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5300000005

第5章 国际政治理论中的新枝:软实力理论评析(1)

一、软实力理论与现实主义实力论之比较

作为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代表,软实力理论是对传统实力思想的补充和延伸,为重新全面考察分析国际舞台上实力定位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克服了新现实主义过于关注依赖硬实力的弊端,使得实力思想更为全面与完善。这无疑有助于我们认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另外,奈把国际规则视为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源泉的思想,实际上是从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来认识实力源泉的,这无疑具有创新意义。

事实上,软实力理论其实是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经典的现实主义实力理论的回归,后者虽然没有如奈明确将国家的“实力”分为软、硬两种,但是他们所说的实力既有物质层面的内容,也有非物质层面的内容。或者说,传统意义的“国家实力”是融软、硬实力因素于一炉的。58

美国现实主义理论主要创始人之一的莱因霍尔德·尼伯尔(Reinhold Niebuhr)明确指出,实力是“一种复合体,其中物质力量,无论是经济力量还是军事力量,只是组成部分之一”。他进一步写道,许多美国学者和政治家“完全不理解适当地尊重道德力量可以带来政治威望;而政治威望本身就是不可缺少的实力源泉。”59美国经典现实主义大师汉斯·摩根索认为的国力要素包括: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工业能力、军备状况、民族性格、国民士气、外交能力及政府质量。显然,他把国家实力分为了有形的和无形的两种。美国地缘政治学家尼古拉斯·斯拜克曼(Nicholas Spykman)将国家实力要素归纳为十条:领土状况、边界特征、人口规模、原料多寡、经济与技术发展、财力、民族同质性、社会结合程度、政治稳定性、国民士气。在上述列举的国家实力因素中,既有物质的要素,也有非物质的或精神的要素。60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现实主义者的摩根索把无形的实力看得很重。他特别强调外交质量、民族性格和国民士气对国家实力的影响。比如,在谈到外交质量的时候,摩根索指出:“在构成国家实力的所有因素中,外交的质量是最重要的因素,尽管它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决定国家实力的所有其他因素都好像是制造国家实力的原料。一个国家外交的质量将这些不同因素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给予它们方向和重量,并通过给予它们一些实际实力而使它们沉睡的潜力苏醒。”61在谈到民族性格和国家士气时,他指出:“在影响国家实力的具有决定性性质的三项人的因素中,民族性格和国民士气是突出的因素,因为我们难以对它们进行合理的预测,也因为它们对于一个国家在国际政治的天平上的重量有着持久、决定性的影响。这里,我们不考虑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民族性格的发展这一问题。我们只对这一事实感兴趣,即某一国家比另一国家更经常地显示出某种文化的和性格的因素,并得到较高的评价。”他还说,“民族性格不能不影响国家实力, ……俄国人的‘基本力量和坚韧性’,美国人的个人主动和创造性,英国人的不拘于教条的常识观念,德国人的纪律性和彻底性,是这些品质中的一部分,它们无论是起好作用还是坏作用,都要在国家成员可能参与的所有个人的或集体的行动中表现出来。”62在分析国家实力时,摩根索把意识形态对一个国家力量的影响看得和军事力量同等重要,反对把国家实力简单地理解为武力,“有一种倾向,试图将政治实力贬低为武力的实际运用,或至少将它等同于成功的武力威胁和诱迫,而忽略了魅力的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包括经典现实主义者所说的实力实际上是包含物质和非物质两个层面的,用奈的话来说,是包含硬实力和软实力这两个方面的。但是,后来不少国际关系理论家们(特别是新现实主义者)在分析实力的时候,过于追求简约的目标,过于关注物质层面的实力资源,特别是军事力量,或者强调武力优先、武力第一、武力是政治实力的最终形式,从而具有简单化和绝对化的倾向。这种注重那些容易进行定量分析的物质实力的做法,无疑忽视了实力的其他方面,比如社会凝聚力、政治领导力、意识形态吸引力、文化的吸引力等等。从国际关系史和外交史的角度来看,实际上国家除了行使物质实力外,从来就没有放弃对非物质实力的行使。如在冷战时期,美国专门成立了负责对外宣传的新闻署,通过美国之音、自由欧洲电台等对东欧及前苏联地区进行广播,宣扬其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为最终不费一枪一弹地赢得冷战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这意义上说非物质软实力的威力胜过了美元和导弹。

奈虽然突出强调了软实力的重要作用,但是他也没有忽视硬实力的重要性,强调软硬实力并重,因为“作为‘山上之城’的软实力并不能提供硬实力所提供的强制性的能力。它并不能单独支持一个非常冒险的外交行动。”63因此,软实力理论的提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那种过于关注物质性实力的简单化和物质主义思维方式的回击,也是对传统、经典的现实主义实力思想的回归。

二、软实力理论与结构性实力论之比较

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的建立是对传统国际政治实力观的补充和完善。在国际政治理论界,另一位学者苏姗·斯特兰奇也将对实力的研究建立在两组核心的概念之上,提出了联系性实力与结构性实力的概念,与奈的软实力论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为人们研究国家实力的构成和运用提供了新的框架和视野。

苏姗·斯特兰奇指出,除了重视传统实力以外,还应该关注常常被忽视的结构性实力。她认为,在国际经济中使用的实力有两种,结构性实力和联系性实力。所谓联系性实力,按照现实主义的说法是指一方以实力迫使另一方去做本来不愿意的事情;而结构性实力则是“形成和决定全球各种政治经济结构的实力”,“各国及其政治机构、经济企业,科学家和专业人员都不得不在这个结构里活动”,“是决定办事方法的实力,是构造国与国之间关系、国家与人民之间关系或国家与公司企业之间关系框架的实力。”64也就是说,结构性实力更为抽象和隐性,拥有者能够改变其他人面临的选择范围,并具有间接施加压力的特点。与必须通过运用强制力才可以体现的联系性实力相比,结构性实力要求对方选择的范围,从而使他们做出某个决定或选择,而不做出别的决定或选择。

对于这两种实力,斯特兰奇认为结构性实力比联系性实力更为重要,原因是:第一,政治实力和经济实力越来越难以区分。尽管因为某人拥有财富或者垄断某种商品或者控制了信贷,可以说他拥有经济实力,政府因为拥有强制别人的能力称之拥有政治实力,但是事实上,这两种实力都不能单独存在,“没有采购商品、控制生产和调动资金的实力,就不可能有政治实力。没有政治权威结构的制裁,没有政治机构提供唯一的法律保护和社会安全保障,经济实力也不可能得到。”65第二,结构性实力不是存在于单一的结构中,而是存在于四个各不相同但互有联系的结构中,即安全、生产、金融和知识。实力就是这四种结构对特定关系产生影响,因此,实力可能存在于提供安全的人那里,可能存在于控制信贷和生产的人那里,也可能存在于掌握知识的人那里,也就是说,结构性实力是分散的。

如果我们对这两种实力观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二者既有共性,也各具特点,尤其是在分析框架、侧重点和分析的角度差异性很大。

(一)两种实力论的共性

1.作用方式的非强制性。软实力主要通过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国际机制发挥作用,而不是军事威慑和经济制裁在起作用。约瑟夫·奈认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为体试图传递的免费信息有多少说服力”,是一种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并且建立在同化与制度的基础上,“同化式实力的获得靠的是一个国家的吸引力或者是确立某种程度上能体现别国意愿的政治导向力……这种左右他人意愿的能力和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制度等无形力量资源,可以认为是实力,它与军事和经济实力这类资源力量相关的硬性命令式力量形成鲜明对照。”66其作用方式包括:影响、引诱而导致默许和模仿,这些都是非强制性的。斯特兰奇的结构性实力是决定办事方法的实力,实力拥有者通过为他人设置选择范围,从而迫使他人无意识地做出有利于实力拥有者所期望的结果。

2.实力来源交叉一致性。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软实力主要来源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国际机制作用的发挥。约瑟夫认为,软实力来源于具有全球性的文化以及一个国家具有建立一套良好的规则和机制以约束国际行为的能力。同时,一个国家在内政、国际机构以及对外政策中所体现的价值观也是软实力的重要来源。67这些观点与斯特兰奇的观点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斯特兰奇认为,结构性实力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就是“决定什么是知识,怎样储存知识和由什么人,采用什么手段、根据什么条件、向什么人传输知识”。它并非采用强制性手段获得,它的权威授予是自愿的,“其基础是共同的信仰和一致承认知识所采取的独特形式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因此也承认具有知识而又能使用或操纵那些储存和传播知识手段的人的重要性。”68。

3.关于美国霸权衰落与否回答的相似性。两种实力观都是基于对美国霸权是否衰落这一争论而提出的,奈和斯特兰奇基于各自的研究,在回答这一问题时,结论都是美国霸权并没有衰落。斯特兰奇认为“美国在世界市场经济中实际上并没有失去实力。由于世界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扩大,美国的实力来源已从土地和人民变成对世界体系的结构性控制。……在短期内,这种实力的滥用保护了美国的纳税人和消费者(其次也保护了工人) ,从长远看,它却冒着削弱国际体系和美国在结构上的霸主地位。”但是由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美国的实力在实际上增强了,“美国政府已经获得了控制许许多多在美国经营的外国公司的新实力,所有外国公司都清醒的认识到,美国市场是他们竞争中的最大目标……总的来说,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实力实际上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在对基本结构施加影响时,美国的实力与竞争对手国的实力之间的差距仍然十分显著。69奈对美国霸权是否衰落的看法已在前文谈及,此处不再赘述。

(二) 存在的差异

对于实力的理解,斯特兰奇和奈有不同实力观,主要体现为:

同类推荐
  • 像铁人一样工作

    像铁人一样工作

    铁人追求完美、苛求细节。用最高、最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拥有最优秀的品质和素质,他热情、踏实、自律;他精业、乐业、敬业:他忠诚、知恩图报,是当代员工的典范。铁人精神。是大庆精神典型化的体现和人格化的浓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具有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魅力。铁人精神推动了石油大会战走向胜利。推动了中国石油的发展。同样。伟大的企业必然要有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精神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全体人员活力的集中体现,是激发员工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通过它,在企业内部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使每个人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激发起高昂的士气,提高工作激情。
  • 今日美国:痛与变革

    今日美国:痛与变革

    报人自有报人的特质:敏捷的眼睛,快速的思考,准确的书写。维杭不同于一般报人的是:眼睛须臾不辍地盯着美国社会的大动向大变化小细节,思维冷峻地梳理着昨天的积淀、今日的现状、明天的走向,笔下流动的是美国与今日“地球村”特别是中国的比较、关联与此消彼长的态势。
  • 润物无声

    润物无声

    思想政治工作,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企业业务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能够继往开来、卓有成效地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政治奥秘所在。
  • 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月底,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凯风发展研究所、清华大学政治学系联合召开的“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对“治理”概念的产生、含义、特征、功能等方面做了理论上的论述,并针对当前中国社会治理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推进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阐述。本书收录了16位与会专家、学者的参会文章,是国内知名政治学专家、学者有关“治理”问题的最新学术成果合集。
  • 主体维度论:浙江党建实证研究

    主体维度论:浙江党建实证研究

    中国土地广袤、疆域辽阔,不同区域间因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建构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如同百川归海,共同汇聚成中国文化的大传统,这种大传统如同春风化雨,渗透于各种区域文化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区域文化如同清溪山泉潺潺不息,在中国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下,以自己的独特个性支撑着、引领着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热门推荐
  • 一诺倾情:吻安,傅先生

    一诺倾情:吻安,傅先生

    有个高冷堪比冰山的老公怎么办?那当然是使出浑身解数让冰山融化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战神之英雄

    大战神之英雄

    父母失踪,寻遍整个世界,他也要找到。爱人因他而死,哪怕下地狱,也要将他复活。家乡面临灭亡,哪怕牺牲自己,他也要拯救。上穷碧落下黄泉,虽九死其尤未悔。这是一个传奇的故事,英雄的史诗。
  • 小姐又要快穿啊

    小姐又要快穿啊

    [多重身份女主vs神秘大佬男主]本文不是纯粹的快穿,女主一个,男主一个。没有双女主(只有双重人格)
  • 君上娇妻之君后你别跑

    君上娇妻之君后你别跑

    女孩岚星和珠宝大盗以及她暗恋的男保镖意外穿越到某国,遇到现代盗贼假扮的君王。阴差阳错岚星由小侍者华丽晋升君后,也与珠宝大盗和男保镖发生一系列情感纠葛、虐恋。在此期间岚星学会了成长与担当。
  • 天下方

    天下方

    勇者好武夺天下,策者善谋定乾坤;成王败寇古今有,巧取豪夺经史论。振臂一呼宣天道,青灯伏案求良方;醉谈英雄为壮举,谁怜枯沙葬忠魂。
  • 仲夏夜之恋1

    仲夏夜之恋1

    夏至夜出生的平凡小女生杨夏至自从遇到患有严重“路痴症”的藤原夜后便开始了她不平凡的经历。学校里最不起眼的她竟然被邀请加入大名鼎鼎的戏剧社,就连一直和戏剧社竞争的新闻部都向她发出了“动听”的召唤。杨夏至一夜之间成了学校的名人,然而猜疑和嫉妒也在她身边慢慢滋生开来。小至必须通过她的努力和毅力克服自身的缺点,向所有人证明自己。一切开始与众不同,生活开始五光十色,爱情在嘻哈欢笑中一步步靠近,努力为她换来一个个小小的成就感……围绕在夏至和藤原夜身上的仲夏夜魔咒也一点点地被真爱和勇气解开了……
  • 心之所向都是你

    心之所向都是你

    一个学霸伪装学渣的真校霸&一个扮猪吃虎真学渣萌妹子
  • 懒汉得以重生

    懒汉得以重生

    好吃懒做邢跃进重生了,重回八十年代,一切不愉快全消失了,因太简单了,不用多费力有吃有喝,还有数不清美女簇拥,想想没重生前落魄样,真是一言难尽呀!
  • 学校游艺项目的训练与比赛(上)

    学校游艺项目的训练与比赛(上)

    本书是学校文化娱乐活动项目训练与比赛系列之一,学校的文化娱乐活动项目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文学、语言、曲艺、戏剧、表演、游艺等多方面内容,在这些文化娱乐活动中,广大青少年通过接受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有益教育,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对造就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适应时代腾飞的新一代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TF爱在盛夏

    TF爱在盛夏

    15岁,花一般的年华,本应该是享受,可是,为什么在她的身上,却演变成了一场噩梦的起源,陷害、伤害、冷漠......这些不断的将她重伤,终于,她选择了离开,离开这个让她悲伤,让她欢笑的地方。她爱的少年啊,何时?你才能保护好那个玻璃般的少女,把她,放在你的羽翼下细心的呵护?三年,三年了,她强势回归,她身价亿万,她的粉丝无数,她的家室无人可比。她变了,变强了,也变冷漠了,她不再对他的事情有所起伏,也不再为周边的事物儿波动情绪。少年,少女,他们该何去何从?命运有会怎样?到底是碰撞,还是平行?“命运的齿轮,似乎,才刚刚转动?”黑暗中,到底是谁在预言那未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