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66000000020

第20章 千万不要小看孩子(1)

从小让良好的习惯成为他的自觉

我从来不赞成“小时候可以放宽一些,稍大后再严格一些”这种似是而非的教育说法,所以,我在卡尔一岁起,就严格要求他了。

身为父亲,我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儿子,让他懂得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孩子小的时候,大人们对他们的影响非常深刻,所以,如果对他们管得很松,他们就会在心里形成这样的感知,等到稍大些想要严格管,恐怕就晚了。

在儿子六岁时,我带他去了另一个教区的E牧师家里,并从那里逗留了几天。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儿子撒了一些牛奶。如果在家里,他就会受到惩罚,就只能吃面包和水。

卡尔很喜欢喝牛奶,并且E牧师全家也非常喜欢他,所以,他们特意为卡尔调制了牛奶,还给他做最好的点心。这对儿子来说诱惑太大了。

卡尔撒掉牛奶后,脸涨得通红,他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没有再喝牛奶。我则装作没有看见。

E牧师的家人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很着急,多次劝他喝牛奶,可是儿子怎么也不喝了,并且非常惭愧地说:“因为我撒了牛奶,所以,不能再喝了。”

E牧师还是再三地劝说他:“没关系的,只是撒了一点,一点关系都没有,继续喝吧,喝吧。”

我在旁边一边吃着点心,一边仍然装作没看见。儿子还是坚持不喝,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非常疼爱卡尔的E牧师全家就来进攻我,他们认为一定是因为我会教训儿子,所以,卡尔才不敢喝的。为了打破僵局,我先让儿子出去一会儿,然后对牧师全家说明了理由。

他们听后责备我说:“一个才六岁的小孩儿,因为这么一点点小过错就不让他喝自己喜欢的东西,你教育也太严格了吧。”

我只好再费口舌跟他们解释:“不,儿子不是因为怕我,而是因为他知道只是约束自己犯错的纪律,所以才不喝的。”

听了我的解释后,E牧师全家还是不太相信,于是,我只好让他们看一个实验。

“既然这样,”我起身对他们说,“我们现在做个试验,我先走开,你们再把我儿子叫来,让他喝,看他会不会喝。”

说完,我就走开了。

等我离开房间后,他们把我儿子叫进屋里,热情地再次劝他喝牛奶、吃点心,但结果儿子还是没有喝。

接着他们又换了一杯新牛奶,拿来新点心,对我儿子说:“我们不告诉你爸爸,吃吧!”但儿子还是没有吃,还不断地对他们说:“虽然爸爸看不到,但上帝会看到的,我不能撒谎。”

E牧师说:“我们一会儿要去郊外散步,你什么都不吃,半路上一定会饿的。”

儿子回答说:“没关系。”

实在没有办法了,他们只好把我叫进去,儿子流着热泪如实地向我说明了情况。

我静静地听完后,对他说:“卡尔,你对自己的惩罚已经足够了。因为一会儿要出去散步,为了不辜负大家的心意,你还是把牛奶和点心吃完,然后,我们就出发。”

儿子听完我的话,才高兴地去喝牛奶。刚刚六岁的小孩能够有这样强的自制力,这让E牧师一家人感到大惑不解。

很多人认为我的教育太严格。我则不这么认为,从卡尔和其他孩子的行为方式上看,好像我的教育的确很严格。但是,这种严格却没有让儿子感到丝毫的痛苦。因为从小儿子就接受这样严格的教育,他已经养成了习惯,所以,并不感觉痛苦。儿子总会向他的父亲学习,父亲不仅是儿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他可以学习的榜样。对孩子要求严格,就首先对自己要求严格。

我是个信仰上帝的人,即使有一天我站在上帝面前,我也会这么说的。

我严格要求儿子,让儿子不自觉中变成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我常常告诉他,除了上帝和你自己,没有人能约束你。

在卡尔很小的时候,他就已经形成了自觉。比如,卡尔从不说谎,不是因为他怕我惩罚他,而是他从内心里就认为撒谎是不对的。卡尔的严格要求完全是出自他自身。作为他的父亲,我正是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让儿子将一切美好的、崇高的东西都内化成本性和自觉。塑造儿子美好的心灵是我的责任。我不愿意看到因为我在幼年时对他疏于教育,而让他成为一个失去方向的人。

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不懂得道理

想要孩子成为一个诚实、正直的人,我们必须从小就对他进行严格教育。很多父母都会发现,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撒谎了。之所以撒谎,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出于善意,有的则是恶意撒谎。

我认为,幼儿的撒谎很多是出于善意的。当孩子做错事情后,害怕父母的责备,于是就会撒谎。为此,作为父母应该仔细了解孩子的心理,先弄清楚他为什么要撒谎,然后再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教育。

不要以为孩子很小,不懂得道理,其实,你小看他们了,他们其实能够懂的。

卡尔在两岁的时候,不小心打翻了餐桌上的一个水杯。当时我和他母亲都没有发现。我那天去了别的教区,而他母亲是去了别的房间一会儿,当他母亲回来发现餐桌湿了,而卡尔的水杯空了。

“小卡尔,你弄翻了水杯吗?”卡尔母亲问他。

卡尔一个劲地摇头不承认。

母亲看着他那伶俐可爱的样子就忍不住笑起来,明知道是儿子打翻水杯,也没有责怪他。

等晚上我回家后,卡尔的母亲把这件事情讲给我听。

我仔细想了想,认为尽管我不在场,也应该跟儿子好好谈谈。“小子,你今天弄翻了水杯吗?”我严肃地问他。

儿子还是摇头否认。

“卡尔,我希望你能说实话,不管是不是你干的,你都应该说实话。虽然我和你的母亲都没有看见,可是上帝看见了。”我一本正经地对他继续说,“我和你母亲,还有上帝都不喜欢撒谎的孩子。”

后来,卡尔低头承认是自己干的。我没有责怪他。

我知道,打翻水杯这件小事和孩子养成撒谎习惯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有很多父母以为小孩子说谎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还认为他们很可爱。但我却不这么认为。如果形成了撒谎的坏习惯,他们将来就可能走向犯罪。如果这个习惯形成了,再让其改正就为时过晚了。

撒谎会侵蚀掉人和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滋生不信任。说谎也意味着对被骗者的不尊重。没有人能够和一个经常撒谎的人在一起生活。等卡尔再长大一点后,我就把这个道理讲给他。尽管他还幼小,但我也一定要告诉他,撒谎是不对的,是会遭到惩罚的。

认识卡尔的人都说他是个诚实的孩子。我想儿子唯一的一次“谎言”,就是没有承认打翻水杯这一次。

在以后的日子里,卡尔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够主动承认。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听谁说过卡尔撒过谎。

想孩子尊重自己,就以身作则先尊重孩子

有一次,卡尔想吃一块点心。我没有同意,因为他刚刚吃完晚饭,吃得太多不利于他的健康。当时他还不到两岁,他生气了,躺在地上,大哭大闹。他的母亲心软了,连忙答应他的要求,她给儿子拿来那块点心,并说:“好啦,卡尔快起来。”卡尔的这次哭闹取得了胜利,他终于得到自己想要的点心。当时,我没有说什么,但我意识到,卡尔是用哭闹来挑战父母的权威,并且还在这次挑战中取得了胜利。

后来我和卡尔的母亲谈了这件事,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她。

我认为不应该让他养成这种哭闹的习惯。虽然现在儿子还小,这样做的后果还不明显,但却已经在他心里埋下了不良种子。等儿子长到十四五岁时,如果我们还要用这种方式对他的话,他将成为一个蛮横无理的人。

因为他意识到通过哭闹的方式,他能取得他想要的东西,所以,他还会哭闹,等长大之后,他就不仅仅用哭闹的方式了。他的无礼不仅针对他的母亲,还会针对其他人。他会用无礼的方式来让其他人满足自己的无理要求。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举出很多例子,父母与孩子之间早期的关系会影响到孩子将来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再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即便卡尔再怎样哭闹,我们也不去纵容他,不管是食物还是玩具。因为我们想让他明白,想通过哭闹争取想要的东西,是没有用的。

有一天,一位邻居告诉我关于他儿子的事情,他认为他的儿子情况坏极了。因为卡尔学识和品德都很优秀,所以,这位邻居想向我请教教育孩子的方法。他沮丧地告诉我:“我和妻子在儿子幼儿和童年的时候没有对孩子严加管教,那时,他会把家里弄得一团糟。妻子认为他还小,长大后就不会这那样了。但是,情况却并非她想象的那样,结果,他变得越来越坏了,脾气也非常暴躁,还很自私、贪婪和自大。他现在做错了事情,我们根本不敢管他,他甚至比我还厉害。他现在十二岁了,已经成了我们没法控制的野马了。他真是让人烦恼,他还经常冲我们发脾气,好像家中的一切他都不满意。”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能怎么说呢?尊重是相互的,想要孩子尊重父母,父母必须首先尊重孩子。并且,让他小时候就养成尊重他人的好习惯。对孩子一味地纵容,不是尊重孩子。想要把良好品德传授给孩子,父母应该以身作则,自己要先拥有良好的品德。

在教育孩子之前,父母应该先弄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知道该怎样去处理孩子的过失。

我是这样对待儿子的:如果卡尔因为行为笨拙而撞翻了桌子,打翻了杯子,或者不小心弄坏了我的东西,因为不是他无理取闹造成的,那么,他就可以不负责。如果他不是故意的,也没有向我挑战的想法,只是不小心罢了,那么,我不会去责怪和惩罚儿子。只是随时提醒他以后要小心。

如果卡尔想引起我的注意或因为没有顺他的意而要故意做错事挑战我的话,我一定会采取一些方式制止和惩罚他。

幸好卡尔很少会这样做。因为卡尔很小的时候,我就以身作则先尊重他了,我从来不会无故地惩罚他,所以,他自然也会尊重我。

分配给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

同类推荐
  •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是一部以全面提升中国家族教育水平和培养孩子综合素质为目标,从常识、呵护孩子的梦想,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引导孩子求知好学,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给孩子一个健康心理等方面着手,以经典的教育故事为主体,探讨了家族教育的方方面面,并凝炼出了闪光的教育智慧。这不仅是一本献给所有父母的教子课本,同样是一本所有家长的修身指南,更是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
  • 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

    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

    好奇是成长的原动力。在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发明发现都与科学家小时候好奇心强密切相关。愿意思考、喜欢探索是孩子的一种天性。每个健康的孩子都会这么做的。对许多家长来说,孩子的问题是许多欢乐和烦恼的源头。那么,如何面对对什么都充满好奇的孩子?善意的谎言或者是支支吾吾的解释?其实都不必要。本书作者辑纳了孩子最常提出的一百多个问题,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生长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回答,并请专家进行了分析和点评,无疑是一本父母必备的“问题宝典”。
  • 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

    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

    这是一所创造了奇迹的学校。20年前,它还名不见经传,于北京山灵水秀的龙凤山旁悄然诞生;20年来,在几乎没有任何外部支撑的条件下,它秉承新型、高品位、国际化的办学理念,默默培育出一代代具有国际视野、开阔胸襟的新人;20年,它的办学成果,获得国内外公认,其高中毕业生百分之百就读国外大学,超过60%的毕业生被世界排名前100位的顶级大学争相录取。
  •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中国篇)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中国篇)

    古语说:“子不教,父之过。”从古到今,父亲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责任重大。父亲如果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那将是非常严重的过失,父亲是孩子人生的导师,孩子的点滴进步离不开父亲对他的科学培养。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父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父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国家庭教育的历史上、在今天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他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本书可读性强,指导意义深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力求对中国的父母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子指导作用,是当代父母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
  • 培养最懂事的孩子

    培养最懂事的孩子

    父母们都知道,生一个孩子很容易,养一个孩子却很难。难就难在教出一个懂事的孩子不容易。其实,孩子有坚强、自信、乐观、快乐,感恩等优秀的品质,懂得与人和谐相处,能够明事理,懂是非,有健康的心理,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本书共分五章,分别从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教孩子学会与人交往、让孩子快乐起来、正确对待孩子的无理行为、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五个方面入手,为父母讲解了孩子不懂事的原因,重点就怎样培养一个懂事的孩子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方法。本书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用性强,是父母培养一个懂事的孩子的必备参考书。
热门推荐
  • 用心管理

    用心管理

    本书适合于企业中、基层管理者,以及那些具有升职希望的优秀员工阅读,作为自我培训的进阶读本。另外,作为工具书或培训教材,本书还适合从事管理咨询与管理培训工作的职业管理顾问阅读。当然,本书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中、基层管理者来说,亦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
  • 捕快徒儿之师父莫跑

    捕快徒儿之师父莫跑

    “这就是不让你当捕快的原因,你不会武,被人欺负了怎么办?”他拿起药膏涂在她脚踝上,无奈道。“有师父在,谁敢欺负我?”她说着,爬到床上要睡觉。他脚步顿了顿,谁也没看到,他嘴角竟勾出一抹微笑。她一瘸一拐艰难走着,突然脚底一轻,被人腾空抱起。她惊讶道:“师父,你怎么在这里?”“路过。”
  • 南柯异史

    南柯异史

    【快穿1v1双洁绝对的甜文】杨桐(蓝柯)每个世界都会碰到玄异,这是爱情的力量吗?不,这个精分的男人有时突然醒来,就想这怎么一刀了结了她。论身残拖弟的卑微美少女如何在世道的夹缝中生存?敬请收看大型情感社会类节目。南柯异史。【这个名字...都是泪。】
  • 幻祤之梦

    幻祤之梦

    神话般奇幻的世界,无限未知与神秘,黑暗与光明互相残杀,这是究竟是天堂还是地狱?
  • 泣血孤王

    泣血孤王

    谁知道这家伙下一步会做什么!新人新书求关注,求评价
  • TF之夏日之尘

    TF之夏日之尘

    这本小说写的是三位女孩和tfboys的故事,她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大家拭目以待。
  • 修梦狂潮

    修梦狂潮

    主角梦中穿越,来到梦境之源,发现这是一个修梦世界。作为一个修梦废材,他在得到金手指突破瓶颈后,成为一名修梦天才。别人只能通过梦中修炼来提高修为,而主角通过破案和解谜也能提高修为。面对一群狠人和老谋深算的野心家,主角依然能够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武力从容应对。
  • 玖雨落灵安

    玖雨落灵安

    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谁能想到只是一个小石头的一个愿望而已!
  • 悍匪嚣张联盟

    悍匪嚣张联盟

    青帮上岸,青帮发迹史。少年祖冲之穿越到清末,凭器械制造能力率漕帮船工创立青帮,兼并哥老会……青帮、洪门、哥老会,天下三帮,我掌两帮半。这是以器械创新为主题的小说,木头棍子能退敌,破竹竿能胜洋枪,更有水力碓、水力磨、床子弩、抛石机等古代器械和各种机关术……
  • 小说艺术探胜

    小说艺术探胜

    雷达文学评论集,对驰名全国的佳作和活跃于文坛的许多优秀作家,做了颇有见解的评价和深入的品评与研究。对创作中的艺术问题,给予有益的研究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