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96400000034

第34章 读书要学王荆公(2)

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22岁的王安石考中了进士,被派到扬州做淮南判官。他在官署里,除了办公事以外,就是埋头学习,甚至连睡觉的时间都牺牲了。有时,他读书一直读到天快亮了,实在支持不住,才稍微休息一下,睡上一两个小时。而后,便匆匆起床,胡乱穿上衣服,就到府里去办公,常常连脸都顾不上洗。因此,人们总见他蓬首垢面,一副奇形怪状的模样。当时,担任扬州知府的是韩琦,他见这个科第出身的属官,如此不修边幅,放浪形骸,就怀疑他夜间饮酒过度,不务正业。日后,韩琦得知王安石所以衣冠不整,形容憔悴,是因为通宵达旦苦读的缘故,心中大为惊奇,从此,便对王安石格外的看重了,并且逢人就夸奖他。

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王安石改任鄞县知县。他一到职,就给自己订了个规矩:一周中拿出两天的时间集中处理公务,其余的全部用在读书和写作上面。他非常勤快,为了多读一些书,不仅忘记了休息、睡眠,就连吃饭的功夫也常常被挤占去了。每当他得到一本新书,就不分昼夜,专心致志地去诵读,简直到了入迷的程度。王安石平常最爱吃羊头歛,家里人在他看书的时候就送给他,他就一边看书,一边随手抓羊头歛胡乱往嘴里塞,连用筷子的功夫都没有。有时吃得太多了,他也不觉得,以致每每因为吃羊头歛而发生肠胃病。

鄞县有个书院,王安石有空也常到那里走走,去督促学生们研究学问。当时,他的一个外甥也在这个书院学习,但是这个孩子生性懒惰,不好读书,所以最怕王安石到书院里来。不过,这外甥很摸舅父的底,他得知王安石最爱读书,只要有书看,便什么都顾不得了。于是,他想了很多办法,去搜求新书,送给王安石看。王安石得书之后,如获至宝,心里那个高兴劲儿就甭提了,从此他便只顾看书,很少去书院里了。王安石满以为外甥送书给他,是尊敬他的一种表现,哪里知道外甥这样做,是别有一番用心啊!

王安石读书好追求字眼,即使是一些难懂的古字,他也总要弄个明白。他的这个特长,是远近都是出了名的。一次,扬州知府韩琦接到一封书信,信中多用古字,韩琦和他的属下都看不懂。当时王安石已离开那里了,韩琦很无奈,便笑着对他的部下说:“可惜王安石不在这里了,他倒是颇识些古字、难字的!”后来,王安石经过潜心的研究,还专门写出了一部《字说》流传一时呢。

王安石波澜群书,成效十分显著。多年来,他不仅钻研了大量经史典籍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等著作,同时还研究了佛学和道学。孜孜不倦地读书学习,使王安石的眼界越来越宽阔,学问越来越深博了。

人们常常把诗句中起关键作用的一个字,叫做“诗眼”或“句中眼”,意思是说那句话就好像画的一条龙,而那个字正是龙的眼睛。“诗眼”在诗句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假如用好了,就如同“画龙点睛”一样,可以使诗中的形象一下子变得活起来。“诗眼”是格律诗产生后才普遍出现的。一首格调严谨、节奏和谐、形式短小的格律诗,要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就得下功夫锤炼字句,于是便产生了所谓“诗眼”。

王安石作诗是很注意炼字的,他的诗中有不少被人们称赞不绝的“诗眼”。

有一次,王安石乘船停泊在长江北岸的瓜洲,这里跟京口相对。他要往南岸自己在金陵的住处钟山,不禁产生了思乡之情,于是信笔写了一首七言绝句《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第三句中的“绿”字,就是一个出色的“诗眼”,据说王安石在草稿上曾先后改了五次才选定的。他先用了一个“到”字,觉得抽象死板,否定了;后改作“过”字,觉得与“到”字只是在时间和程度上稍有不同,还不能引起人们的实感,又否定了;第三次改作“入”字,仍觉得不能构成鲜明的形象,还是涂掉了;后来改成“满”字,仔细琢磨,依然不满意。就这样,涂了改,改了涂,反来复去,苦思冥想,最后才终于选定了“绿”字。这一个绿字把春风来至江南的景象,形象而生动的活画出来了,使原来的“静景”一下子变成了生机勃勃的“动景”。

写诗如绘画一样,应该做到形象含蓄、意味深长。为此,一些优秀的诗人常常巧妙地运用能产生声、色、香、味、触等感觉效果的字,绘声绘色地加以描述,来唤起读者充分的联想,给他们造成如临其境、如闻其身、如品其味的实感。“绿”字所以比先前的几个字用得好,就因为它具有这种造型艺术的特点,使人们仿佛看到大地回春,一片嫩绿的江南画面;同时,又给人带来无限生机,令人感到春风拂面,万象更新,万物又活动起来了。你看,这一字之改,竟把读者引向了一个多么美妙的艺术境界!

“绿”字的妙用,在唐诗中本来就是常见的。丘为的“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和李白的“东风已绿瀛洲草”,这一“绿”字就都用得恰到好处,耐人寻味。然而,王安石由于专心致志地寻找“诗眼”,并没有想到前人的这些诗例,结果竟花费了很大的力气。

王安石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就连才华横溢的大学士苏东坡在他面前也得礼让三分。

有一回,苏东坡去王安石那里,正碰上他在书房里整理图书。东坡走进书房一看,只见左右二十四个书橱全部打开着,每个都装的满满的。有些书大概由于长久不翻了,上面竟落满了厚厚的灰尘。东坡见此情景,便笑着打趣说:“看来有些书老相公是从来都不看的,不然上面那会有这么多的灰尘?”

王安石一听,便知道苏东坡是在取笑自己,于是正色道:“你以为我是好藏书而不好读书的人吗?我这二十四橱书,每橱中有上、中、下三层。你可以从中任取一册,不管前后,随便念上文一句,我若答不出下句,就算我没有什么学问。”

苏东坡暗暗思忖:这老头也太不切合实际了!难道这些书你都能记在肚子里不成?心里虽然这么想,但仍觉得不好意思去考他,就说:“这个,晚辈不敢!”

王安石道:“咳,难道你不懂得‘恭敬不如从命’这句话吗”?

王安石这么一说,正合苏东坡的心思。于是,苏东坡有意走到一个积满灰尘的书橱面前,从最下面一层里抽出一本书。他料想这书王安石好久不看了,自然不会记得住,因此也没有细看书名,就从中间揭开,任意念了一句。苏东坡话音刚落,王安石竟随口背诵出了下一句,而且还对这两句话做了透彻的解释。这样反复试验了几次,竟然没有丝毫的差错。苏东坡终于心服口服了,对王安石的博学强记简直赞叹不已。

还有一次,苏东坡因为错续了王安石的两句咏菊诗,着实被王安石教训了一番。事后,当苏东坡明白自己错了,去向王安石道歉时,王安石又一本正经的对他说:“读书人切不可轻举妄动,凡事须细心察理才对。我若不是亲自到黄州看过菊花,怎么敢在诗中乱道黄花落瓣?”满腹文章、才学过人的苏东坡一时无话可说,只得乖乖地站在一旁听着。

如此看来,王安石既有丰富的学识,又举止谨慎,善于细心察理,该不会闹笑话了吧?其实不然。他自己也曾犯过类似苏东坡的错误呢!

有一次,王安石到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去视察工作,当地一位文人写了一首诗,请他给看一看,改一改。诗中有这样两句:

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

王安石看了以后,不觉好笑,心想:这位诗人也太不懂常识了吧!悬在天空的明月怎么会叫唤呢?偌大的一只黄犬又岂能卧于花心?哎,真是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啊!于是他淡然一笑,挥笔将原诗改为:

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

改罢,心中暗自得意,满以为改得恰到好处。

其实,王安石这回倒是恰恰给人家改错了。原来,诗作者的家乡有一种叫做“明月”的小鸟,经常在天空鸣叫,声音清脆动听,特别招人喜爱;还有一种名叫“黄犬”的昆虫,每逢花开之际,常常爬卧在花心上。原诗写的完全符合实际。王安石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这一实际情况没有弄清楚,就凭主观臆断,信手乱改,结果闹出了笑话。

王安石知道了这件事情后,羞愧不已,连忙给原诗的作者写信道歉,信中不仅向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歉意,也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到惭愧。从这以后,王安石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加用功了,没有把握或者是自己不懂得事情,他再也不去主观猜想了。

同类推荐
  • 第二次世界大战悍将:呲骨豺狼

    第二次世界大战悍将:呲骨豺狼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军事科技和理论的进步;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拉斐尔

    拉斐尔

    拉斐尔(1483~1520)Raphael意大利画家。1483年4月6日生于乌尔比诺,1520年4月6日卒于罗马。原名拉法埃洛·圣乔奥。自幼随父(乌尔比诺公爵的宫廷画师)学画,后又转入佩鲁吉诺门下,1500年出师。拉斐尔早期作品就显露出非凡的天才。21岁时画的《圣母的婚礼》不仅表明他充分吸收了佩鲁吉诺的艺术精华,而且后来居上,无论构图与形象塑造都有所创新。尤其是画面的平衡,背景的描绘,圣母玛利亚及其夫约瑟形象的端庄、文雅,均为前辈画家作品中所罕见。1504~1508年他居留佛罗伦萨,那里一度恢复的共和政治、民主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了他。
  • 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五代花间录

    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五代花间录

    韩晓婵、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五代花间录(五代分册)》攫取五代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世说人语

    世说人语

    本书精选了郑逸梅写民国人物风云往事的文章上百篇,撷英采华,所选皆为郑文精粹,其中有文人,有学者,有政客,有名伶,皆为一时之俊杰。可以合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郁达夫传

    郁达夫传

    本书介绍了郁达夫的生平事迹,包括故园残梦、岛国春秋、“创造”天地、风雨情深、放棹江湖、烽火家国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明月且把相思寄

    明月且把相思寄

    【文案】活了二十多年,荀珩从未想过,自己会忍不住心动,忍不住去勾画,因为一个声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古今穿越之指识古语

    古今穿越之指识古语

    何为天道?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风无人扇而自动,水无人推而自流……一切事物非事物,不约而同,统一遵循某种东西,无有例外。她从千年之后穿越而来,用一生爱满了清冷坚忍的他,也在他凉薄的眼眸里终于领悟……路过你的眼,即走完我一生。花意难负碧苍!从此她独立寒冬,孤意如月寂如莲,留守尸骨小馆,为前世今生的爱侣转告尸骨物语;从此,灰暗从未分开,她总在轮回的时光里与重叠又重叠的孤寒……迎面相逢。
  • 废柴大小姐——桃花太泛滥

    废柴大小姐——桃花太泛滥

    她,一个21世纪的特工,居然穿越到了一个被架空的朝代?这说出去别人能相信么?他,那个朝代的皇子,他厌恶她,甚至都下毒害过她。可是却没有想到,日后,他被她所惊艳.....他,把她视为心尖女孩,从废物到天才,他一直陪着她。他说:今后,你是我的人,动你毁我.....ps:作者每天一更,偶尔两更....
  • 穿越绝色双面杀手

    穿越绝色双面杀手

    苏蓓,警校刚毕业的校花,有着倾国倾城的容貌、出色的素质。而他——梁洛,麻省理工双学位硕士、国际级工程师,暗里还是特种兵顾问。一场“非一般”的意外,竟偶然穿越。几场血战后,苏蓓受伤失忆,沦为了王府干女儿,不得已下成了王妃。而梁洛,他只为苏蓓亲造武器,足智多谋,运筹帷幄,为了苏蓓他流亡异国。……她与他,最后到底能否走到一起?硝烟的战场,黑暗的宫廷,他们又是如何逃过种种劫难呢?**********************************************************请收藏、跟踪《穿越绝色双面杀手》
  • 小仙当道:妖孽师尊还不从

    小仙当道:妖孽师尊还不从

    “悠然啊,你过几天就是你的一百岁(人间十五六岁)生辰,也该嫁人了吧”“师尊,你就从了我吧,包你吃香的喝辣的”某只有天发现一个关于自己的惊天秘密“你现在是半魂之躯,而且是第十世,在百岁之前找到缺失的一魂三魄,否则魂飞魄散”从此师徒踏上寻魂之旅,有时命运就像跟你开玩笑,明明魂魄都找到了,神王却来捣乱,夜霜紫魂飞魄散,赫连狂大怒入魔带领魔兵,大闹神界十世轮回,只盼你能回首
  • 不科学的修仙

    不科学的修仙

    一个真正丰富多彩的世界,修士捡到强者功法,会看不懂,修士捡到绝世神兵,会拿不动,修士遇见极品灵脉,会吃不消......没有谁会见王就拜,谁还不是天道逆臣,谁又真的高贵。(正文从第二卷第六章开始看,前面的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
  • 三生仙瞳

    三生仙瞳

    现代的超能力者在意外中丧生,魂魄穿越到了与她的灵魂波长相同的修仙世界女童身上,该女童具有一双三生仙瞳,可知过去观现在探未来,可看破万法,探红尘因果。恰逢天下大变,异象频出,适逢乱世,何去何从?亲情羁绊,累世情缘,如何化解?天道无情,红尘有情,如何自处?追求大道还是贪恋红尘,且看这段三生路上求仙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美国文化管窥

    美国文化管窥

    本书是院级教研立项“美国文化研究”的结项成果,包括对待美国文化的心态与做法,感受得州的自然与文化,印度人说英语对我们的启迪等内容。