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8700000025

第25章 傍住靠山,明争暗斗(15)

此时,蒋介石见侍从们一个个面如土色,想到他们家有老少,于是提出不要为难他的部下,然后纵身一跃,从十几丈高的地方跳下来,着地时只伤了几条筋骨。在蒋介石往下跳时,一朵祥云护住,金光四射,叛军见了,告知张学良、杨虎城,张、杨二人大吃一惊,知道蒋介石有天神保护,不得造次,立即打消篡位野心,改为“兵谏”,双双把蒋介石接回官邸,跪下谢罪,云云。

关于蒋介石“只断了几根筋骨”之话,《金陵春梦》里叙述得颇为详尽,现摘如下,予以对照,倒看唐纵说的是什么鬼话:

12月12日清晨5点半,蒋介石再也睡不着,他做完床上运动,正在披衣,忽听见一声清晰的枪声:“砰!”紧接着野犬乱吠,寒鸦惊飞。蒋介石暗吃一惊,忙不迭伸手穿衣,可是四肢发抖,上下两排牙肉“突突突”地厮打起来,越急越慌,越穿不上衣裳,好不容易逼出一声道:“来,来人哪!”

一名侍卫应声而进,倒提着枪急道:“行辕大门有枪声!”

“还不给我去看看!”

“是!”那侍卫拔腿便走,却再也没见回来。第二声枪声又起,紧接着枪声如爆豆似地吵将起来,蒋介石连忙关上电灯,心想不能让人发现我房里有人。仓促间只在汗衫、卫生裤外面罩上一件皮袍,启门嘹嘹望,黑黝黝夜空中子弹乱飞,火光闪闪。这情景把他看得目瞪口呆,心想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可是又不知往哪边走才算安全,正在默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料斜刺里钻出两个黑影。蒋介石心想这下可完了,踉踉跄跄一头栽倒床上,房门已经推开,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叫,蒋介石一听是侍卫官竺培基,登时有了气力,连忙爬起来问道:“什么事?什么事?”另一个黑影开口道:“叛兵已经蜂拥入内,本来已经冲进第二号桥,给我们侍卫队抵挡一阵,死伤极大。对方知道我们有了防备,现在略退,请先生马上离开。”

“好好好,施文彪。”蒋介石登时又软了半截:“走,走,走吧。”当下三个人拉拉扯扯摸出房门,又有一条黑影窜将出来。大叫:“快跑!我是毛区队长毛裕礼的传令员,现在叛军已经冲进二门,你们千万不要望二门那边跑。刚才毛区队长同后山哨兵通过电话,说那边并无异状,也未发现叛兵,你们可以往那里跑。”

蒋介石结结巴巴问道:“毛区队长在哪里?”传令员答道:“区队长正在前院第二桥假山旁领队抵抗。”蒋介石再问:“叛兵是什么样儿的?”传令员答道:“是戴紧帽的东北军。”

“快走。”蒋介石摔掉侍卫的扶持:“你们拿着枪在前面警戒,搀着我,容易给人发现目标。今天的情形要紧,你们应该好好地保护我才对。今天是一部分的兵变,一定是共匪煽动驻临潼部队暴动,而不是张学良的计划,如果真是他的计划,整个东北军都叛变,那行辕外墙都已包围了。”蒋介石忽地尖叫一声:“啊哟!”吓得侍卫官竺培基、施文彪跳起尺半高。

两名侍卫官定睛一看,原来有一条黑影正从背后山径转角处飞奔而来。施文彪正待开枪,那黑影已经开口:“我是随从蒋孝镇!”于是大家惊魂稍定,竺培基低声喝问:“你后面有无追兵?”蒋孝镇气喘如牛:“没有,没,没有。”于是四个人在一片枪声中向崎岖山径摸索行进。

却说华清池中人如欲走出东侧山门,必须经过虹桥。蒋介石踉踉跄跄到得桥上,扶着栏杆只有喘气的份儿。正在等侍卫官打开后门,不料黑暗中只听见一声:“苦也!”原来那扇门却由铁将军把守着,无法开得。侍卫官还想用大石把它砸碎,蒋介石骂道:“娘希匹!你这一敲,不是告诉人家,说我在这里么?”于是命令身体健壮的竺培基伏在地上垫底,由施文彪爬上去,实行叠罗汉。喜得墙矮,不需要再加一个蒋孝镇了。于是蒋介石在蒋孝镇扶持之下,摇摇晃晃爬在墙上。爬墙这玩意儿本是郑三发子拿手好戏,但变为蒋介石以后,此调不弹久矣!何况风高月黑,枪声不绝,天气又冷,穿得又少!蒋介石在墙上往下一看,估计约有一丈多高,心想总算还好,于是纵身一跳。这一跳不打紧,却跳得蒋介石七窍生烟,五痨七伤,黑夜中不易辨别。且说墙内三人只听见咕咚一声后便无下文,心知有异,忙不迭接二连三跳下深沟,只见蒋介石倒在沟里,业已昏厥。三人忙了一阵,足足有十分钟光景,这才见蒋介石悠然苏醒,硬撑着想继续逃亡,屡爬屡跌者再。三侍卫不容分说,就把他抬出深沟,由两人架住慢慢走向山顶。可是问题来了:原来此山东隅并无山径,西行又怕碰到东北军,蒋介石疼痛难忍,哼哼唧唧道:“不要往西,还是上山哟。”于是攀援摸索,跌跌撞撞。山岭陡绝,一步一哼。经过一座小庙,幸喜内无敌兵,只有一名侍卫从昨夜起在这里放哨。蒋介石向他要水壶里的水喝了,继续再爬。枪声渐近,越来越慌。半小时后快到山巅,蒋介石实在无法再走,又怕侍卫心怀异志,倒在平坦处唉声叹气说道:“这一次你们辛苦了,只要我出得去,你们都有重赏。”正说话间,四周枪声大作,前后左右,闪烁着一片手电筒光。蒋介石慌忙叫三人分头侦察,自己也摸索着站了起来。刚刚立定,只听见三个人中不知是哪两个惨叫一声,再无下文,随着这两声惨叫,对方已经知道此间有人,子弹更密,嗖嗖嗖地从蒋介石头顶掠过。流弹或击中身旁树干,枯枝落叶扑的将掉下来,把蒋介石吓得不知如何是好。他连忙紧紧地贴在地上,一步一哼,再往前爬。

爬了一阵,才知道自己是在往下爬,并非爬向山上。四周枪声不绝,吆喝声四起。蒋介石估计一下体力,别说爬向山上,即使一口气能安全地爬到刚才昏倒的沟中隐蔽,也不可能了。而且双手是血,满身都疼,其状狼狈,难以形容,这个样子逃到山顶再给押解下来,岂不笑掉了人家门牙?想到门牙,蒋介石才发觉自己忘记带上假牙,难怪上下两排牙肉“突,突,突”地厮打,震得满脑门子更慌。他一个人伏在山地里思虑,更多人正向他周围搜寻。蒋介石决定找一个好地方藏起来再说,于是他使尽吃奶气力,继续爬行。及至山腹,蓑草间一岩穴,荆棘丛生,勉可容身。蒋介石长叹一声,咬咬牙肉往里钻。且说那滋味端的难受!内有爬虫、中有石尖、上有荆棘、下有污泥……

总之,唐纵为了迎合蒋介石,已经工夫做到了家,蒋介石看什么书、读什么报,他都设法弄清楚,然后再忙也得抽出时间阅读。因此,蒋介石在偶尔谈到有关问题时能够对答如流,功夫不负有心人,蒋介石对他越来越信任看重,以致戴笠对他也越来越客气,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待他,改用笼络的手段。

敌伪反间计

“第五纵队”案。

或许是急于求功、力挽颓势、以求重新获得领袖信任的心情难以按捺,一向聪明的戴笠,一贯冷静的毛人凤开始失态,仓促出动,惹了乱子,使得未暖乍冷的局面陡添了几许寒意,这就是所谓的“第五纵队”案。

事情开始于唐纵奉令兼任军统局帮办的时候,有人向戴笠提供了一个所谓的重大线索:陪都重庆可能隐藏着一个规模巨大的“第五纵队”(意指敌伪间谍组织),这个组织不仅有机关、有计划、有行动,而且成员已渗透到了党政中枢和军统局的高级干部之中。说出秘密电台的隐藏地点,更是危言耸听,竟在“党国元老”、司法院院长居正的公馆内。通常,这么重大的线索,必须经过仔仔细细的查证核实,确凿无疑了,才可采取行动。然而,外压重重,时机不待人,逼得戴笠把毛人凤、何芝园等少数亲信找来密谋,大家都为功利所惑,过多地把重心押在了事成之后的爆炸效应上,就连一向谨慎的毛人凤都无法幸免,那感觉就像打“沙蟹”时摸到了决定胜负的好牌一样。

某日早晨,军统局突然召集在重庆所属外勤单位的头头来罗家湾开会,会议由毛人凤主持,戴笠当场宣布:今日下午要集合全部外勤单位的干练人员举行演习,与会者立即回去具造名册,通知有关人员,准时来局本部报到,不得有误。那天下午,大雨滂沱,特工们知道“老板”的脾气,谁也不敢怠慢,冒雨赶到了罗家湾本部,只见人已黑压压地挤满了食堂,正等候集体会餐的开始。不一会儿戴笠到了,气氛变得凝重起来。匆匆用过饭后,全体人员集中到大礼堂听戴笠训话:“从现在起,所有的人员未经毛主任特许,一概不许离开罗家湾本部!”话音刚落,没带行李的人发了急,自言自语地犯起嘀咕。接下来,戴笠又宣布按名册点卯。有一个隶属兵工警卫稽查处的特工,想以不应卯的办法开溜,结果被当场查获,送去“上学”。再往后,人人胆战心惊,惟恐耳音闪失,误了应卯。

训话结束,特工们散去休息,戴笠再把沈醉等十八位可靠的干部召来交底,他说:“这一次不是假的演习,而是一次真的行动,对象是千真万确的汉奸!”一席话惊得众人目瞪口呆,回过神来才明白,一个庞大的搜捕行动就要开始了。

对搜捕行动的要点,戴笠归纳为:“内外夹攻,四面出击”八个字,为此,他做了充分的准备,不仅事先让毛人凤备好了一大批空白的搜查证和逮捕令,而且连“望龙门”的监房也腾出了许多。实施步骤先从军统内部开始,稀里糊涂中,那些“有重大汉奸嫌疑”的军统高中级干部一个个成了阶下囚,罗家湾大院通夜响彻着“冤枉”的呼喊声。随后,“内部肃清”向外推进,行动快捷,大有奔雷之势。但结果却令人沮丧。原先预计可以得到的证据,丁点儿不见,二十四小时折腾下来,疲惫外加失望,“可靠干部们”一个个支持不住,陷入了“虚脱”状,急得戴笠犹如困兽,在办公室里乱嚷乱窜,一想到弄巧成拙的后果,禁不住冷汗淋漓。好在毛人凤处事有节,没有直接去捅居正那个大马蜂窝,不幸之中尚留了回旋的余地。

原先按照戴笠的设想,擒贼先擒王,第一步应该端掉居正家里的秘密电台。毛人凤觉得不妥,苦苦规劝戴笠慎重行事。他说,居院长住的地方是全重庆最敏感的地区,毗邻的有国府主席林森、监察院长于右任等等,这些人物蒋介石都要尊重几分,本局同志怎么唐突得起?万一失手,拿不到证据,惹恼了他们,往委座那里告一通恶状,我们就十分被动了。戴笠觉着也对,临时决定将“掏心”方案改成“投石问路”,即由第四处(电讯)处长魏大铭带着收报机潜伏在居正公馆周围,彻夜监听。同时,又派人伪装成电力公司、煤气公司的职工,寻找各种借口进入公馆,假装查看电表线路,以证实有否设台架线的迹象,一连闹了几天,毫无收获,再参证其他方面的行动结果,才知是中了敌伪的反间计。

几天后,戴笠召集全体参与行动的人员会餐,郑重其事地宣布“演习”结束,并对大家工作勤奋、行动迅捷果敢的表现夸奖了一番,然后再把蒙冤关进“学堂”的中高级干部放出来,以配合“演习”有功的名义抚慰一番。由于没有去捅大马蜂窝,惊动上层官员,遮掩一番,事情也就过去了。

然而,毕竟有找缝下蛆的局内同志,他们觉着蹊跷,就千方百计地去解那闷葫芦,三探两问,个别“可靠人士”露了口风,便借以为把柄,发起难来。他们知道矛头直接指向戴笠,斥责他无能莽撞,未必打得痛,衡量一番,尤觉自身的气不足。于是,刀走偏锋,冲着毛人凤、何芝园杀将过来,好一阵殃及池鱼的攻讦,还真激起了些许波澜,闹腾到最后,竟把毛夫人向影心的不轨行为也扣到了毛人凤的头上,什么怂恿老婆在外招摇啦;毛太太干涉工作,假公济私啦;结交官眷别有用心啦,乃至命犯桃花、招蜂引蝶之类的骂街言语也都写成小报告,送到了唐纵的案头上。

面对小訾不容、纤毫必究的检举报告,唐纵远远没有周伟龙、王孔安那样的“热情”,说来也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心态。他与戴笠相处,有矛盾的一面,也有相互依靠的一面。当初,从“十人团”起家,靠着戴笠的提携,有了头脸。后来出国当助理武官,镀金身,支双薪,戴笠从中帮了不少忙。回国后,从军统局到侍从室,不管怎么说,都离不开戴笠的举荐,这才有了接近“领袖”的机会,并被授为少将军衔。如今老蒋赋予信任,重返军统,客观上把自己放在了与戴笠对立的一面,真是论私有情,论公以道,恩怨相交,一笔说不清的账。

唐纵一生图谋进取,真正留意的其实是正途,很不希望将特工作为终身职业。因此,获悉老蒋打算让他回“娘家”时,连忙央托贺耀组、陈布雷代为婉拒。至于戴笠的专注与投入,他不但熟知,而且从不计较。比如说,离开军统去侍从室,戴笠玩得是“驱虎出山”的把戏,唐纵却巴不得跳出“山寨”,以求各得其所。于是,到了侍从室,当戴笠要求唐处理公文能对军统网开一面时,唐纵答应了。一来他不愿与戴笠交恶;二来也无意阻拦戴笠称霸军统的野心。眼下,迫于无奈,又拱到了一个窝里,比比当初,戴笠在军统的影响和作用已无人可望项背,除非是存心找棺材睡,否则就没有必要跟戴笠闹翻。这样一来,发自军统内部的“倒阁”活动,就得不到唐纵实质性的支持,一应恶状、小报告统统锁在抽屉里,留中不发,成了“死物”。

那么,唐纵是不是可以向毛人凤开刀,安慰一下表示“亲近”的老同志、老部下呢?唐纵即便想过,也不愿这样做。一方面投鼠忌器,同毛较劲,不可能不牵动戴笠;另一方面,对毛的为人,唐纵颇有好感,最明显的有虚实两条:虚的是毛对于唐迄今不敢称兄道弟,开口一个“唐组长”,闭口一个“老前辈”,论年龄,唐比毛晚生六年,前辈的称谓略显造作,但听入耳里,自尊心得到了满足,尤其在戴笠表示不欢迎态度的当儿,毛的恭敬是十分受用的。实的一条是毛人凤在生活上对“老前辈”的关心。时值抗战年代,国民党统治的大后方经济凋敝,唐纵身为“内廷”,又讲求洁身自好,不允许家眷干越轨的事,因此生活上比较拮据。戴笠主张“一手拿枪,一手拿钱”,但不是非要笼络的人,他小气得很。有时唐纵想借辆车子用用,他常会借故推托。相比之下,毛人凤要宽仁得多,每回分东西,总忘不了给唐纵留一份,并特意派人送到府上。最可心的,还在于毛的善解人意,他知道唐纵珍惜名声,一到分钱的时候,就想出诸如茶水费、交通费、讲课费之类的名头,让唐纵“受之无愧”。因此,毛人凤在军统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不但没有给唐纵带来坏处,相反还成了唐、戴之间的缓冲带。

眼睛一眨,唐纵当帮办已三月有余,执行委员长的旨意究竟如何呢?他心中依旧十分矛盾。这一天(9月22日)正值农历八月初六,已近中秋佳节,上午毛人凤派人悄悄送来了8、9月份的“交通费”一千六百元。唐纵准备写个条子退回去,免得落下“吃多了口软,拿多了手短”的毛病,因为前不久,蒋介石专门找他谈过一次话,询问军统内部的人事问题,为什么外间的人才进不去?唐纵不敢马虎,回来搜集了一些材料,其中有不利于戴笠、毛人凤的内容。正在这时,忽听外面一阵喧闹,原来委座特批的“中秋犒赏”发下来了。唐纵碍于身份不争其先,可眼巴巴地等到落班,仍不见有下文,顺便找人问了一下,原来侍从室组长一级的人人有份,甚至连某些秘书也拿到了犒赏,惟独遗漏了自己。

同类推荐
  • 慈禧大传

    慈禧大传

    作为中国两千余年封建统治制度中最后一个手握皇权的女人,慈禧太后以垂帘听政的方式,高踞于皇帝之上,独揽朝纲长达48年之久。可以说,她所遭遇的是中国几千年不遇的大变局。其传奇一生,就是大清帝国、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 华人十大科学家:丁肇中

    华人十大科学家:丁肇中

    丁肇中(SamuelChaoChungTing)(1936年1月27日-),1936年出生,美国实验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华裔美国人,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丁肇中》由冯蓓佳、冯成奇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风孰与高-于谦传

    风孰与高-于谦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明代文学家于谦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 寿山将军

    寿山将军

    本书是一部个人创作的历史体裁的电视文学剧本,共二十二集。主要描写了清末著名爱国将领、黑龙江将军寿山在抗击沙俄侵略的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民族英雄气概。
  •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

    法齐娅·库菲,阿富汗唯一一位女性国会议长,自童年开始便亲眼目睹阿富汗人民的苦难与悲惨,立誓投身政治,面对质疑,诽谤,不公正的政治环境,一次次的暗杀与迫害,她始终坚定地与所有反对力量抗争,也幸运地躲过了一次次死亡的威胁。她有一个“我永远不会站在你和你的祖国之间”的丈夫和一段凄美至极的爱情。她代表阿富汗最贫穷地区的利益,代表正义的力量,她每一次走出家门都是充满危险的未知旅程,都无法保证自己能否平安返回,于是她只能在每次出门前给最亲爱的两个女儿留下一封信:如果她不在了,请不要悲伤,你们要从中汲取,犹存的力量。尽管生命充满苦痛与辛酸,但这本书里的每一段悲痛的情节都能让人见到希望的阳光。信仰超越了死亡,岁月沉淀了从容,绽放出最夺目的光彩。
热门推荐
  • 你怎么爬出了电视

    你怎么爬出了电视

    在我开始构思这本小说时,我脑海中闪现出一个又一个的人物。最终一个喜欢从电视往外爬的女汉子出现在所有人物之上。
  • 重生之复仇异能学霸

    重生之复仇异能学霸

    上辈子李响心盲眼瞎,被自己的未婚夫,和好闺蜜合伙背叛。然后发生车祸死去,谁知在一睁眼,她重回命运转折点,她得到系统,获得异能,就开启了虐渣模式。做学霸,赚大钱,捎带虐渣撕白莲,走上人生巅峰。就在她玩的开心,身边各色美男环绕时,突然跑出来一个男人,自称是她的未婚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魔盾永恒

    魔盾永恒

    他,作为圣地天剑峰大长老首席弟子,却意外的觉醒了盾兵魂,被驱逐之后,是否能够重新踏上巅峰?当最锋利的剑遇上最坚固的盾,他该如何抉择?面对他人的讽刺,他只说了一句话:“没有任何人能够伤害我所保护的人。”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逃杀乌托邦

    逃杀乌托邦

    欢迎加入逃杀游戏,各位玩得愉快--来自天使的祝福
  • 纨绔剑尊

    纨绔剑尊

    一剑西来,震烁古今。一代宗师剑傲重生在一废物身上,从而逆天崛起。身拥灵魂天体,各种武技信手拈来,炼丹炼器无所不能。从此踏上了一条持剑斩天下的杀神之路。纨绔为本,以剑为尊,披荆斩棘,弑神杀神,顺我者生,逆我者死。我来了,我就要傲剑天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农民医生

    农民医生

    掉入悬崖大难不死的穷小子,竟学得超凡医术,各种疑难杂症手到病除,黑白两道任他潇洒走过!面对美女萝莉的痴迷,他以农民的身份、古医的头衔、庞大的势力和超强的实力,打响了捍卫尊严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