家——普利莫·莱维、阿哈龙·阿佩尔菲尔德、伊凡·克里玛、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米兰·昆德拉和爱德娜·奥布莱恩——从这些作家的成长经历、创作动力和所处的大环境入手,非常直接地向他们发问。
  • 一个人的车站

    一个人的车站

    本书是著名作家范小青的随笔集,书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工作学习中、文学创作中印象深刻、感触颇深的的人、事、物,所思所悟。这些随笔时空跨度大,内容丰富,既是一个作家对生活细节的体悟,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对人生的体悟。流畅的文笔,细腻的情感,给读者以美的阅读感受。
  • 会移动的房子

    会移动的房子

    作者的小小说风格是非典型的80后文字风格:不张扬,不华丽,不哗众取宠,不停留在叙述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感伤,而是真实地揭示了80后生活、工作和情感等方面遇到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矛盾和问题。生活中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丰富的,复杂性的,纷繁的。作家们往往会通过抽丝剥茧,将那些普遍性或独特的可能性提炼出来,诉诸文字,以达到关注现实、关照读者内心的目的。
  • 聪明的阿卜杜

    聪明的阿卜杜

    《聪明的阿卜杜》为回族机智人物类民间故事专辑。幽默风趣的情节,浓郁的喜剧色彩,生动诙谐的语言,豪侠尚义、嫉恶如仇的品格勾勒出一组富有光彩的回族机智人物的群像,展示出回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及其朴素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 纳兰性德全集02词集

    纳兰性德全集02词集

    《纳兰性德全集》汇集了纳兰成德全部著述,囊括了其诗、词、赋、杂文、渌水亭杂识、书简和经解诸序及书后七部分,共分为四册,是第一套简体横版纳兰容若全集。内含史学大师张荫麟撰写的《纳兰成德传》,助你了解纳兰多情而短暂的一生;还有闵泽平老师的独家纳兰词赏析,带你走进纳兰容若的内心世界,轻松读懂纳兰词。他是人间惆怅客,匆匆三十载便一去永不回,但他留下的刹那光华足以照亮世间的污浊与阴暗,穿越时空,温暖你我。翻开此书,让我们在缕缕凄美与缱绻中邂逅最美的纳兰容若。
热门推荐
  • 匆匆校园

    匆匆校园

    看主角穆轩如何逆袭校园,校长的儿子不怕,犯了浑,照样打,打完了还要来赔罪!市长的儿子犯了浑,照样抽,抽完了还要来送礼物!和高官共事,和主席聊天!这一切都只因为,他有过人的金融天赋!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一名新人,希望大家支持提提建议!我的qq:1813429230群号:476876743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终极系列之十二时空之旅

    终极系列之十二时空之旅

    十年终极,从一班,一家,到三国,或者是相隔大概七年时间才拍摄的一班2,3,还是后面评论不是很好的终极x宿舍,终极恶女,每一个角色,都是主角,每一个人物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尽管有些角色出现的频率时间长短,有些人甚至可能戏都拍完了出现的时间也不会超过十分钟,
  • 穿成帝君的掌心娇

    穿成帝君的掌心娇

    [爽文,1V1,双洁]又美又狂的学神女主VS双面性格大佬男主超爽!超甜!!华夏学神一朝重生在落魄少女叶轻尘身上,再次睁眼,命轨改变!修至高心法,炼九品神丹,驭上古神兽!这一世,她势必活出别样的精彩!他,来自上界,身份尊贵,风华倾世,俊美无俦,禁欲冷情的他,偏偏对她情有独钟。初见,帝王般尊贵的他,搂她入怀,笑的邪肆,“做我的小妖精吧,我让你祸害一辈子!”再遇,魔神般冷酷的他,语不惊人死不休,“你想睡就睡吧。。。”**这是一个现代学神,如何在异世虐渣成长,顺便拐个神级大佬嫁了的超爽故事!**他为她渡轮回,她为他诛神佛。
  • 八荒遗脉

    八荒遗脉

    本是地球最强者,穿越到一个无尽热血的异世界。八荒大陆。没有魔法没有斗气,这里只“修脉”经脉奇佳者,方能傲世。没有灵石这类的消耗品,取而代之的是要靠吸收“天然气”炼化“天然石”来促进修为。银河世界。千年一度的“世搏会”史上最丰厚的奖励,谁?千古第一,纵横八荒。修炼:破凡、破灵、破胎、破脉、等境界。(一至九重)话说:三碗不过岗,三章不下架。本书小有创新,值得一看。
  • 谁言道法

    谁言道法

    修士或者凡人从出生那日起一切便早已注定。然而修士的世界就真的那么简单吗?苦痛,悲愤,离殇……。成为修士后,他们依旧是有血有肉的人。所谓道,不过是一往无前,所走的路罢了。(ps:本书不是无Nao文)
  • 阿甘左的无限瞬间

    阿甘左的无限瞬间

    这不是一个一味要求公平和快乐的游戏,我所求的,不过是勇敢者和真正的英雄罢了。——死亡之神.德莱弗斯(本书为DNF的镜像世界,和主要剧情有差异。)(谨以此书献给两年前一直陪伴我刷图PK的那个小力法。——浙江一区·弹药专家维克里特)
  • 跑男之凌轩降临

    跑男之凌轩降临

    在一场车祸后,凌轩通过老祖先的帮助穿越到另一个平行世界,并且获得了全能系统,他会在另一个世界做些什么呢............
  • 幸福在北路在南

    幸福在北路在南

    幸福,总在遥远的地方,我们渐渐的在路上背离;路,总在追逐的脚下,寻找着所谓的幸福,却越走越远……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什么?当你问了自己无数遍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在思考幸福的时候,幸福慢慢的溜走了。有人说:傻瓜能够很幸福。我一直都很赞同这句话。傻的人不会刻意的去想什么是幸福,他们只知道他们心中达到了什么地步就算是幸福。也许是一碗热腾腾的白米饭,也许是一件不破不烂穿着暖和的衣服,也许是一个再也简单不过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