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4800000062

第62章 歇后语 G(1)

旮旯里藏毒蛇——不露头

嘎小子买烧鸡——闹了个大窝脖

嘎鱼的脑袋——刺儿头

丐儿的大褂——穷对付

丐儿跌跟头——零碎不少

盖房请来的箍桶匠——找错了人

盖了九床被子做美梦——想不透

盖了三年的破被——老套子

盖严了笼屉——有气难出

盖着瓦片睡觉——顾头不顾脚

干坝里的河沙——捏不到一块儿

干草点灯——十有九空

干柴堆上浇了油——火上来

干柴近火——一触即发

干柴湿柴一起烧——着火也不旺

干柴遇烈火——点火就着

干池塘里的青蛙——盼下雨

干打雷不下雨——虚张声势

干地拾鱼——白捡

干饭揭早了锅——夹生了

干粉子做汤圆——搓不圆

干狗屙屎——强挣

干旱的庄稼——熟得早

干河沟的鱼——跑不了

干河沟里逮鱼虾——没来路

干河撒网——空扑一场

干河滩里栽牡月——好景不长

干活打瞌睡——迷迷糊糊

干辣椒——串起来了

干鲤鱼跳龙门——弥天大谎

干萝卜丝熬汤——淡而无味

干面条做帐钩——经不起折

干泥巴做汤圆——搓不圆

干皮大葱——心不死

干手粘芝麻——不上手

干树丫上结苹果——离奇

干丝瓜开膛——满肚子私(丝)

干潭里摸鱼——难得

干炭块子掉在冰滩上——好脆

干塘里的鲤鱼——蹦鞑不了几天

干塘里抓鱼——人人有份

干土移花——栽不活

干鱼肚里寻胆——难找

干鱼给猫当枕头——过不了夜

干榆木疙瘩——劈不开;不开窍

干竹子榨油——没得搞头

甘草心——甜中有苦

甘露寺里的刘备——安然无恙

甘露寺招亲——弄假成真

甘罗拜相——小人得志

甘蔗拔节——一节也不通

甘蔗朝下吃——越吃越甜

甘蔗出土——节节甜

甘蔗吹火——不通

甘蔗打人——殴段蚀

甘蔗当吹火筒——一窍不通

甘蔗当烟囱——不通气

甘蔗地里栽葱——矮了一大截

甘蔗地里栽黄连——又苦又甜

甘蔗盖房——非垮不可

甘蔗林里种香瓜——队头甜到脚

甘蔗皮编席子——甜蜜(篾)

甘蔗蘸蜜糖——甜上加甜

甘蔗支危房——不顶事

肝花肠子一丈五——没变心

肝花的兄弟——窝囊肺

肝花掉到肚子里——净剩放心了

泔水缸里冒泡——发酸

泔水桶里捞食吃——没出息

柑子树结石榴——不对头

赶场带相亲——一举两得

赶场走进死胡同——走不通

赶场做买卖——随行就市

赶车的不拿鞭子——拍马屁

赶车的过泥塘——轱辘进去了

赶会掉了爹——丢大人

赶鸡下河——硬往死里逼

赶集不拿口袋——存心不良(量)

赶集卖竹笋——自有旁人说短长

赶集走亲戚——顺路的事

赶脚的不问道——路子对头

赶脚的开车——不懂那一套

赶脚的骑驴——只图眼前快活

赶节的馒头——越蒸越小

赶龙王下海——巴不得

赶马车的打响鞭——虚张声势

赶马车的开汽车——不在行

赶马车人的草料袋——草包

赶绵羊上树——难上难

赶庙会失孩子——活丢人

赶牛进鸡舍——不对路

赶牛进鸡窝——门路不对

赶牛下崖——往死路上逼

赶兔子过岭——陕上加快

赶乌龟上山——慢慢来;慢性儿

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

赶鸭子上岸——硬逼

赶鸭子上树——没法办

赶野兔子不落脚——尾追不放

赶野猪做祭品——来不及

赶早市买活鱼——渐鲜

赶猪不拿棍——轰哩

赶着火车拾粪——跟不上站口

赶着老母猪打猎——送肉去

赶着绵羊上火焰山——往死里逼

赶着鸭子拉大磨——妄想

橄榄核卡喉咙——不上不下

橄榄屁股——坐不稳;坐不住

橄榄头上插针——尖上拔尖

擀面杖,驴肘棍——没头没尾

擀面杖插到鸡窝里——捣蛋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擀面杖打飞机——高不可攀

擀面杖分长短——大小各有用场

擀面杖灌米汤——滴水不进

擀面杖卷肉——不是骨头

擀面杖捞饺子——搅浑一锅汤

擀面杖抹油——光棍一条

擀面杖敲鼓——抡的哪一槌

擀面杖升云天——徘谤(飞棒)

擀面杖钻石头——纹丝不动

擀面杖作筷,盆当杯——大吃大喝

冈上二亩水浇地——旱涝保收

刚备鞍的马驹子——差得远;挨鞭子的日子到了

刚扯帆就遇顶头风——出师不利

刚吃过黄连吃密糖——苦尽甘来

刚出锅的饽饽——带着气上来的

刚出锅的糍粑——软作一堆

刚出壳的小鸡——翅膀不硬

刚出笼的馒头烤着吃——欠火候

刚出笼的年糕——软绵绵的

刚出笼的热馒头——热气腾腾

刚出炉的纯钢——宁折不弯

刚出炉的铁——心地纯正

刚出山的老虎——有点猛劲

刚出山的太阳——红光满面

刚出生的娃娃——没见过世面

刚出生的羊羔——就知道找草吃

刚出水的莲藕——鲜嫩

刚出水的胖头鱼——千张个嘴

刚出水的虾子——活蹦乱跳

刚出土的黄连——苦苗苗

刚出土的幼芽——太嫩

刚冒尖的竹笋——又鲜又嫩

刚出窝的雏鸡——飞不高

刚出窝的燕子——唧唧喳喳

刚打开瓶的烧酒——有股冲劲

刚打鸣的小公鸡——光知乱喊叫

刚逮住的鲤鱼——乱蹦乱跳

刚断了篙子又得了浆——正好

刚飞的鸟儿——不知高低

刚孵出的小鸡——嘴硬脚软

刚揭盖的蒸笼——热气腾腾

刚结婚的黄花女——羞羞答答

刚开瓶的啤酒——冲劲大

刚开坛的老白干——有股冲劲

刚理发碰上络缌胡——难题(剃)

刚落地的雨水——浑浊不清

刚买来的马——不合群

刚爬出洞的蝎子——放毒

刚起水的届——一朝鲜

刚上蒸笼的馒头——面生

刚掏的茅缸——越搞越臭

刚吐绿的柳枝——新芽芽

刚下锅的饺子——有点生

刚下轿的媳妇——满面春风

刚邮火坑,又落陷阱——祸不单行

刚摘的黄瓜——一时鲜

刚坐胎的香瓜——苦透了

缸钵里的泥鳅——团团转

缸底年鳖——稳逮

缸里的金鱼——没见过风浪

缸里点灯——照里不照外

缸里端起葫芦瓢——泼冷水

缸里盛酒——不在乎(壶)

缸里无水——见底

缸里掷色子——没跑;跑不了

缸中倒豆——不藏不掖

缸子里发豆芽——蓬蓬地长

钢板上打铆——毫不动摇

钢板上钉钉——硬碰硬

钢刷刷锅——硬碰硬

钢笔没帽——尖头

钢打淬火——钻劲大

钢刀割乌龟壳——硬砍

钢刀口上打得滚——过硬

钢刀落肚——割心肠

钢钎打炮眼——直来直去

钢钎打石头——硬钻

钢钎凿石头——一锤一个眼儿

钢水倒进模子里——定型了

钢丝绳穿豆腐——没法提

钢丝绳穿针——通不过

钢条做钉子——宁折不弯

钢铁公司的买卖——都是硬货

钢针大头针——各有用处

钢珠落在铁盘里——响当当

钢锥子插鱼——挑刺儿

羔羊落进雪窝里——爬不出来

高飞的鸟儿遇老鹰——没活路

高个子穿短褂——不相称

高个子装矮个子——低声下气

高级合金刀——无坚不摧

高级合金钢——过得硬

高价买来低价卖——尽做赔本事

高举拳头轻轻放——手下留情

高丽公事——只管三天

高粱秆当顶门杠——经不起推敲

高粱秆当柱子——难顶难撑

高粱秆推磨——玩不转

高粱秆做磨棍——有劲使不上

高粱秆做眼镜——空架子

高梁开花——到顶了

高粱撒在麦子地——杂种;

高梁地里唱大戏——耍秆子

高粱地里打伞——难撑

高粱秆儿顶磨扇——难撑

高粱地里戴凉帽——吓唬砍草的

高粱地里耩谷子——一道苗儿

高粱地里套绿豆——高低不齐

高粱地里栽葱——矮了半截子

高粱地里种荞麦——杂种

高粱地里种玉米——秋后见高低

高梁秆儿剥皮——光棍

高粱秆儿打狼——两担怕;两面怕

高粱秆儿架房檐——不顶用

高粱秆儿上结茄子——弥天大谎

高粱秆儿拴骡子——拉倒

高粱秆儿挑水——担当不起

高粱秆支磨扇——撑不起

高粱秆子做鞭杆——经不起摔打

高粱秆子做梁柁——不是那个料

高粱秆子做梯子——上不去

高粱结子——一窝红

高粱糠的饼子——不是好吃的

高粱棵里藏兔子——瞧不见

高粱叶子当烧纸——哄鬼

高鸟儿遇老鹰——凶多吉少

高俅拜寿——贺礼全收

高俅当太尉——一步登天

高俅踢球——平步青云

高山顶上的竹子——条条顶到天

高山顶上放风筝——起点高

高山顶上放炮——震惊四方

高山顶上同搭台子——高高在上

高山滚石头——有去无回

高山尖上泼大粪——臭名远扬

高山毛栗子——浑身是刺

高山砌屋——图风流

高山上倒马桶——臭气冲天

高山上的古庙——有人许愿无人还;冷冷清清

高山上的辣椒——红到顶

高山上的青松一根子硬

高山上的雪莲——一尘不染

高山上挂红灯——有名(明)望

高山头种辣椒——红到顶了

高山响鼓——事出有因

高射炮打坦克——水平太低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高射炮的眼睛——向上看

高射炮手——见机行事

高速公路——畅通无阻

高崖上搭长梯——太悬乎

高邮人卖咸蛋——自产自销

高字边上加一手——你想搞啥

膏药贴在背上——揭不得

膏药贴嘴——难开口

稿子写到边——不够格

戈壁滩上的黄沙——无穷无尽

戈壁滩上的石头——明摆着

戈壁滩上盖大厦——基础差

戈壁滩上开车——没辙

戈壁滩上找泉水——难得很

圪针里摘瓜——难插

圪针上擦鼻涕——没法挨

疙瘩饼子送闺女——实心实意

疙瘩汤里煮皮球——糊涂蛋

哥俩并坐——亲密无间

哥俩打冤家——自家人整自家人

哥俩分家——各人顾各人

哥俩上京城——同奔前程

哥俩坐班房——难兄难弟

哥上关东,弟下西洋——各奔东西

胳膊长到头顶上——高手

胳膊当枕头——自己靠自己

胳膊弯里打凉扇——两袖清风

胳膊往外拐——吃里爬(扒)外

胳膊窝夹蜡扦——假装吹鼓手

胳膊窝里过日子——憋气

胳膊窝里夹皮球——气胀人

胳膊肘长杈——横生枝节

胳膊肘朝里拐——好处自己揣

胳膊肘里灌醋——酸溜溜的

胳膊肘子——朝里弯

胳肢窝里放屁——没影的事

胳肢窝里夹耗子——冒充打猎人

胳肢窝里夹鸡毛——假充外国鸟

胳肢窝里生疮——阴毒

鸽子抱鸡娃——出窝不认娘

鸽子带风铃——虚张声势

鸽子光拣高门楼飞——忘本

割草的捡到大南瓜——捞外快

割草拾柴火——顺便

割对耳朵给你——不愿听

割韭菜,剥黄麻——一码是一码

割麦不用镰刀——胡扯

割麦不用镰——连根拔

割肉补疮——只顾眼前

割下鼻子给你——不愿闻

割下鼻子换面吃——不要脸

搁浅的船——进退两难

歌手害嗓子——没正音

格斜眼儿瞅媳妇——走了眼

蛤蟆被牛踩——浑身是伤

蛤蟆吃骰子——满肚子点子

蛤蟆吃萤火虫——心里亮

蛤蟆打喷嚏——好大的口气

蛤蟆带笼头——好大的脸皮

蛤蟆当鼓敲——气难消

蛤蟆荡秋千——摆不起来

蛤蟆的眼睛——突出

蛤蟆垫板凳——死撑活挨

蛤蟆腚上插鸡毛——不是正经鸟

蛤蟆跟着团鱼转——装王八孙子

蛤蟆骨头熬汤——没多大油水

蛤蟆鼓肚子——气鼓气胀

蛤蟆挂铃铛——吵闹不休

蛤蟆过河——一鼓作气

蛤蟆爬楼梯——连蹦带跳

蛤蟆爬上樱桃树——想吃高味

蛤蟆跳到牛背上——自以为大

蛤蟆跳进蟒蛇嘴里——找死

蛤蟆跳台阶——又蹲屁股又伤脸

蛤蟆想吞天——好大的口气

隔岸观火——袖手旁观

隔辈的仇家结姻缘——不念旧恶

隔壁包的饺子——谁知是什么馅

隔壁炒辣椒——有点呛

隔壁美妇人——爱不得

隔壁娶媳妇——指望不上

隔布袋买猫——瞎抓

隔长江拋媚眼——无人理会

隔沟弹花——不沾弦

隔沟看见鸭吃谷——干瞪眼

隔河走路——清清楚楚的两条道

隔河作揖——承隋不过

隔黄河赶车——鞭长莫及

隔黄河送秋波——没人领情

隔江握手——差远啦

隔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久

隔门缝瞧吕洞宾——小看仙人

隔门缝瞧人——把人看扁了

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隔年春联——无用

隔年的苍蝇——老不死

隔年的臭虫——瘪了

隔年的春联——没用处

隔年的浮云——早没影了

隔年的鸡蛋——坏蛋

隔年的鸡子儿——坏蛋

隔年的酒——有喝头

隔年的馒头——早发了

隔年的蘑菇——泡不开

隔年的蚊子——老吃客

隔年的小树长成材——添枝加叶

隔皮袋买货——识不透

隔皮断爪——眼力好

隔皮靴抓痒——白费功夫

隔墙点灯——谁也不沾谁的光

隔墙丢瓦——不知反正

隔墙丢西瓜——给贼解渴

隔墙果子分外甜——人家的好

隔墙撂胳賻——甩手

隔墙撂老头儿——丢大人了

隔墙撂帽子——不对头

隔墙扔簸箕——反复不定;乱七八糟

隔墙扔五脏——死心踏地

隔墙问路——两不见面

隔墙相媳妇——不知好歹

隔山打鸟——见者有份

隔山打炮——乱轰一气

隔山打隧道——里应外合

隔着玻璃窗亲嘴——里应外合

隔山喊话——遥相呼应

隔山看见蚊子飞——有眼力

隔山买羊——不知黑白

隔天的韭菜——出了头了

隔外套搔痒——不过瘾

隔夜的馊饭——要不得

隔夜的鱼眼——红得发紫

隔夜豆角——一肚子气

隔着玻璃看王八——清清楚楚

隔着玻璃看戏——一眼看穿

隔着玻璃亲嘴——挨不上

隔着长江握手——办不到

隔着窗户咬耳朵——偏听偏信

隔着井跳河——舍近求远

隔着马甲的外套——不贴心

隔着墙头吹喇叭——外响里不响

隔着筛箩看景致——糊涂不明

隔着筛子看人——把人看零碎了

隔着山头吹喇叭——对不上号

各米下各锅——哪个怕哪个

各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

虼蚤的脸儿——能有多大面子

虼蚤的脾气——一碰就跳

给大老爷舔痔疮——过分巴结

给个棒槌当针使——傻干

给狗起个狮子名——有名无实

给好眼睛点药水——没病找病

给和尚送梳子——无用

给老虎治病——提心吊胆

给了九寸想十寸——得寸进尺

给聋子吹笛——白费功夫

给漏底灯盏加油——永不满足

给你凑火不支锅——好歹不知

给你木梯不下竹楼——自找难看

给神主剃头——羞(修)先人

给死人贴膏药——白塔

给死猪抓痒痒——蠢人蠢事

给下山虎开路一头号帮凶

给眼睛上贴膏药——生怕别人看不见那块病

给灶王爷烧香一多说吉利话

根根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

根子不正——苗歪

跟和尚借梳子——强人所难

跟狐狸结亲——惹祸上身

跟狐狸结亲——自取其祸

跟诸葛亮学本事——能掐会算

跟着猴子会钻圈——学坏了

跟着巫师做神汉——学坏了

跟着脚窝找毛病——俯首皆是

跟着骡子数蹄印——步步不缺

跟着汽车拾粪——白跑

跟着巫婆跳大神——跟着啥入学啥人

更夫打瞌睡——白吃干饭

耕地不用耧一撒种

耕地里背口袋——有种

耕牛吃羊草——怎能吃饱

耕牛吃庄稼——不分彼此

耕田的老牛——被人牵着鼻子走

工地上打夯——靠猛劲

工分钱——秋后算账

弓起腰杆子淋大雨——背时(湿)

公安局长蹲监狱——以身试法

公安人员进宅——无事不来

公公背媳妇——费力不讨好

公共汽车翻沟里——乘人之危

公共汽车过站头——一靠就走

公共汽车上的栏杆——搭手

公鸡不啼母鸡啼——反常

公鸡不下蛋——理所当然

公鸡长牙咬狐狸——成精作怪

公鸡吃蝼蛄——一个一个地收拾

公鸡吃蜈蚣——一物降一物

公鸡打架——对头

公鸡打鸣,母鸡下蛋——各尽其责

公鸡跌下油缸——毛光嘴滑

公鸡飞上屋脊——唱高调

公鸡给豺狼拜年——凶多吉少

公鸡害嗓子——名(鸣)声不好

公鸡和蜈蚣一见不得面

公鸡难下蛋——肚里没货

公鸡暖蛋儿——守不住窝

公鸡刨乱麻——脱不了爪

公鸡生蛋马生角——妄想

公鸡耸冠子——神气活现

公鸡耸冠子——神气十足

公鸡头上戴礼帽——冠冕堂皇

公鸡尾巴——翘得高

公鸡下蛋狗长角——怪事一桩

公鸡下蛋猫咬狗——不可思议

公鸡下蛋鱼长毛——怪事

公鸡钻篱笆——进退两难

公鸡钻灶——官僚(冠燎)

公路道班——各管一段

公婆打官司——各说各的理

公堂里造反——无法无天

公羊下羔——没指望

公要抄手婆要面——左右为难

公要馄饨婆要面——众口难调

公园里的长颈鹿——就你脖子长

公园里的跷跷板——此起彼落

公园里看灯展——走着瞧

公子重耳拾破烂——饱不忘饥

供桌上屙屎——臭摆

宫廷的宝贝——与我何干

拱屎虫打滚——浑身臭

拱屎虫进牛角尖——越钻越不通

共工败祝融——又恼又羞

共工造反——天昏地暗

勾死鬼坐床头——逼命

勾辛进旋子——有去无回

沟底下搭戏台——到跟前看

沟子里的泥鳅——翻不起大浪

钩担挑水——两头挂

狗鼻子卡二饼子——充人

狗不吃屎,狼不吃肉——假装

狗不吃屎——信不得

狗不跟主人——心虚

狗不理的包子——一咬一兜油

狗不咬家人——是亲三分向

狗扯连环——撕咬不开

狗扯羊肠——越扯越长

狗扯羊皮——不害臊

狗吃粑粑——玩嘴

狗吃苍蝇——胡嚼

狗吃长虫——绕嘴

狗吃豆腐脑——闲(衔)不住

狗吃芥末——干瞪眼

狗吃麻花——干脆

狗吃蚂蚁——不够嚼的

狗吃麦麸子——不见面

狗吃泥娃娃——没人味儿;没有人味

狗吃牛屎——只图多

狗吃糯米粑——难开口

狗吃青草——装样(羊)

狗吃热肉——又爱又怕

狗吃热芋头——咽不得,吐不得

狗吃王八——找不到头

狗吃野萄葡——不知味儿

狗吃猪肠——寸止不清

狗吃主人心肝一忘恩负义

狗吃粽子——难解

狗穿马褂一装有身份的人

狗打哈哈——一张臭嘴

同类推荐
  • 团结友爱

    团结友爱

    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断难。这就是团结的魔力。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人际关系的伦理准则,是华夏社会和炎黄子孙繁衍不息、繁荣昌盛、稳定统一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柱,是形成民族自强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美好风尚,是以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为内涵实质的崇高的境界情操。
  • 对联大全

    对联大全

    本书将历代对联分门别类,包括节日时令对联、喜庆祝贺对联、哀挽对联、名胜古迹对联、行业对联、趣巧对联等。
  • 上海人的市民精神

    上海人的市民精神

    本书从人文、经商、生活、理财、处世等方面解读上海人的生活处世哲学。
  • 宋代文学研究(下册)

    宋代文学研究(下册)

    《宋代文学研究(下册)》全面系统地评述了20世纪宋代文学研究的状况及主要成就。
  • 西安半坡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

    古老而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像母亲的乳汁一样,浸润着宽广而深厚的黄土高原,三秦大地留下了中华民族先祖光辉灿烂的足变迹。沧海桑田,遥远的历史早已被漫漫黄土所尘封,昔日的熙熙攘攘也被无尽的岁月所淹没。
热门推荐
  • 贵女归来

    贵女归来

    前世的前半生,她是个清高自许的二货美人,万千俗事皆不在心,结果家破人亡时——其果可想而知。被他救后,前世的后半生,因生活所逼,她成了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女人。“你救我的恩情,我永世不忘。欠你的,后来也总算还了些。你可稍稍解气?”临死时,在他的牌位前,她虔诚地问。末了,她想她终是不了解他,如果有来生,还是尽量避开与他的姻缘才好。后来,竟然真的有来生。
  • 毒医倾华

    毒医倾华

    他,是大秦帝国唯一的一品亲王,晋王,位高权重,权倾天下。她,大秦帝国定安将军府的废柴嫡女,帝都著名三无之人,“无才无貌无德”,人人得而欺之,殊不知,昔日丑女已今非昔比,倾国倾城之姿,本天差地别的两人,却因一纸婚约牵扯在一起。第一次会面时,“你威胁我?”“不,我们这是平等交易,各取所需罢了”“你若非要如此认为,我也没有办法。”“女人,很好”【本文1V1,男女主双洁】【新人上路,请多指教,会要瑕疵,完美主义者慎入】
  • 天之仙

    天之仙

    执掌天仙,号令群雄,以吾为首,俯首听令!鬼魔乱舞,莫要逞凶,以吾为尊,铲鬼除魔!一个乡村的孩童,一次偶然,得到一枚奇怪的古牌,从此改变了命运,然命运多波折,是屈服,还是逆天而行?
  • 穿越之烽火岁月

    穿越之烽火岁月

    吊丝江山久穿越到Q朝后,被皇上钦命为鉴酒大臣,且看他如何凭一部破手机在大Q朝混得风生水起。请大家围观《史上第一位鉴酒大臣》
  • 天道乾坤针

    天道乾坤针

    天道刺青术二十一世纪传人,穿越民国初期的故事!
  • 零基础棒针钩针技法大全

    零基础棒针钩针技法大全

    本书结合了棒针和钩针的所有基本技法,从起针方法、编织符号、基本织片、配色花样到收针缝边、加减针等,由易到难,并附上棒针、钩针实例各一款,让读者能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书中的技法都有完整的步骤图片进行演示,新手也能轻松学会,棒针钩针一本搞定。
  • GHOSTS

    GHOS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怀旧慢时光

    怀旧慢时光

    大师们也会站在街角感叹时光飞逝啊!记录了文豪们笔下的三大都市:东京、京都、大阪。他们目睹东京晋升为一线大城市,逐渐与国际接轨;大阪成为物流及商业中心;京都的繁华次于这两个大都市,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他们在感慨新市街飞速发展的同时,不禁追忆起昔日的风情,及闲适的慢时光。
  • 综合机动队

    综合机动队

    一场恐怖袭击中奇迹存活下来的少年,因伤痛毅然参军,居然进入了政府组织的秘密军,继而发现了自己身世的天大秘密,是偶然还是故意的安排?人类在战争中日渐式微的日子里,身世奇特的他应该在命运的漩涡中何去何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