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55900000016

第16章 我的心又似小木船(3)

相信各位女性团友在来香港前都有列一份长长的化妆品清单,有自用的,也有帮朋友代购的。你瞧,这满大街的卓悦、SASA,可谓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哦不,哪有相隔十里八里这么远呀,你在弥敦道上没走几步就能看到一家啦。现在香港的药妆店生意这么火爆,可我记得在小时候并不是像现在这个样子的。一直到了九十年代末,我的中学生涯尾声,身边的女生才开始疯狂地担心自己的外貌,有不少很瘦的女孩都在担心自己过胖,专业的瘦身公司广告也遍布了整条街。可是,为什么脸蛋一定是要净白无瑕的呢?为什么手臂只有少许松弛,就好像是世界末日呢?为什么女人一定要用那个不真实的自己来取悦他人呢?因此,我在《姿色份子》中唱道:“不可思议,个个变姿色份子,美态等于尊严;纤体主义,扩散了整个城市,如同疫症感染。”我从小就不是一个大家认为长得瘦的女孩,但我始终坚持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不会刻意去减肥。当然,作为一个艺人,我有义务要保证自己的公众形象……喂,美女,这个“神奇保湿的忌廉,能完全锁紧水分去粉刺”,你可以买来试一试嘛。

香港除了是购物者的天堂,也是吃货们的天堂。而“美食天堂”于我来说,便是不用花费很多的钱也能吃到很美味的东西,茶餐厅是我永远的推荐。菠萝油、西多士、猪扒饭、星洲炒米、丝袜奶茶……不必认准那些装修豪华的铺面,即使是看上去破破旧旧、周遭犹如怀旧港产片的小店,食物出品亦有保证。梁文道曾撰文说,全球化的麦当劳给人一种家的感觉,因为“对游客、移民和留学生而言,麦当劳是陌生环境中唯一一个不陌生的地方。只要走进去,他就不用再担心自己看不懂餐牌,也不必害怕自己的举止会不会冒犯当地人的礼仪习惯”。此外,许多学生在麦当劳温习功课,老人们在里头悠闲地翻看报纸,就像在自家一样。我同意梁文道所说,食物是一个人身份认同的核心,所以茶餐厅才是香港人真正的家,如我在《我爱茶餐厅》中所唱:“我爱你个性朴素平民化,会教顾客畅快满意如归家,牛油餐包再配以百年浓茶,令倦透的身躯也升华,你最可嘉。”譬如我经常向外地朋友推荐的油麻地美都餐室,在许多TVB剧集和港产片中都会有它的身影,其经营已有60年历史,至今依然保留着上世纪50年代的装潢,一句“二楼雅座”更是有时空倒流之感。当你透过百叶窗看着庙街和榕树头的街景时,仿佛触摸到香港历史的脉搏,是那样的内敛而有力量。

在香港街头游走,处处都是风景。路过书报摊或者便利店的杂志架,你可能会忍不住驻足观看,“杂志首两版,永不简单,文字图片够灿烂”(《字里行奸》)。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呢?翻开一看,“晚装的背后,走光的镜头,全部角度刁钻也讲究;太低的裤头,少布的肚兜,不顾一切猎到手”(《开卷快乐》),这是视觉上的饕餮盛宴。至于里头的文字内容,不外乎某女星如何奉子成婚嫁入豪门继而丈夫出轨又闹离婚争家产,某男星在蒲场把妹并搂着她跳上豪车一骑绝尘第二天记者们追问其明星女友两人是否有情变是否要分手,诸如此类。若你上到酒楼食肆,或是在地铁巴士内,许多食客、乘客手里都在拿着这样的八卦杂志,看得津津有味。《Face》《忽然一周》《东方新地》《壹周刊》《3周刊》……再加上“大报小报化”的典型代表《苹果日报》《爽报》,构成了香港独特的八卦文化。作为曾经的英属殖民地,我们的城中媒体继承了英国小报的优良传统,八卦记者无论是在明星家门口盯岗站哨、翻垃圾袋,还是非法入侵电子信箱、窃取电话语音留言,手段上天下海直逼PTU(机动部队)。我们并没有继承英国人表面上的保守古板,却把他们骨子里的猎奇心理原汁原味地学了过来,或许也因为香港社会中的明星的阶级差别,让普通民众对贵族、富人、明星的私生活充满了好奇,正是“为了讨两餐,每天上班,强忍上司监督的眼。情绪的炸弹,压抑成患,要找第三者发难。于是十零蚊买本杂志,睇下明星俾人玩,发泄心头恨。”我一而再地唱出香港的这种走火入魔的八卦文化,希望大家明白,我们一味地去谴责狗仔队有多无良,是否有检讨过我们自己呢?如果不是为了满足我们的窥私欲,以及对公众人物幸灾乐祸的阴暗心理,这些八卦报刊怎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就是“字里行奸”的共犯。

好啦,大家手中的小报请收好,回去再慢慢看,现在我们身后就是中环。在香港旅游发展局的资料里,是这样介绍它的:“中环是当今政府的所在地,亦是香港的财政金融中心以及摩天高楼丛立、灯火闪烁通明的都会区,随处可见大理石打造的购物商城。此外,还有景观宜人的民众公园与迷人群集的殖民建筑,不仅让中环自豪,更教人惊叹。”但今天是周日,所以你会见到这里几乎都被菲佣给霸占了,皇后像广场、汇丰大厦的地下大堂都是她们的嘉年华主会场。你看,她们把花花绿绿的方巾铺到地上,就这样席地坐着,然后便在这里没有拘束地聚餐、嬉笑、打牌、唱歌、聊天,形成了一道别具特色的风景线。实际上,从上世纪70年代头1000名菲律宾女佣抵港起,这些拥有高中或以上学历、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甚至还从事过护理工作的人,便成为这个城市不可或缺却又屡遭忽视的群体,至今已发展为13万人,是香港仅次于美国人、英国人之后的人数最多的外来族群。她们背井离乡,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单调而枯燥的工作,“开始一天的工作像机器,照顾弃婴极疲惫。无边的家居,须仔细地清理。每一餐匆匆要处理,到深宵才能停下喘一口气。”她们吃住都在雇主的家中,但她们自己并没有家。所以我在《菲情歌》里用口琴、吉他刻意打造出东南亚民歌的感觉,寄托她们思乡的愁绪。可有趣的是,在星期日,她们的法定节假日里,她们把家务活扔回给了雇主,自己反倒成群结队地来到了雇主们工作的地方——中环,把香港的城市名片变成了小马尼拉。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中环代表了香港,其财富、效率、全球化代表了香港的价值。但这一定不是香港的全部,“外面的人走在中环的大道上,仰着脖子欣赏高楼线条的炫丽,不会看见深水埗街上那些面容憔悴、神情困顿的失业工人,或是多年住在观塘和元朗却从没去过中环的新移民妇女。”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我们眼中代表了“落后”的菲律宾文化却周而复始地在每个星期天更换了中环的颜色,菲律宾女佣们在香港的权力金字塔上建造了她们的第二个家。

下面是本次行程的最后一站:利东街。大家可以见到,这条街现在正在施工,已经封闭,行人绝迹。你可能意想不到的是,曾经这里遍布着充满了香港气息的50年代至60年代建造的唐楼,沿街的广告牌“印刷喜帖”“香港贺卡”的字样随处可见。在80年代,香港几乎每一对准备置办婚礼的新人都会来到利东街采购喜帖,逢年过节家里的长辈也很喜欢来到这里选购利是封,所以利东街又叫喜帖街、印刷街。当初香港政府规划这条街的时候是为了方便对印刷品的兼管,但世易时移,位于湾仔商圈、紧邻皇后大道东的喜帖街其土地的含金量必然将其推向改造重建。2004年初,香港政府推出了代号为“H15”的改建计划;2005年11月6日零时,喜帖街上所有商铺的业权全部被收回,开始清拆;2010年2月25日,利东街被永久封闭。因此,我和Eric Kwok、黄伟文一起,创作了这首歌:

忘掉种过的花 重新的出发 放弃理想吧别再看 尘封的喜帖 你正在要搬家筑得起 人应该接受 都有日倒下其实没有一种安稳快乐 永远也不差就似这一区 曾经称得上 美满甲天下但霎眼 全街的单位 快要住满乌鸦好景不会每日常在 天梯不可只往上爬爱的人 没有一生一世吗大概不需要害怕忘掉爱过的他 当初的喜帖金箔印着那位他裱起婚纱照那道墙及一切美丽旧年华

明日同步拆下忘掉有过的家

小餐

沙发雪柜及两份红茶

温馨的光境不过借出到期拿回吗

等不到下一代 是吗

——谢安琪《喜帖街》

我在《明报》的一篇采访中曾说:“小时候我也很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一些公公婆婆会拒绝搬离自己的房子,甚至拿出家里的刀刀叉叉来‘保卫家园’。直到我中学时看到一个关于九龙城寨的新闻特辑,看到那些住在城寨里逾半世纪,并不稀罕外面世界,家人全死去或离开后仍留下的人,我就明白,把某些人的‘地方’迁拆,等于摧毁他们的人生。我每次搬家都会发现流失了很多东西,而那些人更是整个人生被连根拔起。我就开始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喜帖街》表面上它是个爱情故事,其实是伤感香港的改变,一条街、人和事,歌里没有写出来的是伤感和愤怒。讲到底,珍贵的历史和人的回忆是无价的,任何地方要建商业大厦都可以,都是一模一样的。可我愈来愈不明白这个城巿的逻辑,它怎样决定哪些值得保留,哪些不?”

非常感谢和大家一起度过的这一天。我希望给你们呈现的香港,是和旅游手册上不一样的香港。大家常常看到这个城市金灿灿的一面、快节奏的一面,但即使“现在整个城巿都把希望放在金融投机,盼望把握到一个机会便可以拥有一切(包括结婚),我还是怀念那个强调共同努力、一齐畅旺的温馨香港。我不喜欢投机的香港。我最怀念有人情味的香港”。临别时刻,我再送上一首可谓我现阶段人生的主题曲:

由这里 行过去 行过去 下一区

诚实地 无惧地 随遇地 行过去

弹指间 第几关 原来都走到这里

但我高兴继续漫游于这里

写好这刻这一句

——谢安琪《3/8》

如果人的一生寿命以80岁为计的话,那我已经走过3/8了。一觉醒来,忽然觉察自己已经走了这么远的路。我是否有实现自己最初的理想呢?是目标遥遥无期还是根本已经走上了一条完全背离的路呢?无论如何,我会遵循自己的内心,和生我养我的香港一起,勇敢地走下去。

(注:上述以谢安琪的第一人称为视觉乃写作手法,和Kay本人并无关系,不代表谢安琪的立场,只是笔者从其音乐中进行的个人解读。最后《喜帖街》的部分引述来自《明报》2008年8月17日邓小桦对谢安琪的采访,乃出自Kay亲口。)

他们继续为香港并不伟大的80后90后一代而歌唱,赋予了香港新一代平凡年轻人生活的诗意。

粤港流行文化评论人邮差曾说,如果你想通过音乐了解香港80后乃至90后的生活状态,你应该去听my little airport的音乐。对此,我可以自豪地夸耀,我是和my little airport一起成长的,我就是他们歌中所代表的那一代人。哼,我可没在装嫩。

2004年的暑假,漫不经心地在平日里流连的唱片资源分享网站里点击了他们的唱片。习惯了主流歌手通常都会把自己的大头照贴在唱片封面上的做法,当你面对my little airport的时候,或许一不小心就会被他们所欺骗。《在动物园散步才是正经事》的封面上,两个穿着某所学校校服的小女生亲昵在一起,逆光拍摄的照片写满了甜蜜与惆怅。她们的相貌很普通,甚至说不上好看,最起初时我还以为她们就是这张专辑的演唱者,包括她们的“贫乳”也符合“小飞机场”的意思,后来才知道是摆了乌龙。我也不知道“动物园”里头并没有动物可看,其实那是一家位于旺角弥敦道信和中心的地下商铺,名叫“Zoo Records”,专售独立音乐,所以女主唱才会在歌里唱“我间中仍会想我们会见面,在那间红磡近黄埔的商店”。原来,这是一个从唱片店开始的爱情故事。年轻的男女在唱片行相识,他们交换彼此的音乐喜好,再从艺术聊到人生,寻找越来越多的相似点,最后堕入爱河。后来,两人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再在一起,在检视物证时,不禁想起“两年前游过的动物园,来到今天,我们流浪到哪边?”无独有偶的是,“Zoo Records”确实也迁至了别处。听起来浪漫得像一部小文艺爱情片。

第二年,几乎是同样的季节,他们推出第二张专辑《只因当时太紧张》。封面带着更强烈的指向性,男生女生并排躺在一张床上,两人表情皆轻松自然,女生尤其笑得欢。男生已经褪掉了他的上衣,女生身上的衣物看来马上也要不保,同名歌曲也添油加醋地唱着:“只因当时我太慌张,没发挥到我的擅长。”若你继续朝这个方向联想,那恭喜你,扑通一声地跌入my little airport设置的圈套。《只因当时太紧张》,这还是一首关于纯爱的歌,主唱用刻意的笨拙嗓音,一字一句地唱出面对心仪异性时的不知所措,“那次不小心掂了你的手掌,令我觉得很有营养”,这样的羞涩和窘迫,从青春期走过来的我们,难道会觉得陌生吗?

my little airport是狡黠的。自第一张专辑起,“在某某处散步才是正经事”就成了众多好友MSN上的签名。他们的音乐就像一台宝丽来摄影机,在阳光倾洒下来的时候,为你捕捉住了青春期的美好骚动,由此俘虏了你的心。我开始为这个用廉价的Casio电子琴就能做出清新呛鼻音乐的二人乐队着迷,但他们实在太神秘了,在网上几乎找不到他们的任何资料,只知道他们是一男一女,男的叫阿P,负责写歌和编曲,女的叫Nicole,是乐队的主音。除此之外,一无所知。

谁也不会想到,揭开他们神秘面纱的,竟是从小陪伴我们长大的TVB。

这天,刚吃完晚饭,手机忽然传来短信声,我想着是谁又约我今晚玩儿去,没想到发件人却是平日里联系只止于网络的朋友小S。小S发来的短讯言简意赅:“翡翠台!快!有mla!”我心里暗骂一声,这等大事,为什么不直接打电话告诉我。飞奔着跑到电视机旁,扭到三色台,果然,正是my little airport!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也是第一次在唱片之外,听乐队的两位成员阿P和Nicole在音乐之外表述他们的人生理想。电视屏幕上,阿P剪着一个八两金似的蘑菇头,Nicole则是长发和齐刘海。他们正唱着《只因当时太紧张》,在一个礼堂的演出,这是一个和录音室里轰鸣的电吉他截然不同的版本。阿P弹着钢琴,和大家所熟悉的周杰伦、王力宏弹钢琴的样子不一样,他有一种说不清的忧郁伤感。Nicole背着手站在麦克风前,安静得像学校里合唱队的领唱,歌声里没有一丝顽皮,满满的都是情窦初开的真挚。这份优美反倒让我联想到陈百强的那首《思想走了光》:“脉搏跳得变正常,动作也异平常,答的非所问太紧张;望着你举止走了样,皆因太过乐畅,心中也觉搔搔痒痒。”

同类推荐
  • 贴着大地行走

    贴着大地行走

    本书为“相约名家·冰心奖获奖作家作品精选”系列之一,为湖南作家戴希的个人文学作品选集,包括《吐鲁番的境界》《依旧是太阳》等小小说和散文数十篇。作者书写了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反映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的变化。
  •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新月集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新月集

    新月集(TheCrescentMoon,1903)主要译自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诗集《儿童集》,也有的是用英文直接创作的。诗集中,诗人生动描绘了儿童们的游戏,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它的特殊的隽永的艺术魅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纯洁的儿童世界,勾起了我们对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本书是一部诗坛圣者的巅峰之作,一首母爱与童真的不朽乐章,一幅梦想现实交织的绚丽画卷。
  • 放飞的心

    放飞的心

    本书是作者原创性抒情诗歌,分为景之赞、情之咏、心之诵三部分,分别是写景状物、抒情感怀、智慧哲思。
  • 南华杂俎

    南华杂俎

    拟就这样一个书名,说来颇费踌躇。谓之“南华”,或有叨光庄子的嫌疑。实则大半还是因了敝居南华门内近四十年这点儿缘由。至于“杂俎”,则因书中各篇大都曾散佚报刊,如今裒辑成册,与文类较为单纯的著述不同,体裁既嫌驳杂,书名亦难定夺。想到鲁迅先生“没有相宜白话,宁可用古语”的话。便取了《南华杂俎》的书名。而所以分上编、下编,则因为仅这两部分来说,还是极易区分的。上编多为随兴而至,自说自话;下编则大都是应约命笔或参与研讨的评说文字。而上下虽殊,轻浅则一。倘能充作竹头木屑之用,则幸甚矣。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柳宗元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柳宗元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热门推荐
  • 中国帝王谱

    中国帝王谱

    本书分为三部分,分别从中国各朝代、古代西域及古代中北亚进行了归类录入。记时以公历为主,有些重要时间,夏历年底与公历跨两个公历年时,则将公历与夏历同时记入。另外,神话与传说虽说不是真实的历史,但因已融入“文化”之中,且大多神话与传说都是朦胧而美丽的,不能因其不真实而否定和抹杀其历史作用和史学价值,因此本书亦将其按原样录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娇妻不好惹

    重生娇妻不好惹

    新书推荐《狂妃当道:妖孽邪王嗜骨柔情》她是世界第一等大家族的幺小姐,却在怀胎八月被丈夫养在外面的小三害死,再次睁眼,她竟然回到了四年前,未出嫁之前,面对重新来过的人生,她决定不再委屈自己。各种渣男贱女往上凑,她就各种虐,让他们知道自己她是不好惹的。可面对越挫越勇的前世丈夫,她眼中慢慢的出现了迷茫……
  • 遇见青春的三秋温暖

    遇见青春的三秋温暖

    初次见面我叫七七我呢!一座普通城市一所普通初中的一名普通初三学生我的过去应该也是许多十五六岁的女孩会经历的十五岁花一样的年纪吧十五年来发生了很多事从一个幼稚单纯的小女孩到一个接触社会的坏女孩又到改变…我一个看爱情电影都会哭很久的女孩在这个青春里居然会面对那么多虽然不是合适的年纪可我遇见了你们一切都从那个秋天开始.
  • 噬为王者

    噬为王者

    乱世当道,何去何从,众叛亲离,迷茫守护。
  • 别样帝国

    别样帝国

    别人穿越都是睡觉穿越,自杀穿越,但是我们的主角林韩更牛,过个马路都那穿越.......灵魂被来自未来的一个帝国系统带到了原始时代。不过好像,额怎么说呢,我们的主角林韩非常猥琐的大叫:“这下爽喽!看劳资筑城建国,后宫美女三千,享尽齐人之福,又是开国皇帝,再把亚洲统一随便爆打小RB,最后嘿嘿嘿(阴笑),殖民全世界.......”看林韩怎样建立起一个别样的帝国......
  • 初位线

    初位线

    从开始,不断的发展,是不停的扩大,变化,还是重新回到开始?有人说“当速度快到无法捕捉,能计算它的只有时间。”也许你的生活,幸福美满或者一无所有,但可能,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深思,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让我穿过星界线,找到想要的答案
  • 情恋爱人

    情恋爱人

    几年前她在国际商讨大会上与他有一面之缘,可如今又见到了她,大家都说他俩长的像,他们相恋了可是让他想不到的是……
  • 冰山公主VS拽恶少

    冰山公主VS拽恶少

    她和他小时候就认识,那时候,他救了她病重的夜夜。十年后,她成为黑道公主,低调回国,没想到在学园里再次与他相遇,只是,她没有认出他。为此,他作弄她,逗她,看她被气得跳脚。原以为会一直这样甜蜜下去,可仇人韩美丽出现!这段情,是合?还是散?报仇,正式开始!
  • 皇天至下

    皇天至下

    “咳咳…咳,你赶紧跑吧。我可能是不能离开这鬼地方了。”一位中年男子坐在地上,望着眼前这少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